苏教版电子课本 为什么要加强对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

对我国社会公德教育的思考_教育学习-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对我国社会公德教育的思考对我国社会公德教育的思考(原作者:任 健)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科学、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正迎来了改革开放、鼎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盛时期,载人卫星上天、南极考察、经济腾飞……然而,在物质文明昌盛的同时,社会生活中社会公德缺失的行为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地发生着,你无法躲避,很是无奈。我们不能不对这一个重大的问题――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的问题表示极大的关注。一、社会公德的含义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客观标志,它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基本、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公德便伴随人类走过漫长历史进程。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在社会公德上也在前进和完善。任何昌盛发达之邦,所有文明繁荣之国,无不将社会公德培养教育崇尚遵行放在治世重要位置。物质文明愈发达,道德水准就应愈高,社会公德崇尚就愈盛。小而言之,人们在处理日常生活时,要遵守共同生活准则,这样才会使人在社会上正常工作生活。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已有了“以父为义,以母为慈,以兄为友,以弟为恭,以子为孝”的较为系统的伦理道德。至于日臻完备的道德体系,完善于孔孟:孔子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之语;孟子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之言;清代思想家颜元曾有“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之说。外国思想家如古希腊以来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也有过对道德的阐述。由是观之,自古至今,从中到西,文明礼貌、尊老爱幼、讲卫生、睦邻居、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等社会公德,无不立为金科玉律,被世人共同遵行。二、我国目前对社会公德的规定社会公德是道德之核、道德之基、美德之本,社会公德包含于道德之中。现在提起教育都说的是道德教育,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提出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公民应有的品德操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十个字,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范,这里不再复述。三、我国社会公德教育之现状一个社会的公德总体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幼儿期和中小学阶段在家庭和学校所受的社会公德教育。我国目前社会公德总体水平较低,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的现状不容乐观。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最重要的幼儿期,是非常薄弱的,甚至可说是空白。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是可以设想,一个家长将生活垃圾从所住楼房窗户中经常倒出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孩,长大后让其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是不可能的;或者自己兄弟多人,却互相推诿,谁也不接老人到自家的小洋楼,使老人无人照料、饥寒交迫,这样的家庭,要让自己的孩子尊重、孝敬自己,这可能吗?“子不教,父之过”是我国先贤的古训。父母对幼儿的教育责无旁贷。中小学中有《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等,都是对社会公德的具体细化的规定。同学们都了解,有的可能还能背下来。知是一方面,而行却是另一回事,知行割裂,不能统一。也许大家都遇到过下面共同的事情。乘公交车的学生在车厢内说笑打闹,旁若无人,“车厢内禁止高声喧哗”的告示如同虚设;吃零食后垃圾随手丢弃;学校里学生不爱护公物,损坏桌凳、门窗的事时有发生等等。我们知道诚实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大人们清楚,学校也是这么教育的,学生们也知道这个道理,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这样的。如抓住学生做错了事(吸烟、随手丢垃圾等)或说错了话时,学生的第一反应随口而出的是“我没有”或“我没说”,就是不承认,敢做不敢当。为什么当今有些学生在公共场合的举止显得肆无忌惮,随心所欲,却全然不知这是危害他人利益、有损公共秩序、缺乏公德意识的行为呢?为什么有些学生对损坏公共财产的行为不感觉到自己有错,甚至于有的学生对他人的侮辱或不尊重只是认为和对一件东西的损坏一样呢?为什么一些学生对自己做的和说的不敢面对,不能勇于承认错误呢?面对这一现象我们无须过多地责备孩子,而应从教育方面查找原因。它说明了当今在对孩子公德教育方面的缺憾,正是这方面的不足才使这部分同学公德意识浅薄,从而导致自身行为失控。未成年人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是如此,而成年人对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面大家经常碰到的一些现象。我们在大街上常见到有人在墙角小便,或是被大人们带着的幼儿随地大小便;常见到国人在遛狗时很坦然地看着自己的狗随意在大街上拉屎而一走了之,任其自然。事情虽然是狗做的,问题其实出在人的身上。在我们这样中小城市中,人们闯红灯习以为常,十字路口执勤的交警有时和“稻草人”差不多。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公民的旅游陋习,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国际上“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中央文明办出台《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以此加强对组团旅游、出国出境旅游人员的礼仪规范培训,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四、社会公德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古人有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古代,人尚且能如此,为何到了21世纪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国,却出现了物质文明日益发达情况下的社会公德“礼崩乐坏”的现状呢?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赵修义教授把违背传统道德规范的倾向归结为“去道德化”。赵教授认为,这种不顾他人、只顾自己的心态,首先突出地表现在成人社会,进而直接影响到青少年。造成我国社会公德总体水平低下现状的原因有诸多方面,其中有历史的、社会的,还有来自思想的。1. 历史上盲目地“破旧”,造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惨遭涂炭和摧残甚至毁灭的厄运。社会公德这一内容具有一定的惯性,但是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使得应保留的内容和应摒弃的内容一道统统被抛弃、被砸烂,致使宝贵的、合理成份的优秀文化遗产被破坏。更多的是精神财富被抛却,如泼洗澡水,连同婴儿一起泼掉。砸烂“孔家店”,一概否定儒家思想,使可资师法的精华全部否定。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确实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民主、自由已渐入人心,其“破旧”起到了解放思想、促进社会革命的积极作用,但革命成功后还在继续一味地“破旧”,这就不利于对优秀文明遗产的继承了。2. “文化大革命”浩劫式的破坏造成了文化、道德的断裂。“文革”造成的空前灾难、思想混乱、文化断裂,伦理道德在劫难逃,形成民族伦常的不相沟通、难以逾越的断桥 。新旧公德之间有着继承的关系,表现出历史发展的一贯性,人类社会公德是对它以前优秀道德遗产继承的产物,没有继承那来的发展?我们原来习惯于提倡“砸烂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可对于文化的建设就不是砸烂重建的问题,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继承地发展。3. 一些人头脑中残存着错误观念,认为我国目前的主要任务既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别的就可以放弃了。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其他工作上不去,或者下坡也无妨;甚至认为要发展生产,就必须牺牲公德,就必须牺牲良心,就必须牺牲文化,而要保持公德水平、良心标准、文化结构,就不能进行改革了;不采取措施促进道德的进步,使其跟上改革步伐,适应改革需要,就会人为地加剧改革与道德的距离,就会造成人为的道德退步。(原作者:任 健)4. 域外文化因素的渗入,在人们的思想上产生碰撞,造成价值观念、思想方式、道德标准等一系列的裂隙和崩塌,尤其是有毒文化的侵蚀和渗透。统计表明,优秀文艺作品率极低,使得被教育者无所适从,盲目接受,以致形成观念形态的痼疾,黑白颠倒,是非混淆,荣辱不辨。5. 不容忽视的负面教育和腐败之气荼毒侵蚀,造成极其可怕的虚伪人格。负面教育来自自发的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社会上的种种现象都可以是活生生的教员、教材,与正面教育形成极鲜明的两军对垒。教育者长年累月、苦口婆心的教导,会被社会腐败现象,绯闻丑态,或“新民谣”给抵消;正面教育要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礼貌,负面教育影响人不守交通规则、不爱公共卫生、顶撞老师、忤逆父母,吃点亏就采取报复手段等等,诸类现象暴露出正面教育的脆弱。成人们讲违心之言,导致受教育者从小就形成虚伪人格,在公开场合冠冕堂皇,背后别行一套。这样,对被教育者的完善人格、品德修养,乃至世界观的形成极为有害。6. 缺乏维护社会公德配套的法律措施,公德的建设要有法律做坚强的后盾。法律手段和道德修养两者应相辅相成,互为保障。这样才会使社会公德建设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五、家庭教育中对社会公德教育的缺失一般认识上看,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对德育是重视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道德的好人。然而,从家庭教育实际看,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的学习问题放在第一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现象就是,节假日满街道都是行色匆匆背着书包奔赴各种补习班的学生,家长们只看学校成绩。重视学习、重视智育是对的,但在施教(特别是家庭教育)中忽视德育就是一种偏差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差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 对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认识不清楚,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一些家长把品德问题与智力、学习问题割裂开来,认为品德问题可以慢慢来,只要不出什么大毛病就行;再者孩子还小,慢慢长大了就懂事、懂礼貌、懂得关心人、有好习惯了,多抓学习才是最实际、最实惠的。学校教育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最终还得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与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关系。2. “学历社会”倾向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要得到满意的社会角色地位,没有文凭是不行的。正如社会上原来流行的顺口溜所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后来是“年龄是个宝,文凭少不了”。要文凭,就得抓学习,学习上不去,其他就谈不上了。这里的一个认识误区是:将文凭与人的才能划等号。3. 过分强调“将来”,忽视了“现在”,或者说过分强调了所谓的成功或结果,而忽视了对当下过程的体验和感悟。小学生充耳所闻都是“好好学习,争取将来考上重点中学”,到了初中,关心的是“将来考上重点高中”,进了高中以后一心想的是“将来考上大学”等。我们的教育要从“现在”开始,从脚下的“土地”开始,“德”应该从对一方乡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崇敬开始。六、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社会公德的培养教育是一项事关重大的事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公德教育建设得好,整个社会人与人关系就和谐美好,人人心情舒畅,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开放也要求社会提供一个和谐生动的公德环境,来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公德教育又是社会其他道德培养教育的基础,因而全社会都有责任将公德建设搞好。1. 全社会要大张旗鼓营造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氛围。要正本清源,从党做起,带头反贪、肃贪,给全国人民作榜样,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从法律上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公民要学法、知法、守法,努力创建民主、法制的社会。2. 对成人的社会公德教育刻不容缓,全社会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成人绝不能坐等自己被别人教育,而要主动学习,主动修养。成人对未成年人身教的重要性要引起高度重视。成人是社会公德的示范者。成人要与学校中的学生一道补上公德教育课,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净化社会风气的“活性碳”,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污染的社会环境中。3. 要旗帜鲜明地提出社会公德教育,并且要具有针对性、实践性、体验性。要让他们认为在日常行为中必须按社会公德的要求做才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是非观、荣辱观。我们过多的教育行为是一种口号式的教育,不具有实践性,如教育他们要“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等等,提得太高,对于他们来说社会主义、祖国等概念很抽象,而乱扔垃圾、乱折花草树木、随地大小便等,他们不觉得是错还是对,也少有人问津。4. 要有强制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的法律措施,并能保障严格得到执行。没有法律作保障的道德是软弱的。新加坡在公德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5. 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还需要我们的政府花大力气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资,广开渠道兴办公德教育事业。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教育学习好评教育学习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公德形成的影响.刘凤鸣doc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公德形成的影响.刘凤鸣doc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桦甸市新华小学六年一班&&&王银婕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在社会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最起码的社会公共道德原则,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青少年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提高青少年的公德素质,对青少年进行公德教育是当下的首要任务。
一、目前青少年社会公德表现的现状
纵观整体,当代青少年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青少年的公德观念正逐步形成,他们能够做到热爱集体、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但由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形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一部分青少年社会公德失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会上某些青少年的行为令人触目伤怀:乱扔垃圾、打架骂人、扰乱纪律、破坏公物、穿奇装异服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二、青少年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
当前青少年的社会公德失范现象之所以频繁产生,主要有如下原因:1、学校德育工作落实不到位,目标空泛,注重共性,忽视个性发展。2、内容单一,注重理论,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养成教育少。3、注重模式化,德育工作疲于应付形式,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4、由于社会上赌、黄、毒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也使学校的工作“功亏一篑”。
三、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
(一)&&&言传身教,从教者做起。
对青少年进行公德教育,家长和老师必须做到以身示范,言传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者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者的身教作用,表现于严以律己、树立榜样形象。平时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我人格,加强身教意识,做好表率。
(二)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
公德教育必须做到从大处着眼。作为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新一代的青少年应该是高素质的一代,他们要做到关心集体、爱护他人、遵守秩序、文明有礼。。。。。。青少年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兴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社会公德都没有,何谈成为国家的栋梁呢?
公德教育还须从小事做起。对青少年公德的教育要注重平时的点滴教育,如关心同学、爱护公物、讲究卫生、遵守纪律、帮助他人等,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通过表扬、评比等不同形式,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还要结合生活、学习实际,通过社会舆论、媒体等弘扬积极向上的人和事,抨击不良行为,从而树立青少年努力的方向,营造良好的公德教育氛围。
& (三)齐抓共管,重在落实。
青少年正处于求知欲望强、好奇心重的心理发展时期,同时,他们获取信息量的渠道很多,对社会上各种人、事、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耳濡目染,因此,对青少年的公德教育必须是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齐抓共管,从而做好青少年社会公德的教育工作。
总之,青少年的公德教育势在必行,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使教育社会化、系统化,青少年的公德教育必会早日成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7期)
视力保护色 -
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7期)
更新时间:
  摘&& 要: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文明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青少年是社会的重要主体,他们的社会公德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准。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的社会秩序。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公德认知、增强公德情感、坚定公德信念,促使他们将社会公德意识转化为社会公德行为。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公众交往公德意识教育、公共场所公德意识教育和人类环境公德意识教育。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及自我教育。  关键词:当代青少年;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意识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当代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8JY18)。  作者简介:黄娜,女,硕士,南昌百树教育集团高新校区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江西南昌&& 330096);何齐宗,男,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江西南昌&& 330022)。  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是一个古已有之的话题,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都在不同层次上以各种方式与公德意识紧密相连。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当代社会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反映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便是社会公德意识的淡漠甚至缺失。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化需要依靠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重点在青少年,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关系到国家公民道德建设的成败。  一、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一)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内涵  1.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指的是一定社会的全体居民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运行而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作为道德的基本规范形式,社会公德渗透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的逻辑起点。同时,它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客观标志,是社会共同道德理想的体现与折射。社会公德意识即是在人们对社会公共生活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认识基础上,经过群体长期修养和个体磨炼形成的稳固看法和观念。[1]公德意识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公共生活共同利益的关注与参与。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主人翁意识。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主人,积极参与社会的公共事务,关心社会的公共利益。(2)平等意识。在公共领域中,每个人作为公民的身份出现,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不以角色、财富区分人。(3)权利和义务意识。在公共的生活中,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责任承担基本的义务,自觉遵守社会的基本规范。  2.公德意识与公德行为的关系。公共道德包含道德理性和道德行为,前者是后者的精神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生活外化。牢固的公德意识是养成良好公德行为习惯的前提和基础。公德行为受公德意识的支配,又是公德意识的外在表现。我们可通过行为者的外化行为了解其公德意识。公民的公德意识包括公德认识、公德情感、公德信念等,它们通过一定的公德行为表现出来。人们公德意识的强弱是遵守公共规范程度的决定因素。所以,公德的实质就是公德意识调控下的一种社会规范行为。[2]  3.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是指作为社会公德意识主体的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这里所说的“青少年”主要是指12-18岁年龄段的在校青少年学生,即初中到高中阶段的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相关公德的解释、引导、说服和监督,让受教育者了解社会公德的内涵,帮助受教育者将社会公德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树立社会公德信念,并促使受教育者将社会公德意识转化为社会公德行为的教育。[3]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首先要提高受教育者的公德认知,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使他们懂得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其次要增强受教育者的公德情感,使他们对不讲公德的行为有强烈的憎恶感,对讲公德的行为产生愉快的感受;再次要使受教育者坚定公德信念,并进而使他们形成自觉地遵守公德的良好习惯。  (二)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价值  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的社会秩序。由于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循的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规则,它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所以它是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因素,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强有力武器。只有遵守这些社会公共规则,社会生活才能正常进行,社会秩序才能得到有效维护。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如果社会公德这一道德的基石和支柱垮了,那么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也就会垮掉,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果人们都能遵守社会公德,就可以防止不良社会风气的滋生,纠正和克服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有助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需要依靠社会公德意识教育。青少年是社会的重要主体,对他们实施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可以使其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2.有助于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作为一个以师生为主体、包含各类物质实体和精神产品的相对完整的社区系统,其成员来源广泛,更迭频繁,与家庭、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园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青少年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和谐的校园要求校园内各个方面、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良性互促的状态。只有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才能促进校园环境的和谐。通过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优良的社会公德品质,而这些品质正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要条件。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校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爱护公物、遵纪守法有利于形成和谐安定的校园秩序。  3.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完善和发展。安身立命的社会公德对青少年来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同时更是不断教育的产物。正因为如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4]毋庸置疑,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公德意识教育能够为青少年的社会公德内化提供科学的引导,而青少年社会公德素养的提高又有助于他们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完善。通过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形成公民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个人自身的理性、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使其智力、品德、情感、意志和体格等各个方面达到和谐状态,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内容  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公众交往公德;二是反映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公共场所公德;三是反映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人类环境公德。  1.公众交往公德意识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首先要抓好人际交往公德意识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社会公共领域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交往的内容和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在对青少年进行公众交往公德意识的教育中,要求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品德。(1)文明礼貌。基本内容包括: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谈吐文雅、待人热情。(2)助人为乐。基本内容包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3)平等待人。基本内容包括:不恃强凌弱、不以势欺人、尊重他人人格。(4)诚实守信。基本内容包括:真诚待人、为人诚实、重信誉、讲信用。[5]  2.公共场所公德意识教育。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层面上,主要是指公共场所的公德意识教育。在对青少年进行公共场所公德意识教育中,要求青少年做到爱护公物,自觉遵纪守法;使他们树立爱护公物为荣,破坏公物为耻的道德观念,反对公私不分、损公肥私的不道德行为;要求他们勤俭节约,反对与健康文明消费模式相悖的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的奢靡消费,杜绝浪费现象;要教育他们正确理解纪律与自由、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一个享有自由权利的人,同时又必须有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义务。遵纪守法意味着个体对纪律、规章、法规、法律等社会公约的遵守和敬畏,意味着个体严格的自我约束,意味着个体与社会的合作态度,其标准是尊重公共规则,不损害他人权利。[6]青少年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学会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奠定良好的基础。  3.人类环境公德意识教育。对青少年进行人类环境公德意识教育主要是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形成自觉地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存环境的品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本质上是“共存共荣”、“互利互惠”的关系。在环境公德意识教育中,应使青少年积极保护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主动呵护和珍惜自然资源;要教育他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善待自然、生物、社会环境的积极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怀。在公共环境规范教育方面,尤其要强调以下两点:(1)珍惜、爱护公共财物,包括爱惜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财产和物品;(2)维护公共环境,包括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维护人文景观,节约自然资源等。  三、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途径  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密切合作,当然更需要青少年自身付出切实的努力。  (一)学校公德意识教育  1.优化校园环境,营造青少年社会公德的养成氛围。青少年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既有赖于整个社会公德水准的提升,也有赖于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对青少年进行隐性教育的主要渠道,每个学生均生活在其中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这种氛围的熏陶和感染。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能够激发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动机,有利于学生德性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因此,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隐性教育功能。首先要重视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校园环境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式,又是校园文化的精神载体。学校要对校园环境进行优化和美化,注重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以充分发挥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道德教化和育人功能。其次要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是无形的,但却使人能时时处处感觉到它的存在,感受到它的力量。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橱窗、升旗仪式、校园网络等各种手段大力宣传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明白哪些是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哪些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2.加强社会公德知识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社会公德认识水平。没有社会公德认识,就谈不上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方面的系统理论知识教育,是提高学生社会公德所不可缺少的。在社会公德意识教育中,应当使青少年认识到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还应使他们认识到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必须从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水平做起。  3.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以示范机制提升社会公德水准。人是需要榜样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主要是群体模仿与认同的结果。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看,学生都会在自己的活动圈子内寻找典型的人物来加以模仿,然后再从同伴的反馈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榜样在青少年社会公德品质的形成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榜样教育的关键是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使青少年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教师本身也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言谈举止做到文明健康、亲切得体,时刻做学生的表率。  (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  社会是个大课堂,它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教育需要依靠社会教育的配合和支持。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社会公德的传播,腐败的社会风气蔓延之处则社会公共准则、价值规范必然遭受破坏,诚实的风气会被欺骗的风气所取代,利他的风气会被损人利己的风气所排挤。现在大众传媒已经面向广大群众,充当了社会风气风源的角色。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时,应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媒的优势,将发生在各地的关于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文明礼貌和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见义勇为等社会公德内容的新事迹、新风尚给予正面报道,广泛传播,促使广大青少年追随和仿效这种新风气,从而使社会公德意识深入人心。  2.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社会舆论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共同关心的事情所表达的态度和意见。社会舆论的主体是大多数社会公众,他们以个人或组织形式,依照某种规范或制度要求,发布对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的看法,通过人们的赞扬或谴责来发挥对道德行为的引导和控制作用。[7]恰当地利用社会舆论,倡导或谴责、鼓励或鞭挞不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可以督促人们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人们会因为自己有符合社会舆论所倡导和鼓励的思想行为而欣慰,或因为有类似社会舆论所谴责或鞭挞的思想行为而自责,由此可以陶冶和增强人们的道德义务感和道德责任心。  3.健全社会公德的激励机制。为了真正发挥社会公德的作用,有必要建立一种良性的社会公德激励机制。青少年的社会公德建设除教育外,还需要相应的社会保障和激励。社会保障就是对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公民予以及时的表彰和奖励,对于因仗义助人而致伤致残的予以社会福利保障。同时还应对那些缺乏社会公德的人和事加大曝光、鞭挞的力度。我们应该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的对比宣传,促使青少年形成自我认识、自省自察的优良习惯。人们内在的需要是行为的原动力,也是某种道德行为形成的深层原因。社会公德激励机制就是以满足人的某种内在需要为目的,采取各种合理的激励方式对社会公德践履者的回报机制。其实质在于使那些认真履行社会公德义务的人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回报,使不尽公德义务的人受到谴责和惩处。公德行为的激励机制是培养公德行为的土壤,它有助于社会公德建设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使社会公德行为能自我复制,自我发展,使包括青少年学生在内的所有公民义无反顾地履行社会公德义务。  (三)家庭公德意识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青少年在家庭里所受到的教育和影响,对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家庭是一个关键的“影响源”。作为家庭公德意识教育的主体,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转变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调查显示,青少年学生道德水准的高低,与家庭的道德影响呈正相关性。因此,必须转变当前普遍存在的“重智轻德”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家庭道德教育在青少年学生人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人的发展主要是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其中德是核心和灵魂,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其次,在家庭道德教育中要将家庭美德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结合起来,使两种道德教育在内容和功能上相得益彰。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子女进行家庭美德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一般而言,真正具有家庭美德者,往往也具备社会公德,而缺乏社会公德的人,也大多缺乏起码的家庭美德。  2.成为践履社会公德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言谈举止都对子女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要使子女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修养,家长自己就要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修养。树立社会公德榜样,家长应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社会公德方面时时处处为子女做出示范和表率。  3.改进家庭道德教育的方式。家长要正确把握子女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断改进对子女的德育方法。在对子女进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时,父母要正确认识孩子、了解孩子,从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特点出发,用他们能理解的言语和事例进行具体而生动的引导。在教育中,应以正面教育为主,使他们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要善于发现、扶植、培养、强化孩子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抵御消极因素;采用说理与示范相结合的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爱要适度,管要严格。  (四)学生自我公德意识教育  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形成的外部环境条件,而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才是其社会公德意识形成的最根本的内部条件和动力。  1.加强自我修养,培养社会公德意识。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社会公德规范是基于社会应然秩序的觉解而提出的对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它的应然性和普遍性对个人既是一种制约,又是一种引导,是道德规范内化的结果。提高自律,将道德观念植根于青少年的心中,把遵守社会公德变为主体的内在自觉性,是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最终目标。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除依靠学校的教育、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外,更有赖于青少年加强自身的社会公德修养。只有青少年加强自身的社会公德修养,才能真正使遵行社会公德变为内在的自觉,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化。青少年的社会公德修养,是指青少年在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社会公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塑造和自我改造的活动。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过程中,必须唤起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并不断激发其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2.将社会公德内化为公德品质。社会公德内化是指青少年将一定社会的公德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青少年对社会公德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最终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要实现青少年社会公德的内化,必须遵循道德内化的规律。道德内化过程是知、情、信、意、行综合作用的过程。在社会公德意识教育中要重视社会公德认知、社会公德情感、社会公德信念、社会公德意志和社会公德行为的全面培养。首先要强化社会公德知识的教育,使青少年认识和理解社会公德的规范和要求。其次要培养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情感,公德情感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力量,积极地影响和调节人的社会公德行为。再次要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社会公德信念,使社会公德成为指导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坚定不移的强大动力。最后要引导青少年自觉地磨炼道德意志,努力克服社会公德践行中的各种困难,认真履行各种社会公德规范和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业宏.公共规范、公德意识与公德建构[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2]宋翼.初中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与教育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3]袁运开.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  [5]樊茂春,兰芳.论和谐社会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教育[J].文教资料,2008,(4).  [6]范瑞仙.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7]古晓峰.论道德制度化建构[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3.  责任编辑:武&& 杰&&&&&&&
上一篇:&&下一篇:&&
文章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教版电子课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