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盾企业军校如何变绿?

绿色资讯-新加坡:城市花园是如何“变绿”的 - ★晋恒-隔热草坪★ 厂房屋顶降温,楼顶隔热,深圳东莞佛甲草,广州佛山佛甲草,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佛甲草,屋顶绿化
您的位置:首页 && 绿色资讯
新加坡:城市花园是如何“变绿”的
来源:海峡都市报&&&&& 发布时间:&&&&
阅读:<font color="#FF次
新加坡的绿化蜕变
新加坡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左右,人工绿化面积达到每千人10.5亩,园林面积达到9500多公顷,占国土的近八分之一。而这样的“绿化成绩”绝非先天使然,新加坡在独立前其实也只是个杂草丛生,沼泽地多,居住环境恶劣的小国家而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新加坡早已实现了“华丽转身”,骄傲地打上了“绿色”的标签。
新加坡的“变绿”得益于自上而下的长远和全局规划。早在1963年新加坡独立前,时任总理李光耀就提出了“绿化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的构想。
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于1963年提出了“绿化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的构想,他认为环境的改变可以逐步地提升人民素质和生活品质。1965年建国后不久,新加坡政府就确立了建设“花园城市”的规划目标。在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提出了人均8平方米绿地的指标,并要求见缝插绿,大力发展城市空间立体绿化,不断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在之后的约半个世纪里,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着“绿化新加坡”的目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了不同的具体规划并严格实施。对区域性公园、绿化带、街心邻里公园,停车场、高速路、人行道、高架桥、楼房立面等的绿化位置、面积、标准、责任人等都逐步设立了明确规定,如60年代制定了每个镇区中心有一个10公顷的公园的规划;80年代制定了将5%的土地设为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等。
绿化用地和城市用水、轨道交通等系统一样被纳入了新加坡的全局规划之中,这极大地保证了新加坡绿化实施的可行性。
新加坡的绿化成就是政府动员和全民参与的结果,而全体市民也相对公平地成为了享受这一成果的获益者。
新加坡的政府工作人员和普通市民都坚持参加一年一度的植树运动,仅1971年的“全民植树节”就种下了3万多棵树;各居住小区、学校、企业都有自己养护的绿地,政府所有的绿化工程都会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政府还鼓励市民承包或租赁公共绿地、花木、公园设施,推行全民管理的方式,形成了全民共同养护绿化设施的机制。
在新加坡,绿化的布局也讲求公平。全国每个大区域都有一大块自然保护区和树林。新加坡在中央、东北、西北等不同区域建立了四个自然保护区,禁止开发,保留原始的热带雨林;在东部和西南部又建立了两个树木保存区,砍伐树木必须经过批准。这使全国每一个大区域都有一大块自然保护区和树林。同时,中心城区和政府组屋区每隔一个小区域都要保留一块空地开辟成小公园,确保绿化分布均匀,这种布局既使整个城市格局均衡有序,也使市民感受到了绿化上的公平。
新加坡除了有“花园城市”的美名,还常被戏称为FineCity(罚款城市),而在绿化这件事上,两者实现了“统一”。新加坡的绿化法制健全,赏罚分明。香港企业戴德梁行就曾因未经许可在新加坡砍掉一棵树,付出了约为78000新元的罚款和赔偿金。
从 20世纪70年代开始,《公园与树木法令》、《公园与树木保护法令》等一批法律法规在新加坡出台,从法律上强化全民的绿化意识。例如法律要求任何部门都要承担绿化的责任,没有绿化规划,任何工程不得开工。住宅小区的绿化必须达到总用地的30%~40%,住宅楼须距马路15米以上;在规划管理中,要求报审的施工图中增加园林绿化设计;1 年内不开工的土地必须绿化等。任何人不得随意砍树,包括自家土地上的老树。实际上,想要在新加坡砍伐有历史的树木基本是不可能的,有些大树的砍伐成本甚至高达每棵100万新元。如果确实需要腾地方只能移植,承包商必须在政府押一大笔钱,直到树木移植成活为止。所有的行道树都有编码,要砍伐都要经过重重申请,著名的置业公司戴德梁行就曾经因在新加坡未经许可砍了一棵树而被重罚,罚款和赔偿金达到约78000新元。而普通民众在公共绿化产地破坏花草树木也会被罚款。
除了严厉的惩罚措施,新加坡法律也向为绿化做出贡献的人提供奖励。例如有花园的住宅如果不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欣赏,就可予减缴房地产税。而对城市绿化有杰出贡献者,总统还可能会亲自授勋。
新加坡的绿化权责分明,除了国家公园局是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下设的负责绿化事务的专门机构,开发商、市镇理事会等也都有责任建设和维护相应范围内的绿化设施。
国家公园局约有共有800多名工作人员,负责绿化的计划、开发、养护、管理、指导、培训、研究、监督,制定每年的绿化指标和园林绿化的规划蓝图,实施各项园林和绿化工程等。国家公园局分为四个部门:规划与资源署,园林营运署,滨海湾公园发展处及新加坡花园城市私人有限公司。目前,公园局所管理的绿地约有 9437公顷,包括110万棵树和1200万棵灌木。信息化技术被普遍应用于新加坡园林规划和管理中,公园局为其所管辖的每一棵树木都建有档案。据统计,国家园林局每个月还会收到来自于社会的个咨询、投诉以及寻求帮助的电话、电邮等,工作人员都会逐一耐心回复,并且从中总结经验,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绿化工作。
新加坡关于绿化的权责分明,比如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地、树木是国家公园局管的;市镇中小区公园、绿地是开发商建设,市镇理事会维护。此外,新加坡还有专门的“树医生”,每周为树“看诊”。如果树木出现任何问题,他们都需要汇报原因。广告/锅炉通咨询:&&&&&&&&&&&&&&028-&&&028-
华能北京热电厂节能减排调查:如何由“黑”变成“绿”
核心提示:华能北京热电厂节能减排调查:如何由“黑”变成“绿”  囿于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减排难题,燃煤电厂被称为“环境杀手”,然而,地处北京五环路以内,装机容量84.5万千瓦的华能北京热电厂,却没有给北京市的蓝天添黑,主要污染物排放甚至优于欧洲国家水平――燃煤电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是完成 “十一五”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务必增强紧迫感,加大力度,力求取得更大成效。&&&&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保证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需要建立完善政策法规,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需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需要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还需要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针对当前节能减排中的热点、难点,《产经广场》自本期开始推出系列报道――坚决打赢节能减排攻坚战,敬请关注。&&――编者&&&&&&&&&热效率为何能高出20%&  □企业节能显著,除了利用先进技术外,热电联产的生产方式是关键。&&&&&□普通电厂发电余热只能浪费掉。若能把余热在冬季用来供暖,在夏天用来供冷,烧同样的煤,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华能北京热电厂位于北京东郊高碑店,装机容量84.5万千瓦、担负北京市10%的供电、70%的供气和30%的集中供热任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企业是全国供热容量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机组全年平均热效率在60%以上,比常规火电厂高出20个百分点。而在供暖期,机组热效率更是高达84%。&&&&&该电厂的锅炉采用了液态排渣、低氮燃烧、飞灰复燃等先进技术,锅炉效率接近94%。与常规30万千瓦机组比,仅锅炉效率高这一项,按年发电50亿千瓦时计算,华能北京热电每年就可以节约标准煤42万吨。从1999年投产以来,电厂已经累计节约标准煤400多万吨。&&&&&厂长蔡洪旺告诉记者:“企业节能显著,除了利用先进技术外,热电联产的生产方式是关键。而如果在热电联产基础上,下一步再加上‘冷’,变成冬天供热,夏天供冷,实现热电冷联产,热效率至少还能提高10%。今年夏天,用发电余热制冷将首先在企业内部试点,到时候,企业内将全面消灭用电的空调。”&&&&&据华能集团的环保专业工程师曾德勇介绍,热电(冷)联产效率高道理很简单,普通电厂,发电余热只能浪费掉。而如果能把余热在冬季用来供暖甚至夏天用来供冷,烧同样的煤,效率当然大大提高。因此国家也一直鼓励热电(冷)联产。但是热电(冷)联产也有前提,那就是必须依托城市。因为热包括冷都不同于电,无法实现长距离输送,因此如果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户,热和冷就没有用武之地。&&&&&但也有环保人士指出,如果火电厂的污染问题不解决,在大城市周边建火电厂大家就会有顾虑,因此热电(冷)联产虽然节能,但是从环境考虑似乎也难以实施。那么华能北京热电厂污染问题解决的如何呢?&&&&&&&&排放指标何以优于欧洲标准&  □脱硫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优于欧洲发达国家的水平。&&&&&□脱硝后,锅炉烟气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指标甚至优于天然气发电机组的排放水平。&&&&□没有一定规模,热和冷就无用武之地。&&&&&火电厂的四大污染物是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据介绍,华能北京热电厂在上述四大污染物排放上不仅达到国内领先,而且一些指标甚至优于欧洲电厂。&&&&&比如在二氧化硫治理方面,2005年电厂投资4.6亿元,在国内率先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烟塔合一技术,应用于电厂的脱硫工程,脱硫效率达到96%以上,脱硫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由原来的420毫克/标立方米左右降至50毫克/标立方米以下,不仅大大低于北京市的排放标准,而且还优于欧洲发达国家的水平。2007年,电厂在燃煤量略有增加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同比减排6852吨,降低了91%。记者亲自到电厂脱硫现场实地考察,在那里闻不到普通电厂的异味。可见,华能北京热电厂的脱硫效果还是相当彻底的。&&&&&为了降低氮氧化物排放,2006年电厂又投资2.7亿元进行脱硝工程建设,2007年底全部投运,锅炉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由400毫克/标立方米左右降至50毫克/标立方米以下,这一指标甚至比天然气发电机组的排放水平还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据蔡厂长介绍,目前企业正在建设国内首个“燃煤发电厂捕集二氧化碳试验示范工程”,年补给二氧化碳3000吨。此项目将在奥运会前投产,届时,华能北京热电厂将成为国内第一家同时具有烟气脱硫、脱硝、二氧化碳捕集设施的节能、绿色环保燃煤电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展会&·&专题
公司&·&招聘
广告许可:3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盾企业军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