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进工行和建行转工行手续费的股票好不好?

高盛:工商银行及建设银行给予买入评级_港股个股点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高盛:工商银行及建设银行给予买入评级
  新浪财经讯 9月26日消息,高盛发表研究报告指,中国现行的房地产以及信贷的紧缩政策如果持续,将成为内地银行的首要风险,尽管目前内银股普遍估值便宜,但该行仍更倾向于防守性银行,包括,以及农业银行,给予“买入”评级。
  据路透社消息,银监会要求信托公司上报其于房地产公司,包括绿城(3900-HK),的风险敞口。高盛指,其房地产研究组预计,内地如持续现行紧缩政策,房地产企业将在今年第四季及明年第一季面临更加严峻的现金流问题。高盛认为尽管银监会不会叫停房地产信托,但房地产信托产品于今年第二季度按季猛增24%后将会见顶回落。
  高盛指,房地产信托产品对银行最大的风险包括:房地产企业通过信托贷款所进行的杠杆化可能报告给银行的较少。今年第二季度,房地产信托总值为6,050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季增加24%,同比增加92%,而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总额为3.4万亿。
  此外,高盛指出,如果信托出现违约,银行可能会有间接信贷损失,因为许多信托贷款是由该项目的母公司做保证的,同时如果银行是这些产品的分销商,则还可能面临信誉风险。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美银抛售建行国家队增持 社保左手买建行右手沽工行_公司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美银抛售建行国家队增持 社保左手买建行右手沽工行
  新浪财经讯 9月6日消息,据港媒报道,一向以投资者定位的社保基金,上周一认购建行股份之余,于第二天以每股平均价5.16元(港元,下同),在场内减持工行(万股H股,套现1.806亿。
  据香港《苹果日报》报道,大市利空加上中资金融股捱沽,英国《金融时报》引述消息称,由外管局、社保基金及中信证券组成的兵团,成为外资策略股东美国银行上周减持解禁后沽售( 939)的“接货”主力。联交所股权披露也显示,中资行多方淡马锡控股也有一同接货,认购了44亿股。
  与此同时,一向以投资者定位的社保基金,上周一认购建行股份之余,于第二天以每股平均价5.16元,在场内减持工行(万股H股,套现1.806亿元,是社保年内第4次申报减持工行。完成后社保所持工行好仓由16%减至15.95%。分析员指出,过去承接美银解禁建行货源的中资投行家方风雷,其所掌舵的厚朴基金已淡出及不再募集新钱,在当前淡市下,由自组兵团承接这次美银的货源,属合理举措,反映国家对中资行的支持。对于《金融时报》报道,建行昨未有回复。截至 6月底中期业绩所载,建行前10名股东名单中,并无外管局或社保基金,两者也非持有逾5%权益而须按监管规定披露身份的股东。
  外管局中信证券也买入
  报道引述消息称,美银这次出售建行权益,接货者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组成的主要买家财团,成员有外管局、社保及中信证券。美银原本持有的255.8亿股建行H股上月29日解禁后,美银以每股4.94元沽出130.77亿股,套646亿元,余下5.01%建行股权仍然保留。联交所股权披露显示,新加坡淡马锡在8月29日,即美银出售建行股份当日,以每股4.94元在场内增持 44亿股建行H股,涉资217.36亿元,完成后淡马锡所持建行H股持仓由6.27%增至8.1%,实际持股194.81亿股,超越美银。市场忧虑欧美前景,金融股再受压,建行昨随大市下跌, H股收报 5.53元,跌 3.66%,工行亦跌 4.69%至 4.88元。明富环球(香港)研究部主管陈昔典表示,若报道所指财团接建行货源属实,反映中央对国有银行的支持,再投资行动也显示对行务前景的信心。至于社保一边接货一边出货,另一澳资分析员认为,此举配合社保增持低估值股份,并善价而沽合理值股份的投资宗旨。
& 相关专题:
& 相关报道:中资银行股随市造好,高盛捧工行建行等一级资本充足类股
财华社深圳新闻中心在中期业绩符合并可能超越预期因素与次级债扣除问题好淡相持中,中资银行股今日随市造好。中期业绩胜预期惟警示营运前景及不良资产控制压力的建设银行建设银行(00939-HK),现升2.6%领跑; ( )(00998-HK)也涨2.1%;工商银行(01398-HK)、 ( )(03988-HK)、 ( )(03328-HK)及 ( )(03968-HK)现同步升超过1%。高盛发表报告称,资本质量或者一级资本充足率将成为区分中资银行好坏的关键标准;因中国监管机构可能加强对银行资本基础的控制,将银行之间发行的次级债从二级资本中扣除。其看好被评为买进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二者均在确信买进名单之列)、中国银行(3988.HK)、交通银行(3328.HK)、中信银行(0998.HK)和 ( )(601166-CN),因为这些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8%。在最坏的情况下,该行假设银行间相互持有的次级债将被最大程度地从资本中扣除,估计这些银行的总体资本充足率仍然可以达到9.5%以上。
(本文来源:财华社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相关搜索: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工行、建行250买单频现 引来股民“围观”_财经频道_新华网
工行、建行250买单频现 引来股民“围观”
日 10:15:28
北京青年报
】【】【】【】 分享
  继周一工行、建行频现“740”、“750”手买单后,昨天两行再现“250”和“230”手买单———
  继6月20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盘口频频出现“740”、“750”手买单后,昨天娱乐精神继续在A股蔓延,工行、建行再次出现戏剧性的买单,不过这次批量出现、几乎填满两行股票一整天成交明细的,换成了“230”和“250”。
  昨天上午9点56分,建行开始出现首笔230手的买单,一分钟之后,工行不甘寂寞,以250手的买单遥相呼应,之后这两个数字就开始高频率地露面,多到一分钟之内出现数次。约收盘前15分钟,工商银行成交明细中出现最后一笔250手买单;建行则收尾较早,在13点33分之后,230单便不再出现,但随之冒出数笔一万手以上大单,从1、1一直排列至10100。在大额买单推动下,建行股价最终收涨1.01%。
  本周一,上述戏剧性的一幕就已在两行股票上演。当天,工行的成交记录连续出现740手的买单,建行则是750手的买单,频率基本上为一分钟一次,按估算,全天上百笔740、750手笔买单,动用资金数千万甚至上亿。昨天,虽每笔成交手数降至230、250,但成交频率明显高于周一。到底是谁在两天砸进上亿资金吃进工行和建行?有人解读为主力护盘,或保险季度建仓。而主力以如此奇怪的方式买进,使得工行、建行成为萎靡市道之下的焦点。
  两行的“特别盘语”也引来股民围观。有市场人士解释,这是一种算法交易 ,可以固定成交量,平均时间成交,系统处理,比较简单。但两个交易日,两大行同时密集出现带有特定含义的成交数量,应该不是一个巧合。多数投资者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可能性有两个,一是主力抱团进货的盘口语言,即交易员之间能够互相理解的暗语,以达到互相协调的目的;第二是操盘手借助数字,以此表达对大盘的走势的情绪。
  在两行的股吧中,此前的“740”,“750”,按谐音被一些股民注解为“气死你”、“欺负你”,意为气死空头。昨天再现“230”、“250”,有网友称,工行不光要“气死你”(740),还骂你(250);建行不光“欺负你”(750),还“恶心你”(230)。另有股民认为“230”似乎没有特别的意义,但230加上250,是480,字面意思很为明显,就是“死发”。
  而由于昨天“250”单的出现,使得近日的盘面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喜剧的成分。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盘口语言还是操盘手难耐寂寞,这些数字只是市场当中的一道作料,股民都不必太认真,只当一道风景去欣赏就好。(齐雁冰)
分享到: 分享
请点击进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行转工行手续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