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基金定投定投基金的几个重要因素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定投失败的三个原因
添友孙丽丽
  基金定投原本是专家推崇的投资方法,但有很多人却饱尝亏损的苦果。或许失败主要和以下三个原因有关。
  第一,对买入时机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甚至进行了错误选择。一些朋友往往在看到、听到其他人投资基金获得了丰厚回报后跟风投资。然而,历史已经一再证明,市场整体进入狂热期,就距离熊市不远了。所以投资者应根据政府调控经济的政策确定首次买入时机。
  第二,对定投的基金品种未进行精心选择,犯“缘木求鱼”的错误。经济的运行状态是复杂多变的,既存在一路上扬的阶段,也有前景不明的时候。所以,我们应选择与现阶段经济状态匹配的基金品种,不要长期被动地持有单一品种。
  第三,未能积极缓解心理压力,只知道持续买入,却未适时卖出。每当确认反弹开始呈现放量滞涨或横盘振荡特征时,应将前期买入并已获利的那部分基金卖出。由于总能利用市场的振荡获利,才能避免了因内心焦虑而盲目行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基金定投效果全揭秘:滚雪球的智慧_基金学苑理财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基金定投效果全揭秘:滚雪球的智慧
  首席基金分析师 娄静
  报告摘要:
  定投与一次性投资不可比。投资收益主要取决于投资收益率与投入金额。对于投资收益率,短期投资在不同的市场形态下,定投和一次性投资的收益率各有高低,难以比较;从长期来看,建立在市场长期趋势向上的假设下,投入的时间越早,成本低的概率越大,因此一次性投资的收益率可能好于定投。从投入金额上来看,个人的资产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一次性投资在初始时点上投入的金额往往有限,因此定投可能由于总投入金额较高而投资总收益较高。总而言之,定投是适合于中长期投资的稳健理财方式,不是期待一夜暴富的投机行为。
  定投时机:退出时机比进入时机更重要。定投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放弃时机的选择,对于中线的定投,进入、退出的时点都比较重要;对于长线定投,进入时机相对不重要,较重要的是退出时机。具体从成本来看,对于超过一个市场周期的长期定投,平均成本最终将趋近于较稳定的水平,与开始定投的时点关联较小;在一个市场周期以内,不同起点的定投成本差异较大,在震荡筑底时开始定投的平均成本较低,在上涨市中开始定投的平均成本较高、波动较大。但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定投,由于市场本身存在波动,因此卖出时点均会对投资收益产生较大影响。
  定投时间:长期定投盈利概率高。定投能够获利是建立在股市虽然短期存在周期波动,但长期趋势向上的基础上的,在一个市场周期以内就放弃定投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假定投资者每月定投一次深证成指指数基金,从2000年1月到2012年6月任意定投一年、三年、五年和七年进行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定投基金时间越长风险越小,盈利概率越大。建议投资者定投最短时间应达到3~5年。
  定投选基:应选择业绩良好、波动性高的基金。在基金波动性相近的情况下,通常定投业绩良好的基金收益更高。在基金业绩接近的情况下,通常定投净值波动较剧烈的基金的效果更好。
  定投收费模式:超过4年可选择后端收费。后端收费通常在持有期延长后费率将递减甚至免去,且后端收费能够增加投入金额从而增加投资回报,在坚持长期定投的前提下,采取后端收费方式比较有利,但需要考虑具体基金的费率、费率打折问题。
  定投分红方式应视定投时间而定。长期定投假定市场长期趋势向上,分红再投资无疑可以通过增加投入金额从而获得相同收益率下的更大回报;在中期定投中,选择分红定投,收益及时落袋为安,也可以适当降低中短期市场回调的损失。
  智能定投是建立在传统定投基础上,进行模糊择时操作的投资方式。它一方面保留了普通定投的机械化、降低主观操作风险的优点,另一方面又通过数量分析方法进行模糊择时,优化投资成本。从目前主流的智能定投来看,主要可以分为改变定投增量和改变存量两种方式。改变定投增量模式对过去已投入的资金不再计较,只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判断定投增量的高低,这种方式对于定投成本的改善是缓慢而稳健的。改变定投存量模式则是根据市场情况对已投入的资金进行统一的处置,这是一种介于定投和一次性投资之间的一种较积极择时的投资方式,相对激进,风险也相对较大。
  详细报告:
  定投是常见的基金投资方式,指在固定间隔的时间点上对目标基金进行金额固定的分批投入。定投的投资方式能够较好地分散投资风险,具有聚少成多的理财功能,其机械化操作带来了投资的简便性,同时也能够降低主观操作风险,已经被广大投资者普遍接受。本文在厘清定投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定投的时机选择问题和基金选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衍生的多种智能定投方式进行基本介绍与评述。
  1、定投与一次性投资不可比
  定投是适合于中长期投资的稳健理财方式。定投首先是一种理财方式,而不是期待一夜暴富的投机行为。在投资收益上,定投与一次性投资不可比。投资收益主要取决于投资收益率与投入金额。对于投资收益率,在不同的市场形态下一次性投资与定投各有优势;对于投入金额而言,定投无疑能够投入更多。下面我们从这两方面分别进行说明。
  1.1不同市场形态收益率不同
  观察上证指数1990年以来的走势可以看出,A股走势形态上往往呈现出“尖头圆底”的特征,即在最高点前后急涨急跌,在低位时通常要经过长时间的震荡才能够确立底部。根据指数的这一特征,我们将其走势简化为图2中所示的六种情况,其中三种为单一走势:上涨、震荡和下跌,三种为复合走势:先震荡后上涨、先上涨后下跌和先下跌后震荡。
  图2& 各种类型市场上的定投效果
(2)先震荡后上涨
(3)先上涨后下
(6)先下跌后震荡
  上涨市一次性投资收益好于定投
  如在图(1)的单边上涨市中,假设基金单位价格从3上涨至13,到了期末,一次性投资的单位成本为3,回报为13;定投的单位成本为6.55,回报与一次性投资相同。因此一次性投资的收益率更高。观察图(2)也能够得到相似的结论。
  下跌市定投较一次性投资损失较小
  如在图(4)的单边下跌市当中,假设基金单位价格从13下降至3,到了期末,一次性投资的单位成本为13,回报为3;定投的单位成本为6.55,回报与一次性投资相同。因此定投的收益率负得较少。观察图(6)也能够得到相似的结论。
  震荡市中两种投资方式相差不大
  在震荡市当中,由于定投的平均成本可能与初始一次性投入的成本相差不大,因此收益率两种投资方式相差不多。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市场形态下,定投和一次性投资的收益率各有高低,难以比较。一次性投资在上涨时收益率较低,在下跌时亏损也较少,是风险较小的投资方案。
  1.2长期投资一次性投资收益率占优
  从短期来看,定投和一次性投资难以比较。从长期来看,建立在市场长期趋势向上的假设下,投入的时间越早,成本低的概率越大。因此一次性投资的成本应低于定投成本。长期来看,在市场长期震荡向上的情况下,一次性投资的收益率好于定投的概率较大。
  1.3长期定投的总投入或高于一次性投资
  除了收益率不可比之外,对于定投和一次性投资,投入的金额也是不可比的。个人的资产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一次性投资在初始时点上投入的金额在当时来看也许比较高,但多年以后来看,这些投资金额往往较小。而定投虽然每次投入金额比较少,但如果拉长时间来看,累计投入是比较可观的。因此定投是一种能够与个人财富管理需要相适应的理财方式,而不是一种投资策略,与一次性投资是无法比较的。从广义上来说,人的一生中的投资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也是一种分批投入。
  2、定投时机:退出时机比进入时机更重要
  定投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放弃时机的选择,时机选择是一个永恒的难题,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往往会导致高买低卖。对于定投来说,定位中长线投资,应该秉承价值投资的理念,在市场低估时进入,在市场高估时退出。由于定期投资的方式使得我们买入成本被平均化,因此中线定投和长线定投进入和退出时机的影响有一定差异。
  对于中线的定投而言,进入、退出的时点都比较重要;对于投资时间在一个市场周期左右或更短的我们称之为中期投资。观察下图,从三条曲线代表的定投平均成本来看,中期定投的平均成本随着进入时机的不同而差异相对较大:震荡筑底时进入的平均成本最小,上涨市进入的平均成本最高,下跌市进入的平均成本居中偏小。因此震荡筑底时正是开始定投的最佳时机。中期定投的平均成本随退出时机的不同也有所波动。从折线表示的回报来看,回报对退出时机因素比较敏感。再结合成本来看,中期定投的收益率对进入时机和退出时机都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对于长线定投来说,进入时机相对不重要,较重要的是退出时机。对于投资时间大于一个市场周期甚至更长的我们称之为长期投资。观察下图,在定投时间超过一个市场周期之后,定投成本最终将趋近于较稳定的水平,与进入时机关联较小。但由于回报对退出时机仍然非常敏感,因此长期定投的收益率仍然对退出时机敏感,但对进入时机不再敏感。
图 3 长线定投对赎回时间更敏感
  3、定投时间:长期定投盈利概率高
  目前普通基金投资者在定投上往往难以长时间坚持下去,尤其是市场持续下跌时,断供现象非常普遍。定投能够获利是建立在股市虽然短期存在周期波动,但长期趋势向上的基础上的,在一个市场周期以内就放弃定投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以深证成指为例,假定投资者每月定投一次深证成指指数基金。我们计算了从2000年1月到2012年6月任意定投一年、三年、五年和七年的年化收益(按月滚动计算)。由于定投资金是分批投入而非期初一次性投入的,因此这里我们分别计算了简单收益率和内部收益率,如下表所示。其中,简单收益率的计算将所有投入资金进行直接加总与期末资金量进行比较,即不考虑时间因素,假设所有资金一次性投入。相比之下,内部收益率更能够代表定投的实际收益率,即考虑时间因素,根据投入和赎回的现金流计算出的内部投资收益率(IRR)。
  表1 定投坚持时间越长,盈利概率越高
年化简单收益率
年化内部收益率
年收益均值
年收益最高值
年收益最低值
年收益均值
年收益最高值
年收益最低值
定投任意一年
定投任意三年
定投任意五年
定投任意七年
  从年化收益率的均值来看,无论定投一年、三年、五年还是七年,不考虑资金投入时间价值的简单收益率均值在9-13%之间,而考虑了资金投入时间价值的内部收益均值高达17-25%,定投深证成指基金的收益明显高于银行存款的零存整取收益。
  从年化收益率的最高值来看,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基金定投的收益可以达到更高水平。以年简单年化收益率为例,定投一年最好年收益可以高达153.31%,定投三年的最好年收益可以高达67.94%,定投五年的最好年收益高达39.17%,定投七年的最好年收益率高达26.58%。但从收益率的最低值来看,任意定投一年、三年还是五年都可能出现亏损,但亏损幅度和概率都随着定投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任意定投七年则没有出现亏损现象。以简单年化收益率为例,定投一年最差的情况年亏损高达51.36%,而且盈利的概率也只有50.36%,而定投三年最差的情况年亏损只有10.70%,而且盈利概率升至63.48%,而定投五年最差的情况仅年亏损4.81%,而盈利的概率高达75.82%,定投七年最差的情况也有3.73%的年收益率,盈利的概率高达100%。
  以上数据这一方面说明长期来看定投基金可以获得超越银行存款的收益。另一方面也说明定投基金时间越长风险越小,盈利概率越大。如果仅仅因为短期定投收益不佳就放弃定投是不合适的。建议投资者定投最短时间应达到3~5年。
  4、定投选基:应选择业绩良好、波动性高的基金
  4.1定投业绩好的基金收益更高
  对于一次性投资,业绩好的基金收益更高,对于定投也是如此。在下图中,基金1的价格从3涨到了13,基金2的价格从3涨到了18。计算出基金1定投平均成本是6.55,基金2定投平均成本是7.85。得出基金1的单位收益是6.45,基金2的单位收益是10.15。定投业绩好的基金收益更高。
图 4定投业绩好的基金收益更高
  4.2净值波动大的基金更适宜定投
  定投的收益率除了受基金业绩影响之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定投与一次性投资的另一点区别是,在起始净值和最终净值一定的情况下,一次性投资的收益能够准确计算,但定投的收益率会因中间买入成本的不同而不同,净值波动率也会对定投收益率造成影响。
  净值波动较大的基金更加适宜定投。举例来看,在下表中两只基金的净值均从1.00涨至1.10,历史平均净值相同(均为1.02)。但基金1净值波动较大,结果显示基金1购买的总份额更多,整个定投的总收益率更大。
表 2对于定投,基金净值波动越大越好
平均净值(成本)
净值标准差
总买入份数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注:假设每期投入金额为1000个单位
  总体来看,在选择定投基金时,应选择业绩良好、波动性较高的基金。
  5、定投收费模式:超过4年可选择后端收费
  对于定投收费该选择前端收费还是后端收费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坚持长期定投的前提下,后端收费将优于前端。后端收费通常在持有期延长后费率将递减甚至免去,因此长期定投采取后端收费方式能够降低部分申购费用;再者,后端收费能够增加投入金额从而增加投资回报。由于不同基金前后端申购费率有所不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下面我们具体来看几种代表性的收费模式。
  5.1后端申购费率上限等于前端的,选择后端
  以A基金为例,它的申购费率结构如下表所示。由于后端申购费率的最大值为1.50%,与前端申购费率相同(假设定投金额小于100万),因此定投选择后端收费将好于前端收费:当定投时间小于1年时,后端收费与前端完全相同;定投时间大于1年时,后端收费将比前端收费便宜。
表 3 A基金的申购费率
0万&=金额&100万
0年&=年限&1年
100万&=金额&1000万
1年&=年限&2年
1000万&=金额
每笔1000元
2年&=年限&3年
3年&=年限&4年
4年&=年限&5年
资料来源:wind
  5.2后端申购费率上限大于前端的视定投时间而定
  B基金的申购费率情况如下表所示。在定投选择后端收费的情况下,最近1年的定投申购费仍需要按1.8%水平收取,1年以前定投的份额才可以享受较低的费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算出在定投时间超过两年时,后端收费将低于前端收费;定投不足两年的情况下,后端收费将高于前端收费。
表 4 B基金的申购费率
0万&=金额&100万
0年&=年限&1年
100万&=金额&1000万
1年&=年限&3年
1000万&=金额
每笔按1000元收取
3年&=年限&5年
资料来源:wind
  5.3后端模式无法享受申购费率打折
  选择前端还是后端收费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后端模式无法享受申购费率打折,而目前通过银行或者直销渠道购买基金,采取前端收费模式往往可以享受4折~8折不等的申购费率折扣。以上面的B基金为例,如果使用卡在网上直销渠道进行定投,前端申购费可以打4折而降低为0.6%,与持有期限5年以下的后端费率相比具有明显优势。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在前端申购费率降低为0.6%,后端费率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定投基金超过9年,后端收费才低于前端;定投时间小于9年的,前端收费将更加有利。
  更为常见的折扣是前端申购费打8折。以上面的B基金为例,如果前端申购费打8折则降为1.2%,在此情况下定投时间超过4年则后端收费更加有利,小于4年则前端收费较便宜。
  5.4后端模式可以提升投入金额
  如果采用后端收费模式,在申购基金当日所有资金将全部用于购买基金份额,而不会扣除申购手续费。从这一点来看,站在市场长期趋势向上的假设基础上,后端收费模式能够提升总的投入金额,在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6、定投分红方式应视定投时间而定
  对于定投应该采取现金分红还是分红再投资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视定投时间而定。在长期定投中(定投时间长于一个市场周期),假定市场长期趋势向上的前提下,分红再投资无疑可以通过增加投入金额从而获得相同收益率下的更大回报。在中期定投中(定投时间在一个市场周期左右或更短),考虑到基金往往在净值上涨后分红,分红过后市场出现冲高回落走势的概率较大,带动净值下跌,因此选择分红定投,收益及时落袋为安,也可以适当降低中短期市场回调的损失;但采取现金分红模式没有解决所分得的现金再次入市的时机问题。
  另一方面来说,分红应采取现金还是再投资方式可视其为一个择时问题。对于中期的择时我们建议可以视当时的PE水平而定。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说,如果PE处于低位,更加适合分红再投资;而如果PE处于高位,则现金分红将更有利。
  7、现有智能定投模式介绍
  智能定投是建立在传统定投基础上,进行适当择时操作的投资方式。它一方面保留了普通定投的机械化、降低主观操作风险的优点,另一方面又通过数量分析方法进行模糊择时,优化投资成本。从目前主流的智能定投来看,主要可以分为改变定投增量和改变存量两种方式。改变定投增量模式对过去已投入的资金不再计较,只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判断定投增量的高低,这种方式对于定投成本的改善是缓慢而稳健的。改变定投存量模式则是根据市场情况对已投入的资金进行统一的处置,这是一种介于定投和一次性投资之间的一种较积极择时的投资方式,相对激进,风险也相对较大。
  7.1改变定投增量模式
  市盈率判断相对高低估区域法
  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根据历史市场市盈率的变动区间,判断目前市场PE是相对高估还是低估,从而指导进行较低金额还是较高金额的定投。从股市历史走势来看,点位的走势与市盈率的高低具有较高的拟合度。秉承价值投资的理念,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在市场高估时减少定投金额,在市场低估时提高定投金额,能够在中长期优化投资成本,提升投资收益。
  均线偏离法
  用均线偏离法确定定投增量的金额,借助了技术分析手段,主要原理是认为股价走势中长期来看将回归均线。在股价偏离均线较大时,应相应地调整定投金额:在股价大幅高于均线时,应减少定投金额;在股价大幅低于均线时,应增加定投金额。均线偏离法也可以对应不同的偏离度,设定不同的定投金额。
  指数点位偏离法
  指数点位偏离法通过指数点位相对于初始定投时指数点位的相对高低,来确定定投金额的多少。在点位高于初始点位时减少定投金额,在点位低于初始点位时提升定投金额。长期来看,该方法的平均成本将围绕或者低于开始定投的初始点位,从而起到优化持有成本的作用。同时也能看到的是,该方法的投资效果对开始定投的时机较敏感。
  平均成本法
  移动平均成本法从持有人成本的角度考虑,在能够降低平均成本的时候多投,在不能够降低平均成本的时候少投,从而优化投资成本。具体来看,该方法计算投资者历次定投基金的平均成本,在基金净值低于平均成本时提升定投金额,在基金净值低于平均成本时降低定投金额,这样使得平均成本在市场处于低位时较快下降,在市场处于高位时较慢上升。在这种方法中,投资者也可以根据最新基金净值与平均成本的差距来确定具体投入金额的多少。
  7.2改变定投存量模式
  趋势定投基金转换法
  趋势定投法借助于技术分析工具判断市场未来的趋势,确定应该投资的基金类型,并将所持有的基金存量全部转换至相应的基金类型中。这种智能处理方法主要通过均线的形态判断市场未来的趋势。如果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则判断未来市场将走强,则买入高风险基金,并将所有持有基金全部转为高风险基金份额;如果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则判断未来市场将走入,买入低风险基金,并将所持有基金份额全部转入低风险基金中。
  7.3自主调整模式
  上述改变增量模式和改变存量模式都是通过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后指导投资者进行更优化的定投。除此以外,部分基金还提供给投资者自主调整法,进行更为灵活的定投调整。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和自身投资情况进行判断,来确定和灵活调整定投周期、定投金额、定投终止时间。如定投周期在单周、双周、单月之间切换、自主变更定投金额等。这种模式赋予了投资者在调整定投周期、定投金额与终止时间上的自主权利,增强了投资的灵活性,但并没有加入一些智能化分析手段来帮助投资者判断如何进行调整。
& 相关专题:
& 相关报道:定投失败的三个原因 对基金品种未进行精心选择
  原本是专家推崇的投资方法,但部分投资者饱尝亏损的苦果。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投资者失败主要和以下三个原因有关。  第一,投资者对买入时机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甚至进行了错误选择。一些投资者往往在看到、听到其他人投资基金获得了丰厚回报后跟风投资。然而,历史已经一再证明,市场整体进入狂热期,就距离熊市不远了。所以投资者应根据政府调控经济的政策确定首次买入时机。  第二,对的基金品种未进行精心选择,犯“缘木求鱼”的错误。经济的运行状态是复杂多变的,既存在一路上扬的阶段,也有前景不明的时候。所以,投资者应选择与现阶段经济状态匹配的基金品种,不要长期被动地持有单一品种。  第三,未能积极缓解心理压力,只知道持续买入,却未适时卖出。业内人士指出,每当确认反弹开始呈现放量滞涨或横盘振荡特征时,应将前期买入并已获利的那部分基金卖出。由于总能利用市场的振荡获利,所以避免了因内心焦虑而盲目行动。
&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值班热线:021-5
客服热线:400-|&|&
发现?好产品天天基金荣誉出品,满足您的各种投资需求活期宝7×24小时取现,实时到账最高7日年化()12.06%是活期存款收益的34.48倍&定期宝短期理财就选定期宝最高7日年化()7天理财:5.01%30天理财:4.85%14天理财:5.27%60天理财:4.25%&指数宝涨了指数就赚钱近6月81.22%近6月44.27%&小额资金即可投资股市、债市,收益可观近6月收益率150.72%&近6月收益率76.87%&高端理财,产品类型丰富,投资范围广累计收益37.7%&今年来收益19.13%&
品牌基金公司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客服邮箱:&&|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CopyRight&&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沪ICP证:沪B2-我高中的时候比较爱看报纸,有段时间特别喜欢看理财,有句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觉得挺对的,进了大学,有了生活费,就去银行买了两只定投产品,每只个一百。到现在快三年了,现在情况如下:
银华领先(180013)
持有份额:2136.34
分红方式:红利再投资
浮动盈亏:-44.49
参考市值:2455.51
银华优选(519001)
持有份额:1994.92
分红方式:红利再投资
浮动盈亏:-74.63
参考市值:2525.37当时去银行办理定投,那里业务员也就随便给我选了两只。当时看报纸的时候,上面也只是说基金定投适合每月拿出资金少和理财不熟悉的人,通过较长时间来获得收益。 也没说要挑什么样的基金,所以办理定投的时候也不会挑选。现在3年了,我的目标是五年,但现在来看这定投的情况都不理想,都还是亏的,我感觉五年后就算盈利估计连通胀都跑不过。
非常开心现在的小朋友们已经开始有理财的意识并且也敢于付出行动去尝试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在其他几位答主的基础上做一些小小的补充。所谓的基金定投适合学生和懒人,是因为基金定投的“平均成本法”特点。简单说就是不论高低点,固定每个月的某一天买入,一年平均下来比一次性买入的赢面要大。这个赢面大是指如果亏,比一次过的买入卖出亏得少,同样的,如果市场好,用这个方法也会相应的可能比一次过的买入卖出赚的少。这里有一点需要提醒各位,刚刚的例子是理想状态下的表述,现实是,现今的情况并不可能一年或者几年就能赚钱,能不能跑赢通胀都是很大的问题。对于毫无经验的投资者来说,目前要理财面临如下难点:1.看懂当前经济形式是不可能的,好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看不懂呢。除了专业的原因,中国的金融市场现在处于“群魔乱舞”的阶段,仔细分析的话原因太多了不细举了。但是这是一个过程,不乱怎么规范呢是吧?同样的,在此乱世下,有机会得到异常高的收益(风险永远和收益成正比,这是客观不容忽视的。),如果是香港那种成熟的金融市场下,理财收益的值是可预期的,一般在5%~15%左右(理财产品多样,保险到定投都算在内)。就算超出也不会太多。2.国内的理财产品大部分收费坑爹(买入卖出都有手续费),专业的操作人员太少,不专业也就算了还流动性大,常常就是客户买完单就不管了,特别是那些没有购买其他理财产品能力的散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批。其他的点暂时不用多说了,这两点是投资者自己最能明显察觉到的。那么普通投资者该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产品,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1.选定投产品,就得选择靠谱的团队,是的,团队。看看卖你产品的公司是否有专人团队来帮客户打理账户,看看过往三到五年他们能给他们的客户做到多少,看最高的和最低的(当然也许人家不一定就愿意给你看,可能就给你个平均收益),过往五年的平均收益如果超过20%基本是骗人的,能有这么高收益的产品门槛一般比较高,资金少的散户接触不到的。但是能做到8~15就算是比较靠谱的,因为告诉你的值肯定略有夸大,据我所知真实情况大概在5~8左右(并不仅仅是人家不专业,而是有大环境和产品结构不够完善的限制)。2·区分开销售人员和专业人员。国内好多理财经理是销售人员,能比你懂的大概也就是把产品结构说说清楚,购买时问他们理财产品购买后,谁来管理(有团队最好,如果需要客户自己打理就算了吧),费用如何收取(买入卖出的手续费,基金的管理费等),自己能否设定每月转换次数限制,有没有月结单或者季度报告主动发给客户等等。3.以上两点可以作为购买时的参考,但也只是帮助购买者多几个考虑的点而已,理财产品时间长收益一般偏低的购买门槛低,时间短收益一般偏低的购买门槛高,时间短收益高的是骗人的(关系户不算在内)。基金定投只是一个入门,也只是一个打理自己的钱的方法之一,不要抱着理财能发大财的心态来做,当做了解金融的一个工具来看待比较合适。只有足够多的购买反馈才能更快的促使产品的进步。也只有足够多的购买行为才能让客户具有更多的挑选能力(起码知道选哪个团队。)我一直强调团队,须知理财产品与其他物质产品从“产品”这一角色并无不同,都会有生产方,销售方和售后方。而理财产品能不能对客户有帮助,生产方和售后方是否有实力是非常值得考虑的点。哪怕管理费高一些,也要选择专业团队来做。当然如果就是打算自己练手的话那就自己操作,但也要多问专业人士意见,因为外行看也就是个数字变化,而内行看的是本质。以上回答仅针对“基金定投”这个产品范围,当然买其他的也差不多,要考虑的基本都是这些点了,只是个人资金和风险倾向不一样,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就好了。知乎上很多专业的金融人士,可以看看我最近关注的@的回答和专业人士的推荐,他们的回答比较专业,应该是属于技术型专业人士,而我是市场型,技术细节不要找我探讨了,恐怕我专业度是不够的。手机打字,排版略渣,以后有时间从购买者角度详细剖析一下基金定投的原理和产品的选择方法,会写的非常浅显,仅能让人明白基金定投是什么,该用什么标准选择,并不能让人就一定选择到赚钱的产品,请摆正心态哟。
来吧!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来终结这个问题好了,因为现有的大多数答案我是真看不下去了。如果我身边的朋友们问我他想要参与股市的话应该怎么办,我大多数情况都会告诉他,基金定投!基金定投在宣传上确实会说一些基金定投是懒人投资好方法,适合工薪族和学生党等等之类的。这话说的不对!这话说的太客气和保守了,我要说,基金定投是适合绝大多数人的一种投资方式,但是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坚定不移的把基金定投做下去,直到收获的那一天,大多数人很快就会被自己心浮气躁淘汰下去的。有的答案里说,基金定投太傻,每个月到日子就去买,为什么不至少想办法在每个月这个基金净值最低的那天买?这简直是一句外行到不能再外行的话,你怎么知道一个月30天,20多个交易日里基金净值哪天最低?你的技术分析能力强到这种水平了么?如果是的话,那么中国最著名的基金经理早就不是王亚伟而是你了,你可以去出任基金公司CEO,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了。请问你做到了么?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建议别人去做?你以为的事就是你以为的那个样子么?题主在进行基金定投之前一定已经认真计算过基金定投是不是有效果和有道理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也不会坚持三年的时间。但是到了今天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疑问腻?原因其实很简单,你的预期没有被实现,大家入市的道理都一样,为了挣钱!但是三年过去了,为什么当初看起来很靠谱的一项理财计划没有挣到钱腻?有人在答案里说中国股市牛短熊长,不适合做基金定投,谁说的?现在是打脸时刻!请看,看好!从有上证指数的那天起,上证指数上涨的月份是154个,下跌的是131个。你告诉我这叫牛短熊长是么?按年线计算,上涨年份14个,下跌年份11个。好一个牛短熊长!谁告诉你的?你跑出来说话之前好好看看清楚再说好么?那好,既然不是牛短熊长,那么题主为什么没能挣到钱腻?答案其实是这样的,题主的计算方式有一点误区。你只简单的关注了自己的账户盈利情况,没有考虑大盘的整体情况,我简单看了一下,题主这个问题可能是在2013年8月左右提出的。那么我们看看截止到2013年8月之前的3年时间里大盘是什么样的。大盘在这三年里下跌了20%左右,而题主的定投账户腻?我们就按第一个亏损较少的定投来看,算下来题主的亏损不到2%。也就是说,题主通过基金定投这种方式跑赢了大盘18%。记不记得每年美国人怎么评价巴菲特的收益率,首先是说明这一年他的投资收益是多少,然后紧接着就是比较和道琼斯指数的涨跌幅比较,看他当年跑赢了道琼斯指数多少!这就是基金定投的魅力啊!在市场环境这么不利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看似无脑和蠢笨的投资方式,题主跑赢了大盘18%,这是大盘连年下跌的情况。一旦大盘在下一年上涨腻?假设下一年度大盘上涨10%。这个基金的基金经理稍微争气一点点,他的这个投资组合跑赢大盘5%。那么下一年度的年底题主的账户收益率的就是将近15%,一下子就逆转了。5年定期存款利率也就是100块最后拿到23块多一点点。这个上涨幅度已经是很保守的估计了,万一是之前几次牛市那种大行情出现腻?基金定投靠的就是时间的拉长和平均成本的摊薄来跑赢整个市场的,遇到这样时间跨度超长的熊市,短期来看是痛苦的,长期来看,在5年-10年之后再看,难说不是最好的低位建仓期,所以没有什么好迷茫的。再讲一遍那个我讲过很多次的例子,巴菲特在1973年买入《华盛顿邮报》之后,直到1976年才回本,期间最大亏损幅度曾经高达40%。是不是所有人在那个时候都应该嘲笑巴菲特是傻子,那么20年之后,这部分股票市值上亿的时候,这些人是在继续嘲笑还是在懊悔自己没有眼光?好好的做好定投吧!对于时间不充裕,也没有打算穷尽几年时间,花费大量亏损去研究清楚股市里该如何追涨杀跌的人们,基金定投对于这些人来说真的是福音,不操心也不吃什么大亏,只要时间足够长,必然有钱挣,嘲笑的人一辈子自能在嘲笑和被打脸中反反复复。有投资智慧和真正能挣到钱的人对这一切都是连反驳都懒得反驳的。
既然你有兴趣了解理财,那么为什么不多了解一点点再投入资金呢?你现在状况的原因很简单,主观因素是因为你没有对所投的基金做过了解,盲目听信了别人的推荐;客观原因是你在一个相对来说不太好的时点进行了投资。基金定投作为一种门槛低,操作简单,所需专业知识相对较少的投资方式,一直都是非常好的投资理财手段,但定投并不等于你随便买一只基金,定投5年,就一定赚钱,没有那么容易。对于你的问题,我没有肯定的答案,但我可以告诉你分析的思路,你自己来判断和做出决定。1. 选择和评价一只基金你就是买个菜,总还得挑挑拣拣才能买到好的吧,选择基金更需要一定的挑选比较。a. 基金类型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这是最最基本的分类,很容易可以找到这些分类对应的基金特点;b. 基金经理这是我认为一只基金最重要的元素,一个基金经理决定了这只基金的风格,把钱交付给你信任的人。一般人可能不是特别容易对基金经理有深度了解,但还是有一些指标可以衡量的:- 从业年限一般来说,5年做上基金经理是一个合理时间,少于这个时间的要看具体履历和建树,有拔苗助长和关系户的嫌疑;- 过往业绩尽量避免首次执掌一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经验问题。注意分析下其过往执掌基金的业绩,通常来说,在牛市做到行业前3/4,熊市做到行业前1/2的我个人比较推崇,因为市场上涨时候好做,但下跌时候控制亏损很难;- 基金规模越小的基金业绩越容易波动,但过大的基金难以出现突出业绩。因此,我个人推荐规模在10亿以上的,当然这个要看基金类型,债券型/货币型通常会规模大一些,股票型视公司而定;- 基金过往业绩你都选好了,该看看这只基金历史业绩了,有些时间较长的基金,有着一贯的投资思路,即使换基金经理,冲击也不是很大。但如果你选中的基金,刚刚换基金经理,或者业绩起伏很大,请注意风险。以上几点按重要程度排序,现在的公募基金,很难找到所有都满足的基金了,满足其中几项即可考虑。2. 投资时点的选择定投的特点,是以时间换业绩,靠时间来战胜一切短期波动。但是有两点前提:a. 整体市场是呈上涨趋势;b. 定投时间必须横跨若干牛熊行情。为什么?因为如果市场连续10年下跌,你定投多少钱也是亏的,定投的前提就是你看好中国的证券市场在长期是上涨的。另外,持续几年的牛市或熊市也不是没有过,最起码,你的投资时间要跨越几轮牛熊市才有意义。3. 关于你的两只基金银华策略过去四年的业绩可以看出,属于我上面提到过的牛市做的很好,但熊市完全不会做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基金在下跌市场中很惨,去年换过基金经理后,业绩有较明显改善,我实在懒得翻基金季报了,但是你可以对比下换基金经理前后,这只基金持有股票和行业分布的变化,来分析下新基金经理的思路是否符合你的要求。银华优选过去几年业绩平平,没有特别好也不是特别差,话说这哥们我还见过呢。。。自从这只基金前任经理陆文俊换了以后表现一直一般。。。
人美更该多读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选择基金定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