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给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毕竟科技是把双刃剑剑吗)

科技是把双刃剑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3页1下载券32页2下载券1页1下载券2页免费4页2下载券 8页1下载券2页1下载券26页1下载券53页1下载券14页4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8页2下载券34页1下载券6页免费13页2下载券42页1下载券
科技是把双刃剑|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咨询热线:028-
药品资讯网--新药研发行业门户!
您现在的位置:
> 新能源是一把双刃剑 应警惕过热风险
新能源是一把双刃剑 应警惕过热风险
发布时间:
【题 名】新能源是一把双刃剑 应警惕过热风险
【作 者】龚汤
【机 构】不详
【刊 名】《广西电业》2011年 第1期 12-13页 共2页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 风险 过热
【文 摘】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眼看越来越旺,但是就当前来看,新能源在中国的需求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旺盛。专家曾经指出,目前我国对新能源的需求还比较低,但是供给却很大,其中大部分都作为出口,所占比例在40%~50%,一旦企业一拥而上,国内需求又跟不上,新能源的泡沫就很可能会出现。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赞助商链接
推荐专业资料
赞助商链接新能源是一把双刃剑 应警惕过热风险_初来驾到,请多多关照_天涯博客
共建美好未来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第630638位
  据讯  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眼看越来越旺,但是就当前来看,新能源在中国的需求
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旺盛。专家曾经指出,目前我国对新能源的需求还比较低,但是供给却很大
,其中大部分都作为出口,所占比例在40%-50%。一旦企业一拥而上,国内需求又跟不上,新能源的泡
沫就很可能会出现。
今年下半年以来,关于新能源的话题越说越热。
  早在7月份,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江冰就在能源局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就已透露,《新
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将重点围绕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和碳减排两个目标展开。一方面涵盖了包括风
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非常规天然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开发利用规划;另一方
面也对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10月初,在天津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一份来自科技部的《中国2010发展中的清洁能源科技》
报告更明确地总结和规划了中国的新能源发展之路,在这份报告中,所有关键领域都被提及,如太阳
能、风电、生物质能、清洁煤、核能、智能电网、地热能源、地表水水源热泵、新能源汽车等。
  近日,随着“十二五”规划内容的出台,从产业到股市,新能源的话题被无数次的谈起。在我国
的清洁能源发展规划中可以看到很多具体内容,比如在太阳能方面,未来两年“金太阳示范工程”将
支持至少640兆瓦光伏系统和并网输电技术的推广应用,2020年中国光伏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2万兆
瓦。又如在风能方面,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2.5万兆瓦,连续5年增幅超过100%
,预计2020年装机容量可达到1.2亿至1.5亿千瓦。此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到今年年底,中国将在
公共交通领域推广应用2万辆新能源汽车。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千万辆级。
  这些数字从表面上看起来蕴藏了无数的产业发展机会,然而我国的新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并非处
在起跑线上,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的风电装机已突破25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二,连
续5年增幅超过100%,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45亿平方米,沼气年产
量约130亿立方米,均居于世界前列;水电装机1.97亿千瓦,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非化石能源累计
利用规模达到2.4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8%。
  可见,新能源产业已经开始起步,虽然着眼于未来5年,或是10年,这一领域的发展机遇确实很广
阔,但是“十二五”规划毕竟是未来几年的一个中长期规划,若从短期来看,新能源发展是否存在一
定的产能过剩危机呢?众多企业转型到新能源领域,还有很多新企业纷纷成立,不断开发新项目,这
种一哄而上的局面,背后隐藏着短期的产能过剩危机。
  2009年的时候,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曾表示,现在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了一
个高风险、过度竞争的产业。他说:“能源对GDP的贡献率最多是10%,而新能源在其中的比例还不到
10%,即占经济总量的比例还不到1%。这么小的盘子,十几家到几十家公司就够了,现在却是一哄而上
  如今一年已过去,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眼看越来越旺,但是就当前来看,新能源在中国的需求似
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旺盛。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曾指出,目前我国对新能
源的需求还比较低,但是供给却很大,其中大部分都作为出口,所占比例在40%-50%。一旦企业一拥而
上,国内需求又跟不上,新能源的泡沫就很可能会出现。
  其实太阳能相关产业就一度出现过产能过剩危机。光伏产业中许多企业依赖出口,在2008年底开
始的金融危机中,由于内外需求明显不足,很多公司被迫停产、裁员,甚至倒闭。同样,在风能方面
,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4年翻番,而风电下游的容量偏小,成本较大,许多盲目进入的企业开
始面临经营困境。
  因此,新能源催生发展机遇是必然的,选择走新能源发展之路也是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但是企
业的发展不仅仅要着眼未来,也应该能够看到当前的问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选择适当的时机进入
新能源产业,在众多新能源领域中选择正确的那一部分来规划经营,都是需要冷静看待和思考的,盲
目跟风只能导致一哄而上而造成的产能过剩。
新能源发展中浮现的“悖论”
 新能源发展初期,大量新设备和新项目的开展,导致了钢铁等传统产业的需求,而这一方面产生的
高能耗,不知还需要新能源产业在未来用多少时间才能补回。
 在某企业一份名叫《国内风电工程建设用钢的技术发展分析》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陈述,“风电发
展设备,除电气系统与叶片外,其他零部件几乎全部由热轧钢板、球墨铸铁及锻钢制作成的,甚至塔
筒基础,还要使用螺纹钢做成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铁材料使用总量非常大。因此风电的春天同时也是
我们钢铁行业的春天。”
 报告中用“春天”二字来形容风电和钢铁行业的齐头并进发展,看起来似乎很和谐,但钢铁制造过
程中所产生的单位能耗,可能远大于制造出的这些风力发电设备所能产生的电能。如果像这样的模式
循环,大力发展风能的同时还在助长传统产业高能耗持续,或许在短期看来有些得不偿失。
  同样的,水力发电也是如此。水电站未来的发展,将会带动钢铁行业的发展。据统计,水电发电
机组用钢量约为每1万千瓦320吨左右,以此推算,到2020年,我国新增水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8亿千瓦
,将带动用钢量576万吨钢。外加基建、电网等用钢需求,未来10年,水电站建设可能拉动用钢量达到
1000万吨以上。
  新能源发展中的另一个悖论现象就是,装机容量和产能或出现背离。《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去
年对风电企业进行实地采访后发现,由于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过快,现实中的种种客观难题往往使得
新能源企业经营效果不如预期,市场认可度不够,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装机容量和实际发电量背离,
而这直接致使企业亏损。
  该采访调查发现,在甘肃瓜州县,当地政府勘测结果认为该地区有3000万千瓦的可开发风力资源
,有望成为中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的并网风电基地。然而,甘肃中电酒泉风力发电公司投资兴建后,
运营效果一直不如意,2008年的时候,不仅一分未赚反而亏损1711万元人民币。亏损的原因就是发电
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是由于电网出于安全考虑时不时要限电,而所谓的安全考虑则是由于线网的
承载能力比较低,风电的不稳定性对电网会有伤害,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网络坍塌。所以,风场须
无条件接受调度指令,该关时就得关。
  现在很多地方上马的新能源项目在接受考核时都只是查看装机容量,并不是实际发电量。因此就
新能源发展起步阶段来看,很多项目由于安全、实际需要等种种原因并不能按装机容量发电,这种规
划和实际相背离的现象终将导致问题出现,而直接倒霉的就是那些没有经过有效评估和规划就匆匆上
马的新能源企业。
在太阳能、风能相关产业领域,已经出现一些因盲目跟风而陷入经营困境的迹象。
  纵览“十二五”电力行业规划,可以明确看出国家将对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
源进行大规模投资,同时,火电将大举让路,装机量退居70%以下,清洁能源装机将超过30%。不久之
前,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曾表示,从年,我国将在新兴能源产业累计增加投资5
万亿元,每年可增加产值1.5万亿元。
  早在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就已经明确表示,中国争取到2020年,非化
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15%。同年,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郑重宣
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完成减排目标,实现我国在哥
本哈根会议上的减排承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开发利用,会是我国未来要重点开发的能源。
  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大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
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具体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
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
  相比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
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将降低人类对石油、煤炭等矿物
燃料的依赖,有效遏制全球变暖,并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同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可
以带动该领域相关产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新能源及与之相关的节能减排话题成了各行各业的热点。许多企业发现了新能源的发
展机会,转战到这个领域来,新设备、新项目纷纷上马。于是不管是刚刚成立的新公司,还是半路出
家的老企业,都把视线瞄准到了新能源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项目上。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新项目的“扎堆”,导致了许多担忧应运而生。产能过剩的忧虑、新能源
悖论的提法等都成了新能源发展之路上的一个个警示标语。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固然是好,但新能源发
展过程中也一定会存在问题,这好比一把“双刃剑”,用对了能“斩妖除魔”,用错了搞不好“伤到
自己”。分类: |人民日报刊登赵白鸽文章: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赵白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把以往“社会管理”的表述提升为“社会治理”,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家和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将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我们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代表的骨干社会组织,可以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适应当前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人民群众新期待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转型期,创新社会治理非常必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管理”提升为“社会治理”,适应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现代化加速推进。我国新阶段现代化的特征集中表现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四化”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但同时,在这“四化”过程中,新旧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较为突出。比如,新型工业化面临能源资源紧张、就业压力加大、生态环境恶化等挑战;信息化带来了社会组织结构和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变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带来了人口迁徙压力,客观上要求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农民生活方式转变;等等。这些都使我们面临一系列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社会风险,要求我们通过创新社会治理予以解决。
  经济社会转型持续深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成绩斐然,但社会建设明显滞后。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转型、结构调整明显加速,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社会转型的压力不会简单地随着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而消失,经济增长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同步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改革。
  社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以传播屏障的消除、信息的自由快速流动、媒体的跨地区和跨国界经营、传播手段的高度现代化、信息控制难度增大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正在形成,社会的组织和动员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人的自由度大大提高,社会运行风险也随之增加。这迫切需要通过社会组织的多样化服务来满足人们关注、参与公共事务的需求,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使社会组织成为新的社会治理主体。
  影响国家和社会安全的因素进一步增多。随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变化,传统因素和非传统因素交织,不断引发新的国家和社会安全问题。我们既要面对局部战争、武装冲突、自然灾害等传统的社会安全威胁,又要应对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粮食安全、水和能源危机、公共卫生、恐怖主义、核威胁、人口迁移等非传统的社会危机挑战。这对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
  总之,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难度之大、问题之多、矛盾之复杂、涉及人群和部门之广泛,实为改革开放以来之最。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需要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着力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社会治理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但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改革创新的空间很大。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完整理解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机统一起来。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同时,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坚定制度自信但决不固步自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使我们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发挥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树立法治思维,强化制度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关键是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把社会治理中“谁来治理”“治理什么”“怎样治理”三大内容纳入法治轨道。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解决人民群众在社会领域遇到的各种切身利益问题,敢于啃社会领域中的硬骨头。加大力度改革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阻碍社会和谐的因素,努力消除官本位、泛行政化等传统社会和文化中长期积淀、阻拦国家现代化的障碍。
  推进理念创新,鼓励公众参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夯实社会治理基础,必须把理念创新放在重要位置,正确处理权利和责任、利益和风险的关系。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都有参与和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责任,必须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管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善于引导教育人民群众,鼓励和提升公众的责任意识和判断能力,完善公众参与公共生活的机制,实现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互动。
  把握网络时代的政治社会生态。当前,我国网民总数超过6亿,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社会生态,引起社会各界重视。网络作为新型信息媒介是一把“双刃剑”,给现行社会结构和体制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社会治理方式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和变革,做到依法治理,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
  加强现代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职能重新进行调整、配置和组合,把政府职能转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上来。涉及社会、民生的重大政策和事项,要听取社会意见,特别要考虑对困难群体、边缘群体、农民群体的影响。提高动员公众参与、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综合考虑政治环境、经济条件、政策力量、文化因素、生态文明等各种要素,建立健全多主体、多渠道的资源动员体系,充分调动各类资源。提高应对灾害和冲突的能力。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应急机制,建立健全统筹协调的联动机制和全民动员的参与机制,提高全民的应急意识和能力,妥善应对和化解各类灾害和冲突。
  发挥红十字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应有作用
  红十字组织具有跨越政治、种族、宗教和意识形态的独特优势,是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是创新社会治理、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更好发挥红十字组织作为具有现代化治理结构的社会组织的作用。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迄今已有150年历史。目前,红十字组织成为与联合国、奥委会比肩的三大国际组织之一,有189个成员国。红十字组织所依据的《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旨在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的权利和尊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和平进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作为这个运动的创始组织和《日内瓦公约》的监护人,在过去150年中为保护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受害者的生命和尊严做了大量工作,在目前国际安全和冲突管理中的影响力、斡旋力不容小觑,赢得了各国人民的尊重。作为红十字运动的另一大组织,基于189个成员国家的人员、资源和信息网络优势,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在目前国际人道危机应对中具有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在创新社会治理中,我国红十字组织应更好发挥优势和作用。
  进一步打造服务公众的枢纽型骨干社会组织。作为从事人道主义救助工作的骨干社会组织,中国红十字会应在保障社会有序运行、做好冲突管理、防范和处理危机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一是依托人道组织独特优势,广泛动员社会人道力量,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做好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等工作,利用社会杠杆合理分配资源、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效维护国内社会稳定。二是依托国际红十字运动网络平台,发挥人道外交、民间外交优势,参与热点地区、冲突地区有关人道危机事务处理,参与反恐防暴等国际突发事件合作处置,参与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性涉外事务协调处理,开展对外紧急人道援助和非紧急人道援助,增强中国红十字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影响力。
  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经验。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流,但不稳定因素也广泛存在,国际人道主义形势总体依然严峻。面对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新形势,中国红十字会将继续遵守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等七项基本原则,通过国际红十字运动网络和遍布全国城乡社区、农村的基层组织和志愿者、会员、青少年网络体系,发挥在开展人道救助、反映民生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推进治理创新,加快改革发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经验、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为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新闻加点料
   2011年6月,网名为“郭美美baby(微博)”的女子在微博上炫富,并自称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引发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等官方慈善机构的质疑。受此事件影响,各地红十字会收到的慈善捐款锐减,中国慈善机构深陷信任危机。为此,7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对外宣布暂停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一切活动,商请有关方面开展审计和调查,并将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据爆料的媒体人称,4月7日,她要乘坐CA1582从南昌赴北京,但因为晚到两分钟而禁止登机,而比其还要晚到至少5分钟的赵白鸽却成功登机。该媒体人去理论,对方称,赵白鸽是国航终身白金卡会员。赵白鸽以开会为由未做回应。  
  "红十字会的资金、人员均来源于百姓,所以大家对其公开透明的要求要紧迫得多,我们会根据自身分析及社会需求往正确方向走,"同时她指出,治理结构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完善,大概需要3-5年的时间,多方努力下,红会定当不负所托。"如果两到三年,还是不能翻转&黑十字&印象的话,我自动请求辞职!"
(责任编辑:UN639)
原标题: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杨和季二人的互相不满甚至半公开的“不和”,很可能是一种争斗…[]
   刘昌松:
铁打的老大,流水的老二,老二流动的速度要看老大的心情…[]
主演:范冰冰/张丰毅/李治廷/张庭/周海媚/张钧甯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孙红雷/海清/孙茜/秦卫东/翟小兴
主演:甄子丹/周润发/郭富城/夏梓桐/陈乔恩
斯坦利•图齐/爱丽丝•伊芙
奔跑团上演年终演技大赏
杨坤为亲弟杨宇抱不平
SBS狂赚中国跑男1.7亿
尚雯婕回应离开华谊始末
女子全裸闯男友烟囱被困
郭晓东自曝平凡出身
女星潜规则男演员
匆匆那年大结局
胸大也是一种危害
乔杉遭粉丝骚扰
社区热帖推荐
何必呢……[]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是把双刃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