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流行云媒体营销平台,大家市场营销有没有前途使用过程中觉得比较好的啊。分享下。谢谢。

肖明超:新媒体趋势与营销变革的数字风潮
肖明超:谢谢!非常高兴各位的参与,一起分享一个话题。这个话题也是现在很多企业都非常关注的话题,我们媒体也非常关心的话题。就是现在新媒体整个带来的变化。未来新媒体会朝什么
&&&&&& 肖明超:谢谢!非常高兴各位的参与,一起分享一个话题。这个话题也是现在很多企业都非常关注的话题,我们媒体也非常关心的话题。就是现在新媒体整个带来的变化。未来新媒体会朝什么样的趋势,这些趋势对于营销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我本人在过去十多年当中一直做第三方,一直做研究和咨询。从传统的我们讲的线下的传统企业的一些顾问,包括他们的一些品牌的战略、营销策略的咨询,一直到现在最近两三年比较关注新媒体和新技术为营销所带来的影响,包括对消费者所带来的一些影响。所以我想今天也是和大家一起互动和分享一些本人的观点和过去研究当中的一些看法。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肖明超
媒体格局之变 &&&&&&& 今天说数字化媒体的发展,特别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整个传媒的格局。现在这个格局怎么样去变的呢?这是我们的一个数据库,其实我们在过去十三年当中,大概每年都会追踪中国有七八万消费者样本,看他们媒介变化,和消费行为和趋势的一些变化。在过去的时间当中,我们会看过去五年里面所有的媒体里面互联网是增长最快。现在网民规模是4.57亿,我们调查网民里面每周上网在十个小时重度用户从三年前61%涨到现在72%,现在明显看到很多人已经对互联网形成一种依赖。花在互联网的时间是17.6个小时,比美国还要高。甚至互联网已经开始挤占电视黄金时间,在过去几年当中实际上互联网经历了一个曲线,其实过去的曲线是相对比较平滑的曲线,一天24个小时。现在明显看到一个趋势,每天六点钟以后这个时间,实际上这个曲线已经明显发现他们已经开始抢占,上网的时间开始抢占看电视的时间。电视对于35岁以下的人来讲,电视已经变成一个环境型媒体,或者变成一个伴随式媒体,或者说变成一个有仪式感的家庭活动。可能很多人家里聊天的时候可能看着电视但是不一定看,已经变成一种背景音乐,变成一种广播媒体。这个是目前我们所发现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变化,甚至今天已经发现很多人可能春晚是每年非常重要的挤占中国人生活很重要的节目,但是现在我们发现这两年的春晚你会发现很多人根本没有在电视机前看,或者在电视机前看完之后就在网上发泄,去恶搞,去评论,但是我们发现在春晚的时候整个互联网上网的人群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 &&&&& 社交媒体用户、网络视频、电商用户,这个曲线会更加突出,特别是网络视频用户,整个黄金时间曲线的比例已经超过了电视。这些人已经形成了对网络视频的依赖。所以互联网在改变很多的产业,也改变了很多媒体的习惯,同时也在改变我们企业的营销。这些年大家在讲传统媒体,旧媒体,做一个分类,我们以Google,Facebook,雅虎为代表的新媒体,过去新闻集团CBS这些公司看作为旧媒体,或者是传统媒体,实际上我们从这两个图的比较当中已经明显的发现,今天的新媒体的市值跟传统媒体的市值已经旗鼓相当,甚至新媒体的成长的速度,比传统媒体还要快,或者它的整个规模的成长速度比传统媒体更有影响力。 &&&&&&& 互联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门户为基础的阶段,雅虎基本上是一个没落的互联网门户,因为门户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个门户的时代我们更多叫1.0,所有的信息都是你传递给所有受众的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传统媒体区别并不是特别大。只不过我们运用了互联网的技术,它变得更加多元,或者它的内容承载量会更大,信息承载量会更大。第二波实际上我们经历了以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浪潮,这一代浪潮是用户主动去寻找信息的浪潮,以搜索为代表的模式就出现了。我记得以雅虎为代表的那个时候,我记得那会儿我刚刚接触互联网的时候我们每次到网吧上网,那个带宽非常慢,那会儿没有宽带,每次去杂志、报纸上炒很多的网址,然后记在一个本上,在网吧一条一条输进去。当然现在很快,我们就发现有搜索引擎,所以搜索引擎解决了人们搜寻信息的问题。第三波浪潮实际上是以Facebook、Twitter为代表的模式,就是社交媒体时代。不仅带来信息之间交互,还有人跟人之间信息的传递,有可能信息和人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和人跟人之间在互联网上关系的变化。在美国大家聊完换完名片会说你在Facebook是什么名字,什么帐号,或者你在Twitter上面?现在有一些变化,有很多公司名片上最早会印博客,现在会印微博,甚至还会有一些人印SNS一些地址。社交媒体的时代,每个人在互联网空间有一个身份,企业也将会有一个身份,这个身份识别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家通过你这个身份去了解你做什么,在想什么,对整个新媒体和数字媒体带来很大的变化。 &&&&&&& 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传统媒体为此感到非常紧张,我们来看纽约时报,它已经是104次获得普利策奖,整个发行量在全美国一直排第三名位置,发行人明确2015年时候已经不再印这张报纸,这张报纸跑哪里去,一方面跑到口袋去了,就跑到Ipad去了,还有就是跑到互联网上,他要推一个社交分享的新闻网站,现在已经开始运行。他是通过人们的这种新闻的一些分享,然后来更加的交互和回应,然后来创造内容,利用人们来创造内容,用网民来分享内容,来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新闻生产和制造的模式。所以传统媒体已经在做数字化的变革,所以我们说像默多克新闻集团在传统媒体时代是一个大颚级的巨头,但是他70多岁还要做一个所谓的日报,就是在Ipad上的报纸,因为他不甘心,为什么他还要买my Space等等,因为他不甘心被新媒体淘汰。包括现在所看到的传统媒体集团成立所谓新媒体公司,或者新媒体事业部,讨论怎么样结合互联网,甚至结合移动终端向用户传递咨询和内容。如果这个潮流有很大进展的话,也必将改变我们的信息传播和营销模式。包括BBC这样的电视台,也在强调他们网站一些分享。 &&&&&&& 在国外其实流量比较大一些网站有很多是传统媒体的网站,传统媒体自己办的网站,但是在国内流量比较大是什么,实际上还是以门户为主。为什么呢?实际上今天很多传统媒体做数字化的时候,更多只是一种复制和搬运工的角色,把报纸上内容搬到互联网上,建一个网站以为自己数字化,以为自己获得那些互联网的受众,实际上这个是一个非常错误的一种选择。所以我想在座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跑到北青网上看北青报的内容,也不会跑到新京报网站上看新京报的内容。可能习惯到搜狐上看内容,到门户上看这些新闻。但是你不会跑到报纸上网站,为什么不吸引你,只不过把这些信息重新组织了一遍,放在互联网上,既不能分享,也不能评论,也没有办法跟别人建立关联和互动,可能对它的兴趣就会非常的小。 &&&&&&& 正因为数字,我们说数字化不仅改变传统媒体,数字化也改变包括像户外这样的形式。户外的数字媒体也是在全球整个媒体当中发展比较快的,这个是来自中国一家专门做数字媒体户外投放公司,整个户外媒体投放2010年已经占到38%,过去以传统大牌形式,现在已经变成数字化屏幕。数字驱动户外媒体,整个投放的进额,数字户外已经占到了户外投放三分之一的比例,这个超过了美国和欧洲。美国和欧洲大概就是15%左右,但是在中国是38%,大家会发现你眼睛所到之处都是媒体,到电视看到分众屏幕,坐公交车看到华视屏幕,现在甚至上厕所都有户外媒体,餐桌上都有户外媒体,我们媒体基本上以爆炸这种形式。很有意思,因为数字化所以带来传统媒体的升级,户外媒体不到数字化的时候,分众一年能够做到40亿广告销售,但是传统户外媒体里面过去最多也就是十几个亿,传播上带来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我们看到格局的变化。 &&&&&& 数字媒体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一种趋势,对于传统媒体来讲,你要么就是拥抱它,要么就是被它所抛弃。对于企业来讲也是,我们要不然要改变一种思维,要不然的话,我们守旧的话,可能未来就会发现你的消费者可能会远离你。 媒体受众之变 &&&&&&&& 第二个代表它的变革,我们讲的受众的变革,受众的变革是因为现在讲到未来二十年当中,到底谁是中国社会主流消费群,以20年计算,未来二十年有三个消费群最主流,就是70后、80后、90后,因为50后、60后基本老了,他们已经消费不动了。所以我们70后、80后、90后成为主流,这三个实际上发现他们的整个媒体习惯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完全是数字化的一代,也是被数字化屏幕包围的一代,甚至被Ipad捆绑的这一代,天生对数字化的敏感,导致他们媒体习惯越来越像新媒体去牵引,越来越向数字媒体上牵引。所以今天发现谁去看当前的热播剧比如看《宫》等等一些热播的电视剧的话,其实像70、80和90在电视上看得越来越少,因为70、80后、90,70后是很多人成为社会财富拥有者,和主力的社会的中坚力量。80后已经步入社会的主流,90后现在已经开始接触,开始在社会上开始打拼。50、60还有时间每天拿着摇控器等着某个电视剧节目到来,但是70、80、90不会这样了,不会每天早下班跑着坐着打开电视机等着,大家反正想电视上没有,网络上可以看,我们可以看网络视频。或者你会发现已经觉得电视上的东西可能对你来讲不新了,那些新闻已经不新了,你会发现一个电视上的新闻不如你知道的新闻多。刚才聊微博上每天都有热点事件,一会儿局长连QQ和微博都搞不清楚。然后双方各只有一个粉丝,都是只有一个粉丝,然后就意味这是观众就开始聊。然后记者采访说,你怎么能看我的QQ呢?你就发现这些人明显的是很快被数字化淘汰的,要不么就遭数字化的殃,因为他不掌握数字化。 &&&&&&& 我在清华新闻学院,他们有培训班,有很多的企业和政府的公务人员的培训班,所以我每次都会问他们一个问题。首先用不用QQ,然后每天资讯从哪看的,是从网上看,另外上不上微博,问到微博,问到五十个人,只有两三个人举手,说这个课就听对了,应该每个人有了微博再讨论关于数字媒体未来会变成怎么样,因为现在真的很可怕。微博上可以让一个局长直接就被辞退了,被停职了。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这些信息来自于互联网,而不是来自于传统媒体。 &&&&&&& 最早有微博的时候,上面很大的用户群是传统媒体记者编辑,以前跑社会新闻,很早的时候有朋友在都市报干社会新闻,每天骑自行车围着城找社会新闻,现在不用了。现在网上对你的挑战,过去是找不着新闻,现在是有了新闻之后对你的挑战都不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总是能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特别我们国家现在每天所发生的事情,能够让全世界媒体把它的内容登满,只要他愿意的。其他国家没有这些事情去讲的,这是很重要的变化。由于新的一代受众群,已经完全被互联网所影响了,甚至他们有可能更相信互联网上的东西。所以今天我们发现有很多人要买东西,本来都已经想好了,结果到了网上什么听人家一聊,看点什么评论,特别是我们发现女性消费者这一点更加的突出,帖子里看一个什么帖,本来买这个东西,马上就不买了,而且自己有很多的理由。然后比如你买个什么东西,网上有人说好的话,顿时觉得非常爽,我的选择就是没错的。 &&&&&&& 传统的媒体我们说它们俘获未来主流受众群能力已经在下降了,不管是江苏、安徽,包括CCTV,实际上他们人群基本是35岁以下,甚至以45岁以上人群是电视的主流人群,而唯一一个特例,当然这个特例也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挤进来的。就湖南卫视这一家电视台,是影响了35岁以下的人,所以它做娱乐就做对了,娱乐能影响年轻人,影响主流的人。现在讲新闻也是娱乐化,我们各种事情都是娱乐化的。官员也是被娱乐化的,所以你一娱乐化以后,你发现市场就很大。互联网的精神本身就是自由开放分享的精神,过去的精神都是古板、控制、管制,一对多可以控制所有信息源。那天局长视频编的希特勒那段视频,说一个屁民,居然关注了我,就把我们开放对话发出去了,简直是害惨我了。电视这样,报纸也是这样,现在一份晚报,基本平均年龄42岁,除了那些订阅的群体之外,那些老头老太太每天上街买一份。然后他们买完以后都干吗了,第二天发现超市门口六点钟排队的都是他们,因为晚报上登满了各种促销信息。同样也是捕获主流受众能力越来越下降,实际上冲击是很大的。因为受众的需求偏好也日益的细化,我们今天看说有男性对什么感兴趣,男性对国际新闻,地产、汽车、科技是感兴趣的,但是跟男性讲生活,做做饭、做菜不是大感兴趣。除了某些区域的男性,比如上海的男性就可能做饭,他们兴趣大一点。女性基本美食保健美容,跟女性讲国家大事讲什么奥巴马讲不过十分钟。所以兴趣不一样,你想能承载什么样的内容呢?除非你做细分,要不能做细分的话,实际上他们的偏好已经开始多元化,多元化的话就很难说靠一张报纸满足所有人群,过去说一张报纸可能是十五岁到64岁人都在看,现在已经明显大众媒体已经死掉了,因为今天没有一个媒体说自己是大众,因为大众媒体就是所有人都在看你。如果说今天还要说大众媒体存在,那我认为互联网就是新的大众媒体。因为互联网已经成为全民都在接触的媒体平台。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信息碎片化与实时化传播 &&&&&&& 这样的背景下面新媒体未来有什么趋势呢?今天不仅说信息碎片华,人也是碎片化,关系也是碎片化的,讲话也是碎片化的。这是爱立信的调查,每天消费者在24个小时之内,通常要完成40个小时的任务。所以每天都是筋疲力尽的,即便回家的,可能还要看看微博,然后你都觉得还不甘心,还要写两条,还要转一转,评一评,又搞掉两个小时,发现已经半夜了,总算上床睡觉了,会发现其实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电脑都是要双核,三核四核,我们人还是一个脑袋,人还没有进化那怎么办呢?要处理更多的任务,你就变成碎片化的人。然后信息就更加碎片化,你会发现所接触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信息,不再是完整的信息。因为你已经不太可能说四个小时待在一个什么样的节目面前,甚至你现在在网上,前两天有一个企业高管发微博感叹,说我不知如何管理新一代的员工,他们每天上班,开始上班之后时间是如此分配的。三分之一上QQ,三分之一上微博,三分之一上淘宝,然后下班。所以已经被碎片化,原来实际上还干了很多工作。碎片化所以变得什么呢?信息及时化和互动化沟通的模式就存在了。 &&&&&&& 我们调查发现今天这些用户有接近70%社会媒体,社交化媒体信任微博,60%多微博用户相信那些普通个人的微博,所以为什么现在微博上面总是能炒出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呢?大家相信那些个体所发的这些微博,甚至大家还相信人们发过的新闻。所以你会发现草根新闻,这些用户创造的内容,就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今天我们进入一个什么时代呢?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谣言和小道消息传播的时代,特别是中国人,实际上我们对小道消息通常是比较关注的。比如你在公司里面,你通常会对每个人有绯闻,谁跟领导怎么回事对这种消息特别感兴趣,即便是假的,也讨论一下,因为讨论的时候顺便评论了领导,这样自己比较舒服。谣言和小道消息传播时代就会发现碎片化程度非常高,就会信息尘埃很多。为什么?信息的价值实际上在减少。过去你只是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杂志、图书等等,这些媒体的信息集中化程度很高,价值很高。一个电视台一定要想办法呈现最优秀,最精华的东西给你。现在有了微博,博客等等这些社交媒体之后,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家都是在网上去看小道消息的,所以各种奇怪的小道消息就引出来什么私奔,各种咆哮,写微博还用咆哮题,这种形式就出现了。 &&&&&&&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我就发现微博等等的信息价值仅仅比广告稍微好一点,其实比传统媒体差得更远,现在就变成是我们信息传递的这种碎片导致人们因为经验的缺乏,情感和偏见,就会产生大量的谣言。而群体激化就会导致谣言放大,谣言一放大就会发现互联网上什么事情一旦被引爆之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现在接触很多企业经常给我打电话,提要求,你不是认识互联网圈的人,能不能把某个贴搞掉,我说现在搞是搞不掉的,除非能够正面回应,或者传递更多正面信息,只是把这个信息删掉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有图有真相,你怎么删呢?第一个直接把图抓下来,告诉你删也没用,删了还有图,图又是一个新的产生的这种变革。 &&&&&&& 现在企业在互联网上生存的时候,当你在互联网上有一个身份,有一个ID的时候,实际上你的言行,就要非常小心。你怎么样去塑造一种积极正面的品牌形象,这个将会对中国很多企业。现在在互联网上企业来讲会提出非常大的挑战,因为传统媒体的时候,你是可以包装的,可以想很多办法包装,然后包装完了以后找记者一报,电视台一报,人家就认为你是如此庄严的,如果有品位的,如此正面积极的品牌,领导一出来讲话都是八股文,八股文再一讲大家更觉得你很正规,很权威。现在不行了,现在消费者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心态,就是有一种拼命想打倒权威的心态。比如谁谁现在功成名就,他一旦出点什么状况,大家都来看笑话。对品牌的关系,可能对品牌这种评价和情绪,其实就有很大一种变化。 &&&&&&& 对于信息的传播,我们怎么样进行信息筛选和信息聚合就变得非常重要。现在微博上实际很多信息已经看不过来,但是Twitter就有Twitter时报,Twitter时报会把里的博文,或者你关心的内容进行排版,甚至进行抓取,每个小时抓取一次,把这些最精华的东西会更新给你,未来在传媒业,在互联网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场革命。信息筛选变得有价值,而不再是信息传播。因为信息传播已经不用干了,所有网民冲上来之后,他们跃跃欲试还不用付钱,他们自己就创造了很多内容。所以你要做新闻把关人,资讯把关人,信息筛选,聚合,再重新包装给用户,未来这个上面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我们门户网站等等就是靠卖广告位,SNS人人都是到处贴上广告位,我发现新浪微博上也是弹出一个弹窗,广告,弹出来,飞出来,贴进去,挂在里面,没有别的模式。信息筛选可能会是一个新的一种机会,对于媒体。 关系碎片化与社会化趋势 &&&&&&&& 第二个趋势,关系的碎片化,我们刚才讲信息碎片化,现在关系也是碎片化,关系碎片化带来社会媒体的发展。现在说社会关系结构的一个网络化,过去讲六度空间,说你想认识一个人,只需要六个人想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我就试了一下,微软有一个人力方搜索,我就想找微软老大扎克伯格,我发现只有三度空间,找到联想刘军,刘军就找戴尔,戴尔就找乔布斯,然后可以要扎克伯格的电话。在线上你会发现社会关系网络化是很难的,除非在小县城居住,总共就认识50人,每天这10个人喝酒,每天那10个人喝酒,五十个人基本把你一生社会关系全部搞定,买个保险,醉驾都有人帮你解决。但是在北京解决不了,在互联网上你会发现又有解决方案了。所以你在互联网上发个什么东西,然后你的好友去转发,你会发现捐钱。前两天有一个朋友在飞机上把Ipad丢了,然后非常着急,就问他上面是不是有照片?他就发微博,三个小时之后找到了。因为他可以通过他的很多社会关系的构成,在互联网上来获得。我们讲社会化媒体一个很大的变革,三个方面,第一个它改变了态度的表达模式,第二就是兴趣重新组合,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跟我兴趣一样的人,找到兴趣一样的人,可以找共同的话题,可以形成新的社群。第三个就是关系,不是陌生人,还是朋友,还是同学,通过互联网可以把这个关系连接起来。这样一个社交媒体必然给整个互联网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所以现在看一个社会化媒体的格局,你会发现现在社会化媒体整个的发展,不管是从我们讲的简单的即时通讯,一些SNS,到博客,到微博,电商,网络游戏,问答网站,点评网,网络书签、相册、音乐等等,他们已经占领了我们很多时间和空间。我们处在一个传统媒体和社会化媒体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切换的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因为你可能不看报纸,但是有可能你会在用即时通讯,可能写微博,看微博,甚至可能上论坛,上SNS等等,甚至有可能在网上去购物,社会化媒体整个的改变。 &&&&&&& 社会化媒体里面又有两类,一类以SNS为代表熟人组成的,我们叫封闭式社交媒体。它要关注你,他要知道你在干吗,要知道你在想什么,了解你这个人,你得同意,你不同意,我可以不让你关注,所以人家找不着你。现在看Facebook也好,看人人网也好都是这个模式,是亲友团效应。靠人们熟悉的关系去影响,实际上这个对整个营销也会带来很重要的变革,这个变革是什么?其实你今天所有的消费,最听谁的呢?实际上最听你最熟悉的人,其实最熟悉的人是你第一权威意见领袖,然后才是那些权威人士,成为你的第二权威意见领袖。以人的关系形成的信息架构媒体,利用人比较近的关系口碑形成的。现在谈所谓社交化、商务,如果我们搞个SNS,只是说把每个页面贴上广告的话,实际上这个商业模式我认为是失败的。为什么呢?它没有抓住关系的本质。关系的本质你可以把广告变成互相推荐的广告,或者叫社交广告。比如我看到这个广告,然后就告诉所有人我看了一个什么广告,大家都去看广告了,因为你看了大家都去看,实际上看了之后这个广告深深了影响你,而不是每个页面上全部贴上广告。全面贴上广告实际上用户开始疲惫了。现在广告不是太少,是太多,现在所有要做的事情,要减广告。现在有很多品牌,其实要评估,我一直想做一个广告浪费指数。或者叫广告过度指数,现在有的品牌广告已经非常过度了。有的品牌已经非常有名,还要每天电视上对你喊,而且每天很多品牌的广告做得非常难看,基本上就是做矿泉水广告,找一个明星拿着一瓶矿泉水,就喊什么矿泉水,就差什么矿泉水多少钱,极力推销自己。如果在SNS这个结构里面,你会发现整个品牌创建不是靠吆喝来的,如果单纯只是广告贴在这个上面的广告,它跟吆喝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在那扭来扭去,然后告诉你我是什么。实际上很难进到人们心理,关系的推荐和口碑是最能够影响人们的,所以SNS有这样一个特点。 &&&&&&& 有了微博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关系圈又改变了,碎片化关系圈又改变了。微博上你的粉丝,或者你关注的人,首先是家人、朋友、同事、同行都认识的,然后有外圈,有共同爱好,或者他关注我的,我表示客气我也得关注人家一下,他跟我互动,哪天评论了我一下,我觉得这个人有意思,然后关注他一下,然后变成陌生人!大量的陌生人进来,你会发现过去在SNS里面,我们说是比较强连接,因为这些人都是你的朋友,非常熟的亲友团。到了微博上面之后就变成弱连接,经常会变化你跟很多人是神交已久但是没有见过面。有时候某个会议上见面说我在微博上见过你。陌生人进来,信息就被扩散,过去是家丑亲友团知道,现在有了微博,有了陌生人接触的话,家丑就被外扬了,什么开房事件马上就所有人知道了。每个人成为一个信息传播的结点,这个信息传播的结点,都会形成网络结构和链式传播模式。 &&&&&&& 现在我们讲的媒体传媒的变化,已经从广播式的媒体,那些电视都属于广播式媒体,一对多喊,然后到分众群体,只对这个群体看他想看的内容,渠道型的媒体,类似现在分众,或者一些细分媒体,未来都会变成社交媒体,社会化媒体,未来成为传媒蓝海。因为社会化媒体可以把更多的人形成更新群体的组合。 时空碎片化与移动化趋势 &&&&&&&& 生活的时空的碎片化,家里,餐饮、娱乐场所,购物,你会发现大量的时间要么是在途中,要么在工作单位,要么就是在娱乐,你的时空已经变化了,移动媒体就产生价值了。今年手机用户已经差不多9亿,3.03亿手机用户已经使用手机上网。手机的互联网肯定会超过桌面的互联网,我们调查最早一批用Wap上网的人,不是白领阶层,发现是农民工和保安。前两天听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农民工兄弟玩了一个什么手机游戏,在这个手机游戏上面,他发现了一个人,很喜欢这个女孩,他就去追人家,怎么追呢?就每天自己用神州行充值卡花很多钱送人家一束花什么东西,结果这个女的2010年2月份没有再登陆,然后他就开始比较郁闷,开始老给人家送东西,结果把自己仅有八千多块钱积蓄全部花光,结果发现人家不理他,没有回应,结果他非常沮丧,就滋生了要自杀的念头。发现越到你想覆盖更大的人群,你发现未来移动互联网机会更大。现在LBS,Chek,什么街旁,什么嘀咕,新的LBS就出现了。LBS要想做成功,还是要有庞大的用户群支撑,如果单一的LBS我认为在中国是做不起来的。在座的各位每天要跑一个地方去签到,为什么要签到。如果变成是说我是微博的用户,然后我去签到,可能这个就有意义了。我的关系,我的粉丝他们都去签,我每天看到他们在干什么,这个事情变得有意义。我正在看一本什么热门书,在哪个书店看一本什么书,大家觉得看这个书,我也想看,会形成分享。现在发现这个都是割裂的。如果未来跟地理位置,甚至跟本地生活服务之间形成很好的关联,可以驱动人们直接去消费,这个是在传统媒体时代都是做不到的。比如你坐在家里看电视,电视上播一广告,播宝洁海飞丝洗发水,肯定不会关了电视冲下楼买一瓶。新媒体上说现在有一张消费券,就在搜狐大厦旁边,喝一杯星巴克,或者免费,或者打折,你就想一会儿就会下去了,直接带来消费的影响。 &&&&&&&& 现在电视开始社交化了,从最早Google和索尼合作一款电视机叫GoogleTV,苹果宣布明年初的时候要卖苹果TV,要卖电视机了。我们说这个也很是恐怖的事情,苹果已经定义了很多事情,现在它要定义我们的客厅了,现在你看它定义了Ipad然后看所有的pad都不喜欢,即便那些pad功能很好,很强大,也不喜欢,你用Ipad其实也很不习惯,很多功能不喜欢。但是你会认为残缺才是美,什么功能都搞了,所以山寨手机火一阵,把所有功能搞完了也不喜欢。像苹果这样,偶尔加一个摄象头,搞得薄一下,从五千块,下次卖六千块,然后被它定义了,然后又改变不了。现在社交电视已经开始出现这种趋势,我认为社交电视肯定是个潮流,是挽救我们电视业很重要的趋势,所以说为什么湖南卫视会火呢?我认为超级女生就是带有社交媒体一场电视的活动,我认为社交媒体,大家开始发短信了,开始互动了,就火爆。所以社交化,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很多公司,很多商业模式,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用手机照一下电视台的什么标,或者什么logo可能就会到客户端上面,然后分享给你的粉丝我现在正在看什么节目,可能大家就会知道你在看这个节目,我也看一下,看完之后明天上班讨论讨论,或者微博上讨论讨论。所以社交化这种趋势也是比较明显的。 智能化的数字无缝链接 &&&&&&& 数字媒体和智能终端的整合,比如现在这些户外屏幕,我认为在未来他们会产生很大的变革,会把数字屏幕变成数字终端。现在大家看楼下这个屏幕,今年分众可能在九月份会推出一个新的服务,就是跟本地化生活信息和定位和地理信息,LBS结合,这个结合就会变成比如你在看楼宇的电视的时候,突然你会发现上面人家会有一个信息提示,说可以下载一个优惠券,下了优惠券可以买东西。就会解决品牌广告和消费终端之间缩短距离,同样可以发现只有新媒体能干,电视报纸都干不了,报纸以前也干过,说是什么某月某日到某百货大楼排队前一百名送一条领带,发现有两千人都去了,但是互联网在数字终端隔离下,我认为未来数字终端都会改变,数字终端都会变成一种新的智能的系统,信息存储的系统。 数字化消费模式 &&&&&&&& 过去说网络购物购买从新奇特产品,到现在购买生活中常用的。过去淘宝中都是买大家没见过,好玩的,有趣的。现在变成什么,很多年轻人衣食住行都在上面,淘宝前两天开了一个频道,药品,吉利汽车,熊猫在上面搞了一个专卖店,卖汽车。网上还有卖袜子的,号称做中国的CK,导致电商品牌开始崛起。大概淘宝上有一百个品牌,大家以前不知道这些品牌,都是这些小商贩开店B2C卖出来的。传统电商化,开始把电子商务作为一个很重要渠道进行经营,而这种经营直接从互联网营销上面把消费者直接带到这个对接,然后消费者直接过来,他可能就会下订单,直接去购买。所以现在出现我们说的B2C,C2C,B2B,一种就是当当、京东,另外一种像凡客,还有一种就是苏宁,苏宁推的也就不到半年时间就卖了二十多个亿,今年号称卖至少上百亿规模。团购就很凶猛了,然后现在据说有一万多家团购网站,现在团购网站忽悠风险资本基本不用眨眼睛,直接动不动一亿多美金。因为现在风险资本看来很痛苦,拿了别人的钱投不出去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就投团购吧,所以现在团购开始打架了。未来如果有一天按这个趋势搞下去,大街上做一个调查,你问这个商家参加过团购吗?估计百分之百都参加过。团购开始发展,然后团购发展主要是很多人都想贪小便宜,觉得这个怎么怎么样,都想参与。其实有很多人发现有团购券,但是没有消费,爱消费不消费先把钱消费再说。很多人到了终端以后会严重影响这个品牌,因为团购影响了品牌,因为发现去了之后根本接受不了这么好的服务,可能会对它进行诋毁。但是我相信再过去几年团购可能会烧得不剩几家。 &&&&&&& 未来变成整合,社会化电子商务,为什么淘宝拼命做SNS,如果不做SNS,只是逛商场的话,也会发现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要来逛商场。如果是SNS之后,大家开始聊,聊了之后可能会产生很多生意来源。所以社会化电子商务也同样,因为基于你的关系空间,可以产生对购物的影响。这种从弱关系到强关系的过程,所以下一代新一代数字媒体其实核心就是几个。第一是兴趣图谱,每个用户的兴趣图谱,如果你能够找到他,能够对上它的兴趣,或者整合它的兴趣,发现它的兴趣就会产生价值。第二就是意见表,怎么样用他的意见,或者上他参与意见,或者让他随时随地去表达这种意见,或者说帮他传播意见,这个也会产生价值。第三就是关系,社会关系,在网络上社会关系构建,从关系里面寻找营销价值,然后消费价值,这些人在互联网上怎么样产生他消费的驱动力,是决定新的数字媒体的一个特性。 新媒体时代的营销 &&&&&&& 所以新媒体时代的营销,有什么样的变革呢?这是我们过去讲的经典的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理论,这个理论讲的是漏斗模型,这个漏斗模型人们认知品牌到熟悉,到考虑,到购买,到忠诚是逐步减少的过程而我开始认知很多,然后开始熟悉,考虑越来越少,到购买就变成一个,我喜欢这个品牌就忠诚。但是新媒体来了以后,特别有了互联网,第一都记都记不住,见过都不见得能记住,因为信息碎片化。另外一到考虑阶段你会发现品牌发生改变,原来记得十个品牌,然后可能认知十个品牌,记住了五个品牌,到考虑一到筛选的时候,问题来了。发现这五个品牌我都不喜欢,到网上一搜,各种新媒体对我的影响,发现又冒出来三个品牌,跟原来那个杯子里不是一组的,这时候消费者开始主动,甚至开始改变他购买的这种模式。所以我们就发现离消费终端越近的时候,离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越近的时候,新媒体改变它的力量越强。如果考虑买车的时候没有去选的时候,可能传统媒体广告能够形成认知,他一旦开始比较,可能传统媒体天天忽悠某一款车特别好,天天看见它的广告,上网一搜,这回完了,不喜欢这个品牌,因为某某谁谁说怎么样,加上现在有社交媒体,SNS,这种特点就更加突出。他受到别人的影响就越来越大,所以消费者越来越主动,消费者就开始主动去研究,我通过各种社交媒体,数字媒体然后去研究这个品牌,根据我所搜集数字媒体这些信息,然后来看我怎么样选择这个品牌。所以他已经改变人们决策的模式,所以新媒体介入之后的消费者品牌的考虑,你会发现越来越多人看见广告要到互联网上面去关注,去搜寻等等。所以新媒体一介入,他们通过互联网对产品进行关注的行为就比较显著。所以初选阶段没有进入,传统媒体没有进入消费者考虑的品牌,不见得你没有机会。我可以完全用新媒体去影响我的消费者,有可能你也会有机会。这个实际上改变了我们过去的这种营销模式,所以的话介入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人就会关注品牌,然后你要通过内容去影响它,视频、图片、娱乐、互动影响它,让更多的人去评论和转发,这样消费的信息和品牌的信息,在能够实现一个新的接受和输出的过程。甚至发现人们品牌关系发生变化。 &&&&&&& 我们做微博研究的时候,你是否在微博上追随一个品牌,比如我喜欢星巴克,会不会加星巴克为关注呢?70%说会去关注。为什么去关注星巴克,因为他喜欢这个品牌。品牌美誉度是你打造互联网上面一个身份识别,在互联网上建设你品牌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我们说很多传统企业问我,我们搞不搞微博啊?我说先评一下,你到底有没有美誉度,没有美誉度就别闹事,上来微博之后,我告诉你就被人家把你口水淹了,先在线下藏着吧。美誉度是不是有忠诚的粉丝,人们因为喜欢而追随。最近有一个研究,在Facebook上面有很多表示,比如他关注追随了加了品牌微博做关注的消费者,他消费这个产品和品牌的比率是普通用户没有关注频率微博的这些用户的两倍左右,不管是麦当劳,还是星巴克。 营销思维的转变 &&&&&&& 今天营销思维要改变了,以前说媒体可以花钱买,现在媒体可以免费,甚至测量传统媒体广告做得好不好,你要看网上有没有免费去讨论,免费讲有个什么东西出来了,什么东西新。所以媒体有可能免费,这是在传统媒体时代没有的观念。过去从媒体组合出发,怎么组合,传统媒体,新媒体,现在应该从消费者接触点出发。因为传统媒体加新媒体的组合,就会变成传统媒体大,新媒体就小。如果从消费者接触点和新的传播渠道出发,你会发现组合媒体不是叫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互联网可能变成社交媒体,垂直网站,SNS,这种组合的方式。接触点出发将会成为媒体组合带来一场新的革命,而这场新的接触点,国外研究这个品牌接触点,什么叫接触点?垃圾筒都是接触点,垃圾桶里面扔可口可乐瓶子很多,增加了一个接触点,可能增加了一次认知。接触点比媒体更细致,甚至比媒体更宽的一个概念,而不完全按媒体组合。 &&&&&&& 还有的人花了钱使劲宣传,广告投了,到处怎么怎么样,实际上要变成跟消费者进行有意义的对白。实际上要考虑钱要花得有用,不是轰炸。现在很多靠品牌轰炸是轰炸不出来的,如果消费者对你没有感觉,他是不会喜欢的。我们说品牌影响力在于营销费用,你投越多钱影响力越大,不是,用户关系的持久才是更重要的。好品牌是知名度的累计,有些品牌叫高知名度,低美誉度,等于叫臭名昭著,这就是一个公式。好的品牌已经成为用户朋友和人际网络中的一部分,人们谈资的时候,谈到你很好,要做这种累计才是有价值的。 &&&&&&&& 把产品信息直接传递给消费者,印个宣传册打折现在不行。现在用用户分享参与你的信息,甚至有可能参与你产品研发、设计投票,大众汽车做了一个网站,大众制造。可以选不同的模型,什么底盘,然后造一辆车,去体验整个造车的过程,虽然激发用户的一种参与和分享,并不是让用户真的造出一辆车,提出什么意见。但是用户在这个里面体验了整个乐趣,可能对大众品牌好感度就会提升。所以现在我们说的关健词,过去我们讲媒体传播广告,公关,现在我们说在新的媒体的背景下面,我们说首先是话题,你的品牌能不能制造出有意思的话题是最重要的。有话题,人家有谈资才有讨论。第二有没有好友和粉丝,你的好友和粉丝,如果能成为你的消费者的话,你可能更有价值。然后你的方式是什么,你要学会聆听,要倾听顾客,然后要学会跟他们交谈,然后要学会跟他们分享,甚至要激发他们主动的这种分享。这样一个营销的一种改变,我们说现在已经不是过去我们讲的一做营销传播,还是媒体导向,而是媒体中心主义转到消费者主义。消费者主义主导的这种角色,更多从消费者角度开展你的营销活动,而不是从媒体自身属性去寻找媒体属性去寻找消费者,而让消费者组合媒体。 &&&&&&&& 这个就是社交之星,社交网络上被人家怎么谈论,互联网上怎么被人谈论,你发现这些品牌活力不一样的。现在基本上星巴克,可口可乐这些品牌在社交媒体最活跃,最被人们推崇的。品牌一定要提供别人沟通的特质,如果Iphone大家抓微博关健词老排前头,它又没给广告费,这帮人还使劲说,这是为什么呢?这种品牌能够在互联网上提供一种让人家主动沟通的特质就变得更加重要。 新媒体营销案例 &&&&&&&&&& 后面分享新媒体营销案例,一个是在线消费者的一种创造,比如像UE库,比如传一些照片,让大家评论和分享,让消费者参与整个时尚潮流中,比如说芬迪,芬迪有一款包,如果提交了你的设计思路和样品,或者图纸,我们按你的方式设计,可以签上你的名字,此款包是哪个消费者去设计的。让消费者帮助产品研发,然后用社交媒体UE酷一个新的网站要上线就宣传了,如果Twitter给你的好友,这个价格就会降,最低降到3.3折就不降了,六条发微博人会有一位幸运者获得奖品,可以反复参加,所有人都会获得优惠码,可以网站上线当天以折扣价购买衣服,告诉大家只限一百位,来晚就没了,瞬间可以获得很多人的眼球和关注,是一个投资回报率非常高的社交媒体的营销。Uniqlo这个品牌在中国是一个特例,Uniqlo在中国没做互联网的时候,它卖得非常差劲,干得好几年,基本上没有什么特色,最后淘宝上开店,突然一下子发现用互联网一下就火爆了。介入新媒体对他带来销售上,甚至销售终端上很重要的驱动,现在LBS和传统的灯箱互动,这是《波斯王子》改编一部电影,要上映。《波斯王子》是一个游戏,DOS时代的一个游戏,掏出你的手机定位到这个海报单下面,你会发现主角公主出现在屏幕上,可以答他提的一些问题,如果答对了可以赢得电影观看权,通过这个提高电影的影响力。这是凡客所做的,跟冒泡网合作的,用手机签到,把画面分享到社交网络上,接下来可以参与各种抽奖。这是Mini Coupe搞的活动,用你的Mini Coupe所停的位置,很多地方都有,找的时候你去跑,跑到这个地方去,当你靠近它的时候,你就用你的Iphone把这辆车占为己有。如果一直保留它多长时间,你就可以得到这辆车,所以很多人就跑,然后不断的去玩,比如有一个星期,一个星期这辆车没有被别的人抢走,就送你一辆Mini Coupe,不仅很多人参加,甚至很多人在网上发明各种攻略,怎么样跑,怎么样跟别人抢等等。这也是一个LBS的很流行案例,也是在苹果上的程序,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这个蝴蝶,飞着的蝴蝶,然后有一张地图,然后到那个地方照,用你的程序就会反映这个蝴蝶,然后可以把这个蝴蝶照下来,各种好看蝴蝶。搜集起来之后分享给你的朋友,分享给其他人。每一张蝴蝶都带有一张优惠券,都是蝴蝶出现周围的那些商家的优惠券,然后可以去消费的。这是星巴克的幽默,愚人节的时候,在路上走着突然想喝咖啡,在手机领取APP,你走你的,不一会儿星巴克小伙子可以踩着滑轮车送你一杯来,在中国七个城市也开始,所有媒体都报道这件事情,其实这件事情都不存在,大家就很郁闷,开始恶搞。说北京太牛了,打开一个苹果上面APP选择你想堵的时间,结果走啊走堵死,都别想走,在五环三国杀,俏江南等等。这是地铁机场用一个大的LED,叫天使掉下来,有一个区域,踩到那个区域投影把你头投到上面去,这个屏幕上有一个天使。你发现天使掉下来了,可以在上面跟天使跳舞,在那所有动作都是投在上面LED上面的。很多人都疯狂了,要跟天使一起玩。这是一款香水广告,这是全世界第一个Iphone的广告,风格基本一样。它会在很多APP程序里面有这个广告,一点开出现一瓶香水,点开他,同样也是天使掉下来。 &&&&&&&& 今天跟大家分享新媒体带来一场新的媒体革命,大家有很多创意和想象的空间,也可以给品牌带来一些新的营销的模式,我想我主讲的内容就和大家讲到这里,看看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互动一下,当然也可以关注我的微博,我们未来可以在这个上面做更多的分享。谢谢大家。 互动 &&&&&&& 提问:肖老师您好,您刚才讲到的新媒体,我想问一下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会不会消亡?或者它怎么去拥抱新媒体? &&&&&&& 肖明超:我认为传统媒体说消亡其实不会说是消亡的关系,因为过去我们看这么多年都说一个新的媒体出现,好象另外那个媒体就完蛋了,其实所有的媒体形态都还在出现,还在重现,可能会改变它的一些形式和方式。其实在新媒体这个时代,我们讲的如何利用新媒体的这种属性,然后去改变你的内容资讯的传递方式和生产方式,打个比方,现在很多的杂志,都在做数字化,都在做新媒体,所谓的要在APP Store里面弄一个杂志封面去销售,但是发现不一定能够做得好。比如南度周刊在苹果上边,杂志上面可能一张图就是一张图,是一本杂志不可能有更多的表现,但是APP杂志上面可以把这张图片变成视频,一点可以看一段视频,比如在IPad上面。另外一个如果看到这个内容很好,我可以分享给别人,比如随时分享到微博,可以评论,还可以让别人知道。这个可能是新媒体的属性,我们传统媒体怎么样利用这种属性,去重新组织这种内容的生产模式。比如现在很多的传统媒体要编出一份报纸,编出一份杂志非常痛苦,总编也很痛苦。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总编直接决定的一个杂志的风格,或者一个媒体的定位。但是现在有新媒体,实际上让更多人创造。办时尚杂志,你的品位和对时尚的把握还是很局限的,是不是可以让大众参与,让大众给你提供内容,只不过做一个筛选和整合平台,然后传递,通过手机,通过网站,通过Ipad等等的应用然后去做。我觉得它不会消亡,但是它可能会转变他的信息生产、组织、传递和给用户的模式,甚至包括通过不同的终端给到用户。当然还需要探索怎么定价,其实已经有一些媒体开始探索了,包括我们看到纽约时报,它的整个网络版的收费等等。发现他们做的数字化之后,发现对他传统媒体不是损坏,而是带来很多新的价值。因为很多人依然喜欢传统媒体这种感觉。& &&&&&&& 提问:咱们不是有微博这个媒体,通过微博媒体怎么促进人际关系的更加友好,更加真诚。向更好方向发展,更加良性的循环,或者人和人朋友更多了,对人际关系有什么帮助。因为现在这个社会人和人打交道,人际关系,我觉得也可以说挺复杂的,能不能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 &&&&&& 肖明超:微博我们讲的叫弱连接的平台,其实人跟人实际上就是强连接不见得好,天天在一起总是会烦的。其实微博提供了一个平台,其实可以和很多人建立这种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可能深可能浅,你也可以说走得更近,也可以不想走得更近这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想让这个关系,比如说品牌,我们讲品牌也是一个人,它在这个上面,假如说大家的关系要更加的和谐,实际上很简单,你还是在这个平台上面,你要真正的去展露自我。这种自我要更加亲民,要以比较低的一种姿态去展示自己。现在看很多公司,现在在招聘的时候都会要别人的微博去看,甚至前两天他们又跟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个人要跟他介绍一个女朋友,说要不要见面,然后他提了一个要求,有没有微博?我先看看他的微博。不管你怎么样去写,因为不可能每个人,即便他在表达思想,实际上也可以看到他表达思想的风格,人就是这样,你讲话讲多的时候,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我相信每个人在微博上面,写每一段的时候,是要经过思考的。他不是随便就写,除掉那种把QQ微博,或者搞错了的这种人。它还是能够给你的人际关系带来比较好的平台,比如你希望更多的人,微博可以通过兴趣的搜索建立这种关联。另外一个,你跟别人如果有更多的互动,实际上别人也可以跟你有更好的关系。甚至你面对别人的批评,你可以很淡定,李开复讲的,很多人都怕被人骂,在微博这些平台上,如果人家骂你,你可以不理你,他天天骂你也觉得没意思。所以很多人骂你的时候,是希望你回应他,你不回应他,就可以避免这种冲突的发生。 提问:利用新媒体是不是可以加速一个新品牌建设的周期或者过程呢?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肖明超:我觉得是可以的。为什么呢?当然关键还是看你的产品的受众群,如果你产品的受众群是那些老媒体的核心受众,你是40岁以上的可能就会比较难。但如果是在主流群体,互联网主流消费群上面,我认为你通过一些营销的活动,比如说现在实际上我们会发现有几种模式,一些把团购当做一种新品推广很重要的平台。团购可以让你去体验,以比较廉价的方式,甚至团购的时候也有利润,让更多人尝试新品。另外有麦当劳做它卖咖啡的时候,用的新媒体,这种新媒体怎么样做的。它把所有公交站牌,比较核心的公交站牌然后加了一个设备,打出一张优惠券,拿出这样张优惠券可以到麦当劳餐厅,本身五美元咖啡可能你只需要一美元,很多人就去了,品尝了卖咖啡,很快咖啡的品牌和新品影响力就做出来了。通过有主题的活动,包括电商,包括网购等等这种结合,包括户外的一些结合,我觉得它可以能够把一个品牌迅速的建立一种影响。 提问:如果是一个新的概念去影响别人,比如我们公司现在做是家商教育。这样新的概念如何快速植入,因为发现很多家庭或者朋友都有情感上的困恼,或者经营家庭中遇到一些问题,我们提出家商这样的概念,这个概念快速的让比较多的人认知和了解,在新媒体运营方面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 肖明超:你这个是一个类似培训文化这样一种产品,这种产品实际上你需要把你这个概念做成一个大家都觉得很重要的东西,就好象我们讲有情商,有智商,有各种各样的商,你是不是能把这个概念提升起来。另外一个,你应该跟一些品牌主结合。有很多品牌都要去诉求,比如我们知道玫琳凯,一直在强调女性要独立,它同时也是在强调家庭。你是不是跟这些品牌之间找一个什么样的结合点,然后共同去影响它的消费者。 另外一个通过互联网,比如微博等等可以做很多教育。新周刊,有很多微博你会发现会讲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能不能把你的这些内容和这些理念变成大家乐于传播的东西,然后这个上面会带上你的品牌,比如这是哪一个,你的文化品牌,或者你的教育品牌所传递的精华,这些语言,然后你在这个里面可以再加一些你的营销活动,或者你的产品介绍等等。 提问:传统的广告公司如何应对新媒体变化,新媒体报价,或者效果监控都是比传统的更复杂一点,这方面有什么建议? 肖明超:传统的广告公司我觉得现在实际上大部分传统的广告公司现在都在重视数字媒体,互动营销。我觉得他会带来很大的变化,传统广告公司,其实我们发现它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实际上创意和媒介是合一的。第二个阶段是创意和媒介是分开的。因为传统媒体采买非常容易,而且有很多成熟的评价指标,电视、报纸、杂志都很容易采买,那时候创意公司和媒体公司分开。但是我认为数字营销背景下,互联网时代创意和媒介是要合并的,只有合并才能产生价值。你比如说你投放网络视频,单纯在网络视频上,假如说只是投一个品牌广告,有可能没有太大效果。但是如果能够顺带带来一场互动活动,甚至可以整合线下很多媒体做区隔,做传播的话,有可能带来效果会更好。其实走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更加需要营销的一些策略,一些规划,包括一些互动营销的方法和技巧。你要往这个方向转型,我认为你需要去抓一些核心,你要去了解互联网整个未来变化的方式和路径。这里面包括对社交媒体的应用,包括对不同数字媒体平台的应用,你要说效果评估,现在虽然没有特别统一的标准。但是互联网反而它的效果其实比传统媒体更有预测力,为什么?因为有很多技术。假如说同样电商品牌在互联网上非常容易测定,因为可以从它的路径,行为轨迹里面知道这个人点了什么东西,有没有到我的网站。你看戴尔,戴尔所有地方做的广告,都是一个不同的800电话,很快就知道这个电话有没有用。
------分隔线----------------------------
域名中介经纪
是指企业或个人委托域名城为其提供议价、分析、谈判、收购域名的一个全过程服务。
是指企业或个人将域名和交易款项委托域名城为其保障交易双方的资金和域名安全,保证将域名和交易款项过户至交易双方的第三方服务。
引言:不断提升网站的用户满意度及网站商业价值是每个站长时...
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近日在与新浪科技对话时,首度详细谈及战...
“在中国搞企业还是低调一点好,低调一点麻烦事少。太高调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没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