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部在维修中对“打非治违工作总结”怎样自查整改

访问本页面,您的浏览器需要支持javascript!浦口区政府-部门动态
统一用户登录:
统一用户登录:
CA认证密码:
统一用户登录:
点击CA登录:&&&&
当前位置:&>&&>&
老山管办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自查自纠检查
发布日期:
信息来源:
   & 为进一步深化“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老山管办成立了“六打六治”工作组,在巩固前期集中整治成果、开展“回头看”的基础上,深入调查摸底,扎实开展自查自纠检查。
   & 工作组重点检查了象山湖休闲景点停车场建设工程、侯郢路建设工程项目,检查结果均为良好,工作组对自查自纠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强化管理落实责任。自查自纠工作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明确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的责任分工,做到监管工作的全覆盖。
  & 二是隐患整改及时到位。自查自纠中发现的象山湖休闲景点停车场工程有围挡防尘不到位现象,均已及时整改,但要杜绝此类现象死灰复燃,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
  & 三是明确下阶段工作重点。在继续做好自查自纠工作的同时,针对下一阶段集中打击整治,将采取“四不两直接”的方式,对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暗查暗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专项行动扎实深入开展。(老山管办)股票/基金&
深圳市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情况总结
  根据国家和省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我市精心组织和部署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各单位紧紧围绕全市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等行业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突出“打非”和深入“治违”两大工作目标,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严格按照“四个一律”的要求,查处取缔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单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市集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集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以来,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市广泛发动,科学运筹;各级领导主管主抓,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严格执法,严打强治”的思路,狠抓“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落实,集中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坚决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非法违规行为导致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到目前为止执法、检查、综合整治的情况如下:  全市共出动人员156832人次,检查企业85009个,发出警告9320次,责令改正、限期整改、停止违法行为22847起,没收违法所得、非法生产设备973起,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1051家,暂扣或吊销有关许可证、职业资格620个,关闭非法违法企业1244家,行政拘留316人,移送追究刑事责任204人,罚款2083.9万元;打击非法违法、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91725起,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超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建设,以及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4339起,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建设的,应关未关或关闭不到位的501起,停产整顿、整合技改未经验收擅自组织生产及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卫生“三同时”规定的315起,瞒报谎报事故,以及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741起,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721起,非法用工、无证上岗的1826起,作业规程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的10439起,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1481起,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8860起,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787起,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定修订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配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2570起,新材料、新设计、新装备、新技术未经安全检测核准投入使用的220起,其他违反安全生产、法规、规章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58925起;开展排查治理事故和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有26653家,排查一般事故隐患排查33356项(其中已整改29301项,其余在整改中);排查交通运输领域一般事故隐患排查20101项(其中已整改18797项,其余在整改中)。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科学安排,精心组织  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领导,指导全市各行业、各区(新区)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结合国务院安委办召开全国“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安委办主任康同志多次部署全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文件精神,研究“打非治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动员各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加强领导、细化方案、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做好“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和非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的工作目标,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平安深圳建设营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  1.市区高度重视,成立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一系列电视电话会议和文件精神,我市高度重视,认真部署此项工作,对全市专项行动的时间、方法、步骤、目标任务等作了周密安排。为切实加强对当前全市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组织指导和综合协调,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张文同志任组长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市政府李一康副秘书长任副组长,市安委办、经贸信息委、交通运输委、公安局、住房建设局、市场监管局分管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统一组织开展我市“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安委办,由市安委办分管副主任杨峰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并抽调监测预警处、安监处、宣传培训处有关人员专门负责“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信息统计报送等工作。  各区安委会和市直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组织所属执法队伍,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整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2.紧密联系实际,制定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研判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找准问题症结,分析工作利弊,结合实际我市制订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深安办〔2012〕54号)和《关于开展全市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检查督查的通知》(深安办[2012]81号),明确工作重点和“打非治违”的范围与内容,周密计划专项行动的时间、方法、步骤、目标任务等,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全市各单位、各部门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地稳妥开展工作。  (二)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气氛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 “打非治违”文件精神,我市自4月下旬全市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以来,市安委办以“落实安全责任,打造深圳质量”为主题,要求各区安委办进一步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基层社区居民安全文化建设,在主要工业区、城中村、生活小区、商业中心区等场所举办安全文艺演出和公众安全知识咨询,为群众提供安全咨询服务,解答广大市民在安全生产、家居安全方面的疑问,各区均发放了一定数量的各类安全宣传资料,努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环境。同时,在人员密集地区开展安全生产巡回宣展活动,提高基层社区单位和居民的安全素质。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题,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联合开展“打非治违”宣传活动,把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宣传深入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引导广大企业职工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打非治违”工作,主动举报非法违规行为,切实增强安全自律意识,营造“打非治违”社会氛围。  结合201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广泛利用我办门户网站和相关企业的宣传栏、横幅、标语等载体大力宣传“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重点目标、主要内容和“四个一律”的具体要求。提高企业合法生产经营,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素质,确保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企业通过制作安全生产工作宣传栏、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对严重非法违规行为导致的事故公开曝光,确保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保证了专项行动的效果。市城管局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印制下发了各类《安全手册》10000多本,在、应急预案、行业安全、消防安全及灾害防范等方面对全系统干部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宣传;印刷了8800张城市安全管理宣传挂图、3000个安全生产宣传扇等宣传资料,张贴在办公室、公园出入口和宣传栏中,有针对性的宣传城市管理安全教育、特种设备安全作业、高空作业等宣传教育,加强干部职工及游客等安全意识。同时,还充分利用市城管局网站和系统内部刊物《城管简报》、《安全生产简报》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行报道和宣传。如南山区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出宣传栏、召开座谈讨论会、开展咨询互动等形式,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共派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方面书籍2000余册,宣传资料12万多份,发放各类安全常识挂图、彩页等1.7万余份,派发安全宣传环保袋2600多个,制定固定宣传栏28个,设立咨询点13个,放映安全电影、录像片4部,组织举办消防逃生演练39次,组织开展有关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的各类培训教育37期,培训面3600人次,先后在南山区中山公园、兴业工业区等地组织以“关注消防,安全生产”为主题的文艺演出17场,较好地营造了专项行动的浓厚氛围。  (三)按照标准,严格督查,落实到位  在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期间,我市以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等行业为重点,带动相关企业全面整治,按照省安委办提出的要求和标准认真进行自查和督查,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深入调研,抵近解难。专项行动以来,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专题调研和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现场解决难点问题,特别是面对重大安全隐患问题,能做到亲力亲为,毫不懈怠。同时,要求各行业、各领域进行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排查,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13个重点内容,按“四个一律”的要求,严肃认真地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限时整改,做到小毛病不过夜,小问题不过周,重点对消防设施、安全监控、电线电路,生产设备,人员车辆等情况的排查。针对目前台风雷雨多发季节,要求企业做好防台风、防雷击、防暴雨、防洪涝灾害等工作,对设施、生产设备进行加固,对危房人员和海上船只及时转移,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及时掌握专项行动进展,切实解决工作难点问题,促进工作有效开展,市政府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大督查督办的同时,市安委办也派出督查组,联合有关部门督查,强力督办工作。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一康同志率市安委办有关领导到市交通运输委调研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并听取了该委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后,就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作了重要指示。要求门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要围绕交通运输营运车辆驾驶人超速、超载、超员、疲劳驾驶,以及无驾驶证、驾驶证与所驾车型不符、无从业资格证驾驶运输车辆的;客运车辆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的;旅游包车未取得包车证或持空白包车证的;非客车(船舶)违法载人的;不具备营运资格车辆非法营运的;非法改装车辆从事运输的;高速公路违规停车的等方面进行综合执法、整治。市安委办专门派出督查组到各区安监部门检查开展督查,重点检查各区对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综合整治和执法情况(包括工作部署、方案、计划和联合执法等文件资料和数据报送的原始依据);安全生产日常管理情况(包括应急体系、预案、制度、隐患排查、应急队伍、重大危险源管理等内容)。检查方法主要听取区安委办汇报,并采取询问、调阅文件与资料和对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逐项核查。同时,市安委办结合“打非治违”工作,在6月25日至29日,派出督查组对重大危险源行业监管单位的市水务局、经贸信委、交通运输委、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等监管情况进行督查,检查重大危险源单位和市行业监管部门是否按照《关于加强和规范全市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的通知》(深安办〔2012〕36号)的要求抓落实,规范各行业、各系统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把管理企业都纳入政府的监督管理。  (四)组织力量,联合执法,确保效果  根据统一部署和我市工作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先后组织了自查自纠,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全面检查、重点抽查阶段,在各个阶段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各区(新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各行业、各系统、各领域全面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主要情况如下:  1.道路和水上交通领域:市交通运输委认真组织开展了深圳市交通运输行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通过自查自纠、集中整治和全面检查,严厉查处了一批无证经营、超许可范围经营、违法建设等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了我市交通运输市场经营秩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采取集中开展打击非法营运维护交通秩序;全面开展大巴客运和出租车客运行业清理整治行动;开展货运行业和机动车维修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整顿轨道交通运营环境;开展交通建设工程、道路养护领域专项检查整治。  截止至目前,市交通运输委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1252人次,组织“打非治违”专项行动6807次,查处非法违章案件6309宗。市公安交警局共查处交通违法1768975宗,酒后驾驶3244宗,查处泥头车、搅拌车违法12472宗,无牌、遮挡、污损、使用伪造、变造号牌的1413宗,超6369宗,货车超载1882宗,客车超员1321宗,疲劳驾驶1214宗,查扣摩托车、电动车27438辆,行政挽留837人。  2.建筑施工领域:市住建局重点围绕打击以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一是责任单位无相关资质或超资质范围承揽工程,违法分包和转包工程;二是建筑施工企业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建筑施工活动,以及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三是不办理施工许可等法定建设手续,擅自开工;四是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单位承担,或随意压缩工程项目建设合理工期;五是建筑施工企业不认真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或瞒报、谎报事故;六是建筑施工企业不认真执行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七是不按强制性标准施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八是“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九是现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十是建筑施工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截至目前,专项行动中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检查建筑工地3767项次,出动检查人员10777人次,发现安全隐患工程285项。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发放不良行为认定书162份,整改通知书223份,停工通知书41份,同时,对46家企业和154名个人进行了黄色警示,对10家企业和24名个人进行了红色警示。红色警示期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停止承接业务或执业。通过此次专项行动,促进了工程建设主体责任的落实,及时排查治理了建筑工程在施工手续办理、持证上岗、隐患排查整治、主体单位履职等方面的非法违法行为,净化了市场环境,维护了市场秩序,保障促进了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形势健康稳定好转。在开展深基坑、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整治中,共检查深基坑(高边坡)工程86项,对存在问题的工程发放监督意见书95份,责令整改通知书10份,不良行为认定书16份,停工通知书2份。共查建筑起重机械380台,其中塔吊164台,施工升降机122台,物料提升机36台,门式起重机58台。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发放整改通知书21份,不良行为认定书38份,停工通知书4份。上述工作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全市建筑工地“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及时纠正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有效促进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3.消防领域:市公安局消防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紧密结合实际,依托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平台,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以加强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回头看”和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回头看”为抓手,推进全市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向纵深开展,严厉打击违法消防法律法规行为,及时排查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坚决杜绝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减少较大亡人火灾事故。为防止类似“8?3”废品回收站火灾事故的发生,8月以来,全市各区开展了废品回收站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查封了一大批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  今年以来,深圳各级消防监管部门共出动警力16499人次,检查社会单位107125家,发现消防隐患291722处,督促整改隐患291478处,临时查封单位1694家,责令“三停”单位985家,行政拘留430人。在组织全市检查待验收工程513家,已申报验收或备案重点工程数101家,发现存在质量隐患或安装使用不合格产品的工程数48家;出动执法人员1308人次,检查企业795家次,责令改正企业218家,行政处罚案件29宗,移交市场监管部门案件4宗,罚款30.25万元;捣毁涉嫌非法生产消防产品的窝点1个,刑事拘留4人。  4.危险化学品领域:市经贸信息委对工矿商贸行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行了统一部署,重点突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加大对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打击力度。一是在全面部署,彻底排查安全隐患。突出以打击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冶金等重点行业,以及涂层烘干室、洁净车间、受限作业场所等事故多发易发重点领域的非法违法行为,重点打击企业未经安全生产许可从事生产、经营、建设,许可证过期仍然从事生产、经营的行为,以及生产经营单位拒不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为等;二是组织力量,全面排查重点抽查。该委组成2个督查组与区安监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巡回到各区(新区)开展督查,与市场监管局重点打击无证照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违法行为,与消防部门联合排查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对非法、违法生产企业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典型企业进行曝光。通过媒体舆论监督,达到“查处一个违法企业,整治一片区域”的良好效果。  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45459人次,检查企业15452家,发现隐患79936处,发出整改指令书8832份,责令停产停业整顿191家,立案850件,经济处罚894.85万元。  5.烟花爆竹和民用爆炸物品领域:  市场监管局在市公安局、经贸信息委的配合下,围绕非法运输和经营烟花爆竹制品、销售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行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对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从事生产、储存、运输、经营、建设的行为采取严厉、有效的措施,集中进行打击和整治。一是对于未取得危险化学品许可和经营范围,在市场中销售危险化学品,以及在市场中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的,责令停业整顿,责令无害化销毁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或者用剧毒化学品生产的灭鼠药以及其他可能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和日用化学品;二是对于市场内无《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销售烟花爆竹的,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三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及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管。重点检查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生产许可证,对钢桶、钢提桶、工业用薄钢板圆罐、方桶、方罐、扁圆罐、危险品包装用塑料桶、气雾罐、气雾剂阀门等包装容器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对抽查中发现质量问题按法规做好后续处理工作,消除质量危害和安全隐患。截至8月25日,共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5家,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生产企业8家。经检查发现,相关生产企业均已取得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等证件;其原辅材料控制、设备及设施、产品检验、不合格品控制也基本符合相关要求。  到目前为止,市场监管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3618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887台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15726家,取缔无证无照非法经营4207宗,立案1751宗,罚没226.422万元。  6.医疗医药领域:市卫生人口在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坚持突出行业特点,围绕工作重点,在全系统范围内开展打击无证行医和无证采供血、无证消毒产品、无证涉水产品、无证经营公共场所以及无证涉水产品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存在矽尘、三氯乙烯、三氯甲烷、二氯乙烷、正已烷、苯、镉、铅等职业危害治理专项行动。该委采取各种方式,多管齐下,力求取得实效。一是明察暗访,摸清底数。截至8月31日,全市已登录申报管理系统进行注册的企业共11317家,完成职业危害申报登记备案的企业共9927家,在全省排名第一,基本完成我市职业危害申报备案管理工作。二是广泛接受群众投诉举报。截至8月31日,共接到群众投诉、举报线索685条,核实411条,各区共开展明查暗访2002次,确定重点打击目标318个。三是多部门联动,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有机结合。联合市发展改革、经贸信息委,公安局、人力资源保障局、市场监管局和出租屋综合管理办、市总工会以及各区安监局,实施拉网式排查,对于生产或使用粘胶剂的无牌无证企业单位,要做到发现一家,取缔一家,坚决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截至8月31日,共对35家医疗机构和8名医务人员进行了79宗行政处罚,其中简易程序50宗,一般程序29宗,罚没款93200元,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共计101分。开展打击无证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行动。查处“黑诊所”等无证经营场所2139户,其中实施取缔810户,共罚款86宗,罚款金额210300元,没收违法所得6813.75元。监督检查了生产涉水产品企业及涉水产品专卖店436家,其中发现无证7家,处罚21家有问题的涉水产销单位。配合省卫生监督所检测2家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相关案情已经转送省卫生监督所处理。  7.水务系统领域:市水务局在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机关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督查组对2010年以来政府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33个在建水务项目,从项目审批、安全机制建立、规章制度、安全措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安全设施“三同时”完成情况、安全培训、持证上岗、应急预案制定、隐患治理等10个方面逐一进行排查,先后派出督查组26次检查下属单位14个,水务工程建设施工企业12个,严厉打击了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安全生产秩序,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促进水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8.其它领域:  (1)市在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组织对市属国有企业安全生产经营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进行了排查,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持证上岗进行了整治,有效地规范了企业行为。机场集团开展安全运营相关岗位人员资质能力排查,对飞行区管理部、航站区管理部等10家主要一线生产保障单位1364名安全运行相关岗位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开展了排查,其中持证人员1307人,持证率95.8%,安排其余57名暂未持证人员参加技能培训;查处内场道路交通违章事件5起,查处航班保障设备违规摆放20起,并对188架次航班开展服务保障监管工作;投资控股针对在建工程特别是高大模、深基坑、垂直运输设备等项目进行安全排查,检查重点项目15个,发出整改和停工通知9份;能源集团妈湾电力公司主要开展了“三防”、重点及危险区域、地下通道坑井、电力一二次系统、设备设施及在建项目的隐患排查工作;盐田港集团系统共累计出动8587人次开展排查整治工作,检查场所9022家次,发现隐患172处,并已全部整改完毕,集团所属物流、拖轮等特种作业密集企业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投入各类整改资金70多万元;水务集团广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积极排查生产运行活动中的违规、违章现象和不安全因素,将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治理和整改,使安全生产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燃气集团组织开展防暑降温专项检查、防台风,防涝防地质灾害的专项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到生产一线和基层,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督促,积极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切实防范和坚决遏制安全责任事故;天健集团检查施工现场临边防护和高边坡、高支模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粮食集团开展了一场氨气泄露的消防演练,对冷库中泄露的氨气进行稀释溶解,降低氨气浓度,防止泄露的氨气扩散到库区外。  (2) 市城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整治乱摆卖、夜间烧烤、乱搭建、私宰生猪、打击破坏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烟花爆竹、食品安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清理乱摆卖15.9万宗,整治夜间烧烤5448宗,救助乞讨人员352人。各街道执法队实行24小时覆盖式管理,采取定点定岗、巡查监管、重点打击等方式加强整治,提高了日常执法能力和水平,营造了良好的市容环境。  三、落实制度,认真统计,按时报送信息  为掌握全市“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信息,加强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信息报送工作,市安委办和各区、市直各单位均指定专人负责,始终把收集上报信息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建立健全了专项行动信息和数据统计报送工作制度和信息台帐、安全隐患台帐,落实安全隐患登记销号制度和安全形势分析制度,确保能及时为省、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根据省安委办要求,我市坚持每周按时上报信息和数据;坚持每月上报月小结和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月报表,反映深圳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情况、整改落实情况。  三、存在问题  从开展集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以来,在3个阶段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下大力克服,结合省安全生产“百日行动”的部署,继续深化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确保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个别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三违”行为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上仍需加强;三是个别部门对“打非治违”工作认识不够到位,过于自信,自满于现状,措施不硬,打击不力,致使隐患未能得到彻底根治。  四、下一阶段“督查总结、巩固提高”的工作打算  为巩固“打非治违”前3个阶段的工作成果,着力解决存在问题,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结合实际,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安全监管,继续深化各行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整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构建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在 “督查总结、巩固提高” 阶段中,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继续强化思想认识,进一步抓好“督查总结、巩固提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牢牢抓住“打非治违”这个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牛鼻子”不放松,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把“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一抓到底,巩固提高。  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大力营造有利于“打非治违”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利用多种方法途径,面向社会公众,加大宣传力度,使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打非治违”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深入人心。要通过媒体及时公布对严重非法违规行为的打击治理情况和对重特大事故、典型事故的查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认真进行“督查总结、巩固提高”,把“四个一律”真正落到实处。要坚持高标准,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结合省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实事求是、及时准确、依法行政,确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把“打非治违”的工作成果巩固提高。切实加强对“打非治违”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同时,对各地在“打非治违”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机制等,要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巩固提高。  五是要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工作落实。继续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多搞调查研究,多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多解决实际问题,更加扎实有效地把“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做好做实。  深圳市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二年九月十日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非治违工作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