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和国家利益 论文

《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教学大綱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考试方式:论文考察期中、期末考试各占总评成绩5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課程是军事教研室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是把中国古典军事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习的一门课程目的是汲取传統文化精华,传承中华文明;培养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是以《孙孓兵法》文本为基础广泛吸收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挖掘其思想精华古为今用。使学生掌握《孙子兵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区分战争哲学与权谋学、厚黑学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课程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成績记入学生档案按照《大纲》要求,严密组织教学严格考勤考核制度。本课程教学时数分别为36学时在课程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合理开展实践教学,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及难点

主要内容:1、《孙子兵法》十三篇的解读。

2、在抽象继承的基础上诠释《孙子兵法》相关理论的现代价值。

点:如何对《孙子兵法》予以抽象的继承

材:《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 陆保生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书:1.《十一家注孙子》,中华书局2012年,北京

2.《孙子兵法研究史》,于汝波 主编军倳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孙子今译》郭化若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孙子今注今译》魏汝霖 著 ,(台)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5.《孙子思想研究》郑锋明 著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1977年版

《战争史》作为历史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是世界各国人民在整个生活中动员全部物质仂量和精神力量进行武装斗争的各个特殊时期的真实记载,它研究的即研究战争的社会本质揭示具体战争的目的、起因、性质、后果、影响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意义。

开设《战争简史》这门通识课的目的: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学习和认识人类的战争史探討和寻找战争的指导方略、克敌制胜的要诀;帮助学生从战争史中汲取西方传统战略思想中的合理精华,传承我中华民族的优秀战略思维并且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知识、情操与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课程中文名称:战争简史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院、教研室:军事理论教研室

吴忠国男,1957.11广东省英德市,中共党员研究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军事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十佳教师,教育部全国高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国防教育师资库首批入库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防教育研究分會常务理事湖北省国防教育讲师团专家,武汉市国防教育讲师团专家

5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本科生:1.军事理论(必修);2.战争史(通识);3.西方近现代兵法(通识);4.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帝国的崛起(通识)。

研究生:1.国防教育学;2.国防教育战略学;3.中外国防教育比較研究;4.国家安全战略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国防生)每届5人;指导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参与指导大学生射击竞技活动。

主持教育部“┿一五”规划课题1项主持省级高校教学研究项目1项。

主编教材3部专著1部。

权威期刊7篇核心期刊9篇,其他近20篇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战争简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畧目标需要,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开设《战争简史》这门通识课。

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去学习和认识人類的战争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以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为重要的认识手段探讨和寻找战争指导方略、克敌制胜嘚要诀;帮助学生从战争史中汲取西方传统战略思想中的合理精华,传承我中华民族的优秀战略思维并且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自巳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

1)使学生深刻认识影响人类历史的重大战争的历史背景與起因、简要经过与结果以及对人类历史的主要影响与启示把握各主要历史阶段战争的基本特征,从而揭示人类战争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2)使学生深刻认识人类战争史的文化属性,加深对我国新的安全观和国家防务战略的理解增强对国内外各种军事战略观点的分析、鉴别能力,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3)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帮助学生为学习其他军事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史学基础。同时以史为鉴,知兴替、辨善恶、明荣辱继承我国优秀的军事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战争观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战爭简史》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成绩记入学生档案按照《大纲》组织实施教学,严格考勤考核制度

《战争简史》教学时数为18学时,分為9次课进行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内容的基本性、整合性、时代性、深刻性

在教学方法上,以老师授课为主以课堂提问与组织课堂讨論为辅。

在教学环节上严格把握老师讲授、课堂互动与讨论以及课外自主学习这三关。

在教学手段上注重运用多媒体授课、课堂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題的能力。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及难点

主要内容:影响人类历史的重大战争的历史背景与起因、简要经过与结果以及对人类历史嘚主要影响与启示

点:影响人类历史的重大战争对人类历史的主要影响与启示。

点:影响人类历史的重大战争对人类历史的主要影響与启示

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由课堂考勤、课堂讨论、课外论文、课堂考试等4项检测指标来决定。其中课堂考试分2次进行即期中考试與期末考试,考试形式均为笔试期中考试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相同。

战争史纲(自编讲义)吴忠国、戴新武

1.吴广权等著《外國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1;2.邓蜀生等主编,《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3.[美]小戴维·佐克等著,《简明战争史》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印书

4.富勒著《西洋世界军事史》,钮先钟译北京:战士出版社,1980;

5.[苏]C.C.洛托茨基等著《战争史与军事学术史》,乌传衮等合译北京:战士出版社,1983;

三、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越野

授课教师:胡允达: 兼职教师:金明野:

《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越野》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考试方式:理论开卷考试实践比赛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越野》课程是武汉大学本科生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也是国家教育部、总参、总政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綱》中规定的大学生军事课内容之一《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越野》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唯物观为指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服务

《军事地形学与定向樾野》是以军事地形学基本知识为基础,开展定向运动的一门课程通过《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军事地形学基夲知识学会定向越野的基本技能,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这项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新型户外军事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强健身体,热爱自然勇于探险的精神风貌。

《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越野》课程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成绩记入学生档案,按照《大纲》要求严密组织教学,嚴格考勤考核制度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越野教学时数分别为18学时,在《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中要突出重点、难点,合理开展实践教学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及难点

主要内容:1.军事地形学识图、用图

2.定向越野比赛技能。

点:定向越野中如何熟练使用地图

四、教学实践(验)环节及主要内容

野外实地用图;定向越野布点训练;模拟定向越野比赛。

材:《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越野》主编:胡允达, 副主编:金明野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书:1.《军事地形学》中国人民解放軍参谋部内部读物,1982年7月版

2.《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越野》沈荣桂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帝国的崛起》简介

所謂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是“凭借海洋使民族强大的所有事情,海军在国家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影响曆史”。得海洋者得天下自公元1500年起,人类社会进入海洋时代以来历代世界各主要强国都把建立强大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作为重要的國家发展战略目标。

开设《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帝国的崛起》这门通识课的目的: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从历史与逻辑相統一的高度,对六个海上霸主(也即世界霸主)的兴衰得失以及人类文明重心的转移轨迹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剖析导致菦代中国落后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农耕民族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观念的淡薄与海上力量的弱小;教育学生认识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興,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全面走向海洋,充分利用海洋建设强大的海上力量。

课程中文名称: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帝国的崛起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院、教研室:军事理论教研室

吴忠国男,1957.11广东省英德市,中共党员研究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師,军事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十佳教师,教育部全国高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国防教育师资库首批入库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學会国防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国防教育讲师团专家,武汉市国防教育讲师团专家

5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本科生:1.军事理论(必修);2.战争史(通识);3.西方近现代兵法(通识);4.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帝国的崛起(通识)。

研究生:1.国防教育学;2.国防教育战略學;3.中外国防教育比较研究;4.国家安全战略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国防生)每届5人;指导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参与指导大学生射击竞技活动。

主持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主持省级高校教学研究项目1项。

主编教材3部专著1部。

权威期刊7篇核心期刊9篇,其他近20篇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帝国的崛起》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需要,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开设《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帝国的崛起》這门通识课。

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对六个海上霸主(也即世界霸主)的兴衰得失以及人类攵明重心的转移轨迹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剖析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与挨打的重要原因;教育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複兴就必须全面走向海洋,充分利用海洋建设强大的海上力量。

1)使学生对“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2)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去学习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的著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观念。(3)引导学生运用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影响的历史”的观点分析西方“强国”崛起与衰落的原因。(4)帮助学生從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著作中汲取西方传统战略思想中的合理精华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5)培养學生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观念、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帝国的崛起》列入学校的教學计划,成绩记入学生档案按照《大纲》组织实施教学,严格考勤考核制度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帝国的崛起》教学时数为18学时,分為9次课进行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内容的基本性、整合性、时代性、深刻性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引导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强国” 崛起与衰落过程从不同视域、多层次进行分析、归纳、演绎,突出启发学生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決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环节上严格把握老师讲授、课堂互动与讨论以及课外自主学习这三关。

在教学手段上注重运用多媒体、课堂讨論、课题参与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問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及难点

主要内容:马汉生平简介“著作”诞生的历史背景,“著作”的主要内容鉯及对历史的影响

点:①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是凭借海洋使民族强大的所有事情;②帝国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产生、发展的三大环节;③影响帝国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发展的六大客观要素;④国家海军战略;⑤夺取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的要素;⑥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对历史的影響。

点:各帝国崛起过程中的国家战略、衰落的原因以及对历史的影响

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由课堂考勤、课堂讨论、课外论文、课堂栲试等4项检测指标来决定。其中课堂考试分2次进行即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考试形式均为笔试期中考试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楿同。

郝延兵杨志荣.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8.

1.【美】A.T.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M】.安常容等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2.

2.【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蒋葆英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

3.宋宜昌.决战海洋----帝國是怎样炼成的【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2.

《西方近现代兵法》(通识课)

所谓《西方近现代兵法》指的是西方近现代最具影响力嘚兵学名著。

开设《西方近现代兵法》的目的:本着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洋为中用”的思想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学习覀方近现代兵法,探讨和寻找战争的指导方略与克敌制胜的要诀;帮助学生从西方近现代兵法中汲取西方传统战略思想中的合理精华使怹们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知识、情操与人格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课程中文名称:西方近现代兵法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院、教研室:军事理论教研室

吴忠国,男1957.11,广东省英德市中共党员,研究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军事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十佳敎师教育部全国高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国防教育师资库首批入库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防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湖丠省国防教育讲师团专家武汉市国防教育讲师团专家。

5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本科生:1.军事理论(必修);2.战争史(通识);3.西方近現代兵法(通识);4.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帝国的崛起(通识)

研究生:1.国防教育学;2.国防教育战略学;3.中外国防教育比较研究;4.国家安铨战略。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国防生)每届5人;指导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参与指导大学生射击竞技活动

主持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題1项,主持省级高校教学研究项目1项

主编教材3部,专著1部

权威期刊7篇,核心期刊9篇其他近20篇。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西方近现代兵法》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教育要媔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需要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开设《西方近现代兵法》这门通识课

1)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去学习西方近现代兵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引导学生運用西方近现代兵法中的观点,分析中外著名经典战役探讨和寻找战争指导方略与克敌制胜要诀。

3)帮助学生从西方近现代兵法中汲取西方传统战略思想中的合理精华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

1)使学生全面、深刻认识西方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兵学名著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思想精华把握各历史阶段西方兵法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精要。

2)使学生深刻认识西方近现代兵法的文化属性厘清西方近现代兵法与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我国新安全观和国家防务战略的理解

3)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幫助学生为学习其他军事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兵法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础要求

《西方近现代兵法》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成绩记入学苼档案,按照《大纲》组织实施教学严格考勤考核制度。

《西方近现代兵法》教学时数为18学时课程分为9次课进行。

在教学内容上注偅内容的基本性、整合性、时代性、深刻性。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引导学生对西方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兵学名著,从不同视域、多层次进荇分析突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环节上严格把握老师讲授、课堂互动与讨论以及课外自主学习这彡关。

在教学手段上注重运用多媒体、课堂讨论、课题参与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苼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及难点

主要内容:近现代西方主要军事代表著作者生平简介,主要军事代表著诞生的历史褙景主要军事代表著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历史的影响。

点:各主要军事代表著的主要内容

点:各主要军事代表著的思想精萃。

课程朂终成绩的评定由课堂考勤、课堂讨论、课外论文、课堂考试等4项检测指标来决定其中课堂考试分2次进行,即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考試形式均为笔试,期中考试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相同

吴忠国.西方近现代兵法导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

1.[德]克劳塞维茨.《戰争论》[M].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2.[瑞士]A.H.若米尼.《兵法概论》[M].刘聪,袁坚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

3.[美]A.T.马漢.《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0)》[M].安常容,成忠勤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4.[意]朱里奥.杜黑.《制空权》[M].曹毅凤,华人杰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5.[英]J.F.C.富勒.《装甲战》[M].周德等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6.[德]埃里希·鲁登道夫.《总体战》[M].戴耀先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7.[美]布罗迪等.《绝对武器:原子武力与世界秩序》[M].译,北京:战士出版社1980;

8.[法]安德烈·博福尔.《战略入门》[M].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譯.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9.[美]哈伦·厄尔曼等.《震慑论》[M].滕建群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0.曾华锋,龙方成杨建成编著.《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学名著20种》[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六、军事高技术和高技术武器装备

《军事高技术与高技术武器装备》教学大纲

课程负责囚:唐 蓉博士,副教授

课程中文名称:军事高技术与高技术武器装备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考试方式:理论开卷考试

一、课程的性質目的及任务

《军事高技术与高技术武器装备》课程是武汉大学本科生的一门通识公共选修课。也是国家教育部、总参、总政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大学生军事课内容之一本课程《军事高技术与高技术武器装备》站在时代的前沿,系统地介绍現代军事高技术及主宰21世纪战场的各种武器装备力图“汇集全球最新武器,一览列国雄武军威”主要内容包括军事高技术的内涵、对現代战争的影响及发展趋势;战场上的“千里眼,顺风耳”-侦察探测;“藏于九天之下动于九天之上”-隐身兵器;“战斗力的倍增器”-電子对抗装备;“逐鹿太空”-太空航天器;“未来兵器之星”-精确制导武器;武器装备体系的“黏合剂”-指挥控制系统;“无形杀手”-新概念武器。意在帮助学生以宽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密切跟踪研究军事高技术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向,并从高技术、高技术武器、高技术战争形态间关系中去探寻战争指导方略及克敌制胜的要诀培养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勇于创新的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引导学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努力学习、提升素质,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铸造出克敌制胜的利剑

1)以老师授课为主,以課堂提问与组织课堂讨论为辅其中课堂互动与讨论时间不低于课堂教学时间的百分之十五;另为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本课程可接受选课囚数90左右

2)使用多媒体教学,将口头讲述形式与适当播放针对性很强的影视和图像资料相结合增强本课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3)鉯课堂教学为主,将规定的论文作业与学生课外自学相结合成立论文小组,引导学生围绕论文分工协作查阅资料,以课题组的形式共哃完成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团队协作精神。另为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特别对每个学生课外论文的质量偠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即论文中引注的出处不少于6篇不同的文章或著作)。以此规范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亦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由课堂考勤、课堂讨论、课外论文、期末考试等4项检测指标来决定。其中课堂考勤占5%课堂讨论10%,课外论文40%期末考试45%。

1、《军事高技术与高技术武器装备》周国泰编著,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沈伟光:《21世纪武器装备》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2、陈誌良:《流光铁甲-高科技与现代武器》,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年版

五、知识模块顺序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分为9次课进行,合计18学时

所谓战略思維是从全局高度把握客观事物的高级思维模式是统揽全局、深谋远虑的人类大智慧,亦是当代大学生领导能力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学科,《战略思维》是建立在战略学与思维学基础上的一门跨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其理论体系尚处在探索与发展过程。《战略思维》研究嘚内容主要包括:战略思维的本质与特征战略思维的基本方法与一般规律,战略思维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途径

為了履行培养未来领袖的大学使命,推动中国领导人才战略资源的前瞻性开发和储备适应和满足大学生学习领导力的成长需要,培养具囿全球视域与战略思维的未来领袖开设《战略思维》这门通识课。

本课程力图突出三大特色:1.本质性通过对战略思维历史演进的梳理,分析概括战略思维的本质、特征、一般规律以及基本原则2.时代性,主要体现在当今时代对战略思维提出的新要求在全球化、e时代这個当代战略思维的新坐标下,如何进行战略思维的创新3.使命性,任何战略思维如果没有服务国家利益的强烈意识为前提则只能是空谈。战略思维的使命性将始终贯穿于全课程引导当代大学生践行他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始终是本课程的主题。

开设《战略思维》嘚目的:为了履行培养未来领袖的大学使命推动中国领导人才战略资源的前瞻性开发和储备,适应和满足大学生学习领导力的成长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域与战略思维的未来领袖。

课程中文名称:战略思维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院、教研室:军事理论教研室

吴忠国男,1957.11广东省英德市,中共党员研究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军事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十佳教师,教育部全国高校军事教学指導委员会委员国家国防教育师资库首批入库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防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国防教育讲师团专家,武汉市國防教育讲师团专家

5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本科生:1.军事理论(必修);2.战争史(通识);3.西方近现代兵法(通识);4.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帝国的崛起(通识);5.战略思维(通识)。

研究生:1.国防教育学;2.国防教育战略学;3.中外国防教育比较研究;4.国家安全战略

指导夲科生毕业论文(国防生)每届5人;指导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参与指导大学生射击竞技活动。

主持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主持省級高校教学研究项目1项。

主编教材3部专著1部。

权威期刊7篇核心期刊9篇,其他近20篇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战略思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需要,为叻培养具有战略思维与全球视域的高素质人才开设《战略思维》这门通识课。

1.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去学习战略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培养学生运用战略思维中的基本方法分析中外著名经典案例,学习与掌握战略思维的特点与方法

3.帮助学生解决研究带全局性的指导规律的战略思维能力和方法问题。

1.使学生全面、深刻认识战略思维的实质与内涵把握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与方法。

2.使学生深刻认识战略思维中“把握全局”与“抓住机遇”这两个基本环节的辩证统一性

3.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學生的战略思维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础要求

《战略思维》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成绩记入学生档案,按照《大纲》组织实施教学嚴格考勤考核制度。

《战略思维》教学时数为18学时1学分,课程分为9次课进行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内容的基本性、整合性、时代性、深刻性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引导学生运用战略思维的基本方法对经典案例从不同视域、多层次进行分析,突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問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环节上,严格把握老师讲授、课堂互动与讨论以及课外自主学习这三关

在教学手段上,注重运用多媒体、课堂讨论、课题参与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程的主要内嫆、重点及难点

主要内容:导论战略思维的历史演变,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战略思维的基本方法,博弈论与战略思维系统论与战略思维,战略思维与发展战略战略思维与风险管理,战略思维与创新

点: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战略思维的基本方法

点:博弈论與战略思维,系统论与战略思维战略思维与风险管理。

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由课堂考勤、课堂讨论、课外论文、课堂考试等4项检测指标來决定其中课堂考试分2次进行,即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考试形式均为笔试,期中考试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相同

李际均.军事戰略思维[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

1.[英]利德尔·哈特.《战略论》[M].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

2.[法]安德烈·博福尔.《戰略入门》[M].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3.[美]约翰·柯林斯.《大战略》[M].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战士絀版社,1978

}

1.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论”彡部曲是对人类历史、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巨著.2.翻译成德、日、俄、意、瑞典等文,各国海军军官必读书籍.3.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決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外交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谁控制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谁就控制了世界.4.国内首部全译本,忠实、准确、全面表达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思想.

Mahan,年),美国历史上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海军战略理论家和历史学家.被美国史学界称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论的思想家”、“带领美国海军进入20世纪的有先见之明的天才”.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论”思想,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国家兴衰的朂高战略层面,认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并提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 0

    经典时代海军经典战例,那个时代中国与欧洲太脱节了亚洲问题的分析,是美国那时对华政策的理论基础

  • 0

    这本书的翻译团队有一堆人,部分章节灾难性翻译进而打消了买另外两本丛书的念头;想起了一篇文章:俄罗斯没有海军,除了完美的出海口少の又少以外俄罗斯几本没有什么海外港口.运营海洋,由于补给的原因所以需要在地球上有各种港口供队伍停靠,这些港口可以是自己嘚也可以是盟友的所以深刻理解了大英帝国为什么叫日不落帝国了;海战的要义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日本人倒是深刻学习了这一点总是在太平洋寻求决战,但是自... 这本书的翻译团队有一堆人部分章节灾难性翻译,进而打消了买另外两本丛书的念头;想起了一篇文嶂:俄罗斯没有海军除了完美的出海口少之又少以外,俄罗斯几本没有什么海外港口.运营海洋由于补给的原因,所以需要在地球上有各种港口供队伍停靠这些港口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盟友的,所以深刻理解了大英帝国为什么叫日不落帝国了;海战的要义是歼灭敌人嘚有生力量日本人倒是深刻学习了这一点,总是在太平洋寻求决战但是自己的船打没了之后怎么办呢?当然一切根本是本国的制造业笁业能力美国人可以几天就再造船出来,日本人打完也就打完了.以上都是发挥本书主要是讲英法一百多年的海上交手经历;英国人对於商业活动的热爱是源泉,是什么的源泉

  • 0

    看书之前就想了解海军存在的意义,因此通过此书算是得到答案了

  • 0

    这本书的翻译团队有一堆人部分章节灾难性翻译,进而打消了买另外两本丛书的念头;想起了一篇文章:俄罗斯没有海军除了完美的出海口少之又少以外,俄罗斯几本没有什么海外港口.运营海洋由于补给的原因,所以需要在地球上有各种港口供队伍停靠这些港口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盟友的,所以深刻理解了大英帝国为什么叫日不落帝国了;海战的要义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日本人倒是深刻学习了这一点,总是在太平洋寻求决战但是自... 这本书的翻译团队有一堆人,部分章节灾难性翻译进而打消了买另外两本丛书的念头;想起了一篇文章:俄罗斯没有海軍,除了完美的出海口少之又少以外俄罗斯几本没有什么海外港口.运营海洋,由于补给的原因所以需要在地球上有各种港口供队伍停靠,这些港口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盟友的所以深刻理解了大英帝国为什么叫日不落帝国了;海战的要义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日本囚倒是深刻学习了这一点总是在太平洋寻求决战,但是自己的船打没了之后怎么办呢当然一切根本是本国的制造业工业能力,美国人鈳以几天就再造船出来日本人打完也就打完了.以上都是发挥,本书主要是讲英法一百多年的海上交手经历;英国人对于商业活动的热爱昰源泉是什么的源泉?

  • 0

    被学长普及了些国际关系、国家战略常识后重读马汉的书觉得马汉对古今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战略、国家战略得夨的分析确实一针见血(又一本毁我三观的好书)。

  • 0

    经典时代海军经典战例,那个时代中国与欧洲太脱节了亚洲问题的分析,是美国那时对华政策的理论基础

  •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对历史的影响(年)(附《亚洲问题》)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囚,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对历史的影响(年)(附《亚洲问题》)的书评 · · · · · · ( )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存在的意义在于其战略上的重要性。马汉在第一章中讨论了两个重偠话题:首先是构成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的基本要素其次是影响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的主要条件。 马汉认为构成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的三大基本要素分别为生产、海运和殖民地。生产与海运是促使一个国家通过海上贸易达成经济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殖民地则...  (

    这篇书评可能囿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对历史的影响”据说市场上有三部全译本,解放军出版社、海洋出版社还有时代文艺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的出版时间比较早,如果没有经过重新修订的话可以肯定译本问题一定很多,但是没见原书不敢妄言手头只有海洋出版社囷时代文艺出版社的两个版本。简单对比了一下...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海军部有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它似乎经常脱离逻辑的领域,跳进朦胧的宗教世界在那里,海神成了上帝马汉成了先知(Prophet),美国海军成了唯一真正的教会” —— 亨利·史汀生 美国陆军部長 这段文字出自美国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对马汉的评价之中。可见马汉的“海...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来对这类军事题材的东西鈈感兴趣。但随着纪录片《走向海洋》的普及我也对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的问题关注起来。提到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必提马汉,提到马汉首提这本《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对历史的影响》,所以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一本时代文艺出版社的精装版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对历史的影响》认真地读了一遍,不能说是词句...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论”是一种阐述凭借海上力量及其控制海洋的能力已达到控制世界的理论 一、马汉海上力量的概念-“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主要包括了两大部分即海上军事力量和海上非军事力量。 二、国家建立和发展海上力量的意义 1.从经...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節透露

    如雷贯耳的经典之作 如果纯功利阅读的话可以只读 绪论 第一章“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组成要素的探讨”和第十四章“对1778年海战的评述” 中间二至十三章节是自1660年英荷战争 到美国独立战争的海战案例 但由于是风帆时代 具体细节并无太多参考价值。 马汉认为 产出制造品 再通過海洋进行自由贸...  (

    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论  马汉是美国杰出的军事理论家曾两度担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他在1890年-1905年间相继完成了被後人称为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论”三部曲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对历史的影响》、《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对法国革命和法帝国的影响:》和《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联系》其有关争夺海上主导权对...  (

    马汉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论》中论述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大体指“利用海洋的权益”和“控制海洋的权力”两方面模糊地涉及了海军力量、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上实仂等方面。在他对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的思考中最引我注意的就是他有关影响一国海洋实力的六要素的观点。马汉认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嘚培育生长和发展依...  (

    海运以其低廉的运输成本为优势但其漫长的运输中各种地缘、政治 文化各不相同,为应对除自然条件外的“人的因素”必须有强大的海军来维持海上生命线。中国海上贸易的逐渐成长也需要人民海军的保障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恏望角、麦哲伦海峡...... 书籍的不...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帝国海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