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现象“银行里有存款的是穷人羊性 富人狼性 银行里有欠款的是富人!”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这是马太效应吗?
按投票排序
558 个回答
前段时间跟朋友聊天,听到了一个阶层模型的升级理论。放在这里抛砖引玉,科学性不究,请勿较真。————————简言之:所谓「穷」和「富」,可以理解为掌握的社会资源差异。当前中国社会,两个相邻财富阶层,可支配的社会资源约为10倍递增,阶级总人数约为10倍递减,也就是说:上阶层可支配社会资源是下阶层的10倍,下阶层的人数是上阶层的10倍。举一个典型的第6阶层,也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最末一层画像:可支配的社会资源约为500万人民币,全国总人数约3000万人,具体表现就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拥有一车一房外加一个稳定的工作。中国社会,由上到下大概有9个这样的阶层,包含了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社会资源,一个人正常需要10年左右的奋斗,再加一点运气才能从下一阶层进入上一阶层,阶层板结已经很严重。但在这个阶层模型中还隐藏着四条「快车道」,可以加速阶层流动:第一条:媒体可上可下,一个记者借助媒体的力量,可以前一秒钟采访政治局常委,下一秒钟关心街头流浪汉,在9个阶层当中来回穿梭,所以,央视某前小生敢放言:我的美国朋友克林顿曾经说过......平均一个人,所认识的人数极限为1000人,如果能让100万人认识你,理论上来说你就升了两级。这当中亦包含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媒体是双刃剑,用好了可以结交快速结交高层人物,完成升级;用不好,倒下的速度比谁都快。比如毕福剑事件,如果是企业家流出视频,估计什么事都没有,但正因为他是媒体人,还是中央媒体人,自然要出大问题。第二条:资本为什么名校毕业生都想做金融?因为一个实际处于第6层,甚至第7层的职场新人,可以通过进入金融行业,立刻开始参与管控千万、甚至上亿级别的资产,掌握的社会资源远高自身所处阶层,从而借助资本的力量与更上阶层接触。这还可以解释:为什么近几年互联网创业如此热闹?互联网企业进行持续的融资发展,基本每一年估值上涨10倍,也就意味着:创始人及核心团队人员只用一年就升了一级。资本的天花板比媒体要高,而如果一个人在资本和媒体两方面都做的很好,往往容易取得极高程度的社会认可,比如:徐小平、李开复。第三条:政治克林顿被弹劾以后,可以继续走媒体道路,以演讲为生,他老婆还可以继续走政治道路。但在中国,仕途的意外终结往往意味着再没有机会参与其他车道的竞争,可以说是一条「不归路」。一个关键部门的处级干部,比如县委书记,可以掌控远远大于其应有社会地位的社会资源。政治也一条是比较封闭的快车道,极少对外人开放,也不建议轻易尝试,但是这也是唯一一条能够到达中国社会顶层的车道。第四条:婚嫁嫁入豪门,可以完成阶层的大跃进,最典型的例子:邓文迪。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真正掌握核心资源的人,周围基本不会缺少女孩,也能解释为什么有这么多女孩甘当隐形人,当所谓二奶,因为确实这条道路能够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当然,灰姑娘的故事,永远是凤毛麟角,这也是一条很难的路。————————所以,为什么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因为,缺少社会资源的「穷」人,往往缺少清晰地思考人生目标和规划路径的能力,在自己岗位上勤勤恳恳固然正确,但无法借助快车道的力量,导致自己努力付出了很多,却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停步不前。而掌握了一定社会资源的「富」人,视野更为开阔,对目标和路经思考更加清晰,懂得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也更易借力达成目标。雷军说得很好:千万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弥补战略上的懒惰。只是很多人没听懂罢了。以上,仅为回答问题,并不代表本人价值观。
主要还是风险的承受能力。富人除了劳动回报以外,还可以通过承担风险获取回报。劳动的回报是有上限的,毕竟人的精力、脑力都有限。而承担风险的回报的唯一限制就是资本。所以一个没钱的穷小子可以通过天赋和大脑年入几百万美元,但一个亿万富翁通过投资组合就能够轻松获得千万级的回报。当然当熊市到来的时候亿万富翁的损失也能轻松超过一个穷小子一辈子的收入。穷小子就算赌上全部身家也不可能去承担这种风险。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无奈,是这个社会规则设计不公平的表现。但再找到更好的规则之前,我们对此无能为力。但转念一想,资本主义的规则与自然选择其实很契合,所以也许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更好的规则。======到底该不该物竞天择,社会伦理学对此也有很多深讨。到底是天道无情还是上帝爱世人?这是个很深的哲学问题,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而且无法通过我们熟悉的讨论、实验等科学办法解开。We have to agree to disagree, and live with it.我这篇回答看上去有很强的实用主义、精英主义的影子,但其实我对这个现实是不满意的。我认为适当的同情、容忍失败可以提高个人安全感,会提高整个社会的风险承受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对社会应该是有益处的。唉,我连对实用主义的批判听上去都那么实用主义。
「资本回报率太高,劳动回报率太低」这个论断是错误的。 假设一个人有1000万,用这1000万,这个人在资本市场上用各种方式获得了100万回报,那么这个人的年资本回报率就是10%。上图是美国从1913年至2012年的财富年均回报率。上图显示,上图是美国从1913年至2012年的财富年均回报率。上图显示,财富回报率波动较大,且集中在5%至7%之间。来源:如果用类似的方法来定义劳动回报率,那么劳动回报率就等于一个人的年收入与这个人的价值的比例。经济学中,我们用「人力资本」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人力资本的形成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是教育投入,第二种是经验增加,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这是因为,教育不仅反映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情况,还能够直接反映一个人的禀赋——禀赋越高,一个人就能更容易考上高等学校,平均来说就会接受更多的教育。另一方面,经验的积累很难用价值来体现,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教育的回报率。上图表示1994年以来的教育回报率。即每向教育投资100元,一名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每年可以多获得的报酬。可以看到,初等教育的回报率高达18.9%至26.6%,远高于资本回报率。即使是相对不「划算」的高等教育,回报率也高达10.8%至19%。来源:现在我们已经明白,资本的回报率,实际上远低于劳动的回报率,即「人力资本」的回报率。里提到的资本回报率太高,劳动回报率太低,事实上指的是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弹性不同,与回报率这个术语没有关系。在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弹性固定时,富人(资本持有者)的收入比穷人(劳动者)要高,但两者的收入和资本比值是恒定的,这无法解释原问题中「越来越富」的动态问题。再来看三幅图:来源:来源:来源:来源:第一幅图表示美国收入最高的1%人口的总收入占全美总收入的比重。在2011年,劳动收入最高的1%人群的收入总和达到美国总劳动收入的17%。第二幅图表示美国最富有的1%人口所拥有的财富比例,第三幅表示最富有的10%人口与余下90%人口的财富比例。计算可知,在2012年,最富有的0.01%人口拥有全国11%财富最富有的0.1%人口拥有全国22%财富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全国40%财富最富有的10%人口拥有全国75%财富。虽然上面三张图说的是美国的情况,但在收入分布变化方面,美国具有很好的典型性。这三张图体现了三个世界共有的有趣现象:一,财富的不平等程度远高于收入不平等,收入最高的1%人口的收入集中度,还没有最富有的0.1%人口的财富集中度来得高。二,从1980年以来,富人的确越来越富了,越富有的人,其财富占比增长速度越快,例如,在美国,2012年最富有的0.01%人口的财富拥有比例是30年前4倍多。二,从0.01%,0.1%,1%到10%,人口比例扩大十倍,而总财富比例仅扩大两倍。如果从最富有的那个人开始排序,无论取多长的区间,我们总能发现最富的10%拥有的财富量与剩下90%拥有的财富量是几乎相同的。换句话说,财富排名每上升十倍,财富拥有量将变成约十分之一。这个规律与我在中所提到的Zipf法则是一致的,财富分布是一种幂律分布。其实,前面的一个关于正是切中了要害的。那就是资本和「人力资本」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积累与消耗方式。一,「人力资本」拥有比资本更高的折旧率。十年前的一块钱放到现在仍然是一块钱;而十年前的行业前沿知识如果不更新,可能已经一钱不值。二,资本的回报仍然是资本,只要新增的回报没有完全被消费掉,那么资本积累就开始了,且采取了复利的积累方式。而「人力资本」的回报却仍然是资本,并不是「人力资本」。换句话说,「人力资本」是不会自动积累的,其回报是单利回报。回忆一下在中,城市人口分布最后符合幂律分布的原因是什么?所有城市人口都以一个同分布的随机速度增长。那么在复利回报下,财富分布同样符合幂律分布的一个潜在的原因就浮现了:所有人口的财富都以一个同分布的随机速度积累。因此,根本不需要其他假设,只要每个人的财富都按照自然的方式以一个同分布的速度积累,这个社会就会自动产生超高的财富集中度。而收入仅受到单利效应的作用,其集中度也就小于财富分布了。两种不同的积累方式,使收入和财富的分布截然不同。这使得一些收入平等性较高的国家,其财富分布集中度也很高。接下来一个问题是,既然由于复利效应,财富分布将会自动符合一个幂律分布,那么富人所拥有的财富比例应当是恒定的。也就是说,富人应该始终那么富。那么,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的现象会出现呢?接下来两幅图可能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上图显示了美国从上图显示了美国从1960年至1980年不同人群的财富回报率,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富人并不能有效投资自己的财产——相对于那些财产较少的人,最富有的那群人的资产回报率是偏低的,这就违背了Zipf法则发生的前提——所有人口的财富积累速度服从相同分布。这使得之前的财富分布偏离幂律分布,其中富人的财富比例偏低。然而,随着金融深化,金融产品的普及以及虚拟经济膨胀,拥有巨大财富体量的超级富豪们也逐渐能够有效地投资自己的财产。上图是美国从1990年至2012年的财富年均回报率。上图显示,无论是超级富有的那群人(财富拥有量排名前0.01%)还是比较富有的那群人(财富拥有量排名前10%),其财富回报率趋同——Zipf法则的前提出现了。此时,社会整体的财富分布将会回归幂律分布,我们将能发现最富有人群的财富比例飞速提升——所谓的「富人越来越富」,很可能只是市场摩擦减小,扭曲消除,所有人群所拥有的资本价格都趋同所导致的自然结果。反过来说,除了富人之外的人群资产比例逐渐降低,穷人也就越来越穷了。(这个回答也是对另外两个问题「」、「」的回答,这三个问题恰好是一脉相承的,我只是挑了一个关注人数最多的。)
说的都太啰嗦了,一句话就够了:富人可以用“钱” 来赚钱;穷人只能用“劳动”来赚钱。“劳动”这种资源太有限,而且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赚钱的效率太低;“钱”这种资源可以形成规模效应,而且资源无上限,赚钱的效率随着资源的积累会越来越高。
我的答案和范凯、校尉的答案本质都是一样的,只是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谢谢大家对我的答案的评论!从你们到评论中我看到了自己不严谨到地方,因此现在来更新这个答案。有朋友表示不喜欢我反对现在应该是排名第一的答案,但我一定要反对那个答案。为了看的爽而忽略掉问题的细节与微妙之处,我不认为这是知乎的风格。各位的评论都非常有建设性,这也是我喜欢知乎的原因,再次谢谢各位!以下证明及证明方法,如有疏漏,欢迎指正。------------------------------------------------------------------------------------证明部分有些地方理解不够好,故先删去,查些文献再好好想想。-----------------------------------------------------------------------------------反对现在排名第一的答案。事实上是,资本回报率太高,劳动回报率太低。首先贴图。图为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占收入的百分比。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数据是长期保持在2/3左右的位置,虽然最近有下降的趋势。(这一点暂且按下不表)首先贴图。图为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占收入的百分比。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数据是长期保持在2/3左右的位置,虽然最近有下降的趋势。(这一点暂且按下不表)至于劳动回报率应不应该更高,资本回报率有没有太高,这不是真正导致“穷人更穷,富人更富低”的本质原因。那么更本质的原因是什么呢?财富是可积累的,而劳动力却人人平等。解释一下这句话。首先财富是可积累的。你能拥有的财富理论上是没有上限的。更重要的是,你拥有的财富越多,获得财富的速度就越快。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存款利率是固定的5%,如果A有100元,存在银行里一年之后会得到5元的收入。但如果B有一百万,那么存在银行里一年的收入就是5万元。A与B个人财富一万倍但差距导致了投资挣钱能力一万倍的差距。由此可见资本积累的重要性。资本积累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快。与财富积累的无上限相比,每个人的劳动力有天然的限制。这一点上是人人平等的: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的时间。你无法单纯的通过出售更多的劳动力而更多的收入。加以推导,富人之所以更富,是因为他们积累收入与消费的盈余进行资本投资,因此获得比单纯出卖劳动力更多的收益;而获得的收益又变成本金,进一步增加收益量。对于穷人来说,收入基本等于消费,没有盈余;即使有盈余也不懂如何投资获得收益,因此只能日复一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对于富人来说, W = (1+r)^t*K0 + t*w*H - C对于穷人来说, W = t*w*H - C(W-wealth, r-interest rate, K0-original capital,t-number of time period, w-wages per hour, H-hours worked per period, C-consumption) 显然对于这个理想化的模型,穷人到财富是线性增长,而富人的财富是指数型增长。之间的贫富差距确实在不断增大。--------------------------------------------------------------------------------回答一些评论中到质疑:占要素百分比多少不代表回报率占多少吧,相反要素占的越多,从实际得到的回报来说,只能证明回报率真的是很低啊。。资本积累一般来说回报率越来越高,劳动限制分两种一种是回报率越来越低的纯体力,一种是回报率相对增加的技术体力,但即使是技术增长的回报率也是远远比不上资本回报率的。感觉你想说是因为财富可积累的总量远远大于人个体劳动限制,这是总量的原因,而不是回报率的原因。比如设投入财富为W(W包括劳动财富),设回报率为X,我们得到的回报是WoX。实际上为什么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是因为富人的W一直在增加,而穷人的W即使增加也不多甚至在减小,而不是因为回报率X的高低。虽然我认为两方面的因素都有,不仅仅只因为一方面。资本积累到回报率不会越来越高。反而,资本积累到回报率会随着资本的增加而减小。为什么呢?因为资本越大,对于风险控制的要求就越严格,因此一些风险大、收益高的投资机会会被排除在外。这就是为什么你拿10万炒股,达到20%年收益的难度要远远小于你拿1000万炒股达到相同收益率的难度。这里我觉得您是把“回报越来越高”写成“回报率越来越高了”。您后半段的理解确实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不同意大部分答案。本质是信息不对称。思路、智商这种实在是其次的东西。吊诡的是,越想这些越非发财之人。信誓旦旦的回答者,有几个因为这种肤浅的剖析而认定自己不发财,只要思路和智商问题?笑话了厉害了。又不是心灵鸡汤,告诉大家只要肯学愿做,哪天思路一现,就大发了。所谓第一桶金,多少是掌握了比别人更多的“信息”。比如,不要和我说Gates的家庭背景无足轻重,其实一定使他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或者至少培养了他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如此,不如积累人脉、强闻博记,若运气不赖,也许能赚一笔。回到本题,这也就是富人越富的原因,不可否认,他的信息资源一定比穷人掌握的多!………………………………………………………………………………………………………………我愿意从学术角度再补充几句:思路这个东西,本质还是基于信息的。比较直接的例子就是张维迎教授的《信息经济学》,虽然主题和本题不太切合,但是本书确实强调了“信息”的重要性;再拔高一点,托马斯-谢林教授的几本大作(如《承诺的策略》、《冲突的战略》)都强调了信息不对称在博弈中的重要性——谁占得先机,谁受益——光靠聪明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认为聪明是基于信息获取/处理的,那ok!最后要说明两点:1.我虽然大作看了不少,但是可惜我依然没有发财;2.我身边没有大富大贵的人,到是有以投机心态炒股而(因信息不足)割肉退市的亲戚;也有本身靠人脉获知大企业需求而小发一笔的上司。
已有的回答都没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视角出发。从历史看,无论古代现代,绝对的穷人财富都接近0,现今贫富差距的拉大不是因为穷人更穷,而是富人资产核爆式的增长。古代的富人财富只是一般穷人的几十倍,最多万倍十万倍这个量级上。富人和穷人的财富上亿倍、几百亿倍(比尔盖茨净资产660亿美元)的迅速拉大是这一两百年甚至这一二十年的事。富人财富在近现代以后得到非线性的、跃迁式的增长,从人类历史看这是不正常的,究竟是为什么?下面是陈志武先生的回答: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本原因“赢者通吃”作为人类社会的现象,似乎势不可挡,与其相伴的是收入差距恶化。如果我们以处于财富顶峰的富豪作为参照系,也能大致看到这其中的变化。十八、十九世纪时,中国富豪的财富以万两银子作为基本计算单位;英国商人把百万英镑看成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文数字;而1800年前后整个美国社会的货币供应大约是280万美元,如果一个美国人的个人财富在那时如果能达百万美元,他毫无疑问能进入当时的首富榜。如今,中国首富的计算单位不再是“万元户”级,而是数百亿级;在美国,盖茨是首富,财富超600亿美元……但与此同时,不管是在十八、十九世纪,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各个社会都有赤贫阶层,他们在收入分布的最底层,收入和财富几乎一直为零。  因此,中国也好,美国、英国也好,财富和收入从最高到最低之间的距离被拉大了许多倍,也比以前更加分散。当然,富豪财富计算单位从以前的“万元”级转变到今天的“百亿”级,肯定和各国货币体系从金银本位到信用货币的变化有关,财富数量级的提升有相当一部分是“虚的”,是因为货币被滥发灌水贬值所致。但财富分布、收入分布的恶化也是存在的,这一基本事实难以否定。  那么,收入差距的扩大到底因何而致?是像反自由贸易者所说的,是因为全球化?还是像“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推动者所指责的,是因为现代资本家的“道德沦丧”、“过度贪婪”?还是像英国《金融时报》等国际媒体所指责的,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点燃了“占领华尔街”运动,而且在理论学术界引发了一场对资本主义的再反思。在人类近两个世纪的历史中,这是第三轮对资本主义的反思——第一轮发生在十九世纪的后半叶,第二轮是经济大萧条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么,这一轮反思的结果会如何?是否会终结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体系?取而代之的又会是什么?在我们都关心收入分配话题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是认清今天的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哪些特征是之前没有的。只有认清之后,政策决策才可能对症下药,避免不着边际甚至帮倒忙。  在本文中,我不试图对未来的走向做预测,而是希望通过分析现代经济的特征,尤其是许多现代行业的商业模式以及资本市场提供的财富实现手段,来证明如下结论:财富差距、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是因为现代资本家比以前“道德沦丧”,不是因为现代企业家更加贪婪,而是现代技术和规模化商业模式所致。  现代商业增大收入能力差距  各社会的制度不同,收入差距的程度当然也各异。特别是政府权力在资源配置、定价机制中的角色越大,社会群体间的收入机会就越不等,掌握权力或贴近权力的“特权”群体就越能获得超额收入的机会。例如,政府可以规定只有北京出生的人才能进入金融和电力行业,而湖南人只能种田,这样,北京出生的和湖南出生的人之间,收入机会就会有天壤之别。我过去的研究也表明,政府权力越大的社会,往往也是收入机会越不平等的社会。在从制度层面找原因之前,我们先看看现代技术带来的收入机会差别。  以腾讯公司为例,虽然这个互联网公司成立于1998年,但13年后的2011年,收入已达280亿元,利润接近120亿元。按照1万名员工计算,腾讯人均创收280万元,人均利润120万元。相比之下,2011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在4万亿元左右,按3亿农民计算,人均创收1.3万元,不到腾讯的二百分之一。这样一来,农民收入远低于腾讯员工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为什么腾讯的创收能力超越农业这么多?是否跟收入分配制度、跟贪婪有关,即腾讯的员工比农民更贪婪呢?其实不然。关键是农业跟腾讯的经济特征完全不同,两者的产出函数不一样。  农业的产出与投入之间有极强的线性关系,这限制了农民创收空间。如果种一亩地需要花100小时劳动、200元种子和肥料成本,最终产出100公斤粮食,那么,要生产1000公斤粮食,就需要种10亩地,投入1000小时劳动、2000元种子和肥料钱;为了生产1万公斤,就需要种100亩地、花1万小时……不能因为这亩地种好了,下一亩地就可以少花劳动时间或肥料成本,每亩地所需要的劳动和成本投入是相互独立的,这就使农业生产难有规模效应。每人每天只有24小时,即使不睡觉不休息,农民的收入也难以逃脱产出跟投入间线性关系的约束,收入不可能太高,此即几千年来没有农民靠种田种出亿万富翁的原因。  而腾讯的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系不仅是非线性的,甚至没有太大关系。在腾讯QQ空间里,一顶虚拟帽子的设计可能要几个设计师与程序员花几天时间,而一旦设计好了,虚拟帽子卖一顶一块钱,卖100万顶创收100万元。由于虚拟帽子销售是电子记账收费,每卖一顶并不需要重新制造,所以,腾讯卖一亿顶虚拟帽子跟卖一万顶在成本上几乎没有差别,但收入却天壤之别。腾讯的虚拟衣服、虚拟装饰、虚拟家具等,都是如此。这就造成了其收入和成本投入之间的关系非常弱,赚钱能力空前的高。  微软的商业模式也有类似特点,一旦微软把系统软件开发好(这当然需要成本投入),它卖一万份还是卖十亿份,总体成本差别很小,因为每一份的边际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几乎为零。但是,比起零制造成本的腾讯QQ虚拟衣服、虚拟帽子,微软还是要为每一份软件付出硬盘、刻盘、包装、邮寄成本等。  金融服务业的产出与投入关系跟腾讯的也很类似。比如,华尔街投资银行高盛帮客户张三公司融资1000万美元,为了尽职,可能需要一个10人团队花十天时间;而另一家客户李四公司需要融资10亿美元,为了尽职,高盛可能也会派一个10人团队花十几天时间,成本基本不变,但收益却高100倍。正因为这种规模效应的差别,高盛可能不会做1000万美元甚至几千万美元的单子,金额太小对他们不合算。这也说明投资银行的收益跟成本之间是非线性关系,甚至两者间是没太多关系的。  基金管理行业也是如此,像对冲基金或者私人股权基金,可能整个公司只有15到20人,这个团队可以管理2亿美元,也可以管理20亿美元。因为一旦他们决定投一个公司的股票,投10万和投1000万美元对他们来说需要做的工作、花的时间完全一样,管理2亿和管理20亿的运营成本类似,但利润可能相差十倍。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华尔街的公司赚得很多,年收入几百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远远高于传统农业甚至手工业,在相当程度上是由金融交易特别的规模效应和金融行业的性质所决定的。金融交易的本质是其价值创造不完全取决于劳动时间,也不完全取决于成本的投入,而是取决于金融从业者的人力资本,包括他们所受的教育、积累的经验、组织能力、个人情商、个人诚信和人脉关系网络等。  既然金融交易具有上述的规模效应,为什么华尔街公司不能少收费,特别是随着交易金额的递增让单位交易额的收费下降呢?这不是证明他们过于贪婪吗?其实,这涉及到公平竞争、充分竞争的问题,只要金融行业对新手是开放的,只要监管没有苛刻到新手没机会进入华尔街,那么,如果现有公司能够继续高收费,就说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其他人无法获得的市场优势。只要这种市场优势是竞争中建立的、不是靠行政垄断或法律垄断获得的,只要其他人有机会自由进入华尔街,这种高收费高收入就不存在贪婪或剥削。能够收费高,说明交易的对方得到的收益也高,否则对方不会参与交易。  金融交易除了具备类似腾讯的规模效应外,还因为其对信任的超级依赖,使得这个行业更趋向于“赢者通吃”。金融交易从本质上都是跨期价值交换,把今天的价值跟未来的价值进行置换,或者把未来两个不同时间点的价值进行交换,所以是一种承诺,是一种跨期价值交换契约。而这种跨期交换契约是否信得过、是否值钱,完全取决于交易双方的可信度,取决于金融中介的可信度。对于这种超级依赖交易各方可信度的交易来说,已经经过多年风吹雨打的百年老店们就显得格外“值钱”。在金融消费者看来,一个华尔街公司存在的年份越久,其可信度就越高,就越靠谱。金融市场对信用、信誉的极度依赖决定了已经历史悠久的华尔街公司总是占据优势,后来者总是面对极高的门槛,更显得“赢者通吃”。  华尔街收入高,只能说是现代金融市场的特征所致,而不能因为收入高就断言华尔街更贪婪。有人可能会说,在政府管制不过分的情况下这些行业的就业对谁都开放,但毕竟高科技公司、华尔街的公司都要求很高的教育背景和人力资本,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能进入,社会中的其他群体就只能从事传统的低收入行业,他们的收入也增长缓慢。所以,为了防止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就该对其收入设上限或者多征税。为什么政策思路非要通过打击能者来使其向弱者靠拢,而不是通过专业教育提升竞争失败者的人力资本,同时由政府给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呢?  如果强行对华尔街的收入设限,那只会打击其发展与创新的积极性,社会与经济所需要的金融供给就会受挫,就要付出很高的代价。现代经济不仅对类似腾讯这样的高科技公司依赖度越来越高,对华尔街金融经济的依赖度也在日益上升,华尔街对现代经济是不可或缺的。  实际上,产出是投入的线性函数不只是农业的特征,许多传统行业也如此。新闻媒体差不多也是这样,一般的新闻稿子需要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刊登一次后基本没有再使用的价值,又得写下一篇文章,这样每篇文章就像农民的一亩地,文章之间虽然不是完全独立,也不是没有协同效应,但协同效应很有限,每天的新闻稿子还是要日复一日地写。很少能因为今天的稿子使明天后天少写,除非报纸杂志的广告收入能不断增长,否则传统纸媒的收入跟投入之间接近线性关系。这或许是在互联网媒体兴起之后纸媒正被不断挤出的原因之一。  制造业企业的收入和投入之间不是线性关系,因为它们可以通过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占比,也可以利用其生产规模优势迫使其供应商降低价格,这些都能降低产出跟投入间的直接关系、帮助提高制造业的收入。但是,制造业最终逃不开每件产品都需要部件、配件、人工成本投入的事实。以汽车制造为例,虽然制造商可以压低发动机、车身、刹车、轮胎等部件的进货价格,但毕竟每生产一辆汽车都必须用上这些部件,每生产一辆汽车的边际成本不可能降到零。也就是说,虽然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每辆汽车的边际成本降到一定水平后,制造商的收入和投入之间依然会趋向于一种线性关系,增长就受到新的约束。  波音公司在世界飞机制造业独一无二,它雇用了16万名员工,其公司市值才540亿美元,加上120亿美元负债,相当于16万人经营660亿美元资产。相比之下,Bridgewater As-sociates是对冲基金行业佼佼者之一,有1200名员工,但管理的资产为1250亿美元,是波音公司市值的两倍。而Blackrock是综合性基金管理公司,员工9000人,管理3.5万亿美元的资产。在新型高科技行业中,谷歌有2.5万名员工,市值2000多亿美元。  正因为制造业跟腾讯、华尔街金融公司相比的不同特点,使他们的收入水平难以跟新型行业相提并论。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看到新型产业、金融行业跟传统农业和工业的收入差距,并非像大众媒体和政客们说的那样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或贪婪所致,而更多的是由于这些现代产业具有全新的特征。只要这些行业对各社会群体是开放的、机会是平等的,就不能因为张三有本事进去而你没相应人力资本进入,而要求政府多干预、多对他们征税。  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差距  姚明在退出职业篮球赛之前,平均每打一场球的收入是25万美元左右。这个数字相当于5个美国家庭的年收入,近30个中国家庭的年收入。对于习惯于劳动价值论的人来说,打一场篮球赛赚25万美元,怎么也难以从劳动时间和强度来解释。今天姚明打一场球,跟70年前的篮球明星相比,所花的时间和消耗的能量力气应该差不多,即使有差别也不会是数量级意义上的。但是在收入上,姚明可能是70年前的球星的数百倍、甚至一两千倍。即使相对于同时期美国和中国家庭的平均收入的倍数,70年前篮球球星的每场球赛收入也不会是当时5个美国家庭的年收入,或30个中国家庭的年收入。  如果按照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给的劳动价值论计算,一项经济活动的价值等于劳动时间乘以单位劳动时间的平均社会成本,那么,姚明一场球赛值多少呢?假如在美国姚明级别的人每小时劳动成本为1000美元,一场球赛按两小时算,也就是2000美元。当然,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今天跟70年前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70年前,一场篮球赛只有现场观众享受,即使门票贵到200美元一张,有1万名观众,主办方也只能得到200万美元的收入,除此之外主办方没有其他收入;可是,今天的篮球赛与其说是给在现场的观众打的,还不如说是给场外数量达到数亿人的美国与中国观众打的,这些观众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视频观看实况,也可以在比赛之后通过互联网下载观看。这种因为电视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经济和体育打破了国界,带来了受众数量级的巨大变化,使同样一场球赛、同样多的劳动付出带来了截然不同的价值。  所以,姚明每场球赛的收入这么高,倒不是他比过去的球星多做了什么,而是现代科技和全球化秩序帮他做了很多,使他的人力资本增值,让他的劳动所能带来的价值大幅提升。  换言之,现代技术和全球化使“赢者通吃”更上一层楼。过去,各城市、各地区都有当地的篮球明星、排球明星、足球明星、乒乓球明星等等,虽然大家更想看世界明星的比赛,但是由于交通运输障碍、电视与视频的不存在,绝大多数球迷的梦想不可能成真,因为世界明星不方便经常到各地去参赛。所以,以前大家只能在当地看本地球手的比赛,不会太过瘾,但比起没有比赛可看还是好了很多。当然,这样一来,各地的地方球星都有可靠的铁饭碗,不用担心世界球星抢走他们的本地球赛机会。  可是,今天的电视和互联网把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世界球星上了,本地球手比赛越来越没人看了,更没人愿意花高价买门票了。从小打篮球、打排球的人要么进入国家级、世界级,得到类似姚明的高收入,要么就很快改行。在姚明们和普通职业球手之间,是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冰火两重天,他们的收入差距比几十年前拉大了许多倍。  而唱片、录音带、影碟的出现也使歌星、影星一下子全球化了,买唱片只买全国明星、世界明星的,看电影也只看世界明星的大片。今天有了互联网下载的便捷之后,演艺界在全球范围内“赢者通吃”的局面更被推到全新的高度,在世界级明星和非明星之间的机会鸿沟、收入鸿沟被大大拓宽了。  这种现象不局限于体育界、演艺界,甚至学术界也如此。学术界特别是经济学家群体里,也是“赢者通吃”局面日益加剧。记得原来从北京到长沙,哪怕是特快火车也要将近一天时间,这意味着以前在湖南的经济和商业会议上,主讲嘉宾很少是来自北京的全国知名经济学家,更多是湖南本省的专家。因为从北京到湖南、再从湖南返回北京需要坐两天火车,加上开会一天,去一趟要花三天时间,漫长的路途使得再有名的经济学家也很难一年跑遍全国各地进行会议演讲。  今天,飞机大大缩短了全国各地间的距离。2008年金融危机高峰期,我碰到几位全国知名经济学家同仁,他们日理万机,一天出席多场会议演讲(包括笔者本人也在此列)。其中,一位同仁周六上午在日本大阪演讲,下午在东京演讲,晚上回到北京,第二天周日在北京上午下午分别有两个会议演讲,周一上午在天津会议演讲,完后奔机场,于下午两点钟赶到上海的会议演讲,晚上又要从上海飞深圳,周二上午在那里发言,之后又是哈尔滨,等等。按照这样的行程,单个知名经济专家在三天里可以去六个省市,出席至少六个会议发言,而二三十年前要三天时间才能去一个省市。可见,现代航空交通使专家学者的生产率提升了至少五倍,他们能跑遍的省市数量和参加的会议数量翻了许多倍。  这样一来,全国有名的专家学者也是“赢者通吃”,挤掉本来有不少演讲机会的各地专家,让少数全国有名的专家的收入大增,而地方专家的收入机会相对减少。由此看到,专家学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被拉大。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水涨船高,各种会议的数量也翻了多倍,即使全国知名专家一天跑三个省市,他们也无法囊括所有会议演讲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高速增长后,全国性赢者的所得上升得最多,但其他专家的机会也会比以前好很多,只是相对于最顶尖的专家,收入的距离被科技拉大了。  交通技术、媒体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所见所闻,拓展了人生阅历,而且大大提升了生产速度和效率,新型交通使“天马行空”、“日理万机”不再是抽象的夸张隐喻,而是我们每天的真实生活。但是,也免不了造成许多其他后果,其中“赢者通吃”被不断延伸,先是地区内的“赢者通吃”,后是省市范围内的“赢者通吃”,再后是全国范围内的“赢者通吃”,现在是全球范围内的“赢者通吃”,与这一不断延伸的过程相伴的是赢者与非赢者间的收入距离变得越来越大。这是贪婪、是资本主义制度所致,还是人类社会日益进步的必然副作用?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否则我们就会对当今社会、经济做出误判。
用 的话来说,这道题也有点鸡血。不过我还是来回答一下吧。至少是一个独特的视角。一、混社会拼的是资产我们常常会看到类似《穷小子发财日记》,嘴边津津乐道于某某白手起家,翻看杂志都是少年才俊或者胆识过人的创富新贵。然而这些都是经过传播界加工后的精神包装。满足人们的猎奇,人们的幻想。事实上,混社会是需要很雄厚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觉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成分。比如穷小子可能当年的他父亲就是经商失败,有这样的经验传递,比如创业家,背后可能都有财团的顾问和指导。正如周鸿祎的这篇文章:,看看就明了了。好吧,说了感性的判断基础,来说点量化的干货东西。首先说什么是资产?资产可不仅仅是钱,要引入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概念。那么你的无形资产应该包括:对社会的认知、个人的专业能力、社会评价和口碑、交往社交圈价值等。有形资产包括:现金流、股票、房产、车等。其次说什么是财富?按照词典的解释,具有价值的东西就称之为财富,包括自然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通常由劳动所得。因此,劳动是创造财富的过程。不难看出,想获得一笔像样的财富,就需要对前面的资产进行加工和重组。从而实现财富的创造过程。接着谈穷富与财富的关系是什么?按照前面的定义和逻辑,穷富就是指资产的体量,财富指的是现有的资产+继续创富的资产。不难看出,基础越雄厚,创富的概率就越高。这就是本题讨论的,为什么富人更容易富足问题。但是如果仅仅陷入这样的结论,未免让我们离真相有些遥远。什么是财富的真相?财富是我们对原有资产的二次加工过程。因此,这里面有一个主导因素,也有一个被动因素。所谓的主导因素就是:How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运用,配置协调这些资产、资源。这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所在。比如,史玉柱在巨人集团倒下的时候,缺乏资金情况下,很快就依靠脑白金东山再起,靠的就是无形资产(对社会的认知+卓越的商业能力等)。而牟其中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后,依然由于自我膨胀而回归于零。可见,创富的真相在于无形资产的统领作用。说到这里,各位看官,您应该理解我们本节的题目:混社会拼的是资产了。这个资产不仅仅是钱,当然,换成题主的表达,这个富人,应该不仅仅是有钱才能更容易变得更富。不然,一个富人就只能对着镜子说,哥们,你穷的就剩钱了。二、富人的起点和穷人的支点通过第一段的解读,我们应该清晰的看到无形资产对财富创造过程中的引领作用。然而无形资产的获得常常要消耗很多财富。这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从中国古代历史和近代科技史来看,所谓的在这些领域的达人们,无疑都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这是他们进入科研和知识积累领域的先决条件。到了今天,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是通过财政体系来保障科研人员和国家重大科技领域的财政投入。因为任何经验的积累都需要无数次的Try-Fail-Try-Fail的过程。如此看来,家庭本身积累的经验和财富会成为富人及其子女在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起点。当然,这仅仅是个起点,能否正确的运用,也不好说。我们见过很多家境优越的富人子弟,将这些财富用于积累打网游、泡妹妹的经验当中了。当然,这些领域的扩大再生产显得有些难度,因此很难创造正向的价值。说了富人,再看穷人。我记得央视曾经有个系列公益广告,主题是“知识改变命运”,讲了很多当年的大学生,如何通过读书,成为社会的主力军。当然,这里面有我们过去30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加城市化的机遇,却也说明了,无形资产的积累恰恰是穷人永远不应该放弃的一个支点。有了这个支点,再去发展,积累,统领其它资产。三、财富的诅咒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做知识的诅咒。这源于一个心理学的实验,结论是:人一旦获得了某一知识或经验,就很难体会没有它的感觉了,并且容易形成路径依赖。这说明知识和经验的获取不一定是累加的,而是替代,在我们不断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其实也在不断的丢弃一些东西。同样的道理,财富也有其诅咒的一面。我曾经听说过炒期货的猛人,全盘进出,再赶上正确操作的时候大赚特赚,然而,方向一转,立刻输的精光。可见,过去的成功反而成了今日的毒药。四、财富的偏好前面讨论了这么多关于财富和穷富的关系。基本上可以看出,财富的偏好。富人可能天然离财富更近一些,当然能否抓住财富要看富人的综合应用。而穷人可能天然离物质财富远一点。不过在当今信息公开,网络透明的情况下,获得知识的难度大大降低。也具有首先积累无形资产的能力。然而,最致命的的穷富区别在于:穷人的意识中很少能探索未知领域,而富人的传承则告诉他们要去学习什么样的知识、结交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情。这也许是穷人难以翻身的最大死穴。没有办法,财富就是一个有立场、有偏好的主儿。祝你能Hold住他们。晚安!
谢邀。补充 的回答:看了下,基本都是心灵鸡汤式的答案。事实上是,资本回报率太高,劳动回报率太低。也不是说劳动回报率低,只是:资本的回报是等比数列(a&1),劳动的回报是等差数列。相当于资本是在滚雪球,劳动是一个个揉雪球。揉雪球未必总是比滚雪球差,至少大雪球也得先揉个小的才能开始搁地上滚,但你已经揉出一个大雪球的时候,还一点点的揉小的往上添,未免浪费资源。ps:题主以后不要说“穷人越来越穷”这样的话了,只是对称罢了,观点是错的,要知道,穷人也是越来越富的。
富人买进资产,中产阶级买进负债,穷人只有支出。这句话是《富爸爸穷爸爸》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
富人没有启动资金富起来也是难的,启动资金太难了,穷人的启动资金一般要多少年的积累,试错机会又少,而且还要不断的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买个车了,租个好点的房子了,娶个漂亮的媳妇了,而富人只要积累人脉和经验就好了,以上可能富人的分散精力就要少多了,车是比你的好,房子自家的,媳妇也漂亮,但我还是觉得启动资金的获得还是蛮难的,对大多数人而言。社会不是公平的,不要让下一代为车,房,女人分散太多的精力,你就得让他成为至少是中产阶级的后代,我辈混个中产阶级这个鸿沟怎么跳跃都得费劲各个心机哈我混社会没多长时间,对几个亿的感念还是没有哈但是我父亲要是今年给我一百万,我去做个小公司,做个两年,以我的性格谨慎程度及分析力自认为不会赔钱,但说赔进去了,倒闭了两年后父亲又给我一百万,说不怕,选的行业不好,接着再看看那挣钱,两年后发觉又没挣钱,但是经营了一个好口碑,还有一群紧跟我的兄弟四年后父亲又给我一百万,说做的好就加大点力度,把公司做大点,我又花了两年把公司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同时混迹行业多年发觉了一个赚钱的好契机,人脉都打点好了。第六年我向父亲开口,再支持我两百万,两年后还你,然后我又拿了两百万开了一个分公司,原公司由于已经进入正轨,只要抓紧财务,销售,质量就好,新公司则开始抽调几个老人开始运筹,多年的经验和团队支持,多年运营的人脉和对市场风云的把握,还是赚钱的哈以上假设我是个富二代,中产阶级第二代以下假设我是个穷人,努力成为中产阶级第一代大学毕业,不料得自己的专业找工作是那么的难,家里又给断了油盐,只好尽快的找个工作尽快把自己从亲戚的屋檐下走出来能够自己负担衣食住行,工作质量就难以保证了,什么五险一金啦,您愿意给就给,不愿意给拉到,您发的工资能略高于我的开销就好,反正几个月找到好的我就会走,谁知这几个月不是持续了一年两年,就是连着出现了好几次但终于两年了,相对来说工作总是说的上去了,但和别人在一个咖啡厅里喝咖啡的资金还是舍不得哈,衣食住基本上是解决了,一两百的衣服是每个季度能买几件了,三四百的衣服咬个牙也能买两回一年,开始注意邋遢形象是不行的,头发是开始按月理了虽然还是最便宜的理发店但还是按时记的去理,瘦瘦身,锻炼锻炼身体,希望能露个几块腹肌,攒够了钱认识到了车的重要性了,花了半年时间来学车,又蹭着公司的车练了半年,家里还是急着去让相亲,但远离家乡相亲还是很不靠谱的,抵触却无奈的服从,圈子太小,认识不了几个异性,认识的异性不是看不上就是被看不上,反正这两年的焦虑是在工资长的太慢,要不要再换个工作,新工作会不会靠谱,那个妹子和我门当户对不,我追追有没有戏,同学结婚参加不,给多少礼金,又出去半月工资,同学又出去旅游了,我工作四年了一次公费旅游都没有,我命中的那个她快点出现哈,一般头脑以 事业考虑为重,其他空闲的时间都被杂七杂八的占领着,这两年相对还好,总算是能穿着体面的衣服,下一两次招待同学的馆子,还能牵手一位愿意和自己担穷苦的知心爱人,(我的那个她,谢谢你,我努力从穷人队伍蜕变出去)终于又过了两年,这两年的事情是蛮多的,工作跳槽,工作跳槽,终于相对以前的有一个好一点的转变,开始攒钱,要有自己人生的第一辆车,因为会开车了,车给人带来的视野变化是很触动人心的,车必须得买,还得在结婚之前就买了,同时长跑了两年的爱情终于要修成正果,要给丈母娘交代,那是要准备的,压力蛮大的,天天盼望着涨工资啊,我是做业务的,一定要把这个单拿下来,什么潜不潜的,我要结婚,我要买车,我还要有婚房,反正这两年是难啊难两年啊,又过去了,这两年开始安定了点,有了小孩,自己还升了一级,将军肚有长的趋势,我要多去健身房两次每个月,父母太不容易了,得多回家看看,自己的生活小圈子固定了一点人,生活显的幸福点,其实银库还是吃紧啊,无法开源节流啊,这两年熬啊,计划好的旅行开始泡影泡影又两年,手头终于有点积蓄了,是投资呢还是创业呢,还是买房呢,结果是九几年的人选择创业了发觉人家买房的赚了,现在的买房了发觉自己成了房奴这房奴是要当个十几二十几年的,是没钱吃喝嫖赌抽了,天天加班也不敢有怨言,跟不敢轻言创业了。四十多岁了,房子终于到手了,(前提是当今的房价泡沫还没导致经济崩溃,虽然我是经济一两年会崩溃的直觉支持者)挣点钱养老吧,培养儿子,今年给你50万,你先混混经验,过两年再给你50万,过两年再给你50万,咱去锻炼着剥削人,别总去那被剥削的,车子别愁,我给你买,房子别愁,我也能给你买,媳妇别愁,咱有房有车还有模样,还是知书达理的大学生,来留过洋,妞还不好找么,你就专心的创业,寂寞了转转夜店,什么都不愁,我祝你一臂之力在社会上站住脚,你要把我家发扬光大哈。
去年,他有一个亿,你有100万。你俩差距9900万。他今年盈利10%你今年盈利100%他现在有1.1亿,你有200万。你俩差距10800万。虽然差距在第三年变成了1.17但是,别灰心!按照这个势头,第八个年头,你就超过他啦!------虽然,连续保持100%的增长率有点难。但是,连续保持10%,也不容易。再说,万一那天,革命了呢!---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马太福音>that's god's honest truth.
因为有钱更容易赚钱同样是赚100W
你有100W的资金再去赚100W就比你从0赚100W容易得多
推荐阅读《
》,这本书能解释:穷人为什么会越来越穷? 在微信上发过书评:出处:首发于微信(read01), ,
  如果你对贫穷这个话题有兴趣,这本书读起来会非常有意思,这本书的两个作者经常直接面对各个国家的底层,有大量的亲身体验,从实际到理论非常的扎实,全书一直在探讨到底什么样的援助会改变穷人的现状?   1、常识决定命运   我们一直在说知识改变命运,但对于达到贫困线(贫困线:是指每天收入低于99美分)以下的穷人来说是常识在决定命运,当收入低于一定程度后,所有的获取消息渠道都要花钱,如电视、报纸、书籍和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普通人所了解的常识,穷人很难了解和知道,更麻烦的是他们无法判断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书中举了一些深刻的例子:印度最贫穷的人身体很瘦小,而原因在于这一代人的母亲在童年时间就营养不良,因此才会生下身材较为矮小的孩子。 印度国家家庭卫生研究所显示,约一半5岁以下的儿童发育迟缓,其中四分之一的孩子极度营养不良。   而营养不良的原因不是因为贫穷,而因为缺少常识而导致的疾病,比如印度24%的男性和56%的女性都患有贫血症。 他们并不是不了解补充铁元素和加碘盐的重要性,也不是买不起,当他们有钱的时候会买一些更好吃的食物或减少乏味的东西如电视机。 印度人为会婚礼和葬礼花费难以想象的金钱(中国人也一样)。   在印度的乌代布尔城,作者跟一些政府医疗机构的护士聊天时得知:曾经有个患痢疾的小孩来看病,护士们只能给母亲一盒口服补液。 然后,绝大多数的母亲不相信口服补 液可以治病,然后永远不会在来。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穷人不知道疫苗的好处,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知道应该使用多少化肥,不知道哪种方法能预防疾病的产生,忽略这些常识的每一样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政府或媒体想广泛传播正常的常识必须简单而有吸引力,这很难做到。
  2、越穷责任就越多,在一些小事上会经常判断出错   穷人经常把钱花在昂贵的治疗上而不是预防上,他们生病时所选择的医疗方式也经常不靠谱,导致恶性循环。 穷人因为缺少常识而生病,为生病花了更多的钱,最终在这上面花钱变得更穷。   例子:
大多数农民都知道化肥的重要性,秋天的时刚卖完粮食时他们有钱,不会马上去买化肥,会有一些更重要的地方需要钱,经过一过冬天后钱一点点的被家庭日常开支所消耗,到了第二天春天当他们需要化肥时,钱已经没了,而不用化肥来种粮食,当年的粮食产量会很少。   还有教育:在很多国家的农村,对于十多岁的孩子来说,在学校学不到有用的东西就毫无用处,他们会去选择打工赚钱。 很多穷国的公立学校只保证完成基本的课程而不是学到东西。 同时公立学校的老师也会经常出错,有一个调查表明印度公立学校中50%的教师都会在上课缺席。   对于很多人来说借钱供10岁的孩子上学,并指望他们在20岁时能挣到钱就是一个白日梦。 这些公立学校的教学大纲是精英式的而不是普通式的,这会淘汰大量孩子。   穷人的日常生活充满各种风险,同样的一场灾害可以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而他们降低风险的方式常常都不靠谱。 书中举了不少例子:拿医疗来说,中产阶段的人遇到普通的生病,他们有保险,有医学常识,很多情况下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底层的人,他们手中的钱只能满足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哪怕遇到一些非常普遍的疾病,会对生活造成很大的风险。  3、穷人缺少利润总处于不利地位,面对穷人的服务正在不断减少或慢慢消失   从整个世界来说,穷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很多政策都对穷人不利,同时穷人没有价值不少面对穷人的服务正在不断减少或慢慢消失。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各种保险,可以出现各种灾难时进行援助,但对于穷人来说这个保障是不存在的。 穷人并不真正了解保险的运作方式,偶尔当他花钱后,如果一、两年内没有出现问题,也会非常容易放弃。 书中提到一种现象,在某些地方进行一次简单的家访可以让购买天气保险的人数提高四成。   针对印度的多个调查发现,约三分之二的穷人都借过钱,但只有关6.4%是走的正规渠道,大多数都是非正规的渠道。 非正规渠道的利息高达月息3.84%,相当于年息57%.   很多政府和组织都用不同的方式偿试向穷人进行小额贷款。 最终他们发现这样去做的成本太高,很难了解借款人的真实信息,更麻烦的地方在于很难收回钱。   后来出来一些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向穷人进行了贷款,但这些贷款没有让他们的生活发生彻底的改变。 小额信贷机构的严格及规范让很多人还是选择非正规的贷款方式,这些机构要求贷款人每周都需要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按时还款,这种方法也阻碍了不少人。最直接的说法 就是小额信贷的规则是不容忍任何失败。 这些机构经常会遇到一些媒体的负面报道,有时这些报道会彻底毁掉这些公司,通常几条简单的新闻就让这类公司陷入困境。   穷人所面对的自我控制和诱惑更多,各种突发事件也就越多,当我们越富有时,有些决定能非常容易做到,同时的 决定对于穷人来说就是很大的问题。从生理现象来说长年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下的人,这些人大脑中压力产生的皮质醇会使他们做出更冲动的决定。 因此,穷人只能以更少的资源完成更艰苦的任务   4、穷人企业家   穷人的头脑有时会非常精明,他们天生就有企业家的潜质,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及在起步时做的一点儿推力,很容易就会让他们摆脱贫穷。   穷人企业家面临着二个最大的问题:   1、他们经营的都是小生意   2、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小生意赚不了多少钱   这些生意的边际收益很高,但总体收益很低。 举例来说:他们有250美元时比美国最成功的公司赚的都要多,但当他们拿到500元时并不会增长很多。   他们通常都借不到足够的钱来跨越驼峰,突破临界点赚到更多的钱。 大多数小企业主认识到永远也赚不到那么多钱,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生意,很多人做生意只是在买一份工作,他们这样是做因为别无选择。   5、政策  针对于慈善机构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有效的把钱花出去,很难评估哪种花钱方式对帮助穷人会更有效。 这本书的作者尝试运用医药行业中为评估新药的效果所采用的随时对照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认为哪怕在一个非常落后、效率低下的国家也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在面对腐败和渎职的情况也能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到深层次的结构问题,然后就有办法解决。   虽然政治局限性是真实存在的,但在改进机制和政策方式上,当你认真的了解每个人的动机及局限性,可以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机制。   改变人们的期望是不容易的,但并不是不可能,比如当村里出现女官员时,村民会不在歧视女政治家 。 成功能更来更大的成功,当一种情况得到改变时,这种改变本身丈会影响人们的信念和行为。 因此,在启动一个良性循环时,人们不应害怕必要的付出。小的变化可以带来大的影响   今天@twotwo 给我分享了一个天涯的帖子,,从另一个角度讲了一个穷恒穷的故事。
点只看楼主功能
这个链接也是  欢迎关注微信(read01) ,每晚分享一条跟学习相关的文章,不定期分享五花八门的书评笔记,最近在发起 “100行动”,帮你从阅读者变成行动者,关注微信(read01)后,输入 130528 查看这二篇文章。
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两个同学,同宿舍,都是来自农村。家庭环境相差不大。同学A,打篮球,玩Dota,学习还算认真,成绩不上不下。理想是以后找一份稳定工作。现在在某公司做蓝领。同学B,大一开始做自己兴趣的事,大二开始不用家里交学费,大三开始给家里寄钱,大四给老家里房子大装修。由于不爱学习,毕业没拿到毕业证。现在是某企业老板。虽然这个只是个例,但是我觉得可以归纳几点穷人的几点特质:对自己认知不清晰,没明显人生规划。因此对自己未来没方向,不够专注。不自信,不爱主动学习,不喜欢动脑子,被动接受环境。喜欢稳定,不爱冒险,对风险望而却之。他们不一定懒惰,也许是最勤劳的人,但是不会在劳动中自我增值。恶习几多且不会自控,赌博,沉迷游戏等等。每次看到这两个同学,我就相信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穷人不改变性格,一辈子都难以变富(不排除小概率事件)。除了个人条件,圈子也是个问题。在月入几千的时候,我身边是一群只会谈论网上美女,游戏的人。在月入一万的时候,我身边开始出现的人一般都谈论自己的工作,交换资源。现在身边的几个朋友,说的是理财,股票,行业前景以及投资机会。而一个去年进入年利润接近千万的朋友,现在参加的是各种行业会议,会场发言。我一直坚信,虽然我们体制不怎么样,但是努力的,肯动脑子的人还不至于挨穷。以下部分为号更新:以下是同学B的答题:今天和同学A聚会,说起了这个问题,觉得关注这个答案的许多都是寻求上进的朋友,我们决定把这个答案扩展一下:尝试把致富可能需要的特质归纳下。我们今天找了几个朋友,年龄20-33岁,年收入从100万到1000万之间在微信讨论。归纳出我们认为的几点。冒险,这个槛是最难迈过,我个人曾经因为害怕某几个项目风险,错失了数百万的利润,甚至差点错过了行业的发展良机。大部分人都可能困在这一步无法前进。按我个人看法:停滞不动才是最大的风险。你越保守,你可以选择的道路越窄。三十岁前冒险的机会成本,会远远低于三十岁后。当然按步就班不是不好,只是发展的机会会低很多。而且冒险是最能考验磨练个人能力的机会,无风险的生活才是人世最大的奢侈。投资理念,估计很多人不乐意背负着房贷,但是我们手握现金还是非常乐意欠银行房贷。事实上现在很多投资都比房贷所得利息高。能力,(这个放最后说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比较个性化,不知道如何改进)现在社会舆论不知道为什么普遍的贬低富人的能力,但是就好像穷的总有一个或者数个让他漏气的特质,富人大部分也具备一个或者数个让人钦佩的能力。嗯,就这样,其他的迟点写。
1 事实上这个问题答案是显然的:回答很简单,做个简单的假设,一个身家1亿的富豪甲和一个资产100万的人乙。你说正常来说过5年。差距很变大吗?当然会了,傻子都看出来了,还要那么多理论做什么?1 甲会创造乙100倍财富,至少说明甲赚钱能力超过乙,即使在同一起跑线,甲也能拉开与乙的差距。甲每天圈子都是投资回报率,乙每天都是出卖劳动力攒钱凑首付。赚钱方式不一样没得比的。2 退后几步说,就算甲能力退化了,和乙的赚钱能力一致或者稍弱,每年资产增值4%,那甲由于底盘高,每年都能赚400万,乙每年赚4万,差距每年变大。2 第二个误区就是富人是因为会投资所以富的,错,根据胡润统计,在中国6万多亿万富豪中,仅有15%是靠股票,期货房产投资得来。其他都是企业家等。
要成为富人,靠投资理财是没用的,我请问,你一年赚10万,算你投资回报率40%,别人老板年薪200万,什么理财都不管,你能干过人家?
15%靠投资的富人准确说不是投资,是投机,靠敏锐的嗅觉谋取暴利。能获得几何等级回报率。当然也是刀口舔血。
靠理财投资成为富人从理论上也说不通,所谓富人就是财富积累速度远远超过常人,理财投资只能抗住通货膨胀,或者稍有结余,请问你赚钱速度就稍高平均水平怎么发财?
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不是富人和穷人差距变大,而是如何将100万资产变为1亿,怎么样成为富人,这个帖子大部分人回答的是这个问题。 要成为富人,靠大众投资是肯定不行的,富人就是有普通人无法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技术,人脉,资源,情商等。你会的大家都会,你怎么可能牛逼?亿万富豪是2万分之1,千万也是千分之一。换句话说,看看你是不是千里万里挑一的人才再说。
思路不一样,就像不了解城市规则的偏僻山村人和城市人区别。用找工作举例,假设城市人和偏僻山村人都要做厨师。偏僻山村人,看店铺贴出的招工说明。一家一家看。给钱就干,不知道五险一金,带薪年假。城市人,通过网络搜索,面试,通过微博晒自己美食,建立名声,跳槽下一家。(我知道也同意很多乡镇非常有钱。很多村长镇长的豪宅,远远超出普通都市白领负担能力。不少卖水果的山村人也超有钱。只是举例偏僻地点,讲不了解信息造成行为差别。没想到更好对比方式。)我也一直想,我干嘛那么穷,后来发现,我严重缺乏理财知识。比如钱能干嘛。我一定是丢银行不管,得到少少利息,一般2%左右,跑不赢通胀。而且还有年费,短信费,异地取款等等费用。但我朋友会用基金,投资等等方式,让钱保值,或者收益更大。她收益20%多。她很早就买房,很早就开始不同行业不同圈子人关系很好,建立她的社交人脉圈。她信息非常之广。最早了解到行业风向。而我基于兴趣交朋友,都是交往同类人。只能读媒体报道,了解行业。怎样才能有钱?我们一定会说使劲使劲工作。我朋友做几个不同项目,投资等等。她非常有钱(是个妹子,而且绝对没做潜规则的事情,她超有商业嗅觉)。关于法律,理财,她懂的词汇量,比我多N个数量级,她大学学的是文学,纯粹是因为家庭环境,自然就了解这些东西。你看不懂那些词汇,也就无法和那个世界沟通。我一直以为银行很好人,是给我们穷人服务的,帮助我们方便取款(是啊!真的理财很白痴)。而实际上,穷人把钱放在银行,富人通过银行借钱,拿钱周转经营,赚更高收益,银行得到借贷收益,富人得到商业利益,而穷人只得到利息,而且通常跑不赢通货膨胀速度。会扩大马太效应。但这符合安全模型。银行监控风险,确保储户利益。穷人和富人都一样,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改变现状但资源不够。比如为了改变,穷人可能想做小生意,或者想上学交学费。富人想扩张生意,提升品牌。但区别在于,富人可以从银行融资,得到资金改变现状。而穷人只能向亲友借钱。但通常穷人的亲友也是穷人,没钱。富人抓住了每一个能够改变的机会,越来越有钱,而穷人错过每一个能改变的机会,只能努力用微薄薪水对抗通胀。穷人穷,是因为不懂利用资源,不懂理财,不懂游戏规则。破产的富人,还能东山再起。不懂游戏规则,只是埋头苦干的穷人,到死也没机会跳出死循环。多读书,多交往不同圈子朋友,多了解不同行业信息,会有帮助。再补充一个细节。比如,穷人经常只在一个地点购物,不熟悉,或者不知道地点带来价格的波动。比如最新Macbook air 中国官网:7988元,含1161税 。
香港代购,汇率+93折,6314元。而这些有朋友,都能在沟通里面自然知晓。 嗯,我也在努力琢磨中。嗯嗯,看到评论,我把删掉的信息再补充到这里,供参考:不是只限定投资这个角度,不然暂时没有资金投资的人(比如我)会伤心的,认为没机会改变了。其实工作也一样,虽然同样努力,但是每个行业赚钱的速度不一样的。新兴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一定比某些行业更好。我之前做移动APP,经常有日活跃用户30万,但是整个项目持续亏钱的状态。而且这样的事情很常见。你不知道接下来怎样才能赚钱。之前做了2个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都失败了。选择不同项目,虽然同样努力得到的回报并不一样。我记得唱吧陈华演讲时候说,如果再让他想一个跟唱吧一样快速火爆而且前景看好的APP,他也想不出来。好项目真的很有帮助。选择上升期的项目,速度能更快。盈利模式清晰的公司,根本不看用户数量,只看每天促成的成交额。这在我之前APP里面,不可能见到。即使我们日活跃到数十万,仍然不知道接下来怎样。而每个项目,大家努力程度都是一样的。多看不同选择,不同行业,不同做法,跳出固定行为模式,逆转剧情的概率更高一些。上文提到的很会理财的妹子朋友,她第一份工作就是一个创业公司,3年后上市,她拿了很多钱,开心退隐。她一直说,不要图眼前小利,比如薪水,眼睛要放长远。我现在薪水其实极低。选了看起来很好的行业。嗯,我也不知道未来怎样。暂且把现在想到的信息写到这里。如果在国外,加入Google,或者某些潜力看好的创业公司,成长速度会快过老持稳重的大公司。信息供参考,还可以参见我如下答案:嗯嗯,这几个放一起看,能了解这是想分享思想,希望大家一起探讨理财等等。目前也在写理财专栏,边学边写 —————————友情提醒—————————————所有投资都有风险,银行也有倒闭可能,请一定是基于自己风险判断而投。如果有金融的“棱镜计划”,很可能我跟大部分人一样,也被蒙蔽而不明真相。信息供参考,请理性判断,慎重投资。
这又是一个伪问题!如果题目是:「是什么造成了穷人和富人(贫富)差距那么大」,那么排名第一的和大部分答案,都是非常棒的答案,但是,题目是: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那么大部分答案都答非所问+没有帮助。因为事实是:富人确实越来越富,但穷人并未越来越穷!!!尽管我们在不停地抱怨,但是不论你从什么角度看,无论是平均寿命,身高,智商,还是收入,自由,生存条件(光照,燃料,食物,婴儿死亡率),2014的我们,都比10年前,50年前,100年前,500年前,1000年,1万年前,100万年的先辈过的更好。不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也许在10年里,你可能不幸从富变穷,或者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下,那么,从50年来看,不论你生活在全球范围的哪个角落,不论你是中国人,印度人,还是尼日利亚人,2014年的我们,都比1964年的人活得更好,不论他/她是中国人,印度人,美国人还是尼日利亚人,而如果是实施市场经济的地方,就更明显了。一个同时代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比享受特供的苏联总书记的还高,而现在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比穷奢极欲的古代帝王的享乐水平还要高。而如果从100年来,事实就更明显了。也许,你抱怨深圳房价太高买不起房,那么比起100年前,一个纽约9口之家,挤在3平米的房间,家庭妇女每天在血汗工厂工作16个小时,收入60美分,连一顿饭都买不起,那么这样的场景,现在已经完全不可想象了。对,现在确实还有很多人挣扎在贫困线上,但是,比起过去,这个群体在逐渐减少。而且,饥饿的确存在这个世界,但是绝对的食物匮乏并不存在了。在《贫穷的本质》这本书里就说,「根据我们对18个国家的的穷人生活的调查数据显示,食品消费只占农村极度贫困人口总消费的36%-79%,占城市贫困人口消费的53%-74%,」——这说明,如果穷人真的是在挨饿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将自己手中的所有钱都用来买吃的。但是,他们并没有那样做,那么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做呢?「这仅仅是因为,通常情况下,能提供卡路里的食品,价格都不高」,而且「至少对于这些非常贫穷的城市家庭来说,他们并不是优先选择更多的能量,而是获取味道更好的能量」。你看,经济发展与贸易,让每个人的状况都在变好,包括穷人。穷人并没有愈来愈穷!参考书目:《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进步史》《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下次再根据《贫穷的本质》来回答,为什么我们摆脱不了贫穷!)
楼上的答案太心灵鸡汤了。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要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了解人类社会的财富创造模式。人类社会的财富创造路径是一边改造自然,将自然界的物资和能源引入人类社会,找到合适的方式,用极小的资源投入从自然中获取十倍百倍的资源和能源。每一次改造自然能力的改变,石器、铁器、水力、电力、石油,都会引发人类社会的一次财富创造革命。另一边是人类社会内部的资源使用效率提高也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两条是人类社会整体财富增长的源泉,以前人类还在误打误撞,而现在这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共识,并且通过给能带来财富增长的人巨大的奖励以主动的寻找财富的增长。而如何改造自然、如何提高效率呢,答案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而如何集中力量呢,答案是用资本集中力量。资本是指大量的钱,钱是一般等价物,通过大量的钱,就可以集中大量的钱对应的等价钱(包括物质、权力、人才、知识、经验)来完成。因此资本就成为了人类财富增长的核心。拥有资本的人和能操作资本的人也就成为了人类财富增长最先要奖励的人。所以创业里面有第一桶金的说法,第一桶金之前你只能用你个人的独立性资源(人脉、能力、知识、信誉、领导力等)结合独特性的环境来赚钱。这个要结合独特性环境正是楼上那些心灵鸡汤派没有注意到的,人不得其时其势,黄忠也要等到50岁才能见到刘备,不知有多少英雄等了一生,所谓知遇之恩正是因为太多英雄不得时不得势只能空老终身。假设个人独立性资源的概率是1%,独特性环境的概率是1%,那么正好匹配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而有了第一桶金之后你就获得推动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通用券,如果你再有能力操作资本,那么你将可以用通用性资源在独特性环境(未知的人类财富新增长点)直接创造财富,你的回报将是百倍千倍计。而如果你仅仅是有钱,通过信托、基金投资你也可以分享一部分人类新财富。而穷人当然实际上没有越来越穷,只是和富者越来越富对比着穷人越来越穷了。中国古代的士大士一直推崇井田制,井田制下人类真的可以做到贫富差距极小。井田制就是固定一人几亩地,每个人的外部资源固定,全看个人资源投入多少,相同勤奋的人相同收入,懒的人入一些。平等的背后是人类群体财富的静态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穷人羊性 富人狼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