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意味着什么?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业务流程重组研究--《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业务流程重组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我国传统的物流模式开始向现代物流过渡。现代物流管理活动的核心是物流信息的管理,为了保障物流信息通畅,就有必要建设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从企业物流信息化实施效果看很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并未达到预期目的。
本文从我国目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能否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应用的关键。通过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和内在要求分析,进行了基于流程再造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思路和具体步骤的设计,并结合实证分析,通过具体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实现了业务流程重组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结合。论文针对企业物流业务流程再造效果难以客观、全面、精确的评价,建立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评价方法对改造前后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整体性能进行评价,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整体性能是否提高作为流程再造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志,解决了企业物流业务流程再造的评价问题。最后采用树枝因果图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关键成功因子,为企业顺利实施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F253.9【目录】:
ABSTRACT4-9
1 绪论9-21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11
1.2 论文研究内容和框架体系11-12
1.3 论文的创新点12
1.4 相关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综述12-21
1.4.1 物流信息12-17
1.4.2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17-21
2 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性21-29
2.1 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24
2.1.1 企业领导者和管理人员观念落后21-22
2.1.2 不顾实际需要,盲目立项建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22
2.1.3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上观念落后22-23
2.1.4 建立在低水平物流管理基础上23
2.1.5 重视计算机技术,轻视管理和企业流程23-24
2.2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性24-29
3 业务流程重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思路29-36
3.1 流程重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特点29-30
3.2 业务流程重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思路30-36
3.2.1 业务流程重组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30-32
3.2.2 业务流程重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思路32-36
4 业务流程重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36-66
4.1 业务流程重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发步骤36-41
4.2 业务流程重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41-66
4.2.1 企业概况41-43
4.2.2 业务流程再造方法的选择43-44
4.2.3 业务流程分析44-46
4.2.4 业务流程重组方案46-50
4.2.5 组织结构重构方案50-51
4.2.6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51-57
4.2.7 业务流程重组效果评价57-66
5 业务流程重组关键成功因子分析66-77
5.1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步骤67-68
5.2 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方法68-70
5.3 应用实例70-77
6 结束语77-78
参考文献78-8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刚;;[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2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路平;[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张小燕;[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张志坚;[D];华东交通大学;2008年
尹茂军;[D];吉林大学;2010年
王春雨;[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李冰洁;[D];西北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苏选良;[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001年03期
毛越烽;[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刘开元,王蓉,金宝辉;[J];交通标准化;2004年Z1期
王汉斌,孙渊源,李卉苹;[J];生产力研究;2000年06期
山红梅,杨开春;[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5年03期
郝晓玲,胡克瑾;[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张卫华,吴莹莹;[J];统计与决策;2004年03期
严峰,程龙生;[J];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09期
李敏;[J];现代情报;2003年10期
朱梅琴;[J];现代情报;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建;刘丹;;[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郁玉兵;杨国才;曹言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金永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孟飙;刘志存;范玉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高庆萱;易树平;余德海;张毓;;[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张平淡,韩伯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张武;;[J];图书与情报;2007年05期
谈军;[J];商业研究;2000年06期
叶文琴;[J];商业研究;2002年24期
黄元春;[J];商业研究;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治军;迟宝明;;[A];寒区水科学及国际河流研究系列丛书2·寒区水循环及冰工程研究——第2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王顺久;杨志峰;;[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严洌娜;孙长;;[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C];2011年
张新龙;朱有芹;夏国平;;[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岑瑜;赵玉芬;;[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徐强;林成栋;孙爱英;;[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于丽英;窦义粟;;[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王安华;涂序彦;;[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广;[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陈苏;[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范高贤;[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王玉宝;[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黄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陆昱博;[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王联国;[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冯启高;[D];江苏大学;2011年
彭志军;[D];武汉大学;2011年
祁凯;[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靳昌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许凤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封兵权;[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王振;[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黄景山;[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王飞;[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吉丰鸥;[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牟玲玲;[D];山东大学;2010年
梁九妹;[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非凡;吴志华;;[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赵水林;[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张妙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高华;;[J];才智;2009年01期
原慧琳;;[J];燕山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徐御;;[J];日用电器;2006年05期
廖朝辉,张毕西,张延林;[J];工业工程;2005年03期
谢惠芳;;[J];广东科技;2008年12期
何枭吟;;[J];改革与战略;2007年02期
张百尚;郑海涛;张墨琴;;[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诚;[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谢家清;[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王君;[D];长安大学;2006年
姜除寒;[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王磊;[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向坦;[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杨广智;[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任珊珊;[D];同济大学;2008年
吴军;[D];天津大学;2008年
桂丽;[D];湖北工业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冠华;;[J];现代电子技术;2014年1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东亮;[D];复旦大学;2010年
易明娟;[D];南昌大学;2012年
林明达;[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高宏宇;[D];吉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晓明;[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李祚泳;[J];环境工程;1995年02期
马刚;[J];决策借鉴;2002年01期
余长国;[J];经济师;1999年09期
汤志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7期
黄丽华,胡健,陈蓉,李芳芸,杨吉江,李美莺;[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7年04期
吴完生,周明,牟小俐;[J];管理信息系统;1998年07期
周明,吴正生;[J];管理信息系统;1999年05期
华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9年07期
陈云,龚田根,何成利,方明伦;[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兆平;[J];煤矿现代化;2000年05期
蒋德强,包跃进;[J];机械制造;2002年06期
刘福来,孙剑斌;[J];企业经济;2003年03期
包敦安;[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刘钦;[J];甘肃科技纵横;2005年06期
丁军;;[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钟世禄;吴智慧;张庆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6年10期
顾继光;姜飞;;[J];商场现代化;2007年28期
刘亚军;;[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1年02期
李严锋;[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进武;;[A];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丁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朱容华;甘仞初;;[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李子方;;[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段延娥;戈连柱;;[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王欣;王钢;薛雯;;[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李立;夏巧克;方卫国;;[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韩华;张克平;李增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罗延举;黎明;夏晓旭;何绍民;何钟隐;;[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范林根;刘仲英;;[A];第三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刘德三;[N];中国商报;2003年
林达;[N];光明日报;2004年
阎雷;[N];中国商报;2002年
刘德三;[N];中国商报;2003年
宋清;[N];中国商报;2002年
顾继光 杜栋 姜飞;[N];首都建设报;2008年
蔡强;[N];通信产业报;2004年
罗伟;[N];财会信报;2007年
汤素玲;[N];财会信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洪国彬;[D];天津大学;2003年
王琦;[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吉卫喜;[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戚鲁;[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李卫勇;[D];中南大学;2007年
苏用专;[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陈志刚;[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符刚;[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钟凤英;[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俞东慧;[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明媛;[D];吉林大学;2006年
李铁瑞;[D];中南大学;2008年
张新宏;[D];暨南大学;2002年
王能元;[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刘闯;[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孙继华;[D];吉林大学;2005年
曲建华;[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辛力;[D];重庆大学;2008年
熊玉洁;[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阳霞;[D];重庆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NRC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页免费24页免费20页免费5页¥2.006页¥3.00 36页免费7页免费86页1下载券78页7下载券63页7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0页免费12页1下载券43页7下载券4页7下载券33页免费
NRC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8.2 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8. 2.1物流企业对MIS的要求
一、 物流企业对MIS功能的设计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大中型物流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急需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形成一个由单项向综合,由分散向集中,由局部向全局,由管理型和决策支持型过渡,实现资源共享,从模拟现行管理体制到推动现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物流企业管理现代化。
物流企业引进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不仅会提高物流企业的自动化度和信息共享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物流企业的战略发展,不用说从经营和管理方式上上一个台阶。物流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将迅速统一的信息交流渠道,有效地促进物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实现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
以MIS建设为契机,物流企业可以进一步改善管理,改变物流企业与客户、物流企业各级决策者与业务人员以及业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今后物流企业的竟争将紧紧围绕物流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占有而展开。建立物流企业级MIS,在加强物流企业内部信息处理的同时,也为进入贸易、金融、信息等网络打下基础。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就是物流企业内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因此,建立高效、适用的物流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迫切的工作。
二、物流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
从物流企业管理功能和业务发展的角度,物流企业对MIS的建设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改善物流企业内部和物流企业信息交流方式,满足业务部门对信息处理和共享的需求,在物流企业管理和业务过程中,使物流企业信息更有效地发挥效力;
(二) 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物流企业在市场上的竟争能力;
(三) 通过对每项业务的跟踪监控,物流企业的各层管理者可以了解业务进展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信息交流,及时掌握经营管理数据,增强对业务的控制,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 加强物流企业对员工的管理,随时了解所辖人员的背景材料和业务进展,分析工作定额,合理调度资源,加强管理能力;
(五)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 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将系统建成实用、稳定、可靠、高效、能体现新技术并能满足物流企业主要业务处理,完成信息查询、加工、汇总、分析的管理信息系统,最终为决策提供支持。
8.2.2物流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战略资源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网络化得到了进一步实现,物流企业正以崭新的模块化方式进行要素重组,建立完善的CIO组织与物流企业MIS信息化网络体系,使管理信息化成为推动物流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MIS)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是一个人机系统、管理网络化系统和社会系统。
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有开发的物流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或单项子系统,由于种种原因,离用户的最终目标都有一定距离。目前物流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基本集中在财务管理和文字处理方面,企业级MIS系统应用面小,应用效果不理想,综观MIS建设中的经验与失败,在MIS建设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明确MIS的建设目标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从定义中可以看出,MIS不只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一个包括人在内的人机系统,因而它是一个管理系统、社会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与知识结构是由三大要素来支撑的,即系统工程方法、定量化管理分析方法和信息处理及计算机应用技术。
目前,我国许多物流企业都搞过计算机应用开发,但真正收到成效的并不多。有些物流企业不清楚MIS建设的目标,赶时髦,或仓促上马,忽视基础建设,使建成的系统基本是手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从而导致了应用层次不清,归纳提高不足,不能真正发挥MIS的作用。另外,由于许多物流企业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在系统化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性,无法针对现行管理体制制定出科学的、规范的、可行的MIS建设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与物流企业管理体制相结合,在一个陈旧、混乱的管理体制下是不能很好的建设和应用MIS系统的。应在对现行管理体制充分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高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业务流程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计算机化,从而使业务处理产生质的飞跃,并进一步推动管理体制的改革。在MIS的建设过程中,为便于实现,在作好详细的系统规化的基础上,应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可以分阶段实现。在实现的每一步都应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基础规范化和必要的数据准备等方面的工作。系统的目标应是现实可行的,并充分考虑物流企业的特点和管理上的侧重,即不可简单模拟,也不可贪大求全。
(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MIS是介于数据处理和决策支持的之间的中间层次,但在某些子系统中没有严格界限,包括决策支持的功能。方便、灵活、实用的MIS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的基础。由于建设规模大,制约因素多,系统建设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应当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统一规化的前提下,合理地划分出系统的实施步骤,逐步建设。从国内外MIS建设的经验总的来看,分析是在不断完善的管理体制中不断发展,在不断满足实际需要中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在需求和技术进步相互作用下逐步提高的。
(三)加强基础建设,把握好系统应用的层面
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基础环境(包括信息收集、汇总、整理、分析、流通、存储的过程、系统应用制度等)是MIS建设的基础。
MIS是物流企业管理模式的计算机实现,MIS的建设过程是物流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的过程。要使计算机管理深入到管理过程中,克服传统习惯,使管理人员分析吸收新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同时建立严密的推动计算机应用的规章制度,如数据录入制度、系统安全保障制度、系统业务处理规定等,建立规范的管理模式。坚持技术上的先进性,不能简单地模拟手工管理,这就涉及到所谓物流企业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这项工作是MIS建设的重要基础,这是在总体上需要把握的。
MIS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且影响工作方式,如何确定管理人员的参与程度,把握好系统应用的层面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MIS的目的是帮助处理和起辅助决策的作用,而不是完全代替。在MIS建设中,不能过分夸大计算机的作用,这样不仅会增大MIS建设的难度,而且会影响主要功能的发挥。那么,分析系统功能的主干,找到系统应用的切入点,是系统设计的根本出发点。MIS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人机交互能力,直接影响到MIS总体水平的发挥。
在引进国外物流企业管理系统中,应用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应用层面和切入点,人机交互能力差。同样是大中型物流企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定义是不同的,所包含的要素和要素所占比例差距很大,管理制度、人员素质和应用层面也不同,盲目追综国际上最先进、最流行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不切实际的把国外的成功模式作为近期追求目标,是MIS应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MIS设计中,处理好先进信息处理技术、物流企业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相当强的工作,其开发过程涉及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组织、调度和使用,涉及到组织管理工作的改进及工作模式的变迁。对于做任何一个项目,都有一个从问题的提出、论证到问题的分析、方案的设计,直到方案的实施和评价等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也有其一般过程(如图8-1所示)。
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图(图8-1)
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开发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系统开发的上一步骤的输出作为下一步骤的输入,同时此输出又作为前面步骤的动态反馈。系统就是在这种运动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不断提高、完善。
(二)利用大量定量化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深入探讨实现MIS对物流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的预测、管理、调节、规划和控制等的方法;使MIS成为解决物流企业结构化管理决策问题和以定量化的确定型的技术开发方法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和建立最佳物流企业MIS组织结构方案(如图8-2)。
系统 报告生成 高层管理
高层战略 工作人员
管理与运行 数据 决策支持 中层管理
控制 处理 数据库 DS,分析 工作人员
决策支持 系统 预测,控制 基层管理
业务处理 工作人员
图8-2 物流企业MIS组织结构方案
在MIS开发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其系统功能与业务功能,建立完善的MIS 功能子系统和业务子系统,如下列图表:
MIS系统功能
主要功能子系统 典型应用
市场 销售预报,销售计划,销售分析,顾客分析
物流控制 购货计划与控制,库存控制,物料分配与运输
人事 人员需求计划,人员素质分析,工资管理
财务 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资金需求计划,利润核算
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规划,开发实施方案,经济效益分析
战略管理 战略规划,资源配置
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仓库(DB)
MIS业务功能
业务系统 应用与说明
业务过程管理 统计,核算,记录,订货,运输,票据处理
运行控制 制订业务过程时间表与报告表
管理控制 确定预算与资源配置
战略规划 确定战略目标 战略计划
图 8-3: 功能系统与业务系统的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指导思想应满足物流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其走向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总体需求,从而达到优化系统资源配置与开发,强化系统软件集成,扩大系统功能,推进系统间资源共享等目标,为物流企业实现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赋予更高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信息技术要求,如管理信息网络集约化、数据管理与处理标准化、系统管理通用化、智能化、系统集成商品化等。
(三)其它问题
在开发MIS的过程中,要注意留出开发空间,作好前后衔接。因为MIS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是在一个不断增强与扩充的过程中逐渐建成的,如同搭积木一样,作好一个全面规化,给将来的扩充留下足够的空间,搭好积目的底层,保持系统灵活和可扩充性是MIS建设成功的另一个重要保障。那么,如何把这种思想运用到系统规化与设计、系统文件与数据库结构的定义、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人机界面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需解决的问题。
西方在进行MIS建设过程中,也是走过弯路的。现在,MIS的总体结构向网络化发展,新的系统逐渐代替旧的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子系统和功能模块都要从头设计,所有程序都需要从头编程。现代信息技术已走上集约化的道路,有各种各样的软件包可供选择,和MIS进行无缝集成,现有的子系统有些应用效果好的也可以直接移殖和改造,在系统配置和设计中应体现出集成的特点,这也是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和改进更新系统中要考虑的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
同时,还要根据系统功能选择设计方案。每一种设计方法都有相适用的开发工具,随着系统功能的集成化,不同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可能在一个集成系统的不同模块或不同层次上&集成&。开发方法不但在内容上更具有统一性,在具体运用上也呈&集成化&趋势。
全球经济一体化、电子商务大趋势的形成,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随着全球信息网络的建成,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不仅用于处理具体的管理业务和控制生产,还可以以网络的形式将物流企业各部门、各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等连在一起,实现了社会性的各部门、各物流企业之间低成本的数据高速共享。电子数据交换(EDI)和电子资金传送(EFT)等技术实现了无纸化作业,大大提高了业务效率,从而形成管理信息全球网络化的大格局。综观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时刻,物流企业正以崭新的模块化方式进行要素重组,建立完善的CIO组织与物流企业MIS信息化网络体系,使管理信息化成为推动物流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这一巨大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随着以太网络与Internet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一种管理信息网络的创新理念--基于VPN&隧道&或WBM等技术已经形成。该技术方式是通过公共路由网络或专线网络,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成熟技术和规范的物流企业内部局域网络建设所形式的Intranet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将物流企业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进行高速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传输、计算、统计、分析及控制,使物流企业真正得到理想的投资价值标准。
但是建立Intranet网络管理的优势到底有多大?如何结合我国广大的物流企业及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利用Intranet的成熟技术和优势,建立本物流企业的合理、高效、安全的Intranet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网络集成系统是物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Internet的发展与Intranet的技术优势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根据信息时代的需求被赋予了新的发展目标与技术创新理念,知识与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战略资源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网络化得到了进一步实现,物流企业正以崭新的模块化方式进行要素重组,建立完善的CIO组织与物流企业MIS信息化网络体系,使管理信息化成为推动物流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是一个人机系统、管理网络化系统和社会系统。
(一)Internet的发展
Internet的日益普及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完善,特别是WWW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传统的物流企业管理系统(MIS)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不再满足于应用MIS专业人员定制的数据库系统,不再愿意束缚在各自封闭的系统平台上,不再想为五花八门的应用系统培训花费宝贵的时间。于是,在商业需求和Internet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如同十年前的PC机革命一样,Intranet这一管理系统信息的革命,它已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开发目标和开发标准。
(二)Intranet的技术优势:
Intranet就是把Internet技术应用于物流企业内部或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管理和交换平台,它基于TCP/IP通信协议和WWW技术规范,通过简单的浏览界面,方便地集成各类己有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市场营销系统》、《经营过程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物资与设备管理系统》及《决策支持专家系统》等在网络上高速交换,并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物流企业的计划、库存、商务、采供、资产管理、工资、人事等方面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检索以及物流商品化的信息集成处理。
Intranet是一种新型的物流企业网络连接的解决方案,相对于传统的MIS网络系统来讲,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主要表现为:
1、 将复杂的网络连接问题标准化、统一化:Intranet以通信协议(TCP/IP),域名服务(DNS)和邮件传输协议(POP3)为基础,以WWW和FTP服务为支撑,使多平台和多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成为现实。以简单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TTP和公共关系应用接口CCI或API为主要工具,使各类应用和数据库以统一的界面在网络上应用。Intranet标准是用户取向的标准,它完全源于开放互联的Internet网络,不会为少数物流企业垄断而走向封闭,因而减少技术投入的风险。
2、 采用Internet统一的界面刘览器:支持图形界面,便应用系统的界面统一和应用界面友好。利用CGI或API等程式对数据进行读取,统一了应用接口,简化了对数据库的读取操作、维护修改以及应用功能添加。
3、 Intranet进一步加强了物流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Intranet中的各类网络用户不仅方便地从服务器是获取信息,还可以向服务器中发布信息,用内部Mail可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具有良好保密的通信联系;利用类似留言板或News的功能实现对特定人群或特定问题的非实时性讨论,以加强合作。物流企业还可以通过WWW服务器实现内部无纸刊物,把物流企业的各种规定和办事流程置于网上方便查询,更重要的是Intranet可以把发布数据查询界面更加人文特色,内容也可以编排的更加丰富多彩。
4、 进一步挖掘物流企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通过Intranet简单快速的信息流处理能力,实现了计划、经营管理、物流管理、设备资产管理、物流企业采购与销售、物流商品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统一、全面的集约化管理,快速反应物流企业的经营状况,挖掘物流企业内部潜力,改善经营效率,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合理分配资金流向,进一步缩短资金周转期,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
5、 扩充余地大,容易实现互联:由于采用Intranet的开放式互联技术,对于内部网络扩充和与外部网络连接都非常容易实现。其中,后者只需将网络地址统一编址分配即可。
(三)Intranet的技术特点
Intranet革命性地解决了传统MIS网络开发中所不可避免地缺陷,打破了信息共享的障碍,实现了大范围的协作,形成了一个开放、分布、动态的双向多媒体信息交流环境,是对现有网络平台应用技术和信息资源的重组、集成和创新。同时,用户端在一定的工作平台通过NT系统网络集成实现对整个网络的透明操作与控制。用户网络协议可以应答用户对整个网络的管理求请和服务请求,通过不同协议同不同的server实现用户的操作请求和数据库信息流的调用。
Intranet把Internet技术应用于物流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和交换平台,可称为物流企业内部的Internet。它基于TCP/IP通信协议和WWW技术规范,通过平台的浏览界面,方便地集成各类己有系统工作流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电子公告和新闻,物流企业计划、库存、采供、资产管理、工资、人事等方面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检索以及物流商品化的信息集成处理等。同时,它可根据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的特点,既围绕数据这一核心技术进行开发和应用的特点,在采用Internet软件体系为基础进行开发的同时,又引入了数据库编程接口,如各类CGI,API等,以满足物流企业各个部门及用户对各数据库的访问。另外,利用Java语言,使得用户在共享超文本信息,访问数据之外,还可以共享互联网络日益强大的功能。
(四)Intranet网络层次表达
利用Internet技术和思想所实现的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在应用Sybase、PB、PD等数据库系统开发语言建库的基础上,利用Internet技术,以超文本语言、公共数据库应用接口CGI,API等开发工具和Java技术,使各类应用程序拥有统一的用户界面。
8.2.3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说明
本部分结合某一物流企业MIS需求管理的实际开发过程,说明实现物流企业MIS网络功能上的特点以及前端编程的应用。
系统目标应建立在科学的、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之上的。系统的评价指标有些可以事先确定。作为系统对目标进行监控的状态标志。通过对指标现值的观察,及时发现与准确值的偏差,然后作出判断,调整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指标是系统扩展中设立的,或动态的设立与取消,它随物流企业需求与管理方式而改变。
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将指标系统依附于管理信息系统之上,但必须处理好系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附加在具体功能之上。对简单的指标可以在一个子系统的功能内完成,而复杂的指标及分析涉及的不只一个子系统,需在系统设计时,留出指标管理的空间。
在开发该物流企业MIS的过程中,在严格的系统业务规范、数据规范的监控下,对物流企业各项业务进程进行处理,使系统能够及时反映物流企业的管理状况、经营状况等,以实现物流企业业务全过程的信息收集、登录、存储处理、传递及统计分析等过程的自动化。同时还提供给物流企业领导管理决策所需的各种数据,为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系统的网络建设目标
此虚拟系统是网络环境下的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由以下七个子系统组成:1)仓库管理子系统;2)技术管理子系统;3)成本控制管理子系统;4)物流控制管理子系统;5)采购与供销管理子系统;6)人事管理子系统;7)对外物流管理子系统。如图8-4所示:
仓 技 成 物 采 人 对
库 术 本 流 购 事 外
管 管 控 控 供 管 物
理 理 制 制 销 理 流
系统总体框架图8-4
系统的网络建设目标是建立覆盖整个物流企业的管理、仓库、质量检验、销售服务等部门,适合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局域网络,信息中心负责以上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信息处理业务及网络管理。
在服务器所在的管理楼内架设双绞五类线路,服务物流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在解决较长距离的仓库、装配、质量检验等部门,则以同轴细缆的连接方式进行施工;在解决了硬件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上述各项子系统的编程工作。网络总体布局如图8-5所示:
采供销售服务中心
网络管理中心 质检中心
技术中心 远端制中心 物流控过程
控制中心远端
经营单位1.2.3.4...物流单位1.2.3...
油料库,原料库,外协库,半成品库,成品库
网络总体布局图(图8-5)
二、需求管理子系统
从成本控制管理子系统的需求目标,主要是从经营任务的执行状态、经营过程、成本控制、会计核算、质量检验入手,对系统总体目标完成情况和具体经营过程计价核算进行处理和监控。同时接受技术管理子系统的信息流,(如工艺流程卡、工件与工序流程、技术跟踪反馈等)以确定在各个流程中的工序用工、材料、电耗、设备折旧等一系列费用的科学性和监督执行情况。在该子系统的每一个信息流程界面,确保质量标准的实施、质量跟踪与控制、每个经营环节的成本费用控制;同时,还可以对质量检查的标准与结果和任务整体完成情况实施跟踪与评价。从而起到进一步规范经营过程和实现成本核算的管理目标,达到构成任务、经营过程、成本核算和质量管理的科学模式。
总之,上述数据关系在信息系统中非常广泛。它们之间的关联总是通过一定的数据项来实现的,这些可以说是它们的共性。因此,利用这些共性,可以将这些类似关系的数据维护抽象成一个类型,从而增加了软件的费用和大大方便了系统维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