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食品中的化学论文的应用 论文

化学计量学在食品分类鉴别及防腐剂含量分析中的应用--《南昌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化学计量学在食品分类鉴别及防腐剂含量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
食品真实性鉴别和食品中的危害物质分析是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中两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关系到消费者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研究快速有效的食品质量鉴别、分类和有毒有害物质分析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化学计量学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及其它相关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优化化学测量过程,分辨复杂波谱,最大限度从化学测量数据中获得有用的化学分类信息,是一门化学测量的理论与方法学。将化学计量学结合现代分析技术应用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中,为食品安全与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本论文共分为六章。主要研究了将化学计量学模式识别方法结合可见-红外、原子吸收、同步荧光等分析技术,应用于不同种类和产地的酱油、食醋和料酒的分类鉴别;将多元校正技术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应用于食品防腐剂多组分重叠光谱解析和同时测定。
第一章介绍了食品质量研究中常用的一些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模式识别结合红外、原子吸收、原子发射、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传感器等检测技术在食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介绍了多元校正技术(偏最小二乘、主成分回归、平行因子等)和人工神经网络在食品分析中的原理及应用,指出了化学计量学方法在食品质量控制和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研究了以酱油的9个理化指标为变量,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种类和品牌酱油进行分类和质量鉴别。收集了三个不同品牌的53个酱油样品,其中26个生抽,27个老抽样品。通过化学方法测定了酱油的9个理化参数值(密度、酸度、总固形物、灰分、电导、氨基酸氮、食盐、粘度及总酸)作为酱油样品的特征变量。采用夹角余弦法计算了不同样品之间的相似度,评价产品质量的稳定信息和不同品牌样品的区分度。结果表明相似度法对判断酱油质量的的稳定性有一定作用,而对酱油品牌的区分有一定的局限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不同品牌和种类酱油区分的可行性,结果显示不同品牌和种类的酱油能各自聚在一起,表明本研究所选择的变量的有效性。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和K-最邻近法三种判别模型对预报集中酱油的品牌和种类进行判断,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很好的判断酱油的品牌和种类。在建立线性判别和K-最邻近法判别模型前,采用Fisher权重法计算不同变量对酱油分类的贡献大小,采用交叉验证法计算变量个数对线性判别判断准确率关系曲线,得到前7个贡献大的变量对预报集中酱油的品牌和种类判断的准确率能达到100%,即选择密度、固形物、总酸、pH、氯化钠、电导、灰分的测量数据建立数据矩阵。
第三章研究分别以食醋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值和5个理化指标值为变量,探讨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种类和产地食醋进行分类鉴别的可行性。实验购买4个不同品牌29个食醋样品,包括陈醋和白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食醋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化学方法测定食醋5个理化指标值,组成测量数据矩阵。采用向量相似法计算不同品牌和种类食醋的质量稳定性信息,研究两种不同类型变量(金属元素含量和理化指标值)对食醋的区分效果。主成分分析分别用理化指标、金属元素含量值及理化指标和金属元素含量的混合数据为变量,以其得出两种不同类型变量对食醋种类和品牌区分的贡献。从13个变量的载荷图可以得出,金属元素为变量对7个样品类别区分的贡献比5个理化指标的贡献大。在由PC1-PC2-PC3前三个主成分构成的三维得分图中,32个样本按种类和品牌被成功的区分为7组。采用夹角余弦计算样品的距离,32个样本能得到很好的聚类效果。采用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和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判别模型分别对测试集进行种类预报,预报准确度分别达到100%和93%。
第四章测定不同品牌料酒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建立模式识别方法对料酒品牌区分的新方法。实验购买了3个不同品牌共37个料酒样品,测定400-1400nm波长范围的可见近红外的吸收光谱,分别采用一阶导数法和小波变换技术对料酒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去噪和压缩处理。探讨了小波分解尺度对光谱信号的影响,最后选择二阶的Daubechies (db2)小波函数、分解尺度5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对原始光谱数据、一阶导数法和小波变换技术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比较了模糊聚类的效果。结果表明,小波变换能够有效去除光谱噪音和压缩光谱变量,得到较好的聚类效果。采用偏最小二乘和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对料酒的品牌进行判断,预报正确率均为100%。
第五章测定料酒的三维同步荧光,提取特征荧光变量,建立模式识别方法对料酒品牌区分的新方法。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降维和小波变换的方法提取三维荧光的特征变量。主成分分析取第一主成分作为料酒的荧光特征变量。通过比较小波分解尺度对光谱信号的影响的结果,最后选择二阶的Daubechies(db2)小波分解尺度4对原始的光谱数据进行处理,该方法能很好的压缩和保留原始的荧光信息。对主成分降维和小波变换的方法提取三维荧光的特征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小波变换法能更好的对样品品牌进行区分。采用偏最小二乘和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对料酒的品牌进行判断,预报正确率均为100%。
第六章研究了多元校正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化学计量学方法解析光谱严重重叠的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和山梨酸四种防腐剂的紫外吸收光谱,建立了同时测定四种防腐剂的新方法。考察酸度对吸收光谱的影响,发现在酸性溶液中,四种防腐剂的测定灵敏度较高。选择在pH 2.09的B-R缓冲溶液中,对四种防腐剂进行同时测定。在优化的酸度条件下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单组分的线性范围为0.5-20μg mL-1,山梨的线性范围为0.25~10μg mL-1。四种防腐剂的检测限分别为0.22μg mL-1,0.19μg mL-1,0.17μg mL-1,0.085μg mL-1。采用多种校正模型(经典最小二乘(CLS)、偏最小二乘(PLS)、主成分回归(PCR)、一阶导经典最小二乘(DCLS)、一阶导偏最小二乘(DPLS)、一阶导主成分回归(DPCR)及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RBF-ANN)对四组分的合成样预报集浓度预报。结果表明,建立的校正模型均有较好的预报能力,相对预报误差(RPET)小于10%。其中,PCR、DPCR和RBF-ANN的预报误差相对较小,预报误差分别为4.53%,4.55%和4.67%。用建立的PCR和RBF-ANN模型结合光度法对实际样品中四种防腐剂直接同时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TS207.3【目录】:
ABSTRACT8-16
第1章 绪论16-37
1.1 前言16-17
1.2 化学模式识别方法17-19
1.2.1 主成分分析17-18
1.2.2 聚类分析18
1.2.3 判别分析18-19
1.3 模式识别在食品分类鉴别中的应用19-23
1.3.1 红外光谱技术19
1.3.2 拉曼光谱技术19-20
1.3.3 原子光谱技术20-21
1.3.4 色谱及联用技术21-22
1.3.5 电子鼻技术22
1.3.6 核磁共振技术22-23
1.4 多元校正技术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23-25
1.4.1 多元线性回归23
1.4.2 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23-24
1.4.3 人工神经网络24
1.4.4 平行因子分析24-25
1.5 展望25-26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26-30
1.6.1 目的意义26-27
1.6.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27-29
1.6.3 本研究的创新性29-30
参考文献30-37
第2章 酱油的种类和品牌区分的模式识别研究37-60
2.1 引言37
2.2 化学计量学原理37-41
2.2.1 聚类分析37-38
2.2.2 主成分分析38-39
2.2.3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39-40
2.2.4 线性判别分析40
2.2.5 K-最近邻法40-41
2.2.6 相似度分析41
2.3 实验部分41-47
2.3.1 仪器及试剂41-42
2.3.2 实验方法42-43
2.3.3 数据分析43-47
2.4 结果与讨论47-57
2.4.1 不同酱油样品相似度计算47-50
2.4.2 聚类分析50-51
2.4.3 主成分分析51-54
2.4.4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54-55
2.4.5 线性判别分析55-57
2.4.6 K 最邻近判别分析57
2.5 小结57-58
参考文献58-60
第3章 食醋种类和产地的模式识别研究60-79
3.1 前言60-61
3.2 径向基神经网络原理61-62
3.3 实验部分62-66
3.3.1 仪器及试剂62-63
3.3.2 实验方法63-66
3.4 结果与讨论66-77
3.4.1 样品测定结果66-68
3.4.2 不同食醋样相似度计算68-70
3.4.3 数据标准处理70
3.4.4 主成分分析70-75
3.4.5 聚类分析75
3.4.6 偏最小二乘法和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75-77
3.5 小结77-78
参考文献78-79
第4章 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料酒品牌快速鉴别79-95
4.1 引言79-80
4.2 计算原理80-82
4.2.1 Savitzky-Golay多项式滤波及求导80-81
4.2.2 小波变换计算原理81-82
4.3 实验部分82-83
4.3.1 仪器82
4.3.2 实验方法82
4.3.3 样品来源与光谱数据处理82-83
4.4 结果与讨论83-91
4.4.1 不同品牌料酒的近红外光谱图83
4.4.2 数据标准化处理83
4.4.3 主成分分析83-89
4.4.4 聚类分析89-90
4.4.5 基于PLS、RBF-ANN的料酒品牌的预测模型90-91
4.5 小结91-93
参考文献93-95
第5章 基于料酒的三维同步荧光模式识别研究95-106
5.1 引言95
5.2 实验部分95-96
5.2.1 仪器95
5.2.2 样品来源95
5.2.3 实验方法95-96
5.3 结果与讨论96-103
5.3.1 不同品牌料酒的三维同步荧光96
5.3.2 数据标准化处理96
5.3.3 主成分分析96-101
5.3.4 聚类分析101
5.3.5 基于PLS、RBF-ANN的料酒品牌的预测模型101-103
5.4 小结103-104
参考文献104-106
第6章 化学计量学-光度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四种防腐剂106-122
6.1 引言106-109
6.2 计算原理109-110
6.2.1 经典最小二乘109
6.2.2 主成分回归109-110
6.3 实验部分110
6.3.1 主要仪器和试剂110
6.3.2 实验方法110
6.4 结果与讨论110-119
6.4.1 吸收光谱110
6.4.2 酸度对防腐剂存在形态的影响110-112
6.4.3 加和性实验112
6.4.4 单组分线性范围和检出限112-114
6.4.5 共存成分的影响114
6.4.6 合成样品的测定114-117
6.4.7 实际样品分析117-119
6.5 小结119-122
参考文献122-124
致谢124-12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12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芳;王良;苏荣国;宋志杰;王修林;祝陈坚;;[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10期
蒋银土,朱岩,沈璞,胡美琴;[J];分析化学;2001年10期
鲍忠定,许佳飞,许荣年,顾秀英;[J];分析化学;2004年02期
田高友,袁洪福,刘慧颖,陆婉珍;[J];分析化学;2004年09期
石雪;蔡文生;邵学广;;[J];分析化学;2008年08期
白玲,倪永年;[J];分析试验室;2002年01期
邓勃,莫华;[J];分析试验室;1995年05期
叶正良;虞科;程翼宇;;[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3期
史永刚,冯新泸,孙萍;[J];光谱实验室;2005年03期
张前前,类淑河,王修林,王磊,于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广军;[D];燕山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雄辎;田燕;司圣柱;;[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司圣柱;王丽平;董雄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朱文秀;赵继献;张品;张宁洁;;[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张百俊;魏翠英;杨和连;杨东平;;[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吴启勋;宋萍;祁米香;包锦渊;于军;;[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0期
程子毓;陈元涛;赵耿藏;洪美花;;[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卢萍;何剑中;童清;;[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邵丽娜;熊智新;胡慕伊;陈朝霞;;[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张星海;周晓红;唐德松;龚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邓发达;朱立军;戴亚;王鹏;施丰成;尚军;;[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庆新;王伟;顾爱华;;[A];2011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唐晋力;曹丽;;[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王鹤;赵国忠;;[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唐偲雨;彭光宇;王晶;童华荣;王国民;刘毅;;[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贺城;韩鲁佳;杨增玲;陈龙健;黄光群;;[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刘洁;李小昱;李培武;王为;张荣荣;张军;;[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刘素萍;仁立学;胡广春;胡永波;郝樊华;储诚胜;;[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刘素萍;仁立学;胡广春;胡永波;郝樊华;储诚胜;;[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8年
赵勇;刘志存;王忠义;黄岚;侯瑞锋;徐志龙;;[A];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苏宇亮;吴杰;方黎;;[A];国产科学仪器应用、创新和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乔小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程军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王春艳;[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陈祯;[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颜辉;[D];江苏大学;2010年
尹浩;[D];暨南大学;2010年
黄富荣;[D];暨南大学;2010年
于定荣;[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高杰;[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秦建光;[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硕;[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展慧;[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刘海涛;[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何文;[D];郑州大学;2010年
陶丘博;[D];郑州大学;2010年
张帅;[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袁清照;[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曹恒霞;[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京良;[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吕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立军;尤瑜生;冯典英;毛如增;王永连;;[J];工程塑料应用;2006年10期
刘崇春,裘正定,杜锡钰;[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柴丽娜,齐小明;[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齐小明,张录达,柴丽娜;[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金海龙;王玉田;;[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1期
傅平青,刘丛强,尹祚莹,吴丰昌;[J];地球化学;2004年03期
吴波,张良培,李平湘;[J];电子学报;2005年11期
王海水,汪冬梅,席时权;[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2年03期
殷龙彪,李正,许立,程兆年;[J];分析化学;1993年04期
蔡煜东,吴伟,甘骏人,姚林声;[J];分析化学;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全胜;江水泉;王新宇;;[J];食品与机械;2008年01期
赵杰文;陈全胜;张海东;刘木华;;[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9期
杨榛;顾幸生;梁晓怿;张睿;凌立成;;[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年12期
乔园园;杨玲;吴夏;张明涛;;[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年06期
罗婷;赵镭;胡小松;汪厚银;廖小军;吴继红;;[J];食品科学;2008年11期
黄建锋;赵广英;窦文超;;[J];微生物学报;2011年04期
支有冉;宗若雯;王荣辉;李松阳;;[J];火灾科学;2009年02期
刘倩;孙培艳;高振会;蔡文生;邵学广;;[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03期
林永明;许健;李忠任;陈贤;杨德;;[J];农业网络信息;2009年08期
丛培盛;李通化;陈昱;陈念贻;;[J];金属学报;199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伟福;冯国灿;;[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陈明星;缪柏其;靳韬;;[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胡汪洋;景玎;冯民;于宏民;;[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农吉夫;金龙;;[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任丽娜;翟宇梅;王力维;;[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张普敦;周艳明;;[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曹新向;苗长虹;;[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吕青涛;仲晓宁;张兆旺;孙秀梅;容蓉;;[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孙洪元;杜文侠;刘克嘉;;[A];第四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吴旗韬;张虹鸥;岑倩华;;[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叶东云;[N];延安日报;2009年
王新亮 王娟;[N];财会信报;2007年
;[N];中国信息报;2006年
湘财证券研究所
汪先珍;[N];中国证券报;2010年
俞凌琳;[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陈东理;[N];期货日报;2007年
计纲;[N];中国包装报;2007年
王宝琳;[N];科技日报;2009年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穆岩;[N];经济日报;2004年
王昊阳;[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燕清;[D];南昌大学;2010年
姚焕玫;[D];武汉大学;2005年
刘凯;[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张旭明;[D];吉林大学;2008年
尹春丽;[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徐琼;[D];浙江大学;2006年
吴艳;[D];复旦大学;2007年
张超;[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史英杰;[D];天津大学;2008年
王海贤;[D];安徽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建新;[D];天津科技大学;2005年
廖宁;[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秦昌才;[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王欣;[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张艳娜;[D];天津大学;2005年
代金博;[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刘小力;[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陈福;[D];南昌大学;2006年
罗世勇;[D];南昌大学;2006年
谢鹏程;[D];西安工业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应用化学论文c互动话题 - 8684广场
你们还不是好友,请发送好友请求以获得好友最新动态!某地食品中主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现况调查研究--《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某地食品中主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现况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某地食品中铅、镉、汞、铝、甜蜜素、糖精钠、亚硝酸盐及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等8种主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
抽样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抽样。
监测网:依托该地疾控系统现有理化实验室,在辖区24个行政区域设置监测点开展采样与检测。
分析方法:采用SAS9.13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检验,当理论频数小于1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5认为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该地食品总体合格率94.93%(),8种物质超标率分别为:铅5.6%(35/624)、镉3.27%(20/611)、汞1.6%(10/622)、铝24%(24/100)、黄曲霉毒素0%(0/140)、甜蜜素12.08%(18/149)、糖精钠8.16%(12/147)、亚硝酸盐3.89%(7/180)。
2.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结果:食品中蔬菜铅超标率达1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8%;蛋类铅超标率6.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粮食镉超标率5.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肉类镉超标率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油饼油条铝超标率达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4.5%。酱腌制蔬菜类甜蜜素超标率11.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2%;酒甜蜜素超标率3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6%。酒糖精钠超标率3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6%。
3.2010年铅、猪肾镉、汞和酱腌制蔬菜类甜蜜素等物质的超标率以及粮食制品中铝平均含量均低于2009年,呈下降趋势。油炸食品中2010年铝平均含量是2009年的2.46倍,呈上升趋势。
4.城市与农村、以及大中小城市比较结果:城市食品的铅超标率4.0%,低于农村10.6%。大城市食品铅超标率9.7%、中等城市5.5%、小城市3.9%。城市食品中镉超标率2.7%,低于农村5.6%。城市食品中汞超标率0.8%,低于农村4.6%。大城市食品的汞超标率3.9%、中等城市2.8%、小城市0.3%。大城市食品的甜蜜素超标率0%、中等城市10.1%、小城市21.7%。大城市食品的糖精钠超标率0%、中等城市0%、小城市26.1%。以上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该地食品污染状况需要引起关注,监管部门今后应加强对各类食品的监测及安全监管,并科学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公众正确消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R155.5【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摘要6-8ABSTRACT8-11前言11-121 材料与方法12-132 结果13-303 讨论30-324 结论32-34参考文献34-36文献综述36-42 参考文献40-42致谢42-4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43-4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秀山;单世华;王传堂;万书波;;[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魏筱红;魏泽义;;[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年04期
丁鸿;杨杏芬;;[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7年05期
陈君石;;[J];农业质量标准;2009年03期
汤松;禹山林;廖伯寿;张新友;孙海艳;;[J];花生学报;2010年03期
赵燕滔;;[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年11期
陈君石;[J];中国卫生法制;2002年01期
高俊全;李筱薇;赵京玲;;[J];卫生研究;2006年06期
张磊;高俊全;李筱薇;;[J];卫生研究;2007年04期
刘萍,张进忠;[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常安,余芳,杨靖东,王考;[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张远;樊瑞莉;;[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李梅;胡文娥;李锐;聂呈荣;欧阳凤梅;梁嘉瑞;陈彩凤;;[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李兵;陈国华;杨涤尘;朱宁;;[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周建利;黄芬肖;吴启堂;卫泽斌;丘锦荣;;[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李敏;张清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李源;赵艳;王白娟;;[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赵玉琳;[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周琼;屈国胜;;[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母俊;刘克钊;蒋相国;李红梅;;[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骏;;[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余广宇;;[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钱敏;陈海光;白卫东;赵文红;黄桂颖;;[A];广东省食品学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封锦芳;肖荣;张淑华;余焕玲;吴永宁;;[A];第二届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樊丽琴;杨贤庆;陈胜军;李来好;吴燕燕;;[A];“科技创新与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李爱玖;王龙昌;郭芳;周岩民;;[A];第十一届全国家畜环境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张鸿;柴之芳;孙慧斌;王晓蕾;;[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马成有;高宏伟;;[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马友华;赵艳萍;王强;方灿华;王鹏举;江云;董建军;;[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陆昌华;黄胜海;吴孜忞;胡肄农;白云峰;白红武;;[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丹;[D];吉林大学;2011年
丁小霞;[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王菲;[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刘战豫;[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施亚能;[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张润昊;[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黄正;[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马璐琳;[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张存政;[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郗远;[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芳芳;[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铁良;[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罗志;[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刘金娥;[D];郑州大学;2009年
孟琰;[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李守仁;[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钟炳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杨秀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龚朝辉;[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杨武海;[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秀山;单世华;王传堂;万书波;;[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唐书源,李传义,张鹏程,谢琳,李其林,罗林;[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6期
姜红艳,龚淑英;[J];茶叶;2004年04期
张基明,郭利敏,范利辉,肖颖;[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6期
唐书源,周优良,赵中金;[J];重庆环境科学;1996年01期
潘文毅;[J];福建茶叶;2002年03期
曹友军,方企圣;[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3年04期
林升清,蔡一新,赵道辉,林国斌,陈宏靖,程娇英,黄宏南,傅武胜,金玉玲;[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陈玉成,赵中金,孙彭寿,周虹,欧阳柬,陈宏,张秀,殷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李其林,黄昀;[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峰;[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日新;张艳萍;钟国强;丁国清;肖兵;;[J];中国热带医学;2011年05期
王芳;杨文英;王宝旺;雷凯;;[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22期
何亚清;;[J];世纪桥;2011年13期
杜应秀;;[J];广州医学院学报;1977年03期
杨旭;刘云波;孙淑华;孟金萍;王艳蓉;;[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聂木海;侯建荣;黎淑端;梁晓芸;;[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1期
金树兴;葛蓓蕾;;[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8年04期
苏峰;;[J];职业与健康;2010年22期
胡萍;余少文;黎志林;刘擎宇;陈白玉;;[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杨明生,陆小平;[J];化学教育;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江桂斌;;[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魏复盛;;[A];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学术大会报告集[C];2011年
吴永宁;;[A];Risk Assessment of Toxic Chemical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张彩虹;胡小玲;张瑰;;[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蔡亚岐;郭良宏;朱本占;张淑贞;郑明辉;;[A];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刘玉峰;沈晋明;;[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刘玉峰;沈晋明;;[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2年
季宇彬;周晋宇;李文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何卫东;;[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周启星;徐志强;;[A];有机污染环境化学前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叶明旻;[N];镇江日报;2010年
刘沛国 吴建丽;[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夏文俊?记者
曾星;[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张文斌;[N];张掖日报;2006年
衣晓峰 靳万庆;[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记者 王忠德;[N];兰州日报;2005年
太讯;[N];山西科技报;2007年
王民;[N];中国环境报;2007年
郝亚琳;[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张俊德;[N];张掖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楠;[D];天津大学;2010年
仇付国;[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崔正国;[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唐洪杰;[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刘泽佳;[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朱兰兰;[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金彩霞;[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6年
李栋;[D];浙江大学;2012年
马进军;[D];清华大学;2008年
林国桢;[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成平;[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赵雁冰;[D];河北大学;2011年
曾龄颐;[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万定珍;[D];扬州大学;2008年
丁艳;[D];扬州大学;2008年
方倩;[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陈春波;[D];扬州大学;2006年
刘娟;[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石艳玲;[D];同济大学;2008年
董志贵;[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