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温州的四大商业哪个银行存款利息高高,确有此事么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存款利率银行三大阵营 存款理财要“率”比三家
温州财经网&&
稿源:信息时报&&编辑:温州财经网
关键词:存款利率 城商行 股份制银行 商业银行 定期存款
  信息时报记者袁峰
  随着央行6月8日、7月6日两次连续降息,各家银行 在1年期、2年期、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采取了不同的对策,逐步形成三大阵营。受此影响,各家银行的理财 收益也出现不同,因此市民办理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时都要“率”比三家。
  业内人士建议,由于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商行的网点少,客户数量远远低于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因此为拉拢客户,在两次连续降息后,不少城商行均采取了全线“一浮到顶”的策略,而在理财产品方面也“高举高打”,以市场上的高收益“揽客”。市民不妨选择城商行的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更划算。
  三大阵营各档期利率均不同
  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在存款利率方面,各家银行的浮动程度各有不同,逐步形成了三大阵营。
  A第一阵营: 工行 、 农行 、 中行 、 建行 、 交行 五大行和邮储银行
  这六家银行的活期和二年期以上利率与基准利率持平,均不上浮。具体情况是,活期存款利率为0.35%,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则与央行最新的基准利率 一致 ,分别为3.75%、4.25%、4.75%。不过,核心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上调25个基点或至1.08倍,达到3.25%。
  B第二阵营:以 平安银行 、 招商银行 、兴业、华夏、 浦发 等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
  它们与第一阵营的大银行不同的是,将活期、3个月、6个月和1年期的存款利率均上调至规定的上限,即基准利率的1.1倍,其中活期存款利率达到0.385%,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为2.86%,半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08%,1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3%,但其他中长期存款利率则并未上浮。
  刚刚正式完成整合 深发展 的平安银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6日再次降息后,平安银行将活期存款、1年期及以内的定期存款利率上浮了1.1倍,活期存款年利率为0.385%,整存整取3个月期、半年期和1年期的存款年利率分别为2.86%、3.08%和3.3%,利率水平略高于四大行以及部分股份制银行,但其他中长期存款利率则并未上浮。平安银行这样快速的反映不仅是出于避免存款客户的流失,更是出于保护储户的相关利益。
  C第三阵营:广州银行、华兴银行、东莞银行、九江银行、大连银行、杭州银行等中小型城商行
  全线存款利率都按照最高限额上浮,除了活期、3个月、半年、1年的利率于股份制银行相同,2年期、3年期及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分别调至4.125%、4.675%和5.225%,在基准利率上上浮10%。
  小算盘存款应首选城商行
  记者算了笔账,以一年期存款为例,10万元存在这三类银行的利息分别为3250元、3300元和3300元,也就是说存在国有大行最亏,而存在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都要多出50元;
  10万元二年期存款,这三类银行的利息分别为7500元、7500元和8250元,存在城市商业银行比六大国有银行和多数股份制银行的利息多750元;
  10万元三年期存款中,城市商业银行比前两者存款利息差多出1275元;10万元五年期存款利息差也是如此,城市商业银行要高出2375元。
  不过值得提醒的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缺陷是网点较少,难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媲美,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银行存款。
  相关银行理财产品:城商行收益最高
  央行两次降息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受到了持续的影响。从产品预期收益下降的幅度来看,目前市面上的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难见5%以上,大部分处于4%~4.6%之间,还有不少甚至在3%左右。其中,国有商业银行降幅最大,农村 金融机构 次之,股份制银行降幅随后。近日,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下行的同时,城商行却以高预期收益异军突起,大部分城商行的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仍坚挺在5%以上。来自普益财富的监测显示,今年上半年,城商行产品以4 .99%的平均预期收益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成为三大主力之首。在理财收益普遍缩水的趋势下,业内人士建议市民可以换一个思路选择“服务更为灵活、排队等候不那么拥挤”的城商行。
  “下半年预期收益率肯定还会下降”
  某股份制银行理财 分析师张文告诉记者,过去,银行理财市场一直是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唱主角,城商行在银行理财市场上起步较晚,影响力小,但随着两次连续降息,城商行为争夺市场份额,扩大银行的影响力,凭借自己灵活的优势,大力发行相对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吸引了不少客户的关注。
  他还分析指出,理财产品的利率随着市场利率变动,现在处于降息通道,下半年预期收益率肯定还会下降。
  降息之下考虑两种投资方式
  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陈豪建议市民,在目前国内经济明显下滑、国外金融市场 持续动荡、进入降息通道的情况下,投资者一方面可考虑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较长期限理财产品,以提前锁定收益。
  另一方面可考虑城商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因为城商行往往更愿意让利于客户,以提升预期收益率的方式来吸引客户。
  带着一身&来路不明&的汗臭味,85后女&北漂&rd... 
新闻、合作热线 :1  
温州财经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温州存款大王:银行上演拉存款战争客户4千万没了
  温州出现存款大王日存23亿 究竟是商人还是官人众所周知银行生存的根本就是存款,无论是企业存款还是普通老百姓的个人存款,都是商业银行竞争的对象,也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在银行竞争争揽存款的今天,我们更多的应该是采取正常的竞争手段,加强银行自身的服务意识,加强银行的竞争能力,来获得更多客户的信赖和青睐,而不应该以权压人,以势夺人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否则,真的很容易摊上大事。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温州国资委某总经济师利用自己分管国企的相关权利,打着账号清理的旗号,把所有市属国企账号开在其妻子所在银行。日均存款23亿,该银行支行成立半年后存款即达到38亿。据悉,目前,当地纪委已组织专人开展调查。网友介绍:丈夫利用自己的权利与权力,承揽国企存款,放进妻子所在的银行那里。不但能从中获利,还能提高妻子所在银行的营业额以及利润,有不少网友看完调侃:该支行简直就是他家的私人银行了!据悉,潘某,系该总经济师妻子,现供职于某银行黎明支行行长。该支行(黎明业务部)成立于2013年3月,该支行成立半年后存款即达到38亿,当年日均存款23亿,而且所有账户及存款均为国企。据调查得知,这些存款资金并非国企自有资金,大多是银行贷款而来,高息贷款,低息存款,国家受损,个人得利银行上演拉存款战争 客户4千万存款不翼而飞传统的四大行雄踞全国,地方性中小银行更是遍地开花……紧俏的资金,群雄林立的竞争格局,一场拉存款的战争就此拉开大幕。当追逐利益的欲望已经超越提供正规服务的底线之时,这对于任何系统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毕竟,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每个人又都逃不开这样的风险。银行资金的N国演义前段时间,微博上广为流传的一张“红粉军团”的图片引起了轩然大波。坊间流传的说法是,此为某商业银行一支专门为吸收存款而设立的“娘子军”。我们姑且先不论关于该图片说法的真实性,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本也是其基本业务。然而,发生在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种种光怪陆离的现状多少有些令人哭笑不得:银行行长陪客户喝酒喝到胃出血、银行职员迫于业绩考核跳楼自尽、银行存贷比考核日利息高达千分之五、客户取款频频遭到推诿,再加上红粉军团、资金掮客……为了拉存款,中国的银行们可谓花样百出。的确,这也许是“史上最严厉的调控”。自2010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日,央行又勒令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也纳入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仅此一项,就将有超过9000亿元的资金被冻结,相当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3次。而粗略估算,本轮调控冻结的资金总量接近5万亿元。银行们自然是叫苦不迭,原因无他——无钱可贷。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贷款变得更加纸上谈兵,甚至连个人住房贷款也是难上加难。于是,我们的手机上常常收到“你急需资金吗”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短信,于是,民间金融案件越来越密集地见诸报端。另一方面,银行之间的竞争却是有增无减。传统的四大行雄踞全国,大型银行也在急速扩张,外资银行不是猛龙不过江,地方性中小银行更是遍地开花……大家争夺的实际上是同一块地盘,不管是从全国还是从某一区域来看,存款资金只有那么多。存款是银行的立行之本,蛋糕如何来瓜分?那就要各凭本事了。紧俏的资金,群雄林立的竞争格局,一场拉存款的战争就此拉开大幕。我们无意去苛责银行的种种行为,事实上,在《商界》记者遍访银行普通工作人员、客户经理、分理处主任、行长副行长等银行内部人员的过程中,他们也确实有很无奈的理由。但如果放在商业领域来看,这就好比是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厂家(央行)收紧对经销商(商业银行)的供货(货币供应),显然不能成为经销商窜货、违规操作,甚至在客户身上打主意的说辞。当追逐利益的欲望已经超越提供正规服务的底线之时,这对于任何系统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毕竟,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每个人又都逃不开这样的风险。不翼而飞的千万存款如果这不是孤案,那么无疑,中国的银行系统将置身于巨大的风险之中。而事实上,这显然并不是孤案。我们的关于银行拉存款的追问,起源于一个电话。8月中旬,《商界》编辑部接到了这样一个来电:电话那头是山西太原的一位企业主,她称自己几位亲属在存在当地农行的4000多万元的存款竟然不翼而飞,而银行方面却拒绝处理此事。他对此感到十分愤慨。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钱放在银行自然是万无一失。当这样的事件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之时,人们往往难以看出其中的玄机。然而,这样事情已经不是一桩两桩,频发的银行资金事件,使得我们常常担忧,中国的银行体系究竟已经危险到了何种程度?于是,《商界》记者赶赴山西,探寻这起由银行拉存款而引起的纠纷的秘密。银行,“抢钱”在太原,作为当事人之一的王红(化名)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便是:“没想到钱放在银行竟然会发生这种事,现在企业刚刚上马的一个项目,却不得不因为资金问题搁置下来。”王红告诉记者,2009年,有一位生意上的伙伴找到她和另外几位亲属,称需要帮在银行的朋友一个忙,拉上一笔存款。当时王红不明就里,而且所在的企业并不缺资金,一想钱存在哪里都是存,于是便与其他六位亲属分别将4000万资金存在了农行在太原的两家分理处中。在这期间,由于没有动用资金的需求,王红一直以为这笔钱就静静地躺在银行的账上。直到2010年底,王红因所在企业搬迁车间需要资金,才想到了这笔钱。根据银行规定,5万以上的取款需要提前预约,但在王红等7人预约的时候,银行均以年底资金紧张各种理由婉拒了他们的取款要求。在长时间的等待后,日,王红前往农业银行太原分行一家分理处打印银行存折明细,突然之间跳出的数字让她一下子蒙了——“0”,存款余额为零。据打印出来的存折明细显示,这张存折在日时,尚有三百万零十元的存款。记录还显示,就在她存款当天,300万元就已经被转出。王红大惊失色,赶紧再去查看其他人的账户,7人开户了12张存折、一张银行卡,共4000余万元存款不翼而飞。事件看上去再简单不过,我在你银行存钱,现在钱莫名其妙地不见了,你银行自然要给个说法。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更加曲折离奇,银行与储户双方各执一词,案件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谁动了我的钞票?农行分理处的流水显示,日王红的300万存款被转入一个叫赵鸿彬的人的账户上,办理方式为本人签字。此外,王红名下的另两笔分别为100万元的存款,分别在7月23日以及9月25日被转到赵鸿彬和岳有国名下。据了解,转入这两个账户上的钱,实际用款人是当地一家叫做谦娜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张谦。岳有国和赵鸿彬是如何将储户的巨款转入张谦的房地产公司呢?《商界》记者向多家银行内部人员印证,他们均表示,一定有银行内部人员参与其中。而根据太原公安局经侦支队调查,农行这两家分理处的刘刚、杨宇,以及分管两家分理处的会计副主管李强均有涉案。根据刘刚在公安局的笔录显示,每次转款前一天,李强都会给他打电话或者把他叫出去吃饭,而赵鸿彬、岳有国有时候也在场。李强告诉他第二天存户会到储蓄所开折子,让他等款到账后,再把钱转到赵鸿彬或者岳有国的存款账户上。“存折上不留取款记录的方法是取消打印,或者打印在废纸上。”刘刚在笔录中如此解释。然而,根据王红的说法,他们并不认识银行工作人员,更不认识实际用款人。那么,岳有国是如何知道第二天会有人来存款呢?“拉”出来的纠纷这就必须需要一个拉存款的“中间人”——陈生(化名)。张谦告诉陈生,农行的员工可以以内部团购价购买他正在开发的小区。自己一位在银行的朋友需要存款,如果陈生可以介绍存款,一是可以帮朋友的忙,同时可以以农行内部很便宜的价格买房子。陈生说,当时说好每存500万元可以以每平方米4000元的价格买一套房子,存期最低一年。他向农行的人打听确实有这笔团购存在,也查看了谦娜房地产公司的工商资料,于是相信了张谦。王红坦言,他们正是冲着能够低价团购房子,才将存款以活期利息方式存入农行太原分行的这两个分理处的。然而,银行方面也有说法。在王红等人报案后不久,农行也报了案。而农行方面提起的,是一起刑事诉讼。银行认为,虽然表面上这是一起储蓄存款合同纠纷,但实际上是张谦、岳有国、赵鸿彬与王红等人因借贷关系引起的纠纷。双方分歧的关键点在于,王红等储户是否知情。但王红却认为银行的说法很牵强:“他说我们当时在场,那你可以调监控录像出来看啊。可是我们让他调录像时,对方又说录像丢失了。他们分明是在拖延归还我们存款的时间。”截至本刊发稿之际,这起扑朔迷离的案件依然未有定论。针对农行方面的报案,太原市警方仍在调查之中,而当地法院已经进入三审,依然没有做出判决。而王红等人存在银行的钱,目前一拖再拖,看不到任何追回的迹象。回顾本起案件,我们暂且先不论谁最终对此事负责,究竟银行是受害者还是储户是受害者,抑或是都上了当,但银行及银行工作人员在吸收储蓄、使用资金上的种种乱象,已是初现端倪。从存贷两端来看,银行何以会推出低价团购住房的项目以吸收存款,银行方面与房地产商之间难以言明的关系,银行人员在操作上的种种潜规则,已经足以让我们担忧。如果这不是孤案,那么无疑,中国的银行系统将置身于巨大的风险之中。而事实上,这显然并不是孤案。拉存款悲喜剧随着各家银行之间竞争的白热化,再加上货币政策一紧再紧,银行的日子也愈发地吃紧。为了继续保持“光鲜的外表”,银行们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商界》记者,在外界看来,在银行工作似乎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情,事实上,这份工作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般光鲜。这些年来,随着各家银行之间竞争的白热化,再加上货币政策一紧再紧,银行的日子也愈发地吃紧。为了继续保持“光鲜的外表”,银行们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被魔化的利息1.疯狂的日息“各家银行都推出年利率不等的理财产品,但是相较温州那边的银行,真是小巫见大巫,人家都喊出日息了。而且不需要你买理财产品,只要存现金就可以。”上海一位金融行业人员表示。据悉,最先是温州部分银行曾一度开出“存1万返440元”的高额利息吸引大量储户。随后,多家银行纷纷依葫芦画瓢。为冲量,银行需要资金的时间仅是6月30日和7月1日这两天,过了7月1日,储户就可以取走资金。温州一位银行内部人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储户在6月30日存入1000万元现金到银行,仅仅3天时间,7月2日便取走了这笔存款。这家银行为此支付的利息高达16万元。“但必须是在温州的银行开户,基本上你存进户头后,最快1小时就能把利息打在你的账户上。”2.高息抢单“急需存款1千万,私下回报6‰。”这是胡小军(化名)不久之前发出的的一条“业务救急短信”。身为深圳某股份制银行对公业务客户经理的他,为应对月底揽储指标考核压力,将短信发给了在某中型企业做财务的大学同学张某。两个月前,经过多方游说,该企业在胡所在的支行网点开立了一个结算账户。但张某却并没有卖这个老同学的人情,他很快得知,某国有大行的支行给他部门的财务总监开出了7‰的揽储回报,两人同样是同学关系。而在同期,张某和他的财务总监还受到来自一些新设银行的“拉拢”,他们给出的揽储回报从7‰到1%不等。如此一来,只有“区区”6‰回报的胡小军就不在他们考虑之列了。3.巧用“打新股”“‘打新股’实际是一种变相揽储行为,就是拉我们来帮他们完成指标。不过,大家各取所需。”一位到温州某银行“打新股”的投资者向记者表示,两三年前,他就加入了一个专门以理财为讨论话题的QQ群,这个群共有50多位成员。此前一年,他都在广州从事打新股的投资。“不过点数太低,日息只有0.4%,而温州的返点高的可以多出一倍来。只要选择在季末或月末存进去,第二天就可以把钱拿出来。钱在账户里边存一天。”在广州这个理财群,成员多来自工薪阶层,独立拥有的资金量十分有限。而银行排斥散客,设置了100万元的存款下限。所以,罗新和他的群友们想到了一个“凑零为整、抱团出击”的办法,把大家的资金集中起来一起投资。在高额利润的趋势下,包括罗新在内,10多位群友今年开始把投资的主战场转到了温州。“开始我们还有点担心。”罗新坦言,“但去得多了,彼此相安无事,睡个觉账上的钱就涨了,赚得盆满钵满,这就产生了羊群效应。”在一批领头羊的示范下,全国各地的“有钱人”都开始揣着资金涌进这条掘金的大流。4.存款送金条“存款送礼”是很多银行都开展了的活动。比如,在华夏银行某分行,存1年定期3万元的客户可获折叠桶,存5万元的客户,就能获得折叠车。而中信银行则将客户定期存款和积分联系,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标准,存定期存款就给予客户一定的积分奖励,后者可以凭借积分换购物卡。据记者了解,深发展银行某支行竟然还开展了“存款送金条”活动,若客户存入20万元,就可以得到2根10g/根的金条。如果按照金价每克人民币320元计算,2根金条的价值在6400元左右,这样20万元的定期存款利率相当于在3.2%左右,这已经大大高出一年期2.25%的存款基准利率水平。银行内部人士称,现在各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很大,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不得不在收益补偿方面“动脑筋”,“所以很多银行不得不打政策的‘擦边球’”。被异化的理财1.月末超短期冲刺为了冲刺年底的考核指标,并为明年的贷款投放打好基础,更为了应对监管机构不断加强的银行存贷比等监管指标,一些银行纷纷采取力推理财产品的手段,加大吸储力度。“许多银行出现了类似短期、甚至超短期的理财产品,以吸引储蓄。”一位银行人士称。而据记者观察,银行推出的短期理财产品,多集中在月末完成申购,最短的周期甚至仅为三四天。2.狂发千款理财品毫无疑问,揽储压力催热了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据统计,仅仅去年年底,各商业银行共发行1019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幅达53%,同比增幅45.8%。日均发行约34款。数据显示,2010年11月份,无论是人民币理财产品还是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当月,各商业银行共发行人民币产品796款,较上月增加378款,环比增幅90.4%。外币理财产品发行223款,较上月增加29款,环比增幅15.0%。对于银行而言,发行理财产品不仅可提前归集客户资金到该行账户,而且产品到期后,部分客户可能将理财资金直接变为存款。3.挂理财的头,卖揽储的肉除了暗中进行的高息揽储外,更多的银行又出新招,纷纷推出高息理财产品。浦发银行某网点理财经理向记者介绍,一款投资期限为27天的短期理财产品,6月27、28、29、30日发售4天,年预期收益率为5.5%,比定期存款的利率高出了两个百分点还要多。华夏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14天的收益率为5.4%,10万元存半个月就能获得5400元的收益。一位中信银行的工作人员则称,只要符合收益条件,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5.6%。同期,招商银行等其他银行,也发行了为期3天到一个月不等的高预期收益率的短期理财产品,发售时间均为6月底。业绩考核下的众生相1.关系就是生产力何菁(化名)是某股份制银行支行的一名员工,她除了要负责其他一线业务外,现在银行领导又下达了指标,给每个员工都新增了揽储任务,而给她的任务是一个月100万元,现在不得不四处找关系解决问题。何菁无奈地说:“拉不到存款领导不高兴,直接影响季度奖金的发放。”“除了我们银行,其他股份制银行的情况也差不多。”何菁介绍,她同学是另外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员工,最近一直奔波于各个企业之间,希望能拉到资金。监管部门禁止高息、存款返礼,各银行都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但为了完成储蓄任务,私下里会给长期合作的熟悉客户不一样的“礼遇”。2.客户经理自杀身死日,平安银行宝安支行客户经理段彬祺传言因考核压力自杀身死。死者段彬祺,28岁,入职平安银行三年,是宝安支行零售业务部门的一名客户经理。据悉,事发当天上午10时左右负责段彬祺工作组的黄行长曾与其“谈话十分钟”,但内容不得而知。死者家属认为,导致死者患此症的根本原因为“平安银行非人性化的工作考核制度和高工作压力”所致。自从今年年初平安银行对公司员工调整了考核制度,过去以贷款多少量为业绩,现在却以存款量来计算。“要求每个销售员工每周完成30万元人民币的理财产品和30万元人民币的基金销售,底薪也根据业绩表现进行每季一次的相应调整。此外,每天要打40个客户电话,为防止作弊还专门设置了录音系统。”3.行长们的无奈“没有增量存款,拿不到奖金,位置不保;有了增量存款,纵然奖金送人,位置可保。”这是一位银行支行行长的无奈。该人士介绍说,数年前,支行行长都有用来公关营销的个人经费,俗称“行长基金”。那时考核压力不大,这笔基金就随便报账了事。近年强化考核后,行长基金没了,全部在与增量绩效挂钩的年终奖中体现,揽储压力同样巨大。同样身为某支行行长的另一位人士称,“分行给了支行具体的增量指标,客户经理们完不成任务,我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光是上半年,他为揽储和维护存量就花费数十万元向企业公关。“再完不成任务,就只能自己倒贴,高价买存款。”其称,“还有更惨的,有家银行的支行行长眼看年中难达标,干脆挂印不干了。要知道,他的年中增幅指标是35%,太难了。”面对支行的考核压力,分行也感到很无奈。某国有银行深圳分行行长称,一个城市的年增总存款难达到30%以上的增幅,但各家银行存款年增幅考核多在30%以上。其结果只能是恶性竞争。其他银行都在上指标,你不做,你软了,一年会掉一两百亿元的存款,这个责任谁担得起?外资银行祭出高息利率比中资行高三倍“没想到换个银行存外币,收益能差这么多!”储户王先生最近刚刚把账户中的澳元“倒腾”到一家港资银行中。至于原因,是因为他看到了该行最近将一年期澳元存款利率提高到7.4%,这几乎是一些中资银行的4倍以上。拉存款战争的硝烟四处弥漫,外资银行也不得不祭出高招揽储,限时提高外币存款利率,惠及美元、港币、澳元等多个币种。相比之下,中资银行的外币储蓄利率则相对较低。以中国银行的外汇存款利率为例,一年期美元定存利率为1%,澳元一年期为1.575%,其他主要货币的利率也普遍不足外资行利率水平的1/3。中介浮出水面1.“四赢”的揽储中介“银行需要存款就这么2天时间,所以你存10万20万,没有多少利息,但是中介却能把分散的资金集中去存,这样利息就大不相同了。”一知情人士透露,“银行冲量都是上亿元,对散户‘没有兴趣’,很多投资者把钱集中到一个账户下,银行很快就把利息打给我们。”银行对存款的如饥似渴,催生了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中介,而他们的分工也更为细致:从一年期存款,到短期存款,再做活期存款,都有“专款专人”在做。这批资金掮客,有以担保公司的名义出现,也有以投资公司的名义现身,游走在资金的边缘地带。他们自称“四赢”:银行完成存款任务、贷款申请者得到资金、投资者与他们自身亦各自得到酬劳。2.“绝对安全”的高回报前段时间股市调整,杭州陈女士决定暂时退出,手里有了50万元现金,想做稳健点的投资。无奈,固定类理财收益太低,陈女士有些不甘。朋友介绍:“你不如存到小银行里去,收益保证令你开心。”朋友给了陈女士一个电话号码,让她自己与某投资公司中介人联系。“50万起存,一年期收益在现有银行2.5%年利率基础上,再当场给你2.5个百分点。不过,必须保证存款必须得存上一年。”陈女士与这位中介人接上了头,对方给出了这样的收益,“金额大一点我可以再增加点。”陈女士表示,眼下手头可用资金就这些。“具体怎样操作呢?”陈女士有些不放心。“你进去后,直接到网点把钱存一下,跟柜面说,这笔钱记在某信贷员名下,算他任务。存完钱之后,复印一份存单,在空白处写上承诺一年内不提前支取,签上你的姓名和日期,最后把这个复印件交给我就行了。”按照对方的授意,陈女士很快办好手续,随后,把复印件交给这位中介人。中介人索要了陈女士的银行卡号,几分钟后,陈女士收到银行短信,其卡刚被转入人民币12500元。交易成功后,陈女士忍不住问:“你是帮这家银行拉存款啊?”“好几家呢。”中介人一口气报了几家银行的名字,“不过,目前还是这家银行返点最高。如果你有要存款的朋友,可以直接介绍过来,绝对安全。”/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个银行存款利息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