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商业银招行理财产品怎么样样

“錢荒”余音未了銀行理財如何“回歸本源”--財經--人民網
“錢荒”余音未了銀行理財如何“回歸本源”
&&&&來源:&&&&
&&&&&&字號
  編者按2013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一直處於走低狀態,除個別城商行外,大中型銀行的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已降至3%至4%。但進入6月份后,受銀行流動性緊張和年中考核臨近等多重因素影響,風雲突變,銀行理財市場再次出現“水漲船高”的局面,產品收益率攀比著快速上漲。眾所周知,銀行理財產品本身對調節商業銀行資金頭寸、資產負債表有重要影響,每年這個時點,幾乎都會上演銀行通過提升理財產品收益率來“搶錢”的大戲。“錢荒”來襲下的銀行理財市場的“虛高”亂象再次引起各方關注。
  銀行理財如何厘清自身定位、走出“角色錯位”的窘境?如何規范、理性發展,避免各種糾紛與負面因素干擾?如何擺脫資產負債業務附屬工具的地位,並真正回歸“代客理財”的本源,走上真正的資產管理之路?這些問題無疑值得我國銀行業細心揣摩、認真反思。
  走資產管理之路
  隨著銀行“中考”的結束和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的走低,一度“瘋狂”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近期出現回落,從6月中旬的7%下降到7月初的5%左右。短短兩周之內,預期收益率經歷這樣的“過山車”行情,使理財產品淪為調節銀行資金頭寸、監管套利工具的“角色扭曲”問題受到空前關注。銀行理財如何擺脫資產負債業務附屬工具的地位,走上真正的資產管理之路,是我國商業銀行必須思考的問題。
  理財產品背負“吸儲”罪名
  銀行理財業務的實質,是商業銀行受客戶之托、代為管理客戶資產、以實現其財富保值增值的金融服務方式。開展理財業務可以增加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促進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轉變。但在國內,理財業務的地位卻是相當扭曲的,名為中間業務,實為資產負債業務的附屬工具。
  商業銀行熱衷於發行短期理財產品就是一個例証。“短期理財產品本是為了向有短期資金頭寸的個人和機構提供保值增值的理財渠道,同時增強銀行在理財產品發行期限和流動性安排方面的多樣性和豐富性。而商業銀行卻靠該類產品來爭搶資金,提高存款以壓低存貸比,理財變為變相攬儲。”普益財富研究員吳濘江表示。
  為此,2011年9月銀監會下發了《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商業銀行不得發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財產品變相高息攬儲,在月末、季末變相調節存貸比等監管指標,進行監管套利,特別強調對期限在一個月內的理財產品的監管。此后,1個月以下期理財產品發行受限,商業銀行隨即改發1至3個月的產品或滾動發行產品,利用理財“沖存款”的意圖顯而易見。
  在6月中旬中國銀行業經歷的“錢荒”中,理財產品再一次扮演了“救火隊員”的角色,多家銀行通過發行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吸引資金,緩解流動性緊張局面。普益財富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1日至6月24日,國內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中,扣除結構性產品預期后,預期收益率大於等於5%的產品共267款,5月份全月預期收益率大於等於5%的產品共有198款,增幅為34.85%。記者注意到,不少銀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飆升至7%以上。
  身份“怪相”的由來
  國外的經驗已經証明,商業銀行之所以要開展理財業務,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實現從“借給別人錢來賺錢”到“替別人管理錢來賺錢”的業務過渡和轉型,是實現低資本消耗、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利率市場化的大環境下,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的一定資產管理能力強的銀行,而不是資本實力雄厚的銀行。
  為何到了國內,一切都變了味?南京銀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戴娟告訴記者,國內商業銀行對於理財業務和理財產品這一“舶來品”的態度總是處於變化和搖擺之中。從最初的“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的試水”﹔到2006年至2007年的“間接參與權益類市場”﹔再到2008年后的“解決各種表內問題———如調整規模結構、減少資本消耗、拉動負債業務、應對同業競爭”﹔現在又在逐漸回歸“代客理財”的本質。國內商業銀行總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內外部原因,不斷調整著理財業務的發展方向和策略。這樣的變化搖擺也為整個理財業務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宣傳媒體抑或是投資人,似乎總認為商業銀行發展理財業務的動機不純,甚至從來沒有把理財產品作為一個“好孩子”來看待,批評、指責乃至投訴時有發生。
  更為關鍵的是,當前銀行理財產品還面臨著“身份”缺失———這一事關理財業務未來發展的法律風險。時至今日,在理財產品是什麼、理財產品的法理關系如何界定等原則性問題上仍有巨大的爭議。雖然銀監會也出台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加以指導和規范,但與保險、基金、信托等產品相比,理財產品的“身份”明顯缺少一部國家級別的法典予以明確。
  “正是因為‘身份’的不明確,造成投資人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雖一再測評風險承受能力、簽署風險提示說明並承諾風險自擔,但隻要遇到虧損,就會與銀行糾纏不休並要求各種賠償或補償,甚至引發群體事件。而國內商業銀行也因顧忌商譽風險而將錯就錯,明知投資人有將銀行理財產品視為儲蓄替代品的傾向,但仍在變相透支銀行信用的基礎上通過快速發展理財業務來解決自身問題,嚴重扭曲了理財業務的本質。”戴娟表示。
  應高舉資產管理大旗
  業內專家表示,要擺脫資產負債附屬工具的地位,銀行理財業務必須向真正的資產管理邁進。資產管理業務的實質是為投資人獲取絕對收益,而強大的投資研究能力正是獲得絕對收益的有力保障。因此,商業銀行的投研能力亟須進一步提高。
  “以商業銀行發行的主流產品為例,其中絕大多數投資於固定收益市場的產品均採用持有到期策略,通過持有債券到期來規避市場風險,又因為目前尚無信用產品實質違約而不考慮信用風險,最后再通過不斷發行新產品‘接龍’來化解流動性風險。如果需要提高產品收益率水平就加入各式各樣的信托、信托受益權、信托回購、委托債權等,並繼續採用持有到期和‘接龍’的策略。這樣的投資與其說是投研能力強不如說是壟斷地位強。”戴娟認為。
  戴娟進一步表示,提升投研能力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對於信用類產品的研究能力、對於固定收益類產品進行對沖的能力和對於權益類市場的參與能力。“商業銀行的強項在於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投資,但這並不意味著就要放棄權益類市場。權益類市場一旦反轉,無論是在投資業務還是基於投資目的的融資業務上,均存在著巨大的‘商機’。商業銀行既可以投資結構化產品中的優先級、在嚴控風險敞口的前提下適度享受証券市場帶來的高額收益,又能夠通過與券商、基金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或約定資產回購業務來實現‘不做淘金人,但可以賣鐵鍬給淘金人’的目的。”她告訴記者。
  當然,理財業務的良性發展離不開參與各方的共同努力,除商業銀行外,監管部門應不斷完善監管法規,以指導銀行開展業務﹔投資者也應不斷提高識別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正確樹立“風險與收益成正比”和“理財產品不是儲蓄替代品”的投資理念。唯有如此,中國的理財市場才能健康發展,投資者和商業銀行才能實現雙贏。
  邁向“陽光化”
  近年來,銀行理財產品已經成為銀行應對“中考”的神器。通過大量發行理財產品並在6月下旬提高產品收益率吸收投資者資金,幫助銀行達到存貸比等考核要求,已是各商業銀行慣用手法。然而,與往年不同的是,由於央行態度扭轉,使6月末銀行資金市場流動性異常緊張,銀行理財收益率也隨之水漲船高,甚至還出現了期限與收益倒挂的現象,今年的銀行理財市場顯得尤為瘋狂。
  隨著“中考”落幕,銀行流動性風波逐漸平息,銀行理財市場的瘋狂價格戰也接近尾聲。自7月1日起,新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回落態勢十分明顯,6%以上收益率產品幾乎絕跡。自此,一場攬儲大戰告一段落,同時,銀行也平穩通過了一場兌付考驗。
  業內專家表示,雖然目前銀行發生系統性理財產品兌付風險的可能性極小,然而近期連連爆發的“黑天鵝”事件也在敲響警鐘。隨著監管日趨完善,銀行理財市場正在向“陽光化”發展。
  6月市場表現異常兌付考驗平穩通過
  據普益財富統計,6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達到4.7174%,環比5月份的4.2845%大幅上升43個基點,產品收益率不僅上升突然,且升幅較大。同時,從周度數據來看,6月下旬6%以上產品大量涌現,帶動平均收益率跳漲更為明顯,22日至28日收益率較上周4.6852%水平一躍而上至5.2153%。其中,股份制商業銀行產品平均收益率的上浮幅度更是達到100個基點左右,5.50%左右的周平均收益創下了自2012年以來的最高值。
  如此瘋狂的收益率難免引發質疑:6月末發行的理財產品,大部分期限集中在3個月以下,因此,在8、9月份較為集中的到期兌付時段,銀行能否經受住考驗?
  “自5月份債券市場受到清理之后,商業銀行自有賬戶和理財賬戶之間的債券買賣被叫停,以往銀行依靠兩個賬戶之間的債券資產買賣來實現資金銜接的做法受到限制。此后,將短期理財資金投資於長期債券的做法非常困難。此次發行的產品很少投資於期限較長的債券,基本上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而資金利率的高企使產品投資回報較高,因此兌付方面出現問題的可能性非常小。”普益財富研究員曾韻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表示。
  除此之外,此前惠譽也曾發布報告稱,6月底前,中國商業銀行將有1.5萬億元理財產品到期,從目前來看,銀行已經平穩地度過了這一兌付時期。業內專家分析表示,從總體概率上來說,目前銀行發生系統性理財產品兌付風險的可能性極小。“商業銀行出於風險考慮,一般情況下是會提前備好資金用於理財產品的到期兌付﹔並且,理財產品到期后,有許多理財投資者並沒有馬上撤出資金,也給了銀行緩沖的空間。”
  7月初收益率回落仍略高於往常水平
  相比6月末節節攀升的收益水平,進入7月份以來,市場流動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銀行間市場主要期限的拆借利率明顯回落,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隨之呈現明顯回落趨勢。
  “一到7月份,銀行理財市場就‘變了臉’,目前再想買到6%以上的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看來是比較難了。”正如一位理財投資者所言,7月1日似乎成為了銀行理財收益的分水嶺。自7月1日起,銀行理財市場新發行的產品中已經難尋收益率6%以上的蹤影,有少量在售產品也是在6月末發行,目前基本募集已滿。
  據記者統計,7月1日之后新發行的理財產品中,國有大行所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回落尤為明顯,目前收益率大多已回歸4%至5%水平﹔相比而言,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大部分還位於5%~6%區間,其中收益率最高的一款產品為5.9%,期限36天,相比此前動輒6%、7%的高收益水平同樣遜色不少。
  雖然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已經開始回落,但近期仍然略高於往常水平。
  “近日央行多次對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表態,預示著三季度市場資金面的情況不容樂觀,另外7月5日是商業銀行上繳存款准備金的日子,在這些因素下,貨幣市場利率要回到一季度寬鬆狀態下的水平,可能性不大。因此,反映在銀行理財市場上,7月份產品收益率較4、5月份依然會保持優勢。”曾韻佼表示。
  強制電子登記銀行理財日趨陽光化
  在理財產品收益大熱的同時,銀行理財市場也時有爆出一些不規范運作等問題。游離於表外的理財產品風險正越來越受到監管層的重視。繼“8號文”之后,據媒體報道,銀監會已於近日下發《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一期)運行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正式啟用了理財信息登記系統,今后所有理財產品隻有在該系統登記后才可以發售。同時,銀監會辦公廳副主任劉宏宇也曾公開表示,銀監會要求銀行業在7月31日之前要完成2011年和2012年兩年已經成功發行的理財產品信息的補錄工作。
  可以肯定的是,該電子登記系統的上線是繼“8號文”之后監管的再次升級。“8號文”要求,商業銀行對單隻理財產品進行單獨建賬、單獨核算,建立起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披露機制,為投資者清晰分辨風險確立信息保障。業內專家分析,此次電子登記系統的上線,正是此前“8號文”監管思路的延續與具體實施,這有利於提高銀行理財業務的規范性和透明度,推動銀行業機構理財業務向規范的資產管理業務轉型。
  “此次監管要求產品登記信息包括申報、發行、存續和終止登記,涵蓋了產品發行、投資運作管理、信息披露的全部流程,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將大大完善、透明﹔同時,電子登記系統要求商業銀行加強對投資端的信息披露,此后銀監會能夠清楚了解理財產品的真實投向以及投資於各類資產的詳細比例、交易結構等,有利於從整體監管的層面控制理財市場風險﹔此外,電子化登記也進一步把銀行理財產品與影子銀行區分開來,有利於銀行理財業務陽光化,從而更好地保護投資者權益。”曾韻佼說。
  正規、專業是必然選擇
  “錢荒”下的銀行理財再次成為了輿論焦點。每到季末、年末,銀行理財短期產品收益推高已經成為不少民間“理財達人”在分享理財經驗時的重要“秘訣”。近日,記者在網上看到的一篇經驗分享中,作者已經將一般投資者會涉及的短期銀行理財、余額寶、貨幣基金甚至包括國債逆回購等投資渠道分門別類,按照收益、流動性、操作便捷性作了非常專業的對比。
  讓記者震動的是,這篇名為“咱老百姓的理財———個人理財基本途徑分析”的經驗分享,將銀行理財的“流動性弱點”表露無疑:“一般來說,收益高的銀行理財產品有的時候會比較搶手,個人認為在操作上還是比較麻煩。而且銀行的理財產品往往不能連接起來,會形成一段資金空白期,需要自己用其他的工具來進行彌補。”
  目前,業內普遍存在我國投資者缺乏理財意識的觀點。然而,事實証明,很多投資者的理財觀念、意識都已經非常專業。銀行理財產品“往往不能連接”,是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產品的評價。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了解這個行業的人士都心知肚明。隨著更多“理財達人”的涌現,銀行理財也必須向正規化、專業化、高效化轉變。
  每到季末年末銀行理財“變向拉存款”,在行業內早已經不是秘密。知名學者、眾多媒體發表的關於銀行理財偏離本源的觀點、報道也時常見諸報端。在“錢荒”后,此前被人認為是“偏離”了本源的理財,現在真的帶來了風險。從銀行經營層面看,對於存款資源一再受到擠佔的銀行來說,在存貸比監管的政策沒有改變的情況下,銀行似乎“別無選擇”。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微博)認為,在許多國家,存貸比只是一個附帶的觀測指標,還有個別國家將存貸比作為貨幣政策工具,調節銀行放貸規模。而在中國,存貸比則成為一個硬性的監管指標,導致了商業銀行許多不理性的行為。
  但是,銀行理財的本質“代客理財”難道在中國可以改變?對此,“錢荒”已經提了個醒。
  從結果看,“錢荒”引發了對銀行表外業務的極大關注。事實上,時點考核、“資金池”、操作風險等共同作用下的銀行理財也受到了“拖累”。
  “銀行也缺錢了,這回我相信以前聽說的銀行理財也能虧損的事了。”記者在某銀行網點聽到投資者這樣說。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絕大部分依然相信銀行理財是安全的。收益與風險並存這一觀點似乎還不夠深入人心,但讓人深思的是,即使真有“較真”的投資者,希望明晰理財產品的風險點,他面臨的也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前,很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是短期高收益理財的“高收益”來自何方?某銀行人士透露:“‘8號文’之后,高收益理財的投資標的本就已經縮減,並且,高收益理財期限本就較長,因此,拿盈利沖抵收益的做法其實是存在的。”
  然而,在市面銷售的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中,投資標的多種多樣,但絕不會出現“以本行全年盈利作為收益來源”或類似表述。
  與上述人士表述的現象類似,目前對於銀行理財“資金池”的詬病也經常出現。“資金池”可以被簡單地理解為銀行以理財為名義聚集資金投入高收益領域,賺取巨額收益差。
  本質上說,因為高收益投資的期限一定較長,銀行以短期理財聚集的資金有極大幾率引發資金長短錯配問題,如果遇上類似“錢荒”的事件,兌付風險就有可能出現。
  投資者劉先生告訴記者:“我是堅定的選擇信托投資理財的,而且我帶動了身邊的很多朋友也投一部分錢在信托裡。因為,我是公司的財務總監,雖然信托門檻高,但是錢投向了哪裡,怎麼做的擔保都是公布的,隻需要仔細選擇,我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判斷。”
  銀行理財確實比信托投資風險更高,但“透明”與“不透明”之間,已經讓一部分客戶作出了選擇。值得銀行關注的是,這部分客戶往往是朋友圈中間的“理財達人”,而目前我國普通投資者在作出理財抉擇時更願意相信親朋好友的推薦。
  據媒體報道,6月14日,銀監會下發《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一期)運行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同日系統正式啟用。
  按照通知,今后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設計的理財產品要實行全國統一的電子化報告和信息登記制度,總行應在理財產品銷售前10個工作日,通過系統向銀監會或屬地銀監局報告產品相關信息。理財產品需逐隻報告,包括申報、發行、存續、終止登記。以后,每一個理財產品將具有唯一的識別碼,銀行理財透明化進程推進了重要一步。
  透明化對銀行理財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意義重大。回到本次“錢荒”,市場上關於銀行理財投資標的被限制導致“錢荒”的觀點時有出現。對此,理財投資標的不明晰的銀行隻能出面澄清,而如果是在透明化的理財市場,本沒有澄清的必要。時至今日,行業內已經普遍認同了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錢荒”的判斷,但銀行理財的聲譽已經在一部分投資者中受到了影響。
  此外,理財產品透明化也是解決理財糾紛的重要基礎。此前不絕於耳的理財“虧損門”很大部分是由於投資者對於理財產品定位、風險並不清楚而產生。在理財產品銷售中間的操作層面,銷售人員有無對投資者的誤導成為爭論焦點。調查顯示,此前的糾紛,銀行大多出面“兜底”,事實上承擔了“信譽背書”。長此以往,對於投資者和銀行都不利。
  當然,透明化的進程依然還有一段路要走。據悉,目前理財產品電子化登記還停留在產品端,尚未涉及投資端。此外,目前10個工作日的登記時間也讓很多銀行在具體操作時碰到了不少麻煩。但是,產品導向的銀行理財必然要向資產管理導向轉型,而透明化決定了銀行在產品層面杜絕“后顧之憂”,隨后,銀行理財才能夠順利過渡到賺取管理費而不分擔風險和收益的資管時代。
(責編:李棟、曹華)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發表成功!請登錄后盡快修改密碼。
筆&&名:&&&&
用戶名:&&&&
發表成功!5秒后自動關閉
最新評論熱門評論
熱點新聞|精彩博客
24小時排行&|&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公司全称西安银行
总资产800亿元
成立时间1997年
公司性质股份制商业银行
总部地址北京
相关资讯阅读
点击进入>>:河南铭德银,安徽中之玺,安徽国元,白银投资,短期投资有哪些,理财产品,西安现货白银投资,西安投资公司,西安哪家白银投资最专业,国内有哪些交易所,昆交所怎么样,天交所看盘软件,天通银,华夏银行看盘软件,招商银行现货白银看盘软件,现货白银怎么开户,云南庚达印投资,主营现货白银投资
云南汇和大宗,可做原油,铜,白银,诚招代理,佣金日结。
云南汇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简介:云南汇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云南汇和”)。公司主营业务由代理黄金、白银现货买卖,电子交易。发展到打造国内主流贵金属电子交易平台,]西安银行理财产品 文章列表第1页
购买信息发行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发行对象:个人货币币种:人民币投资类型:进取型投...
购买信息发行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发行对象:个人货币币种:人民币投资类型:进取型投...
购买信息发行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发行对象:个人货币币种:人民币投资类型:保守型投...
购买信息发行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发行对象:个人货币币种:人民币投资类型:保守型投...
购买信息发行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发行对象:个人货币币种:人民币投资类型:保守型投...
热线电话(服务时间 09 : 00 - 21 : 00 )
Copyright (C) 2014 你我贷() 版权所有;杜绝借款犯罪,倡导合法借贷,信守借款合约
关注你我贷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招行理财产品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