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贷款扶贫贷款是如何还的?

贵州出台系列优惠政策 大学生可获担保贷款10万
昨日,省人社厅发布消息,我省已于日前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的意见》,在税收减免、财政支持、户籍管理和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大力促进我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1.返乡办企业 税收减免
《意见》规定:对返乡人员创办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按2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小规模纳税人按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返乡创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对外出务工人员创办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岗位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优惠,即每人每年按4800元的限额扣减。
对申办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的返乡人员,免收属于省内权限的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2.金融机构要给予返乡创业人员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支持
《意见》指出,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在县城或乡镇所在地开辟返乡创业人员专柜,专门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信贷服务。金融机构要给予返乡创业人员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支持,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8万元,大学生、妇女可达到10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借款人提出展期且符合贷款展期条件的,经担保机构审核同意,经办金融机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展期一次,展期期限不得超过1年,展期不贴息。符合贷款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申请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根据企业实际招用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对象人数,按人均最高8万元放贷,但贷款总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意见》明确,要加大对返乡创业的财政扶持力度,积极整合财政及其他资金,对返乡创业给予支持,特别是要落实好微型企业财政补助的5万元。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各项促进返乡创业优惠政策作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融资担保平台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返乡创业工作的资金投入。对返乡人员创办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要优先给予贴息,并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在贫困地区创办企业的,优先纳入扶贫金融合作项目贷款支持对象,并按相关规定给予贷款贴息。达到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标准的,优先认定为扶贫龙头企业,给予扶贫项目贷款贴息支持,或者符合扶贫贷款贴息条件的,优先给予扶贫项目贷款贴息。
3.连续正常经营1年且带动就业 一次性补贴3500元
《意见》还规定: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和限制的行业和领域,都应鼓励返乡创业人员进入,各地、各有关部门不得自行设置限制条件。
对返乡创办经济实体且属于当地重点发展的产业或行业的,允许注册资本分期到位。
在符合城乡规划、市(镇、村)容、安全、环保、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返乡创业人员的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允许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同时,实行试营业制度,对从事个体经营的返乡创业人员除依法需前置审批的外,到当地工商部门备案后,实行6个月试营业,试营业期不办理工商注册登记,6个月后继续经营的,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对连续正常经营1年以上并带动就业的返乡创业人员,从就业专项资金或创业引导资金中给予一次性补贴3500元。
此外,《意见》还在加强对返乡人员的创业服务、创业培训和职业培训、人才引进和用工、信息引导、社会保险参保和接续、落实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简化审批程序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关链接
据了解,截至2012年底,全省跨省返乡人员53.54万人。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返乡人员37.3万余人,其中,跨省返乡人员27.2万余人。
全省外出务工人员总计755.6万人(其中,跨省567.3万人),有返乡意愿的人员59.3万人。(金黔在线-贵州商报)
】【】【】还没有账号
或使用第三方账号
汤敏:掘金扶贫保值贷款
第一财经日报 柏亮
银行是不会给无担保的老人家庭贷款的。虽然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是真正面向农民尤其是低收入农民的小额贷款机构寥若晨星。
在 内蒙古武川县,汤敏发现一个利润率不错的“商业模式”,并从中看到了“社会投资”、“社会金融”能够“做大做长”的实践基础。
在武川,他们访问了一对70多岁的贫困老人,每月的生活来源只是两百元救济金。他们已经不能下地干活,还能够养鸡,但就缺一些买饲料的资金。
老人家从养鸡合作社领养了50只母鸡,其特色的 “土鸡蛋”每月销售能收入600元。小鸡本身是免费的,但每月要投入450元饲料费,能获净收入150元。老人家想养200只母鸡,这样每个月就能有600元的净收入,但他们就是无法筹集这2000元的饲料投入。
汤敏盘算,如果有一个机构能借给老人家2000元,按照6.5%的利率,每个月只要十多元的利息,月净利润将近590多元,减去本金167元(2000元/12),每个月也有420多元,年净利润超过5000元,如果算资本回报率,可谓“极高”了。当然,如此高的利润是因为没有计算劳动力成本。但是这二老不去养鸡也没有别的能挣钱的事可干。这是农村家庭经营的普遍现象。
但是,老人家何处告贷?银行是不会给这样的无担保的老人家庭贷款的。虽然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是真正面向农民尤其是低收入农民的小额贷款机构寥若晨星。
“像二老这样的情况不多,但也不少。我们可以捐一些钱帮助他们,但重要的是要找出能较大规模复制的创新机制来。”汤敏说。
探索新的、可持续、可复制的扶贫模式,这正是“转型”后的汤敏在做的事情之一。2010年12月,这位曾经的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开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正式更新身份: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下称“友成基金”)常务副理事长、友成大学(筹)校长。今年4月,他还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
汤敏的用力方向,是推动中国社会“第三部门”即民间社会的发展,民间社会的主体是民间组织,因此友成基金会要做的,除了扶贫,更要培育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而汤敏与友成基金会所推动的扶贫方式,不是传统的“输血”模式,而是经济上可持续的“社会投资”模式。
投身“第三部门”
“爱管闲事。”这是汤敏为自己“转型”找到的“性格基因”。其实从“业务”上看,他做扶贫工作、做社会事业已近20年。
1993年,汤敏与经济学家茅于轼以500元开始,在山西临县湍水头镇龙水头村开始了中国民间的第一个小额贷款实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为毫无制度支持的情况下探索中国小额贷款之路。
彼时,汤敏已经在亚开行就职,他1989年博士毕业后被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经济学家,负责东亚经济、区域间经济合作、亚洲债务、亚洲金融市场方面的研究。
亚开行并不是一个纯经济组织,而是一个社会经济组织,其主要的功能是扶贫。而亚开行经济学家做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贫困国家走出困境,但又是从经济规律的角度来研究的。在亚开行工作18年,汤敏对社会事业“一直都很有兴趣”,他还曾担任红十字基金会、乐平基金会、中国留学生基金会等慈善组织的理事。
2007年汤敏离开亚开行就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这也是一个非营利公益组织,汤敏在这里也参与了很多跟社会事业有关的研究和具体工作,比如扶贫战略研究、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改善寄宿学生营养等。
加入友成是汤敏的第二次“转型”,但他说,这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现在他不想继续只做经济空头理论家,要干点实际的。
“做实际的”,背后是一种现实紧迫感的驱动。
近几年,中国民间捐赠和民间组织的发展从速度上来看比较可观。汤敏引用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捐赠量计算为332亿元,比2007年和2008年增长了7.5%和3.5%;各类社会组织数量从2008年的41.4万个增加到2009年的43.1万个,基金会从1597家增加到1843家。
但横向一比,差距就出来了。2009年中国慈善捐赠占GDP的0.1%,美国2008年的捐款占当年GDP的2%,要达到美国的水平,中国年度捐赠额应该是6000亿元;2009年,中国的基金会为1843个,美国的慈善组织超过100万个,英国比较活跃的慈善组织超过16万个,加拿大慈善组织也有8万个以上。
但是,中国已经有87.5万个千万富翁,5.5万个亿万富豪。如果这些富翁每年捐助出1%的财产做社会投资,一年就将近1500亿元人民币,当然,随着时间推移还会产生变化。
民政部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司原司长王振耀曾畅想:未来五年中国的捐款数额年度能否达到5000亿元?慈善组织能否达到50万个?从业人员能否达到500万人?
而这些,都是“第三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汤敏认为,第三部门组织更容易接近服务对象,及时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做出回应;其组织规模较小、运营成本低,更适合处理高风险的社会问题。
“这些特点与优势使其能够填补政府与企业的功能空白。”汤敏说。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赖斯特·M·萨拉蒙基于对42个国家的分析发现: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存在庞大的第三部门,该部门的平均规模占各国GDP的4%,就业占非农业人口的5%,占服务业就业人口的10%,相当于公共部门就业人口的27%。
“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写进了“十二五规划”,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已经形成共识。
“我们还缺一个能够系统地推动公益事业,系统地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平台。”于是,汤敏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一道,投身友成基金,筹办友成大学。
社会投资:好事的可持续性
友成基金是扶贫基金,是慈善机构,但汤敏却跟你讲投资,讲保值,讲回报。
4月10日,他发了这么一条微博:
“初步设想:集合一批愿意第一个吃扶贫保值贷款螃蟹的人士,五万一人、十万更好。无担保。这笔钱可使5~10户农民脱贫。采取个人对个人,即P2P的贷款方式,取农信社利率,9%。已请了中国做微小贷款最牛的包商银行职员为志愿者看了项目,认为风险很小。为使大家放心,我们自己投一半或1/3。准备找一周末组织想参与试验者实地看项目兼春游踏青,投不投最后再由你决定。”
一小时内,有十多个人表示愿意参加,意向金额近100万元。虽然贷款流程设计还没有完成不能迅速启动,但他知道这事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基础。
按照设想,这些资金,一部分将贷给像武川养鸡老人这样的农村家庭,而资金来源,主要是有爱心的城市中产家庭,友成基金会只是作为中介,通过机制设计,让城市的放款人和农村的贷款人实现一对一的对接,并控制风险。
城市中产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不强,所以“闲钱”以存款居多,收益率很低,但贷给农村家庭,却可以达到6%~10%的回报,在经过友成及其合作机构的专业风险判断后,安全性较高。而这样的利率,也是农村家庭能够承受的。汤敏正在联系贷帮等这样的专业P2P的机构来参与这样的贷款,交一些费用后,贷帮的机构还可以提供担保。这样可以减少放贷人的风险。
这就是汤敏讲的“扶贫保值投资”的一种方式。更大范畴意义上的“扶贫保值投资”——比如,在上述一对一模式下,城市家庭可以投资农村家庭,获得“特供”绿色蔬菜,等等——学名叫做“社会投资”:以企业运作的方式,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来投资与运营较大规模的社会发展项目,使之社会效益最大化,收入来自营业或服务收入, 投资额要有一定的利润,至少是自负盈亏,使之长期可持续。
“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基础教育、卫生等事业,本就不应该用纯商业的方式运营,纯财政投入又没那么多钱,这些应该是社会投资做的领域。”汤敏说,这里同样会增加就业、促进GDP增长。
“有人问你们折腾这些事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目的是找出一个能够打破当前农民、微型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的困境和老百姓的钱在通胀下不断缩水的窘境。我们的梦想是让老百姓可以自由地用自己的财富来帮助弱势人群,同时自己还能得到不错的回报。即,做好事还能赚到钱。让更多的人去做好事,而不是仅会抱怨。”这是汤敏在微博上的一段“自白”。
中产家庭的参与只是一方面。企业家作为经济部门(第二部门)的核心群体,同样是参与社会投资的重要主体。
“很多企业家开始转变自己。”汤敏说,很多人会思考赚钱到底为了什么,而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中国慈善之行,使他们的理念在中国企业家群体里慢慢发酵,而友成基金会的资金正来自一群开始行动的中国企业家。
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投资,汤敏转动着他那经济学家的脑筋,“社会投资交易所”概念出来了。通过对一些社会投资项目的标准化,设计相应的社会效益指数,通过合理的交易流程设计,使一些社会项目的投资者可以实现以收回本金及银行存款利息的方式“退出”,由下一个愿意投这个项目的资金接手。这样在企业不吃亏的情况下,还帮助了一个有意义的社会投资项目的发展。通过这样的社会投资交易所,有了灵活的退出机制,就可以让更多投资者非常便捷地参与社会投资。
当然,这不是一个“股票交易所”,更不是标的物漫天涨价的“文交所”,社会投资者最多只能拿回本金及存款利息,但他帮助了一个有社会意义的项目发展。
“我的大学”
高尔基把他青少年时期在社会底层的挣扎和成长历程称作“我的大学”,但汤敏对“我的大学”则有非常体系性的规划,既然国家已经对中国民间社会的发展有了“顶层设计”,但是没有源源不断的合格人才参与就会只有“顶层”没有“基础”。
2009年,中国公益组织的从业人员不到两万人,而美国超过900万人,英国也有60万人。即便如此,中国很多公益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者缺乏专业的经验和技能。
汤敏要把友成大学(筹)建成大规模公益人才的非学历培训与研究机构,对新公益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要建立一种把培训、研究、实践、资金结合起来的极灵活的机制。作为公益培训组织,友成大学(筹)的培训费用都来自捐赠。
还有好几个在各个公益领域中的研修班要开班。按照汤敏的思路,友成大学(筹)要用基地实践和参与式教育的方式,为企业、政府与社会培养有公益精神、积极推动社会创新的人才。友成大学的第一个班,民间灾害管理高级研修班一个月前已经开学。近日,友成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等合办的社工培训班也在深圳启动。
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根据现实需求,友成大学还要开设四个培训班,培训的内容分别是:退休教师贫困地区支教推广机制、农村基金发展、企业社会投资模式、志愿者驿站站长班等。
友成大学正在推进的一个培训项目叫做“小鹰计划”,旨在为愿意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如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等提供公益培训和锻炼机会。
每谈及“小鹰计划”,汤敏都会提到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内阁的华裔,也是内阁中的第一位亚裔妇女,2001年出任美国劳工部部长的赵小兰。
她年轻时,曾做过“和平队”队长。“和平队”是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号召成立的,组织志愿者去援助贫穷国家和地区;“和平队”现在还在运行,历年参与的志愿者总数达到20万人,后来成长为各界领袖精英的人物蔚为壮观——帮助这样的人才发展,是友成的另一愿景。
对于这所带“筹”字的大学,汤敏希望在将来能建成十大学院:高级发展研究院、企业社会投资学院、农村金融学院、小企业发展学院、民间机构发展学院、乡村发展学院、志愿者学院、城市社区管理学院、社会工作者学院、国际发展学院。
这里不提供任何传统的学位,但汤敏希望把它建成一所无围墙、无疆界共享式、参与式、多方合作的创新型大学。他希望,当你在某座城市里行走在大学校园,或者抚摸你的大学毕业证书怀念青春岁月,你还可以作另一番想象,还有一种大学在“别处”工作着,在那里,社会创新模式在不断地研发,在它的推动下,中国民间社会在生长,逐渐走向成熟。
编辑:一财小编
一财工作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技术中心江苏沭阳农商行推出小额扶贫贷款支持苹果产业发展
江苏沭阳农商行推出小额扶贫贷款支持苹果产业发展
江苏沭阳农商行推出小额扶贫贷款支持苹果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 19:32:18
来源:网络
  近日,在江苏沭阳县华冲镇东园村的苹果园内,《农村金融时报》记者看到,果农们正忙碌地搬运着苹果。“我种了2.5亩红富士苹果,按1亩平均产斤、每斤5元计算,1年下来能赚10多万元。”果农王伟介绍说。  东园村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很适合红富士苹果树的生长。记者了解到,东园村以前是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由于红富士苹果以色泽鲜艳、香甜可口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吸引了连云港、淮安、山东等地的客户慕名前来购买。如今,红富士苹果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因而,东园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早在10年前,该村的红富士苹果就曾获得江苏省优质苹果奖。沭阳农商行特别注重扶持当地特色,针对苹果产业初期投资较大、果农起步阶段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钱的特点,通过发放扶贫贷款,支持特色农业发展。  他们围绕上级“让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不再贷款难”的工作要求,明确新一轮农村信贷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切实化解农民“贷款难”和农商行“难贷款”的问题,立足支农、支小、支微。在他们的帮助下,很多农户通过小额扶贫贷款致富,并带动一大批周边的农户,形成一带一、一帮一的良好氛围。目前,东园村220户果农在沭阳农商行的支持下走上了致富路。  “前几年,我在扶贫贷款的支持下,种植了30棵苹果树,今年发展到80多棵,先期种植的苹果也开始挂果了,第一年产量虽然不高,但以每棵600元计算,年底预计收入也能达元。我家以前是村里的困难户,不过相信不到两年,我就能脱贫致富奔小康。”果农刘长春说。  为方便农户贷款,沭阳农商行通过阳光信贷,对有劳动能力、信誉较好、有致富项目的贫困农户直接建档授信,并在推进和完善支农措施上下功夫,创新信贷支农方式,对小额扶贫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大学生创业贷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品种进行深入推广。  “我们村里几乎家家都有苹果树,尽管种植苹果周期长,一般都要有5年的生长期,但苹果效益高,一棵苹果树收入1500块钱,除去农药、肥料成本200元左右,纯利润达1300元。我家去年100棵苹果树,纯利润达12.5万元。我们这里的土质好,适合种植苹果,而且我们上的都是有机肥,苹果好吃又好卖。”东园村村长孙玉超说。  在沭阳农商行的支持下,东园村的苹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去年底,全村苹果面积达620亩(挂果面积480亩),总产量1600万斤,收入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今年,为扩大扶贫小额贷款的投放数量,沭阳农商行对全县38个乡镇和451个村、人均年收入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采取以财政担保金为主的扶贫小额贷款投放机制,实行集中授信、服务上门、设立专柜、专人发放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扩大扶贫小额贷款投放规模。  目前,全县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8亿元,受益贫困农户5.11亿户,连续多年遥居全省第一。据悉,90%以上的贫困户已把资金用于种养项目,如购买化肥、地膜,种植蔬菜,发展食用菌,栽培花木,饲养猪、牛、羊以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脱贫项目,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沭阳农商行董事长许尔波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强信贷的造血功能,才能让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如鱼得水。”更多相关精彩图片请进入『国家摄影』浏览
相关文章阅读
热线电话(服务时间 09 : 00 - 21 : 00 )
Copyright (C) 2014 你我贷() 版权所有;杜绝借款犯罪,倡导合法借贷,信守借款合约
关注你我贷官方微信怎样做好扶贫开发全面工作
怎样做好扶贫开发全面工作&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马宝良&(日)&&今年,国家、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与往年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现了新思路,具备了新特点,提出了新要求。国务院、辽宁省先后下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的文件,我县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里文件精神,制定下发了建昌县《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组织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各单位选派优秀干部常年驻村帮扶,各乡镇成立了扶贫办,由副科级领导干部任扶贫办主任,拉开了全县扶贫攻坚的序幕。我们这次培训班正是在全面贯彻落实我县扶贫开发会议精神这种大背景下举办的。毫无疑问,这次培训对于我们怎样做好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下面,我围绕怎样做好扶贫开发全面工作,和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一、怎样做好到户扶贫工作这里要讲七个方面的问题,前四个问题可做一般了解,后三个问题做重点掌握。&&&&&&&1、到户扶贫的由来2、何为到户扶贫3、到户扶贫和整村推进的区别、联系4、实施到户扶贫的意义5、到户扶贫的项目管理6、到户扶贫的资金管理7、到户扶贫的档案管理(一)到户扶贫的由来到户扶贫是针对十多年来我省整村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即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基本完成,工作重点应该转移到扶持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和致富产业上来,从而实现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目的这样一个背景和前提条件下提出来的。到户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是整村推进式扶贫的深入和延伸,是扶贫开发工作到村、项目到户的具体体现,更有利于瞄准穷人。我省自2012年开始实施到户扶贫。今年,国家和省里要求各地创建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进行建档立卡,实施精准扶贫,到户扶贫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代表了扶贫工作的发展方向。(二)何为到户扶贫扶贫,是对处于贫困和相对贫困的人进行扶持,使其增加收入,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由于农村贫困人口是以农户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扶贫应该以扶持贫困户为重点对象,即到户。这就是到户扶贫,也叫扶贫到户。到户扶贫要求我们做到扶贫政策要到户,扶贫项目要到户,扶贫资金要到户,扶贫措施要到户,扶贫责任要到户。(三)到户扶贫和整村推进的区别、联系这个问题本来可以不讲,为什么要强调?就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现在有一些乡村领导、干部对到户扶贫的概念、内涵不清楚,仍然将到户扶贫和整村推进混为一谈,在上报的材料、报表中还把到户扶贫称之为整村推进。其实,到户扶贫和整村推进尽管有共同之处,但仍有较大不同。因此,充分认识到户扶贫和整村推进的区别、联系对于做好今后的到户扶贫工作意义重大。到户扶贫和整村推进的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扶持的对象不同。到户扶贫是以贫困户为扶持对象进行补助,而整村推进是以贫困村为扶持对象进行补助。按照省里要求,对到户扶贫,省财政每户补助1000元,市、县财政配套资金各500元,即对每个贫困户的补助资金不少于2000元。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市县财力不足,没有进行配套,每户补助资金仅为1000元。以前整村推进每村补助50万元、60万元不等。二是扶持项目有所不同。到户扶贫资金必须有致富项目为依托全部落实到户,要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农业结构调整确定致富项目,不得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对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问题,要通过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及整合各类资金等形式来解决。而整村推进要求80%以上的资金用于贫困户发展项目,20%以下的资金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同时,到户扶贫和整村推进又有一定的联系,一是它们都是以村为平台来实施项目。无论是到户扶贫,还是整村推进,都是以村为平台、为载体来进行的,抛开贫困村、绕过贫困村,将项目资金直接落实到户,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二是它们都要求扶贫资金落实到户,用于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因此,到户扶贫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新的扶贫模式,又似曾相识。从这一点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到户扶贫是整村推进的深入和延伸。(四)实施到户扶贫的重大意义实施到户扶贫的重大意义有三点:其一,到户扶贫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其二,到户扶贫是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其三,到户扶贫是落实参与式扶贫的现实选择。1、到户扶贫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扶贫开发工作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实际问题,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办好建昌的事情最根本的就是办好农民的事情,办好农民的事情,必须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户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的重大举措,是始终贯彻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根主线。2、到户扶贫是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扶贫开发工作的对象是贫困群体,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必须紧紧围绕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不解决,贫困地区的面貌不改变,就很难缩小贫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更不能实现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样也就没有全社会的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全国贫困农村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在很多场合反复强调扶贫开发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习总书记指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要使贫困地区也好起来,要有很大改变,这样全面小康才能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干部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惠”。因此,实施到户扶贫,消除贫困,缩小发展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3、到户扶贫是落实参与式扶贫的现实选择。从“输血”到“造血”,从救济式扶贫到参与式扶贫,这一渐进过程逐步赋予贫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发动群众全过程参与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借此提高群众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到户扶贫使群众由观众变成了主角,心态也从“要我脱贫”转化为“我要脱贫”,从而能够极大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力,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和活力。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到户扶贫即有优势,又有一定的不足,只有认真研究,不断摸索,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造福于民。到户扶贫的优势在于直接将项目资金用于贫困户,使贫困户真正受益。不足在于:一是不能将项目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而我县多数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基础较差、欠账较多,乡村呼声较高,群众意见较大。这就要求乡村领导开动脑筋,争取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及整合各类资金等形式来解决。二是到户扶贫工作量大、难度较大。乡村无利可图,积极性受挫。这就要求乡村两级提高认识,克服困难,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三是到户扶贫财政补助资金偏少,贫困户发展项目受限。市、县两级财力有限,完成资金配套困难很大;信贷部门门槛高,对贫困农户不愿放贷;帮扶单位和企业迎合一些乡村的想法,比较热心看得见、摸得着、显政绩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不愿帮扶贫困户实施规模小、难度大、显效慢的致富项目;相关部门围绕自己的业务,各自为政;实施项目的贫困户,大多贫困程度较深,自筹资金能力不强。所有这些因素,造成了贫困户发展项目受限。发展设施农业、饲养大牲畜等项目受资金投入制约,很难实施,导致难以形成稳定、长远的致富依托项目。这就要求乡村干部群众要结合实际,量体裁衣,科学选择到户项目。对这个问题在下面的项目管理中再细讲。(五)到户扶贫的项目管理计划围绕项目做,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管理是到户扶贫的核心问题,项目实施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到户扶贫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扶贫开发任务能否完成。可见,项目管理至关重要,是到户扶贫的中心环节。怎样做好项目管理,着重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1、识别贫困对象,完成建档立卡。这是实施到户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实施到户扶贫,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把对象核准,但是要科学、准确的核准贫困对象,工作难度较大。特别是我县是个农业大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据去年底统计监测数据显示,我县还有12.5万贫困人口。贫困标准提高后,重新识别这部分贫困人口,准确测算人均收入,需要乡、村做大量周密细致、艰苦耐心的基础性工作。要结合不同年份的贫困标准,认真识别贫困对象,完成建档立卡。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把工作做到细心、耐心,让群众感到放心、舒心。符合标准的放进来,不符合标准的请出去。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进来的“标号”,出去的“销号”。在2010年开始搞建档立卡工作的时候,有个别村为了减少工作难度,减轻工作压力,平衡群众心理,害怕发生矛盾,没有对贫困人口进行认真识别,而是对农户设定贫困人口指标,然后偷梁换柱、张冠李戴,再将这些贫困人口重新组织成若干个贫困户。导致后来的到户扶贫项目无法实施。识别贫困对象,完成建档立卡,是到户扶贫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搞好了,到户扶贫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科学选定申报到户扶贫项目村。这是实施到户扶贫的关键环节。实施项目到户,要以村为平台。选择什么标准的贫困村来实施到户扶贫项目,直接关系到到户扶贫的成败。首先要看村“两委”班子是否团结、有战斗力,是否清正廉洁。班子不团结,矛盾重重,账目不清,财务混乱,不能安排到户扶贫项目。其次要看贫困群众是否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欢迎和接受项目到户扶贫,是否积极主动参与项目到户扶贫。3、科学选定实施到户扶贫项目。这是实施到户扶贫的核心内容。贫困户到户项目不落实,不予安排到户扶贫资金。贫困户和到户项目的确定,必须经过村民代表会议研究通过,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并张榜公示。到户项目要有针对性,因地制宜,要紧密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安排到户扶贫项目,也可以以当地扶贫龙头企业为依托安排到户扶贫项目。如雷家店乡可以结合核桃这个主导产业安排到户扶贫项目,新开岭乡可以结合山楂这个主导产业和以嘉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来安排到户扶贫项目。重点发展市场风险小、经济效益好、持续稳定增收的林果业等到户项目,要搞好项目规划、可行性报告、打点设计、组织施工、水利配套等前期工作,更要做好树上树下管理和发展林下经济等后期工作,特别是认清贫困群众既得利益的小农意识,引导贫困群众及时搞好林下经济,使贫困群众免受因发展林果头几年不见效益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彻底扭转重栽植、轻管护的被动局面。在这方面,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2010年,黑山科乡杨树底下村与客商签订单,在核桃园种植南瓜,保证了村民的经济收入,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今年,二道湾子乡在核桃园种植脱毒地瓜,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2011年,有一个项目村,当年栽植了400亩核桃,由于后期管理没有跟上,到现在核桃树所剩无几,很让人痛心。猪、鸡等小畜禽类养殖因受市场影响、价格波动较大,难以稳定持续发展,所以要特别防止出现“今年扶了今年好,明年不扶明年贫”的现象。两年来到户扶贫实践证明,除了饲养牛、羊、驴等大牲畜发展较好以外,饲养猪、鸡、鸭等小畜禽的到户项目都没有巩固、发展下来。这也是我们应该汲取的教训。到户项目也要适当集中,每个村不能超过2项。只有集中才能形成规模,只有规模才能带来效益。有了规模你就可以左右市场,没有规模市场就会左右你。比如,过去汤神庙镇大三家子村有些农户饲养蛋鸡,规模小,又是单打独斗,养鸡户要把鸡蛋送到贩子那里,贩子还要压价收购;随着大三家子养鸡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养鸡户越来越多,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贩子要上门收购,每市斤鸡蛋比正常卖价要高两毛钱。到户扶贫项目上报并获得批准后,乡村要及时组织实施,力争做到当年项目,当年规划,当年施工,当年完成。扶贫项目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的,按原程序报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4、严格执行到户扶贫项目标准。到户扶贫项目标准为:林果:户栽树1亩以上;高效农业:户种植1亩以上;棚菜:户均60米标棚1栋;养牛、养驴:户养1头以上;养羊:户养3只以上;养猪:户养育肥猪5头以上,母猪2头以上;养兔:户养2组以上;禽类:散养100只以上,架养500只以上。以上各项,必须是当年新发展的,原有的不予扶持。5、做好检查验收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联合检查验收机制。到户项目完成后,乡村要及时组织自检自查。在自检自查的基础上,县财政局、扶贫办组成联合检查验收小组,下乡、进村、入户,通过听取汇报、查看台账、入户抽查等方式,逐一进行检查验收。对已经公开公示、检查验收合格的乡村,准予报账,按时拨款;对没有公开公示、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乡村坚决不予验收、不予拨款。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实施到户项目管理流程是:识别贫困对象,完成建档立卡――选定申报到户扶贫项目村――选定实施到户扶贫项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确定贫困户和到户项目、公开公示―做好项目规划、可行性报告――上报县扶贫办审批――按标准组织实施)――检查验收(乡村自检自查―县扶贫办、财政局联合检查验收)――财政拨款(六)到户扶贫的资金管理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定义到户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到户扶贫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到户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行公告公示制度1、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定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加强经济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扶贫资金实行“专帐收支、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的“三专一封闭”管理。2、到户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项目到户扶贫资金围绕扶贫对象增收项目确定使用方向。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特色产业,使用农业优良品种、采用先进实用农业生产技术的各类开发性生产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互助式管理,有偿周转使用,缓解扶贫对象生产性资金短缺困难。鼓励各地将项目到户扶贫资金与社会扶贫、涉农惠农、金融信贷等资金有机结合,以村为平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产业项目,促进扶贫对象脱贫致富。增强扶贫资金“高压线”意识,严禁挤占、挪用扶贫资金,防止违法违纪现象发生。3、到户扶贫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坚持县设专户、封闭运行,村设台账、乡村报账的资金管理制度。报账程序:项目实施单位、乡镇是报账人。报账人根据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用款计划,由项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项目监理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向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出具有效文件和乡镇验收单、补贴发放清单等原始凭证并提出报账申请。禁报事项:对以下情况,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予报账或停止报账:(1)不符合扶贫资金项目实施计划的。(2)未经项目审批部门批准擅自调整或改变用途的。(3)项目施工质量和进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4)不能按规定提供报账有效文件和原始凭证的。(5)项目实施期间存在违规、违纪问题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中符合政府采购范围的,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以达到降低成本,群众满意的目的。对投资较大的工程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阳光操作,增强透明度。4、到户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行公告公示制度。各乡镇扶贫和财政部门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项目的名称、实施地点、建设内容、实施期限、实施单位及责任人、资金来源及规模、政府采购及招投标情况、预期目的、实施结果等,均应进行公告、公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扶贫对象给予补助,由所在行政村进行公告、公示。以上公告、公示时间均不少于15天。5、(七)到户扶贫的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是到户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村要把业务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检查验收报告单、村“两委”会议记录、党员代表会议记录、村民代表会议记录、到户扶贫资金补助清单等有关材料归入档案,以备有关部门检查使用。&&&&二、怎样做好产业化扶贫工作&&&&主要讲五个问题:&1、什么叫产业化扶贫&2、产业化扶贫有哪些优势&3、怎样做好产业化扶贫工作&4、我县扶贫龙头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5、产业化扶贫的相关政策(一)什么是产业化扶贫想要弄清楚什么是产业化扶贫,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产业”,什么是“产业化”,什么是“农业产业化”。所谓“产业”本意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有时也专指工业。后来随着“三次产业”的划分和第三产业的兴起(从自然界直接取得产品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如农业;对初产品进行再加工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如工业;为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产业是第三产业,如金融、交通、饮服行业等),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企业或组织。“产业”这个概念,是居于微观世界的细胞和宏观世界的单位之间一个“集合概念”,它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的总和。“产业化”是指要使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化基本特征有:面向市场;行业优势;规模经营;专业分工;相关行业配合;“龙头”带动,配套服务;市场化运作。我们所说的“产业化扶贫”,扶持的对象是农村贫困人口,因此这里的“产业化”主要是指“农业产业化”。什么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所谓“产业化扶贫”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贫困地区所特有的资源优势,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持续稳定的带动贫困农民脱贫增收。(二)产业化扶贫有哪些优势产业化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产业化扶贫的优势在于:一是为贫困农户提供了增收渠道。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通过和贫困农户签订产品购销合同,以保护价格收购贫困农户的农产品,保证了贫困农户增收;通过为贫困农户提供种子、种畜、种雏、生产技术指导等服务,保证了贫困农户增收;通过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保证了贫困农户增收。二是有效抑制了返贫现象。产业化经营的工农互促、市场调节、风险共但、利益均沾的功能,有效分散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步入产业化链条的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基本上能够稳步上升。(三)怎样做好产业化扶贫工作一是发挥资源优势,确立产业化地位。各地区都要立足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挖掘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唱地方戏,走特色路,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形成了,产业化地位也就确立了。二是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地建设。农业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平台和载体,没有这个平台和载体,农业产业化就是一纸空谈。加强基地建设,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收到实效。要多渠道、多角度争取政策扶持、资金扶持、技术扶持,可以把专项扶贫资金、涉农惠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金融信贷资金、农民自筹资金等捆绑使用,要引进新技术,推广新品种;要鼓励、引导个体私营企业承包土地、荒山等,创办产业基地;鼓励农村种植、养殖等行业大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联办产业基地。三是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不断提高产业效益。龙头企业是产业化扶贫的桥梁和纽带,是产业化扶贫的主角。没有龙头企业的牵引和带动,产业化扶贫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因此,政府部门要不遗余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要为企业生产中的资金筹集、建设征地、基础设施建设等简化手续、提供便利;要为企业销售中的涉税、流通、产品展销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提供有效帮助。总之,政府部门要不断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政府部门要把“台”搭好,企业才能把“戏”唱好。有了生产基地,有了龙头企业,有了贫困农民的参与,才能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才能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四)我县扶贫龙头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我县扶贫龙头企业现状目前,我县共有省、市、县三级扶贫龙头企业121家,其中省级扶贫龙头企业12家,市级扶贫龙头企业26家,县级扶贫龙头企业83家。这些扶贫龙头企业多是以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营项目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收购农户的农产品、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等方式,共带动农户3万多户,其中贫困户9000余户。近年来,随着扶贫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被带动的农户经济收入也逐年增加。总体来看,我县扶贫龙头企业发展趋势是好的,经济效益逐年递增,带动能力也不断加强。2、存在的问题我县三级扶贫龙头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从事第一产业的扶贫龙头企业不如从事第二产业的扶贫龙头企业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原因在于从事第二产业的扶贫龙头企业的产品附加值明显高于从事第一产业的扶贫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单、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数量也要高于从事第一产业的扶贫龙头企业。(2)从事第一产业的扶贫龙头企业偏多,从事第二产业的扶贫龙头企业偏少,比例失调。(3)个别扶贫龙头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扶贫济困的意识较弱;还有个别扶贫龙头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没有禁得起风浪,萎缩或倒闭。&3、改进措施(1)在今后县级扶贫龙头企业的认定上,要不断提高从事第二产业的扶贫龙头企业数量,逐步减少从事第一产业的扶贫龙头企业数量,从严把好第一关。(2)对现有的扶贫龙头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对考核合格的企业继续挂牌,对不合格的企业摘牌,做到有进有出,给企业增加压力,促使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五)产业化扶贫的相关政策省财政自2006年开始对我县扶贫龙头企业进行扶持,扶持政策就是对扶贫龙头企业进行贷款贴息。2006年―2013年,省财政累计对我县扶贫龙头企业拨付贷款贴息资金计570万元,对我县扶贫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今年开始,我省对产业化扶贫政策进行了改革。不再对扶贫龙头企业进行贷款贴息,而是对产业扶贫示范项目进行扶持。总体思路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探索在贫困地区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农户参与、规模发展的产业化扶贫新机制,支持示范乡、村依托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单位,与“一县一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快形成“企业+基地+农户”、技术服务及产供销链条完备、稳固的产业化扶贫模式,提高产业化扶贫的精准性,实现贫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致富。申请立项条件是:以符合产业政策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和特产业为主;优先扶持贫困地区具有一定规模,已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基地或科技示范基地,要求带动农户1000户以上,其中贫困户不低于500户;有省级以上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建立起“企业+基地+农户”的联接机制,通过订单收购、制定保护价、参与劳务和提供相关服务等方式带动更多的贫困农户实现稳定脱贫。立项程序是: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实行竞争立项制度,按照“县申报、市评定、省备案”的程序执行。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由项目实施单位承担,省财政对每个示范项目按照不低于10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资金的60%以上用于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化基地生产项目所需种子、种苗、种畜、种雏、菌种、化肥等生产必需品的补助;40%以下用于生产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我县共有两家项目承建单位(辽宁省嘉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建昌县一品绿食品有限公司)申报的产业扶贫示范项目通过了市里审批,并报省里备案。目前,省财政指标文件已经下达,扶贫示范项目建设正准备迎接检查验收。三、怎样做好移民扶贫工作&&&&(一)移民扶贫的原则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县为主体、统筹规划,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先易后难、稳步推进。&&&&(二)移民扶贫总要求&坚持有利于迁移群众的脱贫致富,有利于地区的开发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中小城镇建设,充分尊重民意,在群众自愿、选好新址、量力而行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三)目标任务实现移民户住房有保障,环境有改善、产业有发展、增收有渠道,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四)确定移民对象的基本条件1、地处偏远,存在通路难、通电难、就学难、就医难、饮水难的;2、环境承载能力严重不足,生态环境恶化,沙漠化等严重不适宜居住地区的;3、25°坡以下耕地等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开发潜力小,目前仍处于贫困状态,即使给予扶持也难以脱贫致富的;4、居住过于分散,公益事业落后,自然灾害频发地域的。&&&&(五)移民扶贫的安置&&&&安置方式:以县为单位,选择以下方式进行安置:&&&&&1、集中安置:鼓励以新建康居小区和纳入中心村、城镇化建设规划的方式集中安置。2、分散安置:对不适宜集中安置的移民搬迁户,可采取迁入村(镇)、&投亲靠友、进城购房,“五保户”及“社会保障户”进养老院等方式安置。&(六)实施程序申报:乡(镇)政府、村委会广泛发动,全面摸排符合扶贫移民搬迁条件的移民情况,根据群众意愿,确定移民对象,乡(镇)统一汇总后向县扶贫部门申报;县扶贫部门对乡(镇)政府申报情况实地核查,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建档立卡,列入扶贫移民搬迁对象,制定县移民规划和年度移民实施计划,经县扶贫领导小组研究审批后,上报市、省审批。实施:项目乡(镇)、行政村根据移民对象意愿,采取统筹统建或统筹自建的方式组织具体实施。县扶贫部门协调做好土地手续审批,移民小区规划、设计,水、电、路等基础配套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工作。验收:项目完工后,县扶贫办会同财政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对照项目规划、设计图纸、建设方案等要求,对移民住房、移民小区基础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旧房拆除情况进行综合验收。验收合格出具验收合格报告并上报市、省扶贫与财政部门,市、省逐级组织验收。&&(七)移民扶贫相关政策&&&&1、建设用地。各地要对移民扶贫中整村(屯)搬迁、集中安置建设用地指标予以优先保障。对原有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的,实行城乡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置换移民小区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由安置地政府统筹使用。&移民户搬迁后,原住房必须拆除,原址复耕复垦,恢复生态或转为农业用地。复垦为耕地的,应当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承包。原有耕地、山林权属不变。&&2、住房标准。移民扶贫整村(屯)搬迁、集中安置建房标准为6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3、搬迁补助。移民扶贫继续执行各级财政对每户补助2.5万元,其中省补助1.5万元,市、县各补助0.5万元政策,在此基础上,对扶贫工作重点县实施整村(屯)搬迁、集中安置的,再按省财政户均补1.5万元、市县财政各补助1万元实行以奖代补。以奖代补资金只能用于搬迁户补助和支持水、电、道路等移民小区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项目建设。鼓励移民建房所需资金更多地依靠土地置换等市场运作方式筹集。有条件的乡(镇)和村也要适当投入资金,用于建房和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4、基础设施投入。移民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由县(市、区)政府在符合各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前提下,通过整合农村“一事一议",库区移民,少数民族发展,农、林、牧等产业开发,土地整治,推进城镇化建设等项目资金统筹解决。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移民扶贫,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整村(屯)搬迁、集中安置工程建设。5、社会保障。移民户搬迁后转为城镇居民的,实行属地管理,享有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搬迁后仍为农村户籍的,原待遇不变。6、我县移民扶贫工作的现状。1999年以来共移民1716户。其中,建小区24个,634户,分散户数1082户,水毁67户(2012年)。2014年移民进展情况:S酉缍吹紫麓搴洼镒庸盗酱7个村民组170户已认定移民范畴,被列入2014年移民工作计划。工作进展情况如下:1、择址新建地点五个已确定,城建规划部门已着手进行规划。2、择址新建地点迁坟工作已全部完成。3、县政府整合资金117万,重点解决交通不畅问题,交通部门设计完成,现正在施工,预计八月底完工。4、待修路完成,建房所需材料能运输后,新址建房工作就能正常开展。&&&&四、怎样做好定点扶贫工作&1、定点扶贫的作用&2、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定点扶贫工作3、定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一)定点扶贫的作用&&&&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98年省委闻书记挂帅扶贫以来,先后四任省委书记包扶建昌,参与单位越来越多,影响和效果越来越大,不仅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而且对加强机关和基层联系、改进干部作风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仅2013年一年,省市县三级包扶单位同投入扶贫资金和物资折款二千多万元,这些扶贫资金和物资的投入为建昌县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做出新的贡献。&&&&(二)如何做好在新形式定点扶贫工作&&&&1、进一步提高对定点扶贫工作的认识,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开展定点扶贫,广泛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军队、武警部队参与扶贫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贫困问题,缩小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各帮扶单位要深化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扶贫工作的自觉性。要继续坚持扶贫决心不动摇、扶贫力度不削弱、扶贫投入不减少、扶贫方式逐渐完善的原则,把扶贫作为本单位的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要坚决克服定点扶贫工作中的“自满情绪”、“厌战情绪”,坚持不懈地把社会扶贫工作抓实抓好。&&&&2、完善帮扶工作思路,改进帮扶工作方式&&&&定点扶贫工作要以开发式扶贫为主、救济式扶贫为辅。各帮扶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从根本上帮助扶贫乡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从单纯“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扶贫和智力扶贫转变,不断提高贫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二是从单位自身帮扶向创业帮扶转变,充分发挥创业优势和政策开展帮扶工作;三是从单位帮钱帮物,向既要帮钱帮物更注重项目、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帮扶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广新技术、大力开发当地资源,提高群众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3、整合扶贫资源,适度调整扶贫单位和扶贫对象&&&&通过多年来定点扶贫和其他扶贫开发措施,全县27个乡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有的乡镇发展很快,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已经脱离了贫困乡镇标准线。根据统计监测结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双联双包”安排及扶贫单位和被扶持乡村的要求,适度调整县直扶贫单位和扶持对象。&&(三)定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1、使用范围&&定点帮扶的资金主要用于被帮扶乡(镇)、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化发展、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等项目。定点扶贫资金的使用和安排要尊重帮扶单位的意愿并兼顾帮扶村村民的意见,由帮扶单位和被帮扶乡(镇)、村商议确定。&&2、资金管理&&接受定点扶贫资金的乡(镇)、村要建立定点扶贫资金专账,并对定点扶贫资金出具捐赠票据。定点帮扶单位应跟踪帮扶项目实施,参与帮扶项目验收。定点扶贫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专款专用,专项核算。&&3、项目实施&&帮扶项目由帮扶单位与县扶贫部门及乡(镇)、村共同组织实施。接受定点扶贫资金的村要在县扶贫部门指导下,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及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帮扶项目用途。五、做好贫困劳动力培训工作受到我县经济现状和历史遗留原因的影响,我县贫困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但由于大部分文化素质低、不懂技术,难以胜任当前职业工作,因而获取就业机会有限。造成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脱节,从而阻碍了我县贫困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如何实现我县贫困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是摆在我们扶贫部门当前的重要课题。(一)实施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的意义扶贫开发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扶持、引导和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其就业和创业能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资源优势,是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训,以促成转移就业、自主创业为途径,帮助贫困地区青壮年农民解决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最终达到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最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二)贫困劳动力培训的分类贫困劳动力培训分为实用技术培训与就业技能培训两类。就业技能培训主要培训对象为农村贫困青壮年农民、复原退伍士兵和初、高中毕业后未就业的新生劳动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主要面向贫困乡(镇)、行政村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民。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学校深入农村,围绕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三)怎样好做劳动力培训工作1、以人为本,注重开发。以贫困群众为主体,在尊重他们意愿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的有效转变。2、紧跟市场,按需施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按照不同行业要求,采取不同内容和形式组织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为主渠道,发挥多种培训资源的作用,充分调动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和农民群众自身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满足我县需要的各类培训。4、瞄准对象,加强宣传。通过电视专题节目、报刊征文活动、社会团体公益活动、评选先进人物等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宣传我县贫困劳动力培训的相关政策、普及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致富创业基础知识、推广各地劳动力开发经验、宣传和剖析创业成功范例、发布相关市场信息,动员和引导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关注、支持和参与我县贫困劳动力培训的实施工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2014年,我办先后对汤神庙镇、老大杖子乡等各个乡镇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进行了报道,对全县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起到了推广典型示范的作用。另外,我办还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一起积极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各乡镇设立了就业信息宣传栏,深受农民欢迎。&&&&六、如何做好扶贫互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一)互助资金&&1、概念&&互助资金是指在贫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的生产资金。其重点在扶贫,关键在互助,方向在合作。&&&&2、构成&&互助资金由财政扶贫资金、村民自愿缴纳的互助金、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和互助资金的增值四部分组成。&&&&&&3、所有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捐赠资金及其增值部分归所在行政村的全体村民共同所有;村民缴纳的互助金归其本人所有。&&&4、使用权&&互助资金使用权归全体会员所有。&&(二)管理机构&&包括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是互助社的执行和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互助资金的运行与管理。监事会是互助社内部监督互助资金运行与管理的日常机构。&&&(三)原则&&&&&&1、互助资金由贫困村组建的互助社负责管理,互助社在行政村,不得跨行政村设立,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非营利性组织。&&&&&&2、全村贫困户农户中,要有50%以上贫困户入社,方能组建互助社。&&3、农户加入互助社自愿,退出互助社自由。&4、加入互助社需交纳互助金;贫困户加入互助社可免交或少交互助金,并享有与其他入会农户同等权利;优先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5、加入互助社以户为单位,每户一人加入。实行一人一票表决制。&&&&&&6、互助资金在互助社内封闭运行,有借有还、周转使用、滚动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助社不得吸储,不得从事其他未经许可的金融和经营活动。&&&&&(四)我县互助资金试点现状我县自2008年开始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有5个中央试点村,分别是新立屯村、宁杖子村、彭杖子村、杨树底下村和房胜沟村,互助资金总额121.71万元。几年来,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在我县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有效缓解部分贫困村、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二是引导农户发展产业,增加其收入,增强扶贫造血功能;三是创新扶贫模式,探索建立扶贫资金与农民自主经营相结合的有效方式。&随着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归纳如下:&&&&1、互助金政策宣传不到位、不准确。&&互助资金工作是我县在部分贫困村,为缓解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引导发展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民生政策。互助金作为一种农村准金融机构,其筹建的目的、意义、方法、程序都具有一定专业性、复杂性。大部分贫困村在筹建互助社初期,对互助金政策宣传存在不到位、不准确的现象,造成农户对互助金政策了解不够,入社积极性不高,甚至部分社员入社动机不纯。&&2、互助社运行与管理不科学、不规范。互助资金是一种新兴事物,现在处于边探索、边发展的阶段。互助社运行与管理还不科学、不规范,比较粗放、随意,主要表现在以下面几个方面:&(1)机构不健全。互助社从筹建到成立,需要建立筹建领导小组、互助小组、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据调查发现,没有一个村有健全的机构。大部分贫困村没有互助小组,理事会与监事会重叠,监事会形同虚设,甚至没有。&&(2)职责不明确。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职责不明确,社员的权利、义务不清楚。&(3)审批不科学。互助金采用小组联保、理事会审查、理事会与借款人签定借款合同的程序进行放款。多数试点村没有互助小组,理事会根据社员的诚信进行放款(信用贷款),这样会导致贷款面窄、资金风险大。&&(4)监督不到位。监事会作为互助社的日常监督机构,负责监督资金运行和理事会的工作,监事会成员不得兼任理事会成员。而贫困试点村没有独立的监事会,理事会与监事会成员重叠,且大都是村干部,监事会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互助社成立以后,互助社社员大会的监督作用也没有体现。&3、贫困村缺少产业支撑,互助金作用难体现。&互助资金试点的目标是创新扶贫模式,缓解贫困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引导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我县大部分贫困村,缺少支柱产业,没有成型的种植业,养殖业规模小,经济结构较单一,贫困户增收渠道少。&互助社出于放款的风险,不愿把互助金借给缺乏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这就造成了大部分贫困户急需借款,而互助社不敢轻易放款的现象。4、互助金难以有效监管,风险大。&贫困村互助资金是在贫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在实际运行与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监管漏洞。理事会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明确;社员大会、监事会的监督力度不到位;审批程序不严格、不规范;贷款资金使用的跟踪难度大等。每一个贫困村的互助资金总量少,一旦出现资金问题,对互助社的成长都会产生致命性打击。&&5、互助资金总量小,供求对比悬殊,规模产业发展难。互助资金每个村国家投入15万元,其中三个村省奖励资金各10万元,社员入股金总额1至2万元左右,没有社会捐助资金,互助资金总额不超过27万元。大部分贫困村的主产业多为养猪、养鸡、蔬菜大棚,经济结构较单一,资金需求的季节性很强。大部分贫困户都有贷款需求,目前有限的互助金总额满足不了所有农户的生产发展需要,导致很多社员无法获得互助社贷款,直接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互助社发展。由于互助金总额小,贷款最高限额元,不能有效支持规模产业的发展;还款时限12个月,许多高效益的产业项目收获周期至少要2-3年时间,社员因项目风险和还款压力而减少借款需求。元的互助金贷款对于他们来说作用不大。&&&6、互助社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业务能力有待提高。&&5个试点村的互助社理事会成员都是村干部,虽然责任心比较强,业务水平比贫困群众高,但与互助资金的管理运行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互助社是农村的一个准金融组织,业务管理方面涉及到相关金融、财务、产业等方面的政策、知识。理事会和监事会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因此要实现“自主经营”和“民主管理”的目标还需要一段时间,互助社管理人员的业务还需要培训,需要指导,需要规范。今后,互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乡镇扶贫办要介入并且发放要经扶贫办主任审批签字,负责组织回收、滚动。&&&&&(五)我县对互助资金的探索与互助资金今后发展方向互助资金在我县的试点,总体来说不太理想,没能充分发挥互助资金在贫困村的作用。具体原因我总结如下:1、扩大资金规模资金规模小不仅仅是互助资金总额,单笔借款额度也不高,对于贫困户来说,发展脱贫项目起不到多大作用,不能吸引更多贫困农户入社。&2、健全机构,不断提升管理人员水平我县在互助资金试点之初,各试点村都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但经过几年的运行,有的村班子成员有所变动,甚至出现班子成员不和等现象,导致互助资金管理不善,监事会形同虚设。另外管理人员水平较低,有的村连基本的账目都不能记清,账目混乱,甚至不记账,互助资金的运行存在很大风险。&&3、加大宣传在互助资金试点之初,宣传动员是十分重要的,多数试点村都忽略了这点,导致贫困户入会不积极,入会动机不纯等。鉴于种种原因,我县决定对互助资金进行改革。省扶贫办现已批准我县从到户扶贫资金中拿出500万元,作为互助资金改革试点资金,解决了互助资金规模小的问题,如果试点成功,将进一步加大互助资金的投入。等时机成熟后,我办将去外地考察互助资金的管理模式,学习成功的管理经验,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互助资金管理运行模式,这些工作有望在今年完成,互助资金将在我县重新发挥青春活力,造福我县贫困百姓。&&&&七、如何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对贫困村、贫困农户进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是现阶段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基础和前提,我省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年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号工程,印发了《辽宁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对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工作的各个环节做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对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步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县贫困农户识别工作基本完成,识别贫困村126个、贫困户40133户,贫困人口124020人。以下为近期对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工作的要点:(一)审核贫困户鉴于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驻村工作队在驻村后要协助各乡镇扶贫办在近期内应着力进行贫困户的核实工作,没有帮扶单位的村由乡镇扶贫办负责此项工作。在对贫困户进行审核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扶贫标准的审核。审核贫困户时要根据县扶贫办下达的贫困人口指标数,分清国标贫困户和省标贫困户,国标为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省标为人均纯收入在元之间。国标人口和省标人口不能超过县扶贫办下达的指标数。2、对拆户分户现象的审核。对上报贫困户中有拆户分户现象的,要把人口补全,或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更换贫困户,严格执行我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3、对优亲厚友现象的审核。对上报贫困户中为村民代表、村干部亲属的要重点审核,如有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的,坚决从贫困户中删除,做到应扶尽扶。4、对出现村民上访现象的审核。出现村民上访现象,乡镇、村和驻村工作队务必要提高重视程度,查其根源,从根源处解决问题,确保贫困户评选结果群众信服。在对贫困户审核后,村委会要把审核结果在村内进行公示,群众无异议后,报乡镇扶贫办审核,乡镇扶贫办审核后报县扶贫办备案。(二)档案管理驻村工作队驻村后,要积极协助贫困村管理好贫困村、贫困户档案,乡镇建档立卡档案由乡镇扶贫办负责。1、贫困村档案管理。贫困村档案包括《贫困村申请书》、本乡镇人民政府关于审核确认贫困村的报告、《贫困村登记表》、帮扶单位对贫困村的帮扶计划、帮扶措施等,并及时更新。2、贫困户档案管理。贫困户档案由村级进行管理,包括《贫困户申请表》、村民代表大会评议记录、公示公告原始材料及影像资料、《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等。贫困户档案各村要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管理,有新内容应及时更新。&&&&3、乡镇档案管理。乡镇要掌握本乡镇贫困村、贫困户的所有档案,以及贫困村评选党委会记录、乡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审核报告等,由专人负责,分类管理;要有专门人员负责贫困村、贫困户信息的系统录入工作,管理贫困村、贫困户电子档案,并及时更新。(三)组织协调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针对贫困村、贫困户,本着“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两级三年”扶贫规划和年度扶贫计划。(四)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入户填写《扶贫手册》。《扶贫手册》的填写要注意以下几点:1、手册中“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帮扶责任人”信息可通过建档立卡信息系统采集后打印或手动填写。2、手册中“帮扶措施”中的“项目内容”分为雨露计划、扶贫小额贷款、异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六大类,应具体填写项目实施内容。3、“帮扶单位”是指针对该扶贫项目实施帮扶的投资单位,可以是多个不同的单位。4、“帮扶成效”是指该扶贫项目实施后,农户收到的实际收益和效果,由农户签字。(五)组织懂电脑、业务熟练的工作人员(包括驻村工作队、大学生志愿者)接受县扶贫办贫困村、贫困户信息系统录入培训,并协助乡镇、村录入贫困信息,并及时更新。对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基础,事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新阶段扶贫开发顺利推进,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大家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推进,掌握好必备的知识技能,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我县扶贫开发后续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扶贫贷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