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审计实施阶段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商品编号:
京 东 价:
[定价:¥]
白条分期:
在线客服:
服务支持:
计算机审计技术和方法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
匪虎(河北)
jd_7(天津)
天地微微(北京)
乡村野医(新疆)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2|回复: 0
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的发展历程
收听听众帖子
本帖最后由 浪子回头xh500 于
13:38 编辑
& & 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审计的一种技术方法。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始于1999年的工商银行审计。在此之前,虽然审计署的部分地方派驻机构进行了数据采集、转换、分析的探索,并在金融审计软件开发方面作了尝试,但都是在少数银行分支机构进行的试验性工作,直至1999年才第一次由审计署金融司在全国工商银行审计中组织了数据下载和转换,并以此为标志开始了计算机技术在商业银行审计中的全面应用。回顾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的发展是由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发展水平、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程度和商业银行审计目标与内容的扩展三者共同推动的,具体来讲:
           
& &&&一、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审计数据采集方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
& & 在2001年以前,商业银行的数据主要以地市分行为单位进行存储和处理,而且各省级分行采用的系统也各不相同,因此开展计算机审计主要依靠银行分支机构分别报送数据,再进行转换、分析;而从年开始,商业银行加快了数据集中的步伐,逐步建立f数据大集中的信息系统,计算机审计也相应改变方法,采取从数据中心集中下载数据,而后将原始数据和数据结构下发审计组转换、分析的方式;在2008年的工商银行审计中,数据集中采集的方式又有了新的进展,由银行技术人员以数据库附加的方式将审计所需数据一次性导入0RAcLE数据库中,再由审计人员直接运用数据库连接件进行访问。通过10年的实践,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有效实现了数据采集从分散向集中的转变。此外,自90年代末开始,各商业银行陆续开发和应用了信贷管理、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等辅助生产系统,这些系统极大程度地丰富了计算机审计的数据内容,特别是信贷管理系统数据的使用,为审计工作开拓了新的分析领域,使审计人员对大量信贷资产的分析思路得以实现,并在应用中取得了直接效果。
& &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应用平台的不断发展
& & 在商业银行审计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初期,主要是由被审计单位以Ex_cEL、FoxPRo、AcEss等方式提供数据,然后由审计人员进行简单的汇总、计算、查找,做一些比较粗糙的复核丁作,计算机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随后几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被审计单位提供带分隔符的文本文件、数据表结构、建表脚本,然后由审计人员据此导入到专用审计软件或者其他小型数据库中的模式,计算机技术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在目前,计算机审计已进入了联网技术直接在大型数据库中分析数据的新阶段,计算机审计应用平台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概括而言,应用技术的进步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 & (一)是通用审计软件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中先后运用了审计署计算机中心开发的《通用审计系统》和《AO系统》,这些软件随着银行数据环境的变化,核心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后台数据库从最初的小型数据库发展为VISUAL FoxPRO、DBII、oRAcLE等中大型数据库,运行方式从单机版发展为服务器形式的网络版、并均支持ODBC技术的数据库访问。
& & (二)是自主开发的查询分析软件发挥了积极作用。部分特派办在商业银行审计实践中,自主研究开发了一些查询分析软件,主要是用于满足审计人员的现实需求,提供便于操作的服务界面,对于在商业银行审计中普及计算机审计技术发挥了积极作用。
& & (三)是数据库的运用技术渐趋成熟。随着审计署中级人员培养战赂的实施,越来超多的审计人员能在审计中熟练使用SQLServer数据库直接调用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一些水平较高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掌握了DBII、ORACLE等大型数据库使用技术,使银行海量数据的处理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 & (四)是网络技术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最初开展计算机审计时,数据都是分别载入审计人员的电脑,安装数据费时费力,并且很不安全;随着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审计一般是以在被审计单位现场搭建网络、安装服务器版本的数据库、审计人员以终端访问的方式开展;目前的计算机审计则发展到以银行内部网络专线为依托,数据储存在银行专用服务器中,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接口软件远程终端访问的阶段。网络技术在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中得以全面应用。
& & 三、商业银行审计目标和内容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审计数据分析方法的创新& &
& & 随着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商业银行的审计目标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财务收支真实、合规审计发展为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为最终目标,围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益”,将审计业务经营与审计财务收支结合起来,突出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和遵守法规等情况的全面审计。在此背景下,数据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 (一)是从单一业务分析到综合业务分析。最初商业银行审计中的数据分析基本上是围绕银行内部会计核算和账户开立合规性进行的审计,如账表核对与总分核对、对贷款利息收入进行复算、对户名进行检索发现可疑账户等等,所涉及的业务类型十分单一。而随着“风险、管理、效益”的审计方向和以资产质量为主线的审计方法的明确,数据分折的内容和思路日益丰富,演变为综合性的业务分析。一方面,信贷、国际业务、票据业务、信用卡业务等数据均被纳入审计的范畴,另一方面,跨系统的数据关联分析也成为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方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两年的数据分析中,还着重关注了银行作为资金流转中介的经营特性,对对公及个人银行账户的大额可疑交易进行分析。可以说,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通过综合业务分析,有效实现了对商业银行业务流、资金流、控制流审计的全面整合,成为真正面向数据的审计。
& & (二)是审计分析技术的运用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在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中,从最初的总分核对到之后的单业务查询,再到后来的关联业务分析,审计人员不断探索如何将精确复核、分析性复核、重大项目详查等重要审计技术在数据环境中予以体现的方法,特别是计算机环境为一些数理统计方法的实现提供了比手工环境下便利得多的条件,正态分布分析、回归分析等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审计分析方法。而且,这些审计分析技术的运用正逐渐系统、规范,成为贯穿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始终的核心方法。如通过精确复核和分析性复核的结合,实现报表层次真实性评价的目标;通过以分析性复核为主的方法,查找需重点核查的机构和业务种类;通过重大项目详查,发现重大的违法违规问题。
& & (三)是以模型开发为核心探索了审计专家系统的建立方式。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开展的水平,最终取决于审计人员经验和思路能在多大程度转化为计算机语言。因此,如何把成功的审计经验用计算机语言表现出来,并成为可反复调用的程序,形成审计专家系统,是金融审计人员始终在探索的重要课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是:开发了一批分析模块,其涉及银行经营的各个方面,都是针对银行某一特定经营环节所形成的数据审计思路,是建立审计专家系统的基础;探索建立审计模型,部分审计机关在自行开发模块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审计模型,如总体风险评价模型、基层商业银行审计模型等,这些模型涵盖了银行内部和外部的主要业务,并提出了数据中间表的标准,向审计专家系统的开发又前进一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审计人员大量专家经验的智能化、审计业务的模型化,这些都为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审计专家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四)是初步研究了银行信息系统审计的思路和方法。由于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异常复李,在较长时间里,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都是以数据为对象直接开展审计,对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关注很少,直到近两年,才开始逐渐探索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目前主要是通过测试银行业务内部控制关键点在信息系统中是否有所体现,输入、处理、存储、输出的电子数据是否真实完整,来评价信息系统合法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开展数据审计打下基础,提供线索。在此基础上,2008年的工商银行审计中又开始研究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不规范、系统间关联对比关系不完善、系统重要功能尤其是校验功能的缺失等问题,分析评价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把信息系统审计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 & 总体来说,经过10年的探索,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内容丰富、意义探远的审计技术手段。它以商业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底层数据库原始数据为切入点,在对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测评的基础上,通过对底层数据的采集、转换、清理、验证,形成审计所需的数据表,再运用系统化、程序化的数据分析技术,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精确延伸,从而实现审计目标。这一技术手段的实践应用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就,在查处大要案、发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揭露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好的理财导航
官方新浪微博
官方腾讯微博
Powered by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9|回复: 4
谈谈计算机审计的基本方法
签到天数: 179 天[LV.7]名震江湖
关注有奖啦!
微信:中国会计网
马上注册中国会计社区,结交天下会计同行好友,享用更多会员功能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 &&&(一)系统开发的   在系统开发阶段,审计人员既不负责业务把关,也不直接参与程序的编写,他的责任在于保证系统的合法性、安全性及可审计性。在此阶段,一般采用询问、约谈、调阅文档、复核、抽查以及实地观察等手工审计中经常用到的一些审计技术,如复核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看其是否包括适当的审计线索;抽查程序中的代码设计,看其是否符合业务控制要求等。$ ?& i, M, E4 M6 u! Z3 ^. V- A" z
  (二)应用程序的审计3 e( n, O# F2 x+ R( a) Z0 {4 G
  应用程序的审计方法可分手工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两种方法。这里,我们介绍的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 R! }* U0 h! \+ N. A
  所谓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它是指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对被审程序进行审查,以确定其处理和控制功能是否可靠的一种方法。由于手工审计的方法,只有在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存在并且比较充分时才适用,而对大多数计算机系统,审计线索都存储在磁性介质上;另外,由于手工审计方法没有直接对系统实际运行的程序进行审查,审计结论的可靠性较差。因此,只有利用计算机对被审程序进行审查,才能得出正确可靠的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主要有:7 n" U6 Q& R0 _&&N: h2 O. L* [
  1、检测数据法。检测数据法是指审计人员把一批预先设计好的检测数据,利用被审程序加以处理,并把处理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作比较,以确定被审程序的控制与处理功能是否恰当有效的一种方法。
  检测数据法可用来审查系统的全部程序,也可用来审查个别程序,还可以用来审查某个程序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控制措施,以确定这些控制是否能发挥有效功能。检测数据法一般适用于下列三种情况:/ D" z2 _- I3 J2 q9 S3 q: K
  被审系统的关键控制建立在计算机程序中;被审系统的可见审计线索有缺陷,难以由输入直接跟踪到输出;被审系统的程序较多,用检测数据法比直接用手工方法进行审查更经济、效率更高。; W2 ~. n" m, ^0 z7 I
  应用检测数据法对被审程序的处理和控制功能进行审查,选择或设计合适的检测数据是一个关键问题,检测数据的来源一般有被审单位以往设计的检测数据和由审计人员自行设计的检测数据两种,不管检测数据的来源如何,检测数据中应包括正常、有效的业务和不正常、无效的业务两种情况。&&Y/ Q# O2 S& ~&&@
  检测数据法属于一种抽样审计的方法,但它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要求不高,适用范围较广,比较适用于较复杂的系统审计。6 O8 I: k7 r0 ^$ s
  2、程序编码比较法。程序编码比较法是指比较两个独立保管的被审程序版本,以确定被审程序是否经过了改变。审计人员要用由审计部门自己保管的,经以前审查其处理和控制功能恰当的被审程序副本与被审单位现在使用的应用程序进行比较,可发现任何程序的改动,并评估这些改变带来的后果。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源程序编码之间的比较,也可用于目标程序码之间的比较。
  3、受控处理法。受控处理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被审程序对实际业务的处理进行监控,查明被审程序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是否恰当有效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审计人员首先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查验,并建立审计控制,然后亲自处理或监督处理这些数据,将处理的结果与预期结果加以比较分析,判别被审程序的处理与控制功能能否按设计要求起作用。例如,审计人员可通过检查输入错误的更正与重新提交的过程,判别被审程序输入控制的有效性,通过检查错误清单和处理打印结果来判别被审程序处理控制和功能的可靠性,通过核对输出与输入来判别输出控制的可靠性。! D* `% g$ Q% u) f$ C& U. d: E1 f
  受控处理法审计技术简单、省时省力,不需要较高的计算机知识,只要采取突出审计的方式,就可以保证被审程序与实际使用程序的一致性,从而保证审计结论的可靠性。
  4、受控再处理法。受控再处理法是指在被审单位正常业务处理以外的时间里,由审计人员亲自进行或在审计人员的监督下,把某一批处理过的业务进行再处理,比较两次处理的结果,以确定被审程序有无被非法篡改,被审程序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是否恰当有效。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以前对此程序进行过审查,并证实它原来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是恰当有效的。因此,这种方法不能用于对被审程序的首次审计。# v8 H0 v! `/ q' y" k$ c
  5、平行模拟法。平行模拟法是指审计人员自己或请计算机专业人员编写的具有和被审程序相同处理和控制功能的模拟程序,用这种程序处理当期的实际数据,把处理的结果与被审程序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被审程序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是否可靠的一种方法。. O' Z9 S2 h7 s- t$ F3 i* h
  运用这种方法,审计人员不一定要模拟被审程序的全部功能,也可只模拟被审程序的某一处理功能或控制功能。
  采用平行模拟法的优点在于,它能独立地处理实际数据,不依赖于被审单位的人力和设备,审计结果较为准确。其主要缺点是开发模拟系统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另外,审计人员首先要证明模拟程序的正确性。" t* k1 s' ]" `& [/ C; m8 y5 @
  6、嵌入审计程序法。嵌入审计程序法是指在被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在被审的应用程序中嵌入为执行特定的审计功能而审计的程序段,这些程序段可以用来收集审计人员感兴趣的资料,并建立一个审计控制文件,用来存储这些资料,审计人员通过这些资料的审核来确定被审程序的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可靠性。" B# B4 s2 {5 o4 p- b/ X% g% m
  在实际操作中,审计程序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经常起作用的,只有审计人员在执行特定的审计任务才激活的审计程序。另一种是在被审程序中连续监控某些特定点上的处理的程序。当实际业务数据输入被审系统,由被审程序对其进行处理时,审计程序也对数据进行检查,如果符合某些条件,则将其记入审计控制文件中,审计人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审计控制文件输出,以便对被审程序的处理和控制功能进行评价,或对系统处理的业务进行监控。& ?&&D+ m' U& S) e, o
  嵌入审计程序法的优点是在被审单位处理业务数据的同时获取审计证据,它可以防止在数据处理后进行审核时难以确信被审程序是否有实际应用的程序的缺陷。另外,只要被审程序开始运行,审计程序段就处于监督状态,它可以弥补事后审计线索不充分的缺陷。可以说这是一种最有效,也是一种最可靠的审计方法,但它需要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就设计好审计专用的程序段,而正是这一点,在目前状况下难以实现。同时,它还要求当系统修改时,审计程序段也要作相应的修改,审计程序段的安全性要求也更高。/ M0 d. R&&y- [' a8 T! u6 B1 h
  7、程序追踪法。程序追踪法是一种对给定的业务,跟踪被审程序处理步骤的审查技术,一般可由追踪软件来完成,也可利用某些高级语言或跟踪指令跟踪被审程序的处理。
  采用这种方法可列示被审程序中的指令执行情况以及执行顺序,它也可查出被审程序中的非法指令,但它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要求较高,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应用并不普遍。0 K( K3 d$ q4 e" q) N9 S
  以上只是简单地谈了计算机应用审计中主要的几种审计方法,当然,这些审计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在实际中应用中它们需要相互补充。计算机应用审计的方法还有许多,具体采用什么方法,要针对计算机系统实际情况去选定。
  (三)数据文件的审计
  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的原始数据、处理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的结果都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或打印输出在纸性账面上。要对计算机系统输出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合法性等进行评价,必须对数据文件进行审计。对纸性账页上的数据的审计同手工系统中对凭证、账簿、的审计方法相同,对磁性介质上的数据文件的审计则要借助于计算机辅助审计,这里主要谈谈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数据文件的方法。6 d8 R( W4 k7 u, x, e
  1、利用审计软件辅助审计。审计软件是为了执行一定的审计数据处理功能而设计的计算机程序。它可从被审的数据文件中抽取或选定某些数据,根据审计目的进行计算和处理,并按照审计人员的要求输出审计信息。由于审计软件可直接访问被审系统的数据文件,因此,有助于审计人员对整个数据文件或经选定的数据项目进行复核,可有效地执行大量数据的验算、重新分类及汇总等工作,并能详细检查数据文件的内容,可按审计人员指定的标准查找记录。此外,运用审计软件辅助审计,还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减少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数据处理人员的依赖,增强审计的独立性。
  利用审计软件辅助审计数据文件一般用于下列几种审计工作:(1)按审计人员的要求检查数据。(2)测试及执行计算,审计人员可运用审计软件测试数据文件中有关数据计算的正确性,并进行分析,以评估被审系统中相应数据的正确性。(3)比较两个不同数据文件中的相应数据。审计软件可用于比较两个不同数据文件内的相应记录,以确定数据的一致性。(4)选择并打印审计样本。审计软件可采用随机抽样或判断抽样等方法,从被审的数据文件中选择所需的样本。(5)汇总或重新组织数据,并执行分析工作。/ Y; R% v$ b% v1 p1 Y# e. t5 f) @
  2、利用系统的子模块辅助审计。由于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一般都建有查询、对账、复核等子模块,审计人员在对被审系统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时,也可利用这些子模块完成一部分审计工作。在利用被审系统中的子模块进行审计之前,审计人员必须对它们的处理和控制功能进行审查。只有经过审查证实其处理和控制功能恰当可靠的,审计人员才能利用它们审查系统的数据文件。
  利用被审系统的子模块审查数据文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开发或购买审计软件,审计成本低,但它们往往不具备达到审计目的所需要的全部功能,不能按审计人员批定的格式和内容输出审计工作底稿。
  3、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实用程序审计数据文件。目前,在人民系统中使用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主要是在SCO UNIX或WINDOW上用INFORMIX、SYBASE、ORECLE等数据库开发的。其实,这些系统或数据库中,本身就带有数据库管理的一些命令或实用程序,如果我们能适当地运用这些现成的程序,也可对数据文件进行一些简单的查询、计算、汇总、数据重组和分析等审计工作。. W, ]; Q8 d" n&&z* @& F
  计算机应用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是随着金融业务电子化和审计监督现代化进程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会提高审计检查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将开拓审计检查的领域和深度,奠定信息时代审计检查的思路和模式,也是今后我国银行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
中国会计网 会计行业门户.“服务中国会计行业,推动行业进步”.
爆款产品,全国限时最低价,299元!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中国会计网 会计行业门户.“服务中国会计行业,推动行业进步”.
爆款产品,全国限时最低价,299元!
该用户从未签到
高深的理论!
中国会计网 会计行业门户.“服务中国会计行业,推动行业进步”.
爆款产品,全国限时最低价,299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有软件没有?谢谢
中国会计网 会计行业门户.“服务中国会计行业,推动行业进步”.
爆款产品,全国限时最低价,299元!
中国会计社区
官方微信:中国会计网(mycanet)
E-mail:.cn
官方专业QQ群
从业群: | 注会群:
初级群: | 中级群:
| 上海群:
官方地区QQ群
深圳群: | 广州群:
江苏群: | 浙江群:
广东群: | 山东群:
官方微信平台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JavaScript is disabled for your browser. Some features of this site may not work without it.
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网络化、信息化正渗透到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各个领域,会计领域也发生了剧烈的变革,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给传统审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审计方法已越来越不能及时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的。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审计人员的审计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手工审计阶段,因此,对于我国来讲,发展计算机审计已是当务之急。为了促进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发展,更好的应对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冲击,有必要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现状并寻求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发展对策。 本文系统、详细地分析当前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结合会计信息化对审计带来的影响,分析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审计所面对的内外环境,识别出当前计算机审计所面对的内部和外在因素,包括会计信息化下计算机审计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计算机审计面对的机会及威胁。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矩阵分析工具来研究如何利用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审计的有利条件和优势并控制或化解不利因素和威胁,以此寻找发展我国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对策。最后,笔者探索了会计信息化下计算机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介绍了信息新技术催生的几种审计业务,包括电子商务审计、电子政务审计和网站审计。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 technology,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 has already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accounting development.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 bring an enormous impact to the traditional auditing,and 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accomplish the task of audit in time by the method of traditional audit. But so far,the auditing method used by most auditors in our country still rests on the stage of manual auditing. Thus,it has already been the task of top priority to develop the computer audi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computer audit,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puter audit in our country systematically and seek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our country’s computer audit development. In this article,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mputer audit in our country a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Subsequently,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at computer audit faces under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includ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mputer audit,the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that computer audit faces under 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 On this basis,the author uses an analyzing tool named SWOT matrix,by which the author studies how to make use of the favorable factors and advantages of computer audit under 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 and control or solve the its adverse factors and disadvantages, therefore to seek the countermeasures to develop our country’s computer audit. At last,the autho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puter audit and introduces several new audit operations including audit to e-business,audit to e-government and web trust.
条目中的文件
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蝴蝶一生经历的阶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