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经济社会转轨中“居者有其屋”的求解 》对孟子这本书的评价电子版(PDF或word及TXT)

对住房制度改革的反思
住房制度是微观领域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目标在于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但住房制度如何进行安排才能实现这一理想呢?这要视具体国情而定。一般而言,住房资源的配置有三种机制:完全的市场化、完全的计划化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机制。当土地和住房资源丰富且社会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时,以市场为主导配置住房资源是有效的。因为可以充分体现个人或家庭的不同偏好,从而增...&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一年多来的住房改革进度缓阻,原因何在?这需要我们以冷辞的头脑进行反思,以科学的态度作出回答。住房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展缓慢,一些同志对房改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是多余的。 一、住房制度改革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需要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低租金1高补贴的住房分配制度,国家用于住房的补贴很大据统计,截止j州召年底,全国城镇共有公房乃亿平方米,年需维修费用开支月O多亿元,而房租收入不到3()亿元、相抵后的差额l()()亿元、全部由国家补贴。这样,国家建设的房屋越多,维修补贴越大,背的包袱越重实行住房制度改革,通过提高房屋租金,促使居民购房.逐步实现由公房变私房,由公修变私修,就可以使财政逐步从住房维修开支的沉重包袱下解脱出来- 二、住房制度改革是加快城镇住居建设的需要近几年,国家和企业每年用于住房建设方面的投资不下2()()亿元、但居住条件并未得到显著改善。截止j姑况年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仅从8平方米改善住房条...&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1问题提出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如何诗意地栖居,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既是政府愿景,也是核心民生问题之一。中国情境下如何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无疑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计划经济时代,住房供给量的增长十分缓慢。1986年商品房开始出现,并在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的制度之后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流。类似粮食供销改革,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我国在住房改革的早期用“双轨制”不仅增加了人均住房面积,甚至带动了居民耐用品消费[1]。但是当市场上商品房竣工量远远多于保障性住房时(2008年以前,保障性住房约占新增住房面积的10%),大城市普遍出现的高房价、房奴、夹心层现象折射出住房问题带来的诸多困惑,双困家庭、青年蚁族、农民工这类城市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考验着政府施政智慧。在此背景下,当前占保障房主流地位的经济适用房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而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以下简称公租房)被认为是非常必要的[2-7]。一些学者倡议用租赁方式替换经...&
(本文共9页)
权威出处:
一、新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历程住房制度是指“国家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上实行的基本政策和一系列方式、方法、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城镇住房建设投资方式、住房供应方式、住房分配方式、住房经营方式、住房社会保障方式、住房管理方式等。”[1]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住房制度经历了从公有化、福利化住房向私有化、商品化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前,房屋被视为一种福利,而不是商品。在房屋制度的运作过程中,完全排斥市场的作用,采取以供给制为核心,以实物分配为内容的运作机制。国家单方面出资承建住房,由政府通过单位,以实物的形式单向流通给职工。在这种计划经济的住房运作模式之下,公共住房的建设被视为国民经济计划的当然内容,排除市场等非政府资源的介入,私人住房被压缩至最小范围。同时,单位作为联结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键一环,逐渐在住房制度中演变为实际的住房主体。单位在实施个人住房的实物分配过程中,按照国家统一的政策,以工龄、职务、职称、学历等因素为标准,对住房进行分配。随...&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住房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住房制度改革正面临彻底切断实物分配的攻坚阶段。回顾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总结和反思住房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传统住房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住房制度的转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回顾 七十年代末,一些理论工作者和住房建设者从当时住宅建设不能适应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出发,开始探讨传统住房制度的弊端,探讨住房究竟是消费资料还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住房究竟是商品还是福利,探讨住房制度改革的可能性.198。年小平同志关于住房改革问题的讲话拉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住房制度改革大约经历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共同负担、提高租金、出售公房、住房公积金和安居工程、停业福利分房总体攻坚五个阶段。 1·198。年一1985年,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共同负担购买住房的试点 七十年代末,由于十年文革造成的整个国民经济凋敝和国家财政紧张,国家财政已无力...&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1980年开始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使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成功地由福利体制转向了市场模式。客观来看,住房制度改革较为成功,有效地提高了居住质量和实现了住房市场化、社会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房价居高不下、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住宅市场化过快发展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到了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对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行反思既有助于完善我国住房制度,又可以促进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1住房制度改革历程回顾第一阶段(年):住房改革试点和探索阶段。主要是进行以租金改革、成本价售房为核心的探索,采取多种措施逐步推进住房商品化改革进程。从1980年起,我国开始推行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一方面通过逐步提高公房租金,以期实现住房的简单再生产;另一方面推出优惠价与市场价两种不同价格的住房供给。第二阶段(年):住房商品化推进阶段。这一阶段的住...&
(本文共1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国内案例研究 答案- 100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国内案例研究 答案- 100分
上传于||文档简介
&&山​东​干​部​学​习​平​台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公考,家教,作文,写作,答案,中考,高考,语文,英语,培训,教师,律师,秘书,文秘,作业,辅导
&>&&>&齐鲁先锋《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国内案例研究》试卷答案100分
齐鲁先锋《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国内案例研究》试卷答案100分_1000字
1、在我国传统住房保障体系中,公房建设有很大的数量优势。
2、集资合作建房是我国转轨时期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的主要手段。
3、本讲认为,目前我国住房保障的目标是“居者有其屋”,而不是“住有所居”。
4、重庆公租房建设实行的是“市场+保障”的双轨制。
5、为了加强城市的住房保障,推行限价商品房制度,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保持限价商品房按照“以地价定房价”的思路,采用政府组织监管、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6、廉租房制度是针对住房困难的最低收入家庭实施的一种社会救助,是中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7、日,国务院颁布了(),首次提出了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新思路。
《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
8、1991年开始,()市率先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9、2007年的国发第()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10、199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首次提出建(),标志着我国()进入探索阶段。
11、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前,城镇住宅的自有率很低,以公房为主。经过房改,许多居民拥有自己的住宅,有报道称,我国的住宅自有率已达到(),已经超过了美国。
12、根据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有关补贴政策,廉租房租金一般只是公租房租金的()左右。
13、本讲认为,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住房供求矛盾突出
房价上涨过快
住房占有不均衡
住房消费观念问题
住房保障滞后
14、我国住房保障的基本原则是()。
保基本、广覆盖、促公平、可持续
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与国情相适应
多层次、多样化、渐进性保障
15、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对象,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
住房困难,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为当地非农常住户口
16、上海模式坚持“三为主”,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三为主”是指()。
以居住为主
以市民消费为主
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
17、本讲提出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改革方向包括()。
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保障制度
建立住房保障的财政支持制度
健全住房保障税收政策
完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
建立保障性住房信息体系
18、本讲提到的案例包括以下哪几个城市()。
初二英语试题二、单项填空从每小题A、B、C、D中选出能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It’s interesting, but ________ difficult for me. A.little B. a little C. a few D…
海洋药物研究发展现状及展望摘要:现代生物技术在制药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海洋生物药物的研究,是今后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方向。综述了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新世纪海洋生物制药的前景。关键词: 海洋生物药物 生…
1、在我国传统住房保障体系中,公房建设有很大的数量优势。 正确 2、集资合作建房是我国转轨时期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的主要手段。 正确 3、本讲认为,目前我国住房保障的目标是“居者有其屋”,而不是“住有所居”。 错误4、重庆公租房建设实行的是“市场+保障”…
热点专题四、维护国家安全(关乎钓鱼岛问题) 第一部分 时政背景 1.日日本右翼份子、东京都知事、自民党人石原慎太郎在华盛顿演说时口出狂言:东京都将“购买”钓鱼岛。7月24日,日本启动钓鱼岛“国有化”程序。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
[2012暑期征文]留一点稳重给自己——观后感共和六十三年七月,奥运始于英伦之都,余观之,有感颇丰。——题记 众所周知,夺金之首要,稳也。余有两极佳例证。镜头一: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射击场上,什么都有变数。比赛刚开始,塞尔维亚选手即打出一枪漂亮的10…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您的位置: &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研究的最新成果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中的这本书很奇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