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丁《< 诗经弃妇诗> 弃妇诗研究》,谁有这篇论文麻烦发邮箱

《诗经》弃妇诗与逐臣诗的文化关联--《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诗经》弃妇诗与逐臣诗的文化关联
【摘要】:《诗经》中的弃妇诗虽然在婚姻形态、人物特点以及所反映的被弃过程等方面不无差异,但在表现婚姻生活中妇人因难以把握自我命运而被弃一点上,却是相同相通的;由此形成男性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因好色而喜新厌旧以及第三者为争夺一己利益进谗蛊惑等主要特点。这些特点也程度不同地表现在与之类同的弃子、逐臣诗中,一定情况下,妻的身份可以置换为臣、子,夫的身份也可以略同于君、父;夫妻、父子、君臣间类似角色的互通互换,既形成上古文化中的异体同构现象,也导致春秋时代解读弃妇诗时借夫妻以喻君臣、由本义向象征义作多元引申的阐释方式。至于此后屈原在骚体逐臣诗《离骚》中"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男女以喻君臣,借弃妇以喻逐臣,则不仅构成了一个更为丰富多元的象征系统,而且拓展了弃妇诗的指称范围,深化了逐臣诗的意义内涵。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I207.22【正文快照】:
与弃子、逐臣紧相关联,弃妇是中国历史上又一重要的文化现象。《周易·坤卦·文言》释“坤”曰:“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孔颖达《正义》进一步申言:“欲明坤道处卑,待唱乃和,故历言此三事,皆卑应于尊,下顺于上也。”①据此可知,妻道与臣道、子道一样,同属卑下的一方,与之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尚永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尚永亮;;[J];学术研究;2012年04期
尚永亮;;[J];学术论坛;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闵顺琴,卢和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陈世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卜师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廖建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桑扎;贡保扎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刘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张道升;[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李光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陆勤毅;[J];安徽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徐华;;[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宁兰;;[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吕静;;[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宋娟;木斋;;[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王晓嵘;;[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周淑真;武建强;;[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虞崇胜;郑迎春;;[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王凤仙;;[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王宇信;;[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王贵民;;[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陈金全;郭亮;;[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永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孔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杨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李鸿雁;[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冯金朋;[D];南开大学;2010年
丛海平;[D];南开大学;2010年
吕庙军;[D];南开大学;2010年
邵颖涛;[D];南开大学;2010年
孙敏明;[D];浙江大学;2011年
淡乐蓉;[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洁;[D];河北大学;2009年
董秀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蒋鹂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刘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芦翠;[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盖业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谭卓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李晓丹;[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张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何惠;[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启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惠娟;;[J];殷都学刊;2006年04期
董伟;;[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7期
刘爱媛;;[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霍小芳;;[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张启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陈健;李清文;;[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贾香娟;;[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杜娟;宋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9期
高淑红;;[J];镇江高专学报;2010年03期
尹建平;[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传才;;[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吴培德;;[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陈新雄;;[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岳泓;;[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费振刚;;[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杜雁;曾璇;;[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王双;;[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吴培德;;[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宋红;;[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周延良;;[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雷抒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郑纯方;[N];中国文化报;2007年
杨桂青;[N];中国教育报;2007年
陈永年;[N];社会科学报;2008年
吴光;[N];光明日报;2007年
黄健;[N];文艺报;2007年
古水;[N];中华读书报;2007年
卫建民;[N];文汇报;2000年
黄健;[N];中华读书报;2007年
胡祥云;[N];安庆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建军;[D];苏州大学;2001年
吴晓峰;[D];吉林大学;2005年
丁进;[D];复旦大学;2005年
程燕;[D];安徽大学;2005年
陆锡兴;[D];上海师范大学;1999年
犹家仲;[D];北京大学;2000年
艾春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刘青汉;[D];兰州大学;2006年
李金坤;[D];苏州大学;2007年
黄冬珍;[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竹峰;[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贾学鸿;[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孙向召;[D];郑州大学;2005年
彭燕;[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徐玲英;[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张淏;[D];河北大学;2005年
于文哲;[D];宁夏大学;2005年
丁晨;[D];苏州大学;2006年
王晓阳;[D];河南大学;2008年
李鸣镝;[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浅议《诗经》中弃妇诗悲剧产生的原因及审美意义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浅议《诗经》中弃妇诗悲剧产生的原因及审美意义
该文档仅有一页,您已阅读完毕,如需下载请购买
你可能喜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诗经》中的女性意识专著 论文写作 演讲 实验报告 发..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诗经》中的女性意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诗经》婚姻诗与周代婚礼婚俗文化--《郑州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诗经》婚姻诗与周代婚礼婚俗文化
【摘要】:《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因其杰出的艺术成就,也因为其反映了周代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诗经》中的婚姻诗反映出的周代婚礼婚俗文化,大至婚姻形态、婚姻制度,再到婚礼婚俗具体礼仪,甚至于某一名物的文化内涵,可谓是异彩纷呈。
婚礼因其在昏时举行而得名,起源于周代以前。周礼所规定的婚姻“六礼”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经研究发现,《诗经》时代,“六礼”已通行于贵族及平民阶层。婚姻仪式于贵族称为婚礼,于平民称为婚俗,婚礼与婚俗虽于繁简程度上有所差异,但由于二者在实际生活中关系紧密,又因春秋时期为社会大变革时期,礼崩乐坏,社会流动性大,二者关系应较其他时期更为复杂。《诗经》中虽多有描写亲迎场面的篇章,却未见用乐。此外,《诗经》中尚有贺婚诗三首,可以看出,此时婚礼虽不举乐但相祝贺。《诗经》中的婚姻诗首开中国爱情主题诗歌诗旨多义性的先河,其诗旨比其他诗歌更为含混,解诗分歧也更大。我们只能依据当前较好的《诗经》注本对其进行划分。可以看出,40首婚姻诗不仅覆盖地域较广,反映的周代婚礼婚俗也多种多样。
从《周南·关雎》、《周南·汉广》等诗篇可以看出周代适龄男女要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但超过一定年龄的大龄男女,不论贵族还是平民,便可以自由择偶。研究还发现,政治对贵族婚姻的影响在《诗经》时代已肇其端。在婚姻过程中最重要者莫过于结婚,而《诗经》反映出的结婚季节以及适婚年龄等皆是学者们争论比较多的问题。仲春时节是农耕之始,农人于此时开始一年的野外田间劳作,再加上国外相关材料及出土文物的参证,可以得出,仲春应为婚姻正时。周代社会动乱,统治阶级为了富国强兵,为了早日定下继承人,规定男子结婚年龄不得超过三十,女子不过二十,若有大龄单身男女,官方还有掌媒一职负责组织他们聚会和合。《诗经》中的弃妇诗,是让人觉得颇为沉重的部分。经过研究发现,《诗经》中妇人被弃的原因除弃妇年老色衰以及男子喜新厌旧之外,尚有无子,但《诗经》时代“七出”的婚制尚未产生,无子见弃与当时的生殖崇拜以及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有关,盖此时“七出”观念已萌芽。
春秋时期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动荡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再加上远古时代婚俗的遗留,必然会导致婚姻形态的多样化。研究发现,此时存在媵妾制、“烝”、“报”等婚制、专偶婚以及群婚等多种婚制。《召南·鹊巢》、《邶风·泉水》、《卫风·硕人》、《大雅·韩奕》4篇所反映出的媵妾制是《诗经》时代的主要婚姻制度,媵妾制就是娣(妹)随姊嫁,姪(侄女)随姑嫁,姊妹姑侄共事一夫的婚姻制度。若为两国联姻,则媵不仅有本国同姓女陪嫁,还可以由别国配送,所以媵有同姓和不同姓两种。从这些诗篇还可以看出,媵妾制为贵族婚礼所独有之制,陪嫁的不仅有女子还有男子,且姪娣数量极多。《诗经》中还表现出了众多婚恋隐语,而以“鱼”及“束薪”较为多见。《周南·汝坟》、《召南·何彼秾矣》、《邶风·新台》等12首诗篇反映了“鱼”为《诗经》时代的婚恋隐语,此源于鱼的多产、初民的卵生意识、当时尚鱼的风俗以及农人创作方式。而《周南·汉广》、《郑风·扬之水》、《王风·扬之水》等7篇诗歌则体现了用来照明的“束薪”亦为此时的婚恋隐语。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I207.22;K892.22【目录】:
摘要4-6Abstract6-8目录8-101 绪论10-18 1.1 选题意义10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10-17 1.3 研究方法17-182 《诗经》时代的婚礼婚俗与婚姻诗的认定18-33 2.1 《诗经》时代的婚礼与婚俗18-26
2.1.1 婚礼定义及“六礼”18-22
2.1.2 婚礼与婚俗22-23
2.1.3 “婚礼不用乐不贺”考23-26 2.2 《诗经》中婚姻诗的认定26-33
2.2.1 多义的诗旨及婚姻定义26-28
2.2.2 婚姻诗的认定28-333 《诗经》与婚礼婚俗33-61 3.1 定婚礼俗33-45
3.1.1 男女相约33-39
3.1.2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39-44
3.1.3 婚姻的政治性44-45 3.2 结婚礼俗45-51
3.2.1 结婚季节45-49
3.2.2 婚龄49-51 3.3 弃妇51-614 周代多样的婚姻形态及婚恋隐语61-72 4.1 多样的婚姻形态61-62 4.2 媵妾制62-66 4.3 婚恋隐语66-72
4.3.1 “鱼”66-70
4.3.2 “束薪”与“束楚”70-72结语72-74参考文献74-78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78-79后记79-8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战学成;;[J];北方论丛;2007年04期
鲁洪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邵炳军;郝建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黄新荣;;[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王占通;[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05期
罗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罗家湘;;[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金荣权;[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刘自强;[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丁进;[J];江淮论坛;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群;[D];扬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李雯;[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王亚娟;[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李川豫;[D];河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文蕾;;[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朱锐泉;;[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王军明;;[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王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陈世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廖建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张晓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刘洪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石志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桑扎;贡保扎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博;;[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黎秀蓉;;[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薛宁兰;;[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吕静;;[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宋娟;木斋;;[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高方;;[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赵敏;;[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王苇柳;;[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肖世孟;;[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凯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孙永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孔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钱泳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张东平;[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郑现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邢培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刘宝春;[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马银华;[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李国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洁;[D];河北大学;2009年
胡叶娟;[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郭伟婷;[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王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关学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于欧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金鑫;[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董秀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鲁京京;[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许庆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易思平;[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王冠英;[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刘瑞明;[J];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王志芳;[J];滨州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张玉林;[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谭明煜;[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任红敏;;[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芮增瑞;;[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丁士虎;[J];池州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王佳楠;[J];大连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国武;[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陶易;[J];皖西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孙文福;[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杜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沈芳;陈英姿;;[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1期
赵爱华;;[J];语文学刊;2011年01期
张立平;[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雷文学;孔令彬;;[J];红楼梦学刊;2008年03期
王玲;;[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6期
祝瑞开;[J];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山西师大学报编辑部
畅引婷;[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楚亚娟;[D];湘潭大学;2011年
刘熹桁;[D];南昌大学;2012年
赵爱华;[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王晓明;[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高林如;[D];郑州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从《诗经》中的弃妇诗看先秦女性主体意识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从《诗经》中的弃妇诗看先秦女性主体意识
&​q​u​o​t​;​弃​妇​诗​&​q​u​o​t​;​是​我​国​古​代​诗​歌​作​品​中​的​一​类​,​通​过​女​性​作​家​创​作​的​&​q​u​o​t​;​弃​妇​诗​&​q​u​o​t​;​可​以​窥​见​她​们​的​思​想​情​感​.​通​过​将​&​l​t​;​诗​经​&​g​t​;​中​的​四​首​弃​妇​诗​与​后​代​的​同​类​作​品​比​较​,​可​以​发​现​先​秦​时​代​的​妇​女​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与​后​代​的​女​性​相​比​仍​然​拥​有​较​强​的​个​人​主​体​意​识​和​个​性​.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弃妇诗 曹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