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核心内容usd是什么货币?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百度作业帮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及其政策主张,被称为“新货币数量论”或“货币主义”,而他的货币需求理论又是其全部理论的核心.“新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内容是:物价水平乃至名义收入(国民总产值或国民收入)的水平是由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货币供应是由货币当局和有关立法来控制的,其变化独立于经济体系的内部运转,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了解货币需求函数的状况.理论分析和统计资料证明,货币需求函数是极为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使货币供应量的人为变化不能被货币需求所抵消,从而作用于物价乃至名义收入,对经济生活发生影响.因此,货币供应量的不规则变动是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通货膨胀就是货币供应过多的结果.如要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就必须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将货币供应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并制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数量法则(如美国应执行每年4%~5%的固定增长率),使货币增长率同预期的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弗里德曼对影响货币需求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1)实际货币需求不受物价水平(P)的影响.(2)实际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作为总财富代表的恒久性收入(Y/P).由于恒久性收入在长期内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状况(如生产技术水平、人口、物质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等等),其变动是相对平稳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货币需求也是相对稳定的.美国统计资料的经验数据证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1.394,即当收入提高1%时,货币需求提高1.394%.(3)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极小.rm、rb、re决定于市场利率,而实际统计资料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很差.统计资料还表明,物价变动率只有在幅度很大,持续时间很长的情况下,才会影响货币需求,因而不会对货币需求发生较大影响.弗里德曼的研究表明,尽管货币需求是多种复杂变量的函数,但是,由于起决定作用的变量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制度等因素制约,从长期来看,不会发生大的变动,尤其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恒久性收入这一因素对货币需求起主导作用.一些易变因素如利率、价格变动率等对货币需求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从总体上看,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经过努力,货币需要量是可以预测的.问题的关键只在于,货币当局能否按货币需要量控制货币供应,使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简评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主义理论
现代货币主义,是当代自由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经济学流派,代表人物首推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u他有三部主要著作:《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表述》、《资本主义与自由》人美国货币史(186—1960)》。一、现代货币主义形成的历史条件战后,以政府干预论为内容的凯恩斯新经济学,长期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对于缓和战后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确实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它同时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种种恶果。凯恩斯主义的失败,对现代货币主义由弱小转趋兴旺帮了大忙,促使它登上了英美官方经济学的宝座。二、现代货币主义基本理论观点(一)货币供应量对名义收人变动的决定作用弗里德曼分析重点是个人财富持有者的货币需求函数,即:Mr。id。7—J’x,“’”。,”。’n,户”了,八’_。_。,_.。。,,-___。。。。_,__M,_,,:_,,。__、。;-。__,_。,其中:M是个人手中保持的货币J是价格水平...&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一、产生进入70年代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经济发展也进入停滞状态,凯恩斯主义陷入了困境,现代货币主义开始大放光彩。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米尔顿·弗里德曼。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76年,因在货币问题,消费问题和浮动汇率等方面研究的杰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论著及成果多达250多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表述》,《资本主义与自由》等等。其中心内容是揭露国家干预经济的种种弊端,宣扬个人自由,经营自由,建议用稳定货币数量的方法来稳定经济,医治通货膨胀。二、与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的两个方面的分歧1.货币数量变动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方式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数量变动对社会总需求和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是间接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才能做到。而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是唯一重要的。他认为:“货币的供给决定于货币制度,货币的需求则取决于社会希望保有实际货币数量的因素。”同时,他反对凯恩斯主义用财...&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一、问题的提出有人认为 ,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在学术上一个明显缺点是与专业科学发展的脱节 ,从而使之未能对于科学发展起到真正的实质性作用 ,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似乎只有事后的解释功能 ,缺乏对于专业科学方向的预测和研究活动的指导功能。逻辑实证主义只是对于 19世纪末、2 0世纪初的马歇尔等人的新古典学派的“边际革命”和均衡价格理论提供了一种事后描述和解释框架。以库恩、拉卡托斯等人为代表的整个历史学派的“范式”、“不可通约性”、“专业共同体”、“研究纲领方法论”等 ,也只是为以萨缪尔森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新古典综合学派、新制度学派、产权经济学等提供了一套方便的话语体系和表述语言。而只有波普尔证伪主义独树一帜 ,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影响了西方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部门 ,以至于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部门 ,慰为奇观。目前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波普尔证伪主义批判理性的态度和可证伪的方法论原则、理论真理性和逼真度的评价模式...&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一、简短的历史背景 1976年,关国芝址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1-德受因其对消费的分析和在货币史和货币理论锐‘方而的成就,以及论证了稳定经济的政策的复杂性,获f子了该年度的讼贝尔经济学奖金。然而值得指出的址,他旱在1056年就已系统提出的作为其政策.乌二张f’J勺理论儿砒的“现代货币数最说”,可以i兑只是到1968年他发表了《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文之后,才逐浙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学界和政府政策措施中产生较大的反响。这是因为,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迎合了统治阶级在特定时期为解决其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而艇定相应决策的需要。具体说来,它的最初出现之所以没有及时受到重视,主要是山战后以来迄至六十年代末资本主义国家客观存在的三个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保持较高速度的幼长,(2)失业率较战前大为降低,(3)通货膨胀一直处于“爬行的”或“温和的”状态。但进入七十年代以后,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率一普迫大幅度提高,随即又出现了经济...&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马克思和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中各自都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两大货币理论对世界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制定都有深远的影响。对于两大货币理论的研究不仅关乎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率,而且关乎这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两种货币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得出现阶段我国应对通货膨胀问题的一些启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一般都将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范围限定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之内,本文试图将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基本内容延伸和拓展到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有关资本形式分析的部分。文章指出虽然马克思货币理论早于西方资产阶级货币学说一个多世纪,但是其货币需求理论就已经包含交易需求、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这一点有助于解开一直以来人们对马克思货币理论内容的误解。马克思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商品分析开始,沿着商品-货币-资本的逻辑思路,阐述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以及货币到资本...&
(本文共48页)
权威出处: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通过研究不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下所能实现的最优均衡结果,为评价不同的货币政策行为提供了分析框架。从其研究历史看,该理论主要包括两部分,本文分别称之为传统框架和现代框架。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凯恩斯主义(或者称为新新古典综合)模型成为货币政策分析的标准模型。这些模型在具有严格的微观基础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加入名义粘性,从而在丰富货币政策理论本身的同时也使该领域的研究和财政政策、经济增长等其他宏观领域的研究方法更为一致。我们称这种分析框架为现代框架,其核心是新凯恩斯主义Phillips曲线。新凯恩斯主义Phillips曲线具有明确的最优化基础,从而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并能采用校准方法估计参数的具体值;新凯恩斯主义Phillips曲线引入了动态形式的名义粘性,合理解释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说明了通货膨胀稳定的重要性,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新凯恩斯主义Phillips曲线中包含有前瞻...&
(本文共195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当前位置: &
2013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讲义: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
精品学习网小编为考生搜集整理了:2013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讲义: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第十六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说是货币需求理论。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具体内容
财富总额 个人所能持有的货币量以其财富总额为上限。提出&恒久性收入&的概念。用Yp表示,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恒久性收入与货币需求量成正比)
财富构成 即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之比,。人力财富比例越高,所需准备的货币就越多。(人力财富比例与货币需求量成正比)
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大,持有货币的数量就会越少。(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货币需求量成反比)
(二)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M/P=f(Yp;W;im,ib,1/p?dp/&)
注意: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
1/p?dp/dt代表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
【例题5:2004年、2007年多选题】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成正比的因素有( )
A.恒久性收入    B.人力财富比例
C.存款的利率 D.债券的收益率
E.股票的收益率
上一篇:下一篇:
将此信息分享到:>> 米尔顿·弗里德曼
米尔顿·弗里德曼[]
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其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于1962年出版,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他的政治哲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并反对政府的干预。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里根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
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年生于纽约市,其父母是俄罗斯犹太移民。他1932年获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学士,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年,他又陆续获 米尔顿&弗里德曼
哈佛大学等国内外近二十所大学的法学、理学、人文科学和商学博士及名誉博士学位。他在世期间还担任多个政府机构的顾问,其学术思想对美国几届政府的经济政策都产生过重要影响。[1]
  弗里德曼一贯遵循芝加哥学派的传统,极力鼓吹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在他看来,理想中的经济制度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但弗里德曼并不主张无政府主义,他所提倡的是从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道路上转变方向,政府只应扮演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仲裁人的角色,只应在反对技术垄断和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等方面发挥作用。
  在经济学方法论上,弗里德曼赞同并宣扬实证经济学。他认为实证经济学在原则上不依从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性的判断,它是类似于任何一种自然科学的客观的科学,它的最终目的是创立一种能对现象提出正确的、有意义的预测的理论或假说。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弗里德曼明确地提出&恒久性收入假说&,指出,消费者不是根据他们的现期收入,而是根据长期的或已成为惯例的恒久性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支出。
  现代货币数量论是弗里德曼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和货币政策依据。在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名义收入货币理论",用于考察货币数量变动与名义国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此外,弗里德曼还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试图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问题。
  由于在"消费的分析与在货币的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他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1976年,弗里德曼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历:
  1937年~1940年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讲师
  1940年~1941年 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客座教授
  1945年~1946年 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经济学与企管副教授
  1946年~1948年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副教授
  1948年~1963年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
  1963年~1982年 芝加哥大学罗素杰出服务经济学教授(Paul Snowden Russell
  Distinquishe Service Professor of Economics)
  1953年~1954年 剑侨大学傅尔布莱特客座学者(Visiting Fulbright
  Lecturer)
  1964年~1965年 哥伦比亚米契尔客座研究教授(Wesley Clair Mitchell
  Visiting Research Professor)
  1967年冬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客座教授
  1972年冬 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
弗里德曼生于纽约市一个工人阶级的犹太人家庭,父亲是Jeno S 米尔顿&弗里德曼
aul Friedman(),母亲是Sarah Ethel Landau(1881-?),两人从奥匈帝国(今邻近俄罗斯和波兰的地方)来到美国邂逅,曾在血汗工厂工作。弗里德曼是家中第四个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他的三个姊姊包括:Tillie F. Friedman、Helen Friedman、以及Ruth Friedman 。在高中的最后一年,弗里德曼的父亲去世。
  他16岁前完成高中,凭奖学金入读罗杰斯大学。原打算成为精算师的弗里德曼最初修读数学,成绩为3.62(对于4学分的大学3.62属于优秀),1932年取得经济学学士,翌年他到芝加哥大学修读硕士,1933年芝大硕士毕业。上第一堂经济课时,座位是以姓氏字母编排,他紧随一名叫罗斯(Ross Director)的女生之后,两人6年后结婚,从此终生不渝。弗里德曼曾说他的作品无一不给罗斯审阅,更笑言自己成为学术权威后,罗斯是唯一胆跟他辩论的人。当弗里德曼病逝时,罗斯说:&我除了时间,什么都没有了。&
  毕业后,他曾为新政工作以求糊口,批准了许多早期的新政措施以解决当时面临的艰难经济情况,尤其是新政的许多公共建设计划。辗转间他到哥伦比亚继续修读经济学,研究计量、制度及实践经济学。返回芝加哥后,获Henry Schultz聘任为研究助理,协助完成《需求理论及计算》论文。为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工作时,他1940年曾完成一书,指医生的垄断局面导致他们的收入远高于牙医,引起局方争议,令该书要在战后始能出版。
  弗里德曼在威斯康辛大学任教了一小段时间,但由于在经济学系里碰上了反犹主义者的阻挠而只得返回政府部门工作。
  年,他出任美国财政部顾问,研究战时税务政策,曾支持凯恩斯主义的税赋政策,并且也确实协助推广了预扣所得税制度。43至4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参与Harold Hotelling及W. Allen Wallis的研究小组,为武器设计、战略及冶金实验分析数据。1945年,他与后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George Stigler到明尼苏达大学任职,1946年他获哥伦比亚大学颁发博士学位,随后回到芝加哥大学教授经济理论,期间再为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货币在商业周期的角色。这是他学术上的重大分水岭。
  在他的自传中,弗里德曼曾描述1941至43年为罗斯福新政工作时,&当时我是一个彻底的凯恩斯主义者&。随著时间过去,弗里德曼对于经济政策的看法也逐渐转变,他在芝大成立货币及银行研究小组,在经济史论家Anna Schwartz的协助下,发表《美国货币史》鸿文。当时他挑战主张凯恩斯主义的著名经济学家观点,抨击他们忽略货币供应、金融政策对经济周期及通胀的重要性。他任职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逾30年,力倡自由主义经济,并与徒弟徒孙,打造出著名的&芝加哥学派&。
  他过,他通常反对政府干预的计划,尤其是对于市场价格的管制,他认为价格在市场机制里扮演著调度资源所不可或缺的信号功能。在《美国货币历史》一书中,他提出经济大萧条其实是政府对于货币供应管制不当所致。后来他在2006年说道:&你知道吗?很奇怪的是为何人们仍以为是罗斯福的政策让我们脱离了经济大萧条。当时的问题是,你有一堆失业的机器和失业的人民,你怎么能靠着成立产业垄断集团和提升价格及工资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剑桥大学
他接著在芝加哥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直到1976年,在这30年里他将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形塑成一个紧密而完整的经济学派,被称为芝加哥经济学派。在弗里德曼的领导下,多名芝加哥学派的成员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1953-54年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任教。从1977年开始弗里德曼也加入了史丹佛大学的胡佛研究所。弗里德曼在1988年取得了美国的国家科学奖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1992年获诺贝尔经济奖的贝克尔形容,弗里德曼可能是全球最为人认识的经济学家,&他能以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艰深的经济理论&。他亦是极出色的演说家,能随时即席演说,极富说服力。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鸣形容佛老思考快如闪电,据说辩论从未输过。&无人敢说辩赢了他,因与他辩论过已是无限光荣,没多少人能与他说上两分钟。&
  弗里德曼是学术世家。他妻子罗斯是经济学家,其妻兄长Aaron Director是芝加哥大学声望显赫的法律学教授。弗里德曼育有两名子女,包括女儿珍尼&弗里德曼及大卫&弗里德曼,大卫本身是无政府资本主义学说的重要学者。大卫的儿子Patri毕业于史丹福大学,2006年时在Google任职。
  主要观点
弗里德曼是货币主义经济学派的主要提倡者。他主张在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之间有着一个紧密而稳定的连结关系,亦即通货膨胀的现象应该是以联邦储备银行对全国经济提供的货币数量为基准;他强烈反对以金融政策作为需求管理的手段,并且主张政府在经济上扮演的角色应该被严格限制。他亦深信经济自由,最终将导致政治自由。大萧条
  在他各项主张中,影响最大的论说是对大萧条的批判。他把大萧条称为&大紧缩&,主张30年代的全球经济灾难实是源于一场普通的金融风暴,由于联邦储备银行的政策和管理失误,错误的紧缩货币供给进一步恶化了这场风暴,最终演变成无法收拾的大恐慌。他主张经济大恐慌并非& 自由放任&造成的,反而是政府对市场过多的干预和管制造成的。
  他描述当时美国政府在大恐慌前就已经对经济进行了沉重的管制,而对银行的管制造成银行无法向市场上对货币的需求做出反应。而且,美国联邦政府限制了货币兑换黄金的汇率,起初这种限制导致了大量黄金过剩,但之后这种限制又降的太低导致大量黄金流出美国。
  弗里德曼认为这种无法对货币需求做出反应的限制造成银行丧失了处理能力,在对黄金和货币的汇率进行限制的同时却没有修正通货紧缩的压力,结果导致了经济大恐慌。他以这个论点进一步的主张,美国政府提升税率的举动造成了对民众更大的伤害,接着又印制更多钞票来偿还债务(因此又导致通货膨胀),这些失误加起来便彻底摧毁了中产阶级的储蓄。
  弗里德曼说道:&正是联邦储备银行的举动,将这场普通的经济衰退&虽然可能是相当严重的一场,转变为一次主要的经济灾难,而不是试着用它的力量来抵销大衰退。1929年至1933年间货币供给减少了三分之一便是这场灾难的开端&大恐慌不但不是一场自由企业体制的衰退,反而是一场政府造成的悲剧。&弗里德曼的结论是政府应该停止对于货币和外汇市场的干预,这个理论衍生出了大量的经济研究和争论,同时也促生了后来国际间所采用的&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
    弗里德曼最初提倡以负所得税(Negative income tax)制度取代美国的福利制度,但稍后他则反对负所得税的预算案,批评预算案的安排只不过是补充既有的体制而不是取代之,这次事件又使他成了新闻头条。近年来佛利民大力提倡以教育券制度(school vouchers)作为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学费补贴制度,他说:&美国需要的就是一个让所有学生都能受益的教育券制度,这也能避免过度的管制。&他认为教育券制度能使私立学校挑战公立学校的垄断地位。
  依据Kenneth Minogue和Harry Girvetz的说法,弗里德曼与弗里德里克&哈耶克两人是促使古典自由主义在20世纪复苏的主要人物。在2005年,佛利民曾与其他500名经济学家一起连署讨论大麻合法化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学券制
  1955年弗里德曼在《经济学和公共利益》,首次提出把学校的管理和运作,从负责发放教育拨款的官僚手上释放出来。在该制度下,家长会发获一批学券,自行选择学校,取得学券的学校将可凭此向政府拿取资源,以鼓励学校改善教学质素,并将选择权交回家长。不过,学券制遭到广泛争议,部分教师工会指控这是把教育商品化,影响教师铁饭碗,又认为该政策违宪,改革一直未能落实。1996年他成立弗里德曼基金会(Milton and Rose Friedman Foundation),研究各地学券制成效,并向公众宣扬学券制的优点和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其他
  弗里德曼允许卡托研究所以他的名义从2001年开始颁发&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奖&给对自由意志主义运动有重大贡献的人士。他与妻子罗丝&弗里德曼一起创办了米尔顿和罗丝佛利民基金会。另外,佛利民的儿子& 大卫&弗里德曼继承了他拥护自由市场的思想,但更进一步的采取极端的形式,支持无政府资本主义。[4]
编辑本段理论贡献
现代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在理论上有三大贡献,首先是提出现代货币数量论,即通货膨胀起源于&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货币增长来遏制通胀。这被视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一场革命。消费函数理论
  其次,他创立消费函数理论,对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边际消费递减规律进行驳斥。凯恩斯认为,随着社会财富和个人收入的增加,人们用于消费方面的支出呈递减趋势,与此同时储蓄则越来越多。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抵消个人消费的减少,从而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弗里德曼指出,这一理论站不住脚,因为人们的欲望实际上永无止境,原有的得到满足后,新的随即产生。&自然率假说&理论
  第三,1968年,弗里德曼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菲尔普同时提出&自然率假说&理论。他们发现,长期来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并没有必然联系。自然失业率永远存在,是不可消除的。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长期来看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用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力来衡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可以说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经济学家。这位学术界的大人物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与其夫人罗斯合著的自传《两个幸运的人》中,除了美国之外,另一个占据篇幅最大的国家就是中国。
  1980年、1988年、1993年,弗里德曼三次来华访问。他在自传中写道:&对中国的三次访问是 米尔顿&弗里德曼
我们一生中最神奇的经历之一&&&
  1980年的访问是唯一一次由官方正式邀请的访问。邀请者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邀请者希望弗里德曼就世界经济、通货膨胀、计划经济社会中市场的运用等问题发表演讲。这时的中国,改革的进程刚刚开始,人们对于未来要走的道路几乎一无所知。他们只是知道过去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弗里德曼没有听到一个人说过文革的好话。但他也发现,人们往往对经济问题知之甚少,对市场体制运作的方式基本上一无所知。比如,在一次座谈中,一位将要前往美国考察的副部长的问题是:&在美国谁负责物资分配?&弗里德曼的反应是&吓了一跳&。他建议这位副部长去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看看,了解一下没有中央分配者的经济体制是怎样运转的。
    1988年,主要是在张五常的安排下,弗里德曼第二次访华。这次访华是三次中最重要的一次,这不仅仅是由于弗里德曼见到了当时中国的主要中央领导人,而且由于访问的范围更大,弗里德曼得以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同时,弗里德曼的自由经济观点,在当时中国改革持续深入情况下得以更清晰地传递给了中国的决策者和学术界。
  在这次访问中,弗里德曼在各地走访了许多正在蓬勃发展的商品市场。在这些市场中,客人真实感受到了 中国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也看到了中国进一步改革面对的核心问题,那就是政府是否愿意为了经济发展而放弃自己的某些特权。
  1993年,弗里德曼第三次访华。这时的中国改革,在经历了反复以后,重新开始快速发展。客人在中国已经可以享受到不亚于其他国家的服务。除了北京和上海以外,弗里德曼还访问了成都和重庆等地。私营企业、民间商业的发展给弗里德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时的中国政府的改革方向似乎与1988年有所不同。政府开始强调日本韩国式的对经济的控制,认为这是未来的方向。弗里德曼显然无法同意这一点。但这时的中国,已经不再像改革初期那样尽量地吸收外界知识了。但另一方面,弗里德曼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观点这时倒更符合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到底是走向自由市场制度,还是尝试一条 &第三条道路&?这个已被弗里德曼解决的问题将继续困扰中国多年。[6]
  里德曼曾四次到访中国。从1980年第一次访问北京到1999年最后一次访问香港,尽管每一次都是行色匆匆,然而中国发生的变化屡屡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新自由主义试验
  [美]葛兰汀 皮诺切特
米尔顿&弗里德曼没想到他在1975年3月的六天智利之行会引发如此多的争议,他曾被一群智利经济学家邀请前往圣地亚哥。这群经济学家在过去几十年里曾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参加过弗里德曼同事阿诺德&哈伯格的一个项目。在推翻阿连德政府两年后,独裁政权无力控制通货膨胀,&芝加哥小子&开始在皮诺切特的军政府里真正发挥影响。他们推荐采用弗里德曼所谓的&休克疗法&或者&休克方案&,即立即停止用货币印刷来解决预算赤字、政府支出削减20至25个百分点、裁掉数以万计的政府工作人员、停止工资和物价控制、实行国有工业私有化并解除对资本市场的管制。弗里德曼还主张&完全的自由贸易&。
  弗里德曼和哈伯格奔赴智利帮助那群&芝加哥小子&向智利军政府兜售他们的计划,屠杀和拷打成千上万智利人民的独裁者似乎&被休克疗法的想法所吸引&。
  爆发抗议
  弗里德曼回国后爆发抗议,而他作为《新闻周刊》专栏作家的名人身份与华盛顿和美国公司参与推翻阿连德的事件不断被披露更加剧了这种抗议。不仅尼克松、中央情报局、美国国际电话电信公司以及其他的公司曾阴谋颠覆阿连德的&通往社会主义的民主道路&,现在连芝加哥大学的一名著名经济学家也向推翻这一政权的独裁者献策,以智利贫民中急剧攀升的失业率为代价来完成反革命。这位经济学家对自由市场奇迹的宣传曾得到像柏克德、百事、盖提、辉瑞、通用汽车、格雷斯和凡世通等大公司的大力赞助。《纽约时报》认为弗里德曼是&这一军事集团经济政策的指明灯&;而专栏作家安东尼&刘易斯则质疑:如果&纯正的芝加哥经济理论只能以压制为代价才能在智利推行,那么这一理论的首创者是不是应该承担某些责任呢?&在芝加哥大学,斯巴达克斯青年团发誓要&通过抗议和曝光把弗里德曼逐出校园&;而学生自治组织则仿效当时正在调查美国在智利所犯罪行的教堂委员会听证会,召集了一个&弗里德曼和哈伯格问题调查委员会&。每当弗里德曼的名字出现在媒体上都会伴有形容词&残酷的&和&震惊的&,而规模小却持续不断的抗议也会在他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时候困扰着他。
     进行辩护
  除了商人,右翼活动分子也来到智利以示与皮诺切特政权的团结。《国家评论》的出版商威廉姆&拉舍尔以及其他最终在里根1976年和1980年竞选共和党总统提名时走到一起的骨干,组织了美国&智利理事会,以对付美国皮诺切特的批评性报道。&我找不出一个相信智利政府在实行&拷打的&智利政权的反对派&,拉舍尔在1978年从智利访问回来之后写道。至于由激进的自由市场政策引起的&过渡时期人的不便&,拉舍尔认为,&为了明天一个更为健康的社会,在今天遭受一定量的损失,既不是不可忍受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弗里得曼以经济自由优于政治自由为皮诺切特辩护,而芝加哥团体在以哈耶克1960年出版的专著《自由秩序原理》命名的智利1980年宪法中把这样一种关系制度化了。新宪法把经济自由和政治权威神圣化为相互补充的品质。他们为一个强有力的执政者,例如皮诺切特辩护,说不仅深远的社会变革的出现需要这样的人,而且维持这种变革直至智利的&民众心智发生改变&也需要这样的人。中央银行行长谈到:智利人长期以来&接受的是软弱教育&,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培养他们的强力,市场本身会提供指导。当被问及由休克疗法导致的高破产率的社会后果时,托里比奥&迈瑞诺上将答道:&这是一个经济动物的丛林。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不论亲疏。这是现实。&
  但在这样一个纯粹竞争的野兽的乐园,可能会出现危险,需要独裁统治迫使智利人民接受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和被动的而非参与性的民主。&民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条通往保护绝对经济自由的真正&自由社会&的途径,皮诺切特在1979年的一次由弗里德曼的两个信徒起草的发言中这样谈到。弗里德曼对资本主义和独裁统治之间的关系闪烁其词,但他以前的学生却始终如一。&一个人的实际自由只有通过独裁主义政权保证&,财政部长卡斯特罗说到,他承认:&公众舆论强烈反对我们,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保持这种政策。&
  新右派在智利首次实现了用经济自由和权威来重新定义民主。据芝加哥大学优秀毕业生克里斯蒂安&拉罗乌莱特说,在皮诺切特的严格控制下,智利成为&在自由的社会秩序基础上确立政府形式这一世界潮流的先驱&。比如说,智利私有化了的养老金制度如今就成为社会保障转型的一个典范。布什在1997年曾就这一问题接受了智利经济学家同时也是芝加哥大学毕业生何塞&皮涅拉的建议。
  试验评价
  皮诺切特和弗里德曼都是先驱,预示着一个妄为、无情的新世界。如今,皮诺切特正因为他&休克疗法&的招牌而受到软禁,弗里德曼也去世了。但他们所开创的世界却幸存了下来。对于1975年的智利来说极端的东西成了当今美国的标准:一个由市场界定人类全部成就的、政府以自由的名义折磨人民的社会。
著作与获奖情况
  《实证经济学论文集》(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消费函数理论》(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资本王义与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
  《自由选择》(Free to Choose)
  《价格理论》(Price Theory:A Provisional Text)
  《美国货币史。1867年~1960年》(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与施瓦兹(Anna J.Schwartz)[7]获奖情况
  1951年:约翰&贝兹&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Medal)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988年:国家科学奖章
  1988年:总统自由勋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评价与批评
  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弗里德曼重振了自由经济学,在它即将被世人所遗忘的时候。他是一个学术界的自由斗士,在没有比他更忧郁的&忧郁科学(资本主义社会中讽刺经济学的说法)&实践者。
  美国总统布什:
  美国失去了一位最伟大的公民。他的工作证明了自由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引擎,他的著作为当今世界各国央行的政策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有效帮助央行维持经济稳定,也改善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
  半个世纪以来,他一直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坐标,不管是在职业还是个人生活方面。没有他的存在,我的生活会是完全两样的。
  美国财长保尔森:
  米尔顿&弗里德曼永远属于最伟大的经济学家行列,他在经济与政治自由的联系方面的创新理念,为当今世界的繁荣和金融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弗里德曼的主要理论对手、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
  米尔顿&弗里德曼是一个巨人,在推动美国经济自1940年顺利发展至今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面,20世纪的经济学家中还没有谁可以与他相提并论。[9]批评
  弗里德曼去世两年后,金融海啸冲击全球经济,不少人指责先前美国所奉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是海啸成因之一,弗里德曼也被指难辞其咎。
  而支持自由市场的经济学者则反驳说,次贷危机是政府干预的结果,并非是弗里德曼所提倡的自由放任的过错,因为酿成次贷祸根的房地美、房利美属于政府资助型企业(GSE, Government Sponsored Entrise)。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view/845159.htm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
浏览次数:506
编辑次数:0
最近更新: 6:14:17
词条分类导航
最受关注词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sd是什么货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