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水质卫生检查检查 研究性学习

(2014o常德)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它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洗涤助剂之一.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
为探究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
实验分步结论(或解释)
向盛有过碳酸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让过碳酸钠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向序号①的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
有大量气泡产生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
序号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过碳酸钠溶于水能生成H2O2
(填化学式).
取序号③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过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2CO4;
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4+H2O=Na2CO3+H2O2.
【实验探究二】:过碳酸钠含量测定
老师给同学们一份含碳酸钠杂质的过碳酸钠样品(不含其它杂质),要求设计方案测定该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同学们经讨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装置B盛装氢氧化钠溶液、C盛装澄清石灰水、D盛装浓硫酸,E、F均装入干燥的碱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首先关闭活塞K、K2,打开活塞K1、K3、K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出锥形瓶中的空气,此时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E装置;
(2)依次关闭活塞K1、K3、K4,打开活塞K2、K,此时锥形瓶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氧气,E中装入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反应完全后关闭活塞K,再次打开活塞K1通入氮气的作用是将装置中的气体排出,被E装置吸收;
(3)同学们根据E装置在测定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了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装置F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E装置被吸收,如不连接装置F,测定的过碳酸钠含量会偏高(填“偏高”或“偏低”).
【实验探究一】①向盛有过碳酸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目的是让过碳酸钠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③根据题给条件可知,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向序号①的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进一步说明了含有过氧化氢溶液;
④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实验小结:由于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说明过碳酸钠中含氧量比碳酸钠高,并且过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所以过碳酸钠应为Na2CO4;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4+H2O=Na2CO3+H2O2;
【实验探究二】(1)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E装置;
(2)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当气体通过浓硫酸时被干燥,通入E中装入碱石灰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实验完毕后通入氮气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的气体排出,被E装置吸收;
(3)F装入干燥的碱石灰,F装置可以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E装置被吸收,这样E装置在测定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计算出了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偏高.
故答案为:【实验探究一】①让过碳酸钠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③氧气;H2O2
④Na2CO3+CaCl2═CaCO3↓+2NaCl
小结Na2CO4;Na2CO4+H2O=Na2CO3+H2O2;
【实验探究二】(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E装置;
(2)二氧化碳和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将装置中的气体排出,被E装置吸收;
(3)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E装置被吸收;偏高.
【实验探究一】①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③过氧化氢遇二氧化锰能分解生成氧气,所以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
④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条件书写方程式;
实验小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二】(1)根据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及碱石灰的成分和作用分析.
(3)E、F均装入干燥的碱石灰,F装置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成分进入E装置被吸收.水是生命之源,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我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水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研究调查.(1)同学们在水_百度知道
(1)由于活性炭有吸附性,在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紫外灯管能发射紫外线,所以在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杀菌消毒.在进行过滤时: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2)A、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氧元素没有发生了改变;B、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微粒的组成发生了改变;C、水分子呈中性,形成水合氢离子(H3O+),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D、由于氢离子中没有电子,与水分子比水合氢离子的电子数没有发生了改变.(3)A.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能节约用水;B.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入地下,应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防止水体污染;C.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防止水体污染;D.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是不现实的.故答为:(1)吸附色素和异味,杀菌消毒,D;(2)AD;(3)ABC.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某化学兴趣小组以“太湖水污染情况调查”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了较准地测定湖水样品的酸碱度,可以使_百度知道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太湖水污染情况调查”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了较准地测定湖水样品的酸碱度,可以使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太湖水污染情况调查”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了较准地测定湖水样品的酸碱度,可以使用(  )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D.蓝色石蕊试液
提问者采纳
A、紫色石蕊试液属于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故A错误;B、无色酚酞试液也属于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故B错误;C、pH试纸是测溶液酸碱度的最简单的方法,故C正确;D、蓝色石蕊试液也属于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故D错误;故选C.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汉江某段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1)如图所示的自制净水器中的活性炭物质,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2)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可用肥皂水来区分该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煮沸.(3)你认为下列行为会造成内河水质下降的是BC.(填标号)A.在河边种植花草树木&&&B.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内河C.将垃圾倒入内河中.【考点】;;.【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进行解答;(2)根据用肥皂水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以及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进行解答;(3)根据水污染的来源回答.【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2)肥皂水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A.在河边种植花草树木,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所以正确.B.居民将生活污水排入内河,属于水污染中的生活污染,所以错误.C.将垃圾随手丢入内河中,属于水污染中的生活污染,所以错误.故答案为:(1)活性炭;(2)肥皂水;煮沸;(3)BC.【点评】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学会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的方法,是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sdwdxk老师 难度:0.47真题:3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知识点梳理
水的净化【知识点的认识】水的净化是指将自然界中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状态的水,可通过各种途径净化处理的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v
硬水与软水【知识点的认识】所谓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分方法如图所示:,就是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烧杯中产生泡沫的情况(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在日常生活中,鉴别水质软硬,还可以在洗净的容器中把水煮沸,然后倒出水,观察有水垢是硬水,无水垢是软水.硬水的危害: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硬水软化的方法:将硬水软化,实际上就是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使之软化成软水.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采用蒸馏的方法,就可降低水的硬度,使之软化,制取蒸馏水(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而生活中通过煮沸水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保护和节约用水【知识点的认识】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所谓节约用水,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农业和生活用水.具体实例如图所示:.所谓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即受污染的水体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逐渐自然净化,水质复原的过程)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水体污染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三个部分.具体的污染来源及危害,如图所示:.其中,工业污染主要是指工业上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农业污染主要是指农业上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染就是指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使用了含磷的洗衣粉或洗涤剂等.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理,保护和改善水质.例如,工业上,加强对水质的监测,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生活上,少用、甚至不用含磷的洗衣粉或洗涤剂等,生活污水也应该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福州某段内河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相似的试题还有: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福州某段内河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1)如图所示的自制净水器中的()物质,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2)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可用()来区分该内河的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3)你认为下列行为会造成内河水质下降的是().(填标号)A.在河边种植花草树木B.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内河C.将垃圾倒入内河中(4)“中水”是指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根据你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写出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常采用的两种方法()、().利用“中水”的实际意义是().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汉江某段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1)如图所示的自制净水器中的()物质,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2)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可用()来区分该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3)你认为下列行为会造成内河水质下降的是().(填标号)A.在河边种植花草树木&&&B.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内河C.将垃圾倒入内河中.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福州某段内河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1)如图所示的自制净水器中的()物质,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2)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可用()来区分该内河的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3)你认为下列行为会造成内河水质下降的是().(填标号)A.在河边种植花草树木B.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内河C.将垃圾倒入内河中(4)“中水”是指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根据你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写出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常采用的两种方法()、().利用“中水”的实际意义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检查水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