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近来我国农产品现货价格波动较大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对策_肖文兴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页¥3.008页¥2.008页免费6页¥3.009页¥2.004页¥2.003页¥3.007页2下载券5页免费4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免费2页免费11页免费5页免费4页免费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对策_肖文兴|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及稳定研究--《宁波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及稳定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是基于金融视角研究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稳定策略。大宗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及国家的稳定发展,而近年来我国大宗农产品频繁波动不再是由供求不均导致,更多的是受金融等因素影响,因此非常值得关注。本文首先综合现有关于农产品价格的理论,如蛛网理论、期货理论及农业保护理论等,在总结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大宗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为下文奠定理论基础。其次,结合目前中国大宗农产品价格的现状及特点,运用历年相关数据分析影响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金融因素,同时,根据SVAR模型定量测算出这些金融因素对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可解决大宗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稳定策略及方法。
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
1、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已经从传统的供需平衡机制转变为在供求基本均衡前提下以农产品期货市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所以影响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除基本的供求因素外,更多的是受非传统因素如金融(资本)因素的影响。
2、影响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金融因素主要有汇率、国内流动性水平(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国际石油及农产品价格、全球流动性水平等。不同的因素对大宗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同。
3、国际因素对大宗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日益增强,而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对农产品价格缺乏主导权,因此形成以完善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为主,其他新型农产品金融组织形式为辅的强大金融体系是与国际市场进行抗衡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F323.7;F832【目录】:
摘要4-5Abstract5-91 绪论9-15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1.1.1 研究背景9
1.1.2 研究意义9-10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0-11
1.2.1 研究思路10
1.2.2 研究方法10-11 1.3 概念界定11
1.3.1 大宗农产品的基本涵义11
1.3.2 大宗农产品价格界定11
1.3.3 大宗农产品综合价格指数11
1.3.4 大宗农产品的金融属性11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1-13
1.4.1 研究内容11-13
1.4.2 技术路线13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13-15
1.5.1 研究创新13-14
1.5.2 研究不足14-15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15-22 2.1 理论回顾15-18 2.2 文献综述18-22
2.2.1 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因素18-20
2.2.2 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20-223 大宗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22-30 3.1 大宗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一:供需均衡22 3.2 大宗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二:农产品期货22-29
3.2.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23
3.2.2 期货市场定价机制的特点23-26
3.2.3 期货与现货的价格联动作用26-29 3.3 小结29-304 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及成因分析30-42 4.1 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表现30-34
4.1.1 相关数据描述30-33
4.1.2 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特点33-34 4.2 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34-36
4.2.1 影响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传统供求因素34-35
4.2.2 金融因素及其他突发因素在影响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中的地位35-36 4.3 金融因素对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36-41
4.3.1 货币政策对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36-37
4.3.2 汇率波动及通货膨胀对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37-38
4.3.3 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变化对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38-40
4.3.4 国际能源价格及国际流动性水平对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40-41 4.4 小结41-425 金融因素对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42-55 5.1 检验方法说明42-44
5.1.1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42
5.1.2 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介绍42-44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44-46
5.2.1 变量选取分析44-45
5.2.2 数据来源及处理45-46 5.3 实证分析与讨论46-53
5.3.1 平稳性检验46
5.3.2 协整检验46-47
5.3.3 模型建立与结果估计47-49
5.3.4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49-53 5.4 小结53-556 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稳定方法及策略55-62 6.1 建立规范高效的农产品期货市场55-57
6.1.1 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整体建设55-56
6.1.2 优化及创新期货市场结构56-57 6.2 发展稳定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金融组织形式,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形成互补57 6.3 完善大宗农产品贸易流通体系,构建服务于国内价格调控的全球战略57-58 6.4 加强价格监测及监管力度,完善政府临时干预价格机制58-60
6.4.1 完善大宗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机制58-59
6.4.2 健全农产品价格执法监督体系,实现多方位的监管格局59
6.4.3 健全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临时干预及应急机制59-60 6.5 小结60-627 结论与展望62-63 7.1 研究结论62 7.2 研究展望62-63参考文献63-66在学研究成果66-67致谢6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晓慧;葛党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崔畅;;[J];财经研究;2007年07期
吴宗源;[J];湖南经济;1996年03期
郝小眉;;[J];北方经贸;2009年02期
罗锋;牛宝俊;;[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6期
程国强;胡冰川;徐雪高;;[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杨新荣;[J];湖湘论坛;2000年02期
郭永俊;;[J];价格月刊;2009年08期
李林茂;冷崇总;李群;;[J];价格月刊;2009年11期
蒋晓燕;杨丽娜;蒋敏敏;;[J];价格月刊;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志彬;[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祁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何蒲明;[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Asian Agricultural R2010年05期
李美长;;[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马柠馨;孟枫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毛广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鲍春生;;[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刘芬;杨绪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张洁;;[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张丽;;[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仝爱华;;[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鲁成军;蔡敏;孙稳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向东;陈毕雪;唐霖;;[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刘茂松;;[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焦方义;;[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刘乃全;刘学华;;[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王德发;;[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张彩丽;;[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张同龙;;[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杨浩;马鹤;;[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徐波;纪树东;李青;;[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熊正德;文慧;凌语蓉;;[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贵鹏;[D];西北大学;2011年
燕泰翔;[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黄宇慧;[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徐敏;[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王跃梅;[D];浙江大学;2011年
谢凤杰;[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熊名奇;[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吕宗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张淑萍;[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杨松;[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琰;[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冀娟;[D];郑州大学;2010年
徐丽;[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付兴;[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李开鹏;[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马静;[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曾治华;[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屈玲;[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刘庆柏;[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刘莎莎;[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俞越,刘吉坡;[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史培军,杨明川,陈世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曹锟生,邓晶;[J];商业研究;2001年06期
;[J];财经界;2004年07期
陈孝兵;[J];财经科学;1997年03期
许经勇,黄焕文;[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4期
姚传江,王凤海;[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1期
刘岩;;[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5期
毕玉江;朱钟棣;;[J];财经研究;2006年07期
徐雪高;;[J];财经研究;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安明静;[N];国际金融报;2004年
任芳;[N];经济参考报;2006年
农业部部长 杜青林;[N];经济日报;2006年
姜长云;[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周渭兵;[N];江西日报;2006年
记者 宋雪芬;[N];期货日报;2003年
李磊;[N];期货日报;2007年
许志峰;[N];人民日报;2003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巴曙松;[N];证券时报;2003年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N];证券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甘正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康敏;[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何忠伟;[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罗孝玲;[D];中南大学;2005年
蒋乃华;[D];南京农业大学;1998年
颜加勇;[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勇;[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冯琳;[D];吉林大学;2005年
雷建;[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蒲明;曹静江;;[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孙立刚;刘献良;刘河军;;[J];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汪明萌;杨德利;;[J];湖南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杨阳;;[J];北京农业;2011年03期
刘来平;;[J];中国物价;2011年07期
戴军;[J];农金纵横;1995年01期
张璋;[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乌跃良;[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韩润娥;赵峰;;[J];商业时代;2008年20期
罗京;;[J];商场现代化;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向东;;[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C];2011年
王德发;;[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C];2012年
沈雅琴;陶昌盛;;[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黄丽;;[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徐经长;曾雪云;;[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周建华;;[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林元庆;;[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方志权;;[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袁玉坤;;[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攀 吴涛;[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潘圣韬;[N];上海证券报;2010年
李国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翟雪玲;[N];农民日报;2011年
吴秋娟;[N];国际商报;2010年
彭瑶;[N];农民日报;2011年
本报记者 王小萱;[N];中国食品报;2010年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刘煜辉;[N];粮油市场报;2010年
许志峰;[N];粮油市场报;2010年
张燕 通讯员
刘波;[N];宁波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庄岩;[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张明;[D];西南大学;2013年
罗永恒;[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郭尧琦;[D];中南大学;2012年
刘永新;[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张庆君;[D];辽宁大学;2011年
方晨靓;[D];浙江大学;2012年
苗珊珊;[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姜雅莉;[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董玲;[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蒋晓燕;[D];宁波大学;2013年
马明华;[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王琳琳;[D];华侨大学;2013年
商兆奎;[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邢通政;[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李建伟;[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李毅;[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姜海兴;[D];辽宁大学;2012年
周峰;[D];宁波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专家解读:近期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您的位置:
专家解读:近期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日 10:18:50
 来源:中国青年报
】 【】 【】&
&&&&近来,由于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让人们把关注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中国粮食和农业问题上。随着国际生物能源需求增加导致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会不会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带来危机?近期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根本原因何在?农产品价格上涨能让农民得到实惠吗?怎么样才能准确理性地看待近期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为此《思想者》专程采访了以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著称的两位专家: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黄季?j、博士生导师张林秀。 &&&&<FONT color=#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北京农产品市场。这是温家宝在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了解蔬菜交易情况。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由全球生物能源引起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农业不是危机而是机遇。 &&&&《思想者》:有人说,国际上生物能源需求的增加导致粮价上涨,这将是引起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一大诱因。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影响,我国多数农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尤其是主要作为饲料原料的玉米以及肉禽蛋上涨幅度相对较大。那么,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我们中国要不要防范粮食安全的问题?
&&&&黄季?j:全球生物能源的发展,对世界和中国的农业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先来看这张图,这是过去100年来()能源价格在波动中不断上涨的趋势图。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存量不断减少,能源价格呈现长期波动上升的趋势是一个不可改变的铁律。再看这张也是过去100年来()谷物价格的波动图,总的来说,谷物价格是在波动中呈现长期下降的趋势,如果市场对谷物等农产品没有产生诸如生物液体燃料等新的需求,许多农产品价格呈现长期下降趋势也是一个不可改变的铁律,因为对食品需求的增加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也不断下降。 &&&&《思想者》:按照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黄季?j:所以我们说生物能源的发展是农业的机遇,因为它将增加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转变农产品价格长期下降的趋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此带来的挑战,包括对耕地或土地以及水资源需求,燃料生产和食物生产的矛盾,价格上涨给低收入的消费者带来的负担。 &&&&生物能源的发展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仅是由于农产品需求增加产生的,农产品价格上升还同能源价格上涨紧密相关。很多人看到,未来农业的作用正在发生变化,许多农产品不仅满足人们消费的需求,还将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价格会跟着石油等能源市场的价格波动而波动,但农产品价格对能源价格的影响并不大,因为能源市场永远大于农产品市场。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一年全球的粮食生产没有下降,而玉米的产量在提高的同时,其价格出现明显上升的原因。这同美国开始大力发展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紧密相关,过去一年,美国玉米的产量在增产的同时价格还提高了75%。 &&&&《思想者》:那么,中国近期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和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有关吗? &&&&黄季?j:我认为,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有一半左右的因素是和全球粮食价格的上涨有关,是国际价格的连锁反应。除此之外,当然还同国内猪肉等畜产品在短期内的供给不足有关。 &&&&《思想者》:您认为这种情形会持续下去吗?
&&&&黄季?j:我认为,如果全球以生物液体燃料为主的生物能源继续发展,世界农产品价格还会上升。从现在看,美国及南美洲、欧盟、亚洲的一些国家都在积极促进生物能源的发展,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难以避免的。 &&&&《思想者》:那么,我们中国会不会有防范粮食安全的危机问题?
&&&&黄季?j:我觉得不会。首先要搞清楚,现在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是因为对它的额外需求增长了,不是人们对农产品的食品消费需求增长而引起的,所以,它给中国农业带来一个非常大的发展机遇。当没有人需要你的产品的时候,你的产品才有危机啊!现在不仅农业有需求,而且是整个社会都有需求啊!农产品价格提高后,谁能得到好处?肯定是农民,不仅是中国的农民得到好处,世界各国的农民都会得到好处。想想看,过去农业一增收,由于食品消费需求在短期内不可能出现大变动,价格就下来了,谷贱伤农,这是农民最怕的。而今天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需求增加引起的,这会带动整个社会、政府、企业对农业科技和生产加大投入。 &&&&其次,现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并不是粮食产量下降引起的,粮食产量实际上是增加的。今后几年,中国和全球的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都会提高,对增加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供给都有好处。 &&&&第三,价格上涨是全球性的,不管一个国家是否要发展生物能源,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价格的变动都会或多或少传递到任何一个国家,中国即使未来不发展生物能源,国内价格也会随国际价格变化而变化。所有国家的农产品价格都上涨,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对状况并没有变化,而且价格上涨会提高全球的农产品供给量。 &&&&所以,我认为,由全球生物能源引起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农业不是危机而是机遇。目前,我们国家采取限制以主要粮食为原料生产生物液体燃料的稳健发展战略是对的,我认为这个政策一方面考虑了前面提到的生物液体燃料带来的挑战问题,这些挑战需要靠长期的科技进步和投入生产才能更好地解决。另一方面,在现阶段,中国的粮食和农业生产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会从其他国家生物能源的发展中得到益处。 &&&&过去的体制就是以低价的农产品养活城里人,今天我们应该让农民一起分享发展成果。 &&&&《思想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消费指数为3.2%,6月份消费指数为4.4%。食品涨幅:7.6%,粮食涨幅:6.4%,禽蛋涨幅:27.9%,肉禽制品涨幅:20.7%。在农贸市场猪肉、鸡蛋价格翻番。而时下老百姓特别是城市低收入群体对猪肉价格的上涨很敏感,那么,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林秀: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当前猪肉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当然是猪肉供给不足。而供给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由于没有利益驱动(成本高、价格低)造成的。我们做过多年的农村调查,过去几年没有几个农户说自己养猪能赚钱的,基本是不赔本就不错了。而在低谷期,农民养一头猪是要赔上一些钱的。所以弄得农村一些地方连存栏的母猪、猪崽都没有了。遗憾的是那个时候没有过多去关注,现在发现已经晚了。市场猪肉供应链就像是一根水管,通向水源的那一端已经没水了,水龙头这一端怎么能流出水来?生猪的生长是有周期的,没有8~10个月的时间,生猪的供应是上不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尽管在过去两个多月中央政府采取了多项鼓励措施,但是没有看到供应量能及时恢复的原因。 &&&&《思想者》:您认为猪肉价格的上涨和猪饲料价格上涨有关吧?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原因?
&&&&张林秀:除去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上升以外,去年7月中旬的高温引起生猪“高热病”,导致生猪死亡率升高也没有得到及时控制,于是一些农民就不敢养猪了。另外,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成本也上升了。在江浙一带很少有散养的生猪了。散养生猪的农户大多集中在内地的省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多一点的地方。当然,正常的由于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人口增加而引起的对猪肉需求增加也是导致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正是这诸多因素导致猪肉价格一下子并持续上涨了。 &&&&《思想者》:农产品价格包括猪肉价格的上涨,是不是会使农民的收入得到较快增长?有学者说城市人应该容忍肉禽蛋价格上涨,应该让农民分享发展成果。但也有人说,到底是收购环节的农产品价格上涨?还是流通环节农产品价格上涨?若是后者,农民能得到实惠吗?怎样才能确保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张林秀:从农民增收角度看,农产品市场价格的上涨应该是一个机遇。但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了,农民是否得到真正的实惠,农产品市场是否健全并具有公平竞争性是个关键。过去我们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是以人为的低价农产品来为城里人提供廉价的农产品。但是,现在市场发展了,农民刚刚可以面对市场。价格的起伏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农民对价格做出相应的反应是正常的――即价格低了或成本高了就少生产,价格高了就多生产。所以,保障公平的市场竞争是让农民得到实惠的前提。作为城里人,我们的确应该让农民一起分享发展的成果。 &&&&黄季?j:目前玉米的收购价格一吨已经超过了1500元,比过去高很多。粮食和生猪等农产品收购市场竞争很激烈,我觉得这些产品价格的提高,农民是可以得到益处的。这在过去就不一定了,过去粮食收购市场受粮食部门的垄断,零售价格提高不一定带来同等幅度的收购价格提高。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没有谁可以垄断,农民要看看谁的收购价格高,他才卖给谁。但对部分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农产品和具有垄断性质的加工企业的食品,他们对食品的提价是否合理,就不一定了。总之,要使农民成为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受益者,必须促进市场的竞争,打破各种形式的垄断。 &&&&张林秀:虽然农产品市场有竞争,但是也应该看到现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民由于对市场信息掌握还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他们还是要面对许多中间环节的,这样的话,一些农产品涨价所带来利益的大头还是被中间环节拿走了。毕竟,一家一户的小农很难面对强大的市场,他除了缺少信息以外,还不具备讨价还价的能力。 &&&&《思想者》: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张林秀:目前,政府除了在公共服务方面改善,做到尽量及时给农民提供市场和技术信息以外,还在法律和制度建设上为农民组织自己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出台就是一个很积极的例子。几年前,我们在研究新时期农村可持续发展时就在极力推动建立“新型的农民与政府的合作伙伴关系”――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以农民为主体、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的经济实体,在新技术采用、销售渠道拓展等经济活动中起带动和协调组织作用,代表协会会员签订销售合同,赋予农民讨价还价的能力,使得农民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实惠。 &&&&《思想者》:谢谢两位。 (记者 聂北茵)&&& ?&&&&?&&& ?&&& ?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
(责任编辑: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572306 Email:您的位置: &
宏观经济景气波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摘 要: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联动性日益明显,宏观经济景气波动通过农产品产出、农产品需求和政府宏观调控等三种途径影响农产品价格,经济波动与农产品价格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在农产品产出传导路径上,经济波动刺激了农产品产出,影响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在农产品需求传导路径上,经济增长促进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购买力的加强,刺激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在政府宏观调控传导路径上,经济增长使得国家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的超发刺激了经济波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冲击。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产品现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