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发展纲要的发展趋势?

您的位置: &
找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最佳结合点——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摘 要: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两种影响较大的课程模式,各有其优缺点.我国长期以来以学科课程为主,并受其影响.找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最佳结合点,发挥和利用二者的优势,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方向.其最佳结合点具体表现在:学校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应充分体现综合性和主体性;课程内容要现代化、生活化和信息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适当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积极开展潜课程等.
优质期刊推荐“网友之声”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场所。本栏目所有文章均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是平均发展?
――评南京中考改革方案[lup]&于&&19:44:54上贴
  据《扬子晚报》报道:“备受关注的《南京市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方案》新鲜‘出炉’。根据新改革方案,南京将实施初中毕业生(九年级)的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合一的学业成绩统一考试,对学生各科学习状况进行全面考核,具体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生物、地理、历史、艺术、体育、信息技术。”虽然这个方案对考试科目分别实行记分制和等级制,未来南京的中学生都将面对12门功课进行应试准备,这条消息对于“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学子来讲可能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果这个方案是“目的在于使中考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有利于推进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实验,有利于促进初中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初、高中阶段的相互衔接,有利于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对初中阶段的质量检测,为高中阶段输送合格学生,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有利于扎实推进我市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倒不如说这个方案是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发生了扭曲,我感到无论考试的形式如何,只要记入升学总分就会增加学生负担,这个方案是一个典型的平均发展的方案,也值得深思。&  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面对全体学生,并通过考试判断学生之优劣,由考分定终身必定增加学生负担,有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忽视的是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忽视了素质教育是承认这种差别的个性全面发展教育。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别,让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其中“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是一个摒弃学科本位,摒弃“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的一种改革,它的指导原则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在考试方法上也和“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相违背。&  有考试就有应试,这个方案提出所谓“有利于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对初中阶段的质量检测”从根本上是背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最根本的精神。众所周知中考的体育考试,虽然只占40分,但为了这40分,不知道增加学生多少负担,多少学生家长千方百计通过关系为学生“走门子”,考场秩序混乱。由于把体育变成了应试科目,不但背离了体育的本来任务,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并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增长的倒是不正之风。南京的新方案中,提出了等级制的考试方法,这种方法人为因素很大,搞不好人为因素参杂其中结果是适得其反,这是有教训的。这个方案把“考考老师的法宝”发扬了,其结果对于教师来讲也是有一些苦衷,教师的负担也会加重,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将受到限制,因为无论是记分制还是等级制的考试,教师都要面临考试而放弃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我并不反对考试,反对的是把考试作为一种武器对付学生,如果南京的教育专家真是有胆略的话,不妨把这12个科目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多于5个考试科目,实行试点,一定比此方案的效果更好。
(责任编辑:强国论坛)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5)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1页免费24页免费14页1下载券2页免费14页免费15页免费5页免费6页免费3页免费2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页1下载券6页免费6页7下载券7页1下载券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5)|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等级:书童 |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内容
深度解读小学教育教学知识难点: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日来源:233网校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性结合在一起的。  (六)课程法制化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也必然会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健康前进。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课程教材建设的政策与法规。
  同类资料:
  试题推荐:
责编:xufen&&&
课程专业名称
原价/优惠价
¥800 / ¥400
¥800 / ¥400
¥800 / ¥40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课程改革发展纲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