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pdf为什么是对的 pdf 免费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版教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版教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研究西方马克思不得不看的一部经典著作- 1 -- 2 -中文版出版前言中文版出版前言中文版出版前言中文版出版前言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这都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一个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人——特里伊格尔顿于二○一一年四月在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部专著回答了这个问题,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这也是当前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特里伊格尔顿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先后担任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教授。在本书中,他对于当前西方社会十个典型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自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受到广泛质疑。社会主义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力量”,在金融海啸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作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正是基于多年对马克思主义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认为,让整个世界重新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契机正在显现。作者“申辩”式的写作手法提醒了人们,马克思以科学、辩证的方法诠释历史,但着眼点仍是人类的未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要颠覆的正是资本主义带来的人与物质异化的事实——而这正是资本主义越成功、道德就越败坏的原因(来源:淘豆网[/p-4177567.html])。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其对资本主义制度全面彻底的揭露,还在于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当今社会同样适用。该书进一步阐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契合点,对我国当下的经济建设有着深远且具操作性的参考价值。该书文字酣畅浅白,深入浅出,易于理解,为国内读者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当然,作为学术类作品,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尚存可商榷之处,我们并不完全认同,国内读者在阅读中还要注意鉴别。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拥有九十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正在并且会持续地以自己的实践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 3 -英文版出版前言英文版出版前言英文版出版前言英文版出版前言我写作本书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发人深省的想法: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反马克思主义论调都是错误的?即便这些论调并非一无是处,也至少是站不住脚的?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从来没有犯过任何错误。我和那些强硬的左翼分子不一样。他们宣(来源:淘豆网[/p-4177567.html])称天下任何事物都并非完美,但如果让他们出面批判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他们立刻就面带愠色,默不作声。从这本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对马克思的一些观点是持保留意见的。但是,马克思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中一些重要问题的真知灼见,足以使“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一个令无数人心向往之的标签。弗洛伊德学说的真正支持者不会迷信弗洛伊德的全部观点,也没有一个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影迷会认为这位电影大师的每个镜头和每句台词都完美无缺。马克思也并非无懈可击,而我只是想展示马克思观点的合理之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在书中罗列了十种最常见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排名不分先后——并试着一一反驳这些批评的错误之处。与此同时,我也希望能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帮助那些不熟悉马克思著作的朋友们了解马克思的思想。《共产党宣言》被认为是“毫无疑问的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品”①。与政治家、科学家、军人和宗教人士不同,很少有思想家能真正改变历史的进程,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恰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建立在笛卡尔思(来源:淘豆网[/p-4177567.html])想之上的政府,用柏拉图思想武装起来的游击队,或者以黑格尔的理论为指导的工会组织。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这是连马克思主义最激烈的批评者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就连反社会主义思想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②也认为,社会主义是“有史以来影响最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也是第一个不限于某个特定群体,而受到不分种族、国别、宗教和文明的所有人支持的思想潮流”③。但是,有一种盛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和他的理论已经可以安息了——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刚刚经历了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强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样的观点更显得格格不入,滑稽且可笑。马克思主义曾经是所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中理论上最丰富、政治上最坚定的,但如今,人们似乎觉得已经可以把它作为久远的历史抛在脑后了。①彼得奥斯伯恩(Peter Osborne)语。引自《当代共产主义宣言:社会主义文摘》,利奥帕尼奇与科林莱斯主编(纽约,1998 年,第 190 页)。②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知名经济学家,现代自由意志主义运动(来源:淘豆网[/p-4177567.html])的主要影响人,被誉为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院长”。③转引自罗宾布莱克本:《世纪末:金融危机后的社会主义》,《新左派评论》(第185期,第7页)。- 4 -这次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至少意味着,此前长期掩盖在“现代”、“工业主义”和“西方”等一系列漂亮假面之下的资本主义已经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人们开始谈论资本主义的时候,就说明资本主义出现了问题。因为这表明人们已经不再把资本主义制度当作空气般自然而然的存在,而是把它视为一种不久之前才产生的历史现象。而且,虽然许多社会制度都喜欢用“不朽”的神话掩盖自己终将灭亡的本质,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有始就必然有终。正如一场“登革热”会让人重新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一种社会组织体系出现问题时,人们才能真正认识到这种他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制度的本来面目。马克思第一个提出了“资本主义”这种历史现象,他向我们展示了资本主义如何兴起,如何运行,以及它可能的结局。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弗洛伊德发现潜意识一样,马克思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一直为人所忽略的事物,那就是资本主义的生(来源:淘豆网[/p-4177567.html])产方式。本书中,我不会讨论作为道德和文化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因为这点很少被人用作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依据。不过在我看来,马克思在道德和文化批判方面的作品十分丰富,这本身就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尊重和珍惜。人类不断异化,社会生活愈发“商品化”,我们的文化鼓吹贪婪、攻击性、不加思考的享乐主义和日益严重的虚无主义,我们正逐渐失去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要对上述问题进行富有成果的讨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积淀。女权运动诞生之初,一些出于善意却弄巧成拙的男性作家曾经写道:“当我提到‘人’(m en)这个词的时候,我指的是‘男人和女人’(m en and w om en)。”在此,我也想以同样的方式声明,当我提到马克思的时候,我指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不过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就与本书无关了。阿列克斯卡利尼科斯①、菲力浦卡朋特和埃伦梅克辛斯伍德②阅读了本书的初稿,并提出不少宝贵的批评和建议。我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①阿列克斯卡利尼科斯(Alex Callinicos,1950- ),英国知名学者,伦敦大(来源:淘豆网[/p-4177567.html])学国王学院教授。②埃伦梅克辛斯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1942- ),马克思主义学者,加拿大约克大学政治学教授,曾长期担任《新左派评论》编辑。- 5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一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一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一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一马克思主义结束了。在那个工厂林立、到处充满饥饿暴动的世界里,那个以数量众多的工人阶级为标志的世界里,那个到处都是痛苦和不幸的世界里,马克思主义还多少有些用处。但马克思主义在今天这个阶级分化日益淡化、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的后工业化西方社会里,绝对没有一点用武之地。如今,仍然坚持支持马克思主义的都是一些老顽固。他们不肯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世界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而过去的那个世界再也不会回来了。“马克思的时代过去了”这样的话使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如释重负。这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离开罢工游行与纠察的队伍,回到心急如焚的家人们温暖的怀抱中,在家里度过一个平静的夜晚,而不用去准备冗长的会议发言或者***喧(来源:淘豆网[/p-4177567.html])嚣的演讲了。马克思主义者最大的愿望不见得就是永远做马克思主义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完全不同于做一个佛教徒或者亿万富翁。马克思主义者更像一名医生。在一般人眼里,医生都是跟自己过不去的人,虽然他们深知病人痊愈后自己就将失去价值,但他们还是尽心竭力地救治每一个病人。同样,政治激进分子的任务就是努力让自己早点退出历史舞台,因为那样就意味着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已经实现了。这时候他们就可以安心地退休,烧掉他们的格瓦拉海报,拿起已经放了很久没碰的大提琴,聊聊比亚细亚生产方式①更有意思的话题。如果二十年之后,这个世界上还有暴动的马克思主义者或者女权主义者的话,那将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马克思主义应该仅仅适用于一个临时性的历史阶段,所以那些将全部身心都奉献给马克思主义事业的人恰恰没有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实质。马克思的时代终将过去,但之后的生活会更加美好。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要义之所在。①“亚细亚生产方式”由马克思在一八五九年最早提出。马克思在著作中将之前的人类社会依次分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资本主义的四种形态。现(来源:淘豆网[/p-4177567.html])在一般将效率偏低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农业作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代表。- 6 -不过这个看上去十分吸引人的想法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由此可以断定,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只有在资本主义结束之后,马克思主义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而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资本主义看上去迅速衰败的迹象并不明显。今天,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都对此表示认同。不过他们宣称,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早已不是马克思当年描绘的那个样子了,如果不与时俱进,马克思的思想就会失去价值。在认真地审视这样的说法之前,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马克思本人是十分清楚资本主义在不断发展变化这样一个事实的。资本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划分更是来自马克思主义:商业资本主义,农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帝国资本主义等等。既然马克思早已洞察了资本主义不断变化的本质,最近几十年中资本主义的形态变化又(来源:淘豆网[/p-4177567.html])怎能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信度呢?另外,马克思本人曾经预言工人阶级数量的锐减和白领工人的增加(稍后我们将谈到这一点)。他还预见到了所谓的全球化——一个真正思想陈旧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而且,马克思的这种“陈旧”恰恰是他的观点仍然适用于当今世界的关键之处。资本主义的捍卫者们在批评马克思主义陈旧过时的时候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平等程度甚至可以与古老的维多利亚时代相提并论。一九七六年,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有很多拥护者;而到了一九八六年,马克思主义就已经失势。在这十年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真的只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昔日的支持者们为了养家糊口疲于奔命,而放弃了当初的理想?还是因为某项震撼世界的新发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谬误?抑或是我们偶然中发现了一份失落已久的马克思手稿,马克思亲口承认这一切都只是一个玩笑?马克思主义的衰落并不是因为我们失望地发现马克思其实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事实上,我们一直都清楚这一点。如果没有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那从事纺织品制造业的父亲开设的磨坊,马克思恐怕根本活不到能(来源:淘豆网[/p-4177567.html])对织布厂老板进行口诛笔伐的那天。- 7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二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二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二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二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看也许还有些道理,不过一旦将其付诸实践,结果往往是无法想象的恐怖、独裁和暴政。对于那些衣食无忧、将自由和民主视为理所当然的西方学者来说,马克思主义看上去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对于数以百万计的普通百姓来说,与马克思有关必然意味着饥荒、困苦、折磨、强制劳动、支离破碎的经济以及具有可怕压制力的国家机器。那些对这一切惨剧视而不见的人不是头脑愚钝、甘于自欺,就是附庸政治、道德堕落。僵化的社会主义意味着丧失自由和物资供应的短缺,因为这是废除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那些用流血牺牲换来的功业,在西方有很多狂热的信徒。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基督教。而那种彻头彻尾都浸在血液中的文明也并非不能获得天性善良的体面人的支持。无论是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都不乏先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就是奴隶制、大屠杀、暴力和剥削的产物。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也是在无数人的血泪中造就的;只是资本主义存续的时间相对较长,使人们得以忘记它过去的黑暗和恐怖。马克思没有患上资本主义的健忘症,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他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体制尚处于萌芽期。麦克戴维斯在他的著作《维多利亚时代末期的大屠杀》中,记述了十九世纪末期本可避免的饥荒、干旱和疾病如何在印度、非洲、中国、巴西、韩国、俄罗斯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夺走了上千万人的生命。在所有这些灾难中,许多都是自由市场的教条一手造成的,诸如飙升的粮食价格使普通百姓不得不忍饥挨饿。这些可怕的灾难并非维多利亚时期的专利。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中,全球每日仅靠不足两美元度日的人口数量增长了将近一亿①。今天,三分之一的英国儿童生活在救济线以下,而英国的银行家们每年拿着上百万英镑的奖金还觉得心有不甘。①参见约瑟夫史蒂格雷茨(Joseph Stiglitz)《全球化及其不满》(伦敦,2002 年,第 5 页)。- 8 -当然,资本主义制度带给我们的除了这些令人心痛的恶果之外,也有一些可贵的优点。如果没有马克思曾衷心赞赏的中产阶级,我们将失去自由、民主、民权、女性主义、共和主义和科学进步的宝贵遗产,我们也不会有机会见识到贫民窟、血汗工厂、法西斯主义、帝国主义战争和梅尔吉布森①。而“社会主义体制”也有自己的成就。中国和前苏联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人力成本,却成功地改变了本国经济落后的局面,建立了工业化的现代国家。而中国和前苏联付出的代价如此巨大,一部分原因正在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敌对情绪。西方巨大的敌意将前苏联卷入了军备竞赛,破坏了本来就问题重重的国内经济,并最终导致了前苏联的崩溃。尽管如此,前苏联在不断推进卫星计划的同时,仍能保证为占到全欧洲总人口一半的人民提供廉价的住房、燃料、交通和文化产品,实现充分就业,并维持一套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而且在此期间,前苏联的社会平等和人民生活水平要远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之前的程度。而实行共产主义的前东德,有理由为自己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儿童保健体系而自豪。前苏联在对抗法西斯邪恶势力的战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为推翻世界殖民统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前苏联人民在对抗外敌、建设国家的过程中万众一心,而西方国家似乎只有在杀害外国土著居民时才能勉强维持团结。当然,这一切都不能代替自由、民主,或是商店里的蔬菜,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这些成绩就不该被我们铭记。当前苏联的加盟国最终投向自由和民主的怀抱时,资本主义为他们开出的是“休克疗法”的药方。而所谓“休克疗法”不过是美其名曰“私有化”的明抢,它造成上千万人失去生计,贫困和不平等程度的不断加剧,公费幼儿园关门歇业,女权丧失,此前曾发挥了重大作用的社会福利体系也被推向崩溃的边缘。即便如此,前苏联共产主义的功绩还是不能盖过它造成的损失。或许你可以说在前苏联成立之初所面临的那种恶劣的外部环境下,一个独裁式的政府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苏联后来转向①梅尔吉布森,好莱坞男影星,因其在电影《勇敢的心》中饰演传奇爱国英雄威廉华莱士而为世人熟知。- 9 -斯大林主义或者其他类似的状况也是合情合理的。大体而言,如今人们观念中的斯大林主义已经定格为充满血腥的拙劣实验,它们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名声,让那些能从社会主义体制中获得最多益处的人们也对社会主义不屑一顾。而资本主义又如何呢?在我写作此书之时,西方国家的失业人数已经超过数百万,并且仍在稳步增长,各资本主义国家只是依靠着从同样囊中羞涩的人民那里盗取来的数万亿美元才得以避免经济崩溃的结局。亲手将世界金融体系拖向深渊的银行家和金融家们正在争先恐后地接受整容手术,以免满腔怒火的百姓认出他们,把他们大卸八块。的确,资本主义曾经发挥过不小的作用,为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富足生活。但能做到这一点的并非只有资本主义,斯大林也做到了,虽然他们的国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人力代价。这已经不仅是大屠杀、饥荒、帝国主义和奴隶贸易的问题了。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只有在对大多数人实行野蛮剥削的情况下才能创造财富。也许从长远来看,这根本不算什么问题,因为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正在毁灭我们的星球。一位知名的西方经济学家就将气候变化描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市场失灵”①。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设想过会在穷国实现社会主义。在马克思看来,要实现这样的壮举除了依靠时间循环之外再无他法,就好比要在中世纪发明电脑一样。斯大林之前也从来没有一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认为这一看似不可能的壮举是可以实现的,无论是列宁、托洛茨基还是布尔什维克的其他领导人。在社会总财富本就不多的时候,根本没办法重新分配社会财富,以使所有人都受益。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不可能消除社会阶级的划分,因为物质结余太少而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对财富的争夺终将造成社会阶级分化的复苏。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的革命,只能让“龌龊的老一套”再次出现。其结果无非是物质匮乏的社会化。人的谋利动机是白手起家积累财富的最有效方式,无①转引自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著《从悲剧到闹剧》(伦敦,2009 年,第91 页)。- 10 -论这种方式多么野蛮残忍。贪婪的自利心能使人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大量的财富,虽然与此同时惊人的贫困也伴随而来。马克思主义者从没想过社会主义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实现。马克思主义运动的精髓就在于它的国际性。这是冷静的唯物主义认识,而不是虔诚的理想主义。在这样一个国家间生产专业分工明确的世界里,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就无法利用它想要消除物质匮乏而必须依赖的全球性资源。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仅靠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是不够的。“在一个国家实现社会主义”这样的怪异概念是斯大林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发明创造。从一定程度上说,斯大林提出这个说法是为了讽刺其他国家没有向苏联施以援手,在马克思那里找不到任何依据。社会主义革命当然要在某处发生。但在一国的范围之内,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以一个极度孤立的国家的情况判断社会主义的好坏就像是单凭对卡拉玛祖精神病人的研究便给全人类下结论一样①。在低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本来就是一件令人沮丧的艰巨任务。普通百姓们恐怕不会乖乖地忍受创业过程中的各种艰难困苦。因此,除非这项工程是在民选机构的控制下,依照社会主义价值逐渐展开的,否则就会出现一个集权国家强迫百姓们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布尔什维克时期的俄国实行的对劳动的军事化管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奠定经济基础的努力反而破坏了以大众民主和真正自治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就好像你应邀去参加一个聚会,到了地方才发现不但要亲自烤蛋糕、酿啤酒,还得打地基、铺地板,几乎没有玩儿的时间了。理想状态下,社会主义的实现要求有掌握高水平技能、接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人民,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开明的自由主义传统,以及民主的习惯。如果一个国家连屈指可数的几条高速公路都无钱维修,如果一个国家连保障人民抵御疾病或者饥饿的措施都没有,那么上述这些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都无从谈起。在那些有着被殖民历史的国家中,上述条件的缺失格外常见,因为没有哪个殖民主义者热心于赋予那些被奴役的“下等人”公民自由,或者为他们建立民主机构。①卡拉马祖,美国城市名,位于密歇根州,是密歇根大学所在地。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pdf
文档介绍:
研究西方马克思不得不看的一部经典著作- 1 -- 2 -中文版出版前言中文版出版前言中文版出版前言中文版出版前言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这都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一个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人——特里伊格尔顿于二○一一年四月在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部专著回答了这个问题,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您现在的位置:
【哲学论文】论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的批判.pdf&&&&
综合排名:31&&&馆藏数:48974
资料等级:
资料价格:7学豆
文件类型: (PDF)
资料大小:2.49MB
上传时间:
标签: & &
资料简介:【哲学论文】论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的批判.pdf
加载中……
sjh 获得¥1150.00奖励&&&05-22luomantic 获得¥830.00奖励&&&05-22me120188 获得¥170.00奖励&&&05-22luzhuchuning 获得¥1780.00奖励&&&05-22xiaodengyou 获得¥180.00奖励&&&05-22kzffff 获得¥60.00奖励&&&05-22endfrs 获得¥100.00奖励&&&05-22xxj801124 获得¥100.00奖励&&&05-22boning2014 获得¥190.00奖励&&&05-22xiaohaidapao 获得¥80.00奖励&&&05-21liyulzjtu 获得¥90.00奖励&&&05-21wanli1988go 获得¥60.00奖励&&&05-21ssover 获得¥130.00奖励&&&05-21duzibing 获得¥510.00奖励&&&05-21wjy734 获得¥60.00奖励&&&05-21中文名: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作者: (英)特里·伊格尔顿 Terry Eagleton译者: 李杨任文科郑义图书分类: 哲学/宗教资源格式: PDF版本: 扫描版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书号: 5发行时间: 日地区: 大陆语言: 简体中文简介: 编辑推荐  红色经典思想全新解读;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评论家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教授特里?伊格尔顿最新著作;对市场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及世界格局独具指导意义;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引起广泛争议。内容介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从城乡差距、贫富不均到经济掠夺问题,加上全球霸权在金融海啸中显露的腐败,种种迹象显示,让整个世界重新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契机正在显现。作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作者特里?伊格尔顿希望厘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该书通过大量实证内容反驳了世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进一步阐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契合点,对当下的经济建设工作有着深远且具操作性的指导意义。作者简介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当代最具国际声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英国当代思想家。  他曾先后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任教,著有多部重要文化及思潮理论观察的书籍,是当代英国最具代表性的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家和文化理论家。一九八三年他的著作《文学理论介绍》(LiteraryTheory: AnIntroduction)对新潮流的介绍通俗易懂甚至引人入胜,被重印了将近二十次,成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系学生的必读教材。至今仍在巴恩斯?诺布尔书店(BarnesandNoble)的文学批评专柜占据一席之地。伊格尔顿定期为《卫报》和《伦敦书评》以及其他许多主流媒体撰写文章。查尔斯王子曾高度评价其在学术界的地位,称其为“可怕的伊格尔顿”。备注:该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于“品品品”资源,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更多书籍可到百度搜索 品品品 在精品电子书版块查找自行下载 请支持正版!内容截图 目录: 中文版出版前言英文版出版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结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 资本论 pdf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