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交易中心

外媒:欧洲争当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
来源:新华网
  据《参考消息》30日报道,【法国《回声报》3月28日报道】题:欧洲激烈争抢人民币交易(记者皮耶里克?费伊)  欧洲主要金融中心正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以吸引人民币形式的投资。人民币的清算和结算中心因此成为它们的新战场。
  巴黎欧洲金融市场协会执行主席阿尔诺?德布雷松认为,这一重要利害动员了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巴黎希望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取得一席之地,目标是获取相当一部分的人民币交易。根据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数据,今年2月的国际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位列第八。 但对人民币感兴趣的金融中心并非只有巴黎。在伦敦,英格兰银行和中国央行将在下周一就在伦敦的人民币交易和清算签署协议。作为全球最重要金融中心的伦敦金融城希望增强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在除香港外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60%已经由伦敦处理。  法兰克福也在抓紧时间。德意志联邦银行和中国央行将借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的机会在今天达成谅解备忘录,在法兰克福建立人民币清算中心。  在这场争分夺秒的竞赛中,尽管巴黎欧洲金融市场协会对法中双方达成的投资协议感到高兴,但尚未出现有关在巴黎成立一家人民币清算中心的消息。  德国建人民币清算机制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8日报道】题:德意志联邦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人民币支付协议(记者莫妮卡?休斯敦-韦施)  德意志联邦银行周五表示,中德央行同意就人民币支付的清算和结算达成合作协议。  德意志联邦银行执行董事会成员约阿希姆?纳格尔表示:“德意志联邦银行支持在法兰克福创建人民币清算机制。法兰克福是欧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也是两个央行的总部所在(指欧洲中央银行和德意志联邦银行―本报注),这让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柏林期间,两国央行就此签署了备忘录。  另外,德国证券交易所周五表示,国有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将成为该交易所的一个交易和清算成员。双方已经在去年12月就上述事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德国《明镜》周刊网站3月28日报道】题:法兰克福将成为人民币交易中心  这将是人民币在欧元区的首个交易中心:在法兰克福将建立清算银行,以处理以人民币进行的贸易。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之际,德意志联邦银行和中国央行签署了有关意向声明。  人民币迄今无法自由交易。法兰克福或将成为欧元区的首个人民币交易中心。法国政府也希望巴黎可以成为人民币的交易中心。而伦敦的地位已经确定:英中两国央行将于下周一签署在伦敦开展人民币清算与结算业务的备忘录。  法获800亿元RQFII额度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8日报道】题:中国授予法国人民币800亿元RQFII额度  为支持巴黎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国政府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法国,授予法国人民币800亿元RQFII额度,这是继英国之后,第二个获得RQFII额度的欧洲国家。两国还同意继续就在巴黎建立人民币清算和结算安排进行讨论。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之际,据中国媒体刊登的中法联合声明称,两国元首欢迎双方银行与企业发展巴黎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努力和金融管理部门的合作,使巴黎金融市场成为中国对欧元区投资和欧洲对华投资的重要交易地。  联合声明称,法方欢迎分配给法国人民币800亿元RQFII额度,双方同意继续就在巴黎建立人民币清算和结算安排进行讨论。  中国于2011年12月推出RQFII试点计划,初期试点只有香港,其后把试点扩大至台湾、新加坡、伦敦。目前以香港的RQFII额度最多,达2700亿元人民币,台湾的额度为1000亿元人民币,伦敦800亿元人民币,新加坡500亿元人民币。  作者:皮耶里克?费伊 (来源:新华国际)
(责任编辑:刘盛钱)
原标题:外媒:欧洲争当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
&&&&&&</div
数字之道:
独家策划: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这就是传说中的腹肌吗……[]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是什么玩意儿?
“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
是什么玩意儿?
&&&&&&&&&&&&&&&&&&&&&&&&&&&&&&&&&&&&&&&&&&&&&&&&&&&&&&&&&&&&&&&&
”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是境外金融欲操控人民币汇率的巧妙设计
关于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他们的表达一直很含蓄。
&&&&&&&所以,拐弯抹角,制造了一个“顶层”和“底层”都听不懂的概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The
RMB rate forms the mechanism;RMB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
&&&&&&&什么是“机制”(Mechanism)?其实这个词,中国人很熟悉。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怕听“机制”。上一次他们用“改革机制”,搞出来一场惊天动地的下岗风波。这一次,“机制”带着风波又来了。“机制”,是一句魔鬼的咒语。
&&&&&&&领导人日理万机,未必注意到设立“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所涉及的复杂国际法、国内法和相关法律问题。普通人更意识不到,设立“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已经涉及出让货币管理主权了。任何领导人,都无法承担这样沉重的历史责任。很吊诡,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举国上下浑然不觉。
&其实,货币离岸业务,无时无处不在发生,这与一般商品交换几无差别。问题的要害在于“建立中心”二字。
设立人民币离岸中心。当这些话由领导人公开表述,就意味着准法律制度的形成。请注意,这就是他们要的所谓“机制”。什么“机制”?捆绑机制!严格地说,就是一种强迫中国未来为境外炒作人民币买单的绑架机制!
本来,某国一个机构或个人在中国境外买卖人民币,自由交易,关中国政府何事?
&&但是,如果设立一个中国政府确认和担保的“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那就不同了。设立这个中心意味着中国国家必须承担责任,中国政府要对境外人民币的一切交易“认帐”和买单。
&所以他们为此而设计并量身制作了这个汉语新名词——“人民币回流机制”。
&通过这个机制,这就意味着,确认中国国家银行要对国际承担回收人民币的数量和维持价格的义务。
&请注意,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在未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的情况下,用中国的举国资产和全部外汇储备,为境外金融势力的人民币交易提供信用担保。我要买,你就必须给我印;我要卖,你就必须收回去。
&古今中外,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个政府敢对本国货币的境外交易承担这种荒谬的承诺。看一看,美国政府为什么不在香港搞一个美元离岸交易中心?美联储难道比中国央行更傻吗?英国为什么没有英镑的离岸交易中心?日本为什么没有日元的离岸交易中心?俄罗斯为什么没有卢布的离岸交易中心?
现在应该明白了吗?所谓“人民币回流机制”,实质就是中国政府为境外金融势力炒买炒卖人民币提供的信用担保(包含了数量和价格承诺)。
这难道不是一种货币绑架吗?一旦境外金融势力分手囤积人民币,先拉后抛,中国政府为了维持币值稳定必须抛出外汇储备确保人民币回流——如果储备不够,就只能向外银调借头寸借贷,而大规模举贷势必要以相应的中国国有金融及其他有效资产为担保。一方面,中国将轻而易举地成为负债国。另一方面,这涉及到国有资产大规模流失啊!
&&谁有能力为这个后果负责呢?
&为什么中国竟然要接受这种绑架呢?
&&这个问题,答案在于对付中国特制的一个货币战争欺人谎话——”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上。
&研究世界经济史,特别是世界金融史——笔者惊讶地发现,古今中外本来都没有本币国际化这样的伪命题。
英镑没有,美元没有,世界各国所有货币都没有过国际化的命题。
&请注意,最近西方专门安排人特意到北京来讲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历史。世界银行什么时候突然尊爱秦始皇了?他们讲的货币“统一”,其实是世界货币的统一,而前提,是人民币的“国际化”。
&一种货币能否国际化是世界外汇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而绝对不是任何国家人为操纵的结果。
&黄金成为国际货币,是千百年来交易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是上帝,也不能让废纸成为国际货币。
今天的中国人很无奈!今天的中国金融管理层很弱智!他们准备接受用废纸兑换任何商品!你不信吗?所谓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就是接受各国印刷的废纸——承诺其可以兑换中国商品的制度化安排。
看清楚了:废纸→人民币→商品,这就是那个伟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The RMB rate forms the
mechanism;RMB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
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关于保护本国货币的完整法律程序,奇怪的是,除了一个涵义模糊的银行法,中国至今缺失一套捍卫本国货币、卫护本国银行体系和金融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国人将在不久的将来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不信,你拿着人民币周游列国去试一试,看看哪国有一个接受人民币与其本国货币自由兑换的机制和离岸交易中心?
&他们诱导我国领导人同意让人民币进入“统一”世界货币的体制。我国领导人动心了。他们接着开始提供“机制”了。
他们循循善诱地诱导说:爲了鼓励世界人民使用人民币,中国政府首先要做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负责任,是需要一个制度“机制”的。
&爲了不让主张捍卫中国国家货币主权的民族主义者搅局,这个“机制”最好回避立法和司法程序,最好对“底层”中国人高度保密。
&于是,神秘兮兮地“货币机制”出笼了,由中国人行推动建立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紧锣密鼓在筹备开张了。
&&回到本文主题。“机制”的包装用语是“汇率市场化”。
&&所谓的“汇率市场化”是一个什么东西?套用一句他们的专业术语:就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请注意,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在于,通过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让国际金融家操作——从而形成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价格,这样“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就形成了。
&他们的真实目的就在于此,就是请中国政府交出人民币的国家定价权。
目前,要影响人民币的汇率价格,国际金融家不得不需要通过美国国会提案,拐弯抹角地连骗带压,才能干预人民币汇率;才能让高盛等国际金融家套利。以后,有了这个“机制”就好办了,美联储、大英银行就可以单独确定人民币价格了。
他们巧妙地设下迷局,通过所谓的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市场化”,颠覆人民币价格由中国政府进行管理的制度安排。
&其目的是,人民币价格将由国际金融家和美联储直接管理。
&可以预期,中国政府一旦失去人民币的定价权,人民币的末日也就不远了。
当中国将可以卖出的资源和资产当当卖光的时候,人民币最终将成为废纸。所谓“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其实是一个活埋人民币的天坑!
难道,他们仅仅是想活埋人民币吗?
他们总是那样地含蓄。但是,含蓄不等于谦虚。他们可真的一点儿也不会谦虚,他们就敢攒一份报告到北京来忽悠,他们威风八面,各个都像是帝王之师。一群绝不谦虚的人,为什么会变得那样含蓄?他们是想学雷锋不留名吗?佐利克叔叔会为中国贫困儿童捐献一毫升鲜血吗?
有趣的是,当一些中国人提出质疑的时候,他们马上沉不住气了。你看,他们立刻说,是谁谁谁让他们写的,他们毫不犹豫地出卖了他们的中国伙伴。既然是好事,他们怕什么?敢做就不敢当吗?显然,他们很清楚,活埋一个伟大民族总归是会有报应的!
&&笔者很希望有关方面深入香港进行调研,听一听香港金融家的评论,仔细掂量“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笔者知道,不能轻易使用“洗钱”这个概念,这是非常严厉的国际法律指控。
&但是,事关国家安危,笔者不敢退缩。笔者希望有关方面拿出勇气,直面未来的残酷现实。笔者实在不知道还可以使用什么婉转的说法?笔者已经恐惧“机制”一词了,太恐怖了,这是一条不明资金流出国门的“洗钱”通道。
这通道,就是他们说的“机制”啊!要知道,只要开通若干条这样的通道啊!共和国的金融安全今后将形同虚设!
笔者非常忧虑。风闻中国人民银行要在香港以外地区设立更多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了,他们要将人民币境外交易额扩大到数以万亿计算美元的规模。数以万亿美元的规模,这是什么概念!?
&他们说要加快制造人民币境外蓄水的“池子”,这个池子将大得刚刚好可以承接美元“量花宽松”的流动性。
&当美国资本购得足够规模的人民币,美联储就获得了人民币的定价权了。要知道,在使用杠杆的情况下,数以万亿计美元的海外人民币足以操纵数十万亿人民币的价格,中国政府将失去对人民币进行数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的能力。中国政府将失去人民币管理主权。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吗?这是干戈倒置授人以柄!这是公然出让国家经济管理主权!是的,这是一种进行经济自杀的特殊“机制”啊!
笔者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不积极建立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债券市场?为什么不努力完善人民币备兑支付的物质基础?为什么就是不坚决维护人民币实质购买力水平?为什么非要拱手让出人民币管理主权?这倒底是为什么?魔咒回荡在神州大地,“机制”(Mechanism)已在悄悄地形成。
&他们正在悄无声息地挖一个绑架人民币汇率的天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华尔街日报的消息百度知道有负面的影响:这样,其意义又何在?
谈佳隆|上海报道“当前新加坡正希望成为首个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从而使人民币的国际化再次登上一个新的台阶。”4月20日,英国《金融时报》头条刊文《新加坡欲成首个人民币离岸中心》,引发了市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及中国布局全球离岸中心的关注。事实上,对“人民币离岸中心”这一头衔虎视眈眈的不仅是新加坡。“伦敦总有一天会成为另一个离岸人民币中心。”4月中旬,英国伦敦金融城荣誉市长白尔雅(Alderman Michael Bear)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伴随着中国全球贸易和金融的发展,(人民币离岸)这个市场的蛋糕会越来越大,不是中国香港一个中心可以独享这一市场的,多个人民币离岸中心对人民币的发展是更为有利的。”人民币中转站香港受动摇?今年4月,对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来说必定难忘。先是伦敦金融城市长白尔雅登门拜访,希望在离岸中心上与香港建立互补关系,商讨合作事宜,而后新加坡欲成首个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消息被市场闹得沸沸扬扬,各种担忧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会受到挑战的评论也纷至沓来。对此,陈家强回应:目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70%经由香港处理,相信香港会是主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但不代表香港是唯一的人民币交易市场。“香港并不怕外部的竞争。”陈家强所指的“外部的竞争”正是新加坡。4月中旬,新加坡金管局主席、前总理吴作栋公开对外界表示,中国央行不久将指定一家中资银行作为新加坡的人民币清算行,这将使新加坡各银行能够直接经手人民币业务,而无需经由中国香港或内地各商业银行转手。新加波政府对此已经许可。此举被认为香港离岸人民币的相对垄断地位即将被打破。苏格兰皇家银行有限公司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离岸人民币市场指南: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金石》中称,目前,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来自亚洲,大部分来自香港,香港也是大部分离岸人民币存款的聚集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点将发生变化,因为新加坡等其他国家已准备建立自己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事实上,香港人民币离岸“相对垄断”地位的取得除了地缘、经济、贸易因素之外,中央政府的政策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因为中央政府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因此,香港成为中国内地外唯一设立人民币清算银行的地方,央行指定[-0.38% ]在港清算与内地市场的交易。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政策判断,很多外资银行都加强了在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其中就包括来自新加坡的银行。星展银行控股有限公司主席佘林发向记者表示,中国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以后,星展香港抢先推出相应的服务和产品,目前是中国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领域的领头羊。截至2010年底,星展香港资产和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80%和190%,拥有价值超过100亿港币的人民币存款。此外,今年2月,星展银行已在新加坡推出了一系列离岸人民币?(CNH)产品,如,拥有对内对款功能的CNH存款、货币关联投资产品、CNH债券、CNH单位信托等,在未来一系列离岸人民币、债券产品则将适时推出。新加坡或助人民币“东盟化”“香港具备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特别条件,但中央并没有给予本港专利,而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面对竞争实属必然。”[1.24%]主席夏佳理如是说。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指定中国银行(香港)作为首家离岸人民币清算行。去年开始,借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这一经常项下的渠道开放,香港离岸人民币的规模迅速扩张。事实上,从短期来看新加坡要在离岸人民币业务上追赶香港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曾暗示和香港比其他金融中心在离岸人民币业务上还差一截。他表示,香港早在2004年开始经营人民币业务,无论从人民币存款、贸易结算、债券发行以及金融产品方面,都已具有相当规模。2010年,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数据显示,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从2010年年初的约600亿元快速上升到年底的约3000亿元,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也从年初的18个快速增长到60多个,余额从年初的380多亿元上升到年底的680多亿元。此外,香港也正在逐步实现用人民币发行信托基金和股票。事实上,在离岸人民币业务上,规模和产品是衡量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香港显得优势很大。“根据我们的判断可能只要用两年的时间,在港人民币规模可能就能够突破2万亿。”贝莱德董事总经理兼中国首席代表李运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无论在哪个地方,只有货币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我们才能把其称为‘市场’。根据市场一般的看法,2万亿的人民币存款方能支持一个有流动性和有定价效率的人民币货币市场,并且支持一个有意义的人民币离岸证券市场。”不过,如此快速的增长也引起决策层的思考。澳新银行(ANZ)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告诉记者,自从香港建设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以来,香港承受了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入,增加香港的货币供应量,形成了引发通胀的货币基础。同时,由于香港奉行自由经济体系,这些流入资本在购入资产时不会受到太多限制,可能会造成资产泡沫压力。事实上,央行在其战略性决策中不仅仅要考虑香港的金融地位稳固,亦要考虑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能否平稳。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央行有理由借新加坡设立另一个离岸交易中心,引导部分资本流入金融体系同样发达的新加坡,对于稳定香港经济来说,有着正面的意义。从国际贸易来看,除了香港之外,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关系强化了在新加坡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重要性。实际上,虽然香港的国际性银行区域总部要比新加坡多,但在大宗商品和外汇交易方面不如后者。虽然新加坡与中国内地的贸易额不大,以去年计只有500多亿美元,不及香港与内地贸易额的四分之一,但新加坡是东盟的成员国,以整个东盟计,跟内地的贸易总额去年已逾2900亿美元,远比香港要多得多,而未来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量有望进一步快速增长。此外,刘利刚告诉记者,由跨境贸易引发的贸易融资等银行产品的发展,也有助于人民币更加广泛地被市场和贸易商接受。人民币在新加坡的广泛使用,也有利于拉近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人民币国际化谋求“三垒”自200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宣布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来,中国已经陆续与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冰岛、新加坡、新西兰和乌兹斯坦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货币当局签署本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的总金额已达8292亿元人民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的本币互换主要集中在与中国有一定贸易关系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规模较小的发达国家及地区,这客观上显示人民币国际地位仍需加强,欧美日等国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目前来看仍然很低。苏格兰皇家银行亚洲区新兴市场策略部董事总经理谢汶君告诉记者:“任何国家要建立自己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从中国人民银行获得人民币互换额度。新加坡所获得的互换额度不仅在金额上排名第三,而且占中国在亚洲区对外贸易总额的市场份额也是最高的。这表明中国已经将新加坡作为一个潜在的离岸中心,以帮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我相信,将来伦敦或纽约都可能参与到这个市场中。伦敦可以在人民币离岸中心问题上与香港建立更为互补的关系。”英国伦敦金融城荣誉市长白尔雅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白尔雅眼中,发展多个离岸中心将有助于扩大人民币市场,香港已先行一步,但新加坡、纽约也有机会参与人民币离岸市场,伦敦希望且有信心尽早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香港的独特性使其成为了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先驱者”,而新加坡、伦敦、纽约正在紧随其后有样学样,未必早起者就能赶个早集。如果说香港是人民币国际化“一垒”、新加坡是人民币国际化“二垒”的话,伦敦或是纽约毫无疑问是人民币国际化“三垒”的目标。把人民币用到欧洲或美国去显然是人民币国际化最明显的标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非是中国政府一厢情愿的事。白尔雅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充满信心,并称英国拥有巨大的潜力去吸纳人民币业务份额。目前中国内地很多对外贸易的往来都是以美元结算,而不是用人民币,但透过合适的政策和监管措施,在国际社会推动人民币贸易结算在未来是可期的。对此,英国首相“大社会计划”(注:英国首相卡梅伦推出的新政,旨在加强社会机构公共管理功能)顾问韦鸣恩勋爵在被问及伦敦能否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时给予了认同的观点。他认为,很多中国机构正考虑进军伦敦市场,再以此为据点拓展业务至欧洲及全球。中国和伦敦都能从这种金融服务中受益良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进入英国市场,这也为伦敦发展人民币业务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白尔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此次中国行,拜会了中国相关金融监管机构的负责人,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进行的讨论是“卓有成效”的。香港2010年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为5060亿元,75%是在香港进行。港内银行人民币存量已超过4000亿元。新加坡亚洲第二、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超过2660亿美元。伦敦全球第一大外汇交易市场,世界100家最大的商业银行几乎都在伦敦设立了分行,参与外汇交易的外汇银行机构约有600家。
价值投资爱好者,情感投资初学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