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保险公司与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哪个好

新闻源 财富源
保险十年:资本君临天下 银行系险企凶猛
&&&& 09:51
  十年风雨话沧桑。恐怕没有哪个十年比年更配得上沧桑巨变、精彩纷呈这些词了:中外资同台竞技,中资从“狼来了”的惶恐到令外资难以望其项背;几大国有保险公司完成改制上市,一跃成为当年全球最大保险IPO,入选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名单;民营资本的红与黑,各种资本力量导致的职业经理人流转的故事;城头变换大王旗,“银行系”、“地方系”粉墨登场;险资运用大开闸、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直至2013年这个大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成为年度不二主题。
  每个行业的发展都会打上深刻的时代烙印,保险业也不例外。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奇迹的洪流,裹挟着稍嫌稚嫩的中国保险业滚滚前行,书写了突飞猛进、风起云涌、跌宕起伏宏伟进程。基于技术和模式的创新,中国保险业未来或许还可以在保费收入上再攀,但再也不会有这样百转千回的咏叹,荒芜开垦、又肆意生长的年代已经远去了。
  开放中崛起壮大,转型中蕴含变革,十年跨越,市场化的内生力量不断得以体现。
  十年巨变:市场化的内生逻辑
  撰文本刊记者胡琼
  用“黄金十年”来描述中国保险业过去的十年应该并不为过:全国保费收入从2003年的388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55万亿元,年均增长两成以上,相当于GDP的1.4倍;保险密度由人均287元增长至人均1144元,增长4倍;保险深度3%,比上世纪90年代增长一倍多。2012年底,国内保险公司数量达到162家,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6.9万亿元,6家保险公司在境内外上市。世界排名跃居第4位,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
  2003年前后,合资寿险大扩容拉开中国保险业“黄金十年”序幕;2005年前后,民资突进,十八路诸侯兴起;2010年前后,“地方系”潮涌,和股权更迭后的“银行系”共同上演动物凶猛
  自老人保独步天下,到80年代人保、平安、太保三家分立,再到1996年后泰康、新华、永安、华泰、华安5家股份制公司创建,中国保险市场实现首次市场化扩容;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保险业加大对外开放之后,保险市场已迎来三拨批筹高峰。十年间,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保险市场已基本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综合性公司与专业性公司、中资与外资保险公司共同发展、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
  第一批是2003年前后,以中意人寿、中英人寿、恒安标准人寿、中美大都会人寿等为代表的合资寿险公司。
  回首外资这十年,加上此前1992年回归中国的友邦保险、1996年成立的中宏人寿、1998年成立的安泰人寿(现建信人寿)、安联大众人寿(现中德安联人寿)、1999年成立的金盛人寿(现工银安盛人寿)、2000年成立信诚人寿、中保康联人寿(现交银康联人寿),外资整体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不仅在保费收入上没有显示出威力(2005年全面开放的当年,外资寿险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度攀升至8.9%),而且由于合资模式的制度性局限,战略选择摇摆不定,时有股权更迭、走马换将等新闻见诸报端,业界也有了“外资到底是狼还是羊”的热议。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外资只是需要较长时间来消化中国保险市场广阔性所呈现出的巨大差异化、复杂性,直至真正“本土化”。且外资近年“减股不离场”的做法也表明外资仍然坚持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并没有放弃对中国市场的企图心。
  第二批是2005年前后,以合众人寿、国华人寿、华夏人寿、正德人寿等为代表的多数由民营股东组建的中资保险公司,媒体称之为“十八路诸侯”。
  2005年前后获得批准筹建、开业的这批保险公司中,有一半以上的股东来自民营资本。本轮民营资本入主保险业的目的可以说不一而足,有的是将入主保险业当作战略性的投资行为;有的希望通过进入保险业收取保费为自身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还有的则希望通过股权投资并在适当时机转让实现投资增值。
  必须要承认,过去十年,由于民营资本内在的短期趋利性,这十八路诸侯在保险业这池春水中吹起了阵阵涟漪,经营策略上偏激进,创下一个又一个保费飙涨神话,同时也在市场留下了太多投资方与经营层嫌隙渐生的内斗故事。
  第三批是2010年前后,以紫金保险、浙商财险、泰山财险、珠江人寿、前海人寿等为代表的十数家由地方政府牵头、股东多为具有国资背景的地方大型企业的地方法人保险公司。
  由于成立时间尚短,这批“地方系”公司对整个保险市场竞争格局还没产生太大影响力,但终究会在市场上有他们的位置,这从“地方系”领头羊——紫金保险成立四年就挺进产险20强可见一斑。
  资本君临天下,保险精英很多时候只是在扮演马前卒角色。国资力量强势进入、民营势力曲线围剿、权顽强坚持,保险市场的人才流转故事会越来越有看头
  大路朝天。不断开放的保险业的“天”已悄然发生改变,保险江湖上流传的将会是越来越多资本玩家和技术新贵的传说,而非昔日的保险英雄。
  梳理中国保险业的人才脉络,不难发现,虽没有明显的派系林立,却也国资血统和市场化力量泾渭分明。
  中国保险业自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而来,后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拆分为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再保险,这三家均为人保嫡系,与专注于海外业务的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源于保险司的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组成根正苗红的“国字号”保险公司。其各大小当家人均属“国资血统”,基本稳定,除了有些监管大员加入,几乎没有渗入其他势力。
  中国平安堪称保险业的黄埔军校,经年为除国寿、人保、太保外的各公司“输送”各级人才,出身“平安系”的保险公司大佬不胜枚举。
  当然,2010年后,市场上活跃着一股新的势力——“新华系”。以2010年初原新华人寿总精算师兼产品中心总经理杨智呈、销售中心总经理高焕利、运营中心总经理赵子良3人集体转会生命人寿拉开序幕,此后,生命人寿、天安人寿、华夏人寿纷纷“新华化”。
  无疑,高管的命运与资本的力量总是如影随形,这些人才流转故事的背后都有一股民营资本势力的影子。
  外资职业经理人也是中国保险业人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外资的人才策略也越来越“本土化”,更倾向于任用有过海外经历的中国脸(譬如友邦保险中国区总裁、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首席执行官谭强、华泰人寿总裁李存强),而非“洋面孔”,或港台人才。年,多数合资寿险公司均由来自香港、台湾的职业经理人掌舵,甚至平安也引入了黄宜庚、梁家驹、李源祥等海外军团。彼时也是寿险营销最为鼎盛的时期。
  十年过去了,港台军团徒留现任工银安盛人寿总裁的张文伟、中荷人寿总经理张剑锋、海康人寿首席执行官马君硕,“洋面孔”中除了中意人寿总经理易思乐外,熟知的面孔已经甚为少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强势崛起,来自各大银行的高管汹涌而来,担任要职。“地方系”保险公司中地方国企股东势力也在慢慢显现。同时,由于近两年对新技术的强调,一些互联网、电商行业的技术人才也必将进入保险行业。
  中国保险业在不断开放、不断推进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吸纳了各行各业人才,他们和昔日的保险拓荒者一起组成了当今中国保险业人脉。
  年:中资分支机构大发展;年:投连等理财产品引领的银保业务井喷;年:电销兴起;2012年:布局网销。未来保险业发展靠什么驱动?基于新技术创新,基于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基于服务民生的政策红利
  十年市场发展,保险业围绕两个关键词:崛起和转型,在开放、创新中崛起壮大、快速发展,在转型、调整中变革升级。
  入世后,扩容启幕,中资、外资机构数量翻番。其中,中资机构抓住市场开放进程加快的难得机遇,告别单打独斗的作业局面,拉开了省级分公司、地市级中心支公司大发展的序幕。
  年,寿险业渠道和产品创新蓬勃发展,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随着资本市场牛市来临,保险业投连险、万能险等投资型险种热销。这一时期也是银保业务崛起,驱动行业快速增长的阶段。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2010年,前期行业高速发展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暴露,粗放式增长带来的“三高一低”问题突出。
  正如前任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10年全保会上曾表示,中国保险业总体上发展粗放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粗放发展主要体现为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和低效率。“现有的资本、人才等市场要素,支撑不了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的增长模式,不改变和调整,只有死路一条。”吴定富指出。
  转型调整无可回避,就寿险业务来说,自2009年结构调整、2010年转变发展方式以来,寿险业务发展有了全新的语境。
  未来保险业发展靠什么驱动?
  或许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平安产险凭借电话车险带来的数百亿元保费,以绝对优势跻身国内第二大产险公司;国华人寿创下3天过亿元的保费神话,刺痛业界神经;2013年贯穿全年的互联网金融大讨论,更是让“科技引领金融”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或许基于市场化改革的深化。2010年7月,闭门讨论了近三年的人身险预定利率是否放开问题,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出现在了保监会官方网站上。2011年8月,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悄然重启,车险费率独立开发权与偿付能力、综合成本率挂钩。2013年10月,预定利率终于放开,各公司积极反应,快速推出突破2.5%的产品,销量上也颇有斩获。
  或许基于服务民生的政策红利。政策红利对于保险业来说,就像“玻璃门”——看得见,摸不着。从2012年9月出台的大病医保新政来看,保险业在服务民生方面还是大有可为,并且也有了一些成功经验,比如“湛江模式”。同时,在新一届政府明确将“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提出要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的背景下,中国保险业应该可以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凸显保险的意义。
  监管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加快发展到科学发展,从做大做强到稳中求进,从粗放发展到守住风险底线,从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到保护消费者权益
  对于还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初始时期的中国保险业来说,监管的影响力比其他成熟市场明显要大。应该说,保险行业的各级监管系统也勇敢承担了这份责任,譬如,力挽狂澜使产险业走出亏损泥淖迎来盈利好年景的“70号文”的出台,北京保监局将“见费出单”上升到监管制度层面,在全市推行。
  虽然业界对监管也曾有“越俎代庖”、“矫枉过正”等议论,但直面困境、勇于挑战、敢于担当,或许这正是中国式立足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的内核。
  必须要看到,十年监管,监管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过去的“铺路搭桥”促发展,到现在的完善规则规范前行,重新厘定“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并不是新概念了,这两年在各级媒体上也多处可见对“改革顶层设计”的呼吁。对于保险业的顶层设计,其整体性、全局性、长远性、重大性目标的设定及实现路径,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不论是强调严格监管,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一根本目的,还是重拳治理车险理赔难、寿险销售误导,等表现形式,都是为了提升行业形象,营造保险业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从而实现保险业的再跨越。
  先发展,后治理,还是先治理,后发展?在特定历史阶段下的历史问题不必过多去评价,只作为未来再出发的镜鉴。中国的问题习惯于偏左或偏右,或许需要重温这句话: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要把装在政府上的手装到市场上去”,来自上峰的时代最强音给各行各业定下了发展的主基调。中国保险业市场化改革的大幕随着预定利率的放行已然拉开,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一路向前。正如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所述:“什么时候改革都不晚,但一定要改革。”
来源:东方网
作者:胡琼
编辑:孙朋浩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近50家外资保险公司合计市场份额不足10%-行业资讯-金投保险网-金投网
近50家外资保险公司合计市场份额不足10%
来源:证券时报编辑:
摘要:保险业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但在外资进入中国保险行业十几年后,近50家外资公司合计市场份额不足10%。
业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但在外资进入中国保险行业十几年后,近50家外资公司合计市场份额不足10%。
原因何在?安永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称,监管政策变化,竞争激烈和人才短缺是外资险企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造成外资险企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业务发展缓慢
业内人士表示,外资进驻中国十余年,打下的江山,还不如一家中型公司。在规模指标仍具重大意义的保险行业,这个现象不能不引起深思。
2005年,外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曾经达到最高峰&&8.9%后,出现回落。在过去两年里,外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4%增加至%。2005年,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不足1.3%,到2013年,这一比值仍仅为1.28%。
最近,安永发布的《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报告中表示,外资寿险公司面临的挑战分别是监管变化、来自内资保险公司的竞争,以及银行保险渠道的不济。对财险公司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人才短缺。安永在制作这份报告时访谈了27家外资保险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
&中国保险市场确实很复杂。&一位接受采访的上海外资保险公司人士表示,无论是以独资还是以合资的方式,海外保险巨头进入中国后,都面临着如何适应中国保险市场的问题。既懂得中国保险行业,又知道如何说服海外决策层的人才非常缺乏。&合资病&在外资保险公司中比较常见。
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人士告诉记者,通常外资公司为了控制成本,对分公司的费用管理非常严格,甚至分公司的每一笔费用都要报总公司批准,从总公司划拨。另外,外资公司尤为重视预算,分公司一旦出现超支,或者出现预算外的项目,报到总部将很难被接受。
分公司是一家保险公司内部承上启下的关键,既是业务前线,又是管理枢纽,分公司管理权限的设定,以及管理的灵活性,是外资保险公司本土化必需迈过的一道坎。
看好中国市场
按照新国十条确定的目标,2014年至2020年,保险业年均增速预计在17%左右,2020年全国保费收入将达5.1万亿元,7年间保险资金可运用规模累计将超20万亿元。有咨询机构预计,2017年中国的保险业保费收入可能成为全球第三。
调研显示,外资保险公司一致看好中国市场。安永全球保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外资保险公司已认识到,中国保险市场仍不断发展,作为全球性保险公司,需要在这个市场不断扩大业务版图。
据安永金融服务部的合伙人郭航翔的观察,虽然近年不断有股东抛售外资保险公司股权,但仍然有不少机构愿意接盘,新进入的股东仍看好这个市场的机会。
保险研究人士表示,要拓展中国市场份额,可以借助互联网。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网点少,但是互联网营销可以补足这个短板。互联网保险的运营如果适当,保单获取成本会比较低。
除互联网外,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机遇也为外资险企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可能。根据上海自贸区相关试点,外资保险公司有机会在自贸区设立独立的公司,将国外积累的健康险运作经验搬进自贸区,拓展市场份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金投保险网无关。金投保险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
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意外保障/火车意外:被保险人以乘客身份乘坐从事合法客运的火车(含轻轨、地铁)期间(自持有有效车票并双脚进入火车车厢起至抵达目的地双脚走出火车车厢时止,但中途双脚离开火车车厢期间除外),遭受的意外伤害事故;
意外保障/飞机意外伤害:被保险人以乘客身份乘坐合法商业运营的客运飞机,并遵守承运人关于安全乘坐的规定,自持有效机票检票并进入所乘客运飞机客舱时起至抵达机票载明的终点离开所乘客运飞机客舱的期间内遭受意外伤害,导致身故直接给付保额,导致残疾则按比例给付。
意外保障/意外伤害死亡/残疾/烧伤:保障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导致的身故及残疾、烧伤。
意外保障/意外医疗门诊/急诊/住院:赔偿被保险人因意外导致门诊、住院费用。
重疾给付:5万-50万可选
身故保险金:10万元-50万元
意外保障/主险一般意外伤害保险: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身故、残疾的,保险公司按约定保额给付。
意外保障/主险特定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境外旅行期间以乘客身份特定交通工具时因意外伤害导致身故、伤残,保险公司将给付保险金补偿。(本保障可与意外身故、伤残保险金累计赔付)
意外保障/意外身故、残疾及烧伤: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不幸身故,给付身故保险金,合同终止;若因该意外导致身体残疾或烧伤,按合同约定比例给付残疾或烧伤保险金。
健康医疗保障/意外医疗保障: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诊疗,在扣除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
1、“基础计划”在扣除200元免赔及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按以下规定分级累进、比例给付住院医疗保险金或特定门诊诊疗保险金。
人民币200元以上至1,000元部分,给付比例50%;
人民币1,000元以上至2,000元部分,给付比例60%;
人民币2,000元以上至3,000元部分,给付比例70%;
人民币3,000元以上至4,000元部分,给付比例80%;
人民币4,000元以上部分,给付比例90%;
2、计划一、计划二保险公司扣除100元免赔额及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100%赔付合理的医疗费用保险金。
意外保障/飞机意外:被保险人以乘客身份并持有有效机票双脚进入客运民航班机的舱门时起至飞抵目的地双脚走出舱门时止的期间,但在到达目的地前,被保险人双脚走出客运民航班机机舱到双脚重新进入客运民航班机机舱期间除外,遭受的意外伤害事故
意外/急性病医疗:1万元
紧急转院:5万元
保险顾问在线
问:咨询一下中英人寿的吉..
并且确诊时所患疾病未达到重大疾病程度,将...
Q:你好,我想问一下,我发生意外事故,现在合作医疗还没有报下来,如果距事故发生超过180天还没理赔,意外险还能报吗?谢谢!
Q:你好:麻烦问一下,我的保险已经交了,怎样才能在网上查到?
Q:什么是安贷宝
Q:我的户口已经落户在现在所在城市&但是身份证信息还是以前老家的&。现在单位要解除合同要失业证&,办理失业证身份证信息是以前老家的可以办理吗
Q:您好,小孩10岁买国寿福禄鑫尊适合吗
Q:新农合最长多长多少时间能去办理报销,跨年呢?
Q:我要出国两年,车子就放在家里不开了。然后我这个车子的保险不办可以吗?
Q:你好。怎么查理赔
猜你感兴趣
保险关键词
版权所有 (C) 中国黄金投资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我国正式向外资开放交强险 对消费者是长期利好
07: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  中广网北京5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签署第618号国务院令,公布实施修改后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修改后的《条例》废除了原先只有中资保险公司才可以从事交强险业务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市场,中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阶段。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分析说不会出现外资保险公司立即抢占国内市场,甚至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
  庹国柱:外资公司由于不能够做交强险,所以它们在商业车险这方面的业务开展得也不是太大,在中国整个市场上的业务大概只占1%多一点,它们的影响力还是非常有限的。
  庹国柱表示,长远来看外资进入对我国保险市场健康发展有利,尤其对消费者是长期的利好。
  庹国柱:现在几乎所有的保险领域都容许外资公司参与市场的业务了,大概在去年年末,全国的交强险还是亏损的。很多国家都有类似我们国家交强险的强制保险业务,这些国家大部分都还是比较好的,而且它们的成本在降低,保障水平在不断提高,保险费在不断下降。这些经营得好的经验,通过外资公司也许能够带到中国的市场上来,使我们的交强险以至于商业保险经营水平甚至于经营制度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对我们消费者来讲也是有更多的选择。当然,外资公司肯定是增加了我们市场上的竞争,竞争实际上也不完全是坏事,它对促进我国国内的财产保险公司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改善服务都是有促进作用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责编:杨雁霞| 522: 链接超时
-- Event ID: 20a8eb
如果您是网站管理员,点击查看。如需网站监控,可以使用。
您的浏览器
百度云加速中国的保险公司目前哪个较好?_好搜问答
|注册&您有新任务,
中国的保险公司目前哪个较好?
被浏览412次
采纳率:46%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各种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现身市场,其中既有国有保险公司,又有股份制保险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使得投保人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困惑,应该怎样选择保险公司呢?建议你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
资产结构好。在保险业,能否上市或者能否整体上市是评价一家保险公司整体资产是否优良的标志之一。所谓&整体上市&是指以公司的全部资产为基础上市,如果某家保险公司实现了整体上市,就证明该公司整体结构良好。目前,内地不少保险公司已经上市或者具备了上市条件。
偿付能力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对保险消费者来说至关重要。2003年3月起施行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规定》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额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保险公司应于每年4月30日前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上一会计年度的偿付能力额度送达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应根据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规定,对偿付能力额度进行披露。
信用等级优。国际上有不少专门对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的机构,如美国的穆迪公司、标准普尔公司等,它们对保险公司的评级可以作为评价保险公司信用等级的一个参考。
管理效率高。保险公司管理效率的高与低,决定着该公司的兴衰存亡。管理效率可从公司产品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市场号召能力、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决策能力、公司应变能力、公司凝聚能力等方面衡量。
服务质量好。保险与其他商品不同,不是一次性消费,保险合同生效的几十年间,保户经常就多方面的事情需要保险公司提供服务,如缴费、生存金领取、地址变更、理赔等。保险客户能否成为保险公司的上帝,享受上帝待遇,开开心心接受保险的关怀,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是关键。
上海保险之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分享到:
下面是答答童鞋给您的小建议,您看靠谱吗?初来乍到,弄错了您不要生气哦(*^__^*)答答小贴士
等您帮助的附近的朋友换一换
大家都在搜好搜APP下载好搜摸字APP 随时随地随心搜索 用好搜, 特顺手!
第9天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生命的彼岸。知道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险哪家保险公司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