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的图片资料

有关长江的资料_百度知道
有关长江的资料
简单的概括一下,但不能少余300字
提问者采纳
长江干流源远流长。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5。全长6300公里。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湖北省,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市、江西省,宜昌以下3000公里的干流可通行轮船,干流与海洋相通、湖南省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区,约有3万公里航道可以通行机动船,不但便利流域内部与沿海各地的联系。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四川省,因而有黄金水道之称,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同时,水量丰富,也可以与国外进行经济贸易上的交往、安徽省,全年不冻,支流众多,而且,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公里,万吨海轮可直达南京
提问者评价
长江,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与非洲的尼罗河。古代文献中,“江”特指长江。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流经三级阶梯,自西向东注入东海。长江支流众多,长江流域东西宽约3,219公里,南北宽约966公里,流经今青海(青)、西藏(藏)、四川(川或蜀)、云南(云或滇)、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5。
长江的源头,自古以来有不同说法。近代在一些地理著作中有关长江河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江河同源于一山”,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长江发源于南麓,黄河发源于北麓。另一种是长江发源于可可西里山。源流有两支:南支木鲁乌苏河,北支楚玛尔河。1976年夏和1978年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先后两次组织江源调查队,深入江源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查清了江源水系和源头情况。长江上源位于昆仑山和唐...
长江(the Changjiang R the Yangtze River )cháng jiāng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97公里(以沱沱河为源),一般称6300公里。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在上海称黄埔江。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读长江流域和下荆江河道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7分)(1)长江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图1中字母A、B分别代表&&&&&省和&&&&&&省。(2)长江流经地区发育了多种地貌。比较图1中甲、乙两地的地貌类型和主要外力作用。(3)甲地附近建造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水利枢纽,该水利枢纽的坝址不选在属于喀斯特地貌的南津关地区,其原因是&&&&&&&&&&&&&&&&&&&&&&&&&&&&&&&&&。(4)下荆江河道位于长江的&&&&游,与其他河段相比,该河段的突出特征及其成因是&&&&&&&&&&&&&&&&&&&&&&&&&&&&&&&&&&&&&&&&&&&&&&&&&&&&。在该河段实施裁弯取直工程有利于&&&&&&&&和&&&&&&&&。(5)长江口段南北两侧的河道宽度明显不同,较宽的是&&&&&(填“南”或“北”)侧。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1)四川&&湖南(2分)(2)峡谷(V型河谷)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平原) 流水侵蚀 流水堆积(沉积)(4分)(3)三峡&&石灰岩易被溶蚀1分,地质基础不够坚硬1分(岩层渗水性强、多地下溶洞、易出现水库渗水、大坝开裂)(3分)(4)中&&形成曲流(河曲)1分,因河床遭受侧蚀而成1分&&防洪&&航运(提高流速、加快洪水下泄、减少泥沙沉积等)(5分)(5)南&&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1分,南岸易侵蚀(北岸泥沙易堆积)1分,导致南侧河道宽阔(3分)
解析试题分析:(1)长江流经的省区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据图分析图1中字母A、B分别代表四川省和湖南省。(2)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长江流经地区发育了多种地貌。甲为峡谷地貌,形成的原因是流水侵蚀。乙为三角洲地貌,形成原因是流水的沉积。(3)甲地附近建造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该水利枢纽的坝址不选在属于喀斯特地貌的南津关地区,其原因是石灰岩易被溶蚀,地质基础不够坚硬。(4)荆江河道位于长江的中游,与其他河段相比,该河段的突出特征及其成因是形成曲流,其成因是因河床遭受侧蚀而成。在该河段实施裁弯取直工程有利于防洪和航运。(5)长江口段南北两侧的河道宽度明显不同,较宽的是南侧。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岸易侵蚀,导致南侧河道宽阔。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影响。点评:三峡水库建设意义效益作用过程主要受益区防洪三峡水库可以调节洪峰、拦蓄洪水中下游地区发电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站,将缓解输电区能源紧缺状况华中、华东地区航运三峡水库可加深加宽上游航道,使水流趋缓,改善长江的航运条件,促进东西部的物资流通上游供水、养殖三峡工程的兴建对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库区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有巨大的综合效益中下游地区、库区等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问题洪水,洪灾产生的原因有成因对策自然原因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加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开发和治理山区;④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沙治沙功能降水多集中在春夏季,洪水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排入长江,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人为原因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当前位置:
>>>根据图及有关长江流域的资料,回答问题(1)一般年份,对长江干流水..
根据图及有关长江流域的资料,回答问题
(1)一般年份,对长江干流水量起天然调节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8年夏季,给长江流域带来洪涝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这次洪水发&&&&&&&& 生的人为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建水库是治理长江洪涝灾害的重要措施,试分析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产生的巨大效益:经济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也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偏难来源:
(1)湖泊(2)锋面;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3)发电带来巨大的社会财富,通航能力加强也将带动经济发展;减少洪涝灾害,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改善地方小气候(4)水库蓄水会淹没耕地;可能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根据图及有关长江流域的资料,回答问题(1)一般年份,对长江干流水..”主要考查你对&&河流的综合开发&&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河流的综合开发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田纳西河、长江为例): 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1)防洪 长江洪水灾害:主要是由于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再加上河道宣泄能力不足所致。造成洪灾的原因。首先是自然因素。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如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同时来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多股洪水遭遇叠加在一起,长江干流就势必会出现特大洪水。其次人为原因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过度砍伐,陡坡开荒等造林水土流失的加剧和围湖造田等)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日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处于上游山区转人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并且对整个中下游洪水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如遇大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及其他防汛措施,也可以避免荆江河段干堤溃决造成的毁灭性灾害。同时,由于上游洪水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大大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分蓄洪水乱的巨大损失。因此,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特别巨大,这是其他防洪措施所难以替代的,防洪的需要,成为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 (2)发电:长江三峡段位于我国地势从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水量大。建成后将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长江流域特别是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不中。修建三峡水电站对于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3)航运: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从而使航道的通过能力提高,运输成本可降低1/3 (4)三峡工程对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三峡水库提水流往丹江口水库,再引水到华北)以及库区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 2.百万移民及其安置 (1)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因落后,特别是人多地少,产业劳动力容量低,使移民环境容量不足,这是移民安置遇到的最大困难 三峡地区教育、科技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加上人们的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给移民安置增加了一定难度和障碍 移民得不到妥善安置,可能会留下闹返迁的后遗症,成为影响地区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 (2)移民安置条件 三峡地区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和潜在的环境容量(从宏观、库区移民结构、土地资源三方面分析) 三峡移民大多可以就地后靠、就近安置,这是三峡移民的一大特色 三峡工程建设周期长、使得安置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工作有足够的时间从容进行 三峡移民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全国的支援。对三峡库区移民,国家首次实行了开发性移民的方针 (3)开发性移民 过去水库移民长期沿袭按被淹没的实物量,向移民一次性发放赔偿费的做法。由于没有帮助移民开发新的生产出路,等赔偿费用完,移民的生活往往仍没有着落,从而产生种种问题和矛盾。 开发性移民也就是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即除去一次性补偿外,移民投资作为开发资金,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广辟生产安置门路,拓展环境容量,对移民迁建后的生产生活安置作全面安排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和对策:(1)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中下游: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调节局地气候。此外,与火力发电相比,还可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 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库区:水库蓄水将淹没土地、耕地;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水库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库区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淤积加重;三峡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水库蓄水可能增加蚊虫孳生,对人群健康带来影响等 (2)生态与环境问题对策 一是不可逆转的影响,但仍可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淹没耕地、文物古迹、水生生物 二是影响较大,但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轻其不利影响。如水土流失问题、泥沙问题等 三是负面作用较小的影响。水库地震、陆生动植物的影响等 (3)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和对策 总的来说,三峡景观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奇峰秀色还在,峭壁陡岩尚存。建成后还会出现新的景观。 通过迁移重建、原地保护、开发新的旅游区等加以保护。
发现相似题
与“根据图及有关长江流域的资料,回答问题(1)一般年份,对长江干流水..”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69005236604231722212436223927155950读“长江流域略图”及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慨----摘自《长江之歌》材料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计划2009年整体完工,完工后可控制荆江地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相当于10座大亚湾核电站;能改善宜昌到重庆的航道条件;能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供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提供保证.(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第一大河.(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上(上/中)游河段,图中①是三峡水利枢纽,它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它发挥的综合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任意写出两方面).(3)近年来,长江含沙量不断增多,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趋势,请你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4)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长江水系的丰富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西北、华北地区.
解:观察地图可知,(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是我国的第一大河.(2)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水能宝库”,其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建国后在上游建立了二滩、葛洲坝及三峡水电站;其中三峡水利枢纽的综合效益体现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3)近年来,长江的含沙量不断增多,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趋势,其原因是长江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解决的措施是保护植被,营造水土保持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林和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开发新能源,解决燃料来源.(4)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该工程分为 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故答案为:(1)唐古拉;东;一;(2)上;三峡;防洪、灌溉、发电、航运;(3)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4)长江;西北;华北.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点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口.长江的资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长江的资料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