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运作行业为拿什么来坚守异地恋没有发展就没有钱拿

允许存在、严格管理、低调宣传、限制发展&?国家对资本运作什么态度?
&▂▂▃▄▅▆▇██▇▆▅▄▃▂▁&&
“允许存在、严格管理、低调宣传、限制发展”是国家对资本运作定下的基调。
亲爱的朋友们,是不是对异地连锁很迷茫啊?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啊,我也是从你们这个时候过来的,不过看清了,知道了,一切就好解决了,希望我能帮到那些在迷茫中挣扎的朋友们.无论您在哪里,是投身于异地.幸福港湾的建设,还是被邀约考察,还是正在途中,还是即将赴行。都请一并感谢曾邀约过您的那位朋友。因为不管事实间有多少赞同争论或异议。
我在异地从事行业有半年的时间,希望跟我有相同经历的这个朋友加我QQ:111 412
9133。我们一起探讨行业
我们再次见识到就久违了的民众协同的力量,观念得以挑战更新,唤醒对于财富自由以及幸福的崇尚和追寻。。。至少这些对于我来说弥足珍贵邀约,揭谎,恐惧,厌恶,了解,兴趣,疑惑,认知,认同,投资或者归乡。这些个过程好像是司梦人吹梦,亦好似同一故事剧本的重复演绎。投资基数每单3800,三个合作伙伴,二年蹲点,换取380万收入。风水轮流转,皇帝轮流做,担保性质行业。。。当了回主角,接着就是当副导,可惜这幕欢喜剧却是如此冗长曲折。
能看到我的这篇文章也说明我们是有缘份的!
当您能看到我的这段话,说明你从事过或者是考察过l连锁销售,阳光工程,人际网络,希望您能耐心的看下去,行业是好行业,只是不适合我们做.首先,我要向已经在从事异地的事业朋友,致以深深的敬意,因为你们都是有胆有识有眼光的人,但是现实有时候并非想象的那般美好,因为亲人朋友的不理解,不赞成,导致自己的事业不能健康有序的进行,叫不到人的时候,真有一种英雄总是孤独的失落感,感觉梦想离自己越来越遥远了,心里也一直都在跟自己说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资本运作的出现,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商业经济的一次重要改革,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一个新生产物。它带动了企业的生产,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它是一些下岗工人、初高中、大学毕业生、无业游民翻身作主共同致富的一次转机。它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对整个经济领域来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资本运作的社会意义:
如何把沉积在民间的几十万亿的资金调动出来参加流通,扩大内需,繁荣社会,是国家管理部门的头痛的问题。加息、提高准备金、扩大股市、发行基金彩票、宣传保险……多种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巨大的民间沉积资本好比猛虎,一旦不高兴闯进市场,甚至带动虎群到处发威,即使制服这些猛虎,也是多方受伤,对谁都没有好处。资本只有分流和受控才不会泛滥成灾!而资本运作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利用资本追逐高利回报的特点和人的自然贪欲,用高回报自然而然地把资本吸收聚集到一起,自动地从银行走出来,从沉积中动起来,猛虎变成了训猫,乖乖地听指令表演。如何资本运作模式,分流资本、有序合理再分配财富?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行业全面解析】★ 交流请加 QQ 111
★【真诚探讨】
& 【行业全面解析】★ 交流请加
★【真诚探讨】
我们一起来看下连锁销售到底合不合法
1)连锁销售实际上就是一个灰色项目,现在全国各省都有,国家不是不知,也是半打击半默许的。因为这个行业确实给刺激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地方实质上是欢迎的。
2)至于合法不合法。其实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没有立法谈不上违法,当然也谈不上合法,一上来就立法,势必严重阻碍了其发展,所以,刚开始是先给其充足的发展空间,通过宏观调控观察,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再立法,设立门槛。
3)中国的立法模式:先有事件发生,之后规范,然后才立法。中国的立法模式:先有事件发生,之后规范,然后才立法。这个项目,目前的法律即没有明确规定合法,也没有明确规定违法,是一个灰色项目,是一个合情合理的民间互助式项目。
第一,我们从历史事件来看,任何一个项目只要不危害国家利益,不危害老百姓利益,不给社会带来动荡,政府是不会打击的。
第二,我们看待一个事物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关键是判断它是否利国利民,这个项目不要国家投资一分钱,来自民间的互助发展,每个会员自谋职业,为国家减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其模式非常的公平公正合理。
第三,我们只做生意,不谈政治,不谈宗教,不危害社会治安,国家为什么要封杀呢?第四夹缝地带和边缘地带的生意,才能利益最大化。经济现象如此连锁销售作为一种市场行销方式,其存在的领域依然是商业市场。作为一种营销模式只有运用在商业市场之中才会有实际意义。衡量一种营销模式是否先进的唯一标准就是市场规律,国家行政机构永远都不会去执行一种销售模式,但是作为匿家政府必须支持和引进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东西。
那连锁销售是传销吗
传销和连锁销售的本质区别传销,一度让人们谈之色变的词语,如洪水猛兽,令人听而生畏,所有报纸杂志对其报道宣传,已在人们头脑埋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之后出现的连锁销售也因为传销的缘故人们也对它横眉冷对,仿佛连锁销售就是传销的姐妹,只是变相了而已!其实情况不是这样的,让我们来揭开这神秘的面纱!走进传销,走进连锁销售!
区别一:引进的时间不同,连锁销售是在传销被取缔后引进中国,(1998年)在传销被不能适应中国的国情后国家领导人的一个重大举措!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虽然取的了很大的提高,但与邓小平南巡讲话在本世纪2020年达到小康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专家和学者在考察后采用的新兴行业,目前还是在试行阶段!
区别二:连锁销售很有保障,这体现在它的操作模式!它有公平的管理制度----五级三阶制,这是一种很先进的制度,它杜绝了一切*行为!它必须让你的下属在获得效益的情况下你才能有利益获得的可能!这里可以推翻被骗的说法!还有就是里面还有一个管理制度-----经营管理二十条!它从生活上具体规范很多细节!犹如一道护拦保证你的成功!而传销就不一样!
**↘↘↘,交流请加我的QQ 111 412 9133
随时与你分享
区别三:投资的方式不同!传销是循环投资,同时采用的是归零制(也就是说你的任务不能完成,你的级别就会回到起点,一切重新再来,这注定了这道路的艰辛)而连锁销售则不同,它采用的是累计制,就是没有什么业绩压力,尽管就是你没有销售一份产品,你的级别也不会下降,而且还有可能上升,因为你的业务员还在发展,这就注定了每个人都会成功,也是与传销的本质区别!传销的模式是金字塔形式,这就注定只有最上面的统治者才有可能赚钱,而下面的人就是垫背!而连锁销售是等腰梯形形式,这说明了上面能容纳很多的人!每个人都会走上那个平台,走向成功!
区别四:政府对其态度不同!传销传入中国后政府采取的是“静观其变,任其发展”,由于政府疏于管理,再加上不适应中国的国情和操作者的素质问题,导致了其性质的变化(在国外,传销是很好的经营模式),而连锁销售就不同了。政府采用的是“控制规模,低调宣传,宏观调控,暗中支持”的态度!这就是有不少人所谓的“明明有传销,自己也举报了,政府机关就是不理睬”,根源就在此!
我在异地从事行业有半年的时间,希望跟我有相同经历的这个朋友加我QQ:111 412
9133。我们一起探讨行业
异地操作的模式要求必须全职不能兼职,也就意味着断绝了未来的收入来源,这两年要坐吃山空!而且经营管理二十条规定不能上网、不让看电视、不能吃猪羊牛肉、不能喝酒、不能谈情说爱,只能抽5块以下的香烟、只能每天喝小米粥吃盐巴、每天开会等等,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够人性化!放弃是一种解脱,但我们五无脸回家,不知道怎样面对曾经的亲戚朋友,更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所以只能干耗着,耗着。连锁销售这个行业看似简单,实际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不是我们起初想像的那么简单!做这个行业首先你要会运用谎言,而且谎言的技术要非常高明。不用谎言,很难把人邀约去的。
即使邀约去,不管人家认可不认可,在那里考察期间的生活费,你要支出。实际上,邀约去十个也不一定留下一个,平均每个开支一千元,光是招待费就非常令人头痛。为什么留不下人,一是连锁销售的负面影响太大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传销,二是有些人根本不具备从事的条件,工作不能辞,家人不理解,投入又大。加上你自己要吃喝,租住房屋,来回的路费,招待朋友的费用,生活上的不便,邀约不成功等等,精神压力,经济压力会越来越大。
【异地的弊端分析】
一,异地(资本运作)连锁销售投资额太大,一份就3800元,申购个中起点11份要36800,去除返还也有29000,高起点21份则要69800,去除返还后还有50800。做异地的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一般的家庭能承受的了吗?
二,异地(资本运作)连锁销售要用谎言邀约,感觉叫三个人非常容易,感觉自己做这个行,发展的对象仅限于对你有信任感的有数的几个亲戚朋友,如果这几个亲戚朋友不认可,那你的人脉资源基本枯竭。
三,异地(资本运作)连锁销售运作资金太多,花费很大,因为要租房,要招待邀约去的亲戚朋友,自己要吃喝,回老家的来回路费,(有的体系还要承担新人的来回路费,因为谎言吹嘘自己发展的多么多么好,吸引新人来考察)电话费水电费等等。
四,异地(资本运作)连锁销售非常神秘,一级知道一级的事,很不透明。工资要等到下个月领取,上总还要等隔月,隔月期间没有钱可拿。
五,异地(资本运作)连锁销售要达到600份上平台,相当漫长,发展难度太大,期间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太多。
六,异地(资本运作)连锁销售是五级三晋制,三条线发展,要培养三个直接经理,达到600份后才能上总
七,异地(资本运作)连锁销售一有发展各级是把一份的3800按55%的比例分配,45%说是上税加企业成本和利润,上税没有税票,更看不到企业,很不透明。
八,异地(资本运作)连锁销售根本没有所谓的保底工资,效益分红也不是六位数,都是根据发展情况拿工资的,没有发展也就没有钱可拿。出局1040万【也是按最完美的发展理论上得出的1040万】。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在实际操作上谁也达不到,因为谁都不会发展那么平衡。
九,异地(资本运作)连锁销售异地必须去那里蹲守,有工作的肯定要辞职,有家人的分开也不现实,经济条件差的生活条件肯定也差。
十,异地(资本运作)连锁销售说是培养人锻炼人,现代化商人,但有的体系不让上网,不让说一些与行业相抵触的言语,不让谈恋爱,不让随便买杂志,看电视,不让穿金带银要低调,抽5元的烟,也不让随便喝酒等等。这样的规定这样的所谓行规能培养现代化商人吗?能与二十一世纪人的观念相融合吗?这样不是与世隔绝了吗?
异地连锁销售的难处:
1.投资大,最少就要3800元。运作费用高,接个新人要花1千,还要来回车费,加上自己在异地的生活费。
2.虽然我们在外面省吃俭用,到最后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备用资金,放弃行业。
3.必须到异地去蹲守,要放弃的太多,与家人分开、妻离子散、失去朋友、丢掉好的工作。
4.要用谎言叫人,最后搞的亲戚朋友的关系都僵了。
5.人难邀约,宏观调控多,不成功的人回去乱说。信息太发达,新人刚了解行业一个短信市场全破坏了。
6.破坏的不是他一人的市场,而是一家人的市场,甚至是一个地方的市场。
7.受别人因素影响太大,自己做好了、有能力了改变不了太多,下面人做不好,一样不能成功.
8.现在全国都有了,人越来越难叫了,不管什么人都叫,有很多人来跟本就不能做行业,他们自己失败,也影响别人
9.十年前的模式、行业运作方式,不适应21世纪的很多人了,十年前的工作、十年前的生活标准。
10?运用五级三晋制,次月才晋升,提成要下月发放,等得人心慌慌。
11?要放三条线,600份上平台.
所以我们不得不清醒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评价行业,异地干成功的人也有,主要他们比我们进的早,而失败回去的人多的无不胜数了,什么原因啊?多方面的,我们这些失败的,难道就不渴望成功吗?我们也希望走向成功,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只能说异地不太适合我们干,需要的前提太多,人际要广,钱要充足,还要心狠,能叫人,要能承受社会,亲人,朋友,行业之间的人给你的多方面的压力,我自己的感受真的是要崩溃了,严重的睡眠不足,生活上这个不吃,那个不让吃,每天吃的那个饭,我现在想想就心寒啊,每天都要走工作,一天下来腿都要跑断了,当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和行业说的一样能挣到那么多钱,我也是愿意的,可是并不是我想的那样,也许你刚从外地考察回家,也许你现在还身在异地,通过几天的考察对这个行业有了自己的认识,很想抓住机会,但是心里空,感觉不现实,其实这个行业现实吗?我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你,如果你所接触的是正规体系,那么它非常的现实,的确很挣钱,但是我想说的是,行业虽然好但它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行业过来人】QQ:111 412
全天在线为你解答疑问 共同来探讨行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话剧《天下第一楼》讲述的是民国初年一个叫卢孟实的“掌柜的”,凭一己之力振兴老字号“福聚德”,最终却被“东家”借故辞退的故事。作为行业里的顶级“职业经理人”,卢孟实的际遇很具代表性:大多出身平常,没有钱没有背景,但却拥有过人的商业智慧,靠“知本”安身立命;他们受雇于“东家”,挣高额的薪水,或多或少拥有一点“股份”;他们拥有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有机会结交达官显贵。这和21世纪的职业经理人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民国的卢孟实黯然出局,但当世的“卢孟实”却可以幸运地用另一种方式“跌倒后爬起来”:缔造“小霸王”奇迹的段永平,因为经营者持股的问题离开了总经理的位子,又一手创建了步步高。一年间将高路华带到了国内彩电市场第6名的陆强华,因为人事风波离开后,又创办了上海人众电器集团公司,推出自己的品牌“东锐”。
  当然,这只是经理人创业的一种模式,事实上,更多的创业是主动的。
  “掌柜的”们在圈中打拼多年,有运作商铺的直接经验,有积蓄颇丰的创业本钱,依靠工作中建立的人脉关系,最后“自掌自东”另立门户。当掌柜们终于集知本与资本于一身,创业,便成了这些职业经理人顺理成章的选择。原贝恩咨询公司中国区总裁甄荣辉,拿出丰厚薪水的几分之一,自己投资办起了“51job”;原华为少壮派副总李一男,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离开华为创建了港湾网络公司。
  创业=一半动力+一半运气
  甄荣辉 “前程无忧”董事长、总裁曾任贝恩咨询公司中国区总裁
  日晚11点,上海,紧张而兴奋的甄荣辉怀着等待孩子降生般的心情守望着面前的电话。1小时后,北京时间30日凌晨,甄荣辉接到了承销商摩根斯坦利方面的电话,“前程无忧”的股票在纳市挂牌交易了。“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甄荣辉的第一感觉是可以睡个踏实觉了。更令他欣喜的是,截至2004年底,“前程无忧”的市值已过十亿美元,年营业收入达5亿元人民币,成为同类网站中的翘楚。
  甄荣辉大学毕业后进入惠普香港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三年后,他成为惠普香港地区销售冠军。到了第四年,甄荣辉感觉没有“向前冲”的动力了,“那时候一个礼拜看两场电影”。于是他离开了惠普,去法国读MBA.
  1989年,27岁的甄荣辉完成学业进入贝恩咨询公司。他有自己的小算盘:咨询业的好处,在于能接触不同的客户和行业,工作两三年后有机会跳槽去更好的公司。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1年。甄荣辉是幸运的,事业发展非常顺利,从普通职员一步步坐到了贝恩公司中国区总裁的位置,年薪达到七位数美元。
  拿着高额薪水,过着高尚生活,顶着“职业经理人”的光环,甄荣辉却再次感到事业上缺乏前进的动力了。“我在贝恩做了十几年,感觉很危险,就这样一辈子呆下去了?”甄荣辉常常自问,“人做一件事情太久都会疲的”。于是他拿出年薪的几分之一,开始扮演起了经理人和投资者的双重角色。1998年,甄荣辉找到《中国贸易报》,与后者合作推出名为《前程周刊》的招聘专版。1999年,他个人投资200万美元成立了的招聘网站,也就是51job的前身。2000年,甄荣辉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投资人,他看中了招聘网站的发展潜力,于是辞去了贝恩公司中国区总裁的职务,就任“前程无忧”董事长、总裁,融资1400万美元,正式投身互联网“烧钱运动”。
  现在回头看当年的义无返顾,甄荣辉欣喜于自己的魄力,也庆幸自己的运气。赶上互联网发展第一波的网站是网易、搜狐,他们在互联网刚开始热的时候烧钱,在互联网很热的时候上市。前程无忧属于第二波,“互联网还没塌下来的时候在融资,拿到钱以后互联网基本塌下来了,塌下来以后我们要熬过最苦的日子。”从2001年到2002年,两年的时间里,甄荣辉和他的“前程无忧”都在熬。
  最困难的时候,甄的一位同事曾感叹:“公司倒了不如去当渔民。”而乐观的甄荣辉却鼓励自己:至少不用当渔民,可以到跨国企业里混一个中国区总裁。“我们职业经理人是有退路的。”甄荣辉笑谈,毕竟自己不是一穷二白的大学生,假如公司真倒了,做回经理人也未尝不可,即使没钱了,还有的是“经验”。不过这条“退路”到底没有用上,幸运的甄荣辉挺过了互联网寒冬,2003年,公司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
  甄荣辉毕竟不同于那些有想法缺资金、必须硬着头皮筹钱的创业者,后者的代表人物就是第一次创业的王志东、王峻涛,为了创业想方设法融资,他们是企业的创始人,却不是真正意义的“老板”,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只是“创业经理人”,他们承担了“老板”的大部分责任,却未得到相应的权利,结局还是离开。而甄荣辉不同,他有经济实力自己投资做“创业企业家”,即使在“前程无忧”已然上市的今天,个人持股仍占到30.6%,是最大的股东。
  做了老板的甄荣辉感觉自己对企业的执行力有了明显提高,以前做经理人需要三个月完成的事,现在一个月就能“拿下”,有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然而烦恼也多了:压力增大,常常因思考企业的前途夜不能寐。或许这就是“将”和“帅”的区别之一吧。
  对于自己曾经的职业经理人身份,甄荣辉觉得很多同行都像他一样:职业经理人做到一定程度遇到了瓶颈,想在事业上有新的突破,却不愿辞职下海,于是大家为了规避风险,拿出钱来做投资者,做“海军陆战队”,同时保留当前的职位。身居高位的职业经理人更是如此,毕竟,这涉及到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
  甄荣辉做过一段“海军陆战队”,最后还是忍不住正式下了海,也遇到过风浪,但终于安全上岸(上市)。他的成功创业,一半靠“向前冲”的动力,一半靠不可或缺的运气。如今,身家过亿的他,可以坐在岸边静观潮起潮落了。
  “我的创业是被动的”
  吴涛 上海克顿伙伴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曾任实力媒体上海区总经理,实力媒体克顿顾问董事总经理
  “我并不是有意识地要去创业。”吴涛反复在说明这一点。2004年2月之前,他还是一家跨国公司―实力媒体(ZenithMedia)的部门负责人,2月1日以后,这个部门被迫脱离母公司,而吴涛则仓促中成为这家新公司的董事长兼CEO.
  在成为实力媒体的高级经理人之前,吴涛是安徽电视台副台长和广告中心主任。2000年底,吴涛受邀加盟国际4A广告媒体公司―实力媒体,担任上海区总经理。2001年8月,他应安徽电视台要求,回到安徽负责当地有线台和无线台的合并工作。
  2002年10月,他再次回到实力媒体时,上海区总经理已由他人接任,于是吴涛接手了实力媒体的另一个部门―克顿顾问,担任该部门的董事总经理。克顿顾问成立于2000年初,是一个为媒体提供和咨询的部门。包括节目管理、广告管理、目标受众管理、品牌管理和频道等。吴涛认为接手这个部门最能体现自己媒体背景优势,“我先做克顿,如果我做的好,再做别的。”但是吴涛没有想到,当他把克顿做得有声有色,这个部门却要与实力媒体脱离了。
  吴涛凭着自己在电视圈的影响,很快把咨询业务扩展到省级电视台,和这些媒体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克顿的影响迅速扩大,一年的收入达到400万。这样一来,“克顿”与“实力”在服务宗旨上的冲突开始显现出来―实力媒体的广告客户担心他们的广告费会被放到克顿所服务的媒体上,可口可乐、宝洁等大客户非常明确地对实力媒体提出抗议;而那些非克顿客户的媒体会觉得克顿站在竞争对手一边,于是导致“实力”难以在这些媒体上面投放广告。
  面对客户的压力。2003年11月,实力媒体决定关闭克顿部门。但是由于克顿有很多合同在身,如果关闭将面临大笔赔偿,同时还会影响企业声誉。因此实力媒体希望有一家新的公司能接手克顿。在实力媒体高层看来,吴涛正是一个理想的人选。
  就这样,吴涛接住了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免费馅饼。根据协议,克顿从实力媒体整体剥离,克顿可以租用实力的硬件资产3个月,随后就要归还。一些媒体客户给了吴涛很大支持,他们把全年的合作费一次性拨付给克顿,解决了克顿的资金难题。吴涛给留下来的员工加薪10%,同时承诺给员工不亚于实力媒体的待遇,因此没有出现员工流失。
  日,克顿顾问正式剥离实力媒体,独立注册为“上海克顿伙伴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从此“跟实力媒体没有任何的股权和的交叉关系”。
  外企的基因给克顿提供了先天的优良机制,虽然只是一个30来人的小公司,吴涛却愿意出十万块钱请来“四大”的会计师给公司做规范的审计。同时,吴涛也为克顿打上了吴氏烙印,他开始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构公司的财务、行政和系统,按照自己的想法储备人才,举办一个跨国企业认为是浪费的高规格论坛。吴涛认为外企也存在“资本主义大锅饭”的问题,财务制度虽严谨但太繁琐,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反应速度慢。在他看来,他的“新政”会带来很好的回报而不是挥霍。
  吴涛称自己一直以创业者的心态做经理人的事情。在安徽电视台的时候,吴涛用自己的名义创办几个公司,但是投资、所得都是电视台的。当时他是名义上的创业者,现实中的经理人。“创业并不是刻意为之的事情,在给别人打工的时候也要有这种主人翁意识,所以真到创业的时候,其实已经水到渠成。”吴涛说。
  做经理人的过程是“练功”的过程
  刘述尧 北京风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曾任DoOnGo公司大中国区副总裁
  2004年的8月,“前程无忧”的甄荣辉正在为公司上市做着最后的准备:“克顿”的吴涛在按照自己的意图规划新公司的未来。其时,刘述尧和他的风网却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当时已经拿到移动认可的SP资质,并且找到了一家创投。”带着这两个条件,刘述尧第N次拜访他的天使投资人,对方同意追加30万美元的投资,但要求刘自己也要投钱进来,以测试他对公司的信心。刘述尧交上了这笔“保证金”,用这30万美元继续维持着公司的运转。他先后谈了60家创投,终于拉来了宏创投(Acer Capital)、 Ven Global Capital等3家,融到500万美元资金。去年11月,第一笔风险投资进账。12月,公司搬家,从商住两用的办公楼搬到国贸商圈的写字楼。这家手机移动视频服务公司开始按照刘述尧的计划进入稳步发展期。“2004年是我的本命年,有一些波折,但总的来说还是挺顺的。”
  2001年,刘述尧加盟在无线基础结构软件领域占领导地位的DoOnGo公司,任大中国区副总裁和工程部副总裁,主要负责产品开发。
  此时的刘述尧开始思考下一个主流产业在哪里。他发现中国的无线领域市场很大,竞争对手少。他认为无线领域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2003年初,刘“毅然决然”地辞职创业。与两位朋友合伙创办风网,专注于开发下一代手机增值服务的平台,上文提到的那位投资人给了他第一笔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
  刘述尧不认为自己的“毅然决然”是冲动,他觉得任何创业者都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一直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去准备,才可能有创业的机会。多年的职场历练,对刘述尧的创业有很大影响。工作的关系让他结识了不少企业的高层,并和他们有比较密切的互动。接触中,刘述尧对这些高层的思考模式、企业的运营模式都有了切身的体会。在DoOnGo,刘述尧负责融资,在融资方面累积了一定经验,对自己今后的创业有很大帮助。“去伯克利读MBA,也是希望扩展视野,能够为创业做准备。”职业经理人生涯对于刘述尧来说,就是“练功”。
  他形容自己当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整个部门,操控千万美金,自己创业后,心态上有了很大变化:经理人是为别人做事,只要把老板交代的事做好就可以了。但毕竟还要听命于老板,个人的舞台太小。而作为创业家,有自己的公司,就有无限的发挥空间,想象力能更有目的性地转化为行动力。舞台宽广了,责任也更重大:创业者对自己、对员工、对投资人都有责任,要让投资实现价值,带领公司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学生时代,刘述尧的梦想是买一个大背投电视,这个愿望在他拿到第一个月薪水后就实现了。在“打工”岁月里,他的梦想是开创一个企业,如今也实现了。刘述尧现阶段的梦想是能让公司在美国上市,“顺利的话,上市应该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完成。”
  刘述尧和他的风网,还在路上。
阅读:人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培训超市& (5000多套光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拿什么来坚守异地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