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别人的公司200万合同,但其中包含了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给了半年的房租 中途房租款、其他杂项等后面两项怎么入账

&p&排名第一的谢熊猫君写得非常好。我十分赞同他。因为我个人也是一个对物质要求不高就能有安全感的人。&/p&&br&&p&事实上每个身怀抱负年轻男人都是一腔热血,因为年轻,因为自己努力,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即使风餐露宿,毫不动摇他追求理想的脚步。&/p&&br&&p&&b&直到他找到了女朋友。&/b&&/p&&br&&p&你觉得住哪里都无所谓,但你女朋友睡不好啊。&/p&&p&你只要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每天吃泡面吃包子都无所谓,但你女友吃了长痘啊。&/p&&p&你觉得结婚就要小两口慢慢打拼,到最后你女朋友也支持你了,结果你女朋友她妈一句话:&b&一半的房钱都出不起,就敢娶我女儿?&/b&&/p&&br&&p&这里不是发达国家,没有完善的社会福利,没有稳定的治安,没有一种“你有一天遭遇了意外残疾了什么都不行了政府养着你绝对不让你饿死”的保证。&/p&&br&&p&如果有了这些保证,也许你物质条件差一些,心底还是有安全感。&/p&&p&但是没有这些保证,人的心态是会变化的。&/p&&br&&p&谢熊猫的幸运,在于他在一个高福利国家,有非常好的治安,又遇到了一个对的人。&/p&&br&&p&那我们这些在中国大陆苟活的人,安全感到底依赖金钱多少呢?&/p&&br&&p&&b&只有数据才是最可靠的参考。&/b&&/p&&br&&br&此文分三部分,每部分有分割线&br&A 安全感和金钱的关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研究介绍)&br&B 中国人需要多少钱(根据A的研究结果作估计)&br&C 中国人存款能力的讨论(根据B结果结合中国人的存款习惯稍作讨论)&br&&br&---------------------A------------------------数据分割线------------------------------------------&br&&br&&p&&b&首先先说明安全感和金钱的关系。&/b&&/p&&br&&p&把题目具体化一下&/p&&p&金钱基础在多大程度上能带来安全感,可以理解为:&/p&&p&&b&1.&/b&&b&多少钱才算够花?&/b&&/p&&p&&b&2.&/b&&b&金钱能让人感觉多幸福?&/b&&/p&&p&&b&3.&/b&&b&金钱能让人感觉多满意?&/b&&/p&&br&&p&美国gallup机构于日在美国科学学术组织的刊物上面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高收入提高了生活评分但是不提高幸福》。论文的作者是Daniel
Kahneman(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心理学家)和Angus
Deaton(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微观经济学家),他们在年调查了45万名美国人,主要调查对象是他们的收入对应幸福感还有满意度的关系。&/p&&br&源地址:&a href=&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abstrac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nas.org/content/early/&/span&&span class=&invisible&&/.abstrac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p&这两个概念听起来差不多,实际上有区别:&/p&&br&&p&&b&幸福感&/b&指的是每天有多频繁,有多强烈地感觉到各种正面负面感觉,比如开心,焦虑,悲伤,愤怒等。幸福感高的人每天会经历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少的消极情绪。说白了就是你有这么多钱的生活&b&感觉上&/b&有多爽。&/p&&br&&p&&b&满意度&/b&则和情感没有那么大关系,就是一个人给自己生活打个分。比如说王思聪同学也许给他自己的生活打分是10分,但实际上他的生活里面可能并没有感到多快乐(谁信啊)。说白了就是你有这么多钱的生活&b&你以为&/b&有多爽。&/p&&br&&p&首先是&b&收入和幸福感的关系&/b&。&/p&&img src=&/44ca0ac826b8b81cf50079_b.jpg&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44ca0ac826b8b81cf50079_r.jpg&&&br&&p&红线指的是有百分之多少的人昨天感到很开心,蓝线指的是有多少人昨天没有担心或悲伤,绿线表示有多少人昨天没有感到焦虑和压力。&/p&&br&&p&很明显可以看出,&b&75000&/b&&b&年收入是一个分界线&/b&。收入低于75000的,从1之间,收入的提升会直接带来幸福感比例的显著提升。收入超过75000之后,从75000提升到16万,幸福感比例也会提升但是幅度非常小。也就是说,&b&年收入在&/b&&b&7&/b&&b&万&/b&&b&5&/b&&b&以下的时候,有钱人比没钱人过得幸福。但是当你达到&/b&&b&7&/b&&b&万&/b&&b&5&/b&&b&之后,比你工资高一倍的人,其实跟你的幸福感差不太多,也就稍稍能比你幸福感强一点,而且压力和焦虑还会比你大。&/b&&/p&&br&&p&也就是说,&b&钱能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是有阈值的,它不是一个上限,但它是一个门槛,迈过了这个门槛,在钱的问题上,你已经进入幸福的人群了。&/b&&/p&&br&&p&那为什么是75000呢?研究者认为75000是一个分水岭,当你收入再高之后,你生活中能做其他事情(除了赚钱)的时间会减少,你就没有其他时间和朋友出去,和家人孩子在一起,保持身体健康,适当娱乐休闲等等。按美国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家庭年收入达到75000的占总数的32.47%,大约三分之一。2011年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数是50054美元。&/p&&br&&p&那中国人的门槛是有多高?&/p&&p&这个我会在稍后有详细计算。在这里可以剧透一下,&b&知乎上应该有很多人已经达到了。&/b&&/p&&br&&p&既然有门槛,那为什么好像没见过有人迈过了这个门槛说自己钱够了开始幸福了?&/p&&br&&p&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b&收入和满意度的关系&/b&。从0-10打分,0是“差得不可能再差了”“你敢更差一点吗?”的水平,10是“好得简直不能再好了”。&/p&&p&结论是:家庭收入和生活打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img src=&/3faae7dd7eb2e26e38ae3fc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9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p&也就是说,&b&你越有钱,你对你自己的生活越满意。&/b&&/p&&br&&p&注意到这个图的横竖轴是不按比例尺来的,横轴第一个刻度是1万,第二个是2万,第三个是4万,第四个是8万。也就是说实际的打分增长并不像收入增长那么显著。从1万升到2万,你的年收入增长了1万,你的满意度打分可能会增长0.4。但是从15万增长到16万,同样是年收入增长一万,你的满意度可能只增长了0.05分。&/p&&br&&p&这不是废话吗?一年才挣一万的人是最拿钱当钱的人群了。所以这个图的横轴才选择了这样的刻度。&/p&&br&&p&但是这个图同时也说明,虽然有些人一年只有1万美元收入(1万美元在美国相当于中国的饭店服务员的水平,自己连房子都租不起,基本上只能在地下室租个床位),而打分还是高于5的。这已经算是相当高的打分了。在gallup组织对全世界的调查中,美国对生活满意的人口排第9。排在美国前面的有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冰岛、加拿大、荷兰、瑞士、新西兰。&/p&&br&&p&&b&那多少钱是够呢?&/b&&/p&&br&&p&Richard Easterlin(南加州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不管收入多少,最典型的回答就是:&b&再多&/b&&b&20%&/b&&b&就好了。&/b&”&/p&&br&&p&至此,题主的三个问题已经回答完毕,整理一下:&/p&&br&&p&&b&1.&/b&&b&多少钱才算够花?&/b&&/p&&p&对于幸福感来说,是有一个门槛的,美国人是75000/年,中国人的计算在下面。过了这个坎,也算是够花了。&/p&&p&&b&但是当你问别人多少钱才够花?那回答一定是,永远都不够。&/b&&/p&&br&&p&&b&2.&/b&&b&金钱能让人感觉多幸福?&/b&&/p&&p&门槛之前会显著提升幸福,门槛后对幸福的提升不大。&/p&&br&&p&&b&3.&/b&&b&金钱能让人感觉多满意?&/b&&/p&&p&越多越满意,没有上限。&/p&&br&&br&&p&难道要做钱的奴隶吗?&/p&&img src=&/137a4b850ea70f6eae34c7_b.jpg& data-rawwidth=&516& data-rawheight=&3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6& data-original=&/137a4b850ea70f6eae34c7_r.jpg&&&br&&p&首先,&b&如果没达到幸福门槛,肯定是先赚钱。&/b&&/p&&p&达到了幸福门槛之后,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看,安全需求其实已经满足了。但是人们往往把钱和上面的层次挂钩,比如觉得有钱才会有朋友,有钱才会被尊重,有钱自己才有价值。&b&这时,钱所满足的,已经不是安全感了,而是其他的东西了。&/b&这解释了为什么钱越多越觉得满意。&/p&&p&但是钱在满足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上面帮助不大,&b&这也是钱无法在过了门槛之后继续提升幸福感的原因。&/b&&/p&&br&&br&&p&-----------------B------------------------------中国人民生活的分割线来了--------------------------------------------------&/p&&br&&br&&p&&b&接下来是我们与国际接轨的时候。&/b&&/p&&br&&p&过程比较长,先列结果。&/p&&p&对于中国人来说&/p&&img src=&/48ce099f3b_b.jpg& data-rawwidth=&286& data-rawheight=&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6&&&br&&br&下面就是具体分析过程。&br&&br&&p&现在让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美国的75000美元的年收入在中国大约是什么水平。&/p&&p&如果按照75000的收入排在美国前1/3的水平来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假设中国排在前1/3的人也可以过这个门槛?&/p&&br&&p&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这是最新版,地址 &a href=&http://www./tjsj/ndsj/2013/indexch.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统计年鉴-2013&i class=&icon-external&&&/i&&/a&)&/p&&p&前40%的家庭可支配年收入是79600元。&/p&&p&换算成每个月就是6633元。&/p&&p&如果是夫妻两人的话,就是一人&/p&&br&&p&3300元&/p&&br&……好像有点少?&br&&br&收入位于前30%的呢?&br&不好意思,没统计。&br&&br&收入位于前20%的呢?&br&年收入102180元&br&每人每月&br&4257元&br&&br&……这好像也不够吧?&br&&br&擦,到底怎么算够啊!&br&&br&&p&所以这个方法不准确,我们可以换另一个方法。我们可以先估算一下75000美元在美国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然后计算出在中国过同样的生活要多少钱。(当然,住带院子的&b&别野&/b&什么的就算了,这个照搬过来中国人将没几个能跨过幸福门槛。)&/p&&br&&p&75000美元让美国人花起来是什么样的概念?&/p&&br&&p&实际上如果不在纽约那种大城市,两个人买房买车不成问题,周末应该还可以郊游,每年可以出去旅游。但是不够你天天去饭店胡吃海喝,不够你坐头等舱,不够你住三星级以上的酒店,不够你买大音响大彩电大苹果(顶配),不够你马尔代夫渡假。&b&钱是够花了,但是不够你随便花。&/b&&/p&&br&美国各州收入的数据在此。&br&&p&由于各个州之间的有差异,现在我们来取位于中间的州吧。&/p&&p&根据美国政府官方给出的各州家庭年收入统计表(&a href=&https://www.census.gov/hhes/www/income/data/statemedia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ate Median Income&i class=&icon-external&&&/i&&/a&)&br&&/p&&p&做个排序&/p&&img src=&/dd0bf7a635d858f40328b_b.jpg& data-rawwidth=&225& data-rawheight=&5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5&&&br&&p&然后就可以找出中位数,第26名,是Michigan(密西根)州,50015美元。&/p&&p&那在这个州里面一年花75000是怎么样的呢?&/p&&br&&p&要研究这个,我们要知道他们这75000当中有多少钱花在住房上,多少花在交通上,多少花在食物上,多少花在其他之类的。于是我们需要一个michigan州家庭支出比例统计,然后找出年收入75000那一类人群。&/p&&p&可惜没有这种研究。。。&/p&&br&&p&好在我们不是在写论文,只是做个粗略的估算,那我们可以找出一个典型的家庭支出在75000左右家庭研究他们的消费组成。&/p&&br&&p&于是我找到了这么四个案例。&/p&&img src=&/bfc38d151cde41d71fde6a7_b.jpg& data-rawwidth=&641& data-rawheight=&3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1& data-original=&/bfc38d151cde41d71fde6a7_r.jpg&&&br&&p&数据来源&a href=&http://www.lsnj.org/PDFs/RCL2013.pd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snj.org 的页面&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遗憾的是这个是在new jersey(新泽西)州的,而new jersey州的中位收入要比michigan高很多,从上面的截图可以看到,排第三,66692。不过有总比没有好,这总归是一个估算的根据。&/p&&p&最右侧的家庭年支出达到了73371,这符合一个年收入75000家庭的支出水平。&/p&&br&&p&住房是1300美元一个月,相当于8000人民币左右。这里面应该还包括了水电煤气费和取暖费,还有维护费用。&/p&&p&michigan的房租&/p&&p&&img src=&/00a81ad2b304d_b.jpg& data-rawwidth=&783& data-rawheight=&1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3& data-original=&/00a81ad2b304d_r.jpg&&(来源 &a href=&/cost-of-living/city_result.jsp?country=United+States&city=Detroit%2C+M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st-of-living/city_result.jsp?country=United+States&city=Detroit%2C+MI&i class=&icon-external&&&/i&&/a&)&br&&/p&&br&&p&从675美元(非市中心单间)到1338美元(市中心三室)&/p&&p&买房的月供大概是1100多(来源 &a href=&/mortgage-rates/m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chigan Mortgage Rates&i class=&icon-external&&&/i&&/a&)&/p&&p&美国的首付很低,我记得次贷危机那段时间根本都是0首付。所以价格相差不多时美国人肯定首选买房。&/p&&p&如果考虑中国,由于一线城市的房价和三线城市简直是天差地别。为了得出一个更直观的结果,我们分开讨论。先说一线,以北京为例,月供大约是9000左右。假如是前20%的居民,税前工资是4673元(中国统计年鉴表11-6),公积金按12%算,公司给交560元。如果夫妻两人都如此,那么一共是1120元。此时房贷还剩7880元,除以2就是3940元,刚才说一个人的月工资是多少来着?4000多吧?&/p&&p&肯定不够啊!&/p&&br&&p&所以讨论一线城市的话我们只能看前10%了。前10%的家庭,基本上一个大人的月工资到手有6700元,公积金880元。那么两人公积金一共是1760,房贷还剩7240,中国前10%的家庭每月还房贷3790元,还有存款2022元,一共是5493元。这样还差1428元。&/p&&br&&p&再看饮食,年支出在73371的家庭,其饮食一个月要花掉744美元,也就是24.8元/天。&/p&&p&这24.8元能买多少吃的呢?我们先要了解美国的物价。&/p&这里是michigan州的食物均价。2014年7月更新的,是最新的。&br&&img src=&/11034dfbafbe19f55ebd03d_b.jpg& data-rawwidth=&815&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5& data-original=&/11034dfbafbe19f55ebd03d_r.jpg&&&p&假如一个四口之家,一天2升牛奶,一条长面包,1kg大米,一打鸡蛋,1kg鸡胸肉,现在已经花掉15.73元了。还剩9元,9元可以买1kg苹果,两大瓶水,1kg土豆。&/p&&p&假如你是一家四口,一天吃这些东西不算过分。一天三顿饭,四张嘴,1kg大米轻松吃掉,12个鸡蛋也不多,苹果什么的1kg总共也就四五个,一人一个就差不多了。&/p&&br&&p&那在一线城市买这些东西要多少钱?&/p&&p&就看北京,到1号店上面搜了搜送货到北京的价格。2升牛奶价格大概是20,一条长面包……中国人早餐不常吃面包。好吧,两个包子3块,1kg散装有机东北大米8块,一打鸡蛋20块,1kg鸡胸肉20块,1kg苹果10块,两大瓶水(3升)6块,1kg土豆4块。一共是91块。&/p&&p&考虑到中国人一般三口之家吃不了这么多,而且收入排前10%的家庭平均成员是2.52人,也就是大概一半家庭三口,一半两口,所以他们的花销大概在60-70之间。就按70算好了,中国物价这么高。&/p&&br&&p&那中国前10%的家庭花在食物上面的钱是多少?&/p&&p&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表11-7,一家一天是72元。&/p&&p&正好吻合。&/p&&p&根据我在北京呆过的经验来看,北京的食物的消费水平达到美国的平均水平的确不假。&/p&&br&&p&接下来是交通。先看美国,一个四口之家的交通费是一个月511美元,这应该是两辆车的油钱。其中应该是包含了停车费、车险、保养费之类的。换算成rmb是3100多。美国的油钱是6rmb多一升。中国的92#油已经达到了7.98/升。&/p&&p&中国前10%的家庭每个月花在交通上面的钱是1674元。这应该是一辆车的费用。因为假如每天来回20公里,市区百公里10升,也要480块了。再加上停车费一二百,保养费几百,车险平均每个月几百,差不多就是1674。&/p&&p&考虑到美国车很便宜,家有两辆车是很正常的现象,中国家有两辆车光摇号就很难,所以按每家一辆车来算,此项不调整。&/p&&br&&p&医保:美国是医疗保险,484美元。中国公司给交医疗保险,但是我们前10%家庭有医疗保健费用,是409rmb/月。&/p&&br&&p&杂项:这也是一个极难估算的东西。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得不按照中国统计年鉴来估算的原因。单凭自己列举简直太不靠谱了。&/p&&p&美国四人家庭花销是484美元,3000rmb。如果考虑到这里面包含了网费、衣服和鞋、生活用品、洗漱护肤用品、烟酒、出门吃饭娱乐、还有每年的小旅行的话,美国人简直是太节俭了。&/p&&br&&p&我们先看一下美国的物价:&/p&&br&&img src=&/e27b129cb668bfb8af141d0_b.jpg& data-rawwidth=&795& data-rawheight=&1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5& data-original=&/e27b129cb668bfb8af141d0_r.jpg&&只找到了衣服的物价。&br&美国的levis的变态的便宜,37美元,230rmb,中国都是800起的好吗。&br&衣服(zara和h&m来说)一件女裙是42.5美元,263rmb,中国的价格大概是400吧。&br&一双nike76美元,470rmb,中国打折时可以买到这个价,正常要700左右。&br&一双男皮鞋87.5美元,540Rmb,中国……反正在北京这个价很难买到有看着不廉价的皮鞋。&br&&br&但是服装只是杂项当中的一部分而已。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中国前10%家庭的数据,会发现他们的服装占杂项的44%。&br&&br&中国前10%家庭的所有杂项支出是1860rmb,其中有服装上面每个月的824元。如果按照服装比美国贵的因素调整一下,把服装花销翻一倍好了,那一共就是4元。比美国少。&br&但他们的生活用品,日化用品,烟酒,吃喝玩乐,短途旅行都比我们要贵很多。&br&不过他们的护肤品比我们便宜。&br&而且作为中国人,我们还要参加&b&婚礼葬礼、领导父亲住院、同事生小孩、二姑的舅妈的表弟的三孙子出国留学等等所有份子钱&/b&的话,简直是不敢想象。&br&所以杂项我们按3000算好了(一共调整了+1140元)。&br&&br&表上美国人交的税:这个我们直接从工资里面扣掉了。&br&&br&还有一个是child care。这个就相当于小孩的看护班,幼儿园之类的。美国这方面的花费是相当高的,一个月1764美元,将近11000rmb。其实我们可以发现&b&美国人月支出的50%都花在了住房和子女教育上面&/b&。所以这个收入他们真的不敢奢侈,&b&这也正说明了幸福和奢侈无关。&/b&&br&中国前10%的家庭在文教娱乐上面一个月是1140rmb。由于国情差异,不额外调整。&br&&br&好了现在我们可以算一下花销了。计算过程就不列在这里了(我知道列了你们也会跳过去的),上面所有的加起来是:&br&&br&&b&7985元/月/人&/b&&br&&br&&b&两人一共191640元/年。&/b&&br&&br&&p&&b&而且是税后。&/b&&/p&&p&&b&而且是月光的。&/b&&br&&/p&&p&&b&而且没包括房子首付&/b&(假如你们夫妻的父母帮你们出了首付)&b&和车钱&/b&(假如是你们父母出了车钱并且一次付清)&/p&&br&&p&但是如果我们讨论普遍中国人的话,这个钱是&b&不够安全感&/b&的。因为:&/p&&p&&b&1.&/b&&b&普遍中国人是要给父母寄钱的&/b&(哪怕没多少钱)。&/p&&p&&b&2.&/b&&b&普遍中国人不留一点存款是不可能有安全感的&/b&(你说你身体健康只生感冒发烧的小毛病医保可以报,你父母呢?)。&/p&&p&&b&3.&/b&&b&普遍中国人过年是要回家的&/b&(机票、给父母的钱、给小辈的压岁钱、在家乡吃喝玩乐的钱)。&/p&&br&&br&已知中国前10%的家庭的可支配年收入(也就是税后到手)是161000元,他们每个月能存2000元;前10-20%的家庭可支配年收入102200元,每个月存840元;前20-40%的家庭可支配年收入是79600元,每个月存700元。&br&可见,收入越高,存款越多。&br&现在你收入已经超出前10%的家庭的平均水平了,但你还没有存款,这是一件令中国人很没有安全感的事情。&br&所以我们假定你和前10%的家庭的平均存款水平一样,一个月2000。&br&那么你每个月寄回家给父母多少钱?这个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寄。我们先假设你这个不孝的只有过年的时候回家带给父母一些钱。&br&那你过年回家的钱从哪里来?&br&年终奖啊!!!&br&一个月税后8000怎么可能没有年终奖,年终奖至少也要1万多吧。&br&&br&你说:我没有年终奖,我是个开淘宝店的。&br&啊,那你连公积金和社保都要自己交,你好自为之吧。。。。。。&br&&br&&p&那么一个月存款2000之后,每人每月收入将上升到:&/p&&br&&p&&b&9000元(税后)。&/b&&/p&&p&也就是&/p&&p&&b&两人一共年收入216000元。(税后)&/b&&/p&&br&&p&&b&这就是中国一线城市居民的幸福门槛。&/b&&/p&&br&&p&&b&中国家庭年收入排前10%的&/b&,平均家庭可支配年收入有16万出头,这些家庭想要在一线城市这么大生存压力的地方达到美国年收入75000家庭的生活水平,最主要差的就是房贷。&b&如果早几年就买了房,房贷压力比现在买房的小,那其实已经差不多过了幸福门槛了。&/b&杂项开支一个月多几百块之类的根本不算大问题。假如按照一线城市现在买房的房贷来看,估计中国过线的应该在5%左右吧。&/p&&br&&p&但这只是一线城市的。如果住三线城市的话,不会这么夸张。我们可以简要计算一下。具体过程就不写出来了,相信你们看完一遍上面的已经很烦了。直接说结果:&/p&&br&&p&经过比较,&b&年收入在前20%的家庭在三线城市能达到美国的75000生活水平。&/b&&/p&&br&也就是&br&&br&三线城市:&br&&b&家庭年收入102200元(税后)&/b&&br&&b&4250元/人/月&/b&&br&&br&前20%的家庭的消费结构大概是这样的:&br&&p&住房2300一个月房贷。&/p&&p&食物一个月平均1800。&br&&/p&&p&养车费用(保险保养)平均一个月1000。&/p&&p&衣服平均一个月600&/p&&p&家庭设备用品一个月400&/p&&p&文教娱乐一个月737&/p&&p&医疗保健一个月340&/p&&p&其他一个月250&/p&&br&&p&存钱每月840。&/p&&br&&p&年终回老家……不用回。&/p&&br&&p&&b&所以说中国前20%的家庭在三线城市都可以达到幸福门槛。&/b&&/p&&br&&p&如果你们的城市消费水平没有这么高,比如&b&四五线城市&/b&。。。那种地方房贷压力更小,有些父母有积蓄的直接可以首付付掉一半或者全款,那么&b&家庭年收入在前40%的,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是8万元,每人月薪3300元,已经在四五线城市足够用了。&/b&&/p&&br&&p&&b&所以总结起来:&/b&&/p&&p&&b&一线城市两人年收入要达到税后216000元。&/b&&/p&&p&&b&三线城市两人年收入要达到税后102200元。&/b&&/p&&p&&b&二线城市应该介于中间。&/b&&/p&&p&&b&四五线城市两人年收入达到80000元。&/b&&/p&&br&&p&这个门槛的意义就是:&/p&&p&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说明——&b&钱从来就没必要成为人这一生的主要目标。&/b&&/p&&p&&b&它只是一个决定了钱在什么程度会失效的分界线。&/b&&/p&&p&达到这个门槛之前,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让你幸福,钱是其中的一种。&b&而你可能会把你不够幸福的原因怪在钱不够上面。&/b&&/p&&p&你到了这个门槛之后,&b&钱就再也不是理由了。你再不幸福就不要怪钱了。&/b&&/p&&br&&p&-----------C---------------------关于中国人的存钱能力的分割钱--------------------------------------------&/p&&br&&br&评论里面的同学们让我意识到,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人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三线城市的人拿到10万就已经过得很好了。而一线城市,本身竞争压力就大,整个城市都处于一种鸡血状态,当他们过上和三线一样的生活的时候,是无法获得三线城市居民一样的安全感的。&br&&br&尽管上面的估算已经包含了一年2万多的存款,但这个数字对他们来说真是远远不够。&br&一定要有额外的存款和额外的不动产!&br&一定要有!&br&否则就没有安全感。&br&&br&&b&那存多少是多呢?&/b&&br&于是我又去查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这是一本书,百度文库里能搜到)&br&&b&然后我被中国人的存钱能力震惊了。。。&/b&&br&我发现,在处于前10%收入的家庭中,他们的家庭&b&储蓄率是60.6%&/b&!&br&新浪财经在2014年1月转的《财经》杂志报道(&a href=&.cn/review/hgds/.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家庭储蓄被指富人储蓄:收入最高10%储蓄率近70%|储蓄率&i class=&icon-external&&&/i&&/a&)里面也提到了:&br&&blockquote&从微观数据看,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显示,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平均储蓄率高达66.5%,而45%的家庭当年没有任何储蓄,中国家庭的储蓄主要是富人的储蓄。&/blockquote&也就是说,&b&他们一年赚的钱,有60%都存起来了!&/b&&br&&br&如果真的是60%的话,21万多确实不够啊!因为没有满足人们的存钱需求啊!没满足存钱需求,哪来的安全感!&br&假如为了彻底满足这种存钱需求,那我们需要至少50万才能保证你存下来60%的钱。’&br&但是收入50万之后,花销肯定大于20万,于是储蓄率又少于60%了,又要再赚。&br&接着花销又会升高,为了满足60%储蓄需求,还要再赚……&br&子子孙孙无穷尽也。&br&&br&但是这里有个疑问,从《中国统计年鉴2013》来看的话,前10%的家庭,就算是总收入-总支出,也没达到60%的存款率啊。只有22%啊。&br&所以这个先存疑,不作为本文最终结论的一部分。&br&&br&不过我想,不光是一线城市,哪个城市都希望自己家庭年入50万吧?谁会和钱过不去啊?&br&A部分的统计结果也说明,钱越多越满意啊!&br&&br&此时我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b&中国人为什么要存那么多钱?&/b&&br&&br&如果你问一个路人你存钱有什么用,你会听到各种回答,最不容反驳的一些类似于:&br&父母生病急用,父母养老送终,孩子&b&喝上澳洲奶粉&/b&,孩子幼儿园赞助费,孩子小学初中择校费,孩子请好的补习老师,孩子上国际学校,孩子出国留学,为了孩子进体制内工作而花钱打通人脉,孩子买车买房结婚,全家投资移民,孩子的孩子&b&在澳洲喝&/b&奶粉,孩子的孩子在国外上私立贵族精英中学,孩子的孩子在国外上私立名牌常春藤大学……&br&美国人的孩子不用上双语学校,不用出国留学,上公立大学没多少学费还可以向政府贷款,养老送终有保险,生病也有保险,孩子结婚父母根本就不掏钱,孩子买房买车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br&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就是从不为自己活着。美国人那么自私,上不管老,下不管小,“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br&为了这些中国特色,你是有必要一年存30万。&br&&br&&b&是这样吗?美国人就不用存钱吗?&/b&&br&&img src=&/00f97a9d18cbb_b.jpg& data-rawwidth=&783& data-rawheight=&6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3& data-original=&/00f97a9d18cbb_r.jpg&&&br&&b&美国人就不用存钱吗!!!&/b&&br&&br&&b&但是美国人在75000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幸福门槛了。&/b&&br&而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也意识不到这一点。不管收入多少,都会觉得:&b&我再有20%的钱就好了。&/b&&br&诚然老白是个个例,又是虚构的。他马上就要死了,他死了他家就少了一半的经济支撑。&br&诚然在美国,孩子上学和结婚确实比中国用父母的钱少一些。&br&医疗费也有保险,再不济也可以分期付款。&br&在中国,我们都没有。&br&&br&那你觉得你应该存够多少钱,买够多少房才有安全感呢?&br&&b&我想,这个问题,你自己最清楚了。&/b&
排名第一的谢熊猫君写得非常好。我十分赞同他。因为我个人也是一个对物质要求不高就能有安全感的人。事实上每个身怀抱负年轻男人都是一腔热血,因为年轻,因为自己努力,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即使风餐露宿,毫不动摇他追求理想的脚步。直到他找到了女朋友。你…
&p&&b&我今天可以一次性地解决题主的这个问题。&/b&&/p&&p&&b&只是解决的方式恐怕和题主期待的不一样。&/b&题主期待的解决方式是有个人来告诉题主人生有什么意义。而我提供的答案是:&br&&/p&&p&&b&我可以告诉你怎么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b&&/p&&p&&b&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其实不需要回答这个问题。&/b&&/p&&br&&br&&br&&img src=&/677de120ebc4b657d225f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677de120ebc4b657d225f_r.jpg&&&br&&br&&br&&br&&p&让我们顺着思路一步一步来。&/p&&br&&p&这个世俗社会以金钱来衡量人的成功,题主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那样题主的人生就没有意义了。题主想要活得不一样,想要脱颖而出成为人上人,但是这世界上那么多人,成功的人那么少,这个概率小得让题主感到绝望。&/p&&p&于是,一方面,题主想要成功,想要被世俗认可,另一方面,题主觉得自己成功的机会渺茫,就算退而求其次找个深爱的人过一生也不是那么容易,题主不禁开始琢磨:&/p&&p&如果一定要和所有碌碌无为的人一样浑浑噩噩地活着,我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p&&img src=&/690c25f819f0af625cdb25ccc6c212b3_b.jpg& data-rawwidth=&127& data-rawheight=&1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7&&&br&&p&关于人生的意义,有这三种可能性。&/p&&br&&p&&b&1.
人生有意义,意义就是赚大钱,当大官,和相爱的人在一起。&/b&&/p&&p&&b&2.
人生有意义,意义是某个1里面没提到的东西。&/b&&/p&&p&&b&3.
人生无意义。&/b&&/p&&br&&p&已经没有其他可能性了。那么&b&这三个里面必然有一个是正确的。&/b&&/p&&br&&p&那么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叫做意义?意义就是能够让你觉得我活了这一辈子,因为有了“它”,所以没白活。有了它之后,我的人生达到了真正的满足,即使死去也毫无遗憾,它是我毕生追求的东西,是我一切行为的终极方向。&/p&&br&&p&听上去有点像“信仰”。但是意义和信仰不同,信仰是一种你必须去追求的才能达到的东西,而意义是本来就存在的东西。是本来就有的状态。&/p&&br&&p&&b&假如1是真的。&/b&&/p&&p&那么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赚到了大钱,成为了一名企业家,比如说刘强东那样,有钱,有奶茶,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了。那么你这一辈子就没白活,那么你死而无憾。那我让你马上就死,你会死吗?&/p&&br&&p&你会说:&/p&&img src=&/0b7f202f1c5301abe0845_b.jpg& data-rawwidth=&169& data-rawheight=&11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9&&&p&你这不是坑爹吗!好不容易有钱了,好不容易有奶茶了,你至少先让我爽一阵子吧。你要是现在就让我死了,那我赚这些钱还有什么意义?&/p&&br&&p&所以说&b&你想要的并不仅仅是钱而已,你想要的是有钱之后的那种爽。&/b&&/p&&p&那你想爽多久?我觉得多久你都不会嫌久。。。&/p&&br&&p&基本上所有成功学类的书都可以归为这第一类。&/p&&p&成功学一般来说一整本书主要讲两件事:1.坚持梦想。2.努力。&/p&&br&&p&成功学的书会不断暗示你最后的成功是你人生唯一的目的和意义。但是它只敢暗示,不敢挑明了写出来。因为成功的概率太低了,低于1%。而且成功学的书会暗示你,假如你没成功,怪你自己不够努力,或者没有坚持住自己的梦想。于是就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然而正常人的常识告诉我们努力和成功(至少是成功学里描述的成功)并没有必然联系,成功的希望太渺茫了。那一个一辈子都没希望成功的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活着又和死了有什么区别?&/p&&p&&b&由于这个希望太渺茫,与其活在害怕人生没有意义的恐惧之中,不如干脆就不把这个当成意义,我们可以找一些更容易达到的目标当做意义,来获得内心的平静。这就引出了选项2。&/b&&/p&&br&&p&&b&假如2&/b&&b&是真的。&/b&&/p&&p&人生有意义,意义是某个其他的东西。是什么东西呢?&/p&&p&基本上所有鸡汤心理学书籍都可以归为这一类。这些书里面对人生的意义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p&&p&1.
爱,尤其是给予爱。&/p&&p&2.
旅途沿路的风景。&/p&&p&&img src=&/ee79be0580b5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e79be0580b5_r.jpg&&然后鸡汤书还会配上这样一张图。。。&/p&&br&&p&比如我们从另外一个热门问题&a href=&/question/?rf=& class=&internal&&人终会消失,人生有何意义?为什么要活着?&/a&里面最高票GayScript的答案,列举了很多人生中美好的东西。我整理如下: &/p&&blockquote&&p&1.
好吃的,比如鸭脖、扯面、麻辣香锅。&/p&&p&2.
好听的音乐,比如young and beautiful等&/p&&p&3.
好看的小说,比如《白夜行》等&/p&&p&4.
好看的电视,比如《甄嬛传》&/p&&/blockquote&&p&第二高票陈粒的答案,整理如下: &/p&&blockquote&&p&1.
明白些道理——理性思考&/p&&p&2.
遇见有趣的事——乐观心态&/p&&/blockquote&&p&第三高票唐棣的答案,整理如下: &/p&&blockquote&1.
像吃蛋糕和甜甜圈一样,在于吃的过程。&/blockquote&&br&&p&Gayscript的答案,好吃的好听的好看的,都是美好体验的一部分,也就是人生旅途的一部分。而陈粒的答案,思考和心态,也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唐棣的答案,就更加明显了,用吃的过程比喻人生的过程,强调享受这个过程。&/p&&br&&p&&b&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一方面整个社会都在吹捧有钱有地位还有真爱(主要还是前两项)的人,而另一方面鸡汤心理学的书籍都非要把读者的视线从金钱地位这种功利的东西上面拉回来。&/b&为什么要拉回来呢?&b&就是因为这些其他的小事情更容易做到啊,也不会让你陷入害怕努力一辈子也没成功而找不到活着的意义的恐惧中。&/b&&/p&&br&&p&那题主看到这里想必会嘀咕:就因为选项1太难达到,所以就告诉自己“那我就不要选项1了,我从简单的东西里面找意义”这不是自欺欺人吗!&/p&&br&&p&——别忘了,选项1真正吸引你的,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那种爽的感觉。&/p&&br&&p&题主可能又会说:是啊,但那种爽只有金钱和地位还有深爱的人才能带来啊,你吃点东西看点电视怎么可能和有钱的爽相提并论!&/p&&p&&b&其实。。。还有更爽的。。。你信吗?&/b&&/p&&p&&b&而且这种爽都不用你努力赚钱成功。&/b&&/p&&p&以大脑分泌的多巴胺的含量多少来量化爽的话,(多巴胺:传递快乐、兴奋情绪的功能,又被称作&b&快乐物质&/b&&b&。&/b&&b&&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5%B7%B4%E8%83%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多巴胺&i class=&icon-external&&&/i&&/a&&/b&)&/p&&br&&p&美食,可以提升多巴胺到150%。这就是世界上那么多吃货的原因。&/p&&p&性,可以提升多巴胺到200%。日常生活中你基本找不到比性高潮更爽的时刻了。&/p&&br&&p&天天吃喝玩乐,天天打炮的生活,你有兴趣吗?&/p&&p&你既然到知乎来提问题了,你多半会觉得,那种生活毫无目标,没有过的价值。&/p&&br&&p&是因为不够爽吗?&/p&&img src=&/f7b373bba04af67bde90b5ae005ee098_b.jpg& data-rawwidth=&271& data-rawheight=&23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1&&&p&我们还有更爽的东西。&/p&&br&&img src=&/67e7cf327f61c7a64ee1e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7e7cf327f61c7a64ee1ec_r.jpg&&&br&&p&可卡因,可以提升350%的多巴胺。&/p&&p&冰毒,可以提升1200%。&/p&&br&&p&&b&把你记忆中最爽的那次性高潮,快感乘以10倍,都达不到冰毒带给你的体验。&/b&&/p&&br&&br&&p&你会觉得你在世界之颠,你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你精力无限,你能力无限,你可以飞起来。&/p&&img src=&/cdf98d2d9e7db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cdf98d2d9e7db_r.jpg&&&br&&p&在药物面前,一切生活中的爽都变得苍白无力。&/p&&p&&b&那假如我给你提供足量的冰毒,让你不间断地吸,一直爽到死,你愿意吗?&/b&&/p&&p&你愿意这样活吗?&/p&&p&恐怕你想到那种生活脑子里就只有恐惧了吧。&/p&&p&因为&b&你想要的,不仅仅是爽而已。&/b&&/p&&p&你会觉得只有爽的人生过于低俗了,你想要一个高大上的意义。&/p&&br&&p&如果我跟你说,你要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而活着。你可能会问:凭什么?我多累啊?&/p&&p&如果我跟你说,你要为了造福社会,为社会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而活着,比如比尔盖茨做慈善,比如甘地和曼德拉为了和平,比如奥巴马为了全美国人的幸福。你可能会说:那都太远了,我自己还没活明白呢,哪有心情管别人。&/p&&br&&p&你说:有没有不那么“道貌岸然”,又很高大上的理由?我要一个真正神圣而终极的意义,不要和这些俗事俗人扯在一起。&/p&&p&这个问题我思考过超过10年。我既然为了一种东西活着,那这种东西必须是永恒的,超俗的,才值得我付出一辈子。后来我发现,真正永恒的,超越了生死的,超越了自身肉体局限的终极意义,所有想脱离平凡而向往最终的伟大的进化,最后都指向了同一个归宿——宗教。&/p&&p&只有神,才能给你一个终极的意义。(对这一点有疑问请阅读文末FAQ第4问)&/p&&br&&p&你说:。。。。。。我是无神论,你给我来点实际的。&/p&&br&&p&好。&/p&&p&无神论者,最后的终极意义,也就是进化的终极意义,是推动人类向往更高级的文明,更高级的秩序发展,而我们一生也许只是帮助推动这个历史进程往前走短短一步而已。(理论支持:《非零年代》)&/p&&br&&p&你说:。。。。。。这是人类的意义,我根本活不到那天,太虚了,有没有接地气一点的,你就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别总扯全人类什么的。&/p&&br&&p&我说:。。。。。。我弄死你。你现在为什么不马上去死?阻止你死的原因就是你活着的意义。&/p&&br&&p&你说:我就是不想死啊,没什么特别原因。这不能算是意义吧?而且我感觉我还没活明白,没找到意义,我死也死得不明不白啊。这也不算是意义吧?&/p&&br&对方辩友你赢了。。。&br&&p&我已经没有更好的回答了。&/p&&br&&p&到目前为止出现过的所有备选答案:&/p&&p&1. 成功,成为人上人&/p&&p&2.
好吃的,好听的,好看的&/p&&p&3.
明白些道理,遇见有趣的事&/p&&p&4.
像吃蛋糕和甜甜圈一样,在于吃的过程。&/p&&p&5.
纯粹为了快感而嗑药。&/p&&p&6.
为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p&&p&7.
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p&&p&8.
为神服务。&/p&&p&9.
推动人类进化。&/p&&br&&p&每一个都可以作为活着的意义,但是如果你真的要问为什么,我活着就为了吃吗?我活着就为了那点快感吗?我为什么要累死累活地赚大钱?我为什么要学习新事物有什么意义?我为什么要为了别人活着?我为什么要奉献自己给全人类?我就不能自己好好活着吗?&/p&&br&&p&&b&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为其中任何一项而活着;如果你不想,哪一项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让你非为这个活不可。&/b&&/p&&p&即使是神圣如宗教和进化,也不是那么100%有说服力。(关于这两点的更多探讨请见文末FAQ第3问和第8问)&/p&&br&&p&那最终答案是什么?&/p&&p&如果你已经问到这里了,就只剩最后一个可能性了。&/p&&br&&p&&b&人活着没有任何意义。&/b&&/p&&br&&p&你必须搞清楚这个先后顺序,&b&你是先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然后才开始寻找意义的。&/b&&/p&&p&&b&你不是因为有意义才活着。&/b&&/p&&p&&b&你是因为活着才去寻找意义。&/b&&/p&&br&&p&你跟所有物体,石头,树木,动物一样,都只是存在。他们的存在没有意义,你的存在也没有意义。&/p&&p&但是作为人类,你有思维,你有自我察觉,你有价值判断,所以&b&你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个意义&/b&。(理论支持:斯蒂芬·霍金《The Grand Design》) &/p&&br&&p&而且,你发现周围的人得过且过,而自己需要一个真正的意义,你觉得自己很特别。实际上你确实很特别,但不是你想的那种特别。&b&你的特别之处仅仅在于&/b&&b&——可能你目前的多巴胺水平比他们低而已。&/b&&/p&&br&&p&多巴胺,大脑中的激素,决定了你怎么思考。&/p&&p&&b&当多巴胺偏低的时候,人就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意义。&/b&试图用一种理智的东西来说服自己忍受不快乐的生活。&/p&&p&&b&如果多巴胺水平更低,就会陷入抑郁情绪。&/b&如果你接触抑郁症患者,你会发现他们经常说的一句就是:那又有什么意义?活着又有什么意义?&/p&&p&&b&如果你多巴胺再低一点,变成重症抑郁,那时你就开始想要自杀了,因为你觉得活着没意义。&/b&&/p&&p&&b&而如果你的多巴胺和大多数人水平一样,你基本就会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就这样活着挺好啊。&/b&生活中这么多美好的事情,就像gayscript列举的那样,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这样的生活不是挺好吗?&/p&&p&&b&如果你再高一点,你就会觉得生活简直太美好了,根本不需要什么意义,活着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b&阳光照着你你很开心,走在草地上你很开心,&b&恋人的一个笑,那就是你生命的全部意义。&/b&&/p&&br&&br&但是题主不要急,&b&多巴胺的水平不是固定的,是可以随时调整的。&/b&往往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想法,有时两个想法截然相反。比如小学时候你很积极学习,初中时候你很厌学这类的,有可能会是多巴胺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br&&br&&p&为什么所有鸡汤心理学都告诉你在怀疑人生的时候,要体验旅途,要爱别人?&/p&&p&&b&因为这么做了之后,你的多巴胺水平就会升高啊!然后你就不会纠结到底有什么意义了!&/b&&/p&&br&&p&如果你说:那不是自欺欺人吗?只是把问题拖到后面了而已。&/p&&p&不,事实是,&b&问题根本就不存在!&/b&&/p&&br&&p&你之前为什么会觉得钱和地位是意义?&b&只不过是你对钱和地位有需求而已。&/b&&/p&&br&&p&我又要拿出万能的马斯洛了。。。&/p&&img src=&/11fb1b262efec1ec43c8a5b5f1ef2241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11fb1b262efec1ec43c8a5b5f1ef2241_r.jpg&&&p&&b&你需要钱和地位和爱情,来满足你(从下往上)第二层到第四层的需求。只是因为你有这种需求,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你的意义。&/b&&/p&&p&也就是说,&b&意义只不过是心理需求的一种体现而已。&/b&&/p&&br&&p&事实上当我几年前发现真正神圣而终极的意义只有宗教的时候,我开始明白意义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它是一个可变的东西,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代表不同的东西。后来的学习研究也证实了我的观点,&b&它真的是随着需求而变的。&/b&&br&&/p&&br&&p&正确的顺序是:&b&先存在=&&/b&&b&因为活着而有需求=&把需求当做意义。&/b&&/p&&p&首先你要&b&接受&/b&一个事实,而不是逃避这个事实,那就是你活着。只有当你真正接受了这个事实,才会开始想:&/p&&p&既然现在我活着,我可以做点什么?&/p&&br&&p&为什么一定要接受这个事实?就像心理学上的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一样,接纳自己不完美的生活,&b&接纳自己不需要意义的存在。你不是因为什么意义才出生的,你就这么突然地活着了,你坚持活下去的原因就是你不想死而已。无论你这一生的意义是什么,你活着的这一生所做的选择都是根据短期长期快感决定的,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你也会突然地死去。&/b&整个人类的进化也许有意义,但是这个视角太大了基本上和你没什么关系。你就这么活着,就这么存在着,也将会就这么死去。你没有别的选择,这是事实。你就是你,你活着就是活着。&/p&&br&&p&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不会因为2+2=4而苦恼,你不会想2+2为什么等于4。因为为2+2=4而苦恼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接受了2+2=4。(理论来源:耶鲁公开课《死亡》)&/p&&br&没有意义会让你变空虚了吗?&br&不,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b&你就从意义中解放了出来。&/b&没有了意义的束缚,&b&你应该更自由,&/b&因为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意义让你做的事情,你可以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让它按照你设想的方式发展。&br&&br&&p&所以不是先找到意义然后再活着,而是&b&先努力生活,然后你自然会给自己赋予一个自己满意的意义。&/b&&/p&&p&认真赚钱,认真去爱,认真体验生命的美好,认真学习,认真见识新世界。你想让你的人生在哪方面拓展就在哪方面加油。&/p&&p&这就是热爱生活。&/p&&p&然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活着。&/p&&br&&p&&b&这就是真正完全摆脱这种问题的困扰的方法,那就是积极,乐观,阳光地去拥抱生活!&/b&&/p&&br&&p&&b&--------------------------全文完----------------------------------&/b&&/p&&br&&p&&b&FAQ (常见问题解答)&/b&&/p&&p&&b&1.我就是觉得赚大钱当大官才叫真的爽,吸毒的那种爽怎么能和这个爽比?&/b&&/p&&p&你觉得赚大钱更爽,完全没有问题,说明你没有这方面人生的困惑,也就不用读这篇文章。本文只是为了解答另一部分还没找到意义的,或者是觉得赚大钱不是他们最终想要的同学的疑惑。理论上来说,如果纯按快感的话,当赚大钱当大官真的没有多爽。不过如果你一定要觉得这才是最爽的当然没问题,千金难买你愿意嘛。本来意义这个东西呢就不是必须有的,你知道你就想这么过,那就加油吧!&/p&&br&&p&&b&2.冰毒真的有那个效果吗?&/b&&/p&&p&冰毒真的有那么爽。&b&但是!&/b&这只是一个思想实验,也就是说,能让你吸冰毒到死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就算你有那么多货(比如说前几年查获了10吨冰毒什么的,肯定够你吸了),长期吸食,不间断地吸食,其实并不爽。多巴胺冲顶的感觉如果玩多了,就会导致精神分裂,时间一长,你开始疑神疑鬼,被害妄想,记忆力退化,看谁都像害你,情绪失控,心率失控,肾功能衰竭,性能力退化,而且药效过后,多巴胺水平会降到比原来更低,你会感觉极度抑郁,必须再吸才能复原。那时,控制你去吸的就是后脑了(后脑是负责控制呼吸这种无意识功能的)。彻底戒毒后可能要2年才能让大脑恢复正常功能。不要说你觉得自己有意志力,想想自己“减肥”“学英语”“戒烟”“这学期一定好好学习”这些事情上下过了几次决心,你就对自己意志力有了正确的评估了。那么看到这里你该明白为什么全世界都要禁掉它了吧?&/p&&p&至于我为什么要把这个作为例子,是因为这只是个思想实验,思想实验的目的是帮你理清自己大脑中的思路,分清优先级的。我也完全可以换成另一个例子,黑客帝国的例子。假如可以让你插上几根电线,沉睡一辈子不会醒来,通过刺激你的大脑,让你像做梦一样做一辈子的梦,而且做的全部是美梦,梦里你赚大钱,当大官,泡美女/帅哥,成为人上人,永远不会醒来,就这么爽一辈子,你愿意吗?评论里面有人说愿意。不管你愿不愿意,都没关系,因为这就是你的选择。还是那句话,意义这个东西不是必须有的,你不需要意义,你就这么活一辈子,确实也很爽啊。&/p&&p&当然也有可能你不愿意,那么本文是为你而写的:)&/p&&br&&p&&b&3.难道哲学家们都是多巴胺低吗?傻子也不思考人生的意义啊?你是怎么得知多巴胺高低和思不思考意义的关系的?&/b&&/p&&p&这个,一句话来说,如果你真的抑郁过,你就会明白我所说的。如果你不明白,那说明你其实是很幸运的,没抑郁过。&/p&&p&如果一定要我解释的话,我们可以把这个看成是以个人来参考,进行纵向比较。个人的多巴胺水平是会有波动的,也许你这段时期水平高一点,就会开心,活力四射,过几个月可能会低一点(也可能因为遇到什么打击),就会抑郁一些。低的时候是倾向于思考意义的。如果横向比较的话,目前没有研究来研究这个,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些证据。比如说要研究抑郁的人是不是会更倾向于思考意义,我搜索了百度贴吧“抑郁”吧里面所有帖子中“意义”两字出现的频率,发现是0.55%。百度“抑郁症”吧,“意义”的频率为0.28%。而百度最大的综合性贴吧李毅吧,“意义”出现的频率是0.1%。前两个贴吧的频率都远远大于第三个贴吧(5.5倍和2.8倍)&/p&&p&最后,多巴胺和智商真的没关系……傻子有高多巴胺,哲学家有低多巴胺难道很奇怪吗?你为什么不觉得正因为低多巴胺所以他们才有了独特的天赋能看透呢?这种多巴胺的高低,没有褒贬的,都是中性的,就像左右撇子一样,都是生物的多样性,而如果你能够好好运用起来自己的优势,你就能让它更大的发挥作用改善你的生活。&/p&&br&&p&&b&4.为什么说“真正超俗的终极意义,所有想脱离平凡而向往最终的伟大的进化,最后都指向了同一个归宿——宗教”?&/b&&/p&&p&找不到意义的人就是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别人说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ta一定会想:可是为什么就一定要这样呢?我为什么一定要为了这个活着呢?上面列举的所有,都逃不过这最终一问。我为什么要赚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为什么要嘻嘻哈哈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我为什么要学新东西,累不累?我为什么要为了别人活着?而这些人在问这些为什么的时候,心里找寻的是一个真正永恒的,超越了生死的,超越了自身肉体局限的东西。只有这种东西才能被叫做意义。我既然为了一种东西活着,那这种东西必须是永恒的,才值得我付出一辈子。那么,这种永恒的东西,只有宗教才能提供,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提供。并且,宗教也正是为了满足自古以来人们的这个对于永恒意义的需求而产生的。&/p&&p&而这种思维,就正是意义先于存在的思维。你觉得意义是独立于你的生命和灵魂之外的。如果你寻找并且只寻找那么一个终极的目标,那么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宗教。在这个角度上,宗教超越了俗世的所有执着,因为它超越了生死。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是无神论,那么进化也许可以成为宗教的替代版,关于进化的详情请见后面第8问。&/p&&br&&p&&b&5.答主前面写得很好,到结尾就又成为鸡汤了,结局删掉就好了。&/b&&/p&&p&首先谢谢你对于我前面部分的肯定。在读到结尾之前你可能会有一种血淋淋的快感,读到结尾处可能会觉得被调戏了“草,说了半天又变成鸡汤了!”嗯这种心情我非常理解……因为我以前也是这样的,看到和鸡汤沾边的东西会产生生理上的反感。&br&&/p&&p&一般来说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看什么美好的都愿意相信,第二个阶段是被现实打击次数太多,再看到美好的或者装作世界很美好的,就觉得假,觉得你装什么啊?这个阶段是很有诱惑力的,它给了人一种看破一切的优越感,一种置身事外的超脱感,一种俯视众生的上帝视角。后来我发现……我的人生并没有因为看破一切而真正变好。本质上我仍然痛苦,我告诉自己我其实不想要俗世的认可,实际上只是因为我不想要为那些认可付出努力而已。我心中最理想的事情就是我什么努力也不用,但是被俗世所有人认可,然后我还可以高冷地鄙视他们说:哼,你们真俗。&/p&&p&呵呵,这不是公主病吗!点到为止,说多了就像说教了。&/p&&br&&p&&b&6.说了一堆大道理,那我应该怎么做呢?怎么提升幸福感?怎么提升多巴胺?&/b&&/p&&p&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要说清楚会比现在写下来的这些文字都要长。现在我没有时间和精力详细地写这个(毕竟也没人给我稿费是吧)。但我可以推荐一些东西给你们,比如哈佛公开课《幸福课》,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立论基础就是,人们发现,人们过于关注对抑郁症的治疗,但是却没有关注怎么让普通人过得更好。而让普通人过得更好却正是预防抑郁的关键。20世纪的医学已经告诉我们预防是成本最小也最有效的疾病控制方式。所以这个公开课可以看作是整个学科的入门。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下。如果没兴趣,哈哈,那就关注我以后的回答吧。&/p&&br&&p&&b&7.上面第5个问题不是说有三个阶段吗?你怎么只说了两个?第三个呢?&/b&&/p&&p&第一个阶段可以说是只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p&&p&第二个阶段是看到丑恶的一面之后觉得以前看到的美好的一面全是假的,进而相信世界终究是丑恶的。&/p&&p&第三个阶段是明白了美好,又接受了丑恶,最终发现美好和丑恶是可以转换的,而自己的努力则直接能让自己变得更美好。&br&分成三个阶段只是一个简化的分级,类似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意思,便于理解。实际上不能说只有这简单的三个阶段,因为每个阶段之间有相当长的过渡期,还有反复期,中间的过程要复杂得多。&/p&&br&&p&&b&8.看到宗教那段我眼睛都湿了,似乎道出了真理,可你还是回归了逻辑理性,你说服不了我,怎么办?&/b&&/p&&p&继续在宗教和进化这个话题上探讨一下。&/p&&p&如果你说,没有证据证明上帝真的存在,所以宗教无法说服你,而你又想找一个独立于存在之外的意义,那你只有相信进化论了。但是进化是一个完美的答案吗?&/p&&p&从最早的现代人类出现到今天,人类经历了十几万年,而你只会活几十年。进化这个东西,它的视角是如此宏伟,而你这一生,存在的时间是如此之短,你又是无数个生命体中的一粒尘埃。假如有一个上帝站在电脑屏幕前,随机勾选了地球上一亿个人,一点删除,就全部蒸发了。地球上少了一亿人口(平均分布于全世界),地球上的人口大概从70亿变成69亿,和原来毫无区别,剩下的69亿可以毫不被影响地继续人类的进化进程。是的,进化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多一亿个你都不多,少一亿个你都不少,它太宏大了,你根本影响不了它。就算把70亿都删光了也没关系,因为进化甚至和人类就没什么关系。进化已经宏大到多人类不多,少人类不少的境界。地球存在了46亿年,现代人类只存在了十几万年,而恐龙都存在了1.6亿年,要说进化的时间长短,你们人类在恐龙面前就是蚂蚁的一生。就算人类发展出了文明,对地球和宇宙的影响远超爬行动物,但是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又算个什么?太阳系都不算什么。假如我是上帝,我又站在屏幕前,手指在太阳系上一划,这个小得不起眼的恒星以及周围的几个行星都蒸发了,宇宙会有什么变化?什么变化也没有。我这么说你可能还没有直观的感受,我们不如来看一看这张著名的图。(图比较大请耐心等待)&/p&&img src=&/a3cdde91a7fb4bf7fb6f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92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a3cdde91a7fb4bf7fb6f_r.jpg&&&br&&p&整个宇宙137亿年的历史,人类只有十几万年,也许有无数文明存在于人类出现之前,无数文明诞生于人类灭亡之后,无数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文明,比如霍金说外星人可能住在恒星中心,或者就漂浮在星云里,超越了最野蛮的想象力的存在。甚至你在上面图上看到的所有的亮点加起来,不过是整个宇宙的4.9%。在宇宙中,可见的物质只占4.9%,其余95.1%的东西中有68.3%是暗能量,26.8%是暗物质,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是我们看得见的东西的19倍。什么叫做看不见?就是用现有的科学水平根本探测不到,但是经过观测和计算又确定它们存在的东西,它们可能存在于更高维度,比如四维空间(这仅仅是猜测)。&/p&&p&而你们人类,目前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月球,连去火星的时间都无法预测到,更不用说出太阳系,出银河系,到130亿光年之外的那个比银河系大8倍的星系去玩了。你们人类影响宇宙的能力真是微乎其微,闹翻天了也就是把地球毁了而已,宇宙根本不care你们是死是活。宇宙真的多你们一个人类不多,少你们一个人类不少。&/p&&p&此时再问你,你为什么要为了进化而活着?最主要的是,进化tm和你有个屁关系啊?&/p&&br&但是你又一定要找到一个超越你生死的东西。宇宙把你吓回来了,怎么办?只有宗教了,宗教看上去还有那么一点温情。&br&如果你能接受宗教,你可以去信宗教,如果你觉得不行我就是无法相信这种没有证据的存在,那我只能说,真的,所有的可能性都已经探讨过了。如果你不能接受,那就必须推翻“意义独立于存在之外”这个前提了。也就是说:意义是在存在之后的,人活着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你自己赋予自己的。读到这里,为了巩固,你可以再拉回到原文从“人活着没有任何意义。”这句往后再读一遍。
我今天可以一次性地解决题主的这个问题。只是解决的方式恐怕和题主期待的不一样。题主期待的解决方式是有个人来告诉题主人生有什么意义。而我提供的答案是:我可以告诉你怎么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其实不需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顺着思路…
353 人关注
337 人关注
4190 人关注
138 个回答
7077 人关注
125 个回答
615 人关注
256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房租包含水电费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