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石油价格上调对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玉米价格格的影响

- 国内新闻
石油到食用油价格的结构性上涨
7:37:00 来源:-&&作者:-
  美国政府的能源战略,导致粮食价格出现全球性震荡,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但中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正努力抑制价格上涨,保证供应,降低这种全球性价格影响,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  石油和大豆的纽带  石油与大豆,一个是埋藏于地下的矿物燃料,一个是生长于地表的作物。一个生成于亿万年前的地质时代,一个是一年一季,人工种植。两个看似无关的物品,却在这个初冬成为普通人关注的两样商品。11月21日,原油价格摸高到99美元/桶,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高价。几乎是同时,我国大连期交所的大豆也达到了4600元/吨,自1994年大豆品种面世以来最高价格水平。  至今,&发改委&尚未放开成品油的零售价格,消费者仍享受着相当于80余美元/桶的汽油&补贴价&。大豆却是与国际完全接轨,大豆价格上涨的直接后果是大豆油上涨,同样在期货市场,大豆油上涨到9700元/吨,一年中价格上涨了近一半,相对于两年前则翻了番。原料的上涨直接作用于厂商,最终传导给消费者。11月初的批发市场上,色拉油、豆油和花生油不约而同地涨价近10%,构成了猪肉等肉类之后又一推动物价上涨的动力。  大豆何以如此上涨?直接原因是我国北部夏天的大旱,但天气之外则是今年播种面积锐减。农民放弃种豆后,很多土地要么撂荒,要么改种玉米,这就把我们的思考引向两个方向,一是种植大豆已经没有了经济价值,二是农产品品种间的投入和收益不平衡。这两点又分别引出两段历史,一可以追溯到1995年来我国大豆产业一步步被国际市场打垮的历史;二则是日,美国《新能源法案》正式生效,开始大规模补贴玉米乙醇的提炼,美国的生物能源政策导致玉米提价,至此,石油与大豆的联系正式开始。  提倡生物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缓解石油不断上涨的压力,美国政府似乎并没有做错什么。但面对油价上涨,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美国至少有四种政策选择:一是提高汽车能耗标准;二是严肃监管措施,打击擅自提高油价行为;三是加大对美国近海和本土的石油开采;四是寻求替代能源。这就是所谓的&四轮驱动&,但4个轮子的能源法案直到今天还在争议之中,美国汽车最低能耗标准20年都没有变动过,玉米乙醇补贴却先期出台了。  实际上,美国应用燃料乙醇的经济政策始自1978年的联邦《能源税收法案》,当时美国政府为鼓励乙醇汽油的使用,免除乙醇汽油4美分/加仑的消费税。此后,联邦政府对乙醇汽油的消费税减免一直在4~6美分/加仑浮动。但4~6美分的补贴对当时一两美元的汽油价格只是象征性的,对厂商不构成很大激励,只是在石油价格上涨后,玉米乙醇生产才加速,2004年燃料乙醇的生产量达34亿加仑(约1014万吨)。《新能源法案》为燃料乙醇逐年设定了目标,2012年将是2004年的一倍,75亿加仑。今年,在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布什政府提出新的能源战略目标,并要求国会通过相应法律,强制美国消费者到2017年每年消费350亿加仑的替代燃料。  现在,政府对燃料乙醇的补贴达到每年50亿~70亿美元,每加仑汽油里相当于有1美元。据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师的统计,美国生产乙醇的成本为每加仑2.50美元。如果除去政府补贴,乙醇生产成本将高达每加仑3.50美元,甚至更高。如果取消政府补贴,乙醇的价格优势将很快消失,正是政府补贴使生物能源得以立足市场。  大规模补贴的结果,需求带动玉米价格翻倍上涨,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今年3月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报告透露,美国2007年农民玉米种植面积将达到9050万英亩,比2006年增加了15%,也是1944年以来最多的年份。玉米种植热还带动了美国中西部耕地价格走高,一年前每英亩仅售4500美元的土地,如今已涨至6000美元。2006年,美国玉米价格更是翻倍上扬,创下了10年新高。  我国的大豆危机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埋下隐患。玉米价格暴涨时,与其有互补性的大豆受到抑制,此消彼长的结果,今年6月底美国农业部数据出台,今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为6408万英亩,远低于分析师预估,是1995年以来最低水准。此外,今年玉米种植面积预估为9289万英亩,高于3月时预估的9050万英亩,是60多年来的最高水准。小麦种植面积预估也被上调至6050.5万英亩。种植数据出来,再也没什么阻止大豆的上涨了。其实,早在2006年10月,预感到玉米和大豆将要发生&角色互换&的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即开始做多大豆,从去年9月的5.4美元/蒲式耳一路涨到今年11月的11美元/蒲式耳。  在美国,厂商选择了玉米。在欧洲气候不适合玉米生长,炼厂以小麦做原料,自然成本也提高了。  生物能源的实质期  如果说全球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全归因于美国新能源法案,似乎有失偏颇。小麦并非适合提炼生物燃料的作物,但从2005年底便开始缓慢上涨,到今年中才加速,从最低到最高,小麦价格上涨了两倍,达到9美元/蒲式耳。天气和生物能源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一次历史罕见的长周期上涨。大豆则颇为特殊,直到今年初还拥有大量库存,因而使整个2006年都处于相对稳定的趋势。  2006年的粮食收割入库后,全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为19.67亿吨,而预计粮食消费量将达20.4亿吨,相差7300万吨,差额几乎占消费量的4%,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更为严重的是,最近7年中有6年的世界粮食产量都低于消费量。世界粮食库存已经下降到仅能维持57天消费的水平,为34年来的最低值。公允地说,这才是粮价飞涨的主要原因,但美国政府偏要在这个时候扫荡库存,不能不说是人为加重了危机,在人类的口粮中硬要给汽车夺取粮食。根据再生能源协会的数据,美国2002年乙醇加工消耗玉米为2529万吨,至2006年消耗玉米就达到5460万吨,这已是美国玉米产量的20%了,短短4年,乙醇加工玉米消耗量就翻了一番。  今年是粮食连年歉收后首次大丰收,不能不&感谢&经过两年的价格传递,生物能源需求对全球粮食种植的刺激。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因用来生产生物燃料的玉米需求扩大和价格高涨,2007年世界粮食产量预计将达21.21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将比去年增长5.3%。并且,粮食生产扩大主要发生在美洲,但由于干旱和洪水等异常天气影响,非洲的粮食收成将减少。联合国粮农组织把粮食划分成&粗粮&、小麦和大米三部分,其中玉米又占粗粮的七成。粮农组织最新预测,今年世界粗粮产量将比去年增长8.3%,达10.76亿吨。其中,仅玉米产量就将达7.78亿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大大超过小麦和大米的产量。  可即使如此高的产量,仍没有令玉米价格在去年涨一倍多基础上有所回落,今年玉米的价格稳定在每蒲式耳3.5美元到4美元,已经是2005年价格的两倍。如果再回溯,从1997年到2005年的9年,玉米价格多稳定在1.7~2.4美元的范围内,只是在2004年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有过短暂的、摸高到3.3美元的上涨,但很快又回落。玉米价格的变动不难看出,在没有加大补贴前,只有当玉米和石油的差价大到一定程度提炼玉米乙醇才有利可图,而一旦玉米价格涨高,差价变小,又抑制了厂商的开工。开工和停工的交替自然不利于一个产业的发展,但对粮食的消费者,这未免不是幸运的事。可惜,平衡很快被美国的《新能源法案》打破,大量乙醇工厂拔地而起。  2006年美国国内乙醇工业生产能力是53.86亿加仑,按照1蒲式耳玉米生产2.8加仑乙醇的比例,这将净消耗掉19.24亿蒲式耳玉米,而美国在建的乙醇工厂生产能力已经从2006年6月时的22.23亿加仑增加到了12月底的60.05亿加仑。按照乙醇企业12~18个月的筹建周期,这部分生产能力均有望在新年度开始之前实现。此外,布什总统日发表的国情咨文表示,美国应在未来10年内将石油消耗量减少20%,计划在2017年之前产出350亿加仑的可更新能源。可见美国生物能源业的发展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已转入实质阶段,不再只是一个趋势性概念的炒作。历史上前几波上涨,只要一炒作到玉米的&生物能源&概念就见顶回落,这一波上涨却没有出现这一情况,也直接印证了这一&生物能源&的发展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已转入实质阶段,己深刻改变了全球玉米的供求关系。  国内市场的滞后与联动  美国过去20年中玉米产量一直在全球产量的40%左右波动,年度占到全球产量的41.8%,玉米出口更曾占到世界粮食市场的75%。一下子20%的玉米从传统的农业部门流入到工业部门,粮食市场本来紧绷的神经拉得更紧。由于消费突涨,年度全球玉米库存比年度剧减了2800万吨,是历史低位。  难怪一年中,全球粮油主产区的任何一个地方出现持续干旱或洪涝灾害,全球期现市场都会出现强烈反应。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20%,2005年产量曾达到创纪录的1.4亿吨,除了自己使用还略有出口。但随着市场供求紧张,我国玉米产量可能降低,而国内工业需求以及饲料需求增长,库存呈现降低趋势。2007年3月国际文传电讯社曾有报道说,中国今年将会净进口930万吨玉米,并说明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很快粮油信息中心即予以辟谣,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对于玉米进口前景的判断是,2007年中国不会大量进口玉米,未来几年内中国还将保持玉米净出口国地位。其原因之一便是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并远高于中国国内市场价格,进口玉米没有任何价格优势。  我们得以躲过本轮玉米带来的粮食危机,还要感谢1998年后的连年歉收和由此带来的粮价上涨。5年中,我国粮食总产量连年下降,2003年的粮食总产量只有4.31亿吨,仅为历史最高年份1998年粮食产量5.12亿吨的84%,当年的粮食生产量与粮食消费需求量形成了较大的供需缺口。正是在粮食5年连续减产的背景下,2004年我国对种粮农民全面实施了粮食直补,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安排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以刺激粮食增产。当年,我国粮食产量即增加9%,随后在农业补贴、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2005年和2006年产量分别达到4.84亿吨和4.9亿吨,今年更可能超过5亿吨。粮食种植面积也增加了近9000万亩。而为了获得粮食安全,政府付出的代价是每年几千亿元的补贴,比如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将达3917亿元,比2006年多520亿元,主要用于继续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2006年用于粮食直补资金142亿元。  丰收是否平抑了价格?比较了芝加哥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历史价格就不难发现,美国玉米自《新能源法案》后开始了横跨2006年的大牛市,价格最高涨幅140%,而我们的玉米最高涨幅只有50%。比较小麦的走势得出的结论更明显,2005年来我们的小麦价格最高涨幅不过30%,而美国小麦高达200%。当然这期间也是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的时期,但即使考虑到汇率,我们的粮价涨幅也远低于国际市场。  滞涨的根源在于内外市场的比价,还在于昂贵的海运费用阻隔了市场,暂时阻断了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的反应。自2004年以来,大洋运费价格经历了两次较大起伏,一次是2004年秋季,价格在50美元/吨波动,但到年末价格升至约73美元/吨;另一次是月份价格降至35~40美元/吨,随后持续了一年左右的稳定期,于2006年8月起再逐步上升,达到90美元,有时甚至高达100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在玉米和大豆到岸价格中,包含出口国的离岸价格和运费两个主要部分。2007年10月,美国玉米离岸价格约为160美元/吨,大豆离岸价格约为310美元/吨,大洋运费则均为90多美元/吨。这个时候进口玉米需支付至少270美元/吨的费用,而国内市场价格仅1600元/吨,远不值得进口。  而大豆,早在10年前我们已经成为纯进口国,一大半的消费需要进口,市场完全随着国际市场浮动。甚至是玉米,随着库存消化,价格也开始了补涨,月,价格上涨了近20%。  全球粮荒?  2006年,美国投入4200万吨玉米生产乙醇,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费水平计算,足可以满足1.35亿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玉米不仅是口粮,更是最重要的饲料,包括玉米在内的粮食价格的上涨势必引发食品价格的连锁反应。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07年,美国鸡肉批发价将比去年提高10%,鸡蛋价格将上涨21%,牛奶的价格也将上涨14%。美国商业部公布的数字,前三季度,美国国内食品价格又上涨了6.7%,照此水平上涨,到今年底将是1980年以来最大的年增长幅度。  此轮食品价格上涨中,美国扮演着全球食品价格上涨急先锋的角色,但欧洲地区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同样明显。在欧洲,过去一年里,衡量小麦、食糖和玉米等8种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的指数上涨了10%。有统计数据显示,德国的黄油价格在过去一年上涨了50%,意大利的面条和空心粉的价格上涨了20%。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该国食品价格年增长率达到了6%,是近6年来的最高水平。  我国,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6.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7.6%,食品中油脂价格上涨34.0%,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8.3%。  不过,同样的涨价,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感受却完全不同,发达国家恩格尔系数基本在20%附近,居民用于食品的消费在支出中比重极低,收入更是发展中国家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发展中国家,恩格尔系数大于50%的比比皆是,全世界更有15亿人每天只能花费1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是用来购买食物。如果食物价格上涨50%到80%,很多人将会陷于饥饿。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发展中国家去年的食品价格通胀率达11%,非食品通胀率达7%。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低收入的粮食进口国在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将花费2810亿美元用于进口粮食原料,这比2000年增加了一倍。  如今的玉米价格已经接近上世纪70年代全球食品大短缺时的价格。那是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1972年自然灾害席卷全球,世界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少2.9%,许多国家发生严重的饥荒。苏联在这一年到处抢购,大量进口,造成战后前所未有的粮食短缺。1974年世界粮食再次减产,紧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第二次石油危机出现之前的1978年,再次出现世界粮食短缺。由于粮食供应不足,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成为推动各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例如,1973年和1974年,美国食品和饮料价格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3.2%和13.7%;1978年和1979年,上涨幅度分别达到9.7%和10.7%。  粮价飞涨也是导致西方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只不过今非昔比,30年来,西方国家调整了能源和粮食政策,再高的油价和粮价都不能构成对经济全局的威胁。相反,世界上三大粮食出口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几乎垄断了全球粮食出口的大半,仅美国一国,粮食年出口量所占全球份额常年稳定在35%左右,其中小麦更高达60%。为了加强在农业上的竞争力,美国政府投入了数千亿美元的农产品补贴,并在WTO农产品谈判中立场强硬。现在,石油价格的上涨正提供着奇迹,它足可以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索取高价了。  过去的紧缺一般维持2~3年,作物一年一熟的属性使问题总容易克服。可这次维持近5年依然涨势如虹。而这一切都因作物被附加了工业属性。-上一条:下一条:
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第一食品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第一食品网,在使用本网所属内容时必须注明“来源: 第一食品网”及原创作者姓名。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第一食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21。近期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原因及其影响
1、30多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回顾国际石油价格变化从 70年代以来经历了 4次动荡。每次变动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我们不碍回顾一下 30多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的情况。1.1  70年代 ,随着 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 ,以0PEC为核心的石油输出组织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维权斗争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对一直控制石油输出国家生产和销售的西方大公司实行国有化或增加股权 ;2 )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荷兰等国家实行石油禁运 ;3)收回石油标价权 ,将油价从每桶 3 0 1美元提高到 11 65美元 ,对石油的产量也规定了上限 ,以 1973年 9月的产量为基准 ,每年上浮 5%。这是第一次石油涨价。结果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巨大的影响 ,出现了所谓的“能源危机”。此后一直到70年代末油价一直维持在每桶 14美元左右。1 2  1979年 ,0PEC成员伊朗、利比亚等国家的石油产量下降到 2 70 0万桶 /日 ,特别是伊朗的产油...&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石油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化工业的血液”。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作为原材料和基础能源的石油已全面渗透到国民经济社会中的各个方面,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伴随着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也大幅攀升,1989年世界石油日需求量为5180万桶,而2010年该数据上升至近9000万桶。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主要代表,随着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石油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石油需求量由2002年的495万桶/日迅速攀升至2011年的近1000万桶/日。2000年到2009年,世界能源消费需求年增长率仅2.6%,但我国年均增长率却高达9.8%,中国在2009年的石油消费量已占到了全球的1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在能源供给方面,自1993年我国正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据统计,2009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4%,并且该比例仍将进一步扩大。同时,我国在19...&
(本文共84页)
权威出处:
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于1994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随着石油消费量的逐步提高,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并在2003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仅次于美国,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也逐年攀升。作为基础能源和工业化生产的必需品,石油在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全球能源的定价基础,石油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机制深刻而复杂。国际石油市场与其他资本市场的联系逐步紧密,而中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随着生产全球化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全球金融市场的海量信息已经实现了在不同国家、不同市场间的迅速传递。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股票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部分,在优化全社会资本配置和促进资本跨境流动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美国股市相对较成熟、监管相对完善,可以代表成熟资本市场,而中国股市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无疑是新兴资本市场的典范。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的现阶段,研究石油市场与中美股票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不仅可以从侧面评价...&
(本文共97页)
权威出处:
石油的使用效率高,并且较煤炭等传统能源清洁,其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受国内石油供给不足限制,近年来我国进口石油消费量不断增加,对国际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一度非常接近于60%。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将达到80%。与此同时,一方面,近十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变化了300%多,油价波动较十年前更加频繁,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石油定价机制经过几次大的改革,其市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在这一背景下,国际石油价格冲击开始逐渐受到我国学者与相关政策制定者们的注意。对油价冲击的关注,不仅要求我们了解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也需要分析油价变化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如影响程度与特征、冲击传导途径等,从而更加了解油价冲击和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规律,增强对我国股市变化的预测能力,为股市的监管以及投资者风险预警等提供一定的依据。为理清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冲击效应,结合现有研究中关于油价冲击与我国股票市场...&
(本文共152页)
权威出处:
石油作为现代工业中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对发展一国经济至关重要。伴随作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在2009年中国石油消费占全球石油消费量的10%。从2003年中国第一次成为净石油进口国以来,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不断提高,最新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到达58%左右。与此同时,国际油价经历了一个剧烈波动的周期,2003年到2009年期间国际原油价格的价格从30美元/桶,一路飙升到最高历史最高水平147美元元/桶;之后,因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在全球范围蔓延的金融危机,国际油价一路跌至60美元/桶,然后又迅速回涨到100美元/桶以上。鉴于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石油储藏分布不均匀,全球主要石油出口国政局大多不稳定,国际油价波动性的特征将会持续。我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逐步与全球油价接轨,发改委在2013年3月的两会中指出,要加快我国石油定价机制的改革,这势必会将会增强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在这样的国...&
(本文共65页)
权威出处:
农产品价格是价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和整体物价水平,进而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是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正常的重要保障。探讨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和成因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前提。认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厘清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间的层次结构、明确因素的动态演变机制、了解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动态效应,对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维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一,本文用Census-X12和HP滤波方法分析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然后构建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率的ARCH族模型,研究整体农产品价格和不同品种的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聚集性、风险性和非对称性。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出现了四个周期,经历了相对平稳、小幅度波动、急剧波动的显著变化。食品零售价格和大米价格具有显著的波动集聚性,而大豆、小麦和玉米价格不存在...&
(本文共179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全球石油恐见顶 玉米价格备受关注 - 金谷粮食网
全球石油恐见顶 玉米价格备受关注
时间 : 1284次
&&&&& 维基解密网站近日取得美国外交资料显示,全球第一石油出口国&&沙特可能夸大其石油储存量近4成,而实际石油产量根本不足以遏制全球油价飙升,美国担心全球石油产能有可能明年初就会见顶。石油价格与粮食价格的互相驱动,粮食价格与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的互相驱动局面,在短时间内将难以解决。
&&&&& 以粮食为主的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在第一个交易日开盘后就集体大涨。由此上溯到整个2007年,农产品也是涨声一片,全球经历了30年来罕见的食品价格普遍上涨。大豆因减产,价格从2007年年初到现在几乎翻番;玉米虽丰收却依然价格大涨。据预测,粮食价格是否继续上升一定程度将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如果原油价格出现下降趋势,为了避免更多民生问题,一些国家会减少用粮食生产代替能源的做法。但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最近不断振荡上升,前不久原油现货价格再创历史新高,一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
&&&&& &高油价&在全球掀起生物能源投资热潮,目前,世界上有美国等41个国家的政府鼓励使用生物燃料以减少石油消耗,其中乙醇最受关注。一些分析家认为,美国的谷物农作物去年有多达30%用于生产乙醇,是2006年的两倍、2000年的三倍。目前美国已有上百家工厂生产乙醇燃料,预计2008年这些厂家将耗费大约1.3亿吨玉米,相当于其全国玉米产量的一半。
&&&&& 美国玉米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的40%和70%。因此,全球玉米价格对美国玉米出口量的波动非常敏感。大力发展乙醇,在替代能源领域&抢位&,使美国获得对产油国更大话语权的同时又催高国际粮价,作为粮食出口国的美国可由此获得更多经济、政治利益。另外,国际游资在能源期货市场和粮食期货市场间的游动更给依赖国际市场的国家提出了新课题。
&&&&& 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如果全世界坚持执行当前的生物燃料扩展计划,玉米价格到2020年会上涨26%,含油种子价格会上涨18%。如果政府加倍努力生产这种能源,预计玉米价格会在未来12年时间内上涨72%,含油种子价格会上涨44%。在粮食和石油价格的联动关系中,要降低粮食价格,要么政府能够出来阻止生物燃料进程,要么必须使油价下跌才行。
&&&&& 我国自加入WTO后,粮食市场逐渐对外开放,世界粮食价格波动会很快传递到我国市场。特别是近年来,因粮食产需缺口的原因,我国粮食呈现净进口格局,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走势则基本与国际市场一致。因此,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必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粮食价格高企,并直接拉动食品价格上扬,进而对我国的价格总水平以及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产生影响。同时,我国也在一定程度发展了生物燃料乙醇,粮食价格的增长因素与全球趋势接近。但2006年底,我国发改委、财政部共同下发了《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立即暂停核准和备案玉米加工项目,并对在建和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
&&&&& 俗话说&谷贱伤农&,那么粮食贵了农民就一定会受益?国内某金融机构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出现的一轮粮价上涨,85%的利益都落进了流通环节,种粮农民得到的利益不足15%。况且各地农资价格和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15%的利益很大程度上还要用于抵扣农资价格等上涨造成的成本增加。另外,汽油、柴油本身就是许多地方粮食生产中的成本因素,在粮食运销过程中,就更成为粮食价格的一部分,因此其价格的持续上涨,也反过来推动粮食价格的进一步走高。根据粮农组织的调查,2007年全球粮食运输费用同比涨幅超过8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资讯
  客户服务热线:3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龙江玉米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