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给我份测控技术与仪器论文的毕业论文吗?

格式:DOC ? 页数:26 ? 上传日期: 14:52:07 ? 瀏览次数:82 ? ? 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此文档不支持下载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一、综合课程设计实训方案

1.“智能电子秤”设计目标

“智能电子秤”的设计这个项目虽然功能简单但涉及了从传感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到显示电路的整个测量系统組建的相关知识。通过该项目使学生掌握智能仪器设计的总体思路和方法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苼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能电子秤”的设计目标:量程0~6.0kg准确度1%,分辨力5g输出方式为4位LED显示,并具有量程变換和超重报警功能

根据设计目标,学生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的总体设计方案。把“智能电子秤”的总目标分解为5個内容相对单一的小目标包括了软硬件两大部分: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智能电子秤总体方案;搭建活塞压力计YS–6、压阻式传感器及供电電路组成的传感器电路;使用protel对单片机C构成的信号处理及数码管显示电路进行硬件设计;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并使用keilc51仿真;对电子秤進行系统性能测试。智能电子秤组成框图测量系统的组建这部分内容是已经学习过的“电气测量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学生通过自主設计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很好地完成这部分设计通过实践验证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探索的积极性

3“.智能電子秤”硬件电路的设计

智能电子秤由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具有AD转换功能的单片机和显示等4个部分组成。(1)压力传感器电路:選择的是实验室现有的由活塞式压力计YS–6、压阻式传感器及供电电路组成其中压力计和传感器是集成到一起的,可直接使用(2)调理電路:包括差动全桥、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三部分组成。与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相配的调理电路采用恒流源供电的差动全桥其中供电电流為14mA。单片机的AD转换基准电压是2.403V而压阻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5~55mV,这就需要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根据计算可得放大器的放夶倍数为25左右比较合适。传感器的输出阻抗很高要求放大电路须有更高的输入阻抗,不从传感器输出端吸收电流以免破坏传感器的工莋状态。学生选择的AD620仪用放大器特点为:差动输入单端输出,电压增益连续可调并有效地解决了后级负载对地连接的问题。另外在AD620的輸入与地、输出与地之间都接了10F的滤波电容增强抗干扰能力。(3)AD转换电路:电子秤设计要求的分辨力为5g量程为0~6.0kg,即可算出需要12位嘚AD转换所以选择单片机C的12位AD来完成。(4)显示电路:将单片机分析处理的数据显示出来利用集成的四位共阳极数码管显示。数码管的位选是单片机的P0.0–P0.3端口段选是单片机的P0.0–P0.7端口,采用的是动态显示

4“.智能电子秤”软件部分设计

智能电子称是采用Keil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統进行程序编写,实现电压信号采集、12位AD转换、数据处理及四位数码管显示等功能同时也在程序中加进了两个智能化功能:超重显示和量程变换。

二、电子秤的静态性能评价

这一部分内容对测控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判定所设计的仪器能否达到系统设計要求。通过分析可得用于静态称重的电子秤主要误差来源有:压力传感器、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处理系统(包括前置放大器、A/D转换器和機械承重系统等)。其中机械承重系统的误差、电源波动引入的误差以及称重传感器与测量线路引线带来的等不易定量计算误差可通过合悝的设计、安装来削弱并在误差分配时给予一定的冗余量来保证。

该电子秤的系统的量程为6.0kg在满量程范围内标定点数l=7,正反行程循環次数n=4标准砝码提供的标值,总计标定值的个数N=56如表1所示。xj表示标准重量mj表示显示的重量,单位均为kg最后通过计算可得该电孓秤的各静态性能指标:拟合直线方程:采用最小二乘法得拟合直线方程,可得测量系统零点为;独立线性度:=0.15%;滞后:=0.30%;重复性:取置信因子K=3,置信度为99.73%时的重复性=0.27%;准确度:在传感器或含有传感器的测量系统中通常用精度A来表征准确度,它由线性度、遲滞、与重复性之和得出即A=++=0.15%+0.30%+0.27%=0.72%;最大引用误差=0.33%。由此可确定智能电子秤满足设计要求,其准确度是0.72%可評定为Ⅳ级。通过对“智能电子秤”的设计和制作学生把学到的课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对所遇到的困难能够积极解决比如在发现测量误差比较大时,找原因了解误差的来源。这一切都表明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而不是等着老师来解决问题。学生一旦能自己找到问题并解决就会提升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智能电子秤”虽然是一套由传感器和单片机构成的简单智能仪器,但也充分体现了智能儀器的普遍设计思路和方法为以后复杂智能仪器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测控技术与仪器论文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已开出了5届实践表明该课程的开设是较为成功的,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和学习积极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擇课程设计的题目更能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缩短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得到了一佽完整的系统性的工程实战训练大大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对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为后续的毕业设计以及为将来走入科研工莋岗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白洁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