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学习材料之七#教师业务学习材料之七

沭阳实验小学教师业务学习材料(一) - 百度文库
沭阳实验小学教师业务学习材料(一)
沭阳实验小学教师业务学习材料(一)
■ 人物速写
顾来,1949年生,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第二中学学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总校长。从教40多年,多次被评为杭州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有6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0多篇文章分获全国、省、市优秀论文一、二等奖。负责和参与了国家、省、市级教科研课题共8项,并有多项课题获得国家、省级奖励。 ■ 人物故事
在校园播下文化的种子
顾来常说:“树兰的师生,要有树兰人的气质。”对于师生的管理,他希望师生能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而这种约束与管理,不仅仅源自法律、道德,更要形成校园文化。每一个组织、机构,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发展过程的积淀,是被组织、机构认可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顾来一直在致力于建立树兰实验学校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以达到文化管理的目标。
和学生在一起
“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是人由内而外的文化素养表露。顾来鼓励师生们多读书。在清晨的校园,伴随着初升的朝阳与清脆的鸟鸣,孩子们大声朗诵诗歌。在图书馆,学生们捧着自己喜爱的书津津有味地阅读。平时,顾来经常到教室里转一转,也时常会轻声地吟诵几句古诗。顾来说:“李白的潇洒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只有在一遍遍的朗诵中才能够深切体会。文化的熏陶会让人具备一种儒雅之气。但是,现在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汲取国学的营养了。气质没有速成。我要求学生多读书,正在于此。”
开展学校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顾来说:“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才能够享受大自然。多参加活动,多展示自己,才能够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三月的风筝节,让孩子们将梦想放飞。四月的春游,让学生们放松心情,投进自然的怀抱。五月的鲜花艺术节,让孩子们展示才华,表现个性。十月的运动会和体艺节,让孩子们学会拼搏,学会坚强,学会团结。十二月的接力跑比赛、爱国诗歌朗诵会,元旦的篝火烟花及文艺晚会,迎新晚会,,,,这些活动顾来都争取参加,他说:“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感觉自己也是个孩子,而不是个老人。有了孩子的那股朝气。”
培养“活”的课堂
一次,有位老师找顾来抱怨学生不好管理,说他讲课总被某些“爱插嘴”、“接话茬儿”的学生打断,而且有几个学生,总是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顾来是由教师而走上校长岗位的,他深知当老师的不容易。碰到这样的老师,顾来都会请他先坐下,之后,倒上一杯茶递到他手中,然后给他讲一个“鲶鱼效应”。
鲶鱼是非常好动的,它不会安静下来,总会把水搅浑。但是,鱼贩们在运输鱼的过程中,都会放入几条鲶鱼。为什么呢?因为鲶鱼生性好动而四处乱游,就会给水中其他鱼提供更多的氧气,有效地防止鱼在运输过程中死亡。鲶鱼在这里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顾来说:“在我们的课堂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老师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乏味,学生犯困,老师没精神。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我们该怎么做呢?这些学生就像‘鲶鱼’一样,他们给了课堂新鲜的空气。我希望‘鲶鱼’多一些,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气与活力,其他学生的思维也会被调动起来。这是难得的课堂资源。这是思想的碰撞、心与心彼此的接纳和交流,应该给予保护。甚至,我们可能会遇到尖刻的问题,一时回答不上来也没什么。可以课后查阅资料,下节课予以解答。‘教学相长’不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为。”
一段时间后,老师们再来找顾来谈论这些课堂上“爱发言”的学生时,脸上都带着兴奋的表情。老师们都说,学生提问的多了,课堂秩序很好,气氛活跃。他们自己在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推崇探究式教学
顾来认为,教学要关注学生生活,直抵学生心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由事不关己的“局外
贡献者:ohcooabee本类热门热门群组
需要2016年教师业务学习材料有关文章,请加QQ群:
办公文秘1群
办公文秘2群
办公文秘3群
办公文秘4群
办公文秘5群
写作交流1群
写作交流2群
写作交流3群
中学生交流群
小学生交流群
教师交流1群
教师交流2群
48小时热门教师业务学习材料_中华文本库
第13页/共15页
主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次要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依标施教、坚持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操作层面:
主要看学生是否做到:联系阅读;主动问答;自主讨论;自评互判。次要看教师是否做到:引人入胜;精导妙引;结尾无穷。
策略层面:
能否做到开头引人入胜,中间高潮迭起,结尾余味无穷。是否能扬长避短,按照自己的习惯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能否做到狭路相逢是勇者,同时出奇制胜。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下面具体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加以阐释、判断。
一、从理念层面看
(一)主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1、自主学习的程度。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程度如何,主要是看课堂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教师为主,具体要看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自由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目标、方法、进度以及对结果的评价多大程度上由自己决定的;能动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时间度就是看学生有没有自学时间,自学时间有多少;创新度就是看这节课中学生是否有所创新。一般来说,自学课学生是容易创新的,但不是每节自学课学生都有创新。
2、合作学习的效度。合作学习是指有共同的学习目标,采用小组与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它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建立的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组的选题是否科学;分组是否合理;是否互赖互动;是否有预设有生成。所谓选题科学,就是所选主题符合重要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这四个标准,否则就没有探究价值,或无法探究。合理的分组一般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人数也不能过多,以4—6人为宜,每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互赖强调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都是小组成功所需要的和不可取代的,并且因为每个小组成员的资源、角色以及责任不同,他们对共同努力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贡献,就是说组员之间是相互依赖的,谁也离不开谁,小组的成功是建立在每个人成功的基础之上的,有一人不成功,小组就没有成功;互动强调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支持。没有预设的课是不负责任的课,没有生成的课是不精彩的课,我们强调在预设中有生成,在生成中有预设。
3、探究学习的深度。从本质上说,探究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究活动。
探究学习的深度如何,主要看学生有无有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问题的数量是否多质量是否高。问题指的是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或是关键、重要之点。“问题产生于当某一生物具有一个目标,但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标之时”。我们认为,一节课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说明教师善于启发;教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越多越好,说明学生的探究有深度。
当然,一节课不可能完全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但只要一点体现得好,就是一节好课。
(二)次要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时时问自己:“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用吗?什么时候有用?这样的方法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吗?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节课也是如此,我们传授的知识、教给的方法、培养的能力以及价值导向,都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2、“两个基本点”之一,就是坚持依标施教。“依标施教”就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这是因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一个课程标准可以编写多套教材,我们在教学中所依据的不可能是“多套教材”,只能是唯一的课程标准;另外,在当前学业考试命题中,我们依据的也是课程标准,不可能是哪套教科书。所以,评价一节课,主要看它是不是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至于该节课是不是“讲通学透”了教科书,不是我们所关注的。
3、“两个基本点”之二,就是坚持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所谓人文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求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生活化、个性化(选择性)、有地方特色等;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第13页/共15页
寻找更多 ""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之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