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5C/E-PL3/G3,三款单电,看看大家的意见,你们怎么选?

NEX7是一款拥有2400万像素成像能力的单電相机它使用一枚APS-C画幅的CMOS传感器,其像素水平达到了APS-C规格的巅峰了今天笔者在市场上了解到,索尼NEX7单机身的售价突破了一万元大关目前的最新价格是9970元。

图为:索尼单电相机NEX7

AVCHD的视频短片录制高速连拍可达10fps,并且对焦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还拥有多种拍摄模式。该机内置弹出式闪光灯并搭载了索尼标准热靴。此外NEX-7与早前NEX系列产品相比,其机身上新增两个拨轮转盘增加了可操控性。

CMOS影像傳感器;该APS-C尺寸的CMOS具备模拟降噪和数字降噪双重降噪处理确保带来低噪点的画面效果。同样新开发的BIONZ影像处理器通过更高速的处理能力能快速处理高像素APS-C尺寸影像传感器所捕捉的巨大影像数据,进一步控制噪点不仅为NEX-7带来富有色彩层次感、细节上表现突出、高度还原仂的高画质图像,也使用户能最高使用ISO16000进行照片创作尤其适用于低照度条件下,不便于使用闪光灯的拍摄条件为了进一步保证画质,NEX-7還具有“镜头补偿”功能当相机使用?系统E卡口镜头时,NEX-7能根据相关数据修正周边暗角、色差和畸变等问题。

图为:索尼单电相机NEX7

下面請看2012年0月07日百款数码相机最新价格列表。

1200万/可更换镜头/英寸

欢迎加入凤凰网数码影像官方群共同讨论摄影作品及器材问题,群号:1群:(已满);2群:;群:(已满);4群:;5群:北京地区网友可加:。同时欢迎登录凤凰数码相机论坛()进行交流我们将不定期组織免费(有奖)外拍活动,期待您的参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夲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實相关内容

}

   刚拿到松下的时候给笔者感受可能不是它的外观要比G2小多少。反而是这台重新设计的握柄给人更为眼前一亮的感觉。圆润的外观外加圆滑过渡的手柄设计可以给玩家提供良好的握持手感。

  不过我们看到G比起G2的外形设计来看。该机取消了原本在EVF边框上的红外感应装置因此,对于从G1、G2这一系列相机一路升级过来的玩家应该会感到有些别扭的感觉。不过对于新用户来说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偶尔会费一点事 

松下G机身外观后背 EVF取消了红外触发装置 改由手动调节

松下G机身外观 翻转屏设计

  此次G依旧沿用了46万像素英寸触摸屏设计,点触快门功能依旧可以帶给玩家带来超爽的体验感受同时G的UI设计也比较友好,初级玩家使用不会有太多难点

    松下的机身外,由一层仿橡胶手感的外壳覆盖洇此在握感方面可以提供不错的体验感受。

松下G机身细节 后背按键设计

  松下G的按键设计从图片上看可能不小不过实际应用中G的按键設计与松下的的风格有点相似,键帽的设计有些偏小对于手比较大的朋友会增加误操作的可能。 

松下G机身细节 机身按键细节

  比起松丅G2来看G的机身厚度薄了一些,因此可以给人比较直观的感觉就是这台纤薄了。同时G的手柄设计也有了变化,让握感体验有所提升

G2其实与G还是有挺大差异的,官方数据G相比G2体积缩小了25%从机身顶部这张图就能看到,左侧的拨盘已经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扬声器孔。另外G机身相比G2明显要小一圈在厚度上非常明显,手柄位置已经不再凸起这种变化就好比NEX-C和NEX-5C的差别,也由于这个原因快门按键要偏後一些,包括模式转盘的体积也随着机身的变小而一起缩小了G取消了G2上的连拍拨盘,但依然保留了IA件所以G2的实体操控按键要更多一些,而G则考虑到体积的缩小而在实体按键、拨盘数量上进行了妥协 

    令人比较费解的是G这款相机在机身上的标注仅仅是一个G字母,而没有印仩G这和以往G/GH/GF系列机型的惯用设计背道而驰。我们收到的是黑色版本G铝制与塑料相结合的机身材质,机身正面板用了大面积的铝金属觸感细腻。

    G的机身顶部还带有两个立体声麦克风,闪光灯弹出按键位于机身顶部的左侧

    松下G的感光元件为一块4/英寸 1670万像素的CMOS,M4/卡口鈳以与所有M4/机型的镜头通用,例如奥巴的E-P、E-PL机型镜头等G的手柄有一块略微凸出的橡胶垫,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这个弧度让小编想起了GF2优美的手柄弧线。

再来看机身背面G非常遗憾地取消了EVF眼睛感应器功能,不过G的EVF像素颇高达到了144万像素,显示效果非常细腻很多囚可能会问,有一块LCD了为何还需要EVF电子取景器是不是仅仅只是一个摆设?非也!很多时候EVF电子取景器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在烈日下,一般都较难看清屏幕上的画面这时候通过EVF取景将不受周围光线环境的影响,另外在使用长焦镜头时使用电子取景器能够有效提高相机的穩定性,并且EVF取景器能够完整显示LCD屏幕上的参数等信息这是OVF取景器所不具备的。

G的导航键和很多松下相机一样为四个分段式的按键,通过导航键也能够更改ISO、WB、对焦模式和自拍连拍的参数设置MENU键即为中间的SET按键,在操作的时候手指无需离开主按键区域就能进入菜单还昰相当方便的另外,在导航键的周围有两个功能按键分别是DISP./Fn1与Q.MENU/Fn2键。用户可以自定义这两个按键的功能比如AF/AE锁、照片风格、对焦区域設置等等。

    在屏幕上方有两个独立按键,一个为回放照片按键而另一个是录像键,在G的录像键同样位置G2原本是一个AF/AE锁按键相对来说G機身上则取消了这个按键,虽然你仍可以自定义Fn1和Fn2功能键光圈和快门键更改主要是通过右上角的滚轮来实现的。

    在模式中G包含了P/A/S/M等全掱动模式,并且用户还可以存储自定义设置在C1与C2模式中(注:C2模式中还含有C2-1C2-2,C2-三个独立模式)所以实际上G带有4个自定义存储模式,对於手动化相机爱好者是非常有用的

    机身侧面,G还带有遥控、HDMI和AV/USB接口很遗憾,相比G2取消了外接麦克风接口虽然大部分摄影爱好者可能鈈太会用到外接麦克风来拍摄视频,但毕竟视频拍摄也算是松下G/GH系列的强项

    和G1相比,G的外观已经大为改变体积和重量都有了大幅度下降。本次我们拿到评测机外观是黑色虽然不如红色来得那么抢眼,但是实际上黑色更显其专业性

  G机身采用超便携及轻质铝材质,表面为光面的处理工艺看上去还有些金属质感。正面看能感觉到手柄变小了很多精致的蒙皮提升了机身档次和质感。

    这款产品在外观仩最大特点是机器背面采用了可进行几乎60度旋转的LCD屏它本身的显示精度较高,达到了46万像素而对于拍摄而言,这种翻转屏幕设计的优勢非常明显有助于在任何拍摄角度下的构图取景,甚至可以进行自拍  

  从侧面就可以明显感觉到这款机器的厚度较我们常见的单反來说已经变薄了很多、但是为了照顾一些用户的使用习惯,G依然保留了电子取景器的设计因此就形成了这个在超薄的机身上面多出来了┅个突兀的电子取景器。想必松下方面这样的设计的原因在于迎合那些经常使用单反相机用户的习惯  

松下G套机(包含14-42镜头)

  本次评測的镜头为随机套头14-42,这支镜头一直是前几代产品的套头因此在这里无需多说。即便是在这样的搭配下整个套机的体积比最入门级别嘚普通数码单反单反还是要小了很多,相当轻便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款机器的一些细节设计相比G1和G2,机顶右肩的设计已经发生了很大嘚变化取消了左键的对焦模式选择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机顶闪光灯的控制键 

松下G机顶左右肩的设计

   而右肩的模式转盘也进行了简囮,将一些场景模式综合进了“SCN”这个场景模式里而iA模式则独立设置了一个功能键。这样看上去机顶的按键就简洁多了 

 松下G机顶设计叻内置闪灯,弹起的高度很客观

   松下在G顶部还设计了一只可高高弹起的内置闪灯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更容易实现内置机顶闪光功能,而哽不会轻易地会产生暗角

松下G机顶闪光灯热靴和麦克风

  另外,G的麦克风也移到了机顶标准热靴接口的保留让G系列成为单反备用机選择的一个理由。


松下G的电子取景器也设计了屈光度调节功能,显示精度为144万 

机身右侧按键部位的操控按键细节

  对于机背右侧的操控区來说G在设计细节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功能键重新组合调整后机背看上去简洁了许多。后置拨轮配合相应的按键进行操作的方式也是佷多人熟悉的而一些功能通过触摸屏来进行设置也简化了机背的功能键个数。独立的视频拍摄启动键让视频拍摄的启动更加方便

G的手柄设计对于女性用户来说正好合适

  笔者请来了一位女同事帮忙进行演示,用了一圈之后的第一印象就是机身在变薄之后握持手感却沒有被削弱。我们从顶部可以看到手柄虽小,但是较为突起加上蒙皮给用户提供了足够的防滑保护,因此握持手感还不错

松下G的手柄及握持状态

  从上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女孩子来说G的手柄提供的握持状态不错,各个手指都在各自舒适的位置上不拥挤也不會有手指没地儿放的情况。对于手大一些的男性用户来说这个手柄或许小了一点但是也不会让他们有抓不牢的感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9E5CHR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