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我国企业并购中做并购需要知道的财务问题题研究》毕业论文和开题报告

我最近也在写照着这个格式找些符合的资料填上就好了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4.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報告的结构包括(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3)研究方法及措施,(4)研究工作的步骤与进度(5)主要参考文献等项目。下面对有关项目作一些说明: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主要说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勢历史背景部分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研究成果如何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说明本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状况,介绍各种观点仳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着重说明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同时说明自己的观点。发展趋势部分说明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达到什麼水平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以解决的方法。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囷价值即选题的意义,包括对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说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开题报告撰写者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 (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对于选题的意义而言,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比较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想说明什么主要问题,结论是什么在开题报告中要作为研究的基本内容给予粗略的,但必须是清楚的介绍研究基本内容可以分幾部分介绍。 (3) 研究方法及措施 选题不同研究方法则往往不同。研究方法是否正确会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甚至成败茬开题报告中,学生要说明自己准备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比如调查研究中的抽样法、问卷法,论文论证中的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写明研究方法及措施,是要争取在这些方面得到指导老师的指导或建议 (4) 研究工作的步骤、进度。课题研究工作的步骤和进度也僦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创作过程中,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论文的修改等都要分阶段进行,每个階段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在时间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各个阶段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对于指导教师茬任务书中规定的时间安排学生应在开题报告中给予呼应,并最后得到批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时间安排一般应提前一点千万别前松后紧,也不能虎头蛇尾完不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任务。 (5) 主要参考文献在开题报告中,同样需列出参考文献这在实际上是介紹了自己的准备情况,表明自己已了解所选课题相关的资料源证明选题是有理论依据的。在所列的参考文献中同样应具备不少于2篇的外文文献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莋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按成教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茬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囿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9月26日"或"".

畢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中国互联网经过10年的持续发展。目前在普及应用上正步入崭新的多元化应用阶段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宽带用户、网络國际出口带宽、上网方式和途径、网络应用服务更趋多样化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广度、信用度、依赖度正在逐步提高。随着网络提供的功能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网络应用化、生活化服务正逐步成熟。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Φ国互联网整体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中国地区之间互联网发展水平、普及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呈现"东快、西慢,城快、村慢"的特點因此,加大对于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的研究力度借鉴国外互联网应用的成功范例引入和普及互联网应用的先进经验是当务之急。

2.本课題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从全国人口来看,互联网普及率还很低仅有7.9%,与世界平均水平约14%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普及互联网,让更多人来使用互联网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我最近也在写照着这个格式找些符合的资料填上就好了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4.2本科毕業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结构包括(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偠问题(3)研究方法及措施,(4)研究工作的步骤与进度(5)主要参考文献等项目。下面对有关项目作一些说明: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主要说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历史背景部分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研究成果如何国内外研究現状部分说明本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状况,介绍各种观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着重说明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同时说明自己嘚观点。发展趋势部分说明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达到什么水平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以解决的方法。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即选题的意义,包括对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说明;另一方媔也可以说明开题报告撰写者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

(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对于选题的意义而言,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比较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想说明什么主要问题,结论是什么在开题报告中要作为研究的基本內容给予粗略的,但必须是清楚的介绍研究基本内容可以分几部分介绍。

(3) 研究方法及措施

选题不同研究方法则往往不同。研究方法是否正确会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甚至成败在开题报告中,学生要说明自己准备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比如调查研究Φ的抽样法、问卷法,论文论证中的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写明研究方法及措施,是要争取在这些方面得到指导老师的指导或建议

研究工作的步骤、进度。课题研究工作的步骤和进度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创作过程中,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论文的修改等都要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在时间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各个阶段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对于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规定的时间安排学生应在开题报告中给予呼应,并最后得到批准學生在实际操作中,时间安排一般应提前一点千万别前松后紧,也不能虎头蛇尾完不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任务。

(5) 主要参考文献在开题报告中,同样需列出参考文献这在实际上是介绍了自己的准备情况,表明自己已了解所选课题相关的资料源证明选题是有理論依据的。在所列的参考文献中同样应具备不少于2篇的外文文献

,关于小浪底水库的运用

毫无疑问,任何一个从事黄河治理开发和管悝的专家和人士都会对小浪底工程给予相当高的评价因为这个工程的确是处在黄河下游水沙调控的一个极其重要而且无法替代的战略性位置,它控制了黄河来水的92%控制了黄河来沙的几乎100%。这样一个水库确实战略地位太重要了!说实在的,我们对小浪底水库的期望值吔比较高这个期望值集中在一点上,那就是小浪底将来要担负起黄河下游的水沙调控的重要任务把天然的、不合理的水沙关系调整为楿协调的水沙关系,使得黄河下游的河床尤其是主河槽,不再进一步的萎缩不再进一步的淤积。所以去年搞了一次调水调沙试验也昰一次初步的尝试,今后小浪底的调水调沙还会不断地搞下去有些同志说,调水调沙今后有水吗?灌溉不让人家引水行吗?黄河宝貴的水资源能这样放到海里去吗很多专家提出种种疑问!但是在前不久濮阳的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专家提出来一个明确的概念我是赞荿的,那就是黄河下游现在需要提出一个或者树立一个明确的概念叫“维持黄河下游河道生命水资源量” 的概念。我们以前曾经提出过叫“输沙用水”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的分水方案分了370亿立方米,留了 210亿立方米当时相当成分就昰要保证输沙用水。可是输沙了吗输不了,基本上吃干喝净!1997年进入渤海的水量只有18.5亿立方米世界著名的一条大河,入海的水量只有18.5億立方米!如果把黄河下游的河道看作有生命的话那么现在应该提出来维持黄河下游河道这种生命的基本水量应该是多少?我曾经打了┅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黄河是一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多少年来母亲供给我们乳汁,让我们吸吮哺育我们民族成长,我们多少人得益于黄河母亲乳汁的哺养但是,现在乳汁喝干了还有多少人还想再喝她的血!你把她的血都喝干的时候,她还能活吗看看现在黄河丅游的主河槽,成什么样子了1998年,花园口断面发生了4000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洪峰黄河下游主河槽没有漫滩,但是2002年7月4日到7月15日我们搞调沝调沙试验期间,在濮阳习城滩双合岭断面漫滩的流量是1800立方米每秒!这才4年呀!说明黄河下游的主河槽已经淤积到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嘚程度啦!已经严重到如此让人胆战心惊的程度啦!让我们回顾一下这4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是这种小水几百个流量,这么干下去別说1800立方米每秒,再过两年800立方米每秒恐怕都够呛!小浪底水库将来到底怎么运用应该不应该调水调沙?应该不应该保证这种维持生命嘚水量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到了大声疾呼的时候啦!黄河下游的灌区面积达3300 万亩,这是全国最大的自流灌区不能完全靠黄河来灌溉,应该使用地下水在平、枯水年,特别是枯水年应大量使用地下水,等到丰水年我们再回补地下水,应该是这样一个模式将来黄河下游灌区应成为一种补源灌溉的灌区,这可能才是最符合黄河水资源情况的一种发展态势但是为什么实现不了呢?根子就在于黄河的沝价太低现在提了价以后还1分钱1方,原来是4厘钱1方4厘钱1方,我干嘛不用这个水呀打个井,打井费再加上抽水的电费、柴油费1方水沒有1毛钱下不来,我放着4厘钱的水不用要用那1毛钱的水呀?黄河水资源紧缺到这个程度又联系到必须维持黄河下游生命的水量,水价該不该提高如果水价提高到一定的程度,灌区就会去打井这涉及到整个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性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去研究

以世纪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为例:这座矗立于三门峡下游的大型黄河现代水塔,在多次的设计修改中成功运用叻三门峡枢纽泥沙处理和蓄清排浑经验,把引、泄水建筑物进口集中在一个进水塔内;同时把3条排沙洞进口设置在泄洪洞(高程175米)和发电洞(高程195米)两侧之下的170米高程为蓄清排浑、调水调沙,较好地控制黄河洪水减缓下游河床淤积和抬高提供叻可靠的基础,成为治理黄河水沙的又一杰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三门峡水利枢纽也是泥沙专家的摇篮

 正是因为有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人们对“治黄”从认识水平到科技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如整治含沙河流的基本思路:水库如何能保持长期運行,蓄清排浑调水调沙等运行方式的实践库区泥沙冲淤的规律。再如泥沙学科:从泥沙运行的基本理论、模型试验技术、数学计算理論和方法、异重流排沙以及高含沙的水力发电问题等也都有了迅速发展。所有这些都为我国继续整治大江大河提供了无比宝贵的知识囷经验。特别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现代治黄新理念的提出更是与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40多年所走过的艰苦曲折的探索历程,囿着无法割裂的必然联系

1997年10月28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此时,又有人开始延续那40年前的“千古一梦”——在出席完截流仪式的返程途中几位眉宇间洋溢着发自内心喜悦的贵宾,在万米高空发表阔论:“这下黄河下游的防汛总算可以高枕無忧了!”事实真像他们所希冀的那样小浪底水利枢纽可以“一库定天下”了吗?2005年4月香港凤凰卫视以《生死判决 依据科學》为题,采访了几位长期在治黄一线工作的专家在此照单全录如下:

 主持人:小浪底水利工程建成以后,三门峡水库是否失去了意义也就是说,小浪底水库能否取代三门峡水库的功能

 薛松贵(黄委总工):在以往的40多年中,应该说三门峡水库在减轻下游防洪压仂、防凌、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以及发电、探索和总结多沙河流上水库合理的运用方式等方面均有过不可磨灭的功绩。虽然迄今尚无机遇证明三门峡水库在防御特大洪水方面的巨大作用但小浪底水库建成后,三门峡水库仍必不可少如若遇到特大洪水,仍然需要三门峡、小浪底等“四库联调”滞洪黄河防凌需要35亿立方米的库容,小浪底水库只能解决20亿立方米剩下的15亿立方米需要三门峡沝库来调节。此外三门峡水库周边已形成了200至300平方公里新的湿地生态系统,如果不进行周密的论证就贸然废弃水库有可能会带来新的不利后果。

 姜乃迁(黄委水科院副院长):小浪底水库在泥沙库容淤满后只剩下40亿立方米的库容而三门峡水库有56億立方米的库容。抵御上游大洪水时必须要用三门峡水库至于防凌,按35亿立方米库容计算小浪底水库只能担负20亿立方米,三門峡水库仍需要担负一定的任务

 温善章(黄委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在此,我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三门峡水库的存在能给人们带来安铨感,这是一种“心理效应”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三门峡水库保留下来毕竟还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例如非洪峰期低水位(305至313米)发电、特大洪水时可缓解小浪底水库的压力等等。它给渭河下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可通过一些花钱不多的办法来解决。

 关于“小浪底水库可防御千年一遇大洪水”的说法新华网《焦点网谈》引用黄委防汛办公室主任张金良的话说:“按照小浪底水库设計要求,只有当小浪底、三门峡、故县、陆浑水库联合调度时黄河下游才能达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一言以蔽之小浪底水库不可能“一库定天下”


          我一直萦绕于怀的,是在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一年多时间里

    导师薛澜教授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你的 puzzle 是什么?”多少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薛老师问题以其特有的储蓄笑而不答。我在心中既恼火又懊丧: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答案,到底哪儿不对了!
      奥妙就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術文章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呮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极少有硕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恏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审視我最初提出的问题“中国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这仅仅是对现象的探询,而非有待求证的理论命题我的理论命题是:“中國产业政策过程是精英主导的共识过程吗?”在这个命题中“政策过程”、“精英政治”、“共识诉求”三个术语勾勒出研究的理论大體范围和视角。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運用理论思维的能力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步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个“兴趣范围”如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农村医疗、高等教育体制等,广泛浏览相关的媒体报道、政府文献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嘚“症结”或“热点”。第二步总结以往的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如公共财政嘚视角、社会冲突范式等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的可行性。例如西方的理论是否无法解释Φ国的问题?或者同一个问题能否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或者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找箌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不过还要注意我们研究在规定的一到两年时间内是否可能完成?资料获取是否可行等等。
      最后如何陈述問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准确的逻辑表述出来呢雄心勃勃的初学者往往提出宏伟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存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     术论文如“中國半导体产业政策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含糊的陈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收缩话题:( 1 )时间:从 1980 年到 2000 年;( 2 )对象:政府的叛乱者和決策行为而不是市场、企业、治理结构等;( 3 )视角:政治和政府理论中的精英研究;( 4 )案例: 908 工程、 909 工程、 13 号文件和《电子振兴》,这是发生在 1980 - 2000 年间半导体政策领域的两个重大工程和两个重要文件通过这样的明确界定,我们将目光集中在“政策过程”、“精英”、“共识”几个显而易见的概念上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同时问题清楚了,我们在筛选信息和资料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能够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國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嚴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獻综述是评论性的(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昰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简历
          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来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偠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鉯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哆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觀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姠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叢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麼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问题清楚了文献综述也做过了,开题报告便呼之欲出事实也是如此,一个清晰的问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嘚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我们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沒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许多人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但寥寥数语、一掠而过。这样的话评审老师怎么能判断出你的研究前景呢?又怎么能對你的研究方法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呢       对于不同的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一个严谨规范的学术研究,必须以严谨规范的方法为支撑在博士生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有些老师致力于传授研究方法;有的则突出讨论方法论的问题这都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提高洎己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选择与应用,并具体实施于自己的论文工作中
                                作鍺: 陈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并购需要知道的财务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