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贸易经济毕业论文大纲怎么写模板。。。

hbrc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关于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新形式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摘要】:目前,我国出口产品正面临越来越多的、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的挑战。据不完全测算,早在1999年,我国仅因为国外技术规定、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而减少的出口至少达500亿美元,除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之外,基本上没有采取系统、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入世以来,由于我们对wto的潜规则研究甚少,导致国内许多企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并且这种非关税壁垒以其正义的外衣、巨大的影响力和借助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保护手段。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成员更应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减少贸易损失。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技术性壁垒;绿色壁垒;社会壁垒;反倾销;应对措施
【正文】:
战后,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在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后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与推动下,全世界的关税水平大大地降低了,关税作为传统的贸易壁垒,其保护作用逐渐削弱,各国所面临的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发展,使其在国际竞争中有着一席之地,贸易保护主义并未因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而有所削弱,反而在wto的框架下有所加强,其突出表现就是非关税壁垒逐渐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要的工具。他们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形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非关税壁垒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以采取强有力的对策。
一、传统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概述
(一)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概念
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是指除关税以外,对货物进出口构成实质限制和禁止的措施。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数量。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或规定,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
(二)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特点
与关税壁垒相比,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有如下特点:
1.非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税的制定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即使调整或更改税率,也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手续,因此,关税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而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则通常采用行政程序,制定起来比较迅速,程序也较简单,能随时针对某国和某种商品采取或更换相应的限制和进口措施,从而较快的达到限制的目的。
2. 非关税壁垒的保护作用比关税的作用更为强烈和直接
关税措施是通过征收关税来提高商品的成本和价格,进而削弱其竞争能力,因而其保护作用具有间接性。而一些非关税壁垒就直接限制进口,这样就能快速和直接地达到关税措施难以达到的目的。
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一般来讲,关税税率确定后,往往以法律的形式公布于众,依法执行。因此,出口商通常比较容易获得有关税率,但是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往往不公开,或者规定极为繁琐、复杂的标准和手续,使出口商难以对付和适应。另外,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往往透明度差,隐蔽性强,容易对非贸易伙伴实施差别待遇。
(三)非关税壁垒产生的原因
1.各国为保护本国经济采取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都逐步放开国内市场,从而使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国际化分工也越来越合理,但由于国内的幼稚工业科技水平不高,或者自身的资源不占优势,那么势必会在这场贸易战中受到冲击,甚至被挤垮。为了本国经济,在关税壁垒受到抑制和规范的情况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凭借自身隐蔽性好,容易逃避多边贸易制度约束,而被广泛应用。
2.竞争的压力迫使各成员国不断寻求新措施的帮助
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世贸组织成员,尤其是发达国家成员,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优势,在世贸组织协议允许的范围内有意利用某些间接非关税壁垒措施作为竞争手段,在现在和将来的技术标准、环境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中,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处于有利的地位。
(四)传统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
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种类繁多主要有:进口配额制 、&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度、外汇管制、歧视性的政府采购制度、最低限价、进口押金制度、海关估价制度、卫生检疫规定。
二、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概述
所谓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非关税贸易壁垒而言的,是指最新出现的以技术壁垒为核心,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非关税壁垒。
(一)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在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中,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已不再构成主要的市场准人障碍。而在科技不断创新、消费者对产品安全及品质的要求提升、国际商业活动日趋活跃以及社会与环保议题更加受到重视等背景下,以技术标准、环境要求为代表的新型非关税措施大量涌现且使用量急剧增多,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最突出特点。
新贸易壁垒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并非偶然,它是国际经济、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分析新贸易壁垒措施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在于以下几点:
1.社会进步及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安全健康意识空前加强,越来越关心产品对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以致在国际贸易中以健康、安全和卫生为主要内容的新贸易壁垒日益增多。
2.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心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要求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加工过程都不要以破坏环境或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要求生产这些产品时也不要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于是,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等新贸易壁垒将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出现。
3.新贸易壁垒的日益增多与传统贸易壁垒受到约束关系很大。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许可证和配额等的使用不仅会受到国际公约制约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也易遭到对等报复。因此,这些传统贸易壁垒措施将来的发展空间不是很大,这就为绿色壁垒等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
4.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手段。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产品,涉及的技术问题较为复杂,容易形成新贸易壁垒。同时高灵敏和高技术检测仪器的发展使检测精度大大提高,给一些国家设置新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5.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因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重新抬头之势,随着传统贸易壁垒作用的弱化纷纷寻求新贸易壁垒,以保护其国内产业。
(二)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主要特点
相对于传统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而言,新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发展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非关税措施一方面具有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实际形成了对国际贸易的限制作用。以技术标准为例,标准的出现与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标准和与之相关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的作用日趋明显。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必然要有一系列的技术标准、法规、程序加以规范;不断增长的标准化活动也反映着消费者对更安全和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而标准规范能为消费者提供相关信息,增进其对国外产品及国外生产活动的了解。在国际范围内有效地规范产品标准对于市场的有效运作也是至关重要,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例如,禁止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可以保护进口国的生态环境,强制规定产品的安全标准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政府对进口牛肉的细菌含量采取检测和认证措施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也增强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接受程度。正因如此,截至2004年年底,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公布了14900项国际标准。非政府组织也和产业界及国际组织合作,希望在环境保护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制定适当的标准。
但也要看到,标准在成为便利国际贸易手段的同时,也因为它的技术性和隐蔽性强、变化快、影响面广等特点,存在着被过度使用或被滥用的威胁,从而成为潜在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有些标准的实施本身可能就是为了保护国内的产业;有些标准即使从最初意图上不是出于贸易保护的考虑,但制定或使用了不合理的标准也会对贸易产生变相的限制,增加生产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成本。美国和欧盟的研究表明,1999年受技术法规影响的出口产品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25%,世界出口量因此减少15%~25%;受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影响而减少的出口商品,相当于世界出口总额的3.75%~6.25%。可见,正是由于一些非关税措施具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双重特性,在正确辨析、合理使用非关税措施与其被作为贸易保护工具而滥用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使得非关税措施变得突出与复杂。
目前各国采用的非关税措施日益复杂,特别是一些更多涉及技术标准及国内政策法规的措施,远比传统贸易措施中的关税、许可证和配额要复杂得多,而且有向更加频繁、严格和复杂发展的趋向。非关税措施发展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1)法规制定正在急剧增加。wto环境数据库(edb)信息显示,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下的与环境有关的tbt通报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10%已增至近年来的15%~16%。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研究表明,在过去十年中,由各国政府授权制定的检验和各种证书要求的数量增加了七倍。(2)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和复杂。在美国、日本和欧盟市场上,目前贸易管理的重点是环境、健康与安全,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都很高,以此为由而实施的贸易限制性措施占这些国家和地区非关税措施使用量的70%~80%。受此影响,在食品、纺织和电子设备等部门,被禁止的有害物质的数量有增无减。2003年2月,欧盟公布的电子电气方面的&双绿指令&和2003年10月出台的化学品方面的政策引起世界各国的特别关注。日本厚生劳动省决定,自2006年5月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将农业化学品数量从以前的240种提高到734种,暂定农业化学品(包括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最大残留限量值近5万个,对尚不能确定具体&暂定标准&而欧美国家也无标准可参照的农业化学品,设定目前国际上最为严格的0.01ppm&一律标准&,极大地抬高了农产品市场准入的门槛。(3)出现涉及可追溯性的新的立法。例如,日生效的欧盟关于渔业和水产品市场共同组织的立法就要求出口的鱼类和水产品必须加贴标签(或附寄文件),以明确产品种类、名称、生产方法和捕获地区。日本规定,2003年后日本进口大米必须标明品种、产地、生产者姓名和认证号码等,否则禁止在国内市场出售。(4)各种自愿性的标准和规范与日俱增。由非政府组织运作的包含环境、健康、食品安全和社会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多,也更具动态化。要满足各种有关产品的标准、法规,就必须改进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适应更加复杂的评定程序等,无疑这将进一步加大执行成本,不仅增加交易费用,而且增加相关利益方的产品成本。
与明显地提高关税或实施数量限制不同,目前盛行的一些非关税措施既能以正常的海关检验要求,产品的各项技术、卫生、环保、安全指标要求,对进口产品的有关行政规定及法令条例的规定等正当名义出现,又可以巧妙地将进行贸易保护的含义隐蔽在具体操作及执行过程中。人们往往难以清楚地辩识和有力地反对这类贸易措施,这极大地增加了应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和经济总量优势,纷纷制定出严格的、繁多的、苛刻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评定程序等市场准人要求。它们通常采用的主要方式有&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技术法规变化&等,而且有不断提高要求的趋势。比如,欧盟、日本等国的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愈演愈烈,有时实施的措施对进口施加了远远超过保护人类健康所需要的限制;在绿色消费的旗帜下,发达国家有时制定的相关技术标准过于苛刻,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标准,使发展中国家的相关企业难以达到;发达国家还不断提高环保要求,不仅规定终端产品需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生产、使用、循环再利用等整个过程均需符合环保的要求。这一切都严格地阻止了外国,特别是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实力、科技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它们普遍缺乏资金、技术力量和经验,在技术法规、标准的制定水平和内容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更容易受到贸易壁垒的伤害。尽管发达国家会在设立技术法规、标准和制度时考虑其他国家是否会采取报复性技术壁垒,但由于发展中国家无法为自己设立高水平的技术标准,这样发达国家实施的技术标准往往都是单方面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毫无例外地构成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壁垒。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1tc)2003年的研究表明,众多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是最易受非关税措施攻击的群体,在2002年,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的40%遭遇非关税壁垒的打击,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出口产品中,这一比例约为15%。一些研究认为,在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案例中,发展中国家大约是发达国家的3.5倍,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成为反倾销目标的机会几乎是发达国家出口商的3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的产业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多集中在农业、纺织品和服装业,及一般制成品加工业,但这些产业受贸易壁垒的影响最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问卷调查表明,受非关税措施影响最大的行业有农业、食品行业、采矿业和纺织业。由于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多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产业,着重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生命线型的产业,导致发展中国家固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丧失,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竞争力和贸易利益的实现产生了严重影响。
关税措施主要通过影响价格来限制进口,而许多盛行的非关税措施主要是通过法律、法令、行政机制、政策手段来限制进口。为了保证非关税措施的实施,各国均采取了国内立法方式来确立这些措施的合法地位,给予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使得这些贸易措施具有了长期实施的稳定性,并且相对于直接的、明显的贸易障碍,更不容易应对。特别是为了顺应消费者对产品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趋势,各国政府相应出台了大量加强产品安全性能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法规和法令,并增强了执行的强制力。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 wto规则所规范的三种贸易救济措施,其中反倾销更受青睐,日渐频繁使用,并逐渐演变为一种重要的非关税措施。反倾销法制定的初衷是防止一方产品的低价倾销,以创造公平的竞争秩序。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反倾销具有形式合法、便于实施、效果明显、保护期长、不易招致贸易报复等特点,被各国视为保护本国产业利益的合法工具,成为限制国外产品同本国产品竞争的有效法律武器。国外学者研究认为,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反倾销手段与其说是对不公平贸易的反击,倒不如说是对进口的歧视性限制。
(三)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对国际贸易发展速度的影响
一般说来,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性的非关税壁垒加强的程度与国际贸易增长的速度成反比关系。当非关税壁垒趋向加强,国际贸易的增长将趋向下降;反之,当非关税壁垒趋向缓和或逐渐拆除时,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将趋于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到60年代初,在关税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大幅度地放宽和取消了进口数量限制等非关税措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从1950年到1973年间,世界贸易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2%。但从70年代中期以后,非关税壁垒措施进一步加强,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层出不穷,形成了一个以直接进口数量限制为主干的非关税壁垒网,严重地阻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年,世界贸易量年平均增长率仅为4.5%,年降为3%左右。
2.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非关税壁垒措施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70年代中期以来,农产品贸易受到非关税壁垒影响的程度超过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受到非关税壁垒影响的程度超过技术密集型产品;同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非关税壁垒影响的程度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的变化,阻碍和损害着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不同的经济集团之间相互限制彼此的某些商品进口,加强非关税壁垒,加剧了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冲突。
(四)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wto组织不懈地努力及各个国家通过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下,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配额、进口许可证等已大为减少,但与此同时,非关税壁垒领域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突出表现在:
1.反倾销措施不断增强
反倾销的最初目的在于抵制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行为,消除价格歧视。然而一些国家却把它作为一种战略竞争的手段,借此打击竞争对手和防止对手强大的武器来使用,从而给其带上了浓重的贸易保护色彩。从其发展趋势看,它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壁垒的主导。
2.贸易技术壁垒(tbt)迅速发展
由于wto有关技术壁垒的协议并不否认tbt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与别国不同的技术标准,这使得发达国家利用此法律依据制定了多种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等手段来限制其它国家的进口。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创新的深入,新的技术标准会不断涌现,并被不断地纳入新的技术法规。技术创新使检测设备、手段、方法也更加先进,一些wto发达成员国运用tbt的水平也逐渐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标准规定越来越细,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从涉及领域看,tbt从生产领域开始,逐渐扩张至贸易领域,从有形商品扩张到金融、信息等服务以及投资、知识产权的各个领域。
3.数量保障实施使用频繁
数量保障措施的形式主要有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额和进口禁止。数量保障措施对出口限制作用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因此,许多西方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特点,作为攻击他国出口商品的&数量激增&手段。其中,最具威胁力的是专门针对中国制定的&特保条款&。如日,巴西政府将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采取特别保障措施,从而暂时保护巴西国内工业,这两部法令一部针对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实施配额和附加税,另一部针对中国的其他特定产品。另外,近年来欧盟、美国等我国主要的出口国还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当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措施时,就会转求助于特保条款。
4.绿色壁垒名目激增
贸易与环境问题正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及人民的关注,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绿色浪潮席卷全球与世界绿色经济兴起的趋势,打着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旗帜,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制度和标准,对来自别国或地区的产品及其服务设置屏障。如北欧四国的&白天鹅制度&,欧盟的&eu制度&,日本的&生态标志制度&等。
5.灰色区域措施的使用
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和政府采购政策等灰色措施仍然游离于wto多边约束规则之外,从而,被大多数成员国作为贸易保护手段广泛运用。由于原产地规则和政府采购政策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各个国家政府通过制定各类的法律法规来限制其它国家产品的进口,以达到保护本国生产商利益的目的。
6.劳工标准和动物福利的兴起
劳工标准和动物福利这两项措施虽然还未被纳入国际贸易制度中,但是发达国家为了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比较优势,一直力图使其正式成为世贸的制度,而且目前已经逐步开始使用该措施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在动物福利方面,如2002年乌克兰曾经有一批生猪经过6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运抵法国却被法国有关部门拒收,理由是运输过程没有考虑到猪的福利,中途未按规定时间休息。在劳工标准方面,如据美国商会组织调查,目前有50%的跨国公司和外贸企业表示,如果sa8000标准实施,将重新与中国企业签订新的采购合同。而由于我国的产品结构属于劳动密集型居多,而sa8000主要是针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这无疑将对我国的外贸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三、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主要形式
(一) 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
1.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概念
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指的是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及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技术性措施。它主要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对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最终达到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本国市场的目的。
2.技术壁垒的形式
从表现形式来看,技术壁垒主要是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技术法规即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这些文件还包括或专门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标准指的是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定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文件还包括或专门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合格评定程序指的是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的程序。
3.构成技术壁垒的实质性内容:
(1)安全标准:是指那些以保护人类和国家安全为理由而采取的限制或禁止贸易的措施。主要发达国家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安全的法规,如德国的《防爆器材法》;美国的《冷冻设备安全法》、《联邦烈性毒物法》和《控制放射性物质的健康与安全法》;日本的《劳动安全与健康法》、《氧气瓶生产检验法》等。
(2)卫生标准:是指以人类健康为理由对进口动植物及相关产品实施苛刻的卫生检验检疫标准,以限制或禁止商品进口的贸易措施。虽然乌拉圭回合通过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规定,成员方有权采取措施,保护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但由于各成员方有很大的自由度,为某种目的,往往任意提高标准或增加程序,从而造成贸易障碍。从发展趋势看,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卫生指标将持续提高,尤其对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残留及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日趋严格,从而使很多出口产品达不到其卫生标准而被迫退出市场。
(3)包装标识:主要是通过对包装标识进行强制性规定来达到限制或者禁止进口的目的,它是技术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发达国家在包装标识制度上都有明确的法规和规定。美国对除新鲜肉类、家禽、鱼类和果菜以外的全部进口食品强制使用新标签,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在配料标识中如实标明经政府批准使用的专用名称。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要求销售的强化食品应按规定加附营养标签。营养标签上的信息应包括:食品单位,使用与该食品形态相应的词语(如块、胶囊、包或勺);每盒份数;膳食成分信息,如日参考摄入量(rdi)或日参考消耗量(drv)。修改后的法规对强化食品标签的格式、字体大小、线条粗细等都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4)信息技术标准:是指进口国利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对国际贸易信息传递手段提出要求,从而造成贸易上的障碍。例如电子数据交换(edi)和近几年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对发展中国家将是一个新贸易壁垒。在edi和b2b企业电子商务领域,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商务应用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均处于主导地位,所以须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4.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技术条文本身直接限制出口,条文标准规定有时也相当繁杂,且经常变化,甚至制订内外有别的双重标准,使外国商品难以符合要求,成为阻碍贸易的障碍;另一方面,技术性标准的执行过程也可以间接起到设置贸易障碍、限制进口作用。因为技术性标准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常常会导致复杂的、旷日持久的技术检验调查、取证、辩护、裁定等程序,这既可能使商品销售成本大大增加,也可能延误交货期或错过季节,从而降低商品竞争力或失去市场。另外,进口国还可以通过实施有关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迫使进口商重新包装或更换商品标签,增加商品成本,削弱该商品进口后的竞争力,从而起到间接阻碍进口目的。
(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
1.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的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是指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生态平衡或人民健康为名,蓄意制定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它们大多以国内法令的形式制定,以保护本国国民生命安全为目的,其表面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wto《实施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中承认实施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是成员方的权力,但要求成员方应减少或消除对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事实上,任何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所必需的措施&,最终不可避免地会演变成为贸易壁垒。
2.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的内容
(1)环境技术标准。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它们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这些标准均根据发达国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可以达到,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很难达到。例如19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在美国9大城市出售的汽油中硫、苯等有害物质含量必须低于一定标准,对此,国产汽油可逐步达到,但进口汽油必须在日生效时达到,否则禁止进口。美国为保护汽车工业,出台了《防污染法》,要求所有进口汽车必须装有防污染装置,并制定了近乎苛刻的技术标准。上述内外有别,明显带有歧视性的规定引起了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
(2)多边环境协议。目前,国际上已签订的多边环境协议有150多个,其中近20个含有贸易条款。特别是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将禁止受控物质及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这些受控物质大部分是基础化工原料,如制冷剂、烷烯炔化工产品,用途广泛,因此影响面非常大。随着多边环境协议执行力度的增强,其对贸易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3)环境标志。环境标志是一种印刷或粘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标志。它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及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1978年,德国率先推出&蓝色天使&计划,以一种画着蓝色天使的标签作为产品达到一定生态环境标准的标志。发达国家纷纷仿效,如加拿大叫&环境选择&,日本有&生态标志&。美国于1988年开始实行环境标志制度,有36个州联合立法,在塑料制品、包装袋、容器上使用绿色标志,甚至还率先使用&再生标志&,说明它可重复回收,再生使用。欧共体于1993年7月正式推出欧洲环境标志。凡有此标志者,可在欧共体成员国自由通行,各国可自由申请。
(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0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汲取发达国家多年环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并颁布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得到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现在,国际上采购商在要求有is09000质量证书的同时,还要看有无is014000环保证书,对于产品质量不相上下的企业,通常足优先挑选那些两证齐全者,因为这表明产品符合国际环保要求,有利于达成国际贸易订单。不言而喻,没有通过is014000认证企业的产品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5)绿色补贴。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却因此而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企业本身无力承担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政府有时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对此,发达国家以违反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定为理由,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口。最近美国就以环境保护补贴为由,对来自巴西的人造橡胶鞋和来自加拿大的速冻猪肉提出了反补贴起诉。这种&绿色补贴&壁垒有日益增加之势。
3.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的作用
环境贸易壁垒措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一国的环境安全已经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及经济安全等构成完整的安全概念。建立有效的绿色贸易壁垒体系可以帮助一国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体现消费者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等合理要求。另一方面又可成为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挡箭牌&。一般来说,能够构筑绿色壁垒的只有已经掌握处理工业污染技术的发达国家,受害者则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因为它们在环保技术上处于劣势
(三)社会贸易壁垒措施
社会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社会壁垒由社会条款而来,社会条款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法律文件,而是对国际公约中有关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工权利、劳动标准等方面规定的总称,它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辅相成。国际上对此关注由来已久,相关的国际公约有100多个,包括《男女同工同酬公约》、《儿童权利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劳工组织(ilo)及其制定的上百个国际公约,也详尽地规定了劳动者权利和劳动标准问题。为削弱发展中国家企业因低廉劳动报酬、简陋工作条件所带来的产品低成本竞争优势,1993年在新德里召开的第13届世界职业安全卫生大会上,欧盟国家代表德国外长金克尔明确提出把人权、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纳入国际贸易范畴,对违反者予以贸易制裁,促使其改善工人的经济和社会权利。这就是当时颇为轰动的&社会条款&事件。此后在北美和欧洲自由贸易区协议中也规定,只有采用同一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国家与地区才能参与贸易区的国际贸易活动。目前,在社会壁垒方面颇为引人注目的标准是sa8000,该标准是从is09000系统演绎而来,用以规范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管理。通过论证的公司会获得证书,并有权在公司介绍手册和公司信笺抬头处印上sgs&ics论证标志和cepaa标志。此外,它们还可得到sa8000证书的副本用于促销。欧洲在推行sa8000上走在前列,美国紧随其后。欧美地区的采购商对该标准已相当熟悉。目前全球大的采购集团非常青睐有sa8000认证企业的产品,这迫使很多企业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申请与维护这一认证体系,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成本。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劳工成本是其最大的比较优势,社会壁垒将大大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
(四) 反倾销壁垒措施
1.反倾销的基本概念
倾销,英文为:dumping.意为把大量廉价无用的东西堆放在一起。用在贸易中,即:在正常的贸易交往过程中,一项产品以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人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倾销的动机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销售过剩产品,有的是为了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出口,但只要对进口国某一工业的建立和发展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威胁或实质性阻碍,就会招致反倾销措施的惩罚。
2.反倾销的判定原则
根据《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94》第6条和《wto反倾销协议》的规定,确定某一进口产品是否造成倾销,主要是看这一产品是否以低于正常价值在国外市场销售。具体来说,是看这一产品价格是否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a)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正常情况下用于国内消费时的可比价格;b)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则低于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或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技术加上合理的管理费、销售费等费用和利润。如果符合其中任一个条件,则倾销存在,否则不算倾销。
3.反倾销壁垒措施的作用
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反倾销手段与其说是对不公平贸易的反击,倒不如说是对进口的歧视性限制。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很多国家越来越多地诉诸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等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
四、我国遭遇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遭遇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现状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贸易壁垒摩擦的最大受害国,出口日益受到其他国家的关注和牵制,特别是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制约在加大。我国在对外贸易活动中遭遇着多种类型的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
1.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制约作用迅速上升
随着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不断增加。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限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市场准入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直接影响就是我国的许多产品由于技术因素无法进入目标市场或被迫退出目标市场。
(2)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技术投入直接增加了产品的成本,进口国内缺少的先进检测设备和获取相关认证也都增加了出口产品成本,从而丧失了产品的价格优势,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例如:日本对中国大米的农药残留量,从原来的65项检测指标增加到104项;欧盟对中国茶叶的检测指标从原来的72项增加到现在的134项。商务部发布的《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调查报告显示,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发展的影响形势依然严峻,在我国22大类出口产品中,2005年有18类遭遇直接损失,损失达到691亿美元,贸易机会损失达到1470亿美元。
2.绿色贸易壁垒日趋强化,出口贸易将不断遭到限制和打击
我国各类出口所受到的绿色壁垒限制不断增加。农业产品农药残量等有害物质超标,进而影响到海产品、畜产品、纺织品、食品等出口屡遭禁入、退货或索赔。我国工业整体技术标准低,更未重视产品的绿色标准,在越来越高的绿色标准面前,我国传统出口产品中的机电、纺织、建材、清洁用品受到了更多的限制。欧盟、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德国也相继对电子、机械和电器产品实行认证制度,对我国电视机、收音机、灯具等出口造成了极大困难。包装材料、包装技术难以适应。
3.劳工标准壁垒的影响已经明显
由于&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的制约,使在国际贸易中痛失订单的中国企业逐年增多。据厦门市经发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4月,先后有200多家厦门企业跌倒在这项新的贸易壁垒前。厦门的这200多家企业因不具备欧美采购商委托的第三方验厂调查结果而将订单拱手让与他人。业内人士指出,以工作时间为核心要素的sa8000带给珠三角与闽南等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影响已经凸显。从该标准影响的具体行业看,电子、纺织、服装、家具、制鞋、玩具、塑料加工等企业受到冲击较大。
4.反倾销案件日渐增多
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3.6%猛增至目前的20%。远远超出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据统计月的101起反倾销新立案中,有30起是针对中国产品,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18起。反倾销调查所涉及的行业之广,这是我们在入世初期所没有预料到的。在我国频遭欧盟、美国的低价调查时,中国企业的后果多为承受高额的税率或退出该市场。而当这些产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时,新转移到的国家必会担心自己本国市场同样会遭遇欧盟、美国面临的境况,导致重重阻力。发展中国家成了对华反倾销的新生力量,与发达国家一起,共筑新形势下的对华贸易壁垒。
5.知识产权问题成为出口的新制约因素
外国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占领高新技术市场;我国制造产品出口因知识产权问题频频受阻;外国公司收取较高专利使用费,我国廉价劳动力形成的出口优势被削弱;我国传统产品也面临知识产权威胁;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我国一些知名企业受到打压;国内企业申请海外专利遇到高费用门槛等方面。中国企业以低价格战略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面临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产权围剿。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dvd专利纠纷&,&思科起诉华为&案件等都是对此论断的有力佐证。
(二)我国遭遇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发展趋势
从当前形势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对外贸易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出口增速将继续高于世界贸易平均增速和大多数国家的出口增长水平,与一些国家的双边贸易失衡状况恐将难以得到完全解决。由此,我国出口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遭遇贸易救济措施及贸易壁垒也难以避免,各种贸易争端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我国企业将因此增加参与国际贸易的成本,面对更多的冲击和挑战。
1.涉及范围面不断扩大
非关税壁垒措施涉及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涉及到轻工、纺织、机电等我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最近欧盟将准备对我国的连接紧固件反倾销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外,在中欧、中美就纺织品问题达成一致后,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在纺织品方面的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显现。近期国外还高度关注我钢铁、白色家电等产品,摩擦可能会接踵而至。
2.与我国发生经济贸易摩擦的国家在不断增加
在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不断增多的同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呈扩大化趋势。目前,印度、土耳其、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数量占案件总数的60%。
3.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保护手段日益增多
反倾销仍是国外对我使用最多的贸易救济手段。根据wto统计,年我已连续十一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在wto成员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中,约1/6是针对中国的。2005年我遭遇反倾销调查共达51起,为历年来最多。部分wto成员援引我国加我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对我发起的特保调查增多。此外,发达国家同时还利用技术贸易壁垒、技术标准、检验检疫等非关税壁垒和手段,限制我产品出口。
4.发生贸易摩擦的领域日渐扩大
发生贸易摩擦的领域由商品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金融、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由企业微观层面向宏观体制、制度层面延伸。特别是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等方面面临的压力增大。
五、我国遭遇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原因分析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大,我们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国。从1995年开始,中国已连续十多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贸易地位的迅速提高
随着我国对外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加上与主要工业国的贸易不平衡状况日益加剧等原因,使美、欧等贸易大国产生了恐惧感,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害怕对他们产生经济威胁,于是这些国家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抵制。
(二)世界整体政治经济动荡不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动荡不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正处于结构升级和调整的重要时期,迫于政治、经济、社会的压力,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频频运用贸易保护措施来取悦国民。欧盟和美国一些利益集团在就业等问题压力下,就对早已不具比较优势的夕阳产业进行保护,如钢铁产业。
(三)我国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出口贸易秩序仍旧混乱
企业靠低价进行出口竞争当前还很严重,甚至这种竞争打到了国内,在广交会上,外商都知道同样产品在不同展台有不同的价格。当中国出口产品低价竞销到一定程度时,国外就会设置贸易壁垒来保护国内市场。
(四)我国企业自身实力不过硬
我国的出口增长依然停留在依靠产品数量扩张上,出口产品结构还不尽合理。很多地方出口结构类似,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少,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由于这些产品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低,在国际竞争中优势明显,与当地产业不断发生冲突,因此一些国家制定的针对中国产品的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多。
六、我国应对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对策分析
(一)我国应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措施
1.政府层面
政府要在多双边的磋商和谈判中关注非关税措施问题,积极通过多双边的渠道打掉对我国歧视性的非关税措施,为企业争取相对公平的外部环境。
(1)支持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相关组织的活动和国际规定及标准制定的意见咨询和评议,力争在制定初期打掉其中不合理的部分。
(2)在多双边的磋商和谈判中关注非关税壁垒问题,争取与主要贸易伙伴在进出口产品市场准入方面建立合作磋商机制。
(3)通过推动和倡导贸易投资便利化,从局部先消除或突破某些非关税壁垒的制约,并积极探索化解贸易摩擦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相结合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努力建立稳定、公平的对外经济环境。
2.行业层面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单打独干的营销方式并不适合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国际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行业协会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1)行业协会作为这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帮助生产者协调出口价格,使我国产品压价竞争、自相残杀的情况减少
(2)行业协会可以在对外宣传、谈判、销售等提供服务,承担大量的产前、产后的工作;
(3)通过跟踪外国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变化动向,建立预警机制,使企业及时掌握国外市场贸易壁垒信息。
3.企业层面
企业要提高标准化意识,积极开展国际认证,提高产品自检自控能力,避免低价竞争,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1)企业要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产品加工销售,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要重视产品的技术标准、质量与品牌,增强自身技术力量,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使产品符合进口国技术标准的规定。
(2)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 做好出口产品原产地认证、国际质量认证、安全认证、环保认证等,获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通行证。
(3)企业要结合国际市场发展的特点,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建立和完善基地备案制度,加强源头管理,提高自检自控能力。
(4)要把应对反倾销列入企业的常态管理中,规范自己的法律制度,重视日常经营管理,加强自律,积极主动申请市场经济地位,有效地参加反倾销应诉。
(二)我国应对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实施难点
1.由于入世不久,长期游离于wto多边贸易体系之外,使得我国对wto其他成员的贸易壁垒协定的有关规则不熟悉,不能用wto的贸易争端机制来解决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的歧视性、非合理的贸易壁垒,很容易遭受损失。
2.我国现在处于一个科学技术并不十分发达的发展中国家,遭遇的绿色壁垒、技术性壁垒屡见不鲜。我国出口主要集中于美、日、欧盟这三个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源地,而我国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由此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较低。另外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重视不够。我国宏观管理层次上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缺乏了解,对出口企业破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宏观指导不够。
3.中国企业产品出口往往表现出重量不重质,参与国际竞争缺乏长期战略眼光和可行性的战略方案。不重视品牌塑造,主要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开拓市场,而此番价格竞争势必会造成事实上的倾销。
4.我国有些企业产权不清,利益不明,为了达到出口增长的利益,不惜成本到国外倾销,由于企业又挂靠在某些政府之下,因此,由于出口造成的损失就由政府补贴,最终会遭受国外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而蒙受损失。
以反倾销、环境壁垒、技术性壁垒和绿色壁垒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与传统的贸易壁垒而言,更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和针对性。面对新形势,我们需要加强我国对外发展战略的研究,集中精力谋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加对外合作的实力,找到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政府与企业齐努力,加强立法,建立针对各种类型壁垒的预警机制,下大力气科技攻关,争取早日拿到各种国际认可的通行证,这才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马进军:《入世后中国农产品出口遇到的绿色壁垒及其成因和对策》,国际商务研究,2007
2.陆燕:《非关税措施创新发展的特征、原因及影响》,《国际贸易》杂志,2006年第10期。
3.蒋德恩:《非关税措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版。
4.高文书:贸易技术壁垒经济分析;财贸经济;2003年09期。
5.张海荣:我国外向型经济遭遇绿色壁垒的博弈分析及对策;商业研究; 2007年06期
6.郭琼丽:《贸易壁垒概述》,南方网 日
7.黎友焕:sa8000新贸易壁垒浮出水面.经济导刊[j],2004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河北招聘网,,,石家庄招聘会
【打印文章】
关于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新形式相关的文章:
最新招聘会信息:
| 联系我们 |
河北博才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大纲模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