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qq2012腾讯官方下载年为止我国已有多少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成立

中国可以购买的基金类型有哪些_百度知道
中国可以购买的基金类型有哪些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这要看情况),通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  (2)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资基金公司的形式设立,通常称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通过基金契约设立,通常称为契约型基金。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均为契约型基金。  (3)根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基金等。
其他类似问题
29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给你推荐现在五家最牛的基金公司,它旗下的产品,你都可以放心考虑的: 易方达:易方达成立于2001年,股东由广东粤财、广发证券、广东美的、重庆国投和广州市广永国资构成。截止今年二季度末,易方达管理着5只开放式基金和4只封闭式基金,合计管理资产规模为251亿元,排名43家基金公司的第六位。这些基金具备了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包括有股票型(包括指数增强型)、股债平衡型和货币型等。近期,该公司正在发行低风险的易方达月月收益中短期债券基金。 招商:招商成立于2002年底,股东由招商证券、ING、中国电力财务、中国华能财务、中远财务组成,是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截止今年二季度末,招商管理着5只开放式基金,其中包括1只股票基金、2只平衡基金、1只债券基金和1只货币基金。合计管理资产规模为317亿元,排名第四位。 嘉实:嘉实成立于1999年,股东由中诚信托投资、立信投资、德意志资产管理(亚洲)组成,是一家新近转型为中外合资的老基金公司。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嘉实管理着8只开放式基金,2只封闭式基金,其中包括4只股票基金、1只含股债基金、1只债券基金和1只货币基金。合计管理资产规模为205亿元,排名第七位。近期,该公司正在募集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 广发:广发成立于2003年,股东由广发证券、广州科技、烽火通信、香江投资组成。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广发管理着3只开放式基金,其中包括2只股债平衡基金和1只货币基金,合计管理资产规模为66亿元,排名第21位。 诺安:诺安成立于2003年底,股东由北京中关村、中国对外经贸信托、中国新纪元组成。截止今年二季度末,诺安管理着2只开放式基金,其中包括1只股债平衡基金和1只货币基金,合计管理资产规模为42亿元,排名第25位。 五家基金管理公司概况 基金公司 管理基金数量 管理资产规模(亿元) 成立时间 主要股东 开放式 封闭式 总计 招商 5 0 5 317.17
招商证券、ING Asset Management B.V.(荷兰投资)中国电力财务、中国华能财务、中远财务 易方达 6 4 10 251.17
广东粤财、广发证券、广东美的、重庆国托、广州市广永国资 嘉实 8 2 10 205.67
中诚信托投资、立信投资、德意志资产管理(亚洲) 广发 4 0 4 66.83
广发证券、广州科技、烽火通信、香江投资 诺安 2 0 2 42.5
北京中关村、中国对外经贸信托、中国新纪元 数据来源:聚源系统 综合来看,这五家基金公司除广发、诺安外,易方达、嘉实和招商已处于最大资产规模基金公司之列。43家基金公司的平均管理资产规模为99亿,广发、诺安低于这个水平。招商基金依靠货币基金跻身前列,若剔除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仅在46亿。投资管理经验方面,嘉实基金成立时间较长。并且,招商和嘉实作为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外方股东在资产管理方面具有较强实力。 从目前的基金产品线看,嘉实、易方达、招商相对比较全面,高、中、低风险基金均有,诺安作为新基金公司,还处于相对弱小阶段。 嘉实、易方达以高风险的股票基金数量较多,诺安、广发在发展初期和当时市场环境更倾向开发中、低风险基金产品。 五家基金公司推荐基金名单 基金公司 投资风格倾向 重点关注基金 适合投资者类型 易方达 进取 易方达策略成长、易方达50、易方达平稳增长、基金科汇、科讯、科翔 中、高风险投资者 广发 进取 广发聚富、广发稳健 中、高风畅功扳嘉殖黄帮萎爆联险投资者 嘉实 偏进取 嘉实理财增长、嘉实成长收益、嘉实沪深300 偏高风险投资者 诺安 偏进取 诺安平衡 中等风险投资者 招商 偏保守 招商平衡、招商债券、招商现金 中、低风险投资者 五家基金公司今年二季度重仓股名单 基金公司 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 合计占公司总净资产比例 易方达 上海机场、长江电力、贵州茅台、招商银行、宝钢股份、 41.2 0% 西山煤电、中国联通、苏宁电器、双汇发展、赣粤高速 嘉实 上海机场、华侨城A、天 津 港、宝钢股份、同 仁 堂、 27.25% 国电电力、盐田港A、长江电力、上港集箱、中原高速 广发 上海机场、贵州茅台、盐湖钾肥、赣粤高速、双汇发展、 32% 云南白药、烟台万华、长江电力、海螺水泥、苏宁电器 招商 中兴通讯、贵州茅台、长江电力、华侨城A、上港集箱、 42.22% 上海机场、福建高速、中海发展、福耀玻璃、威孚高科 诺安 长江电力、上海机场、宁沪高速、招商银行、现代投资、 36.33% 歌华有线、华侨城A、宝钢股份、深赤湾A、赣粤高速 材料来源:
提问者评价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基金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个投资者走进银行时,他需要做的不是向理财理询问“现在有什么理财产品正在发售”,而是“我究竟需要怎样的理财产品”。考虑相对稳健型债券基金,因为它的抗跌性要比股票型基金好。另外,还可畅功扳嘉殖黄帮萎爆联以考虑一些亚洲地区的债券基金,以及国内大型公司的海外债券,都是可以选择的门类。“购买理财产品,还要具备理财知识和需要有更高的‘财商’,对市场要有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去挑选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产品。股票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外资变内资
次新基金公司转型潮起|基金|股权_凤凰财经
外资变内资
次新基金公司转型潮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命运多舛的原纽银梅隆西部基金面临新的转折。西部证券10月24日公告称,该公司旗下控股的纽银梅隆西部基金正式变更为内资企业,更名为西部利得基金管理公司。西部证券依旧持有该基金公司51%的股权,第三方财富机构——上海利得财富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利得财富”)持有49%的股权。
刊发于总2083期《中国经营报》[基金]版 0条评论 被次查看收藏命运多舛的原纽银梅隆西部基金面临新的转折。10月24日公告称,该公司旗下控股的纽银梅隆西部基金正式变更为内资企业,更名为西部利得基金管理公司。西部证券依旧持有该基金公司51%的股权,第三方财富机构——上财富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利得财富”)持有49%的股权。“上任总经理离职后,我们的总经理一职目前虚位以待,正在通过社会招聘的方式招募。公司各方面的业务还在正常运营。”西部利得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西部利得基金)的相关人士透露。随着外方股东的撤资,中资第三方财富机构的入股,这家历经波折的 “60后”基金公司是否将走上坦途,还需拭目以待。百废待兴斥资1.47亿元受让纽银梅隆资管持有的49%股权,利得财富一举成为西部利得的第二大股东。尽管总经理一职还未定,但显而易见的是,摆在其面前的将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摊子。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公司,受累于中外方股东之争,可谓是内伤累累。早在原纽银梅隆西部基金成立之初,就传出人事地震的消息。当时,从首席市场官陈鹏、总监林烨含到一线市场员工,都在动荡之中,原因是中外合资基金公司成立之初,在投资理念、企业文化、营销管理方面差异比较大,磨合痛苦。市场低迷加上公司治理不善,连年亏损也在市场预期之内。从其大股东西部证券历年年报中可以看出,在股市持续低迷的2011年,原纽银梅隆西部基金亏损4248万元,在2012年虽然有所起色但仍亏损1331万元,2013年亏损4338万元。在低迷的市场下,尽管基金公司股东对亏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当3年的亏损总额近亿元,股东们坐不住了。2013年年初,原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发布公告,称其总经理胡斌正式辞职。随后的3月27日,招商基金前副总经理陈喆走马上任总经理一职。在此后一个月不到的4月23日,大股东西部证券和纽银梅隆宣布同比例增资1亿元的计划,使其注册资本增加至3亿元成为当前注册资本较高的公司之一。随后,陈喆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并花巨资四处聘请人才,却动了元老级别员工的利益。2013年年中,纽银梅隆西部基金的基金经理李健和投资副总监闫旭毅然出走,时隔不到一年,随着外方股东将股权予以转让,陈喆也黯然而去。随着总经理和核心投研人员的离开,该基金的管理规模正在进一步缩水。截至目前,该基金旗下仅有4只基金,分别成立于2011年和2012年。近日公布的三季报显示,西部利得基金旗下的基金全线遭遇净赎回。具体而言,西部利得策略遭遇0.45亿元的净赎回,而西部利得新动向遭遇0.09亿元的净赎回。而两只债基的情况则不同,西部利得稳健A遭遇0.058亿元的净赎回,而C类则遭遇0.0399亿元的净赎回。另一只债基西部利得稳定增利A遭遇到的是0.002亿元的净赎回,C类遭遇到的是0.0034亿元的净赎回。根据好买基金的统计,原纽银梅隆西部基金的净赎回比例高 16.83%,在公募基金公司里居前。财汇数据统计显示,其管理资产净值规模仅2.96亿元,其中几只基金已濒临清盘线。“我们正在考虑对这些濒临清盘线的基金进行转型或者清盘。”西部利得基金上述人士说。据悉,目前的基金经理有4个,分别为傅明笑、付琦、刘吉林和陶翀。“指数基金获批后,还会有一名基金经理上任,我们也有一些储备人才。”西部利得基金相关人士说。随着利得财富的入股,西部利得基金或迎来新的转机。此前,利得财富觊觎公募基金市场已久。2013年,利得财富就收购了一家基金公司子公司的股权。资料显示,2013年7月,华富基金子公司上海华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华富基金持股91%,两位自然人股东汪开振和崔兴奎分别出资120万元和60万元,各获得该子公司6%和3%的股权。作为第一家同时入股基金公司和基金子公司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利得财富的目标正瞄准利用自己的包销能力打造全集团。“我们看好的不仅仅是基金子公司的牌照,还有专户和公募业务。在公募方面,我们比较关注QDII产品,以及一些权益类产品,毕竟我们固定收益产品比较多,但这些方面就欠缺。”利得财富相关人士说。次新基金回归内资对一些中外合资的次新基金来说,回归内资已成为一种趋势。除了西部利得基金,道富基金也发生了股权改变。9月24日,道富基金公告,宣布正式更名为“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融基金”)。此举意味着,其已不再是一家合资型基金公司,而变为了一家全中资的信托系基金。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日前,原外方股东道富环球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已将其所持有的道富基金49%的股权全数转让给了上海融晟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晟投资”),并完成了相关变更事项。道富基金,即现在的中融基金最新股权结构为,中融信托持股51%,融晟投资持股49%。公开资料显示,道富基金成立于2013年6月,是一家“80后”的次新基金公司。今年6月,就已有消息传出,因中外方股东在管理理念上出现分歧,道富环球欲退出。此前市场已有预期,中融信托或将接盘道富环球抛出的道富基金股权。如今看来,虽然没有直接接手,但中融信托的主导地位已经稳固确立,这由公司更名后直接冠名“中融”即可窥一斑。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766582
播放数:1079475
播放数:113238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切换科目]
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
)年首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获准筹建,标志着中国基金业的对外开放正式拉开序幕。A.2000B.2002C.2003D.2005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计算机行业B.通讯行业C.生物医药行业D.自行车行业2A.交易费用B.结构风险C.利率风险D.非系统风险3A.名义值法B.敏感性法C.波动性法D.VaR法4A.证券投资决策B.证券投资管理C.证券投资执行D.证券投资评价5A.日B.日C.日D.日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股票/基金&
&个人门户&
导读:从2002年12月,第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招商基金成立,从此合资基金走过十年――2012年10月,招商基金摇身演变成了纯本土公司,这似乎是这些年合资基金公司的剪影:从万众期待、悉心呵护到泯然众人、黯然淡出。
   如果说本土公司股东之间存在冲突,更多是在利益层面,而合资公司冲突是来自于理念和彼此的不认同,难以调和。这十年,合资之路的艰难,估计总经理最有发言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熟稔地周旋于中外方。国海富兰克林是个经典样本。[]
合资基金十年
&&&&2002年12月,第一家合资基金招商基金成立,到今年走过十年。
异类:海富通基金
  2002年12月,首家合资基金公司――招商基金成立,拉开了国内基金业对外开放的序幕。
  合资之路多艰,曾经勾起资本市场许多美好想象的合资基金悄然走过十年,整体表现并不出色。相反,中外股东方为争夺公司控制权不断博弈和交锋的故事不绝于耳,基金业甚至有“合资陷阱”之说。
  不过,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却是一个异类,作为首批成立的合资基金公司,在公司成立的首个十年里,团队始终保持稳定的低流失率,规模总体维持持续增长态势。
样本:国海富兰克林基金
  从2002年12月,第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招商基金成立,从此合资基金走过十年――2012年10月,招商基金摇身演变成了纯本土公司,这似乎是这些年合资基金公司的剪影:从万众期待、悉心呵护到泯然众人、黯然淡出。
  如果说本土公司股东之间存在冲突,更多是在利益层面,需要的只是利益分配的机制平衡,而合资公司的冲突是来自于理念和彼此的不认同,难以调和。这十年,合资之路的艰难,估计总经理最有发言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熟稔地周旋于中外方。
  国海富兰克林是个经典样本。
揭秘:国富投研独秀之谜
&&&&中外股东纷争不断,总经理频繁换人的国海富兰克林,还能维持住不错的局面和市场地位,投研是基石。在基金公司为投资业绩绞尽脑汁的时候,上层架构有点乱的国海富兰克林业绩保持稳定,或许以下四个方面可以解开这个谜团:一、总经理不参与投资,二、基金经理全权决策,三、研究员不设末位淘汰,四、不设双基金经理。
  在国海富兰克林,投研体系相对独立,内部人士透露。
  国富的投研部自成一国,即使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总经理李雄厚,也无法干涉投研的决策。
  这源于富兰克林体系的传统,总经理仅管行政和销售,没有权利管投资。
  在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理拥有充分的投资决策权,在仓位、行业和个股选择上在任何时候都不受总经理、投决会和部门主管的干涉,唯一受到风控规则的制约。
   这一点,许多公司规则上都有,但基金公司并不一定能做到,投资总监,总经理干预投资在业内并不罕见。
  “投研团队定了两个规定:其一,投资总监、总经理不得在任何时候干涉投资决策。基金经理的授权,仓位、行业、个股选择,全是自由决策。其二,研究员推荐给基金经理的股票如果有所下跌,基金经理承担主要责任,而不是研究员。”国海富兰克林某核心人士介绍。
  国富基金经理透露,在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理拥有充分的投资决策权,在仓位、行业和个股选择上在任何时候都不受总经理、投决会和部门主管的干涉,唯一受到风控规则的制约。
  这一点,许多公司规则上都有,但基金公司并不一定能做到,投资总监,总经理干预投资在业内并不罕见。
  还规定研究员不设末位淘汰,基金经理不设双基金经理,这是给投研团队稳定安全的感觉,权责明晰。[]
  国富基金经理透露,在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理拥有充分的投资决策权,在仓位、行业和个股选择上在任何时候都不受总经理、投决会和部门主管的干涉,唯一受到风控规则的制约。
  这一点,许多公司规则上都有,但基金公司并不一定能做到,投资总监,总经理干预投资在业内并不罕见。
  还规定研究员不设末位淘汰,基金经理不设双基金经理,这是给投研团队稳定安全的感觉,权责明晰。[]
女人国:国富三个女强人的对台戏
&&&&金哲非是国富第三任总经理。她离开公募基金业的时间并不太久,总有人提起这位投资风控出身的总经理。在她的任期内,国富被业界戏称“女儿国”。发生在总经理金哲非、董事长张雅锋以及督察长吴显玲三位女强人之间的“女人戏”,搅和了国富的一池春水。
  令金哲非在董事会处境尴尬的是2011年初的董事长调整。
  这次交锋将金哲非、张雅锋、吴显玲之间的矛盾搬上了台面,2010年6月,当时张雅锋卸任国富董事长,国海富兰克林董事长则由原督察长吴显玲接任。这对早已与吴显玲矛盾重重的金哲非来说,有点尴尬。
  2011年3月,国富召开董事会,中方股东国海证券将上述问题一起摆上台面,提出罢免金哲非。虽然所有的外方董事均投出了否决票,一致保金哲非,但金哲非最终还是被董事会“投”出了局。
  “金哲非不适合当总经理,不是个很适合的经营人才。”国海富兰克林几位高层认为。虽然金哲非的经营才能受到质疑,但她在投资和组织架构方面的贡献却得到认可。
  “金哲非多年的海外背景导致她性格西化,国海证券那一套她不接受。打交道是金哲非的弱项。”某位与金哲非曾经关系亲近的国富核心人士说。
  这样的风格,让她与董事会成员和其他高管的产生了距离。“在任三年,金哲非很少和高管开会,也不参加中层定期会议,除了与她走得近的高管,别人听不到她的意见。”国富某前任高管说。
李雄厚:突然的幸福 无功无过的一年
&&&&选择李雄厚,是个出乎预料的安排。李雄厚坐上了国海富兰克林总经理的这把交椅。接连而来的,是国富的大换血,仅中层员工的离开和变动就不下十人。李雄厚能为国富带来什么?他现在在走哪一步棋?
  短短两年,升任总经理,李雄厚足够幸运。
  据透露,李雄厚出任国富总经理并不是国海或者富兰克林的首选,而是双方妥协的结果。“确认金哲非的离开后,中外股东双方分别提出新的总经理人选,但是都被对方否决了。中方不买外方的帐,外方也不愿意认同中方的人选。”一位与国海富兰克林双方股东关系亲近的国富员工说。
  有时候一个伟大的决定,背后是一个尴尬的过程。也许李雄厚本人都没想到自己能如此迅速成为国海富兰克林第四任总经理。[]
  李雄厚担任总经理这一年,国海富兰克林的表现可以算是无功无过。
  据上海财汇数据统计,2011年3月底,国海富兰克林的总份额为148.82亿份,曾于2011年9月底上升为163.68亿份,今年在净赎回加剧的态势下,年中基金份额减为156.67亿份。
  而在基金规模方面,2011年第一季度末,国海富兰克林的最新资产规模为168.58亿元,并于2011年年中上升为也173.25亿元,但今年年中基金规模又降至151.859亿元,低于李雄厚接手国富总经理时的规模水平。[]
十年: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
&&&&十年前,合资基金公司顶着巨星光环,市场和监管层报以厚望,所谓国外的月亮圆,期待外资的进入能给公募市场注入先进的投资理念和合规风控体系。十年后,40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占据了全部73家基金公司超过半壁江山。应当说,外资的确在投资理念,风险控制上给基金业带来了很多的启迪。
  根据统计数据,40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占据了全部73家基金公司超过半壁江山。其中,27家合资公司成立伊始,外资金融机构就已进驻,称得上“根正苗红”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
  “老十家”中,国泰、华夏、鹏华、嘉实、长盛、富国均为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但是,这六家的外资股东持股比例都很小,不比那些“根正苗红”的合资基金公司33%,甚至49%的持股比例,相较而言,后来加入的外资股东多少有点“玩票”的性质。[]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0月19日,公募基金资产总规模为27986.74亿元,其中33家中资公司总规模为12624.94亿元,40家中外合资公司总规模为15361.8亿元。
  若去除“老十家”基金公司,29家中资公司总规模为7968.96亿元,平均规模为274.79亿元;34家中外合资公司资产总规模为9170.35亿元,平均规模为269.72亿元。中外合资公司平均资产规模比中资公司平均资产规模少5亿余元。[]
  外资的进入没有给基金公司带来亮眼的规模,公司治理却更显混乱。到底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还是“做生不如做熟”一直是中外股东双方真论的焦点。双方都想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话事权,于是不断安插自己人,并且力捧自己人,掌握公司运营实权的基金公司总经理一职成为双方股东利益角逐的关键。
  从全部基金公司来看,超短任期基金公司基本出自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任期为1年、1.5年的总经理不在少数,而中资基金公司总经理平均任期则至少都在2年以上。[]
相关报道&&
(10/30 23:02)(10/30 23:01)(10/30 23:01)(10/30 23:00)(10/30 22:58)
基金市场评论&&
(05/28 22:48)(05/28 22:46)(05/28 22:46)(05/28 22:46)(05/28 22:45)(05/28 13:09)(05/28 10:01)(05/28 08:04)(05/28 08:03)(05/28 08:03)(05/28 06:54)(05/28 06:53)(05/28 06:50)(05/28 05:58)(05/28 03:58)(05/28 03:57)(05/28 03:56)(05/28 03:55)(05/28 01:38)(05/27 20:58)(05/27 17:17)(05/27 17:15)(05/27 16:52)(05/27 16:25)(05/27 16:00)(05/27 16:00)(05/27 16:00)(05/27 15:51)(05/27 15:31)(05/27 10:31)(05/27 10:18)(05/27 10:17)(05/27 10:17)(05/27 10:17)(05/27 09:54)(05/27 09:44)(05/27 09:21)(05/27 09:01)(05/27 08:28)(05/27 08:25)资本持续涌入 逾30家新基金公司申请待批
  “围城”之外,各路资本依然蠢蠢欲动。23日,长江证券发布公告称旗下长江资管获批开展公募基金业务,拿下新年首单公募业务资格;与此同时,目前共有31家拟设立的新基金公司已向证监会递交申请、2家资管机构申请开展公募业务。
  从传统的券商、银行和信托到现如今私募、第三方机构乃至自然人的加入,公募基金控股股东的背景日趋多元化,而各路资本的持续挺近,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市场对于公募行业发展前景的正面预期。
  新年伊始,公募扩容的脚步持续。2月23日,长江证券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长江资管”)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批复》,核准开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
  这是2016年首张获核准的公募业务牌照;与此同时,还有多路资本仍在“城外”静候。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申请数据显示,目前共有31家拟设立的新基金公司已向证监会递交申请;此外,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于去年底申请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
  从时间上看,去年下半年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请步伐明显加快。统计显示,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单月分别有1家、1家、2家、2家、2家新的公募基金申请设立;而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单月申请数量分别为4家、5家、4家、3家、6家和2家,出现了明显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1家公司中,大股东除了传统的券商、银行、信托外,还有私募基金、互联网公司等机构,控股股东背景更为多元化。例如,南华基金由南华期货全资持有,知名私募鹏扬基金、重阳基金亦在申请公募牌照。
  此外,在这批申请名单中,首次出现单位自然人独自申请或多位自然人联合申请设立公募基金的情况。例如恒越基金的股东为单个自然人李曙军,汇安基金由9位自然人联合申请设立,陈继武和李琛联合申请设立凯石基金,谭文清和殷哲联合申请设立的歌斐基金等。
  “各路资本的持续挺进,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市场对于公募行业发展前景的正面预期。”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设立公募基金的限制逐渐放开以及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增强,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有实力的资产管理机构及投资者参与基金公司的设立。
  截至2016年1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01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5家,内资公司56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共10家,保险资管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合计7.25万亿元。(丁宁)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2012腾讯官方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