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润直营店/厂家授权 国产解码器精品Arce mdac5 k701送USB线材 好看吗?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国产精品解码器MDAC5
国产解码器MDAC5我最早是在3月份的上海音响展上看到工程样机的。当时此样机就放在安润的展房里,接一台笔记本电脑开声,3天展会期间过来听的人也不少。我简单地听了一下,很容易判断,这是一台声音品质很好的解码器,但限于时间和环境,也没有过多细听。定性地判断一个产品是好、还是不好,对我来说是无须费很多劲、反复听半天的。之后厂家询问我有什么意见,我只简单地回答了一句:是台好机器,希望早日看到量产上市!
于是厂家加紧了量产工作,终于在五一节前夕把它的首批成品搞出来了。下图是目前在我店里的MDAC5成品样机,我特地拿了一台MDAC2放在它上面,可以直观地比较体积的大小,不难看出,电源分体设计的MDAC5,其体积正好是MDAC2的两倍,也就是说它的主机、电源,都和MDAC2大小完全相同。当然,颜色完全改了,从MDA2的银白色变为纯黑。
下面是MDAC5解码器的背面。左边的是分体式的电源,右边的是主机。图中的MDAC5接着平衡XLR输出。红色的线缆是厂家提供的电源线,从分体电源连接到主机。
再仔细看下MDAC5的主机,它有一对RCA输出、一对XLR平衡输出、一只同轴形式的数字输出、以及5组跳线(中间部位红色的东西)。这5组跳线可以用于控制:1)输出电平是固定还是可变;2)相位正反;3)数字滤波模式;4)去加重电路的开关;5)超取样倍数(默认状态是64倍,但可设置为32倍或128倍)。
MDAC的厂家从一开始就对外包装很用心,包括一千多元的MDAC2,其外包装也是非常正规的,毫无国产HI-FI产品包装上常见的“山寨味道”。这部新出的MDAC5,其外包装也是设计得很用心的,方方正正的纸盒,虽说不上十分漂亮,但扎实、质朴、实用。
这台MDAC5样机已不是全新机,在我之前已经有两位烧友玩过一把。接下来我稍微说说这台MDAC5在我手中的使用情况。
我先必须提一点:MDAC5里面并没有一个单独的、与解码后的模拟放大电路分离的“耳机放大线路”,而是只有一个模拟放大线路,并且耳机输出和机背的模拟输出都受同一个音量控制的控制。(如有说错请厂家技术人员指正。)
在MDAC5背后的5组(6个)跳线中,第一个跳线就是控制输出的,其默认状态是“可调节输出”,关闭该跳线,则变为“固定输出电平”。耳机听音必须在“可调节输出”的模式下进行。此时面板上的音量旋钮是起作用的,可以控制耳机音量,同时控制背后RCA及XLR输出的电平(可以直入后级放大器);如果把跳线设置于“固定输出电平”模式,则可用背后的RCA或XLR输出接入耳放、合并放大器、带音量控制的有源喇叭。注意此时如果在耳机口插上耳机,则一样是无法用音量旋钮控制音量的,音量会是固定的,而且很大声!
这是一个大家必须注意的地方。很多音源,包括CD机、解码器,可以做到背后以一个固定的电平输出信号(给放大器或有源喇叭),同时音量旋钮可以控制耳机音量,而MDAC5做不到。它处于“固定电平输出”时,就无法听耳机,而处于“可调节输出”模式时,可以用音量钮控制耳机听音,但同时背后的输出也是受音量控制的。
原因就是它并未设置一个独立的耳机放大电路,和背后输出信号的那个模拟放大电路,是共用的,而且受同一个音量电位器的控制。这样做当然也有好处——使得主机内部的电路更为简洁。
追求线路的简洁,显然是MDAC5的一个设计要点。为什么它只有USB输入,没有设置同轴、光纤输入?我觉得也是一种追求线路简洁、专用的表现。为此可以牺牲一些功能的多样性。因此MDAC5不能接转盘、不能接声卡,只能以USB线连接电脑。它追求的是这个工作模式下的最佳效果。
MDAC5机背的第3组跳线也是很有意思的。它的两个模式,控制的是数字滤波电路的滤波斜率是陡(sharp roll-off
)还是平缓(slow&roll-off)。哪个模式下声音好呢?我觉得用家可以自己试一试、玩一玩,作为一个有意思的玩法去对待。说实话这个跳线切换来切换去,引起的声音变化是比较微妙的,不是那种一耳朵“Wow!”的区别。我自己觉得在slow
roll-off模式时听起来声音更好一点点。
第4组跳线控制的是“去加重电路”。什么叫去加重、还有与之对应的预加重,感兴趣的人可以自己搜索网络,寻找答案。对我来说,这个跳线的切换也会带来声音的变化,也可作为一种“玩法”来对待。至于哪个声音好?可能与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录音、与不同人的口味,都有关系,我自己觉得这个跳线位于默认的开启状态(也就是关闭“去加重电路”)比较好。
为什么我前面说MDAC5背后有5组、6个跳线呢?因为第5、第6个跳线合起来是一组,组合起来控制解码器的超取样倍数,一共有3种选择:32倍、64倍、128倍。
哪个声音好呢?大家可以自己调整着玩玩,确实3种模式下声音都有细微的差异。我自己辨听下来,觉得超取样设置为128倍时,声音最好,设置为32倍时相对最不好。默认的64倍设置也不错了,但似乎设置为128倍时声音更宽厚自然一些。
我建议大家每个用家都实际试玩一下这些跳线的不同设置。可以锻炼耳力、可以作为一种声音的玩法、可以寻找自己最满意的声音。
对我来说,MDAC5
背后的这5组6个跳线设置,虽然看似麻烦,实际是一个优点。如果用家对尝试、辨听各个跳线模式下的声音区别没有兴趣,只想简单地找到最佳的跳线位置,那我的建议是:第3个、第5个跳线选择OFF(第1个跳线要根据你是听耳机还是接放大器来选)。这样就OK!
在我往下说MDAC5的具体声音表现之前,我必须先说明一下,由于MDAC5采用了异步USB传输技术(Asynchronous
USB),它对电脑的软硬件环境是有一定要求的,已经碰到有顾客反映MDAC5在他的电脑上不规则地出现白噪声的现象(即偶尔发出很响的杂声),结果了解下来,是顾客的电脑配置比较一般。厂家针对这个的建议是,尽量用配置较好、较新的电脑,尽量用WIN7系统。具体可以参看这个帖子的内容:
下面我比较集中地谈一谈MDAC5这个解码器的听感。很多人可能首先会关注,MDAC5
直推耳机时,比起MDAC2来,提升大否?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提升是明显的,而且听各类音乐都很容易感受到这种提升。
总的来说,MDAC5和MDAC2共同的特点,是比较自然、宽松的声音。这是一个基本点。为什么MDAC2不算具有一流的解析、动态、音色,但我还是一直很赞赏认同它的声音?很主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声音在PC上是比较宽松和自然的。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到并不容易。特别是“自然”这两个字,确实是不易的。我听过的一些解码器,可能音色更厚、更暖、解析更高、动态更猛、结像更结实,等等,但在2千元以内的价位,我确实没有听过比MDAC2整体声音更自然的解码器。它的声音也是比较“宽松”的,在PC上容易得到一个不错的听感。比起一些技术上吹得很牛逼,但实际听感“紧窄”的解码器来,MDAC2在它的价位确实是很好的一个音乐伴侣、欣赏音乐的良伴。“紧窄”在其他一些方面可能是男士们追求的,但在HI-FI上,拜托,这两字离我越远、越好!
MDAC5的声底,同样保持着很好的自然和宽松度,可以说,自然+宽松这四个字,同样体现在MDAC5的身上。
不少熟悉MDAC2这部解码器的朋友,都知道它直推耳机时,有一个问题——声音容易偏散。不少人是只把MDAC2作为解码器用,后面加耳放的,为的就是通过给它加更好的耳放,得到一个比直推更佳的听感。与之相比,MDAC5
在直推耳机时,声音已经相当地凝聚、结实,可以说,在用自带耳机口直推耳机时,5比起2来,提升是很明显的。是那种“一耳朵”的分别。我是用HD650、QP450这两副耳机分别直推试听的。
除了凝聚力明显提高、结像更有凝聚的实体之外,MDAC5的声音也更为安定、沉稳。相比之下,MDAC2直推出来的声音有些突前,结像既前突、又偏大和略散,稍微有些冲和压迫感,而MDAC5的声音结像要清晰和凝聚得多,而且不过于突前,而是很稳地呈现在那里。有经验的烧友都不难判断,这是一种更好的、更高一档的声音品质。
整体上说,我觉得MDAC5的声底是十分中性的,并不是那种明显的“染色鸡”或者“味道鸡”。有些人可能把它设想成是一台味道鸡、音染鸡了,那么我在这里肯定地说,我觉得不是这样。它的声音,我愿意用以下词汇形容:自然、宽松、结实、中性、稳定。不管是直推HD650还是QP450,都能反映出耳机本身的特色,而MDAC5在其间并未明显地加入它自己的声音。当然它不可能是完全透明的——没有这样的东西——但它明显不是一个靠添加佐料过日子的机器。
MDAC5直推HD650尤其使我觉得较为满意,低频控制得很结实,不混、不散,全频的平衡性良好,声音的安定感也很好。在PC-FI上,能出来这样宽松、自然、平衡、结实、安定的声音,应该说已经足可满意了。
QP450在用它直推时,出来的声音线条感更强一些,高频线条勾勒得更为清晰,如果录音本身偏亮,比方是一些经过激励器的流行歌曲录音,那么高频会稍亮一些。如果是优秀而平衡的古典录音,则自然流畅的声音难以指摘。当然,450的低频会明显比HD650偏少一些,但质感不错。不是所有人都喜欢HD650那种比较丰满的低频的,根据口味不同,也有人会中意QP450那种稍干、偏少、但很干净的低频。
不少人肯定会很有兴趣知道,MDAC2
加上一台较好的耳放,和MDAC5直推,效果相比如何呢?我特别做了一个对比——MDAC2接入SOLO豪华版耳放,推HD650耳机,与MDAC5直推HD650耳机,进行了一下对比。MDAC2连到SOLO耳放的信号线也用了较好的英国QED签名信号线。
MDAC2、SOLO豪华版、QED信号线,这三样东西加起来,价格要超过MDAC5很多了,要翻倍还多了,但得到的效果呢?
老实说,虽然MDAC2+SOLO豪华版推HD650出来的声音,在某些方面有些优势,但整体上我竟然还是感觉MDAC5直推HD650出来的声音听上去更舒服一些。
为什么呢?“某些方面的优势”具体指什么呢?
是这样的,我觉得MDAC2
+SOLO豪华版驱动下的HD650,动态、低频方面还是有优势的,同时声音的凝聚性也已很好,MDAC2直推时声音发散、发软的问题,得到很大改善,不过
不过MDAC5直推HD650时的声音,虽然低频不那么有力、动态稍弱,但整体上的协调性、柔顺度、安定度,竟然更好一些。听感上主观的感受就是两个字——“舒服”。那是一种自然、不造作、柔顺耐听而放松的声音。相比之下,MDAC2+SOLO的声音还是稍微更“紧”、更“前冲”一点点。
这说明了什么呢?我觉得首先说明了MDAC5内置的耳放已经水准相当不错了,其次,还是再次说明了我以前说过的“音源太重要”的道理。对,不是“音源很重要”,而是“音源太重要”。我用的是“太”这个字。MDAC2作为音源,你后面用再牛逼的耳放,即使用上比SOLO更好的、与HD650更匹配的耳放,也很难在整体上赶超MDAC5了。
MDAC5后面再接耳放(SOLO超线性),和MDAC5
直推的效果,我也做了一些对比,我的感觉是,MDAC5本身的耳放确实设计得比MDAC2明显要好一些,直推时已经可以达到相当不错的效果,外接耳放能带来的提升,就显得比较微妙了,不像MDAC2,靠外接优秀耳放可以轻易得到明显的提高。
许多人喜欢量化,虽然我一般来说是反对量化的,但在这里为形象说明问题,还是愿意很粗略地打个比方:MDAC2直推的效果可能只是5.5分,加了好的耳放可以提高到7.5分,那算是很清晰无误而有意义的提高了,MDAC5直推可能已有7.5-8分,加了好的耳放,可以达到9分,但这种提高已经不能说很明显、意义很重大了。在MDAC5直推耳机效果已相当不错的前提下,虽然接入好的耳放确实可带来一些可闻的提高,但这种提高不总是一耳朵可闻的,从性价比角度算下来是否“划算”,也是值得斟酌的。我个人是这么考虑的。
不过要注意的是,MDAC5的耳机口直推2K档次的耳机,比如HD600、HD650、QP450、D2000等,我觉得是OK的,甚至效果很不错的,但如果拿它直推HD800、T1、PS1000、GS1000等比较难推的耳机,还是有些差强人意的,虽然仍是“可听”,不至于无法听下去,但如果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舍得用这个级别耳机的人,总有一定要求和追求的吧),还是不要用它直推为好。这是我的个人看法,供参考。
下面,我想花点时间,和大家描述一下ARK
MX和MDAC5两台国产精品解码器之间的声音差异。我相信这是很多朋友会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我几个月之前就说过的,我自己也很关注的一个焦点。
对比时,2台解码器都用丽特P100再生电源供电,电源线完全相同(大家知道我手头有2根完全相同的蛇王“毒液”),后端用的是具有一定辨析能力的SOLO超线性版+拜牙动力T1耳机。
首先我必须承认,ARK&&MX与MDAC5这两台解码器,都是好机!我在对比两机时,反复地聆听,一边听,一边我心里对两台机器的设计师都是怀有尊敬的。两位设计师我都认识、见过面、交流过。毫无疑问,国人做出这样的两台USB解码器,我觉得是可以骄傲一下的。
两台解码器很大致地说,声底都是比较中性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两机的声音是一样的!所谓的“中性”,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耳朵听感和理解,包括设计师在内。我相信ARK和MDAC5两机的设计师,都会认为自己的机器更准确、更中性。这是一件个人化的事情。而且公认的“中性声音”也确实是一个范围的概念,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都可说是比较中性的。并不是一个“点”。
很大致地说,如果是在稍一般些的后端上听,比方耳机用HD650而不是T1,或者耳放用2-3千价位档次的,我觉得两台解码器之间的差异点,会模糊很多,甚至会初听上去是一样的、很相近的。
当然,在SOLO超+T1这样具有相当揭示力的后端上,我们还是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两台解码器的不同之处。
如何描述两台解码器声音特性的差异呢?我尽量列一下:
1、从整体平衡度上说,ARK
MX的声音平衡重心略高,MDAC5的平衡方式则重心略低。如果只注意高频泛音的玲珑度、一些主要存在于高频的“细节”,ARK
MX稍微会突出一些。MDAC5重心略低则会表现在中低频的声音略微丰满一点点,多一点点丰满感。
2、声场规模和声场素质方面,我认为两机都是很好的表现,也大致难以分出清晰的高下。播放交响时两机都能表现出一个宽广、规整、稳定的声场,纵深度方面我个人希望可进一步提高。但就USB解码器而言,两者都可算OK了。毕竟,这只是四千不到的USB解码器,并不是ESOTERIC。比起听过的一些声场压缩、紧窄、或者不规整的国产器材来,这两台机器都可算满意了。
3、结像能力方面,这台机器也都是很出色的,在USB
DAC里可算一流,比起一些进口贵价机也毫无逊色之处。不论是乐队组的群感、独唱者、单件乐器,都能形成一个凝聚、清晰、有形体的结像,不散、不蒙、不飘。相对来说,ARK
MX的结像稍微更“结实”一点点,MDAC5稍微化开来一点点;但注意这里的“化开来一点点”并不表示它的结像发散,而是一种健康、自然的结像呈现方式。熟悉现场演奏的人应当知道,在现场听实际的音乐,如果闭目,感受到的结像也不是一个个“针点”的效果,而是稍微化开的感觉。MDAC5给人的就是这种感觉。所以我一开始就说过,它的声音是十分自然的。
4、经常可感觉到ARK
MX的音色会显得素淡一些,而MDAC5的音色显得略浓郁和丰厚一些。比方欣赏人声、JAZZ、乐器不多的重奏音乐,就不难感受到两者的差别。ARK
MX设计师更侧重声底的干净、音色的准确和冷静,这台机器也确实做到了非常干净的声底、很朴素及冷静的音色呈现。我个人并不觉得它的音色偏冷——如果前后端搭配得当的话,ARK
MX的声音不会偏冷,不会给人排斥之感——但如果要说ARK
MX是一台热情的机器,恐怕也是文不对题。而MDAC5的声音,我觉得有些人会喜欢它的“稍浓郁温暖”,也有些人则可能会嫌它“不够干净朴素”。这完全要看各人的系统搭配和听音喜好。
正是由于两台机器设计师的音响审美观的差异,造就了两部颇可玩味的、水平都很高、但存在差异的解码器。整体来说,MDAC5我个人喜欢它的宽厚自然感,虽然声底的绝对干净度不像ARK
MX那么给人印象深刻,甚至可说它的声底有些“毛绒绒”,而没有ARK
MX那种干净、冷静感,但欣赏音乐时,它有讨耳朵喜欢的地方。如果主要听人声的话,很多人可能也会更喜欢它声音容易表现出的“感情”(一种更丰满和浓郁些的音色)。
ARK MX仍是会以结实的结像、冷静朴素的声底、优良的全频细节展现,获得它的粉丝。通过反复聆听,我还是想特别破除一个“传言”——ARK
MX的声音冷,有素质无听感。我再说一次,在搭配良好的情况下,围绕着ARK
MX解码器构建的解码器可以声音一点不冷(当然也不可能搞出很热情的声音),而且所谓“听感”,完全要看每个人的需要:你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听感?是不论什么录音,都播放出华丽浓郁、温暖醇厚的音色?那ARK
MX显然并不能,它的设计师没有这个意图。但如果你需要的“听感”是一种透明、是一种质朴无华,那ARK MX可以表现得非常好。
最后说明一下MDAC5面板上的2个耳机口。据厂家介绍,右边的耳机口里面串了电阻和电感,更适合一些低阻耳机。我实际听下来,觉得左边的耳机口推力稍更大,而右边的耳机口稍更细腻。建议用家把自己的耳机在两个耳机口都试一下,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口味来决定用哪个口。
末了我上两张MDAC5的内部图给大家看看。更多的内部图我发在耳机俱乐部论坛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系统发生错误
Can't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 '/tmp/mysql.sock' (2)
FILE: /www/web/main/vvvdown/public_html/ThinkPHP/Lib/Driver/Db/DbMysql.class.php  LINE: 5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d01 vs mdac5a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