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新塘路120号120急救中心运输单价如何定的

卫星锁定位置 杭州120急救服务升级-长三角频道-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卫星锁定位置 杭州120急救服务升级
来源:钱江晚报
  昨日(12月25日),记者在杭州市120急救中心看到,他们的急救网络正在紧锣密鼓升级中。从2013年1月开始,杭州120急救服务将升级:不管您是移动电话还是固话拨打120,通过卫星定位,马上能锁定您的位置,120急救车“按图索骥”,就能找到患者,为急救争取更多时间。  杭州市急救中心主任应旭F解释说,比如一位外地人,突然生重病,不知道自己的具体地点,只要他拨打了120,告知大致病情,不用说在什么地方,120调度室人员就可以“看到”他,一边派送救护车前往,一边再与他确认身旁最有特点的建筑物。  如果是独居的老人,一旦发病,说不完整自己的住址,也没关系。再不会像以往,因地址不详,让急救车迷路,耽误抢救时间。  据悉,此次升级服务还包括了120与杭州各大医院的音视频通话,以及即时传输医疗数据。  2013年,120急救车将装备上4G网络,接上患者以后,急救医生会马上做相应的急救,同时询问病史,然后,用“iPad”调出患者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立即与送达医院进行音视频联系,报告患者情况,并通过远程监护,把相关数据传给医院急诊室。  比如一位心梗患者,在急救车上就能做完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这个检查,一般是大医院用来判断患者是否心梗、心梗的位置等,有了这个检查确诊,患者到达医院后,有望直接送入抢救室做手术了。  记者了解到,急救车上还能做心电监护、开通呼吸机、检测氧饱和度,这些重要的医疗信息,都能通过4G网络传输给目的医院。  这一移动传输系统,在全国尚属“先进武器”。  硬件提高了,还要提升软件。  如何让急救医生训练有素,在车上就能做出以上初步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还能与医院的医生充分沟通,完成他们下达的急救指令?  据悉,这项120急救医生的培训计划将由浙医二院承担。昨日,浙医二院与杭州市急救中心签约了战略合作。目前浙医二院的急诊医学在国内领先,每年急救中心接诊量10余万人次。  什么情况是最着急的急救情况?很多人都会想到――心脏病,尤其是突然之间心脏停跳的情况,生命是以秒来计算的。心脏呼吸骤停的情况,老百姓又叫“心梗”。  杭州市急救中心做过统计,急救车出车到接上患者,平均用时9.3分钟,而从接上患者到送达医院,平均需要15-20分钟。一位急性心梗患者,从抵达医院急诊室门口到为其开通血管的时间,目前我国需要90分钟。这么一算,让人大吃一惊,原来,真有了急病,即使不出意外情况,还要耽搁这么多工夫。  还有人问,人到了医院,进手术室前这90分钟都用在什么地方了?  一般包括患者的询问病史、抽血、初步检查、调集相应医务人员等。即使开通绿色通道,这些也是不可省略的步骤。但为了抢时间赢得急救,能不能压缩这个时间?  应旭F说,以后,这些准备工作中的一部分,将在120急救车上完成。急救医生与大医院的医生“无缝对接”,预计节省的抢救时间将在一小时左右。“对于一位生命垂危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抢回来一分钟,生还希望就大了几分。”(王蕊、汪丽红、方序)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首页 急救要闻 中心动态
杭州120急救中心的医生向记者“吐槽”电动车酒驾怎么越来越多了
杭州120急救中心的医生向记者“吐槽”
电动车酒驾怎么越来越多了
统计表明,杭州一半以上的车祸伤害与电动车有关
 本报记者&王蕊&本报通讯员&汪丽红&周海斌
& 详见.cn/qjwb/html//content_1746646.htm?div=-1
  杭州120急救中心的医生昨日向记者“吐槽”:每天值班都会碰到跟电动车有关的车祸,“电动车被撞、电动车摔了、电动车撞人……”最近三起“酒驾”的电动车,与汽车、行人相撞后,伤情格外严重。
  杭州120急救中心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杭州超过一半的交通伤害与电动车有关,平均每天会发生近10起。
  急诊室报告
电动车伤害越来越多
超速、酒驾、逆行等是主要原因
前天晚上,在杭州钱潮路上,两年轻人酒后骑一辆电动车,因为行车速度太快,连车带人撞上路边隔离墩。坐在身后的小伙被甩了出去,导致颅骨骨折,当场昏迷;驾车的小伙腰椎受损,两腿不会动了。但救护车到后,他酒劲还没醒,双手乱挥,嚷嚷着“我要救我兄弟!”
时隔没多久,又一个急救电话来了,行人通报:“电动车撞人啦,赶快来!”救护人员赶到发现,又是一起酒后驾电动车事故。路边行人被撞后手骨折。
前些天另一起发生在三堡船闸码头路的酒驾车祸,是电动车在快速行驶下突然转向,撞到了后面疾驰而来的工程车。驾车人头部受轻伤外,手臂、腿上也擦伤。
120急救车医生赶到现场后,受伤的电动车车主一张嘴就喷出浓重的酒气。一个劲叫:“我开电动车,汽车当然要让我!”
昨天,记者拿到杭州市120急救中心进行的院外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分析显示:
2011年比2001年10年间,院外急救病患增长486.53%,达到了7.2万余人。现在急救最多的前3位疾病依次为:创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其中以创伤居首,占31.01%,交通伤病人占创伤类病人的29.1%。
这些交通伤病人中,跟电动车有关的创伤达到5成以上,相当于一年有3000多起,平均每天近10起。患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中年和青壮年,65%为男性。
电动车速度快、酒后骑电动车、抢占机动车道、逆向行驶、闯红灯、随意横穿马路、带人行驶成为主要致伤原因。
  延伸阅读
电动车规定时速20公里
是有道理的
记者从交通管理部门了解到,目前,杭州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到了140多万辆。杭州常住总人口870万,以一户家庭三口人计算,平均每两户家庭,就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
即使不是酒驾,出于安全行车考虑,电动车的时速也不能过快。国家规定是20公里/时以下。而现实中,大部分电动车都超过了这个速度。
杭州有人做过一项路边现场调查,对闹市路口34辆车测速,发现有30辆电动自行车的速度超过20公里/小时,超速车辆比例达88%。其中有6辆电动车的速度超过了30公里/小时,占比17.6%。现场测得的最高时速为37公里。
“时速37公里是什么概念?就是跟市区汽车行驶的速度差不多。如果这种速度下与汽车碰撞,电动车驾驶员会有生命危险;行人如果被撞倒,轻则骨折,重则会危及生命,如果驾驶员自己没有保护措施,也会受重伤。”交警部门一位工作人员昨天对记者说。
急救医生给电动车主的建议
你不妨听听
  电动车作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难以放弃,那么如何安全驾车?急救医生给出以下建议:
  1、限速。控制在规定的20公里时速以内。开车前检查刹车、转向灯等车子性能。
  2、戴头盔。保护最易受伤的头部。
  3、绝对不要酒后驾车,不要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不要在机动车道上开车。
  4、万一碰撞,尽量保护好头部、脊柱(尤其是颈椎)、骨盆及股骨等容易车祸危机生命的部位。可做有意识的翻滚倒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20急救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