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将存款准备金交存于中央银行准备金最早

为什么存款准备金率在西方国家不常用,而我国却被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日常操作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该比率规定一般根据不同存款的种类、金额及银行规模和经营环境而有所区别;(2)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一般地,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只能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也有的国家规定库存现金也可算成法定存款准备金;(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包括存款余额的确定及缴存基期的确定等;(4)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幅度等。
  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两个中介目标,而存款准备金是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
  利率或货币供应量哪个更适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取决于一国经济波动的特定结构。如果一国经济过热或过冷,则大多动用利率或者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并举;如果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则视不同情况而定,如果仅发生通货膨胀而经济增长正常,则大多动用货币供应量;如果既发生通货膨胀经济又过热,则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将会并举。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币值稳定是第一位的。所以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选择的是货币供应量。而存款准备金率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工具之一。
  今年情况是经济发展并非过热,而且刚刚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加上西方国家尤其美国还在大搞量化宽松政策,所以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确定。在这样的情况下,维持利率相对稳定,或只做偶尔调整,是既保持了经济稳定,又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另外,今年的通货膨胀是流动性过多所形成的,提高利率不但回收不了流动性,而且境外热钱出于套利目的,还会想方设法汹涌而入,这样一来,流动性就会更多,反而对冲掉利率调整的效应。所以,央行此前加息,应该是其逆周期监管的举措,同时也是管理人们通胀预期的一个手段,更多的是释放一种信号。
  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存在三个缺陷:一是当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可以变动其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往往被当作一剂“猛药”;三是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影响要通过存款货币银行的辗转存、贷,逐级递推而实现,成效较慢、时滞较长。
所以,从这点判断,央行之所以反复多次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工具,其原因要么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另两大“法宝”失灵或不具备条件,无法发挥作用,要么是央行出于对热钱流入的警惕以及对冲流动性成本的考虑,要么就是央行的预见性太差,没有事先预测到今天来临的通货膨胀有如此之凶猛,所以只能下存款准备金这副猛药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基本上接受了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 ,把确定货币供应量作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美国宏观经济调控领域发生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就是预算平衡案被通过。在新的财政运作框架下,联邦政府已不再可能通过扩大开支、减少税收等传统财政政策刺激经济,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财政政策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作用。这样,货币政策就成为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工具。面对新的局面,美联储决定放弃实行了十余年的以调控货币供应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规则,而以调整实际利率作为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这就是现在美国金融界的“泰勒规则”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于1993年7月22日宣布,美联储决定放弃实行了十余年的以调控货币供应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规则,而以调整实际利率作为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商业贷款其他关注
商业贷款更多文章
Copyright &
Powered by
Inc.          当前位置: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金融机构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这一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是
A、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国内商品价格水平下降B、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供应量减少→投资和社会支出减少→物价水平下降C、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利息率提高→消费需求减少→物价水平下降D、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银行信贷规模降低→国家财政支出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北京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主要考查你对&&宏观调控&&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宏观调控含义:它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财政政策的含义: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货币政策的含义: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宏观调控的特性:1、地位:在尊重市场调节的前提下进行,弥补了市场调节的不足,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道德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调控的主体与特点:国家机关,主要是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宏观而不是微观,间接而不是直接。
3、调控的原因:首先,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有些领域不能依靠市场来调节。其次,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包括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最后,宏观调控有利于帮助人们认识市场的弱点和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4、调控的目标:基本目标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即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其次是增加就业,稳定物价。
5、调控领域:1、有关国家整体经济布局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凡是涉及国家整体经济布局,就是宏观经济调控法要干预的问题。另外,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或者涉及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也是宏观经济调控法所要干预的领域。   2、容易产生“市场失灵”的经济领域   将宏观经济调控界定在容易产生“市场失灵”的经济领域,体现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作用。   3、私人的力量不愿意进入的领域   对私人的力量不愿意进入的或者单个私人的力量难以办好的方面,政府需要直接进入或者以适当的方式促成私人进入。
6、基本原则:1、国家统一决策原则   凡是关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决策应当统一归属于国家的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在拟定关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或者行政法规后应当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实施。2、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平衡原则   市场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宏观经济调控则是要解决这种不平衡。   3、协调原则   4、引导鼓励原则   5、预期原则
7、主要内容:①国家合理地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和措施,如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制定产业政策,以控制总量平衡,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控制货币发行,制止通货膨胀;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等。   ②国家正确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从经济利益上诱导、协调和控制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等。   ③科学地编制各项经济计划,使经济计划建立在有充分科学根据的基础上,使其在中长期的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完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区分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区别和联系:1、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2、联系:(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空的重要方式。(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都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深入理解我国的宏观调控必要性: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②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局限性,而且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宏观调控重要意义:宏观调控是为着经济市场稳定正常运行而制定,是与国民利益息息相关,是为了避免对国家经济受损,而不是针对政府,但是制约不利的市场规律因素,同样就是保持稳定,不产生混乱,这样来想到可以说是政府用政治手段来制约一些对国家不利的投资。同时这是普遍现象,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是适用的。多去了解些资本国家曾因发展自由经济,凭着市场规律而自我调节,而不强调国家干预所导致的数次经济危机,你就会有深刻体会,宏观调控的重要意义。我国的主要目标:①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 ②稳定物价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调节作用的形式。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价大幅上升和通货膨胀,会刺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经济效益下降;如果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则会抑制投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政府可以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乱涨价、打击价格欺诈),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 ③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④ 增加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的情况如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充分就业是我国政府的责任。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劳动供给数量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显得有限。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长期将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落到实处,并严格控制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就业的增加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要增加就业,首先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增加就业的基础。同时还必须提高就业弹性。为了提高就业弹性,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
调控手段:1、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进行调节经济,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如:调整税率、金融、财政补贴等; 2、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主要方法有: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②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进行引导,是一种间接手段,但是是主要手段;如:国家大的投资规划,或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实行配额制度; 3、行政手段,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如利用工商、商检、卫生检疫、海关等部门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产与流通,有直接性、权威性、无偿性、和速效性等特点。如利用工商、商检、卫生检疫、海关等部门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财政政策分类: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①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抑制需求,扩大社会总供给。②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字。 ③稳健的财政政策: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说来,就是十六个字: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货币政策(也叫金融政策):1、分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①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政策):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提高存款准备紧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信贷、抑制投资和消费。 ②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存款储蓄、降低存款准备紧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 ③稳健的货币政策:介入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中间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其特点是: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通货紧缩的风险;既要坚持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对投资过热的行业降温,又要著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2、宏调原则:“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着力协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宏观调控的创立: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   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   经济学家理解这个词就是宏观经济政策。但实际应用上,它的含义是模糊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经济研究部门叫宏观调节部,表明在当时的经济形势下对宏观调节还有一点敬畏,后来改称了“宏观调控”,好像我们对经济的控制越来越加强了。宏观调控最近一段时间又演变为一个长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任何时候都要存在。这种提法把“宏观调控”的意思模糊了,因为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学上就是短期的。
发现相似题
与“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9892100396124690137449133439120748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我们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经济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中央银行。当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中央银行制度,它是各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中央银行有三个重要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央行垄断银行券(如:钞票)的发行,是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银行的银行--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必须向央行交存一部分存款准备金,央行作为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最终贷款人,在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遇到金融危机时向它们伸出援手,最后央行还要组织全国的清算;国家的银行--央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从以上我们可以知道,央行的作用不容替代,最早的央行是由私人银行转变而来的,最早的央行是成立于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1844年英国通过了银行法,英格兰银行成为唯一发行货币的银行,其它银行需要货币只能向英格兰银行支取,英格兰银行就要求其它银行向它交存一部分存款准备金,这就是最早的央行,慢慢的票据交换中心、困难时候提供最后贷款等等,最后成为扮演全英国金融管理机构的角色。&&&我们国家的央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美国的央行是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英国是英格兰银行、欧洲是欧洲央行(统一货币了)、日本是日本中央银行、香港是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中国银行三家;非洲一些国家联合起来成立统一的货币流通区域,成立共同的央行。&&&名词通俗解释: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交给央行的押金;流动性过剩:大家手里的余钱太多了,没地方花;信贷扩张:银行往外贷款太多了;贸易顺差:中国和外国做生意,中国赚外国人的钱比外国人赚中国人的钱多;商业银行:就像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这样的。&&&&&&&&&&&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窗下人语--关于增加存款准备金率和中央银行',
blogAbstract:'&&昨天晚上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再次增加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应对一直以来流动性过剩的手段之一,说明中国目前的信贷扩张和投资反弹问题仍然严重,从去年4月开始,央行已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3次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2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最近一次加息是在上月17日,一方面流动性推动了国内信贷和投资的攀升,另一方面说明提高准备金率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从央行的这些措施或者说工具的运用上讲,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发行央票以及货币掉期实际上都是采取“堵”的措施,央行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在堵的同时也适当进行疏呢,疏,包括争取扩大内需、减少贸易顺差、优化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理顺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融资中的渠道性堵塞问题,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深化资本市场的层次等等,这是需要切实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4,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预示着什么?
日期: 13:35
作者: 来源: 中国农业推广网
下载文件:&&
&&&&大家知道,随着社会的进步,银行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通俗地讲,如果银行出现问题,对经济的影响是致命的。为了减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发达国家推出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即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上缴中央银行,称之为法定存款准备金。这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假设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5%,就意味着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的存款,就要上缴中央银行15元钱。&&&&由此可以看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商业银行的可支配的货币越少,进而导致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数额也越少,其货币创造功能越差。&&&&如过去两年我国中央银行把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7%连续多次上调至15%,显然是属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措施,目的是削减信用规模,控制通货膨胀幅度;我们应该知道后果可能是物价回落,股票价格下跌,房地产价格下降;但由于我们的市场反应是迟钝的,造成许多人被股市套牢;现在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中国人民银行又开始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说明政府的意图是控制经济的下滑、物价的下跌等。我们明白了这些意图,才能游刃有余地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银行准备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