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想请问下邮政储蓄的哪些银行卡不收年费适合大学生吗?真的不收年费吗?

书一、毕业设计阶段的任务1. 在调研或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2. 完成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并附实习鉴定 3. 按照学校和导师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设计)4. 与论文相关英文翻译材料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开题报告(不少于 2500 字) (1)阐明课题的意义(2)综述所属领域的研究状况 (3)本课题的研究框架 (4)说明研究的手段、方法和步骤 (5)列示主要参考文献 2. 毕业论文(约 15000 字) (1)题目和标题的字数控制在 25 个字以内,一般不超过 20 个字 (2)正文应做到观点鲜明,中心突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说 理透彻,逻辑顺畅;基本理论正确,资料翔实可靠;语言流 畅,格式规范。正文中的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 (3)主要参考文献至少列示 20 条;其中,外文参考文献至少列示 5 条;参考文献的号码应当在正文中标注。 3. 英文翻译材料(数量不少于 3000 汉字) 含英文原稿的复印件、中文翻译稿的电子文稿打印件及手写稿。 4. 实习资料 (1)实习报告(打印稿,不少于 2500 字) (2)实习日记(手写稿,不少于 10 篇,每篇不少于 200 字) (3)实习鉴定(打印稿或手写稿,用 A4 纸或贴在 A4 纸上) 三、进度安排 毕业设计阶段进度计划表检查人签名 序 号 1 05.12.15-06.01.18 完成开题报告 起止日期 计划完成内容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日期毕业实习并交实习 2 06.02.13-06.04.07 报告和实习日记 完成论文初稿,并 3 06.04.08-06.05.16 交指导老师 修改论文初稿,资 4 06.05.17-06.05.31 料的再搜集 完成毕业论文相关 5 06.06.01 的全部内容 指导教师 批准日期注:1.本任务书一式两份,一份院(系)留存,一份发给学生,任务完成后附在 说明书内。 2.“检查人签名”一栏和“指导教师批准日期”由教师用笔填写,其余各项 均要求打印,打印字体和字号按照《武汉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执行。 四、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要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的界定、研究意义 2. 文献回顾 3.研究设计 4.研究结果及分析 5.启示 武汉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院系名称 班 级一.课题的意义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银行卡市场的潜力越发显得朝气蓬勃,对各 大银行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各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我 国金融业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借鉴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银行业服 务水平迫在眉睫。银行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业务,通过开办银行卡业务, 银行可以更加有效地介入消费信贷和交易结算,缩短与广大消费者的距离,从而扩 大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盈利收入;另一方面,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额消费的 种类不断增多,范围日益扩大,以现金为主要支付手段的状况愈来愈难以适应日益 变化着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银行卡这一新型金融工具被引入国门后,其便利、 快捷的优势愈来愈突出,并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逐步被社会认同 ,特别是对于 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创新,不拘一 格,将成为银行最大的持卡客户,所以开发、扩展、占有大学生银行卡市场也已迫 在眉睫。银行卡作为现代金融创新的重要成果,拥有广阔而光明的市场前景,我国 的银行卡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瞒珊学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业务已经有了 一定的规模,可以说,中国银行卡业已经走过了开创基业、培育市场的最困难时期, 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种种迹象表明,国内银行卡市场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 来临正酝酿着新一轮的厮杀。 为了解武汉地区大学生银行卡使用及消费的意识和取向,掌握银行卡市场在武 汉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更好的为发卡机构提供策略建议,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 与调查报告,借以了解相关方面的情况。本文拟通过对武汉市大学生银行卡消费情 况进行抽样调查,对调查数据使用列联表分析的方法对武汉市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的 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武汉市大学生银行卡市场, 从银行和学校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银行办理大学生的银行卡业务有所 借鉴作用。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随着我国银行卡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大学生银行卡消费问题在我国经济生活 中越来越突出。总结起来,相关研究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国外银行卡消费问题的介绍性研究 国内学者已经比较全面的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银行卡的起源和 发展、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历程及银行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周 亦, 吕艾国; 2000) [1]。 很多学者在介绍国外的做法时还对照国内的问题进行了述评, 提出了解决国内问题的一些建议。最重要的建议有:我国银行卡产品的开发主要由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形式过于死板,尚未建立灵活的规范体系。相比西方发达国家 的情况,我国各商业银行灵活性不强,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无法适应市场激烈的 竞争,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冯晴,2003[2];黄兴海,2004[3];卢林,2002[4]) 。 2 对我国银行卡消费行为的研究 国内学者大部分用归纳演绎法和案例研究法对我国银行卡进行了研究。其主要 研究结论:首先,影响银行卡扩散的外生因素变量主要是管制、市场结构和导致需 求变化的其他因素等;其次,银行规模越大,采纳银行卡越早,在创新方面,国内 银行业存在规模效应(吕义正,2003[5];杨科,1997[6];吴洪涛,2000[7]) 。 3 对我国银行卡市场竞争发展战略研究 很多国内学者用归纳和演绎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银行卡市场竞争发展战略, 并提出了一些可实行性的建议:首先,强化危机意识,更新经营观念,改革经营体 制,激发竞争活力。其次,改进服务方式,为银行卡服务注入“人情味” ,建立客户 忠诚。再次,银行卡营销向多元化发展,深入开展促销宣传活动(周威芳,1998[8]; 李红,1997[9];张恩强,2002[10];张福海,2004[11]) 。 4 对我国银行卡市场存在的问题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也对我国银行卡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主要结论 包括:首先,信用卡发展缓慢,消费信贷功能严重弱化,发展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 其次,我国银行卡市场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仍具有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但其人 均银行卡持有量很低,直接消费额在交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还很低,银行卡人均使用 率也很低。再次,收益结构不合理,收益水平低,通过银行卡实现网上交易虽已初 见端倪,但网上银行起步晚,发展也很慢(张福海,2004)[11]。 综上所述,在我们这个选题上,国内外都有类似研究,但他们大多数采用的是 传统的归纳演绎方法,很少有学者用统计实证的方法对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特征进行 系统的研究。此外,虽然国内有少数学者也曾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研 究过,但他们的研究对象大部分以一般居民为主,很少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系 统的抽样统计,从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更少。为了详细探讨这一 问题,本研究以武汉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准贷记卡产品的发展状况 1.1.2 我国借记卡产品的发展状况 1.1.3 我国贷记卡产品的发展状况 1.1.4 我国大学生银行卡产品的发展状况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意义 2 理论回顾 2.1 对国外银行卡消费问题的介绍性研究 2.2 对我国银行卡消费行为的研究 2.3 对我国银行卡市场竞争发展战略研究 2.4 对我国银行卡市场存在的问题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问卷设计内容 3.2 研究样本 3.2.1 调研总体 3.2.2 抽样 3.2.3 抽样实施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4.1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群体特征 4.1.1 性别特征 4.1.2 年级特征 4.1.3 支付力特征 4.2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的选择特征 4.2.1 选择银行卡消费的原因 4.2.2 不选择银行卡消费的原因 4.2.3 选择银行卡的张数 4.3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行为特征 4.3.1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的种类 4.3.2 银行卡的取得方式 4.4 大学生对银行卡消费的评价特征 4.4.1 大学生对银行收取年费的看法 4.4.2 大学生对睡眠卡的看法 4.4.3 需要改善的方面 5 银行卡消费特征的启示 5.1 重视男生市场 5.2 走银校联合之路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5.3 降低银行卡收费标准 5.4 加强在女生和高年级学生中的宣传与促销 5.5 加强安全措施 5.6 减少睡眠卡 5.7 重视柜台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的实证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与处理,对所调查的 对象进行准确、真实的分析与预测,并提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 进行资料收集 本研究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在调查中采用了判断抽样的 方法,共选取了武汉市六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调研的对象,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 收集了有关于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特征、消费意愿、消费行为特征与大学生对银行卡 消费的评价特征等问题的一般情况。 2 进行问卷内容设计 本研究中对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特征变量的问卷设计参考了“大学生银行卡消费 与大学生消费满意度研究”中的有关调查报告(薛荣久,1996[18]),并与有经验的专家 共同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中所涉及的各个变量的测量采用的是自填问卷的方式, 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对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群体特征的测量,主要变量包括性别、年级、 学历、支付力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大学生银行卡消费选择特征的测量,主要 变量包括选择原因、不选择原因及选择的张数等信息,第三部分是对大学生银行卡 消费行为特征的测量,包括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的种类、银行卡取得方式等信息,第 四部分是对大学生对银行卡消费的评价特征的测量,包括大学生对银行收取年费的 看法、对睡眠卡的看法和需要改善的方面等基本信息。 3 抽样实施 从 2006 年 3 月中旬,针对武汉市各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武汉 市所有的高校中,采取了分层抽样的调查方式,一共抽取了六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 它们依次是武汉科技学院、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在这六所院校中,随机调查了 350 位在校大学生,共发放了 349 份 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 336 份(当场回收),问卷回收率 96.28%。样本的基本特征:男 生 176 人,女生 160 人,各占 52.38%和 47.62%。被调查学生的抽样实施与问卷的发 放回收,均由武汉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006 级 36 名本科生分成 2 个调查小组深 入各高校实施与完成。 4 资料整理与统计 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数据统计,然后输入计算机,由笔者利 用 Excell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时主要利用图形对比的方法进行分类统 计。六.参考文献[1] 周亦,吕艾国. 银行卡机具与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 冯晴.论中国银行卡市场创新[J].国际金融研究,2003.5. [3] 黄兴海.我国银行卡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金融研究,2004.11. [4] 卢林.美国信用卡业的两大体系结构与市场竞争动力[M].世界经济研究,2002.3. [5] 吕义正.加快银行卡产品开发和服务创新[M].中国信用卡,2003. 1. [6] 杨科.当前我国银行卡问题的研究[R].金融研究,1997.8. [7] 吴洪涛.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周威芳.银行卜为银行带来什么[N].金融研究,1998.8. [9] 李红.银行客户服务品质分析[M].金融研究,1997.8. [10] 张恩强.论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02.3. [11] 张福海.论信用卡环境的改善与重建[J].金融研究,2004.11. [12] 薛荣久主编.大学生银行卡消费与大学生消费满意度研究[R].修订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 社,1996. [13] Kalton.Survey.Methods in Social Investigation[M].Heinemann,1981. [14] Peter M.chisnall.Marketing Research[R].McGraw-Hill,1986. [15] Kalton.survey.Method in Social Investigation[M].Heinemann,1981. [16] 朱胜,冯亮能.市场调查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01. [17] 樊志育编.市场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03. [18] 中国银行卡信息中心.中国银行卡发展[EB/OL]./index. [19] 薛荣久.国际贸易[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09. [20] Philip Kotler, 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M] Ninth Edition,Prentice-Hall Inc,1997. [21] 田志龙主编.市场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22] 苏亚明,傅慧芳,钟国焱.现代营销学[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23] 张尧庭.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4] 贾俊平,薛微,金勇进.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5] 梅长林,周家良.实用统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6] 袁卫,曾五一,庞锆.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7] 张尧庭.金融市场的统计分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8] 甘碧群主编.企业营销道德[M].第 1 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29] 何杨英,危孙中.现代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2005-02. [30] 王家珍.反不正当价格行为分析[J].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09. [31] 冯英健.调查报告:识别最有价值的网上消费者[R]. 消费经济,. [32] 郭奉元.简析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M].消费经济,1998-03. [33] 曹旭,王君,张敬春.大学生消费模式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1999-02. [34] 陈晓声.消费统计学[N].上海统计,1994-06. [35] 梅长林,周家良 实用统计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36] 申勤俭.大学生消费状况及其影响调查[J].高等建筑教育,2005-03. [37] 郭奉元.影响大学生消费的环境因素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8-01. [38] 施 应 玲 . 大 学 生 消 费 心 理 和 消 费 行 为 调 查 及 分 析 [N].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1998-04.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银行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这一方 面为各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银行提出了巨大的挑 战。 为了对银行卡消费特征进行研究, 本研究以武汉地区大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 采用统计调查的方法从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的群体特征、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的选择 特征、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的行为特征及大学生对银行卡消费的评价特征等方面对 武汉市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特征进行了抽样调查, 并使用图形对比的方法对研究结 果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银行提出了银行要走银校联合之路来增强市场竞争能 力、 加强在女生和高年级学生中的宣传与促销以及银行要降低银行卡收费标准等 方面的建议,以期对银行充分挖掘与扩展大学生银行卡市场有所借鉴作用。 关键词: 武汉; 银行卡; 消费; 大学生; 抽样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circles of our country, bank card becomes to b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people's daily life, which provides a vast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and makes a huge challenge for the banks.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bank card’s consuming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dopted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in survey and the graphic comparison to analyze the survey data as a research subject of Wuhan university students, through the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umption in Wuhan university bank card, the choos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ing the bank card in Wuhan, 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ing the bank card in Wuhan and the evaluation of consuming the bank card in Wuhan. At last, it made recommendations that the bank should joint the high school to strengthen their marketing competitiveness,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marketing in girl students and high grade students, reduce the standard of the bank card’s fees etc, to fully expand the bank card market with the expans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Keywords: W sample 目录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 11.1.1 我国准贷记卡产品的发展状况…………………………………1 1.1.2 我国借记卡产品的发展状况……………………………………1 1.1.3 我国贷记卡产品的发展状况……………………………………2 1.1.4 我国大学生银行卡产品的发展状况……………………………2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2 1.3 研究意义……………………………………………………………3 2 文献回顾 … …… … … …… … …… … … …… … …… … … …… 32.1 对国外银行卡消费问题的介绍性研究………………………… 3 2.2 对我国银行卡消费行为的研究…………………………………3 2.3 对我国银行卡市场竞争发展战略研究……………………………4 2.4 对我国银行卡市场存在的问题研究………………………………43 研究设计…………………………………………………………… 43.1 问卷设计内容………………………………………………………4 3.2 研究样本……………………………………………………… 5 3.2.1 调研总体…………………………………………………………5 3.2.2 抽样………………………………………………………………5 3.2.3 抽样实施…………………………………………………………54 研究结果及分析……………………………………………………64.1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群体特征………………………………………6 4.1.1 性别特征…………………………………………………………6 4.1.2 年级特征…………………………………………………………7 4.1.3 支付力特征………………………………………………………7 4.2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的选择特征……………………………………8 4.2.1 选择银行卡消费的原因…………………………………………8 4.2.2 不选择银行卡消费的原因………………………………………8 4.2.3 选择银行卡的张数………………………………………………9 4.3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行为特征……………………………………10 4.3.1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的种类………………………………………10 4.3.2 银行卡的取得方式………………………………………………10 4.4 大学生对银行卡消费的评价特征………………………………11 4.4.1 大学生对银行收取年费的看法…………………………………11 4.4.2 大学生对睡眠卡的看法…………………………………………11 4.4.3 需要改善的方面…………………………………………………125 银行卡消费特征的启示 ………………………………………… 125.1 重视男生市场…………………………………………………… 12 5.2 走银校联合之路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12 5.3 降低银行卡收费标准……………………………………………13 5.4 加强在女生和高年级学生中的宣传与促销…………………13 5.5 加强安全措施……………………………………………………13 5.6 减少睡眠卡………………………………………………………14 5.7 重视柜台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1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 绪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银行卡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和用途逐渐受到人们的青 睐,银行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这一方面为各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 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银行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目前银行卡的发展状况来 看,银行卡消费存在着使用率不高、睡眠卡现象严重等众多问题。研究银行卡消 费特征,不仅有助于搞清我国银行卡消费市场的现状,而且有利于银行针对尚存 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高银行卡的利用率,促进银行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 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1.1 研究背景1985 年 3 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中国第一张银行卡“中银卡” ,迈出 了中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第一步,随后银行卡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在短短二十 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银行卡业务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93 年以前为起步 阶段,中、工、建、农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发卡;1993 年 1 月至 1996 年 3 月为快 速发展阶段;1996 年 4 月后为调整规范阶段。现阶段,各发卡银行不断拓展银 行卡业务,使我国银行卡发展为包含准贷记卡、转帐卡(储蓄卡),专用卡、储值 卡等在内的系列产品, 同时扩大了银行卡服务功能,特别是银行卡的转帐结算功 能,增加了各种收费的新内容,银行卡的服务领域已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1.1 我国准贷记卡产品的发展状况我国银行卡产品起步于准贷记卡性质的信用卡,1985 年中国银行开始发行 第一张准贷记卡――红棉卡(后改为长城卡)以来,由于受以现金流通为主的支 付体系的长期影响, 人们用卡意识淡薄,加上国内各商业银行计算机处理系统落 后、网络化程度低、办卡手续繁琐、用卡环境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四大国有 银行为主发行的准贷记卡的发展困难重重。1996 年各商业银行通过协议透支大 规模放款造成较大风险后,人民银行对透支业务进行了严格规范。因此,准贷记 卡业务发展一直比较缓慢,截至 2005 年 9 月,全国仅有 2200 多万张,透支也仅 20 亿元左右。1.1.2 我国借记卡产品的发展状况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随着各家商业银行自身网络建设与金卡工程建设步伐 的加快, 以及中小商业银行的崛起, 借记卡应运而生。 龙卡转账卡、 长城借记卡、 金穗万事顺卡、 牡丹灵通卡、 太平洋卡、 华夏卡、 一卡通等各种借记卡快速成长。 借记卡属于负债业务,它取代了银行的存单、存折,既具有普通的储蓄功能,同 时又增加了持卡消费、转账、代收代付、银证转账、保险支付、基金购买、国债 购买、 外汇买卖、 彩票投注等多种理财功能, 迎合了中国百姓传统的 “勤俭持家” 、 “先存款、后消费”的文化心理。银行卡受理网点最近 5 年也以每年 51%的速度 递增, 联网通用的改善和受理市场的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借记卡业务的快速增长。 截至 2005 年 9 月, 我国已联网通用的 POS 达到 8.4 万台, 联网的 ATM 达到了 2.5 万台。1.1.3 我国贷记卡产品的发展状况在告别了短缺经济之后, 买方市场将成为今后经济运行的一种长期形式。贷 记卡的消费信贷功能,注定其对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1999 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对贷记卡有了明确的政策 支持。 同时, 贷记卡的高收益性和市场潜力的可挖掘性促使各家商业银行开始纷 纷研发贷记卡产品。由于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健全、经营管理体制的滞后、科 技支撑的不到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贷记卡产品仍是襁褓中的婴儿,需要 各方的呵护与支持。1.1.4 我国大学生银行卡产品的发展状况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对银行卡的使用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大学生群 体。大学生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群体。作为大学生而言,除了父母提供的生活费供 给, 他们基本上没有其它固定的收入。 但是大学生是社会上素质相对较高的人群, 他们中的一部分也将是未来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当然也将成为银行 卡消费的主要人群之一。因此,各家银行都本着面向未来的长远考虑,陆续推出 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专用信用卡, 希望通过现在的业务将大学生这批潜在客户牢牢 抓住。2004 年 9 月 20 日,金诚信用和广东发展银行联名发行了首张“大学生信 用卡” 。凡是正规全日制高校在校生都可以以个人身份申请。由此,不少银行纷 纷随之发行了大学生信用卡。 目前,除了广东发展银行(已经暂时停办)之外,还有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 行、兴业银行等在北京、上海以及其它个别城市分别推出了大学生信用卡。其它 目前还没开展此项业务的银行也纷纷开始行动, 都积极准备在不远的将来发行属 于自身的大学生信用卡。1.2 研究范围的界定广义的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含保险、邮政金融机构) 或专业的发卡公司(统称为发卡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信用透支、消费结算、转 账支付、 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凭证和支付工具。狭义的银行卡是特 指由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本研究所讨论的银行卡是指狭义上的银行卡。 消费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消耗物质资料接受服务的一种经济行 为,本研究所讨论的银行卡消费,是指人们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使用银行卡作 为一种支付手段来满足各种需要的一种消费行为, 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电子时代与 现代科技的产物。1.3 研究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家银行纷纷开始 争夺各地银行卡市场并将目标群体进行了进一步地拓展和细分。虽然大学生基本 上不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除父母提供的生活费供给之外) ,也不具有使用信用 卡进行高消费的能力,但他们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很快接受新鲜事物,将是我 国未来的高收入群体和消费者的主力军,由此大学生市场也成为了银行业争夺的 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但从目前我国大学生银行卡市场发展来看,情况并不容 乐观。 因此,研究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特征不仅有利于银行充分了解现阶段大学生银 行卡消费的发展状况,为其有针对性改善和优化我国大学生银行卡市场提供依 据,而且有利于银行培育未来的银行卡消费顾客。2 文献回顾随着我国银行卡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问题在我国经济生 活中越来越突出。总结起来,相关研究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对国外银行卡消费问题的介绍性研究国内学者已经比较全面的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银行卡的起源 和发展、 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历程及银行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 法(周亦,吕艾国;2000) [1]。很多学者在介绍国外的做法时还对照国内的问题进 行了述评,提出了解决国内问题的一些建议。最重要的建议有:我国银行卡产品 的开发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形式过于死板,尚未建立灵活的规范体系。相 比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我国各商业银行灵活性不强,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无 法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 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冯晴, 2003[2]; 黄兴海, 2004[3]; 卢林,2002[4]) 。2.2 对我国银行卡消费行为的研究国内学者大部分用归纳演绎法和案例研究法对我国银行卡进行了研究。 其主 要研究结论:首先,影响银行卡扩散的外生因素变量主要是管制、市场结构和导 致需求变化的其他因素等; 其次, 银行规模越大, 采纳银行卡越早, 在创新方面, 国内银行业存在规模效应(吕义正,2003[5];杨科,1997[6];吴洪涛,2000[7]) 。2.3 对我国银行卡市场竞争发展战略研究很多国内学者用归纳和演绎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银行卡市场竞争发展战 略,并提出了一些可实行性的建议:首先,强化危机意识,更新经营观念,改革 经营体制,激发竞争活力。其次,改进服务方式,为银行卡服务注入“人情味” , 建立客户忠诚。再次,银行卡营销向多元化发展,深入开展促销宣传活动(周威 芳,1998[8];李红,1997[9];张恩强,2002[10];张福海,2004[11]) 。2.4 对我国银行卡市场存在的问题研究国内很多学者也对我国银行卡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其主要结 论包括:首先,信用卡发展缓慢,消费信贷功能严重弱化,发展水平尚需进一步 提高; 其次, 我国银行卡市场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仍具有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但其人均银行卡持有量很低, 直接消费额在交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还很低,银行卡 人均使用率也很低。再次,收益结构不合理,收益水平低,通过银行卡实现网上 交易虽已初见端倪,但网上银行起步晚,发展也很慢(张福海,2004)[11]。 综上所述,在我们这个选题上,国内外都有类似研究,但他们大多数采用的 是传统的归纳演绎方法, 很少有学者用统计实证的方法对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特征 进行系统的研究。 此外, 虽然国内有少数学者也曾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此问题 进行研究过, 但他们的研究对象大部分以一般居民为主,很少以大学生为研究对 象进行系统的抽样统计, 从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更少。为了详 细探讨这一问题, 本研究以武汉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 了研究。3 研究设计为了更准确的了解大学生银行卡消费情况,我们特设计了此次问卷调查,以 期掌握第一手的比较全面的资料。 鉴于我国大学生分布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受地域 等因素影响的复杂性, 为了使样本比较有针对性,我们特将目标群体定位为武汉 市各个高校的大学生。3.1 问卷设计内容本研究中对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特征变量的问卷设计参考了 “大学生银行卡消 费与大学生消费满意度研究”中的有关调查报告(薛荣久,1996)[12],并与有经验的专家共同进行了分析探讨。 研究中所涉及的各个变量的测量采用的是自填问卷 的方式, 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对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群体特征的测量,主要变量包括 性别、年级、支付力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大学生银行卡消费选择特征的测 量,主要变量包括选择原因、不选择原因及选择的张数等信息,第三部分是对大 学生银行卡消费行为特征的测量,包括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的种类、银行卡取得方 式等信息, 第四部分是对大学生对银行卡消费的评价特征的测量,包括大学生对 银行收取年费的看法、 对睡眠卡的看法和需要改善的方面等基本信息。 (见附录) 3.2 研究样本在此次的调研中采用了判断抽样的方法, 共选取了武汉市六所高校的大学生 作为调研的对象,进行了抽样调查。3.2.1 调研总体此次调研选取了武汉科技学院、湖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 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六所高校的学生作为调研的对象。 明确地定义调研总体, 有助于保证抽样的规范和样本的合格[13]。3.2.2 抽样抽样设计作为调研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总是根据调研方法的不同而采取不 同抽样技术[14]。 抽样就是从符合调查要求的社会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把它当 成总体的代表加以综合研究[14]。 本次调研采取了判断抽样的方法。分层抽样是将 总体分成若干小的总体,每一个小总体称为一个层,在每层抽取一个样本,将各 层的样本合在一起组成原总体的一个分层样本[15]。 在对学校进行抽样以及对学生 进行调查的时候就是运用这种方法来获得数据资料。3.2.3 抽样实施从 2006 年 3 月中旬, 针对武汉市各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武汉市所有的高校中, 采取了分层抽样的调查方式,一共抽取了六所高校进行 抽样调查,它们依次是武汉科技学院、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华 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在这六所院校中,随机调查了 350 位在校大学生, 共发放了 349 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 336 份(当场回收),问卷回收率 96.28%。 样本的基本特征:男生 176 人,女生 160 人,各占 52.38%和 47.62%。具体的样 本特征如表 3-1 所示。 在这次调研实施的过程中, 采用了在校内拦截的调研方法, 这种调研方法十分的快速、经济,经常作为简单调研的访问法[16]。 表 3-1 人 数 学校 名称 武汉 科技 学院 湖北 大学 武汉 大学 华中 科技 大学 华中 师范 大学 中国 地质 大学 合计 176 8 8 8 8 6 8 6 6 6 6 8 8 8 8 8 大 一 男 大 二 生 大 三 大 四 大 一样本分布表 女 大 二 生 大 三 大 四 合 计6666568886666566888856666888856888666656666561603364 研究结果及分析4.1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群体特征 4.1.1 性别特征从调查结果来看,男生银行卡消费明显高于女生,占 65%(见图 4-1)。这 可能是由于男生比女生更敢于冒险和追求新的事物, 导致男生在银行安全方面的 顾虑明显比女生低,所以造成大学男生消费比率要高于女生。 女生 35% 男生 女生 男生 65%图4-1 性别分布4.1.2 年级特征从调查结果来看,大一学生的银行卡消费群体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大四, 占 65%(见图 4-2)。由以上的调查数据可知,大一的学生拥有银行卡的数量远 远高于大二、大三、大四等这几个年级的比例,原因可能是每年高考完之后,大 学生刚进大学校门之初,各商业银行争相来大学校园中开展业务,进行大力的宣 传与公关营销, 并通过学校方面为大一学生办理了为数众多的银行卡,这使得高 年级学生拥有银行卡的比例远远地低于低年级的比例。大四 17% 大三 8% 大二 10% 大一 65%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图4-2 年级分布图4.1.3 支付力特征从调查结果来看,收入在300-400元之间的大学生参与银行卡消费的最多, 占31%(见图4-3)。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主要的生活来源是来自于家庭的供给,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的经济能力较低,大部分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居于300-400元之 间,每月生活费过高和过低的人所占比例都较小。 19%13% 200元以下/月 17% 200-300元/月 300-400元/月 400-500元/月 500元以上/月 31%20%图 4-3 个人收入分布4.2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的选择特征 4.2.1 选择银行卡消费的原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影响大学生持有或选择银行卡的因素主要是方便问题和 安全问题,各占 50%和 27%(如图 4-4)。这可能是由于银行卡的主要作用是它能 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性, 因此不同类型的银行卡在这个方面做的好坏就可能直接最 大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的选择和使用。另外,各银行在安全问题方面做的好坏, 也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在心理上敢不敢使用银行卡的因素。银行服务态度好 15% 可以透支 8%安全 27% 安全 方便 可以透支 银行服务态度好 方便 50%图 4-4 选择银行卡消费的原因分布图4.2.2 不选择银行卡消费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在交易过程中,担心交易不成功的消费者占 36%,担心交 易速度慢的占 29%,手续繁多的占 19%,其他原因占 16%(如图 4-5)。从这些 消费者不愿意使用银行卡的原因分析来看, 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既害怕交易不成 功,又怕浪费自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结果最终导致了消费者的惰性,他们 依然使用传统的交易方式,习惯而又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其它 16%手续繁多 19%手续繁多 担心交易不成功 交易速度慢交易速度慢 29%担心交易不 成功 36%其它图 4-5 不选择银行卡的原因分布4.2.3 选择银行卡的张数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手中的银行卡数量都在 2 张以上,占 75%(见 图 4-6) 。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首先,各商业银行争相来大学校园中开展业务, 通过学校方面为学生办理了为数众多的银行卡,导致银行卡使用率不高,睡眠卡 现象在大学生市场中严重存在; 其次, 进入大学之后, 随着自身生活的实际情况, 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银行卡, 从而导致学生手中持有大量银行卡的现 象; 再次, 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是争取在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初进行大力的宣传与公 关营销,使得大一的学生拥有 2 张卡的比例远远高于大二、大三、大四等这几个 年级的比例。1张 25% 1张 2张及2张以上 2张及2张以上 75%4-6 选择银行卡张数分布图 4.3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行为特征 4.3.1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的种类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使用率最高的是金穗卡,占总样本的 46%,龙卡和长 城卡各占 13%;而使用率最低是中信卡,占 2%,其他卡占 6%(如图 4-7)。产生这 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农业银行在许多学校都设有专门的取款机, 使用农行卡 比较方便。另外,学生的学费也一般是通过农业银行来进行缴纳,这也导致了学 生对这种卡的使用就相对的比较青睐,使用也比较多。长城卡 其它 6% 13% 中信卡 2% 龙卡 13%牡丹卡 20%金穗卡 46%图4-7 银行卡消费种类分布图4.3.2 银行卡的取得方式调查显示,大学生手中的银行卡学校代办的,占 53%;自己办理的占 22%; 父母代办的占 17%;通过其他方式取得的占 8%(如图 4-8)。这可能是由于目前 银行仍然是通过与学校之间建立业务往来,向学生发放为数众多的银行卡,并在 大学校园里大力宣传与促销的方式来占有大学生市场,增加市场份额的。其他 8% 父母代办 17% 学校代办的 53% 自己办的 22% 学校代办的 自己办的 父母代办 其他图 4-8 银行卡取得方式比较图 4.4 大学生对银行卡消费的评价特征 4.4.1 大学生对银行收取年费的看法从调查结果来看,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银行收取年费的价格期望上,选择应该 降低年费标准或免收的比例占 75%,而只有 25%的人认为应该收取年费或者无所 谓(图 4-9)。这说明,在大多数大学生均认为应该降低银行卡收费水平。可以 看出大学生的经济能力消费能力低, 注重银行卡每年收取年费的标准, 在调查中, 有 72.73%的同学认为每年年费的收取是影响其银行卡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虽 然他们愿意银行卡消费,但由于经济的制约,消费能力不够。因此,一般大学生 对是否降低或者免收年费的问题是相当敏感的,财尽其用是他们最大的希望。无所谓 21%不应该收年 费 6% 应该收年费 4% 不应该收年费 应该收年费 应该降低年费标准 应该降低年 费标准 69% 无所谓图4-9 对银行卡收费的价格期望4.4.2 大学生对睡眠卡的看法从调查结果来看,92%的大学生认为睡眠卡是一种资源浪费,认为学校不应 该派发为数众多的银行卡,而造成“睡眠卡”现象在大学生中严重存在;只有少 数的大学生对睡眠卡的存在毫不关心或者无所谓(如图 4-10) 。不知道或者无 所谓 8% 不知道或者无所谓 睡眠卡是一种资源浪费 睡眠卡是一种资 源浪费 92%图 4-10 对睡眠卡看法的分布图 4.4.3 需要改善的方面从调查结果来看,银行的柜台服务是被最多提到的,占 50%(见图 4-11)。 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银行卡消费者对柜台服务的评价较低, 多数学生提到应对柜 台服务进行改善,在柜台进行办理银行卡业务或者办理吞卡、丢卡等业务时,也 应该把手续简化,提高办事效率与服务态度。银行卡“以产品为中心,以推销为 中心”的时代将结束, “以服务为中心”的时代已经来临,客户将根据各发卡机 构的服务、产品和收费标准等来进行选择。如何实现银行卡的营销目标,制定银 行卡的营销策略, 实行银行卡客户标准化服务将非常重要。银行卡市场将重新洗 牌,能否抓住这次机遇,切得最大的一块蛋糕,取决于各发卡机构对我国大学生 银行卡市场的认识和观念的转变,是各发卡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银行卡产品的 质量 17% 用卡环境 3% 取款时的安全性 30% 银行柜台服务 银行柜台服务 50% 取款时的安全性 用卡环境 银行卡产品的质量图4-11 应该改进方面的意见分布图5 启示在银行卡业务领域中导人市场营销,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银行向 现代商业银行转轨中经营管理自身的内在要求。所谓银行卡业务市场营销,是指 银行在向公众提供银行卡服务时所进行的相关经济活动, 从起点到终点涵盖了卡 种的研究开发、市场定位、促销措施、服务环境、管理手段和信息反馈等方面的 内容。5.1 重视男生市场从本次调查来看,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者大部分是男性,各大银行应当抓住这 一目标客户群,根据其需求特点及其心理特征开发产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5.2 走银校联合之路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本次调查来看,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取得方式最主要是学校代办,各大银行 应对这种方式应充分加以利用走银校联合之路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比如,可以 通过给予学校一定的价格优惠的方式鼓励学校把本银行的银行卡产品推荐给学 生,以扩大其知名度与忠诚度。 银行应与学校应联手参与竞争,各自发挥自身特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各发卡行也可以利用自己分支机构多、 客户结算方便并能对持卡人提供善意消费 透支的优势招揽客户, 并对大学生提供特殊的价格优惠来吸引大学生,从而提高 大学生对银行的忠诚度,也扩大了各大银行在大学生银行卡市场的市场占有率; 对于特约商户 (即学校) 则可采取对持卡人让利销售或允许持卡人赊购大件商品、 可以分期付款等办法来吸引持卡人消费、扩大自身营销量。这样,银校联合就能 优势互补、相得益彰。5.3 降低银行卡收费标准从本次调查来看, 目前我国银行卡收费水平虽然不高,但在我国大学生目前 经济水平情况下, 年费标准还宜降低, 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只宜收工本费, 异地存、取款手续费应免收。另外,对特约商户(即学校)佣金的收取也应区别 对待, 央行政策应多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允许各商业银行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对 特约商户(即学校)佣金的收取办法。如在经济发达地区,商业和服务业利润率 较高,可按央行制定的标准收费;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应少收或暂不收佣金, 以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5.4 加强在女生和高年级学生中的宣传与促销从本次调查来看,银行卡消费经历的大学生占大多数,这其中又以男生、低 年级学生所占比率较大, 女生、 高年级学生银行卡消费所占的比率则相对比较小, 而他们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应充分挖掘与扩展这一部分目标群体的市场潜力与 市场份额。 各大银行除了采用一般的媒介促销方式外,还可以深入高校中去对这 两类人群加强宣传, 使他们了解银行卡消费的好处,消除他们对银行卡消费的顾 虑,引导他们接受银行卡消费,充分挖掘大学生银行卡市场的潜力。5.5 加强安全措施从本次调查来看, 大学生银行卡消费存在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安全问题, 所以, 各大银行应特别重视安全措施的实施与加强, 在银行卡功能定位的时候应充分体 现安全、方便的特点。银行卡作为先进的结算和信用服务工具,首先应具备保密 安全之功能,以消除持卡人的后顾之忧;其次应保证能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经济生活的需要;再次,使用要方便、操作要简单易学。具 体做法可参考如下建议:对 ATM 都应设立防窥装置,使大学生在存款、取款的时 候能够更加安全与方便,提高银行各项业务效率;张贴如何排除常见故障的“友 情提示”和服务电话号码,使大学生遇到吞卡、吃卡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帮助与 服务;建议人民银行或银行业协会开展“银行 ATM 刷卡无障碍”评选活动,加强 大学生在刷卡各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知识的普及与教育。 5.6 减少睡眠卡从本次调查来看, 睡眠卡的确在大学生市场中大量存在着,而少数大学生对 此仍然漠不关心。随着各大银行间竞争的加剧,单纯发卡数量的竞争转为功能的 竞争和争夺客户的竞争已成为必然趋势。 为此, 各家发卡行应重视银行卡的发放, 提高银行卡的使用率。首先,重视银行卡功能的开发,不断丰富银行卡功能,特 别是在完善当前功能的基础上, 尽快使银行卡成为大学生理财的理想工具。这就 需要各大银行转变发展思路,重视发卡质量,不要一味追求数量,而导致“睡眠 卡”现象在大学生市场中泛滥;其次,改善用卡环境,完善银行卡服务的功能。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如果某家银行所发行的银行卡没有良好的用卡环境 和完善的服务功能,是很难占有一席之地的。即使该卡发行出来,结果也只能是 寸步难行。为此,改善用卡环境,完善银行卡功能,已是银行提高发卡质量的重 要措施。再次,普及银行卡知识,培养大学生用卡意识,很多睡眠卡的持卡人不 使用银行卡是因为其缺乏银行卡知识, 对银行卡功能的了解不足或以前使用银行 卡的失败经历造成不良影响。 尽管在我国大学生市场中,大学生的用卡意识比一 般的公众强[18],但是对于少数大学生用卡意识的培养仍十分欠缺。为此,学校及 银行应采取各种方式 (如知识竞赛等) 普及银行卡知识, 提高大学生的金融意识。 同时,银行也可以积极采取市场营销措施,如积分消费、刷卡有奖,积极引导客 户使用银行卡,让客户体会到银行卡的方便快捷。5.7 重视柜台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从本次调查来看, 大学生对银行需要改善的方面主要集中在柜台服务人员素 质差的问题上,强大的柜台服务功能必不可少,它是做好大学生银行卡工作的必 要前提。 这就要求各大银行要重视柜台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使每一个柜台服务 人员都能奉行“用户永远是对的”、“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做到不管在任何时 间、任何地点,发生任何问题,错的一方永远是银行,而不是用户。因为不管银行 对银行卡产品控制多么严格,都很难保证不失误,而且在现阶段银行柜台服务人 员的素质越来越低, 这将会给银行带来潜在的伤害,使银行慢慢失去潜在顾客的 支持,并破坏了银行的形象。因此,要重视银行柜台服务人员素质的培训,提高 银行服务水平, 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服务客户, 并要特别重视柜台服务的各个环节,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吸引大客户,使消费者能够在一个服务周到的环境下进行银 行卡消费,这有助于扩大银行卡的市场份额。 本文选择了武汉地区六所高校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 以他们作为研究对象所 得到的结论是否可以进行推广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今后的研究还需要把研究对 象扩展到其他地区、其他高校,这样得到的结论将会更加普遍一些。此外,除了 上述特征外,还应考虑可能存在其他的特征。结束语毋庸置疑,我国银行卡消费的市场十分广阔,但目前的情况并不尽人意,这 其中既有居民消费观念陈旧等因素,也跟银行的配套设施、服务及银行安全管理 制度等不甚完善有关。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较高学历和较高的生活水平的居民是 银行卡消费的主要群体, 特别要关注的是大学生群体,但这一群体的潜力还远没 有挖掘出来,应继续加大银行卡宣传力度、增加可以用卡消费的营业网点、降低 信用卡申请门槛是促进银行卡消费的有效途径。 因此,银行应注重各类消费群 体的心理特征及做好各方面的防护措施,保证消费者的持卡消费安全问题: “我 们需要安全、快捷、畅通的交易” ,这已经成为持卡人的一致心声。 附调查问卷一份大学生银行卡调查问卷您好! 我们是武汉科技学院的学生, 现在我们在做一个关于大学生持有银行卡的情 况调查,请你抽空回答几个问题。谢谢! (由调查人员自己填写受访人的性别 1 您所在的年级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C 300-400 元/ 月 2 您的生活水平如何? A 500 元以上 D 200-300 元/月 3 您使用哪种银行卡? A 牡丹卡 D 中信卡 4 您有几张银行卡? A 1张 B 2 张以上(包括 2 张) B 自己去银行办的 D 其它 B 方便 C 可以透支 D 银行的服务态度好 D 其它 D 无所谓 5 您现在拥有的银行卡是通过如下哪种方式获得的 A 学校代办的 C 父母代办的 A 安全 A 手续繁多 B 金穗卡 E 长城卡 C 龙卡 F 其它 B 400-500 元/月 E 200 元/月以下 A男 B 女)6 您平常愿意使用银行卡的原因是(可多选) 7 您平常不愿意使用银行卡的原因是(可多选) B 担心交易不成功 B 应该收年费 C 交易速度慢 8 您对银行收年费问题的看法? A 不应该收年费 C 应该降低年费标准 9 您对睡眠卡的看法? A 不知道或者无所谓 A. 用卡环境 C. 银行柜台服务 B 睡眠卡是一种资源浪费 B. 取款时的安全性 D. 银行卡产品的质量 10 在您看来,您认为目前银行需要改善的是什么? 参考文献:[1] 周亦,吕艾国. 银行卡机具与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 冯晴.论中国银行卡市场创新[J].国际金融研究,2003.5. [3] 黄兴海.我国银行卡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金融研究,2004.11. [4] 卢林.美国信用卡业的两大体系结构与市场竞争动力[M].世界经济研究,2002.3. [5] 吕义正.加快银行卡产品开发和服务创新[M].中国信用卡,2003. 1. [6] 杨科.当前我国银行卡问题的研究[R].金融研究,1997.8. [7] 吴洪涛.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周威芳.银行卜为银行带来什么[N].金融研究,1998.8. [9] 李红.银行客户服务品质分析[M].金融研究,1997.8. [10] 张恩强.论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02.3. [11] 张福海.论信用卡环境的改善与重建[J].金融研究,2004.11. [12] 薛荣久主编.大学生银行卡消费与大学生消费满意度研究[R].修订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 社,1996. [13] Kalton.Survey.Methods in Social Investigation[M].Heinemann,1981. [14] Peter M.chisnall.Marketing Research[R].McGraw-Hill,1986. [15] Kalton.survey.Method in Social Investigation[M].Heinemann,1981. [16] 朱胜,冯亮能.市场调查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01. [17] 樊志育编.市场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03. [18] 中国银行卡信息中心.中国银行卡发展[EB/OL]./index. [19] 薛荣久.国际贸易[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09. [20] Philip Kotler, 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M] Ninth Edition,Prentice-Hall Inc,1997. [21] 田志龙主编.市场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22] 苏亚明,傅慧芳,钟国焱.现代营销学[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23] 张尧庭.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4] 贾俊平,薛微,金勇进.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5] 梅长林,周家良.实用统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6] 袁卫,曾五一,庞锆.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7] 张尧庭.金融市场的统计分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8] 甘碧群主编.企业营销道德[M].第 1 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29] 何杨英,危孙中.现代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2005-02. [30] 王家珍.反不正当价格行为分析[J].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09. [31] 冯英健.调查报告:识别最有价值的网上消费者[R]. 消费经济,. [32] 郭奉元.简析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M].消费经济,1998-03. [33] 曹旭,王君,张敬春.大学生消费模式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1999-02. [34] 陈晓声.消费统计学[N].上海统计,1994-06. [35] 梅长林,周家良 实用统计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36] 申勤俭.大学生消费状况及其影响调查[J].高等建筑教育,2005-03. [37] 郭奉元.影响大学生消费的环境因素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8-01. [38] 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 [N].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8-04. 致 谢
银行卡消费特征研究D基于武汉地区大学生的调查―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些银行卡不收年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