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2011 全球经济增长长率?

全球潜在经济增长率将降低
――试析“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
  阅读提示:   我国经济体系在“十二五”期间将进入从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转向工业现代化加速的阶段,因势利导,加速工业化的现代化进程,创新技术,提高效率,保护自然环境成为了新的工业化发展的方向。   防止气候变暖以及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一国发展绕不开的主题。   人类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成效,很大程度上在于大幅度地提高稀缺资源的生产率。从这个角度看,低碳经济革命的实质,是从传统的劳动生产率时代进入到未来的资源生产率时代。   今天,制约人类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已经从劳动力转移到像化石能源和大气容量这样的自然资本,因此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和二氧化碳的生产率,将是未来几十年经济创新的主要任务。    张平 刘霞辉    发展和转型并重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人均GDP3000美元阶段,向着中高收入经济体系迈进。从国际经验看,迈向中高收入体系后既面临继续大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转型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若发展战略不能及时转型,经济将面临被原有增长机制锁定的风险,从而使经济体在中等收入阶段处于停滞徘徊期(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赶超,形成了政府积极动员资源、企业低成本竞争、政企相互促进的一个独特的工业化道路,极大地将中国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取得了出口导向战略的成功,激励了中国工业化的大发展。然而这一增长机制随着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加速,逐步受到挑战。要素价格重估、成本正常化、社会保障体制建立的加快,使得低成本竞争的工业化机制不可持续的特性凸显出来。   经济转向稳定均衡的增长。   中国过去30多年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提升了中国国力和人民生活,也带来了结构压力、发展的不平衡和严峻的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如继续沿着原有的机制、轨道高速增长,就没有调整结构和解决发展不平衡的余地,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加大。必须用可持续的方式保持经济高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当前的工业化水平远超过GDP相当时期的发达国家和现在可比的任何国家,但城市化水平则普遍低于可比的同类国家水平。提升空间集聚水平以此牵引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仍有很大的余地,“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由于外部冲击、结构转换摩擦、市场机制不完全、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社会压力等,都会挑战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需要加快空间合理配置、结构和机制转换,才能以可持续的方式保证高增长。   “十一五”规划已经为空间均衡、结构和机制转换铺垫了基础,如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服务业提升,创新投入和生态资源指标都旨在通过目标牵引来转变发展模式。由于强烈的外部冲击,上述工作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被挑战,使得发展模式转变举步维艰,迫使我们在“十二五”期间更要加大发展模式的转换,以空间均衡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并举的方式推动发展模式的转换。   从工业化中后期转向工业现代化加速期。   我国现在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以前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工业占GDP的比重接近50%,成为了世界制造的大工厂。以要素投入驱动的工业化的规模扩张,以引进设备或模仿方式进行的“干中学”技术进步演化的投入产出收益在急剧下降,工业化也步入了中后期。但按照工业现代化的效率、结构(指技术先进性、信息化、国际化和管理现代化)和可持续(能耗、排放等)指标来衡量,则仍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参阅《中国工业化蓝皮书2009》的指标体系和行业评分)。我国经济体系在“十二五”期间将进入从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转向工业现代化加速的阶段,因势利导,加速工业化的现代化进程,创新技术,提高效率,保护自然环境成为了新的工业化发展的方向。   政府主导转向市场配置资源。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也应该看到,中国很多层次的体制矛盾也凸显出来,市场作为基础配置资源的机制始终没有理顺,要素价格扭曲,妨碍了资源的节约使用,激励了低成本的竞争,产能过剩都与此相关;而行业准入和垄断问题也困扰着市场机制的发挥,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步伐;而社会福利体系建立的“碎片化”也非常严重,导致地方的收入和福利的差距扩大,并影响着要素的流动。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抵御外部冲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更具有弹性空间,为政策运用提供体制空间。“十二五”期间不但要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消除影响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而且要面对新形势、新阶段,推进更为丰富的体制创新活动,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   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最为重要方面是加快政府转型,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这就意味着政府需要很大的转型力度,只有政府转型成功才能理顺市场和政府干预的摩擦,而且也才能满足人民日益需要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体制的改革要有一个更为系统的规划,逐步通过财税等改革激励政府转型。   我国经济发展转向经济与自然均衡阶段。   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约束越来越强,在“十二五”期间全球化过程还会加速,中国国际贸易、金融等摩擦在不断加剧,中国提出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主张,但直接面临着国际上相应的约束,成本正常化,污染限制等直接约束了中国出口导向的战略发展。   国内改革开放后长期忽视的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过大问题直接威胁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这种高消耗的粗放式经营易受到国际价格波动的冲击,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人、社会和生态的空间均衡成为了发展的重要方面,也会有效地约束着中国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   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道路依然艰难。   从全球的发展经验看,进入中高收入阶段,需要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消除经济社会中的很多不平衡因素,才能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发展。“十一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要清楚地认识到,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人们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诉求提高了,城市化加快了人口、土地等资源要素的流动,也对政府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道路依然艰难。    低碳经济是绕不开的发展主题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将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危机之后的“新常态”,二是全球金融监管与货币体系改革,三是低碳经济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将降低全球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全球经济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进行调整,世界经济会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期,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其潜在增长率(或趋势增长率)都会下降一到两个百分点。这样一种态势可能会维持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即未来5年)。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二战以后的25年是整个全球经济的黄金增长时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5%。而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到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基本结束这个阶段,西方经济出现了困扰他们多年的所谓经济滞胀,世界经济平均增长只有3%左右。从进入新世纪到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的这个阶段,全球经济又恢复了强劲的增长,年,全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12%,而年的平均增长率又接近5%(4.91%)。全球经济2010年的增长水平预计为3%,是西方发达经济体滞胀时期的水平。尽管2011年之后的增速可能会有所提高,但达到危机之前的水平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从全球经济结构角度,会出现一个经济的再平衡过程。这个再平衡早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真正进入再平衡的调整则是在危机过程中以及危机之后。危机“迫使”一个本来早该进行的调整过程成为现实。毕竟,再平衡意味着增长动力的转换,而这种转换过程是相当痛苦的。这是对过去较长一段时间的增长方式的扬弃,甚至是一场根本性的转变,这需要体制机制的转换,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三者都来重新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再平衡是相当困难、耗费时日的。并且,这样一种增长动力的转换,在短期内还会导致增长速度的放缓。   如果发达国家的经济减速持续下去,那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也无法恢复危机前的水平,因为没有足够的需求来吸收其产出的应有增长。当然,个别发展中国家或许能够避免增速的下降,但从数学角度来看,事实很不幸:不可能所有国家的市场份额都增大。如果对发达国家经济前景的预测比较准确无误,那么许多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受害者,其经济增速将大幅下降。   货币体系变革的冲击。   次贷危机的爆发直接冲击全球金融体系,各国政府联合干预,避免了大萧条式的危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必然要付出代价,一个重要的代价就是发达国家量化式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了发达国家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贬值,后发国家成为了发达国家套利热钱直接冲击的对象,因此加快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加强金融监管变得迫在眉睫。   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变革有:1)发达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相对力量发生了变化,这要求国际货币体系也要反映这种变化。按PPP(即购买力平价)衡量,新兴市场经济体占全球产出的比重,从1980年代的36%,上升到2009年的46%,上升了10个百分点;并且,预计到2014年,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规模将首次超过发达经济体,达到51%。这些变化,在IMF投票权中并没有得到反映,因此亟待变革。2)美元霸权可以看作是本轮次贷危机以及过去多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原因,因此,如何改变美元霸权地位也成为货币体系改革的内容。3)低碳金融将会正式登场,成为货币体系中的又一交易品种,更可能成为未来货币体系的一个重要标的物。   全球金融危机使金融监管可能面临的变革有:1)加强金融监管下的去杠杆化过程。此次金融危机至少给了美国这样的教训:要防范金融风险,须防止杠杆率过高。“去杠杆化”与加强金融监管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逼迫”美国居民储蓄率有所提高,消费率有所下降。2)美国也应接受国际组织的监管,其金融业的扩张将受到一定的抑制。3)跨境资本流动的协调监管。这样有利于控制热钱的流动,特别是防止一些资金进行监管套利,即从一个监管较严格的地方流向监管较松的地方获利。而加强跨境监管的协调与合作,就能够有力地打击监管套利,防止它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   低碳经济意味着需要彻底改变工业化以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防止气候变暖以及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一国发展绕不开的主题。从全球范围而言,世界经济应从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生态文明转型;就中国而言,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尽管在这个问题上,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以及发达经济体内部(如欧洲与美国)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从而难以达成全面共识,但是有一点必须认清,那就是低碳经济逐步成为一个道德制高点。从制度安排、治理架构以及民间运动等各个方面,都使得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低碳经济问题不得不予以正视。我们可以强调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发达经济体对环境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以及在低碳发展目标与路线图方面有不同的看法,但未来经济发展必将面临这样一个“绿色约束”却是共识。   人类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成效,很大程度上在于大幅度地提高稀缺资源的生产率。从这个角度看,低碳经济革命的实质,是从传统的劳动生产率时代进入到未来的资源生产率时代。工业革命开始时,经济发展的主要稀缺因素是劳动和资本,因此经济增长需要通过机器对劳动力的替代,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事实上,过去200多年来的工业革命就是以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十倍为特征的。今天,制约人类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已经从劳动力转移到像化石能源和大气容量这样的自然资本,因此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和二氧化碳的生产率,将是未来几十年经济创新的主要任务。与此同时,低碳经济也意味着转变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即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消费。   低碳经济以及相关的节能减排设备与技术的出口,将可能成为发达经济体新的增长点。低碳经济,对于那些有着能源比较优势的国家,特别是能够生产低碳能源的优势(这在以前并不受重视),将会成为高度竞争的全球化市场上新的比较优势。而较早倡议节能减排的欧洲,在相关技术设备出口方面也将具有优势,从而形成新的增长点。相对而言,发展中经济体,出口的比较优势往往是高能耗低劳动力成本,那么,面临低碳经济条件下的碳关税(CarbonTariff,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问题,将是一个较大的限制,会提高出口成本,影响贸易收益。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版日期:
】【期号:
】【版面:
】【作者:
张平 刘霞辉
以上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经济导报及中经在线观点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导报中经在线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导报中经在线留言板发表的作品,中国经济导报中经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 ·& ·& ·& ·& ·& ·&
·& ·& ·& ·& ·& ·& ·&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 ·& ·& ·& ·& ·& ·&
&&政&府&视&窗
中国政府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卫生部国务院新闻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地&方&视&窗
首都之窗江苏省河北省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浙江省辽宁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安徽省吉林省四川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甘肃省陕西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西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西省台湾
&&媒&体&视&窗
凤凰网华尔街日报路透中文网BBC中文网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中文网中国经济时报财经网经济观察网21世纪网
&N&G&O&视&窗
中慈社会捐助服务中心
&&&&&&&&&&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 & 传真:010-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
技术支持:&&&新闻热线:021-
2013年全球经济回顾及今年展望
原标题:2013年全球经济回顾及今年展望
  2013年全球经济回顾及今年展望
  2013:复苏乏力
  徐明棋(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2013年全球经济继续处于缓慢的复苏过程中,但增长乏力。世界银行的预测数据为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数从3.1%下调至2.9%。
  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增长势头难以令人乐观。美国受财政赤字问题困扰,不得不削减开支,刺激经济只能依靠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失业率仍然高达7%以上,预计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7%。
  欧洲经济受债务危机冲击继续在衰退泥潭中挣扎,2013年经济增长率仍将是负数,约为-0.4%。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回升的迹象比较明显,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2%左右。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体好于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仍旧明显较快,在经济总量上继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了一些分化,受美联储将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金砖国家中的印度、巴西、南非出现资本集中撤出现象,导致这些国家资产泡沫破灭,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预计巴西2013年经济增长率可能只有2.3%,南非为2%,印度将下跌至3.8%。东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态势总体继续向好,2013年的增长幅度可达到7.1%。除了中国经济维持7.5%以上的增长率外,韩国经济增长率2013年可以达到3.7%,东盟的总体增长率可以达到4.9%。
  张海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2013年世界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整固、力量调整”的特征。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增长“南高北低”的趋势没有改变,以新兴市场国家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力量上升势头仍在持续。
  增长放缓是2013年世界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市场信心恢复仍然比较脆弱;二是全球金融市场的碎片化,导致了全球金融环境的短期波动性增强,不利于维护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环境;三是全球贸易和投资对实体经济的促进有限,各国面临各种结构性调整难题,全球范围内贸易和投资规则的新一轮谈判前景不明。
  2014:波动性大
  徐明棋:2014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预期增长势头将有所增强。IMF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上升至3.6%,联合国则预测为3%。2014年,美国经济的走势普遍认为将有明显提高,预计可达2.6%,欧洲经济将走出衰退,实现1%左右的增长。受到与中韩关系恶化的影响,日本经济2014年走势将可能不佳,普遍预期其增长率会下降至1.5%。
  张海冰:2014年世界经济可能面临更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归结起来,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是美国渐进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影响有待观察;二是日本经济受消费税上升影响,经济增长前景不明,或拖累亚太地区经济表现;三是欧元区内部的政治协调掣肘经济表现,2014年很难有大的起色;四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结构调整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仍有待观望;五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依然面临严峻的外部经济形势考验。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3% 第一食品网 没有国界的贸易平台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9月12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发布2012年贸易和发展报告,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3%,比2011年下降0.4个点,欧债危机致欧洲经济陷入负增长是主要原因。根据报告预测,2012年欧盟经济增长为负0.3%,其中意大利、英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负1.9%和负0.6%,出口状况良好的德国将维持0.9%的正增长。发达国家中美国增长2.0%、日本增长2.2%,均高于2011年水平;新兴国家中,中国增长7.9%、印度增长6.0%,均低于上年水平。UNCTAD认为2013年世界经济仍将持续低迷,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能下落至1.5%。&&来源:日本经济新闻&&作者: - &&编辑:健康&分享到:相关信息
据俄新闻报9月12日报道,俄经济发展部长别洛乌索夫12日表示,2012年下半年俄GDP增长可能略低于3%,上半年俄GDP增长为4.5%,因此全年GDP增长有望达到3.5%,高于此前预期的3.4%。经济学家预测,2012年俄GDP增长将为3.6%。2011年俄GDP增长为4.3%。
9月12日,30厘米长的F级重型燃气轮机涡轮高温叶片在上海大学研制成功,这标志着制约我国燃气轮机发展的瓶颈取得突破,国外高价垄断的高温叶片市场有望在今后几年出现中国品牌。据悉,由于国外对这项技术的严格封锁,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厂的燃气轮机都是整机从国外购买。目前,一片进口单晶叶片的造价约在40万元左右,经过中间代理商卖给中国厂家,价格翻了2.8倍,即112万元,一台燃气轮机需要由数级涡轮叶片组成,其中1级涡轮叶片需由96片这种的单晶叶片组成,也就是说,仅1级涡轮叶片的购买价格,就在1亿元左右。上海大学自主研发的单晶叶片造价大约为10万元/片,仅为国外价格的1/4,这无疑将大大降低电厂、大型客机【第一食品网专稿】菲律宾统计局农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菲律宾的大米总库存量为161万吨,为2007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比前一个月下降了约16%,比上年同期的270万吨下降约40%。大米库存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水稻产量急剧减少。菲律宾国家大米采购机构国家粮食局(NFA)的大米库存比去年减少了64%。家庭大米库存8月维持在597700吨的,比上月下降了约22%,比上年同期下降了约6%。8月份的商业库存为487300吨,比上月下降约13%,比上年同期下降了约18%。NFA的库存为531600吨,是2008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比上月下降了约10%,比上年同期下降了约64%。第一食品网原创稿件【第一食品网专稿】外贸部的初步数据显示,泰国的大米出口量从今年开始到日,已达到453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近46%。2012年9月份第一个星期泰国大米出口92145吨,是-7日出口量182648吨的一半不到。泰国的目标是年大米出口总量约800至900万吨,但由于政府的大米按揭计划推高价格,已经扼杀了大米出口。泰国政府在八月下旬举行拍卖出售75.3万吨米,但现在只拍卖掉229661吨。目前泰国政府正在计划下周再次举行拍卖,出售50万吨大米。有传闻说对中国的销售额巨大。第一食品网原创稿件,严禁抄袭,如转载请注明出处。【第一食品网专稿】9月5日,日本的朊病毒专家调查委员会完成他们的风险评估报告,支持改变美国牛肉进口协议。目前的进口协议只允许进口美国小于21个月的牛肉,将会变更到31个月以下,有效地提高了有资格出口到日本的美国牛肉交易量。这个变化去年12月日本日本厚生劳动省(健康、劳工及福利部)向食品安全委员(FSC)会提出的,同时要求评估日本国内牛肉疯牛病测试的安全性。据日本媒体报道,FSC机构下的朊病毒委员会也澄清了加拿大、法国和荷兰30个月以下牛的安全性,也评定了日本疯牛病牛检测由21个月以下增加31以下不会对人类健康有影响。(本文编译:第一食品网 ZING)第一食品网原创稿件,严禁抄袭,如转载请注明出&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经济增长因何一慢再慢-世界石油 油气产量 溢出效应 多德―弗兰克法 消息报 华尔街日报 经济增长率 油气生产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 新科学家-东方财经-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世界经济增长因何一慢再慢
  原标题:世界经济增长因何一慢再慢
  今年二季度以来,全球经济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最近将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4月份的3.7%下调至3.4%。IM
F预计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出现反弹”,但同时警告说“下行风险仍然令人担忧”。世界经济增长因何放缓?
  气候变化影响巨大而深远
  IM F4月8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乐观预计,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 .8%,高于2013年1
.9%的增长水平。但受年初大面积严寒和大雪影响,一季度经济按年率计算为萎缩2.1%。第二季度按年率计算增长率达4%,但IM
F仍将美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下调至1.7%。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巨大而深远。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5月14日载文指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两年的无所作为让全世界付出了8万亿美元的代价。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2014年7月底发表研究报告预测,在未来20年,气候变化将影响小麦和玉米减产10%。
  日本《选择》7月号刊登文章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引发各种气候变化异常,比如超强龙卷风、常态化干旱、海平面上升等。如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达约400ppm
(ppm为百万分之一)。气候变化会影响大米、小麦等粮食生产,有预测称21世纪末会出现饥荒。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是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果之一,中美双方签署了绿色合作计划,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全球贸易反弹乏力
  世界贸易组织(WT O
)年初预测,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4.7%,是2013年全球贸易2.1%增幅的两倍多,并乐观预测2015年有望恢复过去20年5.3%的平均增长水平。但全球贸易开局乏力。摩根大通近期报告指出,全球贸易强度(全球名义进口总额在全球G
D P中的占比)已连续3年停滞不前。
  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环比下降0.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 EC D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西方七国集团(G
7)和金砖国家2014年第一季度的出口环比下滑2
.6%,进口下降0.1%。其中,只有德国和意大利出口实现了增长。严寒天气影响了供应链,导致美国出口下降1.3%,而进口却增加0.8%。日本出口环比下降3.5%。金砖国家贸易活动普通放慢,其中:中国出口环比下降7.3%;俄罗斯进出口环比跌幅均为3%;印度出口下降3%,进口下降0.9%;南非出口下降4.3%,进口下降1.5%。
F7月29日发布2014年“溢出效应”报告警示,由于发达国家收紧货币政策导致全球金融环境恶化,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普遍出现结构性放慢,两者导致的溢出效应可能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因素,加剧经济下行风险。IM
F研究表明,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委内瑞拉四国经济增长放慢“溢出”效应将对其邻国造成巨大影响。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各国贸易联系的不断加强,新兴经济体经济和贸易发展的溢出效应或将更加显著。
  地缘政治危机连番冲击
  美英法等西方大国搞乱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不仅加剧了西亚、北非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而且正在冲击多国经济。IM
F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特别指出,中东和乌克兰的紧张局势可能导致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猛涨。
  美国入侵伊拉克十多年来,伊拉克政局更加动荡,恐怖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已经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家面临分裂的严重危险,油气生产和出口正在受到威胁。
  黎巴嫩《消息报》日刊登题为《伊拉克石油战是战略战争的前奏》的文章援引国际能源署预测,2014年世界对石油的日需求量将达到9276万桶,比2013年5月预计量增加了96万桶。2015年世界石油需求的日增长量将从2014年的132万桶增加到142万桶。文章介绍,2014年5月份,伊拉克石油日产量为337万桶,仅少于沙特阿拉伯,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19年,欧佩克日石油生产能力将增加208万桶,达到3706万桶,伊拉克石油产量将占其中的60%以上。
  文章指出,伊拉克政治动乱和暴力导致安全局势严重恶化,伊拉克增加油气产量和扩大出口的目标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香港中美聚焦网日发表美国印中美研究所国际商业研究主任丹?施泰因博克的文章指出,石油价格已从1月每桶90美元升至107美元。
  文章认为:在发达国家看来,极为不利的情况难以忍受,因为油价会随之升至每桶150美元。在美国,这将阻碍经济复苏。在欧洲,这将使该地区重新陷入严重衰退。在亚洲,这将干扰日本的改革议程,导致中国的经济增速和再平衡步伐放缓,并使新兴亚洲国家的崛起受阻。总之,世界将为伊拉克之乱付出代价。
  美欧一些国家制造乌克兰动乱由来已久。美国助理国务卿纽兰承认,在过去20年期间,美国“开放社会基金会”和“美国国际共和协会”等组织已为乌克兰的知识精英们提供50亿美元的基金,支持他们从事反俄活动、推翻“亲俄”政府,并于2014年2月实现这一目标。在美国主导下,美欧日不断加大对俄制裁力度,这对增速明显放慢的俄罗斯经济更是雪上加霜。IM
F已将2014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从1
.3%下调至0.2%。俄罗斯不会坐以待毙。2013年俄美贸易额仅300亿美元,而俄罗斯与欧盟贸易额达4000亿美元,欧盟所需天然气的1/3和石油的1/4依赖俄罗斯供应。日本与俄罗斯能源合作也在加强。欧盟和日本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必将遭到报复,从而两败俱伤。
  此外,南海局势错综复杂,也令周边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公共债务痼疾难消
  主要发达国家继续扩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债务问题仍日益严重。日本公共债务占G D
P之比已超过240%,新出售国债的60%至70%只能依靠日本财务省购买;2013年日元已贬值18%,继续大幅度贬值可能性很小。2014年第一季度欧元区18国债务占G
D P之比从上一季度的92.7%升至93.9%。
  在英国央行采取超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2014年英国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3.2%,但IM
F指出,如果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上升或新政策无力抑制繁荣的房地产市场,英国央行可能需要以快于预期的步伐加息。
  欧元2014年第二季度折合年率仅增长0 .2%,增幅低于第一季度的0.8%。IM F预测,2014年欧元区18国经济增长率仅为1%。
  按年率计算2014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增长率高达5.9%,这主要是因为消费税提高前,突出消费需求促使个人消费扩大。但是,第二季度折合年率骤降7.1%。IM
F预测,全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1.6%。
  从数据上看,美国经济强劲反弹,但实体经济部门并未相应快速增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股市连创新高,道指首次突破重要心理关口17000点。许多经济学家担忧,新的资产泡沫已经产生威胁,可能令温和的全球经济复苏脱轨。
  2008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获得的国外贷款已超过2万亿美元,国际清算银行(BIS)担心,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这些贷款将形成巨大的偿付压力,而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无力应对。经济学家们担心,随着市场对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提高预期增强,加上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二者形成合力导致资本回流美国,进而引起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增速放慢,同时伴随通货膨胀加剧。IM
F已将2014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下调至4.6%,其中:印度经济增长率为4.7%,已连续两年低于5%;巴西经济增长率从1.9%下调至1.3%,几年来,阿根廷每年通货膨胀率都在20%以上,已经陷入2001年以来的第二次主权债务违约。
  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
  早在日,奥巴马总统就签署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拉开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金融监管改革的序幕。然而,在共和党控制国会众议院的情况下,有损金融垄断集团利益的改革都难以实施。据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的统计,在《多德―弗兰克法》要求金融监管机制制定的398项实施细则中,截至2014年7月仅有208项实施细则已完成终稿,约占52.3%。
  在利率仍在历史低点徘徊之际,投资者为了寻求高收益而对证券投资过多,美国股市屡创新高,以致为新的市场崩盘创造了泡沫环境。2014年6月底,国际清算银行已经提醒:金融市场正超越经济现实,并呼吁各国政府停止新一轮债务驱动的过度支出,防止资产泡沫再次威胁世界经济复苏。
  欧洲多数国家负债仍在增加,欧洲经济尚未摆脱金融问题的制约,多数国家的结构改革缓慢。欧盟工业界雇用3400多万劳工,贡献80%的出口。欧盟提出,力争到2020年使工业产值占欧盟G
P的20%。与此同时,欧盟提出,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额度为20%,其中重点对象是工业企业减排。两个20%折射欧盟工业复兴之困。日举行欧盟峰会发表声明指出,欧洲的经济复苏依然脆弱且不平衡,增长缓慢,高失业率,公共和私人投资不足,宏观经济失衡等挑战仍然存在,欧洲经济需要继续进行结构改革,需要更大胆的措施来促进增长,增加投资,创造更多就业和提升竞争力。
  安倍政府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日元大幅度贬值,也未增强实体经济和提升竞争力,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日发表文章认为,日本投资不振、出口乏力,“安倍经济学”神话已经破灭。
  在50到70个新兴市场国家中,多数国家结构性改革和调整缓慢,特别是基础设施落后。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内,仅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8万亿美元。IMF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4%,仍是大国中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符合年度预期目标,经济运行保持平稳。但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妥善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世界经济增长因何一慢再慢
日 10: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世界经济增长因何一慢再慢
  今年二季度以来,全球经济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最近将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4月份的3.7%下调至3.4%。IM
F预计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出现反弹”,但同时警告说“下行风险仍然令人担忧”。世界经济增长因何放缓?
  气候变化影响巨大而深远
  IM F4月8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乐观预计,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 .8%,高于2013年1
.9%的增长水平。但受年初大面积严寒和大雪影响,一季度经济按年率计算为萎缩2.1%。第二季度按年率计算增长率达4%,但IM
F仍将美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下调至1.7%。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巨大而深远。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5月14日载文指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两年的无所作为让全世界付出了8万亿美元的代价。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2014年7月底发表研究报告预测,在未来20年,气候变化将影响小麦和玉米减产10%。
  日本《选择》7月号刊登文章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引发各种气候变化异常,比如超强龙卷风、常态化干旱、海平面上升等。如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达约400ppm
(ppm为百万分之一)。气候变化会影响大米、小麦等粮食生产,有预测称21世纪末会出现饥荒。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是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果之一,中美双方签署了绿色合作计划,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全球贸易反弹乏力
  世界贸易组织(WT O
)年初预测,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4.7%,是2013年全球贸易2.1%增幅的两倍多,并乐观预测2015年有望恢复过去20年5.3%的平均增长水平。但全球贸易开局乏力。摩根大通近期报告指出,全球贸易强度(全球名义进口总额在全球G
D P中的占比)已连续3年停滞不前。
  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环比下降0.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 EC D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西方七国集团(G
7)和金砖国家2014年第一季度的出口环比下滑2
.6%,进口下降0.1%。其中,只有德国和意大利出口实现了增长。严寒天气影响了供应链,导致美国出口下降1.3%,而进口却增加0.8%。日本出口环比下降3.5%。金砖国家贸易活动普通放慢,其中:中国出口环比下降7.3%;俄罗斯进出口环比跌幅均为3%;印度出口下降3%,进口下降0.9%;南非出口下降4.3%,进口下降1.5%。
F7月29日发布2014年“溢出效应”报告警示,由于发达国家收紧货币政策导致全球金融环境恶化,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普遍出现结构性放慢,两者导致的溢出效应可能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因素,加剧经济下行风险。IM
F研究表明,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委内瑞拉四国经济增长放慢“溢出”效应将对其邻国造成巨大影响。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各国贸易联系的不断加强,新兴经济体经济和贸易发展的溢出效应或将更加显著。
  地缘政治危机连番冲击
  美英法等西方大国搞乱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不仅加剧了西亚、北非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而且正在冲击多国经济。IM
F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特别指出,中东和乌克兰的紧张局势可能导致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猛涨。
  美国入侵伊拉克十多年来,伊拉克政局更加动荡,恐怖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已经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家面临分裂的严重危险,油气生产和出口正在受到威胁。
  黎巴嫩《消息报》日刊登题为《伊拉克石油战是战略战争的前奏》的文章援引国际能源署预测,2014年世界对石油的日需求量将达到9276万桶,比2013年5月预计量增加了96万桶。2015年世界石油需求的日增长量将从2014年的132万桶增加到142万桶。文章介绍,2014年5月份,伊拉克石油日产量为337万桶,仅少于沙特阿拉伯,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19年,欧佩克日石油生产能力将增加208万桶,达到3706万桶,伊拉克石油产量将占其中的60%以上。
  文章指出,伊拉克政治动乱和暴力导致安全局势严重恶化,伊拉克增加油气产量和扩大出口的目标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香港中美聚焦网日发表美国印中美研究所国际商业研究主任丹?施泰因博克的文章指出,石油价格已从1月每桶90美元升至107美元。
  文章认为:在发达国家看来,极为不利的情况难以忍受,因为油价会随之升至每桶150美元。在美国,这将阻碍经济复苏。在欧洲,这将使该地区重新陷入严重衰退。在亚洲,这将干扰日本的改革议程,导致中国的经济增速和再平衡步伐放缓,并使新兴亚洲国家的崛起受阻。总之,世界将为伊拉克之乱付出代价。
  美欧一些国家制造乌克兰动乱由来已久。美国助理国务卿纽兰承认,在过去20年期间,美国“开放社会基金会”和“美国国际共和协会”等组织已为乌克兰的知识精英们提供50亿美元的基金,支持他们从事反俄活动、推翻“亲俄”政府,并于2014年2月实现这一目标。在美国主导下,美欧日不断加大对俄制裁力度,这对增速明显放慢的俄罗斯经济更是雪上加霜。IM
F已将2014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从1
.3%下调至0.2%。俄罗斯不会坐以待毙。2013年俄美贸易额仅300亿美元,而俄罗斯与欧盟贸易额达4000亿美元,欧盟所需天然气的1/3和石油的1/4依赖俄罗斯供应。日本与俄罗斯能源合作也在加强。欧盟和日本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必将遭到报复,从而两败俱伤。
  此外,南海局势错综复杂,也令周边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公共债务痼疾难消
  主要发达国家继续扩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债务问题仍日益严重。日本公共债务占G D
P之比已超过240%,新出售国债的60%至70%只能依靠日本财务省购买;2013年日元已贬值18%,继续大幅度贬值可能性很小。2014年第一季度欧元区18国债务占G
D P之比从上一季度的92.7%升至93.9%。
  在英国央行采取超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2014年英国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3.2%,但IM
F指出,如果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上升或新政策无力抑制繁荣的房地产市场,英国央行可能需要以快于预期的步伐加息。
  欧元2014年第二季度折合年率仅增长0 .2%,增幅低于第一季度的0.8%。IM F预测,2014年欧元区18国经济增长率仅为1%。
  按年率计算2014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增长率高达5.9%,这主要是因为消费税提高前,突出消费需求促使个人消费扩大。但是,第二季度折合年率骤降7.1%。IM
F预测,全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1.6%。
  从数据上看,美国经济强劲反弹,但实体经济部门并未相应快速增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股市连创新高,道指首次突破重要心理关口17000点。许多经济学家担忧,新的资产泡沫已经产生威胁,可能令温和的全球经济复苏脱轨。
  2008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获得的国外贷款已超过2万亿美元,国际清算银行(BIS)担心,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这些贷款将形成巨大的偿付压力,而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无力应对。经济学家们担心,随着市场对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提高预期增强,加上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二者形成合力导致资本回流美国,进而引起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增速放慢,同时伴随通货膨胀加剧。IM
F已将2014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下调至4.6%,其中:印度经济增长率为4.7%,已连续两年低于5%;巴西经济增长率从1.9%下调至1.3%,几年来,阿根廷每年通货膨胀率都在20%以上,已经陷入2001年以来的第二次主权债务违约。
  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
  早在日,奥巴马总统就签署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拉开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金融监管改革的序幕。然而,在共和党控制国会众议院的情况下,有损金融垄断集团利益的改革都难以实施。据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的统计,在《多德―弗兰克法》要求金融监管机制制定的398项实施细则中,截至2014年7月仅有208项实施细则已完成终稿,约占52.3%。
  在利率仍在历史低点徘徊之际,投资者为了寻求高收益而对证券投资过多,美国股市屡创新高,以致为新的市场崩盘创造了泡沫环境。2014年6月底,国际清算银行已经提醒:金融市场正超越经济现实,并呼吁各国政府停止新一轮债务驱动的过度支出,防止资产泡沫再次威胁世界经济复苏。
  欧洲多数国家负债仍在增加,欧洲经济尚未摆脱金融问题的制约,多数国家的结构改革缓慢。欧盟工业界雇用3400多万劳工,贡献80%的出口。欧盟提出,力争到2020年使工业产值占欧盟G
P的20%。与此同时,欧盟提出,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额度为20%,其中重点对象是工业企业减排。两个20%折射欧盟工业复兴之困。日举行欧盟峰会发表声明指出,欧洲的经济复苏依然脆弱且不平衡,增长缓慢,高失业率,公共和私人投资不足,宏观经济失衡等挑战仍然存在,欧洲经济需要继续进行结构改革,需要更大胆的措施来促进增长,增加投资,创造更多就业和提升竞争力。
  安倍政府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日元大幅度贬值,也未增强实体经济和提升竞争力,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日发表文章认为,日本投资不振、出口乏力,“安倍经济学”神话已经破灭。
  在50到70个新兴市场国家中,多数国家结构性改革和调整缓慢,特别是基础设施落后。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内,仅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8万亿美元。IMF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4%,仍是大国中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符合年度预期目标,经济运行保持平稳。但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妥善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经济增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