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切生产管理当中材料损耗过大以及直接人工成本本过高,要如何管控?

降低成本,扩大培训,实现标准化_东方包装网
降低成本,扩大培训,实现标准化
  FTA的报道
&&& 美国柔印技术协会(FTA)在对近年柔印与凹印的特点和市场进行分析对比后,得出以下结论。
&&& 一.成本与质量
&&& 年,柔印工艺由于增加了一些新颖、有效的技术,成为新生事物,发展成为可被人们接受并能持续发展的印刷工艺。这一成就来自于感光树脂版品种的增多和质量的提升,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的使用,油墨的改进以及其他技术革新。柔印目前已取得迅速发展,年增长率甚至达到20%以上,并不断取代其他印刷工艺在印刷总量中的份额。
&&& 与其他印刷工艺相比,柔印具有安全卫生,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与凹印相比更为显著。
&&& 1.质量第一,成本不可或缺
&&& 年,柔性版,网纹辊,油墨.粘版胶带等经过又一鸵的改进与提高,特别是经过技术不断革新,柔印的质量与胶印,凹印己不相上下,柔印更加有实力与胶印,凹印在印刷领域展开竞争。90%的柔印厂商已能稳定地生产出符合标准的印刷品并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价格,尚有10%的柔印厂商需要继续提高竞争力,迎头赶上其他印刷工艺,追赶的对象仍然是凹印。凹印仍具有一定的潜力,并在不断改进& 重点在快速换版.印量减小,辅助时间缩短以及节约成本上。柔印当前的任务重点在于降低成本。
&&& 2.柔印质量发展的方向
&&&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柔印产品的质量必须不断提高,它已不可能保持以往那种跳跃式的发展速度,而是循序渐近地成熟.事实证明,通过直接目测或用放大镜观察柔印,凹印甚至胶印产品,三者基本相似。若再想提高柔印质量水平,则会花费很大的代价.从而导致收益越来越少。
&&& 公众对于柔印的检测主要来自于目测,印刷品图像分辨力。色彩等质量指标已经达到要求.现在要满足且必须满足的是兑现对包装产品自始自终的承诺。
&&& 二.柔印最大的竞争者
&&& 所有印刷工艺最大的压力并非印刷技术之间的竞争,而是全行业生产能力供过于求。近些年来,不论是柔印或凹印,都增添了许多高速,先进的设备,但也相应提高了成本,由此更要求机器高负荷运转,众多印刷厂商不得不追逐同一张订单,买方则采用压价的方式。
&&& 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加之柔印产品价格的下调,使印刷厂商利润迅速下降至最低边际,为了弥补价格下调带来的影响,惟有再提高生产效率,但相应又会带来巨大风险,柔印厂将有可能走向合并甚至倒闭。
&&& 要牢牢记住利润只来自于生产后销售的产品,将时间用于生产无法销售的产品必然增加成本。
&&& 三.如何保持利润水平
&&& 提高价格虽可保持利润水平,但并非经常可用,特别是在买方占优势并联合起来时,这个方法则是行之无效的。印刷厂商必须寻求多种提高利润的有效方法才行。以下是几项切实可行的措施。
&&& 1.节约成本
&&& 即降低每个生产流程的成本,较有效的方法是:优化设备,降低原材料耗用(注意降低接纸成本),降低劳动力成本,重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 2.降低废品率
&&& 使损失降到最低水平是增加利润较有效的方法。采购原材料过量及品级过高,既会增加印刷成本,还会适得其反,为操作及生产工时等带来负面影响。
&&& 3.实现工艺流程标准化
&&& 采用国际或国内标准,使设备、工艺。原材料实现标准化,可减少开印前的准备时间.使工艺流程稳定,降低废品率并使机器达到最高使用率。英国Welsh Centar印刷公司贯彻ISO标准已取得很好效果。
&&& 4.提高自动化水平
&&& 业内人士普遍关注柔印工业自动化的程度和计算机控制新技术的采用。但这又会使成本增加,为减少负面影响,应牢记:只有业内人士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财富。
&&& 5.加强培训
&&& 任何一个员工若没有得到定期培训,就不会重视自动化、标准化、如何降低废品率以及降低成本,也不可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不进行培训也无法挖掘潜在的力量并取得显著成效。有些厂商把职工培训简单地视作增加成本。流失利润。但实际上,生产效率不高、损耗过大主要是缺乏培训的后果。竞争使厂家的利润降低到边际,这反映出众多厂家以往不重视培训,现在必须补课方能保持利润。把员工送到专业机构进行培训,不但费用昂贵,且影响生产工时,同时还会增加旅途费用。较多厂家通过内部教育,以外界教材.多媒体模拟操作示范以及网络等手段进行培训。培训最有效之处是增强了员工的经验和决策能力,对企业稳定发展有极大好处。
&&& 6.削减价格
&&& 当生产力过剩,竞争激烈以及兼并压力过大时,削价在短期内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 四、柔印的未来
&&& 柔印已快速走向成熟并且非常稳定,目击保持中等速度发展,前景仍然十分美好。美好的前景主要体现在柔印厂商集中精力并踏踏实实地改进工艺技术上。
&&& 为了保持今后继续不断发展.惟有制定合理的价格,如何取得有竞争优势的价格呢?全行业应集中力量通过培训和标准化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发展我国柔印的依靠
&&& 上述美国FTA的研究报告,概略地叙述了柔印行业当前的形势,并提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为求得生存和发展需采取的措施。我国柔印业的形势怎样?对FTA提出的依靠措施如何认识和借鉴呢?
&&& 一.我国柔印业的现状
&&& 经与业内人士探讨,并与国外柔印发展过程做了对比分析,在此提出国外柔印在包装印刷中的占有率及我国当前主要印刷方式所占比重的2组数据。图1所示为美国,欧洲、中国的柔印在包装印刷中占有率的比较。图2所示为我国柔印在当前印刷业中所占的比例。
&&&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柔印在包装印刷中的占有率,除瓦楞较接近欧美水平外,纸张及纸板尚能紧跟,软包装与标签差距甚大,有较大发展空间。图2所示的主要印刷方式所占比例中,含瓦楞纸箱与报纸印刷,20世纪末,欧美印刷市场中胶印占42%.凹印占20%,凸印占2%、柔印占28%、其他印刷方式占8%。我国印刷方式的主流与世界潮流相似,以胶印方式为主。我国铅版和铜锌版的凸印虽然已趋淘汰,但树脂版的凸印在我国仍占有1 2%比重,特别是在商标.标签印刷领域仍占主导地位。2001年,我国进口单张纸645台,价值355亿美元;卷筒纸胶印机243台.价值260亿美元;柔印机111台,价值0.28亿美元。
&&& 以柔印方式印刷的包装材料一般可分瓦楞纸箱,纸张及纸板,薄膜3类。
&&& 1.瓦楞纸箱印刷
&&& 瓦楞纸箱印刷在柔印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当前发展较快的行业。随着其对印刷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原先的橡皮雕刻版已日益被感光树脂版取代。瓦楞纸箱的印刷方式可分为后印和预印两种。后印是在瓦楞纸板成型后由印刷直接印刷加工,较好的国产印刷已能胜任彩色层次版的瓦楞纸板印刷,其印制的产品已成为家电。水果及蔬菜等理想的销售兼运输包装,该工艺目前仍需进一步开发市场。以往的瓦楞纸箱预印方式是将单张纸印刷后裱到瓦楞纸板上再成型,不但耗工,且对纸箱强度也有破坏,当前预印以柔版印刷面纸后再在瓦楞纸板生产线上裱合制成瓦楞纸板,较适合高质量、大批量瓦楞纸箱的加工。四川当今彩印厂(前德阳日报社印刷厂)经数年努力已形成批量生产,另有其他企业也看好此工艺前景,并跃跃欲试。
&&& 2.塑料薄膜和金属箔印刷
&&& 塑料薄膜和金属箔是软包装的主要承印材料。关于柔印在软包装印刷中所占的分额,美国已超过75%,欧洲达到60%。柔印之所以能取得绝对优势,不仅有环保法律法规的支持,消费者自身保护意识以及柔印高效、低成本的优势也是促使其发展的巨大动力。我国柔印在软包装领域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足1 2%(软包装印刷仍以凹印为主),采用柔印工艺的企业多半是外资企业,他们为达到安全标准要求,而进行了硬性规定。国外已严格禁止采用含有酯。酮.苯溶剂的油墨印刷食品,药品以及与人体接触的卫生与生活用品的包装。国内部分包装材料和印刷厂商片面追求印刷质量并贪图方便,置人民身体健康于不顾。
&&& 3.柔印器材的应用与开发
&&&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窄幅连线多功能柔印机引进我国后,经过两三年的磨合期,并通过对柔印工艺较全面的了解,人们已经认识到,柔印机虽然结构简单,但要达到高质量并非易事,印版。油墨。网纹辊、粘版胶带以及模切刀等器材必须达到应有质量,且在每批印件开印前,均需对机器类型,印刷压力,印版硬度,油墨色相。粘版胶带等可变因素进行收集并做分析,做出最佳的配合,才能印制出高质量的产品。对柔印中各种参数的选择以及在印刷机上进行调节和试印,包装网全国直通: 
降低成本,扩大培训,实现标准化
09:44:08&&&来源:&&&评论: 点击:
  FTA的报道
&&& 美国柔印技术协会(FTA)在对近年柔印与凹印的特点和市场进行分析对比后,得出以下结论。
&&& 一.成本与质量
&&& 年,柔印工艺由于增加了一些新颖、有效的技术,成为新生事物,发展成为可被人们接受并能持续发展的印刷工艺。这一成就来自于感光树脂版品种的增多和质量的提升,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的使用,油墨的改进以及其他技术革新。柔印目前已取得迅速发展,年增长率甚至达到20%以上,并不断取代其他印刷工艺在印刷总量中的份额。
&&& 与其他印刷工艺相比,柔印具有安全卫生,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与凹印相比更为显著。
&&& 1.质量第一,成本不可或缺
&&& 年,柔性版,网纹辊,油墨.粘版胶带等经过又一鸵的改进与提高,特别是经过柔印机技术不断革新,柔印的质量与胶印,凹印己不相上下,柔印更加有实力与胶印,凹印在包装印刷领域展开竞争。90%的柔印厂商已能稳定地生产出符合标准的印刷品并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价格,尚有10%的柔印厂商需要继续提高竞争力,迎头赶上其他印刷工艺,追赶的对象仍然是凹印。凹印仍具有一定的潜力,并在不断改进& 重点在快速换版.印量减小,辅助时间缩短以及节约成本上。柔印当前的任务重点在于降低成本。
&&& 2.柔印质量发展的方向
&&&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柔印产品的质量必须不断提高,它已不可能保持以往那种跳跃式的发展速度,而是循序渐近地成熟.事实证明,通过直接目测或用放大镜观察柔印,凹印甚至胶印产品,三者基本相似。若再想提高柔印质量水平,则会花费很大的代价.从而导致收益越来越少。
&&& 公众对于柔印的检测主要来自于目测,印刷品图像分辨力。色彩等质量指标已经达到要求.现在要满足且必须满足的是兑现对包装产品自始自终的承诺。
&&& 二.柔印最大的竞争者
&&& 所有印刷工艺最大的压力并非印刷技术之间的竞争,而是全行业生产能力供过于求。近些年来,不论是柔印或凹印,都增添了许多高速,先进的设备,但也相应提高了成本,由此更要求机器高负荷运转,众多印刷厂商不得不追逐同一张订单,买方则采用压价的方式。
&&& 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加之柔印产品价格的下调,使印刷厂商利润迅速下降至最低边际,为了弥补价格下调带来的影响,惟有再提高生产效率,但相应又会带来巨大风险,柔印厂将有可能走向合并甚至倒闭。
&&& 要牢牢记住利润只来自于生产后销售的产品,将时间用于生产无法销售的产品必然增加成本。
&&& 三.如何保持利润水平
&&& 提高价格虽可保持利润水平,但并非经常可用,特别是在买方占优势并联合起来时,这个方法则是行之无效的。印刷厂商必须寻求多种提高利润的有效方法才行。以下是几项切实可行的措施。
&&& 1.节约成本
&&& 即降低每个生产流程的成本,较有效的方法是:优化设备,降低原材料耗用(注意降低接纸成本),降低劳动力成本,重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 2.降低废品率
&&& 使损失降到最低水平是增加利润较有效的方法。采购原材料过量及品级过高,既会增加印刷成本,还会适得其反,为操作及生产工时等带来负面影响。
&&& 3.实现工艺流程标准化
&&& 采用国际或国内标准,使设备、工艺。原材料实现标准化,可减少开印前的准备时间.使工艺流程稳定,降低废品率并使机器达到最高使用率。英国Welsh Centar印刷公司贯彻ISO标准已取得很好效果。
&&& 4.提高自动化水平
&&& 业内人士普遍关注柔印工业自动化的程度和计算机控制新技术的采用。但这又会使成本增加,为减少负面影响,应牢记:只有业内人士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财富。
&&& 5.加强培训
&&& 任何一个员工若没有得到定期培训,就不会重视自动化、标准化、如何降低废品率以及降低成本,也不可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不进行培训也无法挖掘潜在的力量并取得显著成效。有些厂商把职工培训简单地视作增加成本。流失利润。但实际上,生产效率不高、损耗过大主要是缺乏培训的后果。竞争使厂家的利润降低到边际,这反映出众多厂家以往不重视培训,现在必须补课方能保持利润。把员工送到专业机构进行培训,不但费用昂贵,且影响生产工时,同时还会增加旅途费用。较多厂家通过内部教育,以外界教材.多媒体模拟操作示范以及网络等手段进行培训。培训最有效之处是增强了员工的经验和决策能力,对企业稳定发展有极大好处。
&&& 6.削减价格
&&& 当生产力过剩,竞争激烈以及兼并压力过大时,削价在短期内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 四、柔印的未来
&&& 柔印已快速走向成熟并且非常稳定,目击保持中等速度发展,前景仍然十分美好。美好的前景主要体现在柔印厂商集中精力并踏踏实实地改进工艺技术上。
&&& 为了保持今后继续不断发展.惟有制定合理的价格,如何取得有竞争优势的价格呢?全行业应集中力量通过培训和标准化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发展我国柔印的依靠
&&& 上述美国FTA的研究报告,概略地叙述了柔印行业当前的形势,并提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为求得生存和发展需采取的措施。我国柔印业的形势怎样?对FTA提出的依靠措施如何认识和借鉴呢?
&&& 一.我国柔印业的现状
&&& 经与业内人士探讨,并与国外柔印发展过程做了对比分析,在此提出国外柔印在包装印刷中的占有率及我国当前主要印刷方式所占比重的2组数据。图1所示为美国,欧洲、中国的柔印在包装印刷中占有率的比较。图2所示为我国柔印在当前印刷业中所占的比例。
&&&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柔印在包装印刷中的占有率,除瓦楞纸箱较接近欧美水平外,纸张及纸板尚能紧跟,软包装与标签差距甚大,有较大发展空间。图2所示的主要印刷方式所占比例中,含瓦楞纸箱与报纸印刷,20世纪末,欧美印刷市场中胶印占42%.凹印占20%,凸印占2%、柔印占28%、其他印刷方式占8%。我国印刷方式的主流与世界潮流相似,以胶印方式为主。我国铅版和铜锌版的凸印虽然已趋淘汰,但树脂版的凸印在我国仍占有1 2%比重,特别是在商标.标签印刷领域仍占主导地位。2001年,我国进口单张纸胶印机645台,价值355亿美元;卷筒纸胶印机243台.价值260亿美元;柔印机111台,价值0.28亿美元。
&&& 以柔印方式印刷的一般可分瓦楞纸箱,纸张及纸板,薄膜3类。
&&& 1.瓦楞纸箱印刷
&&& 瓦楞纸箱印刷在柔印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当前发展较快的行业。随着其对印刷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原先的橡皮雕刻版已日益被感光树脂版取代。瓦楞纸箱的印刷方式可分为后印和预印两种。后印是在瓦楞纸板成型后由印刷开槽机直接印刷加工,较好的国产印刷开槽机已能胜任彩色层次版的瓦楞纸板印刷,其印制的产品已成为家电。水果及蔬菜等理想的销售兼运输包装,该工艺目前仍需进一步开发市场。以往的瓦楞纸箱预印方式是将单张纸印刷后裱到瓦楞纸板上再成型,不但耗工,且对纸箱强度也有破坏,当前预印以柔版印刷面纸后再在瓦楞纸板生产线上裱合制成瓦楞纸板,较适合高质量、大批量瓦楞纸箱的加工。四川当今彩印厂(前德阳日报社印刷厂)经数年努力已形成批量生产,另有其他企业也看好此工艺前景,并跃跃欲试。
&&& 2.塑料薄膜和金属箔印刷
&&& 塑料薄膜和金属箔是软包装的主要承印材料。关于柔印在软包装印刷中所占的分额,美国已超过75%,欧洲达到60%。柔印之所以能取得绝对优势,不仅有环保法律法规的支持,消费者自身保护意识以及柔印高效、低成本的优势也是促使其发展的巨大动力。我国柔印在软包装领域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足1 2%(软包装印刷仍以凹印为主),采用柔印工艺的企业多半是外资企业,他们为达到安全标准要求,而进行了硬性规定。国外已严格禁止采用含有酯。酮.苯溶剂的油墨印刷食品,药品以及与人体接触的卫生与生活用品的包装。国内部分和印刷厂商片面追求印刷质量并贪图方便,置人民身体健康于不顾。
&&& 3.柔印器材的应用与开发
&&&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窄幅连线多功能柔印机引进我国后,经过两三年的磨合期,并通过对柔印工艺较全面的了解,人们已经认识到,柔印机虽然结构简单,但要达到高质量并非易事,印版。油墨。网纹辊、粘版胶带以及模切刀等器材必须达到应有质量,且在每批印件开印前,均需对机器类型,印刷压力,印版硬度,油墨色相。粘版胶带等可变因素进行收集并做分析,做出最佳的配合,才能印制出高质量的产品。对柔印中各种参数的选择以及在印刷机上进行调节和试印,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模切生产管理当中材料损耗过大以及人工成本过高,要如何管控?_百度知道
模切生产管理当中材料损耗过大以及人工成本过高,要如何管控?
我有更好的答案
dfasfddsfsd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模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包装网全国直通: 
纸箱企业损耗是影响成本的一大因素
17:52:05&&&来源:&&&评论: 点击:
  企业损耗是影响成本的一大因素,损耗控制好了,可以在很大上程度上增加企业效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下面概括地分析一下纸箱厂各种损耗的情况。
  纸箱厂的总损耗简单地讲,就是原投入量减去成品入库量。例如:当月原纸投入量应生产100万平方米,成品入库量为90万平方米,那么当月的厂总损耗=(100-90)=10万平方米,总损耗率为10/100&100%-10%。这样的总损耗只能是一个很笼统的数字。但是损耗分配到各工序就会更加清楚明了,也会更加便于我们找出降低损耗的方法和突破口。
  机纸板损耗
  1.不良品损耗:不良品指经过裁切机裁切后的不合格品。
  公式定义:损耗面积=(修裁宽&裁数)&切长&不良品切刀数产生原因:人员操作不当、原纸品质问题、贴合不良等。
  改善对策:加强操作人员管理,控制原纸品质。
  2.超制品损耗:超制品指多出预定走纸量的合格品。例如:预定走纸100张,结果走纸合格品105张,那么其中5张就是超制品。
  公式定义:超制品损耗面积=(修裁宽&裁数)&切长&(不良切刀数-排程切刀数)产生原因:瓦楞机上纸量过多、瓦楞机接纸不准确等。
  改善对策:使用瓦楞机生产管理系统,可解决单瓦机上纸量不准和接纸不准确等问题。3.修边损耗:修边指经复瓦机的修边压线机修齐边时修掉的部分。
  公式定义:修边损耗面积=(纸幅-修裁宽&裁数)&切长&(良品切数+不良品切刀数)产生原因:正常损耗,但如果偏大应分析原因。例如:订单的修裁宽为981
  mm的纸幅,而瓦楞机需要的修边宽度最小为20mm,那么981mm+20mm=1001mm,恰好大于1000mm的纸幅,只有用1050mm的纸来走,那么修边宽度就是1050mm-981mm=69mm,比正常修边大了很多,造成修边损耗面积增大。
  改善对策:如果是上面的原因,可以考虑这样的订单不修边,用1000mm的纸走纸,到后段印刷制箱时一起轧掉,可节约50mm
  宽度的纸,不过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印刷效率。另外一个对策,就是销售部门在承接订单上能够考虑到这一点,改善订单结构,使订单达到最优化。4.跳格损耗:跳格指因短缺基本纸幅的原纸,需要用更宽纸幅走纸时产生的部分。例如订单应该走1000mm
  纸幅的纸,但因缺少1000mm的原纸或其它原因,需要用1050mm走纸,多出的50mm就属于跳格。
  公式定义:跳格损耗面积=(跳格后纸幅-排程纸幅)&切长&(良品切刀数+不良品刀切数)
  产生原因:原纸备纸不合理或销售部门原纸采购不及时。
  改善对策:公司采购应检讨原纸采购、备库是否符合客户需求,尽量做到配合客户备纸,实现t模式工作思路。另一方面,销售部门必须提前下材料需求单,给采购部门一个采购周期,保证原纸准确到位。其中不良品损耗和超制品损耗应属于瓦楞纸板生产部门的绩效损耗,可做为部门的考核指标,以促进改善。
  损耗是不可能被消灭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方式、技巧来将损耗降低到最低、最合理。因此前面将损耗细分出来的意义就在于让各个相关工序了解到各种损耗是否合理,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和需要改进什么(例如:超制品损耗过大,可能需要检讨瓦楞机接纸是否准确,跳格损耗过大,可能需要检讨原纸备纸是否合理等),以达到控制和降低损耗、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并可根据各种损耗来给各个部门制定考核指标,奖优罚劣,提高操作人员降低损耗的积极性。
  印刷制箱损耗
  1.加制量损耗:因纸箱在生产时印刷机试机、意外等情况,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因此在订单排程时会加入一定量的加制量。
  公式定义:加制量损耗面积=排程加制数量&纸箱单位面积
  产生的原因很多,例如:印刷机台损耗大、印刷机操作人员操作水平不高、后段打包损耗大。另外,销售部门下单加制量没有管控。其实无需加那么多的加制量,过多的加制量又会导致没必要的超制,超制无法消化就会成为&死库存&,也就是超期库存,又是一种没必要的损耗。改善对策:此项应属印刷制箱部门的绩效损耗,可作为部门的考核指标,促进人员素质及操作水平提升,销售部门下单加制量方面加强闸口,制作复杂和制作简单的加制量要有所分别,建议在首件列入加量,从源头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超制或欠量产生。
  2.轧边损耗:在生产纸箱时,被模切机轧掉的纸板周边的部分,即轧边损耗。
  公式定义:轧边损耗面积=(备纸面积-轧制后面积)&入库数量
  产生原因:正常损耗,但数量过大时应分析原因。还有全自动、手动、半自动模切机,需要的轧边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模切机必须预加相应的轧边,尽可能的降低轧边损耗。3.满版修边损耗:有些纸箱用户要求不能边缘漏白。为保证质量,需要将原纸箱周边一圈增加一定的面积(如增大20mm),以保证轧制出来的纸箱不会漏白,其中增大的20mm的部分,即为满版修边损耗。
  公式定义:满版修边损耗面积=(备纸面积-实际纸箱面积)&入库数量
  产生原因:正常损耗,但数量过大时应分析原因并改善
  经过实践证明,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损耗是可以控制的,只要企业采用合理的解决方案,损耗将不再是企业永远的&痛&。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接人工成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