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点亮qq图书行情怎么样

如何评价康夏卖书事件?
原题:康夏卖书的真相是怎样的?&br&&br&——————&br&前情提要:&br&&a href=&http://mp./s?__biz=MzA4NTc2MTQyNQ==&mid=&idx=1&sn=13e2e6dd32d95ffbd353d9dd35b9cb12&scene=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带不走,所以卖掉我的 1741 本书&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康夏的卖书活动为什么这么火? - 康夏的回答&/a&&br&&br&之前付款的读者们开始陆续收到康夏寄来的书并在微博上晒单,但有眼尖网友发现各人所晒的书单出现大量重复,包括《约克郡人骨之谜》,《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伊莲》,《被禁止的作家》,《海上劳工》、《莫普拉》、《台伯河畔》、《多元族群与中西文化交流》、《1900年的北京》等书出现了少则四五次,多则数十次。因此有人开始质疑康夏批发了大量旧书随机寄给读者,甚至同时质疑之前的《&a href=&http://mp./s?__biz=MzA4NTc2MTQyNQ==&mid=&idx=1&sn=252d90acbee5b8e4bd141&scene=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紧急通知:如果你是我 1741 本书的买主&i class=&icon-external&&&/i&&/a&》也并没有真的退款。&br&&br&那么这件事的真相是怎样的?康夏究竟是是忙中出错,是另有苦衷,还是利用「读书人」的幌子骗取钱财?&br&&br&快速通道:&a href=&/weibo/%25E5%25BA%25B7%25E5%25A4%258F?topnav=1&wvr=6&b=1#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微博搜索 - 康夏&i class=&icon-external&&&/i&&/a&,内有大量读者晒单。&br&&br&——————&br&后续发展:&a href=&http://mp./s?__biz=MzA4NTc2MTQyNQ==&mid=&idx=1&sn=568eec7f4d29ddf25e77d&scene=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退款、退书事宜&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s://mp./s?__biz=MjM5NTUxOTc4Mw==&mid=&idx=1&sn=cd9ea7bea1d0da74af9492&scene=1&key=cd2be2ed368e4c4ab022ff758bfdb6a2&ascene=0&uin=Mjk2MzAzOTAwMQ==&devicetype=iMac+MacBookPro11,1+OSX+OSX+10.10.3+build%&version=&pass_ticket=2SLZpFLwQLm/YJDJoch7hN/AED//v2jzi7LFsiQjOW4f+Rko6H9w0hv1kB86aNu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康夏道歉:1741本书不够了,新买了6000本便宜书&i class=&icon-external&&&/i&&/a&&br&“除了最初的1741本书,我另外买了大约6000本书。这些书的价格的确比书上标明的售价要低,但也不像网友们说的一、两块钱一本,有很多是十几块一本。我买这些书时,知道这样做不太好,但没有多想,也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恶果。”“具体的数字我还没有统计,但整件事下来我可能得赔上十五六万块钱。不管收到书的,没收到书的,我都会退款。我最初只是想卖掉这1741本书,但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我的预料和控制。”“不过,我可能说什么都没用了。”&br&&a href=&http://mp./s?__biz=MjM5NTUxOTc4Mw%3D%3D&mid=&idx=1&sn=c915f115c5e9a1b34f6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对话康夏:天堂的19天和地狱的24小时&i class=&icon-external&&&/i&&/a&&br&&赔了很多钱,可能得有十几万。快递费加起来就好几万块,买这后来的6千本书也花了好几万。我要从出国做存款证明中存下的40万中取出差不多10万,来补给这个事。&&从很早开始动这个念头,大概在我的公号上写关于这件事的第三篇文章的时候就有了。那时候在微信和支付宝上对账单,花了很大的精力把带有效地址的信息选出来,列出名单,然后根据这个名单定下了订购新书的数量。&&我从中能获益多少呢?卖书的利润很低的,我家的经济条件也真的挺好的。假如说这件事达成了,我没算过,但我觉得顶多能赚不超过六、七万块,我真的想不出,为了这点钱我折腾一家人,手写、复印随书附送的信件,有什么必要&&br&&br&——————&br&微博、微信更新“最后一条”&br&&a href=&/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
原题:康夏卖书的真相是怎样的?——————前情提要:之前付款的读者们开始陆续收到康夏寄来的书并在微博上晒单,但有眼尖网友发现各人所晒的书单出现大量重复,包括《约克郡人骨之谜》,《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伊莲》,《被禁止的作家》,《海上劳工》、《莫普拉》、《台伯河畔》、《多元族群与中西文化交流》、《1900年的北京》等书出现了少则四五次,多则数十次。因此有人开始质疑康夏批发了大量旧书随机寄给读者,甚至同时质疑之前的《》也并没有真的退款。那么这件事的真相是怎样的?康夏究竟是是忙中出错,是另有苦衷,还是利用「读书人」的幌子骗取钱财?快速通道:,内有大量读者晒单。——————后续发展:“除了最初的1741本书,我另外买了大约6000本书。这些书的价格的确比书上标明的售价要…
按投票排序
479 个回答
这位仁兄已经委托支付宝退还全部款项,所以具体的“真相”是怎么样,我也懒得去探究了。这件事纯粹是再次让我确定了一件事:“情怀”两个字,在中文网络上有多么方便唬人。不管此人的初衷如何,在收款发书的过程中十分不诚实,所发出的书很多都不是承诺的藏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在围脖上随手一搜,仍然有很多人以“人家都退钱了啊说明人家是善良诚实的你们为什么还揪着不放”这种幼儿园+法盲水准的逻辑方式为他洗地。这让我想起了那位几年前写了篇《爷爷和我》的网文,号称感动了无数人,最后被发现是盗用别人照片的奇人。尽管他本人连道歉声明都写出来了,还是有一大堆情怀中毒者流着眼泪为他洗地:他的故事感动了多少人啊,感动得我连饭都吃不下啊,是真是假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有情怀,真假不重要,对错不重要。只要流出了感动的热泪,什么都能原谅。这就是中文网络上奇葩的情怀中毒群体。不多说了,我得赶紧写九州去,请忽略那些没有填的大坑,相信我们创造世界的情怀!
勉强也算个阅读爱好者,加入豆瓣“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也有几年了。平时通过缺书网等等网站对几大电商的书籍打折促销活动也关注着,一年购书几十本还是有的。所以对于这种书籍流通的事情,还是很关注的。先说个人关于这件事的观点:康夏散书,我认为他的出发点应该算不上善意,并没有如他在活动发起的文章里写的那样是一件所谓要延续书籍生命这么有读书人情怀的事情。一个要出国的人,况且去了大美利坚,是否要常驻于那山穷水恶之地,终生致力于解放纽约人民的伟大事业当中去都说不好。那么散掉藏书,变现带走,怎么看都是一件很利己的事情。这种因为出国或者搬家,不得不散去藏书的事情,在豆瓣读书类相关的小组里都很常见,基本上就是列个书单,标明品相,列个价格,邮费自理,先到先得。偶尔也有性情中人,完全结缘白送,有缘人只需要运费到付就可以了。这种童叟无欺的交易方式,很少看到有纠纷产生。而康夏,采用了一种所谓福袋的方式来散书。原因无外有二:一是懒,要散的书多,懒得一本本列书单,一本本标价格,一本本描述品相;二是怯,恐怕列出来的书单,虽无养生致富类的册子,但也不足以炫耀自己藏书的品味,从而直接拉低了这件事情的水平和购买者的热情。事主在采访中自己也说家庭环境优越,考虑到他能去留学,想必所言不虚。所以直到此时,应该还只是要求变现,而非借此发一笔横财。以上是我推测事情的缘起。再后来就是77万入账,事主的心态从博名转向图利。看了下收到书的朋友晒单,重复较多的几本书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爱的教育》《我亲爱的总统》《人本主义研究》《1911,革命与宿命》《浴场谋杀案》。事主在采访中说:即便是采购的新书,也是精心挑选过的。这句话我是信了。因为从书的选择上来看,大部分都是比流行文学或者网络文学更有积淀的社科类图书,满足了大部分购买者对于“逼格”的要求。同时我上淘宝搜索了一下,这几本书的价格从4.5元至7元一册不等,这也满足了事主对于“盈利”的要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康夏在藏书散尽之后,为了一份情怀和读书人的信义,给后续购买者发的全部是1函2册宣纸线装张乐平连环画《三毛流浪记》这种520元2本的图书。恐怕那个时候,提出抗议的就是收到他藏书的购买者了。再后来,事情发酵,到了事主不能控制的地步,甚至影响到了他去解放美国人民的千秋大业。所以只能弃车保帅,企图财去人安乐,破财免灾。才有了全面退款的决定。到目前,是要对既收到了书,又收到了退款的人说一句: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持续关注事件后续……
贩书人,从事多年。在一个行业做的时间长了,基本能从图书的品种、品相大致辨别出图书的来源。这次事件中看到网友总结的康某人所发出的书,每一张图片的书的品种都十分眼熟。这批书的来源北京西南物流或者王四营的特价书商,成本多在1.5-2折之间,不超过3.5折,也有少量0.5折的书,绝不可能是自己的藏书。私人藏书可能有特价书,但是康某人发出的书可以说全部都是特价渠道的书,品相皆是特价书品相。
这事儿从打款方式就有问题。做一个淘宝链接,设定好商品数量,拍完即止,根本不会发生后来的巨额收入,退货退款也方便。但他选择了直接转账,我认为他是一开始就存在“可能会多收到一点钱”的小心思的,但没想到会彻底玩脱。接着就是接受采访,感谢大家厚爱,收了77万我会逐一对照,多余的钱一笔笔退。原文不记得了,但他留了口子,大意是自己很忙,但一定会慢慢退。我不能断言那时候他就已经决定糊弄过去把77万全部拿进,但他肯定是动了心思的,不然不会给自己特地留了时间窗口。再后来么,就是今天。比较奇特的是,他之前还在微信上公开自己的微博号,鼓励大家晒单艾特他。也就是说他可能在一遍遍填写快递单、一张张折叠小纸片的时候,被自己感动了——这么感人肺腑的手写体复印信,收到的人怎么可能质疑。自己都被骗进去了,完全自信,根本没想过会穿帮。不是设好的套,但是每一步都有小九九,但又以为这点儿小九九别人看不出,再加上可能的戏剧性人格,自我感动(不然也不会在微博上闹以死相逼),最后就成这样了。——————以上是6月5日半夜aka.6月6日凌晨的回答。这两天康夏同学托马斯全旋360度的各种发文哭诉,实在摒不牢要来更新一下。我还是,收起恶意,相信他就是有这么热心,为了能让更多人收到书,为了让付款的人们高兴,所以没有退款,而是下单了6000本品相质量版本皆令人遗憾的书吧。我也还是,收起逻辑,相信他确实因为家里不缺钱,所以一定不会贪财吧。然而正常道歉有那么难吗。爱迪生·The Photographer·陈老师的道歉视频学习一下好吗。来买你书的人都是清新无害的小朋友,但凡有那么几个有行动力报警的,哪里还轮到你终于真开始退款,不管最后官司判的怎样,资产先冻起来了好吗。面对那么清新无害的小朋友们,康夏同学竟然还每封长篇大论的解释都要花样骂一下暴民,我从未见过如此玻璃心之人……此外还相当猥琐地在解释里夹枪带棒地骂前同行。因为这位前同行曾经,很久以前,因为康夏工作上彻底的不靠谱,认为他“能力低下”。嗯,他竟然移花接木拿到目前的语境下讨伐起来了。大家不说是因为觉得在这件事里,康夏从头到尾撒悲情撒狗血实际上等同于撒泼的姿态已经相当难看了,何必再落井下石。然而就有人那么厉害,自己做过事全都不记得,还要反过来以英雄落难自居。让我们来佳句赏析一下。我成了一个无论做什么都不对,有崩溃情绪时什么也不能说、更多时候因愤怒情绪想要长篇大论骂出来时也不能说,只能每天为这件浪费时间、损耗一切、没有休止、每天翻新的事承担口水的人。(6月5日微信公号《退款、退书事宜》)现在也有一些人在支持我,但是我已经是一个破掉的罐子了,就算有人想把它拼好,我也不是完美如初的一个人了(哽咽)。(6月7日新京报《对话康夏:天堂的19天和地狱的24小时》)我永远都不会承认我没有做过的事,不会承认我没有动过的心思,不会承认我没有犯下的罪行,无论在任何年代、在任何地点、以任何折磨我的方式,就算死一千次,死一万次,骨头被碾成灰,筋肉变成血浆,彻底万劫不复,也绝对,没有,可能。(6月8日微信、微博《最后一条》)这种道歉文哪里是道歉文啦。说是解释文都是给他面子。以为能看到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言简意赅的道歉和及时的、言而有信的处理(是的,康夏在5月17日就说过未来一周“争取”全数退款,在5月30日又重新修正承诺说未来3-4天会退款,然而事件一直发酵到6月8日他才如梦初醒终于开始急速退款。何必呢。),结果眼前是一个穿着流浪的红舞鞋孤独旋转在舞台中心的男子。吓尿了。只好绕道走了。当然,康夏这几篇文章的一个好处是,那些爱看他这一套的人会相当受用,真诚道歉说不定会洗掉这批粉。祝收视长虹。
6月8日更新。今天看到康夏已经写了文章充分交代此事希望就此告一段落,以后也不要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大家好好一起玩耍嘛,以上,感谢阅读。……………………反对 的答案。这个答案被几个我很尊敬的ID推到时间线上来。看恶心了。昨天我还在跟 说,这件事不关你我的事。作为局外人,保持好克制。但是看到这个答案我还是觉得人家都搬出李普曼来和稀泥了。我克制个甚?实际上康夏那篇文章我差不多是第一时间就看到了,然后觉得真逗就关了(我才不会接受别人给我挑书)。但随后的发展让我惊讶。诚然就如某位知友所说。你定好货物的量,大家依次拍。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就算出现了,为什么还要去买书?康夏自己的原话是没多想……你买了6000多本书能没多想?6000本书花了几块钱的成本在这件事情上能够没多想?我不揣测康夏的动机。我就是质疑。但是眼睛同学的答案一边搬出李普曼来大骂庸众傻逼,一边以我觉得开头说康夏只是做错了事诸如此类……这不是幼儿园,你家孩子打了我家孩子道个歉就完了。77万+如果从法理上定性了的话是要入刑的。一边教大家要克制,一边自己却以主观想法替康夏背书。不要说我觉得,那些声讨康夏的人同样说的也是我觉得。现在事情的重点是,所有没有收到书的人是否能拿回自己的钱?以及能不能停止说我觉得给我看事实?再说一遍,我跟这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连看热闹的都算不上。公众是傻逼,但在这次事件中。那些傻逼的公众也是受害者。他们需要一个交代。
6月6日下午更新:我看到了这件事的后续发展,康夏自己已经承诺,“所有的人,无论收到或是还没有收到书,都会收到全部退款。”所以我下面希望他看到的话,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希望他能够尽快处理好所有的事情。我没有资格谈论这件事的真相,所写的答案带着自己的猜测和情绪,这是我现在意识到的问题。我其实不希望自己成为舆论的左右者或者审判者。我说出了自己想要对康夏说的话,仅此而已。我觉得@ 的答案里的一个观点很对,讨论公共问题的时候需要节制。我不敢肯定地说自己下文做到了节制。或许我的情绪左右了我的文字,让我对一个毫无还手之力的人造成了舆论压力,这并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康先生,我仅就我个人向你收回我答案中对你人品的质疑和判断。原答案就不做删除修改了,一些攻击我曾经办过类似卖书活动的言论,我也未做回应和删改。有机会,会去别的回答里分享自己的故事。这里并不合适。--------------------------------------原答案:作为一个同样在网络上卖过书的人,我想来说两句。我摆过书摊,后来在豆瓣上办过一个卖书的活动。当时的介绍如下。当时承诺的是只卖100本,因为我手里大概有这么多存货,也索性说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完整的数字。然而豆友们实在太热情,因为我开放了淘宝链接,所以几天就拍了40多个人。我迅速去把淘宝关闭了,并且告诉大家现在不要再去拍淘宝。因为我承诺的是每个人要留自己豆瓣的地址,我要去分析每个人的阅读偏好,根据他们的“想读”和“已读”,甚至包括日记,观察猜测他们希望收到一本怎样的书。不排除有人是想要得到图片里的呼兰河传,却不幸被我送出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只因为自己的“已读”里有尼采传,却没有萧红。所幸根据后来帖子里面收到书的人的留言,大家还都比较满意,至今没有人失望到要过来打我。大家还是很喜欢我每一封都手写的书评和明信片的。(我把从英国带回来的明信片都送出去几张)当时跟一个朋友算了笔账,有些书,进价就超过15块,发了顺丰,还送了不算便宜的明信片,花了大量的事情去侦探一个陌生人,为他写书评,就为了那20块钱?其实真的是想要做一件卖书的人想做的事。其实真的是想要成为为未来英雄提供初始道具的NPC。但是,卖到30多本的时候,我已经很累了。打包,发书,其实都还好,只是我还有白天上班的工作,写信和挑书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在短时间做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情的。不要企图自欺欺人,也不要企图通过ETC来快速驶向自己的目的。我很抱歉,当时拖了最后几个拍下书的豆友快一个月。如果他们有地点变动没有即时拿到书,或者其他改动,其实是很不好的购书体验。这体验是违背我初衷的。我有太多理由给自己辩解。我上班很累,我打了电话快递没有即时来,我联系不上你所以我不知道该不该给你退款。但是作为一个卖家,顾客为你的愿望买单,你就要为自己的愿望负责任。因为你此时已经和他们共有同一个愿望。我不知道康先生能不能看到这个问题。我有很多话想对你说。其实事情的真相,大家已经猜的七七八八了。你这段时间有多累,有多辛苦,压力有多大,我都是理解的。我卖出的四十多本书和你这段时间寄送出去的件数相比,或许真的不值一提。但是我希望你能明白,你做错了,并且错的很离谱。买书的人希望得到的是你的藏书,来自一个陌生人送出的礼物。这是你所承诺的。而你却用低价批发购买的书,寄出去糊弄他们。(你别辩解,我进过书,看微博和这里的人晒的书目和成色,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及时退款,是因为你还想继续买书寄书。几十万是笔巨款,我不想恶意地猜测,你是不是为了钱,作出这样的事情打那些爱书人的脸。但是人们永远只会根据你的行为来评判你,你不要告诉我你的动机,因为你的初始动机根本在这一系列事情中无法体现。你已经离你自己的本心太远。收起自己的委屈,懦弱,辛苦,压力,或者自欺欺人的沉浸在巨大的梦想破灭的痛苦中。你需要做的很简单,尽快去做:1道歉,发声明承认自己的错误,公布自己所发出的所有书单以及书籍来源。我很难相信你根本没有书单,很难相信一个人可以笨的这么彻底。2 退钱,你已经涉嫌构成欺诈,这是法律范围的事情,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告你,你马上就会遭遇比公众舆论更可怕的情况。3对于不满意自己所收到书的人,退货。这是补救你已经摇摇欲坠的社会信誉的唯一办法。年轻人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到底。希望你能够看到。又,不好意思,这一次自己做了件站在道德制高点给出答案的事情。因为我实在不能忍受打着书的旗号,欺骗爱书之人的事情发生。情绪之下若有漏洞偏差,还请看客们谅解。(一句题外话,这件事越发让我相信自己写剧本常用的一个观点:人性经不起考验。)
见财起意啊,侥幸心理啊,耍小聪明啊,秀情怀啊,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康夏的主要问题,蠢才是唯一的问题。如果不蠢,他所有这些主观意识都可以被巧妙地掩护在漂亮的公众事件背后。嗯也就是说,明明这事可以既赚一笔又赚名声的。可惜就是太蠢啊,活生生把一个扬名立万从此走上名人大V之路的事情给搞砸了。简单说,康夏就是缺少对自己的任何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的认知。有人在微博问我如果是我会怎么办。我给出了两种选择。简单方法是不要不自量力有多少书就送多少截止到前多少订单,后面的都退款。复杂方法是提前说因为要书的订单数量太多自己书不够只能找办法补,有重复的别赖我。至于说后一种方法会在很多付钱的人那觉得在情感上无法接受觉得损害了情怀,那只能说是你自己矫情了。
我有一些疑问,我觉得这个事件中,所有涉及到跟数字有关的问题,都是稀里糊涂的,没有哪些数字能大差不差的吻合上,以下拼凑细节为主,个人判断为辅:1、在最早的康夏接受央视采访,是说收到6500人的收款,一共77万元;2、后来事情发酵,康夏表示要退款的帖子,自己公布的是「从5月16日晚9点我在微信公众号里发布活动信息,到5月17日晚8点申请支付宝帮助关闭外部收款功能,共收到了各位支付的11738笔,共计 771595元」,6500人对应11738笔,这中间什么关系?3、支付宝昨日公布的是「以将他的支付宝账户从5月16日21点到6月4日10点之间收到的元书资全数退回给书友们。」(第二条是康夏6月5日的帖子,收款截止到17日晚8点申请关闭外部收款功能,言外之意是17日晚8点之后就没有收到汇款,而支付宝统计的是截止6月4日十点,总金额多了6538.22元,康夏微博提到6月5日仍收到几十笔转账,已手动转回。在这期间为什么还能收款,在新京报访谈中提到是因为几天之前恢复了收款功能)4、没有提到涉及微信的具体数字,但从他自己说的内容来看,微信转账的也不少。5、买了6000本书,加上他自己的一千多本,共发了1500多个包裹,和上面说的6500人或11738笔转账相去甚远,最新的新京报访谈中康夏说「那时候在微信和支付宝上对账单,花了很大的精力把带有效地址的信息选出来,列出名单,然后根据这个名单定下了订购新书的数量。」,是绝大多数人转账后都没有留下地址?6、康夏提到买6000本书花了几万,1500个快递花了几万,总计他要亏损十五六万,书的几万按9万算,那么快递费至少要6万,也就是平均一个订单要40元的快递费,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康夏的1741本书450公斤,估算每个订单是平均不到2公斤,他发的是汇通,快递中价格最低的,又是批量发能谈价)7、在事情发酵前,康夏的公众号中一直是说发出去的是他自己的1741本书,而在新京报访谈中,他提到1741本书原计划就不是全发出去,准备发出去的书仅够200多个订单,光是亲朋友好的订单都不足以应付。8、1741本书需不需要25个大书柜已经有人吐槽过了。9、原来的卖书贴封面是随手在Flickr上搜索的,虽说公众号推送文章使用各种小清新网图司空见惯,但是他这事实上是一个交易展示贴,原文中还提到「我为它们拍了一张全家福」,使得更有误导性,而一个最寻常的淘宝小卖家,实物拍摄也是基本要求。10、在新京报访谈中他提到「乌托邦地图上所有文章都已经删了」,事实上并没有。11、截止6.7下午还有人未收到退款。以上数字或细节,有些比较敏感,有些无关大节,但从中可以看出,康夏是一位对「精确」缺少理解,完全不认为「确认」「严谨」有何意义、只负责情怀的文艺青年,即使在面对如此危机之时,微博上、访谈中的言论,也完全没有反思自己思维模式的问题。我不认为他是个心机的骗子,而是一个被自我感动和欺骗,导致很多认知模糊的文艺青年。我们可以大谈文艺、情怀,大谈诗和远方,可以因为感动而去做一件事,但一旦事情开始,和你拨开云雾谈事实,不厌其烦的谈细节的人才是靠谱的人,但我们往往选择了「不要在意那些细节」,我们向往美好。
挺惊讶也挺失望的,说几句。关于事实部分,楼里的现身说法和照片都有了。康夏自己的说法是这样的。里面有诉苦,有无奈,但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这些“有丝分裂”的书是怎么来的?我不相信康夏有那么多相同的书,毕竟就像有同学吐槽的,他不是经销商也不是馆配。所以为什么呢?以下部分是我的揣测。一开始,康夏应该是觉得好玩,想尝试一下卖书。没想到那么火,收到了那么多钱,远高于之前的预期。既然逐一退款也是件麻烦事,那就索性买点书发货得了。可能是不同的书各买1、2本工作量也够大的,于是出现了爱丽丝一买几十本这种事情?我猜康夏也许心存侥幸,觉得未必会有人觉察到?结果事情就变成了现在这样。我不是很倾向于用“骗子”来定性,并且愿意相信康夏未必是想赚钱,但这事办得,前后一对比,就让大家觉得:好好的情怀,又喂了狗了。在卖书的时候,康夏是这么说的:你可能收到的书比方说已经绝版的《纽伯瑞儿童文学金牌奖》系列、中信出版社金黄色皮儿未拆封的尼尔弗格森系列、中国连环画出版社1992年出的超厚大本《张乐平连环漫画集》、傅高义全新版的《邓小平时代》、《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系列、定价298元全彩页的《泰晤士世界历史》、《民主新论》以及其他亨廷顿的新书、廖一梅印刷精美的剧作……以及很多很多很多在英国时买的狄更斯原版小说。也有一部分是未拆塑封的新书。读过的书几乎都十成新,品相极佳,保护相当好,和新书没有任何区别,但一部分可能会记有我当时读书的笔记,贴有阅读便利贴之类。这就把大家的预期调得很高。早期的晒单照片里,确实有一些手绘或者定制的物件。挺有心的。而且,康夏当时还有过一些动情的描述:我的一位好朋友告诉我,读过的书,放在书架上之后就会死亡,成为一具尸体,只有它被下一个人再一次读到的时候,才可能重新焕发生命。最后,多谢你决心收留我曾经爱过的书,让我无法拥有的那一整面墙,打碎之后仍旧可能四散在无数个不同的地点,依旧被人阅读和爱护,焕发着生命的光。整件事情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只要付出60元或者99元,就能获得一份从朋友或陌生人那里寄来的神秘礼物。但结果是,康夏一个人处理不了那么多的钱那么多的书,事情正在起变化,然后到了如今这样。为什么康夏卖书会火?因为有趣,有人的连接,有私人定制和神秘礼物的诱惑。但小米讲参与感的时候,有过一个蛮精辟的论述:所谓口碑,就是超越用户的预期。抛开目前无法认定的骗子不骗子,康夏的问题在于,他先拔高了用户的预期,然后给到的东西却让人失望了。所以风评差,是自然而然的。以及,大家对于揭穿“骗子”这件事,说实话也是很上心的。安迪沃霍说过很有名的话: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时间。现在的社交网络环境,尤其如此。但别忘了,15分钟的成名,同时也意味着15分钟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可能性。说到底,这件事的症结出在,有一个好的点子,但野心和情怀却没有足够的执行力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最要紧的补救办法应该是真诚吧。“没有一条道路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坏」可以,「不聪明」也可以。如果「坏」和「不聪明」全占了,那就有点麻烦了。——————————————————————————————这是我收到的书,和随书附赠的信:今天拿到书之后其实是失望的,因为没有能看的。当然主要是对自己失望,因为文化程度有限,学术类的看不了,诗人也没听过,也没有童心再去看一遍「少儿读物」。不过毕竟本来就是愿打愿挨风险自担的事儿,而且当初的动机也不过是出于好玩,以及心底隐秘的「刷情怀」的无聊心理,所以也没什么可抱怨的。然后,我无意,真的是无意,从知乎点到了@大咕咕咕鸡 的微博……然后了解到了大致情况就是,很多人收到了同样的书,比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而且有人说打电话问了快递公司,说康先生这几天寄了1500多个包裹,依据之前只有1741本书的数据,这应该是矛盾的:因为每个包裹都有至少3本书(60元版的),99元版的有7本书。瞬间,花了一下午说服自己「这100块钱没白花」(没错我还加了一块钱凑了个整)的努力全部白费了。当然快递这个存疑,没有确切证据之前不足信。--------------注:评论里知友
留言说快递公司电话是我打的,下午四点左右,亲测,而且还试了给他支付宝打钱,你猜怎么着,所谓关闭的进钱通道并没有啊,又亏了一分钱!--------------不过《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我倒是的确收到了(而且,不是叫《爱丽丝漫游仙境》吗),也看到很多微博网友都收到了同样的。被人当傻x的感觉挺不好的。而且,哪怕不说《爱丽丝漫游奇境》这茬,感觉别人收到的书也比我这几本可读性强一些,好歹有几本小说啥的。不过这跟康先生没关系,纯粹是我运气差。毕竟,脸大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好。运气又差,还被人当傻x,挺沮丧的。而且康先生在信里还特别真诚的邀请大家在微博上@他。这让我很困惑,一度让我怀疑是不是大家误会了康先生,事实是不是并没有那么黑暗?要不然一个玩猫腻的人怎么会这么自摆龙门阵呢?傻啊?想了半天,觉得没误会。真相应该就是康先生真的是傻。「不聪明」。坏事儿没办好。「坏」可以,「不聪明」也可以。如果「坏」和「不聪明」全占了,那就有点麻烦了。毕竟,干坏事儿比干好事儿门槛高多了。而且特别心疼那些,没发现自己当了傻x,还在网上特别真诚po照片然后被人笑的朋友。想象一下。一个小姑娘,天然无害的文艺青年,在微信上看到了一篇充满了诚意和文化气息的文章,抱着美好的期冀,和对自己文艺气息的自我陶醉,以及对潜在的情怀收益的期盼,开开心心,花钱买了书,收到书之后,开开心心,发到了网上,一心想着能引来朋友的赞叹和艳羡。我操,怎么画风一变,竟然被人当傻x笑。挺为他们难过的。太坏了。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坏人。跟大家共勉。(不保证我以上「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是对的——说不定人家家里真的有好多本《爱丽丝》呢?)--------------下面这些是我发完上面的话之后,看到大家的留言,补的------------------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里有很多人,没想清楚这事儿。我再多说两句。这件事的关键是,我认为康先生骗人了。骗人不好。骗人很坏。他承诺卖的的是自己的1741本旧书。而根据康先生在微博上最新的回应承认,这是不实的。他买来了廉价书寄给买书的人。这跟康先生是否炒作没有关系,跟买书人动机如何没有关系,跟康先生是不是商人没有关系,跟他买的书价值贵贱没有关系,跟康先生崩不崩溃委不委屈没有关系……就说骗人这一点。是不对的,是坏的。骗人了,还不诚恳,引用楼下知友 @王某人 的答案:这件事最恶心的一点在于,我认为直到今天事情如此发酵之前,康夏老师都没直面问题的核心——如果这是在截单前的书单,为什么会大面积重复,说好的1700+本个人私藏书呢?如果这是截单后的书单,为什么不按照你说好的退款,而要冒书友失望的风险继续卖书呢?最后,其实事情昨天就发酵了,要不是我以及其他几个我注意到关注这件事情的人大声疾呼,获得反应,说句不好听的,我都觉得他今天不会有所表态——事实是,已经有很多用户艾特他说重复的书的事儿了,都没得到他的回应;而那些没有提出质疑的,都收获了他的“赞”。而且康先生回应的时候,不怎么摆事实讲道理,只说崩溃说委屈。弄得好像指责他的人成了坏人。都不敢多说一句,生怕再多说一句康先生就要寻死。真的,看康先生的架势,我挺胆战心惊的。本来自己挺占理,看他那么崩溃,觉得自己才是坏人。好像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反正这么个回应方法,我怎么看都不像是个体面的解决问题的姿态。这不怨他坏。这主要是因为笨。不过说起来,「坏」跟「笨」,很多时候本来就是一回事儿。因为笨,想不明白事儿,才会做坏事儿。回应一些知友的言论:「谁让你们装逼,哈哈哈哈哈傻x了吧。有这闲工夫装逼不如自己买两本好书看看。」这话基本跟「被强奸活该谁让你穿这么少」一个路数。不管买书的人动机如何。都不应该被骗。骗人是不好的。是坏的。1741本书居然给一个善良的人换来满世界的恶意,也是醉了。这是我朋友圈里一个朋友发的原话。不知道怎么回应。很尴尬。终于理解梁直面对「你知道他们有多努力吗」的无奈了。微博上也有人说「无论如何,我请求你们放过康夏,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值得尊敬的爱书之人」。我打心眼里相信康先生在生活中是一个「善良的人」,「好人」(「值得尊敬」与否不太确定)。估计他是个好儿子,好朋友,好同学。但是康先生是「善良的好人」,跟康先生做了一件坏事儿根本不矛盾,跟他不诚恳也不矛盾,跟他笨也不矛盾呢。
——06/07——《新京报》书评周刊正在上演年度坑队友大戏:新京报 6 月 7 日的访谈,摘录片段如下 (加粗下划线是我添加的吐槽):新京报:既然是这样,当初接到77万书款的时候,怎么做出买新书寄出,而不是把钱退回的决定呢?康夏:在我做那个决定的时候,我真的没想过,这会是一件这么大的罪恶。当时这个散书活动火起来的时候,我一大家子亲戚都赶了过来,帮我弄这些书。本来这十多年藏下的1741本书中也有一些拿不出手的书,并不是每本都是好书,小时候读过的什么励志的、心灵鸡汤的那种书也在。如果大家收到很low的书,又会作何感想呢?那些书我是不打算邮寄的,所以拿得出手的书加起来可能也就200多个订单,光是我的好朋友、老师、前辈下的订单可能都不止200个。所以当时就决定,有些书可以多进几本,不同的发给不同的人。我当时真的是没觉得这件事这么罪大恶极。我爸也是个特别文艺的人,他还为每一单还做了个书签。书签都是他自己设计的,设计得特别难看,上面印着“康夏520”,莫名其妙,什么鬼!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他说“每个买书的人都是信任你的人,都是爱你的人,要向大家表达心意”。新京报:从什么时候开始动了多买书的念头?康夏:从很早开始动这个念头,大概在我的公号上写关于这件事的第三篇文章的时候就有了。那时候在微信和支付宝上对账单,花了很大的精力把带有效地址的信息选出来,列出名单,然后根据这个名单定下了订购新书的数量。现在觉得做错了,但那时候在每天收到信息、处理汇款、被很多人关注的狂热状态里,我没想那么多,就那么做了。新京报:考虑过其中有可能带来的收益了吗?康夏:我从中能获益多少呢?卖书的利润很低的,我家的经济条件也真的挺好的。假如说这件事达成了,我没算过,但我觉得顶多能赚不超过六、七万块,我真的想不出,为了这点钱我折腾一家人,手写、复印随书附送的信件,有什么必要。大家一直说那77万,并没有考虑到我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没有考虑这里面的成本。新京报:这些新书是怎样挑选的?买了多少本被网友抓住不放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康夏:这些新书也是我用心挑选的,有很多是我读过的,也有没读过但我觉得是好书的。我不知道我买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全集》怎么变成他们说的垃圾了?这6000本书里大概有四百个样本......《爱丽丝》我自己真的很喜欢,当时觉得大家收到都会很高兴,我就买了很多,摞在地上可能有大半个人那么高。两个感想:1. 果然是当过记者的。说话一套一套的,太有方舟子的神采;2. 这人人品彻底破产了。有句话说得好,巧诈不如拙诚,不是人人都有郭敬明这么深厚的脑残粉丝后援团...3. 这人彻底告别智商了。——06/06———这位仁兄貌似已经委托支付宝退款,这事就当了结了?了?结?了?请原谅我的刻薄。这个地方肮脏的勾当万万千,这桩只不过是九牛一毛。为什么要如此追究?因为我被骗了呗...说正经的,是因为他毁了 “情怀” 这个词。真正有情怀的,想靠情怀帮补家计的人,变得更难了。——06/05——烦请法律专业人士看看,康夏先生的行为是否已构成 合同诈骗罪?本罪的诈骗行为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这里所称的票据,主要指能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行为人只要实施上述一种诈骗行为,便可构成本罪......其次,诈骗对方当事人财物必须数额较大的。所谓数额较大,根据,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而 SIPA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公共事务学院) 的 Code of Conduct 有一条是这样的:“I understand that the commission of criminal acts against Columbia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or its employees is considered a violation of the SIPA Code of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Source: 所以,我不明白那些说 “举报到哥伦比亚大学是诛心之举” 的人出发点是什么。因为在我的价值观里,这是很明显的欺诈行为,而且 “后果特别严重”,明显违反了哥大的 Honor Code,也有损哥大声誉。别忘了,在他第一篇广泛传播的卖书广告中,是用哥大 SIPA MPA 学生的身份作背书的。假如我是当事人,别说 77 万 (实际数字有网友估算是 110 万),23万就足够让我心花怒放和屁滚尿流了。但是一想到这样做的后果 — 声誉被毁,和很有可能会吃的官司,这点钱真的不算什么。所以,康先生归根到底还是蠢,大蠢加小坏。这个社会最坏的地方不是坏人多作恶,而是坏人作恶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好人(或庸众)不作为,这个社会会烂下去。
请不要随意做一个有很多粉丝的个体户抱歉,我对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不敏感,坦白的说,不喜欢。我师妹昨天在朋友圈发了几张作品,我说谁画的?介绍一下。结果,过了几分钟,她非常兴奋的告诉我,那个画画的认识我,10多年前给我写过信,是我fans。她说对方非常兴奋,像是失散多年的兄妹重逢那种感觉。她也很兴奋。那时候我才20多岁,一人一大间办公室兼实验室,咖啡,红酒,东京的抹茶,各种小吃,一开心就去超市买一堆肉,找几个人在室外的阳台烧烤。闲暇,惬意,常常去扫叶楼怀念李后主。那时候,开始混BBS,在日均1万多人的BBS,不到1年,就有了1000多粉丝。很多人喜欢看我的文字,我常常说,ID没有性别,文字好看,就可以了。不要去问,是真,还是假。我不是写SCI,我只是写,我们能感知,看了愉悦的文字。我常常是下午写了,到了晚上7-8点就全部删除。很多东西,惊鸿一瞥,你知道曾经有那么一段文字,让你喜欢,结果找不到了,多好?而且我是干干净净的删除,自己都不留备份。后来懒的全部删,留部分,删部分,现在自己电脑里,还有10万字左右。好吧,1000多个粉丝是什么感觉呢?等到那个BBS出事情了,我转到另一个BBS,3天内,就多了几百注册用户。但,我非常清楚,君子不党。只要是所谓版聚,就是我买单。从不跟女粉丝单独私下见面,总是公开场所聊天,当然,也是我买单。然后,慢慢,慢慢淡出,消失。因为我非常清楚,除非我有一个大的计划,一个能基于商业的组织,那么面对1000人,甚至更多的人,我能去开展一些我个人理想中的活动。读书、交流、赚钱等等,都可以。否则,呵呵,很多人婚后出轨都控制不好,怎么去面对1000甚至更多的粉丝?我看了关于卖书的前后新闻,他的不足就在于,对于一个个体,如果是20个密友,1000本书,他是有能力用1-2个月时间去处理卖书的事情的。但是,但是,但是,居然有那么多人,而且他也不设限,他一个人,哪怕有亲友帮他,这种需要淘宝店处理的事,他怎么处理的来?一个人的文字,被人喜欢,就像一个人长的好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ta就不能那么随意。我一直觉得,不要觉得自己才华横溢,读书多,所以写的东西自然让人喜欢。不是的,别人喜欢你的字,那是缘分。别人腾出宝贵时间,来感谢你,来说,写的很有道理,那是对你的鼓励与肯定。不要去辜负这份最简单的诚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经营自媒体,去拉粉丝,造势。背后,或为名,或为利。但,不管目的是什么,行动之前,想一想,你一个人,真的能去组织、调动上千,上万的粉丝吗?不要跟歌星比,他们是有一堆人帮他们做琐事的。
其实你们那么激动干嘛?个人认为这事儿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事。。。利用情怀搞点营销赚点名和利,在自媒体时代应该不算什么大罪过吧,被他骗的人买的本来就不是书而是情怀嘛,真正读书的人谁会用这种四六不靠的方式收书?这个人唯一的错误就是实在太蠢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经典规律:诈不在精,有鱼则灵。通俗地解释就是:情怀党与小清新,越看越对眼,同类相骗,一骗就准。
----------------------------------------6月8日更新,应该是最后一次看到了微博更新的“最后一天”,实在是有几个槽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看过这篇“最初也是最后的解释”之后,我深刻地理解到了一点,康先生不是骗子,也不是卖情怀,智商应该也没有问题,他只是一个在现在这个社会已经难得一见的充满傲气的读书人。清高的不行,“读书人做的事,只要本意是好的,就一定是对的,你们骂我都是你们的问题,哼,打死我也不认”,大概这种感觉。比如他说然后,是回答一些人在信息不对等、我不愿作任何回应的前提下,寻找我的采访和一切我说过的话而得出的、完全可以理解的质疑。以下的回答,全部都可以联系支付宝或任何其他可能的渠道进行核实和确认。哼,你们在信息不对等的时候对我的质疑,我不愿做回应是因为那都是莫须有的事,不是我干的我干嘛要解释这么多?你们可以自己去找我的采访和我说的话,不是都在里面了嘛?你们还有质疑,那一定是你们理解有问题。Q: 在“重复书籍”事件爆发之前,你迟迟不退款,爆发之后,只用了两天就退款了,你是想拖着不退款赚余额宝利润吗?A: 我想也没想过。在发生这件事之前,因为几天都没有收到退款,听到有人这样质问我,我哑然失笑的同时,把这样的问题当成荒诞绝伦的笑话说给朋友,觉得自己被从头到尾地污蔑了。在发生这件事之后,一切都变得严肃起来,我竟然需要对“我并没有打算拖着不退款赚余额宝利润”这样的话进行证伪。我不需要为莫须有的罪名进行辩护,清者自清,信不信随便你们,反正我没干。但对于毫无关系的看客、谩骂无休以攻击和伤害我为乐的人以及坐在一边敲键盘编笑话的段子手,我的道歉,不是给你们的。对我的所有惩罚,也都不由你们来审判。没买书的看客你们别没事瞎BB,跟你们没关系。你们又不是事件参与者,有什么权利质疑我指责我攻击我?我早就已经道歉过很多很多次,但仍旧有人一直竭尽全力用尽器官和性行为的脏话想要我“像个男人一样作出道歉和解释”。他们想要的,从来都不是一句道歉,而是一个低头踩着我疯狂嚎啕大笑的机会:让我承认贪得无厌、承认欺骗成性、承认丧尽天良连读书人的几块钱都想要去骗,让我承认评论里一切对我和对支持我的人的攻击、揣测和冷嘲热讽——这些都是他们绝不会做,引以为耻,也因此站在了道德山巅的行径。啧啧,这段话让不知情的人看起来,绝对是一个可怜的遭受网络暴民的网络欺凌的无辜者啊。槽点太多,我只想说一句,打三个字“对不起”就算道歉?那真是不需要警察了。总之,我今天终于看到了康先生的真实面貌,一个孤高的、清高的、不愿也不屑于为任何加诸于己身的莫须有的罪名回答、辩解和解释的、独自一人面对全世界指责即使千刀万剐也不会屈服的、在当今这个社会已经屈指可数的罕见的读书人。嗯,还有就是有点傲娇。你们想看1741的书单?我就不给,哼。你们想看退款的原始数据和授权书等?我就不给。哼。你们想要我为自己辩解?我就不干。哼。你们想要我为“伤害了读书人的名誉和公共信任”这种我没干过的事道歉?我死也不干。哼。这种可是国宝啊,我们应该珍惜好嘛~----------------------------------------6月7日更新今天又看到新京报的最新报道了。整篇对话槽点几乎爆满,每一个回答都让人很无语,但是不想抓着吐槽了免得被人说不厚道。。。不过有两点让我很惊讶,第一,我乱猜的他关于寄书的理由居然猜对了;第二,他依然没有察觉到自己错在哪里。关于第一点,原文是这么说的。新京报:既然是这样,当初接到77万书款的时候,怎么做出买新书寄出,而不是把钱退回的决定呢?康夏:在我做那个决定的时候,我真的没想过,这会是一件这么大的罪恶。当时这个散书活动火起来的时候,我一大家子亲戚都赶了过来,帮我弄这些书。本来这十多年藏下的1741本书中也有一些拿不出手的书,并不是每本都是好书,小时候读过的什么励志的、心灵鸡汤的那种书也在。如果大家收到很low的书,又会作何感想呢?那些书我是不打算邮寄的,所以拿得出手的书加起来可能也就200多个订单,光是我的好朋友、老师、前辈下的订单可能都不止200个。所以当时就决定,有些书可以多进几本,不同的发给不同的人。我当时真的是没觉得这件事这么罪大恶极。如果我说当初愿意累成那样、全家人搭进来,就是希望更多人收到书,收到我的心意,让更多人高兴——这种话在现在听起来真是可笑,鬼才信。可我当时真的就抱有这种想法,现在真的百口莫辩。所以说他在明知道自己只能发200个订单但是却继续购买了6000+的书发送了1500+的订单的理由,就跟我推测的一样,说的好听的是“希望更多人收到书,收到我的心意,让更多人高兴”,说的难听点就是为了自我满足而已,不论用多么好听的理由来解释,都只不过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对于这一点他自己倒是承认了。康夏:我到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哽咽)。我本身就是个爱慕虚荣的人,特别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我也尽可能地让我身边的人都喜欢我。关于第二点,整篇对话我看下来,我感觉不到他意识到了自己错在哪里,也没有表达出任何对那些信任他给他打款的人的歉意,依然用“我的本意是好的初衷是好的我当时真没想那么多”来为自己做辩解。在他的几篇专访中,他多次提到”当时我真的没觉得这件事这么罪大恶极“,可是即使在最新的访谈中,他也没有一次认真地说过自己做的这件事是非常错误的,更没有认真地针对发送不符合他最初承诺的书向打款的人道歉。我做错了,是新买了书,有重复的书,这件事情已经是这样了。一句话就轻描淡写了,新买了书不是错,把这些书当做”自己的藏书“发了才是错,打着”希望收到的人开心“的幌子实则自我满足才是错,说的更过一点,践踏了打款者对他的信任、损坏了”爱书人“的名誉以及损害了之后人们对于这一类事的信任才是罪大恶极的。事已至此估计也不会有什么转折了,钱也退了,事情基本上也完结了,即使这件事造成的后果可能要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消散。最后还是让我吐槽几句吧。康夏:我昨晚最后发的微博告诉大家:第一,我错了;第二,我的确那么做了;第三,我会退款。但依然有人说我欲盖弥彰,还有人说我没有诚意。我现在就很好奇,6号支付宝发出公告说已经协助退回钱款了,那么到底康夏到底是从5月19后就开始准备退款工作的呢还是等到6月5号事件爆发之后才开始退款的呢?到底支付宝准备协助退款需要多久事件呢?如果支付宝能够提供凭据或者康夏本人能提出证据说明自己很早就开始准备退款了,那么才有真凭实据可以证明自己有诚意吧?没图没真相,光凭自己说说就要求别人认同你有诚意,口说无凭这个成语难道不懂么?=-=康夏:这些新书也是我用心挑选的,有很多是我读过的,也有没读过但我觉得是好书的。我不知道我买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全集》怎么变成他们说的垃圾了?我挑选这些书的时候,觉得它们是老少皆宜的。因为我熟悉其中一些人的阅读趣味,也有人写了很长很动人的阅读兴趣给我,我都试图根据他们的品味选书,但绝大多数人我不认识,所以买的时候就想着买些大家可能都有点儿喜欢的书。这6000本书里大概有四百个样本,然后依据我觉得大家可能的喜好程度,有的买的多,有的买的少。《爱丽丝》我自己真的很喜欢,当时觉得大家收到都会很高兴,我就买了很多,摞在地上可能有大半个人那么高。好吧爱丽丝和阿加莎是不错,那么我在答题者中看到有人晒了一本”羊在想马在做猪收获“的书又是个什么鬼?搜了一下百度,这本书是中国当代获奖儿童文学作家书系”(第一辑),然后还看到一个6年级小学生写的读后感,嗯写的挺好的。另外有些晒单里明显看得出一些书的书边有明显的外力造成的破损,还是连着好几本的,怎么看都像是库存压底的。你发给打款给你的成年人一本小学生看的书是个什么鬼?说好的”绝对不会有《养生一百问》、《马云励志语录集》、《两性关系指南》、教科书这一类潦草敷衍的书“呢?这妥妥的就是潦草敷衍了好嘛?康夏:我对最终的这种“不信任”感到非常遗憾。从这件事发生10分钟后,它疯狂地扩散出这个我熟悉的圈子,变成网络狂欢的那一刻,信任的基础已经被消解,这个事件就已经被重新解释了。很多人打过款就后悔了,因为他们不熟悉这样的“游戏”方式,他们更习惯支付宝作为淘宝的第三方平台,可以随时退款,并不考虑到风险。所以后来很多购书人把我当做淘宝客服,把这当做交易。而我也没想到事情会扩散到这种规模,没有考虑到其中的风险。到这时,这已经不是基于“信任”的游戏了。我不知道当初建立在“信任”之上参与游戏的人,有多少还信任我,也许现在没有人信任我了。好熟悉的论调,错的不是我错的是世界,不是我不好都是那些打款给我的人不好。都是那些”打过款就后悔“的人不好,都是那些”把我当做淘宝客服“的人不好,我是无辜的。满满的都是这种感觉。我只想说,遗憾你妹!打款给你的大部分都是因为信任你才会直接打款给你的好嘛?!变成最终的这种不信任都是你自己咎由自取的好嘛?!现在还一副”错的不是我是世界,我是无辜的,我都道歉了赔了这么多钱了我多可怜啊”的样子,我只想说,请不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网友万般指责,我能做的就是道歉、把钱退回去。这件事我能做的都做完了。即使到最后,你也什么都没做过好嘛?!光靠嘴上说说就想要别人相信你,这是白日做梦好么?当你发的重复书被别人发现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失去被信任的资格了,你不拿出任何真实可信的数据来证明自己,比如1700+的书单啦,比如要求支付宝协助退款的授权书啦,任何能够证明你“打从一开始就想退款”的证据,还想要光频口头解释就挽回失去的信任,真的是智商欠费到一定地步了。能做的都不做,一味沉浸在“我这么好你们干嘛都骂我”的自哀自怜之中,我真替那些相信你支持你的人感到悲哀。最后,我对于做错了事还不知悔改的始作俑者最终得到惩罚这一结局感到很满意。---------------------------------------6月6日更新刚看到新京报的“康夏道歉”的文章,他本人的说法真是令人无语。除了最初的1741本书,我另外买了大约6000本书。这些书的价格的确比书上标明的售价要低,但也不像网友们说的一、两块钱一本,有很多是十几块一本。我买这些书时,知道这样做不太好,但没有多想,也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恶果。到现在为止,他的说法依然只是”知道这样做不太好“,然后用”没有多想,也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恶果“来为自己开脱,实在是……我简直不知道该说这是天然呆还是情商低了。根据他最新的回复来看,即使他最初的本意是不带有恶意的,只不过是自己朋友圈之内的一个小游戏,但是我完全可以根据他的说辞推测出,在他看到账户上那个数字出现的时候,说的中二一点,”恶魔抓住了他“。这里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他的目的了。今天凌晨,康夏联系了书评君,正面回应了网友的质疑,他坦承自己私下购买了大量重复的书籍,目的是“为了能给更多下了单的人寄书”。为了能给更多下了单的人寄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不退款不退款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获得这笔已经打到了自己账户中的金钱(如果有人想说哎呀是因为想退也退不回去啦手续太繁琐啦等等原因的话,请点右上关闭。退款能比再去买书打包然后寄出更麻烦?)如何才能给更多下了单的人寄书?→自己的书不够了,直接去买新的书充数然后报道中又提到。康夏承认,在整理完订单之后,发现自己原有的1741本藏书远远不够,他便另外买了一些书寄给网友。但他同时强调,从头到尾没有动过不退款的念头,买书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给更多下了单的网友寄书”。这让我感觉到他所说的话本身就存在矛盾。如果从头到尾都没有动过不退款的念头,那又是为了什么让自己这么劳心劳力地去买了多达6000本的书然后打包了1500+的包裹寄送出去?我试着去揣测一下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的真实性,然后我得出的唯一一个结论就是:康夏或许并不是为了侵占这笔欠款而寄书的,他寄书是为了让那些打款给他的人不感到失望,于是为了让所有都充满了希望能够得到他1741分之几的书的人大家都满意获得一个双赢的结局,他选择了辛苦自己造福大家的做法——花费好几万的钱买了6000+的其中不少还是”重复“的书,动员身边所有人帮忙打包发货。或许他理想中的结局是,每一个打了款的人都收到了书,而他则获得了“举办了一次成功的充满情怀的活动”头衔,然后大家都能够欢乐地相视一笑。嗯,我想象了一下这个画面,真感人。但是如果这个结论是真实的话,很不幸,我反而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他是一个活在理想之中并且只考虑自己的自私的人。因为如果按照这个结论来解读,他以自己所臆想的结局为导向坚信自己做的是正确的,然后再对于付款人没有说明没有解释的情况下,用充数的书顶替了所谓的自藏书,而且一点都不认为这是错误的这是欺诈。只不过是”知道这样做不太好“而已。即使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就算没有专业知识也要有常识吧……况且一个读书爱书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会真的不知道什么叫“欺骗”?实在是太令人不可思议了。这绝对属于智商欠费的情况,要不就是明知故犯了。善意地角度来说,我目前还是选择他智商欠费吧。虽然不太好,内心某个角落还是看戏模式开启,期待着这个事件会不会有什么大反转呢?继续等后续。- ------------------5日的前文的分割线----------------题主的问题问的挺好的,他想知道真相,但是目前并没有直接的真相出现,大家都只能够通过间接的证据来揣测真相,其实这样得出的未必是真相,目前也只能说是揣测。作为一个旁观者,虽然有点不太好,但是如果孤立地把这个事拿出来看的话,其实有点类似法庭上的争辩,一方认为康夏是骗子,另一方则支持康夏认为他不是骗子。在我看来,就目前为止所能获得的人证和物证来看,认为他是骗子的人提供的证据的份量较高,而支持他的一方几乎提不出任何有利于康夏的证据来,不免使得他们的支持和辩护显得有点苍白无力。虽然说反对他的人所提供的证据未必就是真实可信的,但是相反支持他的人除了说他人品好有能力是有真才实学的之外,针对散书这件事居然完全举不出任何可以证明他无辜的证据,我不禁为支持他的人感到悲哀。针对这件事本身,最大的争论点在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重复的书?而这最关键的问题,康夏始终没有正面回答过。目前可知,他说过在发书的过程中,家里人提出发一些别的书,而他没有拒绝这个提议。虽然我不是事件的参与者,但是作为一个爱书的人,我想说,不论他的本意是好是坏,从这一刻开始,他的所作所为就踏入了“错”的领域。大家为什么要花99买他的7本旧书?99可以从亚马逊京东淘宝买不止7本的全新的自己喜欢的书了,何必要买他的书?我想大部分买他的书的人,都是为了支持他、或者说为了支持一个爱书的人,用这份钱来表达自己的支持欣赏和善意的。不论这个提议是不是他的家人提出的,从他没有否决的那一刻起,他就践踏了那些打款给他的人的善意,这才是最不可饶恕的一点。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他欺骗的并不仅仅是打款者的金钱,更是相信他支持他的爱书人的感情。到目前为止,从他本人发出的声明来看,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错误的,而且也没有认错的意思,他依然想把这件事归到钱的问题上。即使他似乎承认了自己发了很多自己藏书之外的书,(虽然他这句话的语法非常奇怪,我完全无法判断他到底有没有寄出自己的藏书)但是却看不到他针对这一点做出道歉或者表示歉意,只是在最后写了一句对不起。我想他并没有搞清楚自己错在哪里,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所以他感到很委屈很无辜,因此也无法表现出歉意。这真是太悲哀了。虽然说道歉未必就有用,但是总比不道歉要好。然而比不道歉更糟的是,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的敷衍的对不起。也许有人要说,人非圣贤,难免会犯错,你们不能揪着别人犯过一次的错误就不放啊。确实没错,但是有句话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那么对于那些知错不改的人,我们也要无条件地原谅宽容么?目前仅仅从他的公开表态看来,康夏没有表现出“改”的意思,恐怕连“知错”都不一定有。我相信但凡他想表达歉意的话,以他的文学功底,不可能让人看不出来的。至于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或许要等他自己来公布了,也或许他选择继续沉默让真相石沉大海。但凡有一个人说自己收到了他最初所说的自己珍藏的绝版书,但凡有一个人说自己收到了他的退款,我都会选择相信他并不是恶意的。只能坐等事件后续了。
我本来挺想给康老师洗地的,毕竟爱丽丝和阿加莎的确属于我认知中的比较优秀的小说。直到今天我收到了这个有谁能告诉我填写阅读喜好西欧史和民乐跟幼儿绘本有什么联系吗!你们体会下吧…你们体会下吧…ps.我还是认为康夏起始的时候的确是抱着一颗朋友之间玩玩看顺便认识一些有意思志同道合朋友的心,但是在发现77w的时候整个事情就变味了。果然家里有几个千万的文艺小清新也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
这事儿给我的启示是:以读书人自诩的,用浪漫和情怀挣钱,最易遭骂。一开始大大方方以商人的身份站出来,倒显得自己诚恳又有文化。我是说,身份和属性,先亮哪张牌,再用什么姿态打,这先后顺序,忒重要。先亮商人的那张牌,用读书人的打法,多半被夸为儒商。亮读书人那张牌,再去用商人的打法,多半被骂成骗子。不如保守一点,亮什么身份,就用什么姿态打吧!至少不会玩儿砸。
现在最新消息是支付宝已经帮康夏同学把钱款全部退还。请各位汇款人注意查收。还有谁帮我@一下题主,放到题目里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最后一次修改,最新消息是康夏同学已经承认了,并且承诺了退款。希望这次要加快退款速度,并且真正重视,要知道法律风险我写得很清楚。其实早承认早没事了。看到康夏同学认错改过,其实我是很高兴的。虽然一直是在挤牙膏但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年轻人谁没犯过错,好好改,上一课负起责任来就好了。原答案这次之后不会再改动补充了。不得不说法学生的平均水平刷新我的三观。说实话,看到有人质疑我本身是高兴的。因为我很怕给母校抹黑,怕给法学生抹黑。我的法学素质是要一点点提高的,但是起码我能做到闻过则喜。就像写原始答案的时候,一开始没有引用专栏里的微信截图造成了误会,我第一时间就补充上了的。不过我真的很诧异,某些质疑的法学生是怎么在下面我这种提醒康夏规避法律风险的的正文里读出我在有罪推定说人家是诈骗犯。再旗帜鲜明反对我观点,完事还再把我的观点重复一遍。您是在自证您阅读能力极强吗?评论区有一位不但认为我是在说康夏诈骗罪的【这阅读能力】,还一直在强调诈骗罪的要件,但是却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认为是有非法占有情节才算诈骗罪。也挺好的。从此党国的子民们遭受了诈骗可得记住,这位llm说了,要先等半年哟。半年之后才能立案侦查哟~~~传送门:楼下还有一位不但认为我说康夏构成诈骗罪,还在一边旗帜鲜明反对我一边重复我观点的。我不做任何回应了。欢迎直接举报我诽谤罪。欢迎去人大官网填写举报信。至于您说我改答案,现在是516个赞同,您可以随便给早先点赞同的人发私信。第一次修改的时候应该是300个赞左右,可以随意求证,也欢迎求证。不知道您看不看得到赞同ID,要是赞同ID您看不到的话记得跟我说一声,我给您提供名单。给你提供几个点赞比较早的,粉丝数比较多的ID名单。 统一回复一下,为什么我说康夏的行为是在欺诈之后在往诈骗罪上走。我觉得我正文说的很清楚,我是希望康夏同学能够规避法律风险。我为了怕别人说我偏向康夏,我还特意嘱咐并且@了部分受害者告诉他们该法律手段法律手段。引用
的观点此事应该有成百上千个合同行为。先前的宣传只能算是要约邀请吧,因为对象不特定。然后买家汇钱形成要约,他寄书形成承诺。收了钱然后寄了刚从低价渠道进来的书是可以推定合同成立时有诈骗意图的。同时就像很多知友说的,康夏同学跟诈骗罪之间缺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证明。截止到我写答案的时候,康夏已经违反了起码两次承诺。并且以
为代表的大批知友表示,在这些期限内,既没有收到图书,也没有收到退款。如果看一下昨天的那份所谓声明,其措辞和对退款的说明还不如第一封强烈,并且还有一股子你们抓紧时间退,6.9之前要给我,不然我还要回老家没法弄,7月我还要出国,到时候不管你们了的味道。所以我说如果这么发展下去,如果康夏还是不及时退款的话,康夏是在作死地希望自证自己是想非法占有这批钱款,是在整条红线上跳舞。不再回复任何评论和所谓反对答案。也希望每一个心存疑虑的同学可以找赞同名单里的人求证。我还有正事,谢谢第三次更新希望各位粉丝,努力点反对。最好折叠我。这样康夏同学就不会去规避那些我提醒的法律风险。从感情上来说我还真的挺喜闻乐见的呢~~已经有貌似学法的同志来质疑了。说真的,我欢迎在质疑。我胸怀不大,闻过则喜还是可以的。毕竟我也只是学习过法律,只是提出我专业上的观点。有质疑是好事。就算构成了犯罪也得有个辩护过程两家针锋相对才能公正不是吗?但是麻烦这位质疑的同志,和其他打算质疑的同志,能不能质疑前先仔细阅读我的答案。哪里是欺诈,哪里是违约,哪里有构成诈骗的嫌疑。我的措辞是正是,还是涉嫌,还是在红线上跳舞,还是在向XX走。我在上海出差,很多回复没法第一时间回复。见谅。第二次更新。补充一些东西。一是,原来诈骗罪法律风险的地方,我以为大家都是看过专栏的。。那边的截图我没搬过来,所以造成了表述不清楚。我已经补充,为什么采用了15天这个日期节点。二是,哇塞我只不过从法律角度就事论事而已,竟然真的会有粉丝围攻。这个智商都要让我怀疑是高级黑的了。麻烦大家帮忙点个举报。警察叔叔就是这货 还有部分粉丝认为举报哥大是不道德的行为,是报复。这个三观我也是醉了。欺诈已经是既成事实了,诈骗罪在慢慢发展,甚至恶意揣测的话就是诈骗了。我不愿意恶意揣测而已。假设哥大把康夏同学刷下来了,也是因为康夏同学的行为触犯了哥大的校规校纪吧。是因为康夏的行为把他刷了,不是因为举报信把他刷了吧。还有部分粉丝认为举报哥大是不道德的行为,是报复。这个三观我也是醉了。欺诈已经是既成事实了,诈骗罪在慢慢发展,甚至恶意揣测的话就是诈骗了。我不愿意恶意揣测而已。假设哥大把康夏同学刷下来了,也是因为康夏同学的行为触犯了哥大的校规校纪吧。是因为康夏的行为把他刷了,不是因为举报信把他刷了吧。第一位粉丝,没错我们法律人就是刻薄。我这还是在帮着康夏规避风险。我要是直接帮着网友搞自诉,那是不是就是无耻了?感谢您对我们的大力称赞。如果这都是刻薄。那不好意思,法律人还是刻薄的多一点,社会才能更好。第二位粉丝,我想说按照你的逻辑,此刻我应该表示我错了,我悔过。我不该从法律问题上分析风险甚至希望康夏规避风险,我这是在逼他啊。我代表法律人向全社会道歉。我们不应该逼着杀人犯杀人,抢劫犯抢劫。这些东西都是我们逼的。我们不应该处罚他们,这是在把人往死路上逼。您开心就好。第三位,我记得我从小就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还知道,有一个词,叫做逆向歧视。第三,欺诈和诈骗是不一样的。前者就是民事。而且现在去报警一般注意是一般也是民事纠纷。但是,我说的是这件事情在向刑事犯罪发展。希望大家仔细看。…………………………………………原文分割线…………………………………………说情怀的说道德的说举报的秀优越的消停会好不好。没有法学生吗?这件事情涉嫌违法好不好。难道不觉得康夏做的这件事情就是在玩火自焚吗?拜托洗地党先别洗了,首先这就是欺诈,严重侵犯了汇款人的和。而且从法律角度上来讲,康夏同学在技术上已经涉嫌诈骗罪了,是刑事犯罪。下面这些话我希望康夏的朋友能够给康夏或者康夏的父母看看,到现在我不认为康夏能处理好这件事情了。这不是道德评判的问题,是法律问题。该怎么解决怎么解决,该怎么公关怎么公关,这都快成闹剧了康夏的微信号的文章一开始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卖自己的藏书。而且做了大力推荐看清楚这九条了吗?看清楚这九条了吗?买卖关系下,这九条有一条没做到,就是欺诈,就是在侵犯汇款人的合法权益,是违法是违法是违法。但是康夏貌似不只是没做到这么简单,是直接私自替换图书且不告知。问题在于人家本人也承认了,拜托大家别洗地了。重申一遍这就是欺诈,是违法。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当事人也已经承认了。但是同学你知不知道,你差点彻底毁了自己前程,或者已经毁了自己的前程。举报哥大都是虚的,刑事犯罪可是法不容情的。看看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你的上述行为就是在法律的红线上跳舞啊,基本构造已经全了。而且你的数额真的。。北京市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在1998年7月实施《北京市关于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抢劫罪等八种侵犯财产犯罪的数额标准》,关于八种侵犯财产的文件中规定:关于诈骗罪犯罪数额(以人民币计算)认定标准,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或者,并处罚金或者。康同学,不要觉得我是危言耸听。要知道5.17你的帐号里就有20多万了。你的正式回应是在5月19日。当时已经马上八十万了。我真的不知道你是如何大胆地说出接下来,我会竭尽全力,在最快的时间里整理好所有的信息,这个时间大概需要 3-4 天,之后,我会开始进行陆续的邮寄,并在邮寄完成之后,对剩余的所有支付进行退款。也就是说,目前已经打款给我的你,无论先后,都有可能收到我的书,但可能完成整个的邮寄过程,至少 10-15 天,抵达你的家时,还要再算上快递小哥的运输时长,所以请你不要着急;同时,剩余没有收到书,而只能愧疚退款回去的你,需要在 10-15 天之后,才可能陆续收到自己的退款,所以也请你不要担心,不要怕你打给我的 99 块钱被卷跑到某个海岛了之类,可能最近我实在无暇顾及周全每一个人,但是你一定要放心,每一笔钱,都会有明确交代。不但没有征得汇款人同意私换图书,而且还敢说出10~15天后退款的事情,你知道这背后法律风险多大吗?OK这个风险不说,你知不知道你说的10~15天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东西。第16天有一个人告你诈骗你就得老老实实协助调查。你知道这背后法律风险多大吗?你应该庆幸,他们只知道给哥大写信,不知道报警。【对于已经汇款并且希望追回的人来说,现在报警应该警察会受理】而且我发现一点很有趣,目前为止这个问题下面没有一个人说已经受到了退款。但愿这是幸存者偏差,如果不是那真是呵呵了。有知友反应,他说的是15天后退款,我为什么采纳了15天这个界限呢?因为这张图。来自某知友的专栏。看到没,3~4天,刚好跟15天那个期限符合。而且说10~15天后退款这句话本事就有法律风险。看到没,3~4天,刚好跟15天那个期限符合。而且说10~15天后退款这句话本事就有法律风险。退款如果在那十五天里没有进行的话,嫌疑就越来越大。先是卖情怀,然后欺诈,私自更换图书,再然后将近80万钱款在自己手里,承诺10~15天退款完毕,结果没有进行。现在网友搞自诉条件完全够,而且因为已经承认了,基本一告一个准。而且这些行为正在慢慢地往诈骗罪上面靠。这就是在红线上跳舞,而且不断向红线内走。法律风险很大的。直到昨天您还说退款,依旧,需要一段时间,但我会尽最快速度。现在那帮激进派报警真的都完全可以走程序了.康夏真的,在法律上视情况给你批捕都不算冤枉你。希望你能重视一下这件事。诸如什么回老家之类的放放吧,有一个打110立案了的,你就完了。到现在我列举的这些东西上,同学你这真的已经算是诈骗了,当然最终裁定的是警队和法院。………………………………………………………………………………………………………………还有那些说康夏什么会说话,懂逻辑的,擅于隐藏自己的。拜托你们睁开眼睛看看,这些事情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顺风顺水情商极低还没长大的孩子办的好吗?本来挺好一件事,轰动了也算意外之喜。不,非得在未征得汇款人同意的情况下更换图书,华丽丽地完成了欺诈,还得让大家晒出来。被质疑了站出来回应,稍有一点公关水平的人都知道该认错认错该道歉道歉,这位爷在5.19发的回应里面根本就没觉得自己错了。一边絮絮叨叨地说自己多么不容易,我万万没想到啊。而且还能堂而皇之地说出来我引用的那段法律风险极高的话。这叫会说话懂逻辑?昨天,康夏的围脖最早出现的是真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康夏的钱不知所踪中,是汇款人不但已经欺诈了而且在承受半只脚已经诈骗了的法律风险。OK我都不追究,我一切都认为你不懂事。哪怕你二十天没行动还已经欺诈我都信任你。但是你昨晚11点正式声明什么鬼?上文那句已经引用的法律风险的话就不说了。我已经从北戴河到了北京,现在会再尽快赶回北戴河家里。因为七月就会出国,还有很多临行前的事务,有预先的计划一定需要回到大庆老家,没办法一直在北戴河,所以请你(尽可能)在 6月 9 日之前从你所在的城市把书邮寄回来,以免发生我不在家里,没有办法收到书,也没有办法确认退款信息的状况,也避免给你的退款和我的统计造成更多的困难。你看,到这还没意识到多严重,还在想你们迁就我一下,我有预先的计划的啊。7月我就出国了,6.9之前你给我邮过来呗本来已经说过,上一个两周过去之后,不会再反复说起这件事,但还是在北京喝醉了的晚上写了这个通知。在过去的两周里,说我的每一天都在煎熬里度过,也算不上过分。卖书这件事,带给我的痛苦、难过和苦不堪言的坏事,远远、远远、远远大过于它为我带来的好事,如果真的有任何好事发生过的话。最初的文章现在已经被我删掉,尽管如此,仍有不知从哪里源源不断打款进来的钱进入我的账户。时隔两周,每天仍有上百个新增微信好友的添加请求,通过短短的十几个字的好友添加理由输入框,表达着各式各样的情绪。从当初决定卖书到后来,这件事越来越超出我的控制范围之外,有更多的人以对各自有利的方式参与进来,最后把它变成了一件让我也觉得很恶心的事,而我成了一个无论做什么都不对,有崩溃情绪时什么也不能说、更多时候因愤怒情绪想要长篇大论骂出来时也不能说,只能每天为这件浪费时间、损耗一切、没有休止、每天翻新的事承担口水的人。我有一千件想做的事,但卖书、当书贩子、做书商从来不在其中。如果可以回到当初写文章打算卖书那一刻,我绝对不会再作这个决定,去写那一篇文章。如果这件事让你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糟糕透了,对不起。The accused me shouldnt have made any defences.Above is all i want to say.后面还是大段的啰嗦我多不容易大哥你已经承认并且事实上已经造成了欺诈了,半只脚在诈骗里面了。你是如何如此淡定的。而且道歉退款都能这么天怒人怨。这不就是个情商极低顺风顺水的孩子吗?于法律你已经违法了,半只脚也已经犯罪了,于道德于人情也是亏得一塌糊涂了。说实话我很不齿你在这件事情上的作为,但是我知道培养一个哥大的学生不容易。同学,送你一句话,好好改过,切勿自误真心为你好才写这个。还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善意猜测康夏的基础上,我没质疑一面墙25个书柜是什么书柜什么墙;我善意地相信,他真是书寄光了之后才买的别的书;我还善意地相信了,他有excel只是不愿意拿出来给大家看而已。楼下已经出现了张悟本大师的孤本神作了,说实话我不知道下一刻会炸出来啥,如果不是我善意揣测的那样。自求多福吧。作为法学生当然不能有失偏颇,只帮康夏规避法律风险。我的首页上已经出现
的声讨专栏了。对于汇款人来讲,你们的合法权益已经受到侵犯了。而且是如此奇葩地侵犯。我真心觉得声讨专栏啥的没啥用,而且很怂。人家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之后难道你们的反应就是跳着脚骂娘?知不知道如果想要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最有效的还是报警。站在你们的角度这时候不该走法律途径了吗?报警,同时提供完整证据链。给机会是情分,报警才是本分。以上
谢邀,可能是今天的那个关于在网上买书然后求退款的问题,所以才有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吧 我说点和大家不一样的吧,因为我经历过这事,当时我是在贴吧进行的这件事, 只不过我是送书,而不是卖书 ,当时我才高中,比较中二,很在乎贴吧的人气,我还喜欢盗墓笔记,所以希望盗墓笔记吧被大家夸大神在盗墓笔记贴吧举行贴吧考试,100道【盗墓笔记】的常识,全答对了就送正版盗墓笔记一套,后来觉得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只要别人和我说喜欢啥书,我就送了。送出了超过十万块左右的书,网址链接
因为这次活动,我没有被人叫大神,但是我成了盗墓笔记吧的土豪转折来了那时候我已经有了很多的粉丝,数量庞大,超过20k,在什么二次元什么漫圈我都是出了名的。所以我发现了“商机”,我开始开淘宝店,开始卖二次元的产品,手办,漫画,cos服,300块进的,我800卖,刚挂在淘宝店铺,立刻被人秒了,后来随意定价都会被人秒了,通过8-10个月,我不仅赚回了当初送书送出去十万,而且还多赚了1万块,这就是强大的二次元效应,强大的二次元大神效应我完全相信康夏最开始真的是卖的情怀,但是他绝对没想到自己这么火,那么多人给他打钱绝对因为是利益和金钱的关系,才导致他后来的所作所为,如同当初的我一般
果然一夜暴富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了…
不匿名,本人职业律师,在知乎习惯性潜水,但这么个问题把我炸出来了首先这个行为涉嫌犯罪,我没有说“我认为”,是因为我肯定这是有犯罪成分的行为。两条最基本第一:非法经营这是一个口袋罪,其他的罪名贴不上的时候可以贴这个,这个罪名主要是指“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构成严重吗?当然严重,涉及人数、总额、影响,都构成严重情节。但是唯独这个影响,不好说,文青认为这叫情怀,老话说这叫周瑜打黄盖,从风俗、道德上来看都不严重,但如果单讲法律,这事违法。首先就他没缴税这一项来说,很多书商都要羡慕不已;其次他自己制定游戏规则,这种带有射幸要素的行为,放在过去就叫投机倒把,放在现在就叫非法经营;幸好,非法经营给执法者很多选择余地,不至于一下子恁死;但是第二:诈骗诈骗的要件就是捏造事实,这件事中捏造的事实很明显,说一千七,有据可查的收了77万,按照平均七本100块算,一共卖出了几万本算少的,他自己事后也承认多买了。注意,如果前面这一千七百本还算是情怀,那后面这大几万本究竟算什么?诈骗的要件很简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那数额够大吗?三千起刑点。那虚构事实了吗?你自己说呢?
前面说技术性错误的,我只送你一句话,I dont buy this crap,你帖子发出去要卖书了,卖到一半不卖了,因为书没了,这叫没有捏造事实;但是你发现书卖掉的情况很好,很多人打钱进来的时候,你应当做的是马上冻结支付宝做逆向交易,而不是再去买一捆书,用买来的书去卖,这有本质的区别,because you always have choice,可是偏偏在有选择的时候,你选择了恶的一种方式,而且乐此不疲;如果不是微博有人揭发,我想是不是还要继续酝酿或未可知。
这个事情构不上民事,要么不追究,要追究就一定要上刑事,刑和民有量变的分界,这个分界就是起刑点,带一个金戒指能过海关,你带十斤金条试试?
最后严重鄙视这种文艺逼,要赚钱就赚钱,一副tmd“老子赚你钱是看得上你,老子被发现了也就这样”的狗样,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点亮qq图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