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和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益(或股东权益)总计"和"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益(或股东权益)合计"的区别。

蹦...公司将占应收账款比重超过50%的客户定义为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资产负债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未经审计)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当前的位置:&>&&>& >
正当财税体制改革开始推进之时,对于现行体制种种弊端的观察与剖析也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博士日前发表文章,指出当前中国资产负债表中存在一个&奇葩&现象,即政府机关持有的银行存款高达18.3万亿元,不仅相当于今年9月底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30%,且近年来的增速一直维持在20%,远高于GDP和M2(广义货币)的名义增速。不仅如此,这些资金的运用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一方面大量资金以不到3%的收益趴在银行账上,另一方面政府依然在以6%以上的成本融资。梁红为此提出四点思考:第一,政府机关存款的增速为什么能在GDP增速低于10%而M2增速只有13%左右的情况下,维持近20%的增长?第二,这些资金成本为6%而收益只有3%,能持续吗?第三,这些资金既然并无效率,如果重新分配给消费者和企业应有助于经济增长。第四,政府用这些资金来偿还债务,能够大幅降低杠杆率而避免通缩。这一视角确实锐利,但其中似乎也有值得商榷之处。首先是效率问题。我国现行的政府预算编制方法是收付实现制,而原则是平衡预算。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政府预算是一本流水账,只要当期的财政收入与支出达到均衡,就完成了目标。在这一框架下,全局的资金募集成本和使用收益并不是重点,因为非但财政收入无法用量化的成本衡量,财政支出也很难用账面收益去权衡。如果一定要权衡,那么没有收益的公共财政支出是否就没必要列支了呢?笔者以为,梁红对效率问题的质疑应该专指公共财政支出上具体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也即在以收付实现为主体的政府预算框架内,局部引入权责发生的理念。这一理念的引入确实对提高目前公共支出的效率有帮助,但问题仍然存在。单一项目的效率加总是否就意味着整体效率的提升?从国外比较多引入权责发生理念编制政府支出预算方案的实践来看,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似乎还是比较远的。其次是规模问题。为什么在GDP增速低于10%且M2增速只有13%左右的情况下,政府机关的存款仍然能够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笔者以为,这二者并不是可比的概念。在收付实现制的预算编制原则下,当期收入的形成原因完全有可能是过往因素的作用。而在支出方面,如果政府要启动逆周期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增加导致末端政府机关预算增速超过GDP增速和M2增速难道不可能吗?当然,梁红所指应是收付实现框架下末端的资金运用问题。确实,李克强总理从去年中期开始就一再强调要激活财政存量资金,堵住&跑冒滴漏&。这个问题要想根治任重道远,因为它涉及全局性的财税体制改革。最后,是这些资金能否重新分配或直接用于偿还债务?笔者对此也持保留意见:假如政府公共预算偏离了中性原则而导致负担,正确的做法是减税而不是由政府将其再次分配。原因很简单,分配过程本身就有成本。恰如李克强总理一再强调的那样,能够交给市场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政府代劳呢?
相关专题:财税体制改革专题
延伸阅读:
国家要求各省试编政府资产负债表
人民日报:研究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需注明摘自北京财税网) 相关文章:
网站热点排行
? ? ? ? ? ? ? ? ? ?
? ? ? ? ? ? ? ? ? ?
栏目排行网站最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四大表之间有什么联系_百度知道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四大表之间有什么联系
提问者采纳
  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变动情况体现。  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专项储备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少数股东权益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这几个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期初数与期末数要分别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相应科目金额一致。  2、利润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会影响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金额。即,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未分配利润”列下应该有一行是“净利润”,企业当年的经营情况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就通过净利润来体现。  3、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  由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会影响未分配利润的金额,因此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也受此影响。“净利润”可以说是勾稽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桥梁。  4、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与其他各表的关系比较复杂。在间接法下,需要从利润表的净利润开始,将企业当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量调节出来,其中会对应到折旧、摊销、应收账款的增减、存货的增减等等金额,这些金额有些可以从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期末数直接对应过来,但一般情况下都不太可以。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欢迎探讨~~
提问者评价
哇~~谢谢你啊~~
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变动情况体现。 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专项储备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少数股东权益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这几个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期初数与期末数要分别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相应科目金额一致...
其他类似问题
资产负债表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