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运输客运周转量怎么计算能耗怎么计算

欢迎您, !|
||||||||||||||||||||||||||
&&&&>> &正文
四川省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2%
作者:佚名&&&
字体:&&&&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四川发布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方案:
  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相关责任人在一年内不得评优和提拔重用
  8月13日,金融投资报记者从四川省政府网站获悉,为确保完成全拾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省政府制定了《年四川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 提出,年,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分别下降2%、2%以上。2014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1%、1.4%、4.5%以上;2015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控制在2014年排放水平,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在2014年基础上分别下降1.5%、3.5%。
  五大重点工程:
  节能重点工程减排和污染防治重点工程资源综合循环利用重点工程机动车污染治理工程水污染防治
  五大重点领域:
  工业节能减排降碳推进建筑节能降碳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降碳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商业及民用节能减排降碳
  四大约束政策:
  财税支持绿色融资价格政策土地政策
  四大市锄制: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综合环境服务,探索推进节能量、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推行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和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5年节能环保产值达千亿元
  《方案》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重点培育100个战略性新兴产品,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突出四大重点领域,实施五大重点工程,推进十大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升、水平提高,力争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2013年上升1个百分点。
  为确保节能减排降碳目标的实现,《方案》提出了五大重点工程,包括节能重点工程、减排和污染防治重点工程、资源综合循环利用重点工程、机动车污染治理工程、水污染防治。
  具体来看,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电机、锅炉、汽车、照明等产品。组织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等替代工程,加快淘汰低功效、重污染的小锅炉,2015年底前淘汰落后锅炉2000蒸吨。
  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到2015年,完成200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惩养殖小区治理任务,治理规模800万头以上。加快推进藏区、彝区县城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建设成都万兴、巴中、凉山西昌等城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设施。
  加大黄标车及老旧车辆尤其是中重型载货和中大型载客黄标车的淘汰力度,完成国家下达我省17.6万辆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任务。
  狠抓落实全方位节能减排降耗
  《方案》特别提出,要狠抓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降耗。首先是加强工业节能减排降碳。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加强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重点用能设备节能改造。年,工业领域新增节能能力200万吨标准煤以上,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3%以上,千户企业“十二五”累计实现节能1000万吨标准煤。
  推进建筑节能降碳。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落实星级绿色建筑项目财政奖励政策。明确提出,机关、学校、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或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新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以及绿色生态城区等示范性项目,必须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积极开展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督促第四批30个县完成禁粘禁实任务。力争到2015年底,全省绿色建筑面积达到3200万平方米。
  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降碳。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深入开展成都、泸州等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工作。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行甩挂运输试点,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年,公路、水路和港口实现节能量15万吨标准煤。到2015年,公路、水路运输单位周转量能耗及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比2013年下降2.3%。
  抓好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研究制订《四川省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办法》,将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完成国家第二批示范单位创建任务。年,全省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年均降低2.2%。《方案》还明确,要推进商业及民用节能减排降碳。在商贸零售业和旅游行业开展节能减排降碳行动,加快实施节能改造,严格用能管理,引导消费行为。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家电、照明产品,鼓励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支持乘用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
  加大低碳科技的支持力度
  节能环保低碳技术和产品的推广与应用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行动的成败。《方案》强调,要加大节能减排低碳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重点行业低碳技术创新示范工程。推动组建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产业联盟,继续加大节能减排科技研发力度。同时,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并鼓励节能环保产品消费。
  与此同时,强化节能减排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在财税、融资、价格政策及土地方面给予保障和约束。
  整合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采取补助、奖励、贴息等方式,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研发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污染治理、园区循环化生态化改造、低碳试点示范、城镇及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力度。
  建立节能减排信息共享机制,将企业执行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等信用信息纳入征信系统,作为综合授信和融资支持的重要依据。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尤其,将节能减排降碳重点项目、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项目、节能环保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优先保障用地。
  此外,《方案》还提出要进一步发挥节能减排降碳的市朝机制作用。研究推动节能量交易试点,制订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探索能源消费超出增量控制目标的地区和企业新上项目能耗指标通过市场购买方式获得。大力推进差别电量计划和替代发电,优先安排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及余热余压、页岩气、煤层气、填埋气、煤矸石和垃圾等发电上网。
  在强化目标责任落实方面,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地区,必要时请省政府领导约谈市州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有关部门按规定进行问责,相关责任人在考核结果公布后一年内不得评选优秀和提拔重用,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责任编辑:暗白
拿了驾照,上路技巧还是不会?一出现故障就往4S店跑?想了解最新的汽车价格信息?中金在线车show微信号为你提供驾驶、养护技巧、热门新车评测等实用资讯,提供便捷的车型报价查询服务,打造车友互动交流平台,快来试试吧!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中金在线车show”(cnfolauto)关注中金在线车show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频道文章精选
最看好的翻身个股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微信扫描二维码,体验微行情服务,速查股票、利率、贵金属行情吉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吉林省人民政府&www.&&&&&&
14:30:00&&&&&&来源:
吉林省人民政府&www.&&&
字体显示:&&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
2015年节能目标的通知
吉政明电〔2015〕4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2014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6.68%,四年累计下降21.68%,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综合考虑经济复苏带来的能耗反弹,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2015年全省节能目标任务安排为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3%。根据“十二五”各地、各领域节能目标安排及2014年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确定2015年各地、各领域节能目标为:
  一、各地节能目标
  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延边州、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3%;白城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88%。
  二、各领域节能目标
  农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0.41%;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7%;建筑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交通运输业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同比下降1.3%(交通运输部统一考核指标);商业流通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37%;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和人均水耗同比分别下降2.8%,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下降2%。
  省政府将加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对未完成节能目标的地区将实行区域限批,暂停高耗能项目的核准、审批和备案。
  特此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
2015年4月14日
责任编辑:
【E-mail推荐
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 吉林省政府办公厅承办
吉林省政府网站管理办公室 管理运营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发路329号 邮政编码:130051 Fax:3
吉ICP备号 中文域名:吉林省人民政府.政务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为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4〕23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工作目标:201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5%、2%、8%,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13年持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43%以上。2015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率要完成国家下达我区“十二五”目标,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0.27%、2.89%、11.42%,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14年持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完成国家下达我区“十二五”目标。
  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精神,2014年全区淘汰落后炼钢产能58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907.8万吨。
  (二)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新上项目。严格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投资审批实施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63号)要求,新建和技改扩建“两高”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自治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必须采用国际国内行业先进或领先的生产工艺与装备,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指标要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项目所在市必须能够实现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和能源总量控制年度目标;必须按高、深、精方向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必须做到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循环发展。
  (三)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集中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加快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及重大疾病原料药、有色金属新材料和生物基新材料、清洁能源示范、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示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性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域性特色生物农业、世界级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区域性海洋产业、中国-东盟保健养生等产业。建立完善节能服务产业负面清单制度,规范节能服务市场,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到2015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
  (四)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合理调控新增能源消费,积极发展清洁能源,鼓励消费分布式能源。严控煤炭消费总量,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到2015年,力争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0%,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超过52%,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超过能源消费总量的28%。
  (五)强化能评环评约束作用。严格实施项目能评和环评制度,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效水平和排污强度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地区,暂停新建高耗能项目的能评审查和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的环评审批。
  二、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降碳工程
  (六)推进实施节能降碳工程。加快实施锅炉窑炉改造、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形成节能能力 30万吨标准煤。制定实施能效领跑者计划,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电机、高效节能照明产品。组织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2014年淘汰落后锅炉800台(具体任务附后)。逐步淘汰10吨/小时以下燃煤小锅炉,建成区内禁止新建20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
  (七)加快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2014年底前,全面供应国Ⅳ标准车用柴油。推进出租车、公交车、市政用车及重型卡车等领域使用天然气。组织实施水泥、玻璃、燃煤电厂脱硝,烟气旁路物理切断、烧结脱硫改造等重点减排工程(具体任务附后)。强力推进黄标车及老旧车的淘汰力度。到2015年底,淘汰10万辆以上黄标车及老旧车(具体任务附后),基本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
  (八)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快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列入“十二五”后两年镇级污水处理工程。到2015年,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3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0%以上。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管理。到2015年,建成340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水处理设施。加强九洲江、刁江等流域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控制污水灌溉。强化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控制。到2015年,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下降30%以上。
  三、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九)加强工业节能降碳。组织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建设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开展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22%以上。持续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到2015年底,全区万家企业实现节能量447万吨标准煤以上。
  (十)推进建筑节能降碳。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机关、学校、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或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支持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开展“节约型学校”、“节约型医院”等创建活动。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建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
  (十一)强化交通运输节能降碳。积极开展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公路、港口创建活动,深化“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加快实施广西高速公路不停车自动收费系统(ETC)建设并实现全国联网。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公共汽车、出租车“油改气”步伐,支持运输船、工程船和渔船“油改气”。继续推行甩挂运输,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行动。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优化运输组织管理,推行接驳运输、联网售票、滚动发班等先进道路客运组织方式。到2015年,公路、水路运输和港口形成节能能力18万吨标准煤以上,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比2013年降低4%以上。
  (十二)抓好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加强公共机构用能管理,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制订公共机构重点领域合理用能指南和节约型公共机构考核评定标准,开展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落实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激励机制,加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力度。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组织实施国家第二批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年,全区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年均降低2.5%。
  (十三)推进商业及民用节能降碳。在宾馆、商厦、写字楼、机场、车站等场所严格执行夏季、冬季空调温度设置标准,鼓励城镇居民购买高效节能家电和节能环保型汽车,支持乘用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
  四、强化技术支撑
  (十四)加强技术创新。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和重点行业低碳技术创新示范工程,以电力、钢铁、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为重点,加快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生产。在柳州、百色、贺州等城市,实施一批能源分质梯级利用、污染物防治和安全处置等综合示范科技研发项目。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导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投入。
  (十五)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以印(转)发目录、召开推广推介会等方式,搭建技术研发单位和用户信息交流平台,向社会推广重大节能低碳技术及装备。在钢铁烧结机脱硫、水泥脱硝和畜禽规模养殖等领域,加快推广应用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组织申报并协调实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推进降碳技术开发。
  五、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
  (十六)完善价格政策。严格执行燃煤电厂脱硫、脱销、除尘电价政策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推行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进一步落实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推进销售电价结构调整,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对超过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的生产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完善垃圾污水处理费政策和收费方式,提高收缴率。
  (十七)强化财税支持。整合各领域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研发推广、节能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等支持力度。落实合同能源管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
  (十八)推进绿色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节能减排降碳项目的支持力度。建立节能减排降碳的信息共享机制,将企业执行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等信用纳入征信系统,作为综合授信和融资支持的重要依据。积极引导多元投资主体和各类社会资金进入节能减排降碳领域。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六、积极推行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
  (十九)推行能效领跑者制度。推动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鼓励和引导钢铁、有色、化工、电力、建材、煤炭、机械、纺织等工业企业和机关、学校、医院、商场、机场等单位参与能效领跑者活动。落实能效领跑者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开发生产高能效的家电产品,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高效节能产品。
  (二十)开展节能量、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依托现有交易平台,在部分城市、领域开展节能量、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积累经验,加快推广。
  (二十一)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建设自治区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推广电能服务,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电网企业要确保完成年度电力电量节约指标,并对平台建设及试点工作给予支持和配合。电力用户要积极采用节电技术产品,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七、加强监测预警和监督检查
  (二十二)完善法规标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推动开展循环经济促进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组织实施国家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开展制(修)订重点领域、主要产品(工序)地方能效标准工作。
  (二十三)强化统计预警。加强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放计量与统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降碳的计量、统计、监测、核查体系,确保相关指标数据准确一致。加强分析预警,按季度向社会发布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公告。各市人民政府要研究制定确保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目标的预警调控方案,根据形势适时启动。
  (二十四)加强运行监测。加快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2014年完成试点,2015年基本建成。进一步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确保监测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到2015年底,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有效传输率达到75%,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达到80%,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达到95%。
  (二十五)强化执法监察。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尚未成立节能监察机构的市、县(市、区),要依法成立节能监察机构,并落实人员、经费,到2015年基本建成自治区、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发挥能源监管派出机构的作用,加强能源消费监管。市、县(市、区)节能主管部门要对辖区内的重点用能企业开展专项监察。环保部门要持续开展专项执法,公布违法排污企业名单,发布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公开通报或挂牌督办。依法查处违法用能排污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实行节能减排执法责任制,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严等行为,追究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八、落实目标责任
  (二十六)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严格控制本地区能源消费增长,严格实施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责任考核,减排重点考核污染物控制目标、责任书项目落实、监测监控体系建设运行等情况,考核结果要向社会公布。各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节能减排降碳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强化节能减排行政过错问责工作,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市,必要时由自治区领导同志约谈该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有关部门按规定进行问责。对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地区,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贡献大小给予适当奖励。
  (二十七)落实重点地区责任。节能降碳目标完成进度滞后的市、县(市、区),要抓紧制定具体方案,采取综合性措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机动车污染治理和城镇污水处理等减排工作进展缓慢的市、县(市、区),要进一步挖掘潜力,确保完成减排目标。
  (二十八)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责任。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要履行好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会同环境保护厅等部门加强对地方和企业的监督指导,抓紧制定出台对进度滞后地区的帮扶和督办方案,密切跟踪工作进展,确保行动方案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环境保护厅等部门要全面加强监管,其他各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抓紧行动,全力做好节能减排降碳工作。
  (二十九)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企业要严格遵守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加强内部管理,增加资金投入,及时公开节能环保信息,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央和自治区管理的企业要积极发挥表率作用,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企业绩效和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要力争提前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加强企业自律、树立行业标杆、制定技术规范、推广先进典型等方面的作用。
  (三十)动员公众积极参与。自治区有关部门要通过典型示范、专题活动、展览展示、岗位创建、合理化建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发挥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作用,鼓励社会公众监督政府和企业落实节能减排降碳的责任。
  附件:1q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分解表
  2q年各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任务
  3q2014年各市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任务分解表
  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分解表
  年各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任务
(万千瓦)
钢铁烧结机脱硫
(平方米)
  2014年各市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任务分解表
淘汰任务(辆)
  注:截至日数据。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5〕1号)
无标题文档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货运周转量中,货物的运输距离如何计算_百度作业帮
货运周转量中,货物的运输距离如何计算
货运周转量中,货物的运输距离如何计算
货物的运输距离=货运周转量/(除以)货运量作者:&&来源:大众网
  据统计,2014年泰安市水运共完成货物运输量85.4万吨、货物周转量44135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6万人、旅客周转量235万人公里,营运船舶平均每千吨公里消耗7.6千克燃料油,与2005年相比下降80%,超额完成预计任务目标。&
& & 2014年,市交通运输局港航处从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运输结构、完善统计制度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内河水运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把节能减排工作贯穿于全市港航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生产、行业管理各个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
初审编辑:陶云江责任编辑:赵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大众网泰安3月18日讯(记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客运周转量怎么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