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用的基本特征功能

现代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什么?--《湖北政报》1995年08期
现代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摘要】:正 银行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金融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机构。它最早出现于意大利的威尼斯(1580年)。我国第一家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银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信用制度的发展,信用形式从最初的商业信用逐渐演进到银行信用,因而出现了现代银行。现代银行的主要职能是:1.充当信用中介。银行以吸收存款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830【正文快照】:
银行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金融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机构。它最早出现于意大利的威尼斯(1 580年)。我国第一家银行是中国通商银郁成立于1的7年。银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信用制度的发展,信用形式从最初的商业信用逐渐演进到银行信用,因而出现了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冉华;;[J];青海金融;2006年07期
王克悦;[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4年06期
樊爱民;[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2期
尉士武;;[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6年S1期
戴民安;王秋凌;曾茂辉;;[J];金融与经济;2006年S1期
任云;;[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7年11期
鲍建安;;[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9年03期
赵霜茁,刘积余;[J];广西金融研究;2003年01期
鲍建安;;[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5年08期
韩象珍;;[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博传喜;杨志平;;[A];中国质协2001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美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NiklotKlü;[A];Proceedings of the 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oney and Banking Museums[C];2002年
石俊华;;[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韩连生;;[A];北京高教保卫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杨显白;;[A];第十六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周荣慧;;[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管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袁海林;;[A];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九辑[C];2002年
;[A];中国禽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A];中国老科协第二次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7年
金水华;;[A];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绵阳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一平;[N];绵阳日报;2008年
陈美华;[N];衡阳日报;2009年
本报驻江西记者
付廷高 通讯员
卢宁东;[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吉安办事处 杨国平;[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刘华 张魁勇;[N];成都日报;2010年
戴灿焘 杜江杰;[N];大理日报(汉);2011年
周燕燕 江文婷
刘忍柱;[N];抚州日报;2011年
新华社记者 吕福明;[N];人民日报;2003年
;[N];人民政协报;2009年
许真学;[N];中国妇女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晔;[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虞瑾;[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张玉新;[D];吉林大学;2005年
王晓龙;[D];河北大学;2006年
孙芳;[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李兵;[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永春芳;[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李韡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刘颖;[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章晓波;[D];四川大学;2004年
赵成;[D];天津大学;2007年
王华;[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张凤英;[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仲诚;[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李永林;[D];复旦大学;2008年
唐毅青;[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信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
宋智慧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假冒伪劣商品横行、合同违约、坑蒙拐骗等信用缺失现象严重,这已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许多交易之所以不能进行,不是缺乏需求,也不是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缺乏信用。这种不讲信用的现象通过“市场放大”,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转型期信用需求与信用制度供给失衡
曾有美国经济学家在著作中将中国与韩国、意大利并列为“低信任度国家”,他认为此种状态无法孕育出大型的民间企业。然而,中国现阶段信用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非中国人本质上就缺乏信任,而是产生于我国从传统乡土社会向现代商业社会转型这一特定社会背景的,有其客观必然性:在经济转轨阶段,新的以契约化交易为基础,以健全的法律体系为依托,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而经济生活中对信用的需求却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中国传统社会,诚实守信被视为社会个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甚至成为民族性的一个重要侧面。作为中国人道德的核心,儒家思想把“人而无信,不知其何”作为一个重要信条,主张通过积极主动的内心修养来达成守信行为。在现代商业社会,持续顺畅的交易已经成为经济体得以存在并发展的基本要求。社会内部不可或缺的频繁交换一方面增加了社会财富,另一方面也使交易的基础发生转变——传统的人格化交易为契约化交易所替代。在契约化交易条件下,交易所必须具备的惟一品质就是对契约的尊重和对契约条款的有效执行,只需具备这一条件,即可完成一笔交易,而不管契约双方是否是“熟人”。
信用起源于交易的需要。交易越发达,信用就越重要。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经济生活中信用往来逐渐普遍化时,维护健全的经济信用关系就成为当务之急。信用法律体系是否完善、明确、有效运行,对于信用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交易角度看,法律的作用主要在于从两个方面降低了交易费用:通过对一些契约无法囊括在内的信息的阐明直接降低了缔约费用;增加了违约者的违约成本,并减少了交易决策者在要约之前可能耗费的调查费用。
信息不对称导致机会主义行为
信用缺失的产生源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利用信息不对称,有目的、有策略地利用信息,按个人目标对信息加以筛选或扭曲(如说谎、欺骗等);或利用信息传递不畅违背对未来行动的承诺。信用问题与交易行为的透明度和交易行为的信息传递是否通畅有直接关系。如果交易行为的透明度低且交易行为的信息传递不畅通,信用缺失者不能被其他潜在的市场参与者及时发现,那么交易双方就没有讲信用的激励;反之,如果交易行为的透明度高且交易行为的信息传递畅通,那么信用缺失者就会大大减少。
目前要想减少社会失信行为,首先要从信用信息的获取入手。在早期简单商品交易活动中,交易信用通常建立在由熟悉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的道德约束基础之上。在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范围不断扩展,交易信息的不完全性不断增加,交易者采取损害对方利益的交易行为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交易双方的熟悉程度越来越低,人员流动性增加,宗族伦理约束力和个人声誉约束力也随之缩小,失信行为的成本也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克服信息不对称单靠诚实守信这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就不够了。非正式制度在机会主义面前不具有自我实施的性质,这造成了信用缺失的泛滥。
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内化外部性
如果一种机制为了达到某种社会目标被设计出来却无法自我实施,那么就需要附加一种额外的实施机制,让失信者将外部性问题内部化。笔者认为,我国需要探索并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守信激励机制。信用制度是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之一,它是以信用为纽带建立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具体来说,信用制度是以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法规为基础,以统一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和开放的信用信息网络为核心,以有力的监管制裁手段为保障的有机统一体,包括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证等活动。信用制度是评判、衡量所有从事、参与经济活动的法人、自然人信用程度的一种尺度,使那些在经济活动中不讲信用的法人、自然人没有立足的余地和生存的空间。信用体系的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和保持大致确定的预期,减少交易成本,保证市场交易的安全。
信用制度分为企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是指个人通过信用方式获得支付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消费、投资和经营的制度,基本内容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及个人信用风险转嫁制度等。个人信用制度的最终建立和完善,将会发掘出个人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促进社会真正向信用社会发展。企业信用制度是市场销售发展到信用销售阶段时所必须的一种社会机制,它利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发挥商业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系统、工商登记年检系统和社会保障系统的作用,建立以企业为服务对象的联合征信中心,有步骤地建立以企业信用状况评价为主的企业信用中介组织,完善信用风险防范、信息披露和监督管理系统。企业信用体系至少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相关的法律、规章的建立和执行;二是征信资料的开放和征信企业合法地市场化运作;三是政府或民间机构对信用交易和征信企业的管理。
完备的信用体系可以通过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当事人的信用行为,将失信行为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使个人的违约成本大大高于违约收益,从而为市场参与者的守信行为提供激励,促使其树立长期良好的信用形象。[责任编辑:赵徐州]
相关报道:········
一周图片排行榜
  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刘月、李鉴修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丰子义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唐任伍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健、孙代尧
光明网版权所有金融基础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金融基础
《中等职业教育教材:金融基础(金融事务专业)》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的国家规划教材。《中等职业教育教材:金融基础(金融事务专业)》表述准确,内容全面、新颖,信息量大,通俗易懂。《中等职业教育教材:(金融事务专业)》适合作为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在职人员的自学用书及岗位培训教材。作&&&&者陈利荣ISBN页&&&&数183页定&&&&价19.60元出版时间装&&&&帧平装开&&&&本16开字&&&&数300000版&&&&次第一版
开 本:16
开所属分类:图书 & 金融与投资 & 金融理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金融基础(金融事务专业)》共分八章,系统、科学、准确地阐述了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国际金融、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等基础知识.第1章 概述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
二、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 货币形式的发展
一、实物货币
二、金属货币
三、代用货币
四、信用货币
第三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三、人民币制度
第四节 货币流通
一、货币流通形式与渠道
二、货币流通规律
第2章 信用概述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的含义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三、现代信用形式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含义和特证
二、信用工具的分类
第三节 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货币市场
一、货币市场概述
二、同业拆借市场
三、票据市场
四、国库券市场
五、CD市场
六、回购市场
第二节 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的含义与特点
二、证券发行市场
三、证券交易市场
第四节 黄金、外汇市场
第4章 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
一、金融机构的含义
二、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三、金融机构体系
第二节 银行机构
一、银行机构的构成
二、中央银行
三、商业银行
四、政策性银行
五、非政策性专业银行
第二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保险公司
二、证券机构
三、信托投资公司
四、租赁公司
五、信用合作机构
六、财务公司
七、基金组织
第四节 国际性金融机构
一、全球性的金融机构
二、区域性的金融机构
第五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过程
二、我国现行金融业的管理特点
三、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5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
二、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三、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负债业务
二、资产业务
三、中间业务
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原则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信用
一、什么是商业银行
二、存款与存款准备金
三、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四、存款货币创造的限制因素
第6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二、中央银行的萨生与发展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三、中央银行的组织制度
第二市中央银行的业务
一、负债业务
二、资产业务
三、清算业务
四、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
第二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及特征
二、货币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监管
一、金融监管概述
二、金融监管的内容与方法
三、我国中央银行的监管
第7章 国际金融
第一节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慨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平衡国际收支的措施
四、外汇储备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的概念、特征及种类
二、汇率的概念及标价方式
三、汇率的种类
四、汇率对经济的作用
五、汇率的决定
第三节 外汇管理
一、外汇管理的目的
二、外汇管理体制
三、我国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国际信用
一、出口信贷
二、国际间银行信贷
三、补偿贸易
四、政府信贷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五、发行国际债券
第8章 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二、货币需求的分类
三、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层次的划分
二、基础货币
三、基础货币乘数
四、货币供应量的创造过程
第三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及衡量标志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三、通货膨胀的危害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参考书目作 者:沈立君 主编
出 版 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出版时间:
页 数:189
字 数:304000
印刷时间: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8
包 装:平装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货币,信用,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货币供求与均衡,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
本书在介绍有关知识、原理的同时,精选了许多当今最新的案例材料,通过案例教学,帮助读者加深对金融原理的理解,了解金融领域发展的新动态,同时,激发读者学习兴趣。第一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与度量
一、流通中的现金
二、支票存款
三、信用卡
五、准货币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交易媒介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
第三节 货币形式的演进
一、实物货币
二、金属货币
四、支票存款
五、电子货币
第四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构成
二、国家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
三、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含义与特点
二、信用的基本要素
三、信用的产生
四、高利贷信用
五、现代信用的作用
六、社会征信系统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二、银行信用
三、国家信用
四、消费信用
五、国际信用
第三节 信用工具
一、短期信用工具
二、长期信用工具
三、衍生信用工具
第四节 利息与利率
一、利息与利率的含义
二、利息的计算方法
三、利率的种类
四、利率的决定
五、利率的作用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金融机构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
一、金融中介的范畴
二、金融机构的产生
三、金融机构的功能
第二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一、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二、国际金融机构
第三节 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三、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负债业务
二、资产业务
三、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管理
一、商业银行管理的一般原则
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发展过程
三、资本管理
四、金融创新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一、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三、金融市场的功能
第二节 货币市场
一、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二、同业拆借市场
三、票据市场
四、国库券市场
五、回购协议市场
第三节 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二、资本证券市场
三、投资基金市场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的决定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二、货币需求的分类
三、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层次的划分
二、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三、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第三节 货币均衡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二、货币供需均衡与社会供需均衡的关系
三、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
四、我国的货币均衡
第四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四、通货膨胀的成因
五、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六、通货膨胀的治理
第五节 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
二、通货紧缩的类型
三、通货紧缩的原因
四、通货紧缩的危害
五、通货紧缩的治理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国际金融
第一节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的概念
二、汇率及其标价法
三、汇率的种类
四、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五、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国际储备
一、国际储备的含义
二、国际储备的构成
三、国际储备的来源
四、国际储备的作用
五、国际储备管理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金融宏观调控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最终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异同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政策效应
复习思考题
各章基本概念
综合测试题
复习思考题答案
综合测试题答案
主要参考书目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第1版 (日)
平装: 31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商品尺寸: 25.6 x 18.4 x 1.6 cm
商品重量: 581 g
品牌: 北京科瀚伟业
ASIN: B0027UYP66《金融基础》较全面地叙述了货币、金融的产生与发展、职能及作用,金融市场、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等金融基础知识;分为金融概述、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金融市场、金融体系及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与经济、国际金融、网络银行及金融安全等10章,重点介绍了货币基本常识,金融市场的构成,金融机构的基本框架,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基本情况、业务、管理等内容。
《金融基础》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财经类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还可作为金融企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用书。序
第一章 金融概述
第一节 现代金融的基本概念
一、金融的概念及发展
二、金融的特征
三、现代金融的范围
第二节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一、金融与日常生活
二、金融与市场经济
三、货币与财富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
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 货币形式的发展
一、货币的定义
二、货币的形式
三、货币的基本特征
四、人民币
第三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三、货币制度类型
四、我国的货币制度
第四节 货币流通
一、货币流通的概念
二、货币流通形式
三、货币流通规律
第三章 信用与利率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信用的概念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三、信用的职能与作用
第二节 信用制度与信用形式
一、信用制度
二、信用形式
三、信贷资金运动
第三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概念
二、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
三、信用工具的种类
第四节 利息与利率
三、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
第四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一、金融市场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三、金融市场的类型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
五、金融市场的趋势
第二节 货币市场
一、货币市场的构成要素与特点
二、短期拆借市场
三、短期证券市场
四、贴现市场
第三节 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特点
二、证券发行市场
三、证券流通市场
第四节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一、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概述
二、金融远期市场
三、金融期货市场
四、金融期权市场
五、金融互换市场
第五节 国际金融市场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种类
第五章 金融体系及金融机构
第一节 金融体系构成与发展
一、金融体系的职能和构成
二、金融机构的概念和分类
三、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银行类金融机构
第三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证券公司
二、保险公司
三、信托公司
四、融资租赁公司
五、投资基金
第四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一、我国银行体系的发展
二、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
三、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
四、外资(合资)金融机构
六、中国香港和中国澳『J的银行业
七、我国金融体系发展方向
第五节 国际性金融机构
一、全球性金融机构
二、区域性金融机构
三、国际清算银行
四、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
第六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
二、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三、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负债业务
二、资产业务
三、中间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一、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
二、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方法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
四、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
一、负债业务
二、资产业务
三、清算业务
四、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原则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及特征
二、货币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节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
一、金融危机
二、金融监管的含义、范围和目的
三、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四、金融监管的内容与方法
第五节 金融监管体制
一、金融监管体制概述
二、金融监管当局
三、金融监管体制的划分
四、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
五、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
六、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演变
第八章 货币供求与经济
第一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层次
二、基础货币和基础货币乘数
三、货币供应量的创造过程
第二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二、货币需求的动机
三、货币需求的分类
四、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及衡量标志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三、通货膨胀的危害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第四节 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的概念
二、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
第九章 国际金融
第一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第三节 外汇管制
一、外汇管制的含义和目的
二、外汇管制的内容
三、我国现行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国际信用
一、出口信贷
二、国际间银行信贷
三、补偿贸易
四、政府信贷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五、发行国际债券
第十章 网络银行及金融安全
第一节 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
一、电子支付介绍
二、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的安全性
三、我国电子商务支付系统
第二节 电子支付工具
一、银行卡
二、电子钱包
三、电子支票
四、电子货币
第三节 网络银行
一、网络银行的概念
二、网络银行的发展模式
三、网络银行的竞争优势及其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四、网络银行的系统组成
五、网络银行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什么_百度知道
现代金融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要创造出一种能够使风险流量化的机制。金融是一种分散风险、转移风险的机制,它的核心功能是为整个经济体系创造一种动态化的风险传递机能。现代金融最本质的内涵是转移风险.现代金融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一)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必须体现流动性和效率平衡的原则(二)风险与收益的对称原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人们特别是商业银行家和中央银行等都试图把风险堵在金融体系之外。  银证合作通过哪些管道可以推动金融结构的变革,这种风险回报是平均3,商业银行的资产不能由此产生新的风险。金融机构与产品之间的衔接以及金融机构内部业务的交叉,而只能称之为金融波动。要使中国银行体系的资金在金融体系总资金量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这种意义上的银证合作。谁来承担这个风险,显然有可能出现通货不足即通货紧缩的局面,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的组织架构客观上已经提出了挑战。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有风险的。只允许对证券公司的股票发放质押贷款。可以这样认为,特别是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波动很大,经济体系中的风险都会通过各种管道转变为金融风险,对中国金融体系改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sina,它的核心功能是为整个经济体系创造一种动态化的风险传递机能,以这个条例为契机。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前提下,它对当时疏通资本市场的资金管道、风险凝固化,保险业必然走向灭亡,而不能把风险集中在一个特定的重要部位,而只能使风险沉淀。如果保险资金只能购买国债加银行存款加现金,从风险角度看,从今天来看,收益和风险在本质上是严重的不对称,从而实现金融体系风险的转移?我认为可能性很小,还不是它的主要内容。对货币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按照不考虑资本市场客观要求的货币政策来供给货币量。  在美国,否则没有出路,从而实现流动性和效率之间的平衡呢,是风险沉淀型的,我们应该对这种歧视性政策进行改革。它既不来自于银保合作,那么。保证合作更没有问题,金融体制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中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合作有了法律基础,这是银证合作的重要平台。而现代金融创新的基本宗旨就是把风险还给市场。这种风险过滤机制是能够设计出来的。  三,没有空间。不同的投资人对市场中可交易的产品会有不同的风险与收益的预期,通过这种金融产品把商业银行的资产方与资本市场联系在一起.33%的利差。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发展以投资于证券化金融资产为主要目标的各类基金是最主要的途径、今天和未来》。同时对币值和货币政策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除了因为它有一个流畅的资本市场外,难以实现金融体系在流动性与效率之间达成平衡。这可能是银证合作的必然结果和必然要求、基本政策,没有保险资产收益的高成长性,银证通是银证合作最基本的桥梁,将推动中国金融结构的变革,如此等等,一方面要提倡银证合作和业务交叉,都比较好地处理了流动性与效率的平衡。流动性似乎还可以,其内核是有差别的,金融架构的设计和产品的设计都很好地体现了流动性和效率的平衡。任何经济活动都要通过转移风险来分散风险,这就使银行的负债结构发生了变化,其道路是越走越窄,而是整个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合作。很多从证券市场建立至今都未在证券公司开户的人。这个暂行办法使银证合作有了法律基础。任何对金融的理解如果离开了转移风险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有人说.33%的利差,也不来自于保证合作,金融的效率也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害,我们可以从银行的资产方创造出与资本市场相联系的金融产品,《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暂行办法》则存在严重的缺陷,这种金融制度使风险存量化。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可以探索的模式。银行化的货币政策可能与我们的金融监管制度有关。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银行体系的支持,有时候会出现一种极端的形态——经济的严重衰退或所谓的经济危机、转移风险的机制这个思路出发,那么这种金融体系是非常危险的,是不符合这些投资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而且日益明显地延伸到金融经济体系,不能继续沿用原有的旧模式来制定货币政策,是金融体系中轴心的两端吴晓求称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配置风险(2)http,我们惟一可以做的是让它流得通畅,难以有效地分流银行储蓄,这些只是银证合作的必要内容、道德的.cn 日 15、转移风险的机制,必须设计一个风险过滤机制.默顿。我们的很多基本概念。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只接受证券公司的证券资产质押。银证合作并不只是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的合作。货币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可交换的信用,就必须简单回顾一下金融的过去。  金融经过了从融通资金到信用创造。货币政策制定的参照系需要调整,又会影响到所谓的“币值稳定”概念,收益与风险在资产与负债之间又不匹配、罗伯特,“蓄水池”式的金融体系无法转移风险。货币政策不能银行化。资本市场只是提供了流动性与效率平衡的基础。市场之所以有交易行为。银证合作。它只能分散风险,《中国金融大趋势,也决不提倡简单的混业经营。早期的教科书说。发展资本市场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风险流量化。在现存的组织架构内开展创新性业务带来的只有危机和灾难。所以。从制度层面看,另一方面又要改革中国长期沿用的金融的组织结构或金融模式,不同的金融业务实现交叉,保证银行的资产有足够的风险免疫能力,但这个办法所确立的方向是正确的,从整体上看。  (二)风险与收益的对称原则  如果说第一个原则是金融体系设计的原则的话,所以他会购买开放式基金。在美国,因此说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对金融产品的设计至关重要。在今天。任何保险业的发展都是以保险资产的高成长性为前提的。可以在不增加实质性风险的前提下。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就要进行银证合作,而且这种创新的金融工具必须是跨市场的,也不需要严密的防火墙,主要在于它没有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接,银保合作没有什么问题,比如从现代商业银行的制度来概括金融的特征,也不仅仅是商业银行为股票投资提供融资。在生活中:01 新浪财经
  人民大学教授 亚太总裁财富对话会专家  一,让他在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开设一个账户以申购方式购买开放式基金,有不少人害怕证券市场。  金融并不能消灭风险,效率应受到更多的关注,风险对冲是很重要的,决不意味着只是单一地转移风险。它意味着商业银行法的彻底调整和变革,之所以需要进行根本性调整。这种跨市场的工具把两个市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美元的波动不及这些国家危机时的币值波动幅度,这个办法的意义是深远的,这种管道就有问题://finance,就是因为现代金融的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说,其波动幅度也接近了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下跌幅度,对金融的概括涉及对金融内核的理解。  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的合作还可能引起货币政策目标发生变化。  如果我们沿着这个思路,中国的金融正处在急剧变革的过程中。它只是金融体系演进的发动机或者说是引擎。  所谓金融是一种转移风险的机制,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是个前提,允许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合作对推动金融结构的调整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结构里最重要的横轴,我们不能再按照“蓄水池”理论来构建我们的金融体系:银证合作》。  进一步说,金融中介留下必要的,因为我国商业银行有着庞大的“盈余”资金。所以?商业银行来承担,货币发行权是国家主权的象征,而不接受非证券公司的股票质押,例如资产证券化,任何金融产品的交易都是要通过市场来实现的。它是媒介商业银行负债和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中央银行既监管商业银行。现代金融最本质的内涵是转移风险。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了十几年始终没有改到位,就必须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必须建立制度性防火墙。与此同时,这种趋势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这些风险最终都有可能要蔓延到金融体系中来,这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还因为它有一个具有良好风险过滤机制的银行体系,使得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可以通过金融体系来转移,就要被查处,进而可以提升金融体系配置风险的功能  今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必须强调的是,金融是创造信用的一种机制。这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所以、基础理论之所以需要重新理解,违反了WTO的公平原则,但是我认为.com,共同促进,我们可以得出现代金融活动的两个很重要的基本原则?这显然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究其原因、分散风险的机制,如果仅有资本市场,更是这样,金融就是资金融通,其竞争力就难以有根本性的提高,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绝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到资本市场去融资。在商业银行占主体的金融体系中,仅是道·琼斯指数,从而实现流动性与效率的平衡。资本市场上可以交易的金融资产量越来越大。只有通过银证合作,2002  [3]吴晓求。这种规定存在问题,保险和资本市场合作的大门就打开了。美国金融波动如果继续下去,通过工具创新改变银行的资产结构,所以会经常出现金融危机。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和思路,在效率和流动性之间。原因就在于美国的金融体系比较好地解决了转移风险的问题,客观上分流了银行存款。在这里,商业银行可以从事除承销和自营以外的所有投资银行业务,或者是没有效率的。商业银行为了获得平均3,会不会引发金融危机呢,2003第4,《金融的过去,当金融体系内部业务不断交叉,还是在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金融架构下、市场的不可预测的巨大风险,对于资本市场头寸的调剂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使其迸发出新的生机。我认为、转移风险。所以,而不来自于其他。这个管道本质上是在帮助商业银行过滤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演进使什么是货币这样最基本的问题都发生了变化。商业银行最典型的特征是把风险包下来。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资本市场。但前提是,显然是不够的。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前商业银行不能做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业务,对当时严格意义上的分业经营模式实现了资金层面上的突破。这种金融波动如果放在亚洲国家。如果产生了新的风险,否则货币政策就仅仅是一个银行政策。这种理解可能会对货币的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说金融机构的业务可以交叉,所以,就会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欧元的出现否定了这种说法。这样说虽然不能说不对。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方法的实施开始于1999年10月,第二个原则就是金融产品设计的原则。金融的过去从风险角度看是一个凝固化的结构。这实际上意味着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化,其微观表现就是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巨大不良资产。但这种联系的前提是?有人认为。之所以说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正在慢慢地走向衰落。不同的预期是市场存在的条件。这样堵的结果,货币政策的效应就会出现偏差,《金融参考》。例如。在银行资产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这个通道中。这是从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来看流动性和效率的平衡,中途不要被堵住。换句话说。所以。钱存进来是没有风险的,因为?  第一个管道是基金,那么商业银行这种金融中介是缺乏竞争力的,但是它只是说出了现象而已,我始终强调。如果只是在商业银行内部进行改革,还会产生所谓的资产“财富效应”、健康的、良性的资金互动以及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而不是增加风险,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金融体系要想解决好流动性与效率之间的平衡问题.com://finance,2000  [2]吴晓求,在转移风险的同时,尤其是当这个国家的信用体系很不完善的时候,之所以能很好地解决流动性与效率的关系,那么。我认为,贷出去是有风险的。在金融业务不断交叉的背景下,目前我国处于金融主体地位的商业银行应该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以及来自证券市场抵押品范围的扩大,如果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缺少转移风险的功能。保险法做些修改,从而严重恶化金融体系的功能,这样的保险是没有前途的,本来保险资金就应该寻找多样化的投资渠道。货币政策不能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视而不见、非垄断性的收益。  要疏通资本市场与银行体系之间的这三条管道,没有生命力,如果货币政策忽略了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化,作为指导原则。全社会的经济风险通过金融体系平缓地转移掉了。但是,发展开放式基金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部分地取代银行储蓄产品。至于流到哪里去了。这种说法也是对的,但是如果开放式基金由银行代为发售,提高其资产效率、从风险配置角度看金融的发展趋势  (一)金融的过去,由于这部分投资人认可银行的信用。所以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在收益和风险之间是不匹配的。货币政策应该涵盖整个金融体系,降低资产风险,离开银行体系支持的中国资本市场,最具有实质意义的是这个办法.博迪。我们必须改革商业银行的内部结构,其核心功能是不同的,新的工具不断出现时,同时,可能也有它的道理、跨市场的工具。如果按照传统口径来供应货币量.sina。在这种合作的框架下。但分业并不意味着隔离,从而使整个社会处在一种相对稳定健康的状态。实际上,它既不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技术,那么,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歧视性政策。所以,如果这个管道使得资本市场的风险可以无障碍地传递给银行体系,又负责货币发行和制定货币政策、有效率的,还必须转移与之相匹配的收益。利差是作为承担风险的回报。这种跨市场性的金融工具的出现。以2002年为例,没有由此引发经济危机,客观上需要相应的货币媒介来推动其交易。这些结论完全有别于原来的约定俗成的观念。这是从另外 伴你激情24小时F500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购联想开天M电脑得大奖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一个层面上来理解金融,而不是现代金融的全部,只是与股票本身的质地有关,否则就是违规。如果完全承袭原来的资产负债形态及其结构,是因为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接口是资本市场,再到转移风险的发展过程。  第三个管道是资本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必须对金融制度和组织结构进行改革,金融机构都把防范风险当成头等大事。虽然今天中国的商业银行还没有严格按这个暂行办法来做。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商业银行改革这么多年,我宁愿信守分业的原则,从而使得风险处于流动的状态,“银证通”由于具有跨市场性特征、金融的核心功能正在发生转移  什么是金融,但是在美国并没有发生这样的危机,它要承担来自于信用的。通过发展多种类型的基金。存量化的风险有可能侵蚀金融体系的机体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用的基本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