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保护贸易现代化及其理论演进的演进脉络

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
市场营销专辑
财政税务专辑
企业管理专辑
产业经济学专辑
国际贸易学专辑
会计学专辑
统计学专辑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2009 年第四期
工业技术经济 2009/12
不同的贸易环境规制措施对于消费者、企业、政府以及受污染者带来的效应是不同的,论文比较了庇古税、许可证、直接管制和科斯方案下的分配效应。根据波特假说,适当严格的环境规制将激励创新,创新补偿的收益将最终超过环境规制的成本,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针对常见的环境规制的市场管理手段:排放税、分配的许可证和可拍卖的许可证,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其产生的创新效应。
中国商贸 2009/21
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和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剖析我国在农业发展以及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所处的不利环境,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相关建议。
世界经济情况 2009/12
人民币汇率对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方式与渠道是怎么样的 ? 本文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对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以后,建立了一个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两部门模型,研究了汇率通过价格传递效应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发现本币贬值有利于国际竞争力数量指标改善而升值则与国际竞争力质量指标提高有一致性。
河北农业科学 2009/12
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它正在成为发达国家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分析绿色壁垒的含义,总结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其由来,从法制建设途径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突破绿色壁垒提出对策。
才智 2009/35
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以来,基本上存在两种类型的对外贸易政策,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本文试通过对关税效应的经济分析,利用博弈论的有关知识来说明自由贸易虽然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社会福利最大化,但作为调节国际贸易关系以及保护性质的关税在现实世界的贸易关心中却具有不可取消性。
2009年第三期&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9/5
& 随着全球贸易及分工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也得到了异乎寻常的发展。尽管中俄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动机也不尽相同,但考察中俄双边贸易的发展,可以看出,中俄发展产业内贸易的有利条件远大于不利条件,如中俄地理上临近、经济发展水平相近、需求偏好相似等等,这表明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如果两国在扩大规模经营、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提高引进 FDI 档次和建立贸易制度安排等方面有大的进展的话,中俄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将会得到稳步增长,两国的经济实力也将发生悄然改变。
生产力研究 2009/15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要求改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呼声很高。文章认为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我国的出口增长模式上。因此,本文提出应结合运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来构建我国新的出口增长模式,并就如何在比较优势中形成竞争优势,从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赵忠秀;吕智
国际贸易问题 2009/9
通过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生产率、创新、汇率和贸易政策等四个方面归纳了关于企业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针对大量实证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中国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对中国经济贸易政策制定的重大意义。
&& 胡方;彭诚
& 国际贸易问题 2009/09
保罗 · 萨缪尔逊在 2004 年提出的国际贸易模型中,运用数字例子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运用一般化的数学方法,扩展了这种研究,在四种和 N 种商品的贸易模式中,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依赖于某种技术进步导致的贸易商品数目的变动,并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区域内,依据一定的条件形成,并相互转化。
现代商贸工业 2009/18
伴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市场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国际贸易中严控贸易数量以及高关税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弱化。 WTO 各成员国原则上已不能再通过对数量进行限制和征收高关税来为国内产品提供保护,而通过颁布技术法规、推行技术标准、实施认证制度和检验制度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保护本国产品。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额不断增长的今天,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冲击相当大,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隐蔽性、难对付的特点,在此情况下,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显得尤其重要。
赵永亮;张光南
国际贸易问题 2009/8
产品多样性被认为是国际贸易外延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 Feenstra 等人的思路,构建了适合我国省份层面的贸易多样性度量模型,利用
年相关年份数据,实证得出了我国不同省份的农业品和工业品相对贸易多样性,结果发现工业品进口多样性的区域出现扩散形态,而出口多样性走向区域趋同。从我国贸易多样性的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看,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成为贸易多样性增加的重要制约因素,且农产品多样性的单位壁垒弹性要低于工业品;加入 WTO 无论就进口还是出口均带动了我国贸易多样性的增加;我国中小企业具有差异化生产的灵活优势,对贸易多样性尤其是出口多样性的增加具有重要的贡献。
经营管理者 2009/17
国际贸易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目前仍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它发展得很好。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惯例一词是我国经济、法律及其相关领域甚至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用语,官方与民间均认为,与国际贸易惯例接轨是必然的选择,在许多场合都能听到“按国际贸易惯例办事”的承诺。对于学习国际贸易惯例与国际贸易法律,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法律与惯例的内涵以及国际贸易惯例与国际贸易法律的多方面的基础知识。而国际贸易惯例与国际贸易法律的区别则是其中应该解决的首要理论问题,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比较来阐释他们两者之间的区别。
2009 年第二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05
既有研究着重研究国际贸易如何影响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 ,但忽略了从动态角度考察贸易和平效应的发展变化,从而引发了不少争议。本文在Dorussen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动态的多国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国际贸易的和平效应随着对外开放度的增大以及参与国际贸易体系的国家数目的增多而加强。文章利用年和年有关国家之间的贸易与冲突数据,实证考察了冷战结束前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国际贸易和平效应的大小。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与冷战时期相比,冷战后国际贸易的和平效应显著增强。
当代财经 2009/04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国际贸易已经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在国际间传导和扩散的重要传导渠道之一。通过在年十年间的季度经济数据基础上,用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中美经济波动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美经济波动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在长期中并不发挥作用,只是在短期内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传导在一定程度上还发挥着作用,并且美国经济波动只有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波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长期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并没有影响。
国际商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9/02
本文把我国进、出口贸易以及净出口同时作为解释变量 ,利用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相关的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它们各自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基于国际贸易的技术创新效应不太显著,特别是对于国家财政科研拨款的作用不明显。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国际商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9/02
本文运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 ,采用年我国作为东道国,香港特区、韩国、日本、美国、我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和德国等七个对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内向型FDI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内向型FDI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显著的互补性,而且内向型FDI对我国的出口具有正的滞后效应。
石冬莲,任长龙
商业时代 2009/11
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是技术进步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技术进步并最终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以我国的实际经验和数据对这一观点进行验证。
李海明;冯艳萍
农业经济 2009/05
绿色壁垒正在成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中的一个对自由贸易有较大阻力的因素 ,严重的影响了湛江农产品,尤其是水产品出口。为了消除绿色壁垒对湛江水产品出口的影响,我们应对绿色壁垒的产生原因及对湛江的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加以分析,提出了突破绿色壁垒,改善湛江水产品出口的有效对策。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02
在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中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因此会促进经济增长。本文给出新贸易理论的一个证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贸易通过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来实现技术的扩散;同时通过方差分解得到国际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动态影响。
方虹,张帆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9/03
东亚的 &雁行&国际分工与组织模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衰落,其带动东亚贸易发展的作用下降。全球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加大了东亚的金融风险,也给其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造成巨大的调整压力。在金融危机中,东亚出口增长下降,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面临着损失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加剧,管理与调控难度加大。在此背景下,东亚一方面要转变贸易发展模式,调整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相互间的经济合作。
科技信息 2009/10
资本主义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 ,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地分析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提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征。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强制和剥削性质的理论,我国作为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事业,在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中存在着相互需要、相互依存,促进双方经济发展的内容。调整和优化出口产业与产品结构,主要依...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02
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必须考虑到一国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我国必须遵守国际规则,但是也要充分利用WTO规则给予发展中国家保护的优惠条款。因此,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既要坚持贸易自由化,又要进行适度的贸易保护,以应对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
2009年第一期
现代财经 2008/12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复杂而深刻的联系直接关系着其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发挥 , 近年来大量中外学者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析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框架 , 系统阐述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 , 并据此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提出建议。
世界经济研究 2009/01
随着融入全球经济步伐的加快和深入 , 我国正在经历高技能劳动力需求旺盛但实际短缺的时代 , 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 , 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与高技能劳动力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而出口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呈现显著的负向作用。同时 , 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在行业和区域上表现出强烈差异。
现代农业科学 2008/12
分析了农业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 指出了中国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 并且对如何推广农业标准化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提出了相应对策。
王铁峰 2009/0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 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 这得益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与大企业相比 , 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却处于弱势地位。尤其在国际贸易中 , 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市场环境差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 , 对我国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杨小川;李伟聪
粤港澳市场与价格 2008/12
绿色贸易是目前国际经济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 在国际贸易中提倡环境保护 , 既是人类生活的必然 , 客观上也成为了一种贸易壁垒工具。在掌握绿色贸易基本状况的前提下 , 寻求突破这种壁垒的有效途径成为了当务之急。
马虎兆;单晨晨
国际商务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08/06
目前我国已进入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高发期 , 这成为制约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瓶颈因素。文章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纠纷的特点 , 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 提出了政府宏观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化解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对策。
徐松;徐冠宇
经济纵横 2008/12
国际贸易中的舆论壁垒对出口国的伤害超过任何其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 它影响范围广、时间长 , 可使出口企业的产品完全失去市场 , 而且出口国往往 & 欲诉无门 & 。因此 , 我国应正确认识舆论壁垒 , 采取措施 , 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顺利发展。
陈宁,黄志峰
商场现代化 2009/01
近几十年来 , 数学模型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日益增多。本文以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例 , 来探讨聚类分析方法、因果检验分析方法和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通过这三个数学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 , 数学模型在国际贸易学中的运用能较为精确的揭示国际贸易的规律 , 从而为国际贸易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有益的借鉴。
商业经济 2009/02
目前 , 从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 , 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已不是物质类的有形资本 , 而是取决于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水平。世界性的经济竞争特别是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物化的商品中的知识含量的竞争。目前 , 我国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 主要体现在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不高 , 档次较低 ; 技术和项目引进情况不尽人意 ; 缺少国际贸易急需的人才等方面。应加速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 , 优化贸易商品结构 ; 创新外贸体制和外贸战略 ;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 ; 加快培训和发展技术市场 ; 扩大技术出口 , 推动科技转化为生…
李晓男;聂元昆 ;
现代商业 2008/36
随着加入 WTO, 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加快 , 我国也得到了 & 世界工厂 & 的称谓。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结构上的问题 , 这将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 同时也会扩大收入的差距。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 因此有必要提出调整我国的国际贸易结构。 &&
王慧彦;梁瑞莲
商业时代 2008/36
贸易便利化的主要目标是将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和复杂性减到最少 , 同时维持高效率的政府管理水平。本文从国际贸易链 , 即订货、运输、通关和结算四个环节论述贸易便利化的必要性及措施。
张琼;齐源
改革与战略 2008/12
文章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顺差的三个阶段 , 分析近几年贸易顺差的结构性特征。据此认为 , 我国贸易顺差实际是一种 & 转移顺差 &, 是国际间产业转移以及资本项目顺差隐形转移的必然产物 , 是我国劳动力价格、国内产能过剩及内需不足、配额限制取消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出从顺差总量、贸易不平衡度以及顺差与 GDP 之比的国际比较上看 , 中国贸易顺差并不像一些研究人员所认为的那样严重。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8/12
国际贸易中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历来是一个重要问题 , 具体表现在动植物病虫害的控制、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风险的控制以及标签和标准中的质量问题 3 个方面。中国当前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针对出口产品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生物技术产品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健康和安全问题密切相关 , 因为它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国内稳定 , 中国一方面应加强国际合作 , 另一方面应加强国内的立法和执法 , 以建立良好的秩序。
商业时代 2009/02
技术进步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本文主要回顾了技术进步对于国际贸易格局影响的有关理论 , 论述了这些理论对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启示 , 并为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提出有益的建议。
朱孝静;褚永娴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03
20 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 以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的 & 新贸易理论 &, 此后根据此理论又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本文通过阐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对贸易理论的贡献 , 说明该理论在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重要性。
社会科学战线 2008/12
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自由贸易政策能够实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 , 但在现实中 , 贸易保护政策仍普遍存在。国际政治经济学将西方主流经济学忽视的政治因素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探讨了贸易保护政策产生的国内政治原因。李嘉图模型与新兴古典贸易模型的比较。
唐宇婧;唐秀英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8/04
当今的国际贸易中 , 环境保护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 , 即 & 绿色贸易壁垒 &, 面对绿色环保的浪潮 , 我们应积极应对 , 正确认识适时调整相关的政策与制度 , 实施扶植绿色产业政策措施 , 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环保法律法规 , 强化环保意识 , 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 , 增加科技投入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发展绿色产业 , 突破绿色壁垒的关卡 , 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魏景赋;周强;肖永泉
商业经济 2009/01
SA8000 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具有明显的两面性 , 即表现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其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 , 具体体现在 : 一方面有利于形成企业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 保护劳工的合法权益 , 促进我国出口产业结构的升级 ; 另一方面具有消弱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 , 制约出口的扩大效应 , 降低我国对外资吸引力的影响。应重新评估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 完善劳动法 , 改善企业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 , 同时 , 制定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黄立伟;邵璟
经济论坛 2008/24
& 正 & 一、引言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在于 & 交易 &, 而国际贸易则将这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从国内扩展到国际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农产品国际贸易除了可以在世界范围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之外 , 还可以实现比较优势。因此 , 充分…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03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 , 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 并且针对这些显著的特点 , 结合我国国情 , 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2008年第二期
商场现代化 2008/27
详细研究了 CPI快速上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分析了CPI快速上涨的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提出了为应对CPI快速增长对国际贸易影响,中国应对CPI快速增长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对策建议。
统计与决策 2008/16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是跨国界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文章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对有影响力的贸易与投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有侧重地介绍了该领域最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最后对这些成果进行了评析。
时代经贸 (下旬刊) 2008/0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加深。关税壁垒作用越来越弱 ,而以颁布技术法规、推行技术标准、实施认证制度等技术性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突出,目前技术性壁垒已取代反倾销措施成为阻碍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第一大障碍。本文界定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念,介绍了我国遭受技术贸易壁垒的情况,分析了当前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正确认识技术性贸易壁垒,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消费导刊 2008/19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行和关税壁垒的弱化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成为阻碍当代国际贸易的一项重要形式,它以其庞大的覆盖面,多样的形式以及苛刻的技术标准阻碍了很大部分的国际贸易的进行,影响了各贸易出口国的利益。本文从介绍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发,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一些解决设想
龙禹 ;祝靖
价格月刊 2008/0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科学技术传播在国家之间日益增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步成为发达国家限制进口和进行行业垄断的重要手段。笔者着重从知识产权壁垒表现形式以及我国企业应对策略两个方面加以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策略。
今日中国论坛 2008/10
自 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不断上扬。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9%(6月份7.1%)。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6月份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虽有下降,但总体趋势是在较高位置上运行。究其原因,除了自去年以来粮食、猪肉等农产品和原材料、能源产品等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外。
冶金财会 2008/09
倾销与反倾销规则概要倾销分为国内倾销和国外倾销。国内倾销指的是企业清算或清仓甩卖时低价出售商品的行为 ,是较常见的贸易手段。国外倾销指的是以低价将国内有限市场无法容纳的商品销售到国外市场的行为。目前国际贸易中的倾销是指一国……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04
随着分工的深入 ,贸易范围的扩大和技术变革的演进,&技术&日渐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引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研究者对技术因素的考察,有关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动关系的研究更是推动了新增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发展。我国要想提升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引进先进技术、引进直接投资获取技术外溢效益、进行自主创新是必经的道路。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04
外贸利益的漏损是国际不平等贸易利益分配在发展中国家的体现。马克思认为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 ,国际不平等贸易将逐步消失。但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市场垄断、知识产权的滥用、贸易壁垒和供求影响因素的凸现,都强化了贸易的不平等趋势。因此,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国际不平等贸易的当代趋势和特点,立足于中国的比较优势,努力探索打破国际垄断、提升国际竞争的有效形式和途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国家安全利益保护能否作为一条免责条款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中被援引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国家安全利益的界定、援引该免责条款的行为是否适当等问题是否具有可裁性?如果争端解决机构对此拥有裁决权,援引方的理由又该如何尊重?对于这些问题,无论是现有的国际条约,还是争端解决的实践都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作为世贸组织法律框架内下的安全例外条款,GATT第二十一条不仅涉及众多多边贸易协议,有些规定也较以往的国际条约更为特殊,这些特点为我们研究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与国家安全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视角。
袁琪 ;韩露
纺织导报 2008/09
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环境和公众健康问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主题。本文通过分析纺织品国际贸易与环境、健康之间的冲突,试图找到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办法与对策。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09
克鲁格曼主要用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等理论构造了一系列模型 ,构成了其国际贸易新理论,是新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其理论相对于新古典贸易理论更贴近战后现实,但未从根本上超出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范畴和方法。本文即是对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主要模型的简要分析,并主要从它与新古典贸易理论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局限性。
国际商务研究 2008/05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今天 ,市场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世界市场的竞争。其中,由于全球及世界各国贸易依存度的提高,贸易竞争成为世界市场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归根结底在于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也就没有国际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日益成为影响和决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商场现代化 2008/27
近些年 ,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加强和全球环境的逐步恶化,集贸易保护和环境保护于一身的绿色壁垒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也频频遭受了来自国外的绿色壁垒障碍,损失重大。如何应对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构建我们自己合理的绿色壁垒正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新的难题。
冯路 ;景俊敏
知识经济 2008/08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金融与国际贸易的融合及互动关系日益凸显,成为国际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本文立足于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将金融发展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相结合,系统地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一国国际贸易的作用机理。
肖晶 ;刘佳圭
商业时代 2008/22
近年来 ,非产品相关的PPM标准、动物福利法案和企业责任成为发达国家构筑贸易壁垒的新方式,这种从基于&产品&的贸易限制到基于&过程&的限制,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企业必须调整战略布局,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壁垒。
刘磊 ;丁姗姗
现代商贸工业 2008/10
交易成本在国际贸易中广泛存在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经济浪潮当中,考量一个国家的贸易成本的大小,不仅可以揭示其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更对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有现实的意义。在对成本理论对贸易的影响分析,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贸易成本测度的研究方面,找到一个基于融入双边冰山型贸易成本的多边一般均衡贸易模型,以此为基础的改进的引力模型,对中美双边的贸易成本进行了计量。其结果与中国入世后贸易壁垒不断下降,贸易成本不断减少的现实相吻合。
现代经济 (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2008/S1
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 ,必须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本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当前贸易战略理论基础的争论问题。第二部分引入了两大贸易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并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说明我国贸易的现状,尤其是其局限性。最后立足于国际竞争优势,给出了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战略性选择。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05
贸易战略与贸易政策以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增加国民福利为目标 ,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并且各种政策手段因经济周期的作用也被循环使用。本文通过对世界各国在不同阶段所采用的贸易战略与政策的对比研究,揭示了贸易政策与经济发展阶段、国家利益、利益集团的博弈等内在联系,指出应根据中国现阶段国家利益与经济发展水平来正确选择适合的贸易战略与政策,以促进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宋阳 ;郭鹏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03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大障碍。发展中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对我国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作用。我国应当注意到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完善自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趋势,应当吸取经验,完善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积极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 基于异质企业的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 2008/03
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均基于同质企业的假定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近年来以 Melitz 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将企业异质性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本文以 被 Helpman 称为基石性的 Melitz& 贸易对行业内资源配置与生产率的影响 & 一文为基础 , 介绍当前 & 新 & 贸易理论 ① 的主要理论框架、主要观点和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
国际贸易理论对萨伊定律的运用与突破
全国商情 ( 经济理论研究 ) 2008/01
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国际贸易理论中 , 以李嘉图为代表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此定律加以运用 ; 其后的新贸易 理论分别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对贸易成因加以分析 ; 而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从供求相统一的角度对新贸易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萨伊定律并 没有贯穿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始终 , 究其原因在于经济理论的发展最终决定于经济实践的发展。
两种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及我国贸易政策导向
理论学刊 ,2008,01
& 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世界流行的两种国际贸易理论 , 两种理论各有利弊。从我国国情出发需要综合借鉴两种贸易理论 , 巩固发展比较优势 , 培育创造国家竞争优势 , 立足于以质取胜 , 努力推动我国外贸增长向外贸发展的转变。
国际贸易政策保护性研究及中国的对策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2
&正&1对保护性贸易政策的理论解释1.1国家间贸易得益分配不均,是产生保护贸易的主要渊源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和自由贸易下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的有效性。并用扩展后的李嘉图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现象和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做模型化分析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贸易政策
中国科技投资 2008/05
& 正 & 目前 , 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产业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 加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落后于国际先进国家的状况 , 为了缩短在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方面的差距 , 我国应该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 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协调发
中国玉米国际贸易政策变迁及其分析
世界农业 2008/04
中国玉米的国际贸易由于政府政策的变化,起伏较大,没有很好的连续性和稳定预期。本文主要就中国玉米贸易政策的变迁过程、影响因素及得失作一梳理和分析。并指出贸易限制措施的利弊与政策建议。
国际贸易理论与我国政策的适应性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比较优势理论伴随着这种转型而得以在外贸领域贯彻和适用。但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模式在我国还远未发挥其潜力,仍有增长空间。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技术开发和创新的投入与发展,提高我国高级要素的优势;根据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所阐述的一国优势产业发展阶段,制定国内市场的适度保护,培育本国战略产业的竞争能力,并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适时调整这一策略,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实力。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之比较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应当是我国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保罗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中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分析以及创建“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提出,都非常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现实国情的需要,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它与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政策主张等方面毕竟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要对它们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力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国际贸易新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创新
刘纯安 ; 王书军
在论述了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基础上 ,探讨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启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新战略——创新竞争优势战略:即以竞争优势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为手段、以追求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对外贸易战略。
国际贸易就业影响的国际比较 ——H-O-S及贸易乘数理论对贸易大国的适应性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的就业影响 ,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认知,其中影响最大的有H-O-S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11国比较分析基本证实了这些理论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受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以及不同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复杂多变:H-O-S对就业质量影响的解释强于对就业数量的影响,对就业影响的静态效应的解释优于动态效应;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则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解释强于发达国家,对20世纪的解释超过21世纪初,对长期静态的解释优于短期动态。
国家利益与国际贸易理论的重构 ——西方贸易理论与马克思贸易理论的比较研究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给贸易各方及世界整体带来巨大利益 ,然而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却是贸易保护,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折射出理论必然存在缺陷。本文认为这源于决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国家利益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缺位。通过研究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中对于国家利益的表述,并在分析基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贸易政策对于国家利益的保障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及其调整方向,最后以比较利益论为例讨论了重构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贸易税收政策
朱远程 ; 汤建军
贸易税收政策是一国调节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贸易税收政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本文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贸易税收政策在各种理论下的应用。
国际贸易理论与我国政策的适应性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比较优势理论伴随着这种转型而得以在外贸领域贯彻和适用。但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模式在我国还远未发挥其潜力,仍有增长空间。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技术开发和创新的投入与发展,提高我国高级要素的优势;根据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所阐述的一国优势产业发展阶段,制定国内市场的适度保护,培育本国战略产业的竞争能力,并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适时调整这一策略,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实力。
国际 R&D竞争、溢出效应与战略贸易政策
柳剑平 ; 郑绪涛
本文在 Spencer和Brander(1983)以及d'Aspremont和Jacquemin(1988)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三阶段的博弈模型,对战略贸易政策下的R&D活动补贴措施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当R&D活动的国际溢出处于较高水平时,各国政府有必要对本国企业从事的R&D活动采取事前补贴措施;而当R&D活动的国际溢出处于很高水平时,各国政府有必要对本国企业从事的R&D活动采取事前补贴和事后征税搭配的措施,本文还针对目前高新技术产业R&D活动国际溢出水平较高的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从博弈的角度看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这两种基本类型 ,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面临着这两种贸易政策的选择。本文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各国国际贸易政策之间的相互反应既有非合作的也有合作的,解释了贸易保护和多边贸易政策合作共存这一现象,并得出了对我国国际贸易政策选择的启示。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国际贸易政策
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在全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缩短在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方面的差距,中国应该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关规定,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有效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理论的重新审视 ——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关系
从生产条件到贸易条件 ,比较优势理论都不适宜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和贸易关系。决定两类国家之间分工格局和贸易条件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实力和技术水平的差距。在由此决定的分工和贸易关系中,存在着较强的先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惯性。我国必须通过优化经济增长模式、缩小国内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加大教育和科技投资等方能使自己摆脱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
国际垂直专业化与贸易理论的相关拓展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盛行是 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第二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明显特征,带来了世界贸易性质的改变与贸易量的快速增长。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大量研究,使标准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方法与结论等得到拓展。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由产品间分工深入到产品内分工,在研究方法上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与贸易理论相结合的新的分析框架。从经济影响看,国际垂直专业化使贸易利益的范围扩大,而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较之标准贸易模型的结论更为不确定。
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综述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从亚当 .斯密(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开始,大致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三个主要阶段。&新贸易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兴起,并且不断将新的经济学成果引入国际贸易领域,极大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
环境经济政策对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
国际经贸探索 2007/08
环境经济政策之所以会对贸易产生影响,其直接原因是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使企业为了保护环境而增加了成本,而这些环境保护成本会全部或部分地进入产品的最终定价中。价格的升高,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从而影响到产品的贸易量。从更深层次来分析,环境经济政策之所以会对贸易产生影响,是因为一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会影响到一国的比较优势及专业化生产,进而影响到与贸易有关的贸易模式、贸易条件等领域,最终这种影响会反映在贸易量的变化上。
国际贸易政策合作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与单边贸易政策一样,贸易政策合作同样具有分配效应,也表现为各合作方国内政治经济过程的结果。用利益冲突的均衡去理解和研究贸易政策合作,比建立在政府追求国民福利最大化假设之上的传统理论更贴近现实,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它在国际贸易政策合作研究领域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应用。
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中国的实施策略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7/0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为国际贸易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由于与实际政策的紧密联系而受到极大的关注。它是随着战后国际贸易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贸易保护理论,它为各国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对战略性贸易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简要介绍了其在各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实施情况,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实施策略。
对国际贸易中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法律经济学解析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04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是WTO协定中规定的促进与保护国际贸易的合法措施。补贴问题在国际贸易纠纷中有时并非单纯的法律问题而受到政治因素和两国贸易关系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通过对补贴和反补贴措施进行经济学分析和法学分析,并结合国际贸易政策和理论的历史发展对补贴问题进行研究,认为补贴与反补贴问题的本质是自由贸易理论与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双重产物。正确认识补贴与反补贴问题的本质是正确适用补贴与反补贴措施,促进国际贸易、保护国内产业的有力的理论保障。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财经界(下旬刊) 2007/05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一经产生便招致了众多的批评,然而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先进性的。本文就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先进性和局限性以及我国在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核出口管制政策的经济分析:以联邦德国与美国的比较为例
欧洲研究 2007/01
经济利益是决定国家核出口管制政策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核出口管制发生于国际贸易,而核电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特性,对于这种经济因素的作用,可以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规模经济理论及与之相关的战略贸易理论进行解释。当不同国家在核出口上存在竞争时,占有核市场较少的国家为扶持本国产业生存,弥补其竞争劣势,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获取垄断竞争带来的出口经济利益,往往会进行政府干预,从而造成其核出口管制政策比占有核市场较多的国家宽松。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联邦德国与美国核出口管制政策的比较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外资因素与外贸战略调整
世界经济研究 2007/02
日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 “ 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 ” 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版权所有: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
程序制作:图书馆情报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化及其理论演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