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十五年,希望工程为农村孩子筹集的近义词了很多钱。

希望工程在泰安
编者按: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李倡议默默无闻地关注着希望工程,他先后救助了20多名贫困孩子,帮助贫困患者10余人,累计捐款捐物近10万元。李倡议用爱心温暖别人的同时,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他连续三年被授予泰安市希望工程暨朝阳助学·圆梦大学行动贡献个人称号。2010年初,他被共青团山东省委评为“希望工程20年”山东杰出公益人物。2009年底,作为泰安希望工程杰出贡献人物的代表,他成功当选“感动泰安”十大人物。以下节选自他在2009年度感动泰安事迹报告会上的发言。
10多年,一路风雨、一路艰难,但我始终铭记自己的责任和誓言: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好党员、好干部。
1997年学校毕业后,我分配到市中医医院工作。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如一地关注着希望工程,用爱心温暖别人,用爱心点燃希望。多年来,我积极参与希望工程劝募行动、希望工程认亲会、大学生圆梦行动、贫困学子春节回家过年等公益活动,先后救助了20多名贫困孩子和8名大学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力所能及地帮助一些来院就诊的社会贫困患者。十年来,累计捐款捐物近10万元。
第一次结缘
2000年7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社会郑重推出希望工程国内最后一轮劝募行动。当我看到中国青基会的宣传海报,尤其是看到希望工程代言人物——“大眼睛”苏明娟那渴求上学的眼神时,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促使我毅然报上了名,这也让我和希望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汶口镇王庄大候村小学学生王立康是与我最早结成对子的孩子。他自幼父母双亡,与7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靠几亩地维持着生活。结对子后,我骑着自行车从泰城出发,用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赶到他家。虽然心里有准备,但他家情况还是让我大吃一惊。破旧的土坯房,窗子是老的木棂,糊在上面的报纸被风吹得哗哗响。“孩子退学三个月了,家里实在缴不起学费了!他奶奶感冒了,连药都不舍得吃,只能多喝点水”,孩子的爷爷长长地叹了一声。我扭头看了看躲在墙角的小立康,孩子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脚上的鞋,一只大,一只小,颜色也不一样。孩子怯怯地看着我,那双乌黑眼睛纯洁而明亮,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
“孩子,你最想做什么呢”?我试探着问孩子。
“我想回学校,能和我的小伙伴们在一起,将来考上大学后让爷爷奶奶吃上肉”!孩子的回答让我感慨万千,立即将身上仅有的150元钱掏出来,放在孩子的手里。从那时起,我每年都会抽几次空去看望小立康和他的家人,给孩子送去书包、文具、书籍,鼓励孩子努力学习。逢年过节,我还给小立康家买些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去,让孩子过一个幸福的节日。值得欣慰的是,孩子重返学校后,重新树立起了生活和学习的信心,逐渐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认亲”=责任
从那一年起,十年来,我每年都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去救助生活困难的孩子。尤其是随着工资收入的提高,每年救助孩子的数量也从最初的一两个,到现在的七八个。
爱心是能够激发和传递的。对于这点,我深有感触。在我的感染下,我的爱人和孩子也加入了爱心行动的行列。2008年5月底,在泰安市举办的首届泰城认亲会上,我们家一次捐助了七名贫困儿童。每到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就带着大包小包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到这些孩子家走“亲戚”,为他们送去温暖和笑声。
在岱岳区黄前镇大林村走访时,一个叫李彬的孩子的表现让我格外担忧。这个受助的孩子自幼失去父亲,母亲又是大脑炎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全家都靠年迈的姥姥种地养活。生活和精神的双重打击让他很自卑,对未来一片迷茫。我和爱人一道给孩子谈心,鼓励他要好好学习,要自强不息,长大后要自实其力。但是,这个孩子一句话也没说。回来后,每次看到自己的孩子和伙伴们快乐地交流,我的爱人总是内心里放不下这个孩子。为此,我们放下其他还没有走完的孩子,单独又去了李彬家几次,每次都带去生活和学习用品,带到一家人的问候!孩子渐渐和我们熟悉亲近起来,天真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
“我有两个家,一个在城里,一个在乡下。我叔叔和阿姨都是医生”。在学校里,孩子不再自闭,经常自豪地对小伙伴们这样说。一次,他因突发急性脑炎,入院急救,生命危机。那时,我正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挂职锻炼,听说这事后,连夜给爱人打电话,帮助把孩子送进了医院,垫付了部分住院费。由于抢救及时孩子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孩子康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写了一封发自内心的感谢信。在信中,孩子说:“叔叔,我谢谢您!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姥姥让我给您磕头。我长大后一定向您学习,向您帮助我一样帮助别人……”收到孩子信的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因为我能够给别人带来幸福,把一份幸福分给两个人,幸福就扩大了一倍。
我院领导获悉此事后,还欣然提笔给该生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在信中勉励他:“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和全院干部职工接对的孩子,我们不会让你因为缺钱而上不起学。希望你来我院作客……”后来,医院工会的同事又给孩子送去了慰问金和学习用品,孩子再一次享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009年,在泰安市希望工程办公室组织的认亲会上,我与爱人又一起认领了6个需要帮助的中小学生。我们家有一条雷打不动的规距:每年六一儿童节,都会把受助的孩子接到城里来,团团圆圆过一个节,吃一顿团圆饭。孩子们都把我和我的爱人当成爸爸、妈妈,我们无话不说,亲密无间。临别时,我会给每个孩子20个信封,上面贴上了邮票,注明了我的地址,有好的消息或者困难的事情需要我们时,孩子们就可以直接把信寄过来。
牵手相依& 共同圆梦
近几年来,我积极响应团市委、市希望工程办公室的号召。踊跃参与“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顶着巨大的压力和负担资助了8名特困大学生,实现了孩子们上大学的梦想。“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由于家庭原因也未能继续深造而选择了早早就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难想象还有那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学费负担而不能进入大学校门,农村的孩子考上个好大学不容易,我帮助一个贫困家庭大学生,可能就改变了一个家庭,这是我最快乐的事情,在他们身上也一样圆着我少年时代的梦想。”  
  2008年,我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挂职期间,积极响应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号召,投入到圆梦行动——“学子阳光”家庭经济困难优秀大学生扶助活动中,并将全部挂职补助和个人的部分积蓄共4000元捐助给了因家庭贫困无法交纳学费的北京邮电大学的大一新生。
“接受一个仅比自己长六岁的大哥哥的助学款,内心时常感到不安,自己会尽快成长起来,积极争取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的机会,让自己能够自食其力。工作后,一定向哥哥学习,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信中,受助的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当看到《齐鲁晚报》上关于“贫困大学生春节回家”的活动报道后,我立刻打电话给妻子,捐出了春节前一个月的工资,解决了15名贫困大学生春节回家的路费。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不能因为路费阻碍在外求学的学子回家团聚,一个月的工资换来十几个家庭的喜悦,何乐而不为呢。”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参与希望工程事业,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公益理念的深义,也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在本职工作中牢记宗旨,奉献爱心,多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立足本职,行医为民,力所能及帮助患者办实事。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较突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在医院主要领导的关心下,由我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和科室在全市卫生系统率先开展了惠民工程,实行低收费和优惠收费的政策,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特困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老人、儿童服务,并在部分科室试点,取得很好效果。为了更好的发挥公益医院职能,我还会同医院计算机中心共同进行了《泰山一号“医疗卫生惠民工程”智能卡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研究》这一课题,使群众只要在“惠民工程”推行的范围内出示智能卡,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以减少重复检查,节省医疗成本。此项工作的推出,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曾有一位志愿者说过:“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是的,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也收获着感动和温暖。在我的影响下,儿子也变得格外懂事。在幼儿园里,他经常登上讲台,给小伙伴们讲述他到农村的故事;每次午餐见到小朋友浪费粮食时,他都会一本正经地劝阻。
在这里,我也想对我的家人说一声谢谢,是你们的理解支持和无私奉献,让我走出了一条大道,走到了今天这个讲台上,并且让我拥有了一个将近30个孩子的大家庭。我是快乐的,我的家人是快乐的。在这个大家庭,除了我的孩子外,我所捐助的每一个孩子,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是父母双亡,他们的身世,无时不让我动容!我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遮风挡雨,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在2009感动泰安人物评选过程中,我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在众多的选票中,有一张选票是用我给捐助的孩子们的信封邮寄过来的。打开信封,迎面而来的是孩子质朴的语言:叔叔,这张票是我从村委里要来的,他们只有一份报纸,我奶奶让我赶快给你。我奶奶说你是好人。我泪流满面。我从来就没有想过,我会因为这些孩子,因为希望工程而荣获分量如此之重的奖项——2009感动泰安十大人物。在当天的颁奖中,主持人宣读了我的颁奖词,我现在仍能清晰地记起:用希望传递希望,用爱心激发爱心。风雨兼程,无怨无悔,他用爱心让人间真情之路向远方延伸……
是的,就是这样,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我一路走来。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感到我所作的每件事情都是我应该做的,但党和人民却赋予给了我这么多荣誉,这么多关怀和鼓励,让我时时感到内疚、自责和自豪。我要把每一份荣誉、每一份关怀都化作战胜各种困难的无穷动力,努力多发一分光,多散一分热,温暖更多不幸的生命,让他们感爱到爱。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的世界一定会永远充满着爱!
今天,我站在这里讲自己的故事;明天,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在这里讲述更加动人的故事!
新闻录入员:admin&(共计 199 篇)&&&&
&·上一条:&(9-1)
&·下一条:&(1-10)
热门图片信息
泰安市希望工程办公室
泰山数码新闻系统 [授权使用:泰安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您现在的位置:
&&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来源:环球网校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教育公平面临严峻考验
  全国1.2亿进城务工农民,他们的子女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近1000万随父母进城,被称为“流动儿童”;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被称为“留守儿童”。当前,“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还仅限于学术界和教育部门。农民进城务工进而由农民变为城市居民,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路径。亿万农民怀着追求美好生活、改变自己命运的梦想来到城市,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增加了个人收入,成为农村脱贫的重要经济来源。然而,农民工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碰到了许多问题和麻烦,他们可能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再穷也要受教育∶ 教育公平的底线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社会公正理念。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即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应受教育的教育民主思想,孟子提倡“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要象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培养教育别人的孩子。在西方历史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早就对实施义务教育和通过法律保证公民的教育权利做出了深刻的论述。在近代,联合国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更把“受教育权”确定为一项基本人权。规定“不论什么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教育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公平首先是教育权利的平等,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似乎不存在疑问。但是,权利平等不是抽象的概念,它会受到各种社会不平等因素的制约。比如,因为贫困,因为“二元社会结构”导致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影响了教育起点公平的实现。
  教育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一要吃饭,否则不能活命;二要读书,否则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婴儿被狼叼走,受狼的教育就成了“狼孩”。人类5000年文明的延续,靠的是教育。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到死去,没有受到文明教育,他和猴子的区别有多大?15年前,我开始做希望工程时,有人问我动机,我就说“奉行人道主义,不让失学穷孩子重复他们父辈的悲惨命运”。
  我们经常在农村土墙上看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我又听到“再穷也要受教育”的口号。我十分赞赏这句口号,它很确定,不抽象,没余地,道出了教育平等的最高境界,也是最低底线。
  据调查测算,在近千万应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农民工子女中,失学儿童有近百万。失学的客观原因,无非三条:一是公立学校门槛高进不去;二是民办学校被关闭无校可上;三是交不起最低限额的学费进不了任何类型的城市学校而失学。
  2003年3月,我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递交了《关于依法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提案》,得到了教育部比较积极的办案回应。此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经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在去年9月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到北京石景山区玉泉路小学看望在那里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在黑板上写下“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几个大字,并指出:一定要让进城务工农民的孩子有书读、有学上。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并号召社会捐款、捐物,资助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指出:“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已经落实的要完善政策,没有落实的要加快落实”。随后财政部又做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在城市中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负担的学校收费项目应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
  今年1月,嘉里粮油捐款5000万元人民币,设立“希望工程--金龙鱼农民工子女助学基金”,中国青基会正式启动“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这个计划适应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追随农民进城的步伐,秉承希望工程一以贯之的使命----让农民的后代都上学,是希望工程发展15年后新的战略举措。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两难”困境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转型期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首先是农民工家庭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面临“两难”:一是随父母进城的子女,即“流动儿童”的教育难题,二是留在家乡的子女,即“留守儿童”的教育难题。
  关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讨论得比较多了,总的说来,现状不容乐观。“流动儿童”这个群体面对的不单单是一个读书的问题,更有如何溶入他们生活的城市社会的问题。因为,农民工的后代,将不再是“农民工第二代”,而是城市新一代,城市新公民。可怕的是,这些未来的城市公民,比他们的父辈和祖辈都更强烈地感受到了不公平、受歧视。这些感受发生在他们交不起“借读费”、“赞助费”被公立学校拒之门外时,发生在他们在读的民办学校被“抄家”强行关闭时,发生在无钱上学游荡在街头巷尾时,还发生在读公立学校受城里孩子欺负时。我看到过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一个农民工的孩子哭着说:“我不喜欢北京的孩子,他们欺负我”。我还看到多项调查数据,表明差不多50%的农民工子女有受欺负,受歧视的经历。许多孩子因此离开公立学校。我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我们是不是在播种仇恨”?
  幸运的是,“流动儿童” 毕竟是跟随父母流动,他们还能在父母的关怀庇护下找到童年的幸福,这种幸福是他们人生最宝贵的财产。而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则是另外一种境况。古训说:“父母在,不远行”。现在变成了“儿女留守,父母远行”。这部分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更大的难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于2004年5月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研讨会。与会专家指出,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不管你立足什么理论,在从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其中特别是社会化)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甚至是学习成绩。留守儿童问题正是因为父母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造成的。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社会很冷淡,缺乏安全感,如有人欺负或歧视,便会出现退缩或攻击行为。有些人直至青少年时期仍然表现爱挑衅、易冲动和反社会行为。据目前研究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道德发展危机;违法行为趋多。
  另据对1184名打工者子女的抽样调查,有47%的学习成绩较差,41%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2%的学习成绩优秀。“无人管教自我放弃”、“情感缺失冷漠内向”、“四处奔波学学停停”、“读书无用打工有理”等,正成为那些父母悉数外出务工,由祖辈照料生活的农村子女的“留守综合症”(日《中国青年报》)。
  中国农民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为了摆脱贫困的命运,追求新的生活,竟然要付出如此痛苦的代价!
  我国农民的贫困,根源在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据家统计局公佈的资料,2002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6860元,农民人均收入为2366元,表面差距是3:1。显然,這个如此乐观的统计结果让人难以信服。那么,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長邱晓华日前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大高于帐面上的3:1,這个差距应该为5:1,甚至达到6:1。(《中国青年报》 日)。据世界银行对38个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研究报告称,世界上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超过2:1的国家十分罕见。因为“二元社会”的制度安排把大部分的福利分配给了城里人,中国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世界之最。
  在中国8亿农民中,有3.5亿剩余劳动力。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出路,所谓“民工潮”正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浪潮,这个浪潮也许将持续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都进城并且成为城里人。进城务工给农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2002年,农民工人均收入为5597元,总收入约达7000亿元。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样是农民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
  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只是中国农民的家事,它实实在在是国家和全民的国事。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成本,这个成本需要政府、全社会和农民共同来承担,而不应由农民独自来扛。农民工的后代,原本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成为农村走出来的最有希望的一代。但如果他们目前的教育环境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变,出现进城的“流动儿童”被社会“边缘化”,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被家庭“边缘化”,那他们离“毁掉的一代”就不远了。
  希望工程助学进城的意义
  2004年1月,中国青基会推出了救助失学农民工子女的“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在希望工程实施15年后的今天,这个计划与过去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从数量上看,希望工程实施之初,全国每年有100多万农村适龄儿童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今天失学的农民工子女数量大约也在100万;从地域看,前者生活在农村偏远地区,后者生活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从影响和后果看,前者是当时中国两亿文盲大军的“后备军”,问题严重,但还不至于构成很大的社会威胁,后者,1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而埋下“定时炸弹”的正是今天的国家和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教育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现在,中央已经三令五申强调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应文件。实际上,发文件是一回事,落实又是一回事。在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之前,要求城市政府给农民工子女以完全的市民待遇,实际上难以做到。尽管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GDP,但城市在统计人均GDP时,去掉了农民工这个基数;尽管城市的财政收入中有农民工廉价劳动力的重要贡献,但在分配福利蛋糕时,没有农民工的份。现在,要求公立学校对农民工的孩子一视同仁,敞开大门,教育蛋糕平均分配(在义务教育阶段),意味着要么增加城市政府大量财政开支,要么降低城里人的教育福利。哪有这么容易?过去,农民工家长送孩子去公立学校读书,要交“借读费”、“赞助费”;现在,这费那费不能收了,许多家长得到的回答却是:“学校生员已满,没有学位”。以公立学校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要求,已经让公立学校压力很大,谁还敢得寸进尺地奢望学校为贫困的农民工子女提供资助。
  真正做到让进城农民工子女人人有书读,现实的解决办法是: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民间办学,动员社会捐赠。政府为主,三管齐下。民办的农民工子女学校,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经验证明,凡是鼓励这类民办学校发展的地方,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就解决得比较好,群众高兴,政府的财政压力和社会舆论压力也相对比较轻。
  中国青基会对农民工生存发展环境的关注开始于90年代中期,包括组织青年农民工现象的大型调查,发表研究报告(蓝皮书);编写《外来务工青年手册》,与团中央等8部委合作开展进城务工青年的培训。在深入推进希望工程的同时,我们又把目光投向农民工的后代。“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的启动,第一推动力来自郭鹤年先生嘉里粮油,如果没有他们的巨额捐款,这项救助计划的实施可能要推迟几年。
  中国青基会与《新京报》合作推出的“希望工程-寻找京城失学农民工子女”公益活动,是传媒和公益组织联手推动农民工子女助学的一次成功行动。“寻找”首先是雪中送炭,让1000多名家庭极度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得以继续学业,也使他们感受到教育公平的阳光,抹去失学痛苦的阴影;“寻找”是我们的责任,表达了社会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的维护,借以唤起更多的人来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寻找”也是对政府的帮助和促进,要让农民工子女人人有书读,单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尤其是对贫困失学儿童的救助,需要民间公益部门和媒体、企业、市民的积极参与。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任重道远。
  希望工程在过去15年中,已筹集资金逾24亿元,救助270多万农村失学儿童,建设11000多所希望学校。中国青基会每支出100元,就有89.8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有87.8元从发达地区转到贫困地区,有88.2元从中高收入阶层转移到低收入阶层。在省会城市,63.5%的居民为希望工程捐过款;61.6%的居民所在单位组织过希望工程的劝募活动。城市居民对遥不可及的偏远农村的孩子尚且倾情如此,对身边的希望工程不可能无动于衷。农民工的孩子注定会成为城市的未来公民。城市人应懂得,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善待他们,就是善待自己。资助一个农民工子女读书,对于我们并不难做到,对于他们将是改变整个人生。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送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是大善大德,我们何乐而不为?
更多信息请访问:&&&&&&&
您现在的位置: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更多点击&&
行政能力测试
言语理解与表达
阅读理解资料
题型精析应对
考前热点分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专题
公务员考试导航
公务员考试资讯—>
公务员试题专区—>
公务员辅导资料—>
公务员辅导在线—>
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
职业资格培训课程试听
国家公务员论坛第02版:媒体视线
“两免一补”政策全面推行后,农村孩子上不起学的问题基本解决——
农村教育投入增加 希望工程如何转型
&&希望工程,这个在中国享有盛名的公益项目,目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肩负着“助农民后代人人有书读”使命而生的希望工程,如今面临的局面和1989年成立之初时迥异:
&&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全面推行后,农村孩子无钱上学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因此,有人提出疑问:希望工程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起变化——
&&上不起学的农村孩子少之又少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越来越多的希望小学遭到闲置,沦为“摆设”。
&&10月30日,在中国青基会到四川广元探访灾后重建希望小学的活动中,面对记者的提问,中国青基会秘书长涂猛只有一再解释:闲置的希望小学多数是冒牌的。
&&被撤并的固然多是“李鬼”,但是,作为“李逵”本尊的希望工程,确实面临着全新的外部环境: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之后,上不起学的农村孩子少之又少了。
&&希望工程如今面临的情况和成立之初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希望工程的传统资助方式仍需继续。
&&据中国青基会今年在426个贫困县和少数民族地区作的调查,受访地区农村小学现有危房4579万平方米,平均一个县需改造资金9663万元,其中50.3%的县无资金来源;因贫辍学小学生32405人,占学生总数0.27%。
&&“我国地区之间差异大,就算拾遗补漏,这‘遗’和‘漏’的也决不能掉以轻心。”涂猛说,“希望工程的传统项目还需要坚持下去,而且要做得更精细。”
&&据中国青基会希望小学部副部长严石介绍,中国青基会近年来多是采取改建扩建原有小学的方式建设希望小学,尤其是帮助改造危房。“我们与县政府签订了5年内不准撤并的协议,避免希望小学沦为短命学校。”
&&谋转身——
&&从平等接受教育到接受平等教育
&&形势有了变化,希望工程的资助方式和工作重心也正在调整。
&&“希望工程的重点,正在从教育的起点公平转移到教育的过程公平,从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到接受平等的教育。”涂猛介绍说,“现在教育的一大问题是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
&&在很多希望小学,有5门课常年开不起来,包括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原因不外乎:一没设备,二没教师。
&&所以,在建设希望小学的同时,希望工程“升级”了一系列硬件:配备体育音乐器材、电脑教室,甚至还有数字电影院线等。
&&而教师素质差异,更是难以实现平等教育的关键。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农村小学专任教师356.86万人,专科以上学历教师仅47%,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
&&为改善师资力量,中国青基会在多年摸索中,慢慢寻找自己的路子:大规模培训原有教师,同时,招募志愿者到希望小学上“第二课堂”,为农村的孩子们多打开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户。
&&遇困惑——
&&依赖小额捐款还是法人捐款
&&早在1995年,中国青基会就在上海设立了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中心,至今已经培训农村小学教师6万余人。
&&不过为培训找钱,是个问题。捐助方对教师培训这类软性项目的热情,远不如资助学生、建设希望小学那么高。
&&中国青基会发起的一项捐款意愿调查显示,调查对象首先是资助学生,其次是捐资建设希望小学,再其次是帮助配套图书及体育、音乐、美术器材,最后是资助教师培训项目。
&&“软性项目上,我们更多依赖法人捐款,通常是一些大公司。”中国青基会负责筹款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项目带有探索性质,需要反复沟通,让对方认同你的理念,人家才愿意为此埋单。从目前来看,与大捐方的沟通效率高一点。”
&&事实上,法人捐款已经成为中国青基会募捐的主要来源。据统计,2009年中国青基会筹集的资金中,法人捐赠所占比例已经占82.6%;个人捐款通常是小额捐款,只占17.4%。而希望工程实施初期,捐款者以工薪阶层为主。
&&希望工程的发展,到底是该依赖公众小额捐款,还是依赖法人捐款,这在中国青基会内部也引起了思考。
&&显然,中国青基会并不想放弃公众募捐,甚至有意大力拓展。今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了“网聚爱·希望工程365爱心行动”,发动一个人捐款365元,结对资助一名贫困生。
&&业内人士分析,大捐方选择公募基金会时,公众的认可度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其判断。因此,公募基金会把普通公众的支持,视为其安身立命之本。
&&“不管钱多钱少,每份爱心都是一样的。”涂猛表示,“如何点燃公众的捐款热情,引导其投向受助人最需要的地方,是我们不断在研究的课题。”
&&人民日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金筹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