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和手机媒体的媒介形态区别

媒体和媒介有什么区别?
按投票排序
不深究这里对Media这个词翻译带来的理解混乱吧,如果有中英文好的朋友最好也可以来回答一下,我认为一般比较合理的用法是:
用“媒体”这个词的时候通常指自己生产内容的机构,比如电视台、杂志社等。
用“媒介”这个词的时候通常指并不生产内容的传播渠道或平台,比如电视机,典型如分众楼宇电视。
媒体是生产资讯内容的机构,媒介是传播资讯内容的介质。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这两个词实际是混用的。
原因是第一、二媒介主导的传统媒介年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这些介质上,制作者和传播者是一体的。不同介质之间存在较高进入门槛。
报社杂志负责采集内容、制作内容、排版、印刷、发行;电台电视台负责采集内容、制作节目、播出。
两个概念被有意识地区隔使用,是在互联网出现以后,内容以很低的代价进行跨媒体传播,比如报纸杂志的内容变成网页、podcasting、视频,一个媒体的内容可以在多种媒介上传播。
一个本体,一个介质。
媒介是一个载体,通过媒介将信息传递,最后通过媒体表现出来。说白了就是媒体表现内容要需要一个中间的平台,而媒介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媒体是虚的存在体,报社,电视台,看不到摸不到。媒介是一种实在的物体,电视机。
“媒介”重在“介” ,意指居于两者或多者之间,使各方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是一种工具形式;而“媒体”重在“体”, “体”即实体、物体,是承载处理、呈现、处理、信息的一种组织形式。
媒介can be anything. Its a way to show something. 如果你想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那这时候粉笔就是媒介;如果你想骑车去一个地方,那这时候自行车就是媒介。但媒体是一个“质”的东西,当人们想传播一种思想,传播一种文化或其他时,“媒体”就是这个传播过程中的媒介。
后者是中性的器物,只承载信息
前者么,则是一种工具,输入、加工再输出。
从传播学来看他们的差异:“媒介”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以及大众传播,而当我们说“媒体”的时候,基本定位在大众传播。
私认为以上回答单从概念上作答感觉并不准确。要区别定义需从表象入手,毕竟定义是虚无的,只有表象才是确定的。媒体的表象有什么呢,电视,报纸,网络,街边广告,那么媒介呢?同上,so,虽然我一开始想的跟以上几位同志真的差不多,可是静下心来一想,他们真的别无二致。如是。推荐到广播
35926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落寞恼火桥宁给)
(你知道么)
第三方登录:  摘要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给人形成这样的错觉:记者的职业门槛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消弭,人人都能当记者。本文通过分析,回击了这一错误认识,并揭示出全媒体记者除了传统记者所需的采访、调查、编辑等基本能力外,在新技术应用、意识、知识积累等多个层面所要达到的新要求,为媒体融合背景下全媒体记者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关键词 媒体融合;全媒体;记者;能力  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传统媒体探索资源整合,以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其模式多种多样,一个共同特征是:以往条块分割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都不再仅仅生产一种形态的新闻产品,并依靠单一的传播载体为受众服务,而是以“同平台采集、多平台发布”的方式完成对同一信息的立体化传播。以广电媒体为例,电台、电视台将从过去单一的节目播出机构,改造为“一云多屏”的综合节目服务平台。“云”是指内容,即建立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媒资库,“多屏”是指构建数字电视网络、网站、户外大屏、车载电视、手机客户端等多终端、全覆盖的内容分发体系。  在这样的传播体系中,原先为单一传播终端采写新闻、提供稿件的传统记者,就变成了为“云”媒资平台贡献内容的“云记者”,即全媒体记者。他们以全媒体思维和开放性视野,根据传播终端的不同定位和需求,策划采写不同的稿件,综合完成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及网络、手机客户端等传播终端的发稿,对同一新闻题材进行差异化层级开发。  显然,要完成这样的任务,记者除了具备采访、调查、编辑等传统技能,以及对相关行业必要的知识储备外,还必须具备基于全媒体平台的多种能力和意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适应全媒体传播的复合技能  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报道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记者不再为某个单一的传播载体和终端服务,而是为所在媒体集团旗下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不同的传播平台提供稿件。记者必须掌握写稿、摄影、摄像、非线编辑,甚至出镜报道等复合技能,其提供的新闻素材必须符合不同传播终端的制作标准,具备各自的模块要素,使之能为不同媒介的编辑所用。BBC等实施媒体融合较早的大型传媒集团早已实现了新闻生产的集约化。即使很重大的事件,他们往往也只派一个两三人的全媒体报道小组,成员拥有全媒体记者的“十八般武艺”,一般首先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在网上发布简讯,随即与广播连线,介绍事件的大体情况,然后投入电视现场报道,并为网站撰写博客新闻,力求使新闻事件在自己的媒体平台上得到全景式立体展现。  媒体融合是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产生的,还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这导致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新技术的“伴随性”—新技术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无处不在、持续发展。记者只有紧跟技术进步、不断学习,学会使用功能不断完善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多功能相机和摄像机等,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处理、传输技术,才能完成在不同载体和终端的新闻信息传播。例如,近年来手机客户端成为新闻传播新平台,记者应尽快学会如何快速地向这一平台推送信息,并弄清客户端信息在表述方式以及文字与图片、影像的配合上的新特点。  二、以全媒体思维处理信息的能力  全媒体记者必须具备全媒体思维,突破过去“我发布你接受”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媒体界限意识,变单向传播为综合服务,变受众为用户,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在这一理念下,一条信息绝非在不同的传播终端简单发布一遍就算完事,而必须根据各传播终端用户接收信息时的不同喜好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同一信息以怎样的流程在不同终端发布必须通盘考虑  全媒体“一云多屏”的内容分发是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推进的。西方传播界有个“水波纹”理论,认为在全媒体背景下,一个事件的发生犹如投石入潭,媒体报道应像潭中的水波纹一样,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形成一个完整的报道体系。因此,新闻事件发生后,以怎样的“水波纹”完成对信息的立体传播需要由记者作出判断,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但总体而言是按照由快到慢、由浅而深的顺序进行。在美国道琼斯公司,他们对重要财经消息,通常由道琼斯通讯社首发,提供第一次报道服务,随后,旗下的网站、CNBC电视台、道琼斯广播电台、《华尔街日报》等相继出场,进行符合不同传播终端特点的报道,以后,《财智月刊》进行深度解读,最后所有报道进入自己的商业数据库,提供有偿检索。这样,同一新闻事件就以不同的样式,在不同的媒体介质和终端反复使用,满足了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1]  (二)对某一信息以何种手段展示最能满足用户需求,须有准确判断  全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对新闻事件进行立体化展示。但即使在同一传播载体,不同的新闻适于展示的方式和用户的接受偏好也是各不相同的。以网络传播平台为例,突发性事件,图片和视频的视觉冲击力更强;分析性报道则以文字的条分缕析配以影像资料为最佳;而财经类新闻往往需要借助图表等进行理性分析。因此,某个新闻事件发生后,是以文字报道为主,还是以图片影像取胜,是否需要图表或三维动画支持,如何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等等,都需要记者迅速作出判断。  (三)多渠道分发内容时必须考虑不同终端用户的接受习惯  全媒体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伴随式的新特点,但即使同一受众,在不同的传播终端面前接受信息时的情绪、心理、状态也是不同的。以电视、电脑、手机这“三屏”为例,有学者曾将人们看电视与看网页、手机时不同的状态形象地称为“后仰体验”与“前倾体验”:人们在看电视时是放松、休闲的,后仰式倚在沙发上,而且往往是家庭群聚式的,可以接受时间较长的故事讲述、专题报道;浏览网页时则处于较为专注的状态,前倾式盯着屏幕,适于深度阅读,最好能有图片、视频等辅助信息,以及关联资料的链接;而在阅读手机客户端时,人们大多处在碎片化的时间段,同样是前倾观看,神情专注,但对某一事件停留时间较短,只希望了解概要。显然,记者就同一新闻向“三屏”推送稿件、发布内容时,必须针对用户面对不同屏幕时的接受习惯,采取不同的报道方式,并在内容选择上有所侧重。例如,同样的视频信息,电视上或许能播3分钟,手机客户端更适合选择最生动、最精彩的30秒,并辅以精当的文字介绍。  三、对信息的梳理、求证和深度解读能力  信息技术革命导致社会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人类进入信息冗余时代。但人们获取信息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轻松,因为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从信息的茫茫大海中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要求媒体的服务功能发生变化,由原来单纯的信息提供者角色转变为“信息管家”,不仅要为用户及时精选出他们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整合、解读和分析。这主要体现在:  (一)对信息的梳理与求证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因其开放性,使得所有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可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导致充斥其间的各种信息鱼龙混杂。面对纷繁芜杂、真假难辨的信息资源,职业记者的首要责任就是从这些海量信息中选取对社会影响最大、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信息进行专业的调查核实,并且有逻辑地加以整合和梳理,最后通过不同终端呈现给用户。梳理、选择信息的标准是新闻价值,核实、求证信息的依据是新闻事实。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有针对性地开辟了专栏,用于回应网络热点、澄清真相、缓解情绪、引导舆论,如《人民日报》的“求证”、央视的“这是真的吗”等等,“澎湃新闻”更是号称要打造“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通过与读者的互动,分辨真相和谣言,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对芜杂信息的梳理、核实,要求记者具备更高的价值判断和调查能力。  (二)对信息的深度解读  微博等新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还由于信息提供者的非职业化和所处地域的分散性,导致信息常常是浅层的、碎片化的、不可持续的。这时,对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就成了专业传播机构在梳理核实之后的另一项重要责任。有传播学者提出了一个“净菜”理论,认为全媒体时代,新闻和信息已从过去的稀缺变为泛滥,受众迫切需要的不再是信息量的庞大和传播的快捷,而是一种信息的安全感—对所关注信息深入透彻的了解,因此,新闻报道应该像菜场为家庭主妇提供“净菜”服务一样,由粗放的告知性向“精加工”式的解释性转变。[2]2007年起,《华尔街日报》大幅压缩了资讯而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闻。他们认为,在全媒体时代,报纸继续报道昨天发生的新闻已没有意义,而分析、深度、见解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现状要求记者不断提升对新闻事件进行纵深开掘的能力,学会在新闻诸要素中重点回答“WHY”和“HOW”,并根据全媒体传播规律进行必要的信息关联,向用户提供超越“点”事实之上的、具有系统性的报道与分析,满足用户对新闻背景、细节展示、意义分析、前景预测等方面的深度需求。  四、对信息的研判和评说能力  “众声喧哗”是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新媒体为公众发表观点提供了空前便利,但由于网民的认知水平差异、思考角度不同,发出的声音难免良莠不齐,很多包含了不理性的道德批判和极端的情绪宣泄,有时还会尖锐对立。这时,专业传播机构的权威观点就显出了极强的指导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媒体和记者的“船头瞭望者”功能并没有过时。  (一)以记者的知识积累迅速对信息进行分析、评论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意见之多前所未有,尤其在一些突发事件后流言四起,公众迫切需要权威说法,这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揭示真相,同时兼任新闻评论员角色,在众声喧哗中亮明观点。当然,记者发表观点的基础是,其对社会和相关行业的深入了解,扎实的调查采访,深刻的思想和严谨的逻辑推理。随着传媒业竞争的加剧,这种能及时发声的评论员型记者将越来越受欢迎。  (二)在与相关人士及受众的互动中,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结论  公众从过去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到可以发表自己观点,并进行适时交流沟通,有利于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并最终形成社会共识。因此,媒体在与相关人士的互动中得出结论、发表观点成为全媒体时代的一大特色。如今,很多电子和网络传媒的评论类栏目,都采用了记者与嘉宾、新闻当事人、公众在线或现场互动交流的方式,构建开放式的舆论场。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中有个“有话说”板块,记者在报道新闻事实后,常常以电话或视频连线的方式邀请相关人士发表观点,并通过微博、微信、短信等平台听取观众意见,边“说”边“议”。这要求记者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准确的价值判断,更要有高超的话题驾驭能力,能在互动中敏锐地发现亮点,及时分析、归纳,最终得出令人信服的观点。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记者的综合能力,包括技能、应用、意识、知识积累等多个层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面面俱到、成为各方面都臻于完善的全能型记者,虽然是努力方向,但在现实生活中难度很大。可能的解决方案是,掌握全媒体传播所必须的各项基本技能,同时在一方面或多方面术业有专攻,成为一专多能型记者。传媒机构有必要了解每一位记者的业务特点,通过各人的长项相加,以实现报道团队的优势最大化。  注释:  [1]赵亚光.生成“水波纹”效应.视听界,2012(04).  [2]赵亚光,刘万松.深度报道:扬传统媒体之优长.视听界,2013(06).  (作者单位:扬州广播电视总台)  作者:必须掌握写稿来源视听界)全媒体时代传媒存活关键在于跨界融合|全媒体时代|新媒体|跨界融合_新浪新闻
&&&&&&&&&正文
全媒体时代传媒存活关键在于跨界融合
  刘长乐
要】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传媒革命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同的媒体都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全媒体时代,传媒如何把握住变革中的机会,是决定变革中的传媒存活并发展壮大的关键,跨界融合将成为全媒体时代传媒在“蓝海”博弈中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全媒体;跨界融合;凤凰卫视;新媒体
  在推动信息产业全面升级的改革中,中国未来将进入信息消费时代,中国的媒体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哪一个机遇更大?笔者认为,传统媒体将面临更大挑战,新媒体的机遇将会更大。
  今天,传媒领域形成了电视、电台、报纸、杂志这些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和手机(被称为第五媒体)构成的五大媒体并存的竞争格局。未来的媒体,应是具备融合形态的全媒体。
  一、传媒发展中的风云变幻
  近100年来,在传播技术的一次次进步中,传媒产业发生了巨大变革,出现了广播、电视以及世界瞩目的互联网……如今,互联网已经飞速发展到了3.0时代,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媒体本身而言,这已经变成一种不可抗拒的影响。
  过去100年间,传媒领域发生了多次大的变革,对每个人的影响都很大。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北京广播学院读书的时期,广播比电视更具影响力。美国教授给我们讲课时,我们曾向老师提问:美国经历了一个从广播到电视的转变,这个转变带给广播的是不是灭顶之灾?当时,美国教授说,美国广播和电视的交替或轮换已经完成,尽管电视已成为一个强大的传播手段和工具,但是由于美国是一个“在汽车轮上”的国家,所以美国的广播业仍然非常发达,而且美国广播业的稳定性和影响力仍然在拓展。在我们提这个问题的时候,中国电视对中国广播业的冲击才刚刚开始。到现在,中国的广播和电视的整合已基本完成。由此可见,过去100年间,传媒产业竞争激烈,传媒革命一直没有停止,不同的媒体都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这种状态是不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未来大家会不会都像以前一样各守自己的“地盘”生存下去,是目前传统媒体面临的隐忧。
  不过,不是每个媒体都能把握住变革中的机会的。回望过去二三年,能够感受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风生水起地冲刷过来,媒体不能成为这个新时代的弄潮儿,就可能遭遇死在时代沙滩上的厄运。今天的传媒世界里,危机与机遇并存。无论是百年名企,还是昨日新贵,同样可能岌岌可危,遭遇灭顶之灾。2010年,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司将旗下亏损累累的《新闻周刊》以1美元低价出售。2011年,将近90“高龄”、美国销量最大的杂志《读者文摘》待价而沽;日,拥有132年历史的新西兰报联社正式关闭。另一方面,传媒界也不断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日,纳斯达克诞生了FB,Facebook上市当天便创下了美国公司上市估值的奇迹。纽约时报集团公布2012年第二季度财报时,显示纽约时报的线上发行收入第一次超过了广告收入,第二季度付费用户增长了12%,超过了50万。把握住机遇并大胆创新的媒体,才能够在传媒发展中保住地位并开创未来。日,《新闻周刊》发行完最后一期纸媒,并全面转向数字化。他们宣称,他们正在改变《新闻周刊》,而不是说再见。
  二、重新认识新时代下的全媒体
  究竟是什么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传奇?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传媒领域里正在发生的一些变革。伴随媒体形态的变化,受众专注某一种媒介的注意力正在日益被稀释,各种新型的媒体终端不断涌现,用户随时随地可以接触到各种媒介的内容,此时很难再用一种媒体来锁定所有受众;受众不再是内容、媒体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了内容的生产者和制造者。媒体的生态环境已发生颠覆性变化,并且正在彻底颠覆媒体的传统经营理念。
  那么真正的全媒体是什么?笔者认为,可用“两个三”来概括:即“三网合一”、“三G合一”。“三网合一”指的是广电网络、电信网络及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三G合一”,也称“三屏合一”,即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经过记者的采访和编辑,全媒体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网页、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通过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的媒介形态,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互联网络进行传播,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媒体内容的过程和状态。
  对于信息消费时代下的全媒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新认知:
  1.新技术变革会引领全媒体发展
  有一个公式是“SNS技术+云服务+未来=未来市场”,SNS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交网络服务)的缩写,也有人称之为Social Network Software(社交网络软件)。美国互联网专家史蒂夫说SNS社会化网络不过是刚从“受精卵阶段”发展至“婴儿阶段”罢了。它的前景现在无人敢限量,未来价值仍然引发人们无限憧憬。
  在新技术变革方面,很多大公司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以一直痴迷于颠覆性变革的苹果公司为例,从iPhone、iPad、iMac到Apple TV,苹果公司一直在创新,其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再比如美国微软公司,它是世界软件开发的先锋,拥有全世界IT领域最领先的技术和最聪明的“头脑”团队。微软在面临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时,也作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举措。其中,非常著名的举措就是日,微软斥资85亿美元收购了Skype。微软收购Skype,说明它看到了Skype的未来前景。也许微软自身并未很清晰地意识到全媒体发展的概念,但是它做的却是全媒体发展的事情。美国的ITC公司预计,到2015年,世界科技行业1/7的开支将用于云端、云技术,而且在整个增幅方面,每年递增27%。2015年美国在云技术的开支将达到750亿美元。未来,新技术必将引领全媒体时代的媒体发展。
  2.传统媒体的融合水平可以提升其影响力
  在全媒体的进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是发展的大趋势。它们之间绝不会是1+1的简单结合,而是1+1>2的融合,不仅有物理反应,更有化学的变化。“90多岁”的BBC(英国广播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BBC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BEYOND BROADCASTING”(超越广播)为核心的“创意未来”新媒体战略计划。为实施这项计划,BBC进行了内部机构改组。在英国,BBC将电台、电视台及网站的编辑部整合成统一的新闻编辑部,探索全平台360 度采编。把市场营销及受众联系置于中心位置;将与节目制作有关的部组归并为新闻、图像、语音及音乐三个部门;设立未来媒体和技术部,统一管理全部新媒体平台及网络,并和Facebook、Twitter和Bebo签署成为合作伙伴。BBC同时加强了新技术开发,把以前独立的电视、广播和网络新闻运营平台整合成一个世界最先进的跨平台多媒体新闻中心,并研发了互动型播放器BBC iPlayer,同时使其具备Web 2.0功能。也许BBC的改革跟中国人的逻辑思路不一样,但不管怎样,他们敢于这样改变自己、敢于适应新媒体所带来的冲击的胆识与见地,值得中国传统媒体借鉴学习。
  凤凰卫视(下文简称凤凰)作为传统媒体,从2005年就开始向新媒体和全媒体迈进的创新中。经过几年努力,凤凰的新媒体PV(页面浏览量)已经在全球新闻媒体垂直网络中位居第一,超过了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BBC,这证明了凤凰整体上已具备了为全球华人提供资讯的能力。作为一个新媒体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更为可观。在台网合作中,凤凰网、新媒体正在和传统卫视更密切地交融在一起,凤凰卫视资讯台已在凤凰网设立了记者站,现已正式运行,这宣告凤凰卫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核心内容生产上的融合全面展开。
  3.新技术下的媒体融合发展“用户是王”
  新媒体站在新技术的前沿,最能感受到全媒体发展的气息,具有把握全媒体化先机的可能性。2004年才刚上线的社交网络Facebook于日在纳斯达克上市,IPO定价为38美元,发售4.2亿股,融资规模将达160亿美元。按此发行价计算,Facebook的估值为1040亿美元,创下美国公司最高上市估值。新媒体发展,可谓“来势汹汹”。
  过去,我们总在讲“内容为王”,后来又有人在讲“渠道为王”,现在,我们所面对的局面是“用户是王”。一个资讯爆炸、资讯过剩的时代,与从前那个可以将一份报纸一个字不落、全部看完的资讯稀缺的时代完全不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是“王”。那么,今日传媒,对于传媒人来说,所面临的就是一个买方市场。这一点,传媒人应该清醒,失去了用户就失去了发展的命脉。
  4.优秀人才是全媒体发展的第一宝
  当全媒体时代来临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媒体以往的辉煌会一切归零,而媒体“从头来过”时,首先需要的就是人才。凤凰卫视也一直对人才非常重视,我们认为人才是第一宝。对人才,我们不仅要看见森林,也要看见树木。
  在新媒体技术革命的潮流中,优秀的人才可以保证行动的有效性。在英国,英国报业协会和汤姆逊基金会共同举办了全能记者的培训班,全面轮训英国的报纸记者。英国广播公司一方面裁撤缩编其地方新闻部,一方面又展开了规模庞大的400名全媒体记者的培训计划,这一举动已经使其地方新闻部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成为了全能记者。而美国广播公司ABC 则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撤物理性质的记者站,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招募全能记者。这些举动都表明了全媒体时代媒体的用人之道。
  凤凰卫视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培训。凤凰的记者都能在突发事件中,客观真实地记录下珍贵的历史时刻。这是因为,凤凰的记者都受过全媒体记者的训练,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摄像机,同时也都有非常好的卫星调试技术。每个人都可以在移动空间把卫星对准标记,并能够顺利发回相关报道。
  三、全媒体时代,如何“蓝海”博弈?
  说到全媒体时代的“蓝海”博弈,美国的纽约时报称得上是一个典范。这个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报业“巨人”,敏感地察觉了网络变革给报业带来的巨大影响,早在1996年就进行了全媒体的尝试。它首先迈向新媒体,1996年建立了自己报纸的网站,而且创办第一年就开始盈利,成为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网站。登上纽约时报的网站页面,假如你点击一张新闻图片,马上就可以链接到与此报道有关的数十张其他图片,还可以链接到相关的视频,相关的文字报道资料。这样的全媒体形态,在全球平面媒体中实属领先。同时,纽约时报还收购了美国最受欢迎的10大门户网站之一的,踏进社交网络领域。引进Web2.0工具以后,纽约时报独特个性的网络版开始成形。对于纽约时报的成功转型,公司董事长苏兹伯格说过这样一段话:“纽约时报是什么?如果你只回答是报纸,那么你不能得满分。因为,今天的纽约时报,除了是报纸外,还是网站、电视台、广播电台,他们都是纽约时报。”苏兹伯格所要打造的,正是一个全媒体的纽约时报。
  传统媒体开辟全媒体的“蓝海”,一定要主动。凤凰卫视的全媒体意识是比较超前的,在全媒体化的实践方面,相比其他的华语媒体要早得多。1996年凤凰卫视诞生,1998年凤凰网诞生。不过凤凰网建立初期,更多需要的是投入。凤凰网真正的转机是在2005年以后。在凤凰的全媒体概念中,有凤凰的电视、凤凰网、广播、以《凤凰周刊》为代表的平面媒体部分,还有户外大屏。凤凰网是全媒体发展中的一个先行者,凤凰网最近的业绩和发展势态非常不错,它的网页点击率是每天约3.2亿人次,手机网、手机媒体点击量每天超过2亿次,成为全世界新闻网站中的佼佼者。凤凰在iPhone和iPad平台上,是最早接入的,全球华人都可以通过iPhone和iPad,看到24小时的凤凰新闻频道,所以它等同于全面落地。今天的凤凰网,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但是盈利和收入在众多网站中名列前茅。凤凰的新闻频道――凤凰卫视资讯台,2001年诞生,是第一个向全球24小时滚动播出的华语新闻频道。同时,凤凰也有自己的官方博客、官方微博,其影响力的波及范围很广。
  对于全媒体进程,笔者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全媒体化的思想变革:首先全媒体化应从观念和意识的全媒体化开始做起,在观念上、意识上要有全媒体的概念;第二,在组织结构、资源配置上应做到全媒体化。如,凤凰卫视的全球网络可以同时在网上、在凤凰的互联网内部调动和互相配置,这包括新闻内容和新闻的视听资源;第三,内容资源的全媒体化。在内容资源方面凤凰卫视现在已经拥有了电视、凤凰周刊、凤凰新媒体、户外大屏幕、凤凰广播等等,这些资源实际上都有非常好的整合,整合不光是降低成本,实际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做的乘法而不是加法;第四,传播通道的全媒体化;第五,产品形态的全媒体化。iPad或者iPhone,乃至以后的三网融合都是全媒体化的一种形式,但是这不代表着全媒体的全部,我们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全媒体化产品出现。笔者认为全媒体化,不仅仅是传统媒体面临的变革,新媒体同样也要全媒体化。并不是说新媒体就等于全媒体,全媒体的范畴绝对大于新媒体。
  在全媒体进程中,媒体在实践中遇到很多困局。比如,投入成本大,而产出有限。到目前为止,有效的收入模式还没有寻求到非常好的解决方式。现在向“全媒体”集团进军,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媒体生态环境的需要。有的传媒集团以拥有尽可能多的媒介种类为荣,每出现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或媒体业态,都要不遗余力地去“抢滩”,以为这是向真正的“全媒体”集团又迈了一步。甚至,个别县级报纸也在打造全媒体。其实,对于大多数媒体而言,“全媒体化”并不具备大范围推广的可行性。全媒体战略,目前还只是用于少数资金雄厚、市场覆盖面广,业务、技术和人才资源丰富的大型传媒集团。对于绝大多数小规模的媒体和媒体集团来说,在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状况下,应注意不要盲目扩张。
  信息消费时代下的全媒体发展是个新话题,经过媒体人这几年的摸索,让我们初步了解了全媒体的一些相关实践。中国媒体领域在全媒体方面,与国际传媒大鳄相比,还有差距。不过,在全媒体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做到全球化的。那么,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媒体应抓住机遇、转变观念,让符合自己的全媒体产品更好地走进未来。
  (作者系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
  (原标题:跨界融合:全媒体时代的“蓝海”博弈)
(编辑:SN085)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媒体的媒介形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