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地方的旅游收入占地方2010人均国民总收入入的比重大

A05:A05-湖州旅游
写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之际
& A05:A05-湖州旅游 & 稿件来源:湖州日报 &
  将旅游业发展成湖州未来的支柱产业编者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五年来,湖州旅游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大力支持下和全市旅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围绕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全力建设长三角休闲度假中心和重要旅游目的地,形成了乡村旅游、滨湖度假的发展格局。&&&&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共存,希望和困难同在,转型与发展并重。让我们抢抓机遇,立足现在,谋求跨越,引领未来,全力将旅游业打造成我市经济的支柱产业。数字看旅游数字裂变旅游结出的一串串硕果&&&&说到旅游数字,市旅游局市场处处长臧建志感触良多:“2009年十一黄金周被称为“史上最长的黄金周”,8天长假我市共接待游客138万人次,旅游收入不足8亿元,而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在公费旅游退出旅游市场的大背景下,我市接待游客量超过3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3亿元。&”&&&&在市旅游局市场处工作多年臧建志对的数字有着别样的敏感,他知道,数字裂变的背后,有旅游产业的支撑,有营销推广者的汗水,有千千万万旅游人的奉献和努力。&&&&湖州旅游快速发展体现在一串串数字的裂变。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透过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旅游经济跌宕起伏的脉络。&2013年,湖州市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5.82%,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4.48%;旅游业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91%;旅游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7.53%,其中后三项数据均高于全省平均值,走在了全省前列。&&&&2013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490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7.01%;旅游总收入393.61亿元,同比增长21.55%;入境旅游53.29万人次,同比增长12.66%;门票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16.03%。分别是2009年的2.1倍、2.3倍、1.88倍和2.1倍。&&&&旅游数字的裂变,还有旅游经济强县、强镇数量的聚变,A级以上景区数量、星级以上酒店数量的聚变,旅行社数、景区数量的聚变,惠民富民农民收入的聚变,旅游带动的其他行业经济数据的聚变……项目看旅游项目支撑旅游托起的一个个地标&&&&旅游项目是旅游产业的支撑。屹立在太湖岸边的月亮酒店,作为一个旅游综合体项目,她当仁不让地成为湖州的新地标。今年十一黄金周,月亮酒店实现了数十万游客来酒店住宿、餐饮、观光的奇迹。年底前就将对外营业的安吉天使乐园项目,无论在安吉,还是湖州,又将是一个没有争议的标志性建筑;年底前即将开张的长兴海洋城作为一个旅游商贸综合体项目,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长兴旅游商贸的新地标……&&&&这些项目是我市旅游项目不断提升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市旅游项目“节节开花”,接踵而至的“大好高”项目,让湖州旅游又上了一个档次。&&&&项目建设是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旅游部门通过层层筛选正逐步建设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项目,升级培育一批国内知名景区,做优做强地域特色品牌,引进开发一批新型旅游业态产品。近五年来,随着一批优质旅游项目的引进、开工、建设和投入运营,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明显提升,全市旅游致力于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大提升,以抓旅游项目为根本,特别是旅游精品项目,一手抓谋划引进新项目,一手抓协调推进在建项目,以旅游大项目建设引领和支撑湖州旅游业的大发展、大提升。&&&&市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干永福说,当前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正加速推进,各县区的旅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我市旅游业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为我市加快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大繁荣、大发展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动力。旅游部门将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全力以赴不懈怠,持之以恒推动旅游项目大建设,以大项目带动“大旅游”助推大发展,不断提升湖州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水平,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 湖州在线新闻网站  综合新闻部: 2399192 设计制作部:  事业拓展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  浙新办许可证编号:0052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11072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浙)字第665号 审图号:GS( [甲测资字]何卫宁县长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遂政办通报〔2015〕2号
发布时间:
以“旅游+”打造遂昌绿色生态发展强引擎
――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县长& 何卫宁
(2015年4月30日)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这是继2012年8月30日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暨旅游综合改革推进5A景区创建动员大会,时隔近三年后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这次会议有特殊背景,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浙江“两富、两美”建设步入新局面,丽水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目标,县域竞争更加注重生态经济比拼;有特殊阶段,那就是全国旅游业蓬勃兴起,浙江省提出把旅游打造成万亿级产业,遂昌旅游到了换挡提速关键时期。
昨天,在遂昌竹炭博物馆召开了县(市、区)工作汇报会暨农家乐推进会,芝贵副县长还带团考察了桐庐县旅游发展,周边态势让我们更加清醒警醒。刚才,我们观看了旅游成果宣传片,遂昌旅游变化进步值得自豪期待;我们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他们是遂昌旅游发展征程中的耕耘者和领跑人,值得我们尊重、宣传、鼓励和助推。等下,杜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把杜书记的讲话精神学深学透、入脑入心、落到实处。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回首遂昌旅游发展之路,有艰辛更有惊喜,壮写了遂昌追求绿色生态发展的美丽轨迹
遂昌旅游发展较晚,起步于“十五”时期,自2006年龙丽高速公路开通,特别是2008年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确立了“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以来,全县上下坚定不移地把乡村休闲养生旅游作为县域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从“钱瓯遂昌、江南林海”到“金山林海、仙县遂昌”到“五行遂昌、一诺千金”,“山区旅游”遂昌模式独领风骚、独树一帜,成为遂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和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实践。
2012年换届以来,特别是全县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以来,遂昌旅游一路奔跑,朝着“黑马成为骏马、试点成为示范、标兵成为标准”的方向转型提升,旅游人次提前一年实现了发展目标,旅游综合收入去年突破60亿元,遂昌金矿创5A的关键性项目黄金省级旅游度假区获省政府批复。三年来,遂昌发展战略没有折腾摇摆,而是接力创业;遂昌旅游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砥砺前行;遂昌旅游人没有松劲懈怠,而是热情如火、激情创业、创新创业。
首先,让我们对三年多来一些标志性事件作个回顾梳理,我觉得其中有十四件事非常具有历史意义:
第一件:遂昌旅游成为一种典型模式。2012年3月,《中国旅游报》连续四期在头版推出“山区旅游的遂昌模式”系列报道,遂昌被誉为全国山区旅游发展的典范。这标志着遂昌旅游被业界充分认可,旅游知名度从省内走向长三角走向全国,进一步坚定了全县发展旅游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件:旅游标准化助推行业提升。2012年3月,遂昌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仅5家、浙江省唯一的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荣誉称号。我们坚持规范发展旅游,梳理了286项与旅游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制订和修订了近百项标准,2014年还在省内率先制定了首个县域非星级酒店服务标准。
第三件:致力优化旅游服务内涵。2012年确立了“五行遂昌,一诺千金”县域旅游主题,并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中国最佳旅游服务县”的目标,围绕“服务环境最优、消费诚信最好”,积极实施覆盖旅游全域的“八大工程”;并于2013年率先在县域开展旅游满意度调查,同年7月发布全国首份县域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
第四件:清新空气第一拍。2012年12月,高坪乡在全国首办“空气”拍卖会,三个村一年的休闲养生服务权,最终以总计174万元的“天价”拍出,好生态赢得好口碑,该事件还入选2012年度浙江十大旅游新闻。
第五件:“省旅游经济强县”复核获得优秀。遂昌走出了一条以乡村休闲养生旅游为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协调发展的新路径,2013年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3%,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10.95%,已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2013年通过省政府“省旅游经济强县”复核并获得优秀。
第六件:成功打开韩国市场。自2012年7月与韩国redpang公司签订《遂昌旅游韩国市场推广战略合作书》以来,已累计接待韩国游客11266人,2012为1000人,2013年为4688人,2014年为5578人,这对遂昌旅游进军国际市场具有指向意义。
第七件:遂昌县旅游委员会成立。2013遂昌县旅游委员会正式获批,2014年初遂昌县旅游委员会正式成立,新增总工程师、执法大队长等领导岗位,增设了旅游综合执法大队、乡村旅游管理中心、旅游教育培训与信息服务中心等机构,建立起大旅游管理格局,我县旅游体制改革工作得到省旅游局高度肯定,体制改革成为全省典范。
第八件:“遂园”顺利建成开馆。2014年9月,以遂昌古民居元素为特征的“遂园”落户浙江省旅游博物馆。遂昌是全省唯一在省旅职院建馆的县,“遂园”主体为清代建筑,面积600多平米,成为在省旅职院4A级景区传播遂昌县域旅游和文化的重要平台。
第九件:智慧旅游开创新天地。2014年4月,同程网首个县级旅游主题馆――遂昌馆正式开馆,同程网是国内一流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之一,也是中国唯一拥有B2B(商家对商家)和B2C(商家对客户)平台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同时,更加注重新媒体作用,用活微博、微信、搜索引擎、旅游网站等营销手段,借助“赶街”和嘉言民生便民服务中心两大平台,遂昌旅游搭上信息化快车,开启“智慧旅游”时代。
第十件:高等级景区创建再发力。2012年10月,十八里翠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获批;2015年1月,黄金省级旅游度假区获省政府批复,长濂村、高坪新村成功跻身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县已拥有4个4A级景区和5个3A级景区,高等级景区数量居全市首位,九龙山景区、北斗崖景区具备4A级景区创建标准。
第十一件:小乡镇召开旅游发展大会。2015年1月,高坪乡召开旅游发展大会,成为全国首个乡级旅游发展大会,有4名乡镇干部拿到国家级导游资格证书,高坪乡农家乐床位数达到1500余张,农家乐经营户148户,近八成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乡村旅游相关产业。
第十二件:生态体育催生旅游大项目。2014年12月26日,遂昌倡导召开了首届中国生态体育论坛,引发各届高度关注,上周末中央媒体来到遂昌,聚焦遂昌体育产业发展。目前,在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理事长吴齐关心帮助和牵线搭桥下,多家上市公司合作在湖山谋划“养生天地”项目,湖山旅游小镇项目正在申报当中。
第十三件:遂昌旅游再获殊荣。2015年1月,在第四届中国旅游发展产业年会上,遂昌被授予“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称号,这是继首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遂昌被评为“全国十大年度县域旅游之星”后,时隔两年再次获得旅游业界关注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奖项。
第十四件:那然股份挂牌上市。2015年2月12日,那然生命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丽水首家“新三板”挂牌旅游企业,为山区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分享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红利树立了榜样。
从以上十四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管窥到遂昌旅游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和美丽身影。下面,我再盘点一下三年来遂昌旅游发展的十大可喜变化:
第一,从旅游项目分布看,生态环境优越的乡村已成为工商资本的香饽饽。年,全县共签约旅游项目22个,合同引资108亿元,大部分项目分布在乡村。
第二,从投资体量看,项目投资规模已进入“亿元”级时代。如三墩旅游综合体15亿,湖山温泉小镇10亿等。
第三,从旅游业态看,多产融合已成为大趋势。如旅游和农业融合的亲农谷等项目,旅游和体育融合的茶园骑行、溪涧漂流等项目,旅游和文化融合的琴圩书斋等项目,旅游和健康融合的金太阳养生养老项目,旅游和城市建设融合的五星级酒店等。
第四,从游客出行方式看,散客游、自驾游成为主流。据统计,2014年全县景区游客散客与团队比达到8:2。
第五,从旅游营销看,从线下营销向线上营销转变,从传统营销向智慧旅游转变。主要景区网上门票订购呈逐年增加趋势,2013年增幅达62%,2014年达75%。
第六,从游客群体看,从主攻银发市场向老中青幼全年龄市场转变,从周边客源市场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境外市场拓展转变。
第七,从产业结构看,以旅游业为引领的第三产业比重稳步增加,三次产业结构从2012年的12.2:45.9:41.9调整为2014年的11.5:45.9:42.6。
第八,从农家乐提升看,民宿成为发展亮点和转型方向。半岭民宿已有小气候,车前村、汤山头雏形初具,大柘乡村客栈很有特色。
第九,从促进农民增收看,旅游带动辐射作用明显,2014年遂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908元,增幅连续8年达到12%以上。
第十,从一组更具说服力数据看,①门票收入逐年增加,从2012年的4121万元,到2013年的5161万元,到2014年的5683万元,每年稳居全市第一位,三年增长37.9%;②旅游业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份额稳步加大,从2012年的10.89%,到2013年的10.95%;③旅游业增加值在全县生产总值中比重逐年提高,从2012年的10.97%,到2013年的11.3%;④旅游投资逐年扩大,从2012年的3.81亿元,到2013年的4.72亿元,到2014年的5.5亿元,三年累计达14.03亿元;⑤农家乐床位数稳步增长,从2012年的5400张,到2014年的6159张,三年增长14.05%;⑥旅行社数量全市最多,目前已达17家,比2012年增加3家,四星级旅游社占全市四分之一;⑦四个高速出口车流量逐年增加,2012年为54.92万辆,2013年为60.07万辆,2014年为69.52万辆,三年增长26.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几年遂昌旅游的变化是巨大的。
以上罗列的诸多事件和变化,折射出遂昌旅游发展的美丽轨迹,这凝聚着全县干部群众、旅游人的坚持和坚守,凝聚着遂昌人创业创新的汗水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为遂昌旅游发展倾注心血、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着眼打造“百亿级”产业,清醒认识遂昌旅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开创群山沸腾的“新旅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省委书记夏宝龙也指出,旅游不仅是建设美丽浙江的生态产业,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民生产业,还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民生,抓旅游就要抓项目。旅游业在稳增长、优环境、扩就业、增收入、促转型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引领推动作用,对遂昌来说是最具基础和优势、最符合当下要求和未来潮流、最贴近基层和造福群众的产业,我们要清醒认识遂昌旅游所处阶段和存在问题,深刻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坚定信心,破难攻坚,为摘帽“欠发达”、实现“绿富美”贡献力量。
1.旅游发展正当时,抓住机遇才能赢得未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万亿产业,成为美丽浙江的生态产业、美好生活的民生产业和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提出,将旅游业培育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打造生态旅游名城。遂昌旅游去年综合收入突破60亿元,达到60.46亿元,已成为县域支柱性产业,按照近年来一直保持的20%以上增幅,到2017年可突破100亿元。我们要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把遂昌建设成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战略高度,抢抓高铁时代、消费转型升级时代、休闲经济时代、大数据时代到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县域发展的“百亿级”产业、“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如果我们能紧紧抓住并很好地利用这样的机遇,拥有“欧洲人口密度、瑞士自然风光”的遂昌就可能赢得未来,就可能真正吃上“生态饭”、“旅游饭”。
2.坚持问题导向,以点带面实现破茧成蝶。遂昌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已经名声在外,我们要倍加珍惜自己的创造创新成果,绝不能“慢慢来”、“歇一歇”、“等一等”,遂昌旅游一些阶段性、结构性的问题已经暴露,一些深层次、制度性的制约已经凸显。一是旅游同质化严重,吸引力不够。我县虽已打造出4个4A级、5个3A级景区,但总体来说旅游资源稀缺性、特色化不够,没有“非来不可”的吸引力,尤其缺少引领性、震撼性的5A级景区;二是旅游产品不够丰富,竞争力不强。满足旅游细分市场的新业态旅游产品不足,互动性、体验性的特色产品缺乏,乡村民宿、养生养老服务、文化产业等还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形成体系尚需时日;三是旅游氛围不够浓厚,存在冷热不均现象。对旅游产业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旅游+”意识还不够强,乡镇之间旅游发展不平衡,一些乡镇、村级组织存在上冷下热或上热下冷问题,旅游乡镇书记(乡镇长)、旅游村支部书记(村民主任)还太少;四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制约突出。旅游配套建设仍显滞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没有有效衔接。景区间距离较远,很难形成“磁场效应”和“县域旅游圈”,尤其是通景公路、景区连接线、停车场等矛盾非常突出。旅游人才匮乏,人才培育建设体系还不够健全,尤其是懂乡村旅游的高层次人才短缺;五是旅游综合效益还不够明显,拉动增收有限。我县农家乐虽遍布乡村,但存在组织化程度低、“粗放式”经营、季节性落差等问题;六是项目建设缓慢,“圈资源不开发”现象频现。群众反映“招商引资轰轰烈烈,项目建设冷冷清清”,这有政策处理、土地指标、规划调整、政策变化等因素,但最根本的还在于投资业主的实力,签约不开工、开工不推进会留下一系列棘手问题,特别是法律方面的纠纷,必须把好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进口关”。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举措,更加开放创新的思维,化解矛盾、破解问题,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3.强化“旅游+”意识,把握旅游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遂昌最大的特点和特色就是“两江源头地区,生态高度发达,文化流光溢彩”,从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区域,保障全省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的功能定位来讲,以旅游业为引领驱动和以原生态精品高效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为支撑的美丽经济,是最好的生态经济体系。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加快旅游发展放到更高的位置,通过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规律,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一是规划布局要更精深,关键是“三有”,即“点有风情、线有风景、面有风光”。在都市人眼里,遂昌处处皆景、乡村美不胜收,但离“可住、可看、有内涵”还有很大距离,要坚持全域规划、成熟一个打造一个,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要把旅游工作同美丽乡村建设、“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结合起来,做到综合发力,最终落到产业上;二是产业定位要更精准,关键是“三全”,即“全域旅游、全业融合、全民参与”。遂昌旅游不是“做盆景”,而是在一幅幅山水画中“干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全县是个大景区”的理念,各乡镇(街道)、行政村都要用旅游的视角来谋划区域发展和项目建设,要推动三次产业全业融合,实现老“三叶”到新“三业”的转变,引导所有老百姓以不同方式参与到旅游产业中;三是农家乐提升要更精心,关键是“三民”,即“民资、民宿、民生”。要把工商资本引向乡村,把民间资本释放出来,要以特色化、差异化、人性化推动传统农家乐向现代高端民宿加速转型,开创旅游富民和旅游扶贫的新路子;四是旅游产业转型要更精巧,关键是“三生”,即“生产、生活、生命”。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老师说遂昌是一个“来了不想走”、“走了还牵挂”、“走了还想来”的地方,但要让所有游客有这样的感觉,遂昌旅游还要从游客角度出发,充分融入本地生活、生产元素,提炼成旅游产品,充分尊重个体生命的本质需求,吸引细分市场游客,让更多“族”“群”游客都能来遂昌“淘金”,享受旅游带来的健康、尊重、愉悦和成长。
三、围绕“百亿级”产业目标,突出“生态+”、“文化+”、“互联网+”引领,打造智慧生态谷
旅游发展也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遂昌旅游要跳出这个周期律,必须咬定目标,不断推陈出新、创业创新。我们已经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将通过实施“规划引领、项目建设、乡村旅游、经济提升、服务优化、品牌提升”六大工程,把遂昌打造成融良好生态、美丽经济、特色文化为一体的“智慧生态谷”。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旅游发展目标为:一是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到2017年底,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达20%以上。旅游产业的增加值占到GDP的12%以上,全县旅游门票总收入达到8000万元;二是全面加大旅游产业投资力度,加大旅游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投入,三年力争旅游建设投入达到30亿元以上;三是旅游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力争到2017年新增1家5A级旅游景区、2家以上4A级景区,建设培育3个旅游特色小镇;四是乡村旅游实现初步转型升级,力争到2017年,打造1条美丽乡村旅游风景线,创建5个乡村旅游景区化示范村、培育10个特色民宿旅游点。概括起来就是“13123”目标和“1510”工程。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推进”:
一是推进旅游规划完善,构筑“全域化”旅游发展格局。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编制之年,要抓紧完善、编制规划,用科学规划指导旅游发展。一要突出引领性。要抓紧修编完善《遂昌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遂昌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加快编制《遂昌县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范和完善旅游规划体系,构建“一核四区多点”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旅游空间、产业、受众实现全域化发展;二要具有操作性。要充分调动乡镇(街道)、部门积极性,引导他们共同参与到旅游规划修编中来,让规划更接地气,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要体现严肃性。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规划一旦确定下来,就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抓好实施。
二是推进旅游综合改革,构建“内生化”旅游发展动力。李克强总理最近讲,改革会带来最大红利,开放会释放巨大活力。在全国两会上,王永康书记建议国家旅游局将丽水列入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4月17日,全市生态服务业发展大会上,王书记再次强调要积极争取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我们要闻风而动,在积极争取更多改革事项纳入省级以上层面的同时,继续深化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以大力度的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一是成立乡村旅游提升发展领导小组。以县乡村旅游提升发展领导小组为总指挥,发挥相关部门主体作用,切实保障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提升发展;二是建立乡村旅游提升发展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部门、乡镇、村的逐级工作考核,强化县旅委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综合协调职能,统筹推进乡村旅游提升发展;三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会。按照“县外专家+部门领导+技术团队+村镇干部”的模式,构建能够切实提供策划思路、政策支持和提升现有乡村旅游品位的指导团队;四是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坚持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的重点和关键点,统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各项工作,尽快把农村产权制度逐渐理清理顺,为乡村旅游发展和“三农”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三是推进旅游业态创新,突出“融合化”旅游发展主题。旅游业是泛产业,具有强大的融合性、包容性,这是与一产、二产最本质的区别。我们要把“生态+”、“文化+”、“互联网+”等理念贯穿于旅游发展全过程,大力促进旅游业与农业、工业、电商、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业态新型化、多元化、生态化。一是着力培育农旅融合项目。将传统农耕与休闲旅游相融合,积极探索新乡旅产业整合模式,以一产的农业生产建设基地为基础,以乡土文化、生活体验为旅游线索,以村镇发展为主体,以配套特色乡村民宿、健康绿色餐厅、参观型手工作坊为卖点,通过旅游批发商和村镇主体的合作,培育融休闲运动、亲子教育、养生观光、文化传承为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模式;二是积极探索工旅融合项目。借助遂昌新兴工业力量,以竹炭产业园和黄金之旅为典型,建立一批工旅融合类旅游项目,形成工旅共进良好势头;三是全面构筑文旅融合体系。依托汤显祖文化、电商文化、山水文化,加大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探索文旅融合、体旅融合、商旅融合,打造电商旅游基地、体育旅游基地、国学旅游基地等,构建全产业链旅游发展体系。
四是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紧抓“项目化”这一决胜点。我们要高等级景区创建和示范性项目建设两手抓,全面实施旅游项目“六个一”工程和乡村旅游转型提升“1510”工程。“六个一”工程方面:一是创建一个5A级旅游景区。全力推进遂昌金矿创5A工程,完成新游客接待中心、游览环线、景点设施改造以及饮用水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实施山顶和地下黄金城区域建设工程,力争到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二是创建和提升一批3A级以上旅游景区。千佛山突出佛教文化主题,南尖岩突出云海梯田,神龙谷突出高山飞瀑,高坪新村、九龙山要力争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王村口红色古镇要加快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三是推进一批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旅游项目。三墩旅游综合体、凯兴开元大酒店、牡丹亭开发项目、湖山温泉小镇、金太阳养老基地等重大项目要抓紧建设,力争早日建成产生效益;四是培育一批旅游特色小镇。以省政府“培育七大万亿产业”、“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战略举措为契机,积极培育和推进湖山温泉小镇、白马山休闲小镇、长濂文化小镇、高坪避暑养生小镇、王村口红色小镇、森林养生小镇等一批兼具文化内涵、休闲养生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五是建设一批森林休闲养生项目。今年我县被列入省森林休闲养生建设试点县,要充分发掘森林环境、自然景观和气候等生态资源,积极谋划和建设白马山生态养生旅游区、湖山温泉养生园等森林休闲养生项目。六是发展一批旅游新业态项目。要借助全县各乡镇生态体育嘉年华活动,积极开发医疗养生旅游、休闲运动旅游、商务会展旅游、城市休闲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1510”工程方面:一是打造1条美丽乡村风景线。结合“六边三化三美”工作,以好川村、大田村、淤溪村、独山村等为核心,突出房美、村美、业美,重点推进三墩桥至王村口公路沿线房屋外立面、植被林相等景观提升工程,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二是创建5个乡村休闲旅游景区化示范村。重点培育大田、独山、长濂、淤溪、坑口等一批旅游业发展较好的乡村休闲旅游村点,按照成熟一个评定一个的要求,到2017年力争创建5个乡村旅游景区化示范村;三是培育10个特色民宿旅游点。我们已经在全县20个乡镇(街道)筛选了30个旅游资源丰富、基层组织得力的村点,在资金扶持、策划指导、品牌营运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培育,确保到2017年,培育10个以上中高端精品民宿示范点。
五是推进配套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化”这一关键点。我们要牢牢把握创建“中国最佳旅游服务县”这一目标,推动旅游软硬件“双提升”,全面提高遂昌旅游核心竞争力。一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通景公路、景区连接线、休闲绿道建设,全力打造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开通丽水、龙游高铁的客运班车,开通县城到3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主要乡村旅游点的公交线路,增强交通便利性。建设旅游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不断完善旅游咨询、信息化和紧急救援等功能;二是完善旅游标准化体系。标准化是遂昌旅游一张王牌,要巩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成果,加快生态体育、休闲养生、乡村民宿、体验农业等新兴旅游产业的标准研究。进一步完善地方旅游标准体系,促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互衔接;三是提升行业监管服务水平。制定完善旅游市场监管、资源开发与保护、从业人员管理等行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市场监管、安全保障、诚信建设、投诉处置等体系,加大行业自律和旅游执法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游客合法权益。
同志们,有梦就有希望,有梦就要行动。遂昌旅游已经到了打造升级版、启动“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苦干实干不松劲,致力改革创新不懈怠,遂昌旅游一定会迎来良辰美景的崭新时代。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主送: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政协办公室,县人武部,县法院,
县检察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0人均国民总收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