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忠 海外文摘摘》关于也门女孩婚嫁的一篇文章

【人逢大事忙打油】神勇特攻队兔窟剿悍匪  君子磨一剑  十年犹未晚    雄霸地球村  还看美利坚    欣闻奥黑帅 巴郡斩凶 一将功成 弹键盘相庆 作豺狼笑    痛惜圣战哥 狡兔遇劫 九窟难逃 戴墨镜致哀 流鳄鱼泪    半边脸笑VS半边脸哭 哈哈哈VS呜呜呜 表情狠戏剧滴说
    与 美分卖国贼 & 半元爱国党 共悲喜并互勉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黑帅励志 英文版】    Good evening. Tonight, I can report to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to the worl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has conducted an operation that killed Osama bin Laden, the leader of Al-Qaeda, and a terrorist who's responsible for the murder of thousands of innocent men, women, and children.  It was nearly 10 years ago that a bright September day was darkened by the worst attack on the American people in our history. The images of 9/11 are seared into our national memory-- hijacked planes cutting through a cloudless S the Twin Towers coll black smoke billowing up from the P the wreckage of Flight 93 in Shanksville, Pennsylvania, where the actions of heroic citizens saved even more heartbreak and destruction.  And yet we know that the worst images are those that were unseen to the world. The empty seat at the dinner table. Children who were forced to grow up without their mother or their father. Parents who would never know the feeling of their child's embrace. Nearly 3,000 citizens taken from us, leaving a gaping hole in our hearts.  On September 11, 2001, in our time of grief, the American people came together. We offered our neighbors a hand, and we offered the wounded our blood. We reaffirmed our ties to each other, and our love of community and country. On that day, no matter where we came from, what God we prayed to, or what race or ethnicity we were, we were united as one American family.  We were also united in our resolve to protect our nation and to bring those who committed this vicious attack to justice. We quickly learned that the 9/11 attacks were carried out by Al-Qaeda-- an organization headed by Osama bin Laden, which had openly declared war 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as committed to killing innocents in our country and around the globe. And so we went to war against Al-Qaeda to protect our citizens, our friends, and our allies.  Over the last 10 years, thanks to the tireless and heroic work of our military and our counterterrorism professionals, we've made great strides in that effort. We've disrupted terrorist attacks and strengthened our homeland defense. In Afghanistan, we removed the Taliban overnment, which had given bin Laden and Al-Qaeda safe haven and support. And around the globe, we worked with our friends and allies to capture or kill scores of Al-Qaeda terrorists, including several who were a part of the 9/11 plot.  Yet Osama bin Laden avoided capture and escaped across the Afghan border into Pakistan. Meanwhile, Al-Qaeda continued to operate from along that border and operate through its affiliates across the world.  And so shortly after taking office, I directed Leon Panetta, the director of the CIA, to make the killing or capture of bin Laden the top priority of our war against Al-Qaeda, even as we continued our broader efforts to disrupt, dismantle, and defeat his network.  Then, last August, after years of painstaking work by our intelligence community, I was briefed on a possible lead to bin Laden. It was far from certain, and it took many months to run this thread to ground. I met repeatedly with my national security team as we develope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we had located bin Laden hiding within a compound deep inside of Pakistan. And finally, last week, I determined that we had enough intelligence to take action, and authorized an operation to get Osama bin Laden and bring him to justice.  Today, at my direction, the United States launched a targeted operation against that compound in Abbottabad, Pakistan. A small team of Americans carried out the operation with extraordinary courage and capability. No Americans were harmed. They took care to avoid civilian casualties. After a firefight, they killed Osama bin Laden and took custody of his body.    For over two decades, bin Laden has been Al-Qaeda's leader and symbol, and has continued to plot attacks against our country and our friends and allies. The death of bin Laden marks the most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to date in our nation's effort to defeat Al-Qaeda.  Yet his death does not mark the end of our effort. There's no doubt that Al-Qaeda will continue to pursue attacks against us. We must-- and we will-- remain vigilant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 do, we must also reaffirm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not-- and never will be-- at war with Islam. I've made clear, just as President Bush did shortly after 9/11, that our war is not against Islam. Bin Laden was not a M he was a mass murderer of Muslims. Indeed, Al-Qaeda has slaughtered scores of Muslims in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our own. So his demise should be welcomed by all who believe in peace and human dignity.  Over the years, I've repeatedly made clear that we would take action within Pakistan if we knew where bin Laden was. That is what we've done. But it'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our counterterrorism cooperation with Pakistan helped lead us to bin Laden and the compound where he was hiding. Indeed, bin Laden had declared war against Pakistan as well, and ordered attacks against the Pakistani people.  Tonight, I called President Zardari, and my team has also spoken with their Pakistani counterparts. They agree that this is a good and historic day for both of our nations. And going forward, it is essential that Pakistan continue to join us in the fight against al Qaeda and its affiliates.  The American people did not choose this fight. It came to our shores, and started with the senseless slaughter of our citizens. After nearly 10 years of service, struggle, and sacrifice, we know well the costs of war. These efforts weigh on me every time I, as Commander-in-Chief, have to sign a letter to a family that has lost a loved one, or look into the eyes of a service member who's been gravely wounded.  So Americans understand the costs of war. Yet as a country, we will never tolerate our security being threatened, nor stand idly by when our people have been killed. We will be relentless in defense of our citizens and our friends and allies. We will be true to the values that make us who we are. And on nights like this one, we can say to those families who have lost loved ones to Al-Qaeda's terror: Justice has been done.  Tonight, we give thanks to the countless intelligence and counterterrorism professionals who've worked tirelessly to achieve this outcome. The American people do not see their work, nor know their names. But tonight, they feel the satisfaction of their work and the result of their pursuit of justice.  We give thanks for the men who carried out this operation, for they exemplify the professionalism, patriotism, and unparalleled courage of those who serve our country. And they are part of a generation that has borne the heaviest share of the burden since that September day.  Finally, let me say to the families who lost loved ones on 9/11 that we have never forgotten your loss, nor wavered in our commitment to see that we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prevent another attack on our shores.  And tonight, let us think back to the sense of unity that prevailed on 9/11. I know that it has, at times, frayed. Yet today's achievement is a testament to the greatness of our country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merican people.  The cause of securing our country is not complete. But tonight, we are once again reminded that America can do whatever we set our mind to. That is the story of our history, whether it's the pursuit of prosperity for our people, or the struggle for equality
our commitment to stand up for our values abroad, and our sacrifices to make the world a safer place.    Let us remember that we can do these things not just because of wealth or power, but because of who we are: one nation, under God, indivisible, with 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  Thank you. May God bless you. And may God bles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黑帅励志 中译版】    奧巴馬:正義已彰顯    晚安。今晚,我可以向美國人以至全世界滙報,美國完成了追殺阿蓋德領袖拉登的任務。他是一名恐怖分子,是殺害數以千計無辜男女與小孩的主謀。  約十年前,一個晴朗的九月天,被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遇襲塗灰了。 911的影像烙印於我們的國家記憶──被騎劫的飛機割破萬里無雲的九月天空;世貿雙子塔倒地;黑煙從五角大廈升起;賓夕凡尼亞尚克斯維爾一架 93號航機的殘骸,是英勇公民避免更多碎心與破壞的地方。  我們知道,最惡劣的情景並未公諸於世。晚餐桌上的空凳,被迫孤獨成長的孤兒,不能再跟孩子擁抱的父母,近三千公民的生命從我們手上被奪走,在我們心中留下一大破洞。  2001年 9月 11日,我們的悲傷一刻,美國人團結一致。我們向鄰居伸出援手,我們向傷者捐血。我們重建了互相之間的關係,重建對社區和國家的愛。在那天,不管我們從哪裏來,不管我們的信仰,不管我們的膚色與種族,我們都走在一起,成為一個美國家庭。  我們同時團結起來保護我們的國家,把那些策動邪惡攻擊的人繩之於法。我們瞬即查明 911由阿蓋德策劃,這是拉登帶領的組織,它曾公開向美國宣戰,並已承認殺害我國以致全球的無辜者。為了保護我們的人民,我們的朋友以及盟友,我們向阿蓋德開戰。  過去 10年,感謝我們軍隊不倦與英勇的努力,感謝我們的反恐專家,我們取得重大進步。我們粉碎了恐怖襲擊,加強了國土防禦。在阿富汗,我們推翻了保護及支援拉登的塔利班政府。在全球,我們與盟友逮捕及殺退了數十名阿蓋德恐怖分子,包括數名 911黑手。  拉登成功從阿富汗逃脫到巴基斯坦,阿蓋德繼續在邊境行動,並且在全球透過羽翼運作。  上任不久後,我指示中央情報局主管 Leon Panetta,追殺或緝捕拉登是我們對阿蓋德戰爭的最優先任務,同時繼續干擾及破壞拉登的網絡。  去年 8月,經過我們的情報機關多年艱苦工作之後,我獲滙報,有可能找獲拉登。當時一切尚未確定,還須多個月把塵埃落定。我重複與我們的國家安全隊會面,取得更多資料,得悉拉登有可能藏身於巴基斯坦一個深入的建築物之內。最終,上星期,我確定我們已有足夠情報展開行動,於是授權行動,擒拿拉登,把他繩之於法。  今天,在我的指示下,美國向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作出一項鎖定目標的行動。一支美國小隊以無比勇氣與能耐執行了這項行動。行動中沒有美國人受傷,他們盡力避免平民受傷。在一場駁火之後,他們殺了拉登,帶走了他的遺體。  過去二十年來,拉登一直是阿蓋德的領袖與象徵,持續對我們國家及我們的盟友策動攻擊。拉登之死標記着我國打擊阿蓋德工作中迄今最重要的成就。  但他的死並不代表我們的努力已告終,毫無疑問阿蓋德會繼續圖謀襲擊我們。我們必須──也必將──保持警惕,不論在家或出國。  一如以往,我們重申,美國並非─也永遠不是──跟伊斯蘭開戰。我已清楚說明,如同布殊總統 911後所說,我們的戰爭並非針對伊斯蘭。拉登並非穆斯林領袖,他是個屠殺穆斯林的兇手。其實,阿蓋德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殺了數十穆斯林。因此拉登之死應該是相信和平與人道尊嚴者所歡迎的。    過去多年,我重複闡明,要是知道拉登藏身巴基斯坦,我們會採取行動。我們言出必行。重要的是,我們與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把我們帶到拉登藏身之所。拉登其實也曾向巴基斯坦宣戰,並下令攻擊巴基斯坦人民。  今晚我曾致電扎爾達里,我的隊伍也曾與巴基斯坦夥伴對話。他們同意這是個歷史性的好日子,對美國與巴基斯坦都是。展望未來,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繼續跟我們並肩打擊阿蓋德及其黨羽。  美國人並沒有選擇作戰,戰爭找上門來,以毫無道理的平民屠殺為尋釁的起點。將近十年的役事、對抗以至犧牲,我們清楚知道戰爭的代價。身為總司令,我每次簽字去信失去至親的家庭,或者接觸嚴重受傷軍人的眼神時,重任都壓在我身。  然而,美國人明白戰爭的代價,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永不會容忍我們的安全受到威脅,也不會在我們的人民被殺時袖手旁觀。為了保 衞我們的公民和盟友,我們必將無所畏懼。我們會忠於建立我們的價值觀。  像這樣的晚上,我們可以告訴在阿蓋德恐襲中失去至愛的家庭,正義已得到彰顯。  今晚,我們向無數孜孜不倦的情報人員和反恐專家致謝。美國人無法看見他們的工作,也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今晚,他們會從自己的努力與追求公義的成果得到滿足感。  我們感謝執行今次行動的好漢,他們展示了專業、愛國和異常勇氣。他們來自九月那天以來,肩負着沉重壓力的一代。  最後,讓我向 911失去至親的家庭說句話,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的損失,也不會遽棄避免另一次襲擊我們國土的承諾。  今晚,讓我們回想 911以來的團結意識,我知道有時會磨損。但今天的成就,是我國的偉大與美國人的決心的見證。  保 衞我國的目標還未完成,但今晚,我們再次得知,美國人可以做到任何矢志要做的事。這是我們的歷史故事,不管是追求我們人民的富足,還是為全民平等而鬥爭;不管是承諾在海外為我們的價值而起來,還是為世界和平而犧牲。我們要記住,我們做得到,不是因為我們的財富與權勢,而是因為我們:一個國家,在主的帶領下,都享有自由與平等,永不分離。  謝謝。主佑你們。主佑美國。    《》譯日      
  【霸主雄风】    『海豹突擊隊 世界最強』日    在轟擊拉登行動中立下大功的海豹突擊隊,直屬美國海軍特戰司令部,英文全名是「 United States Navy Sea, Air and Land」,將當中的 Sea、 Air和 Land英文字母抽起來,就合組成海豹「 Seal」的簡稱。海豹是目前世界公認最強的海陸空三棲特種部隊,人們常常把驍勇善戰的海豹稱做「陸上猛虎,水中蛟龍」。    2分鐘做 100下仰卧起坐    海豹突擊隊隊員訓練有素,要成為海豹一員,現役 28歲以下的軍人,必須接受長達 48周的地獄式測試和挑戰,每年報考的 1,500名軍人最終不會有超過 30人過關。第一個月是面臨體能、壓力、速度、精神和意志力的考驗,通常每天操兵 12小時,只睡 5小時,約 25%軍人在第一周放棄。之後是槍械和搏擊訓練、在寒冷的水中展開偷襲行動等。  軍人若通過六個月的地獄式訓練,掛上老鷹標誌的徽章,就代表他們成為世界特種部隊的精英,能在 2分鐘內做 100下伏地挺身, 2分鐘內做 100下仰卧起坐, 11分鐘內跑完 2公里, 7分至 8分半鐘內完成 457米長途泳。  海豹訓練有素,更講究團隊精神,總共分為 8支隊伍,包括 1、 2、 3、 4、 5、 7、 8、 10隊,每支都可任意在世界各地部署。傳聞中還有一支海豹 6隊,美國當局一直不公開承認 6隊存在,但美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 6隊存在,任務是清除國內外的恐怖分子。  海豹的起源可追溯至二戰時期,直至 1962年才正式成立,隸屬海軍,曾參加越戰、波斯灣、伊拉克和阿富汗戰事,近年也狙擊索馬里海盜。前年 4月,美國貨船船長遭索馬里海盜脅持,海豹突擊隊 3名狙擊手趁夜營救,各以夜視鏡瞄準 3名海盜,神槍令海盜均一槍斃命。       
  【賀喜霸主】    「宿敵」布殊:美國的勝利(日)    拉登被美軍擊斃,讓兩位美國前總統感到欣慰。在任時正好經歷 911恐襲的前總統喬治布殊( George W. Bush)形容,拉登被殺是「美國的勝利」;前總統克林頓( Bill Clinton)也發聲明,祝賀美軍最終將拉登「繩之以法」。  現任總統奧巴馬親自致電喬治布殊,通知拉登已死的消息。 2001年 9月 11日,喬治布殊上台未滿一年,卻面對恐怖分子騎劫客機撞紐約雙子塔和五角大樓的驚天恐襲,面臨空前考驗。他之後含淚誓言,不論生死,都要捉拿拉登,將他繩之於法。他這個誓言終於在近 10年後實現,他發聲明說:「這是一項重要成就,標誌着美國、世界各地追求和平的、在 911恐襲中痛失至親的人的一次勝利。」他強調反恐戰將打下去,「正義最終都會得到彰顯」。    克林頓賀繩之於法    在阿蓋德策動的 1993年世貿爆炸案時入主白宮的克林頓,也發聲明祝賀奧巴馬、國家安全團隊及美軍終將「蓄意謀殺」的拉登繩之於法。  法新社/美國廣播公司     PS:『各國回應拉登之死』    •中國外交部指,拉登被擊斃是「國際反恐鬥爭的重要事件和積極進展」。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拉登被殺,彰顯國際反恐努力的顯著進展。」  •英國首相卡梅倫:「拉登之死為全世界帶來極大的安慰。」  •法國總統薩爾科齊:「恐怖主義的折磨已遭到歷史性的失敗,但這並不是阿蓋德的終結。」  •俄羅斯政府發言人:「恐怖分子的復仇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聯手打擊全球恐怖主義才可能帶來結果。」  •瑞典外相比爾特:「沒有拉登的世界將會更美好,他的仇恨是對我們所有人的一種威脅。」  •歐盟主席范龍佩:「拉登之死是消除恐怖主義鬥爭中的重大成就。」  •日本外相松本剛明:「拉登之死是反恐的重大進展。」  •馬來西亞內政部長希山慕丁:「拉登的死亡可以令世界邁向和平。」  •土耳其總統居爾:「拉登被殲滅的方式應讓每一個人借鑑。」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拉登死後,美國和盟友再不能以反恐為藉口,在中東部署勢力。」  •梵蒂岡發言人隆巴迪:「基督徒不應該慶祝拉登死亡,應該思考,每個人在上帝和人類面前的嚴肅責任。」  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     
  【搞怪巧合】    希魔拉登同月同日證死訊(日)    奧巴馬於周日── 5月 1日──宣佈美軍已擊殺拉登,美國廣播公司( ABC)發現這一天,剛好與多宗歷史大事發生的日子不謀而合,德國納粹魔頭希特拉( Adolf Hitler)於 1945年的這一天,傳出他已於前一日自殺的死訊。  美國前總統喬治布殊( George W. Bush)則在 2003年的這一天,高調宣佈「伊拉克主要作戰行動已結束」。  ABC心水清,但附屬美國右派霍士電視頻道的 WTTG頻道擺出大烏龍,男主播竟將拉登( Osama bin Laden)與總統奧巴馬( Barack Obama)的名字混淆,誤讀做「 President Obama is in fact dead」(奧巴馬事實上死了)」。身旁女主播連忙糾正,他才說「對不起」,澄清是「拉登死了」,真不知是有心抑或無意。    美國廣播公司/newscaststudio網站     
  【弹冠相庆】    大仇得報 美舉國喧騰  有人哭 有人笑 有人開香檳  日    美國人等了又等,終於等到大仇人拉登被殺,全美舉國歡騰。數千人漏夜聚集在白宮外慶祝,高舉國旗,高呼「 USA! USA!」口號。紐約也有大批民眾上街徹夜狂歡,在世貿中心遺址及時代廣場上,激動的尖叫聲、興奮的歡呼聲劃破夜空,有人笑亦有人哭,有人高唱愛國歌曲,也有人開香檳慶祝。    美國時間周日晚上 10時 40分,傳媒率先披露拉登可能被殺的消息,有華盛頓民眾陸續前往白宮聚集,當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深夜時分向全國宣佈美軍擊斃拉登的消息後,原本寂靜的晚上立即沸騰起來,民眾紛紛湧到白宮北側的拉斐特廣場,不消一會已聚集了數千人,不斷鼓掌尖叫和吹喇叭慶祝,有人揮舞着美國星條旗,高呼「 USA! USA!」的口號和高唱美國國歌,還有人拿着印有「謝謝你,布殊總統」的 T恤。    「我們終可再次開懷」    一名打過波斯灣戰爭的退役美軍,收到妻子短訊後立即趕往白宮,他說:「我們必須來這裏與大家慶祝,我很高興聽到今天這新聞。」白宮外還有一批大學生,其中一人說:「宿舍所有人知道拉登死了都瘋狂尖叫,決定要來這裏。」另有民眾謂「一直在等這天來臨」,實在等了太久,現在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在紐約則有數以千計民眾湧到世貿中心遺址及時代廣場狂歡慶祝,大夥兒高唱愛國歌曲《 Born In The USA》,有人笑亦有人哭,也有人開香檳慶祝。紐約警方指拉登之死是 911死難者家屬「樂見的里程碑」,與市民一起慶祝的消防員麥克利德說:「十年了,我們終於殺死他,我們終於可以再次開懷,我希望這能夠令所有人團結起來,包括回教徒。」  洛杉磯民眾得知拉登被殺的消息後,比華利山聖莫尼卡大道上的酒吧傳出震天價響掌聲,費城人隊迎戰紐約大都會隊的棒球比賽上,全場球迷大叫「美國!美國!」口號,又不斷用手機發送拉登被殺消息。  至於美國政界領袖均齊聲叫好,前總統克林頓恭賀奧巴馬和國安團隊,國會眾議院議長博納指,這是對美國民眾安全的一大喜訊,也是美國對抗阿蓋德及全球激進極端主義分子的重大勝利。美國主要伊斯蘭組織「美國──伊斯蘭關係協會」( CAIR)也歡迎拉登被「清除」,指他對美國以至全世界都是一大威脅。     社交網站瘋傳死訊    互聯網昨日再次負起迅速傳遞資訊的重任, facebook及 Twitter等社交網站不斷更新有關拉登被殺的消息, Twitter更是首先披露拉登被殺消息的媒體,比傳統傳媒還快了 20分鐘。在奧巴馬宣佈拉登死訊後, Twitter每秒發出的訊息多達 4,000條,最熱門訊息主題是「#osama」及「 obl」。  有人在 fb設立「拉登已死」( Osama bin Laden is Dead)專頁,至香港時間昨日下午已有逾 25萬人給予「 like」。短片分享網站 YouTube主頁約三分之一版面的短片,都與拉登之死和美國民眾上街慶祝有關。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中新社       
  【十年终有好眠夜】    911倖存者﹕10年終得安眠    【明報專訊年煎熬,對當年世貿雙子塔倖存者來說,九一一恐襲主腦拉登命喪美軍槍下,除了為久候的正義得以伸張高興外,最實際的意義是終於得以一夜好眠。     現居加州的九一一倖存者丹尼(Kevin Danni)說,他聽到拉登被殺消息時「高興得跳了起來」,也全程收看了奧巴馬的演說內容。    丹尼說﹕「這是歷史性和偉大的一晚,這一天將值得所有人記取,正義最終得以伸張。10年之後,我也終於得以一夜好眠」。    痛苦回憶 無法住紐約    日,32歲的丹尼正於紐約世貿中心南塔61樓的摩根士丹利實習。霎時間,他們看見北塔陷入火海,所有人心覺不妙狂奔下樓逃生。    在南塔被另一飛機擊中後、倒塌前15分鐘,丹尼與300名同事奇蹟般逃離大樓。痛苦的回憶讓他無法繼續待在紐約,「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天」。    噩夢般經歷雖難磨滅,但丹尼表示災難中的人性光輝和英雄事?是他的得?。多年來,他一直告訴人們正面信息,包括他當年狂奔下樓逃命時,仍看見20多個消防員奮不顧身上樓救人;包括那些捨命救人的警察、義工和摩根士丹利一名為救實習生而犧牲的保安主管。    當年仍單身的丹尼,現已為兩子之父,周日晚他一邊收看電視一邊看着兒子,感觸良多。今天對他來說,是一生都無法遺忘的一天,從今晚起,他也終於能夠重回平靜,重拾遺落10年的生活。  
  【分析点评十段论】
  『明報專訊』沈旭暉﹕沒有拉登的日子——蓋達的進一步本土化(下)
  本欄昨日談及拉登被殺對蓋達發展的五點影響,包括蓋達重心轉向北非,並與茉莉花革命產生微妙互動。與此同時,不少蓋達支部將進一步本土化,令宏觀的反恐大局更不可測﹕
  6. 「伊拉克蓋達」全盤遜尼化
  作為數年前知名度最高的蓋達支部,「伊拉克蓋達」(AQI)在扎卡維死後依然存在,但已變質。在扎卡維時代,伊拉克蓋達常以斬首行為惹人注目,但扎卡維的班子多是外來者,他就是約旦人,難在伊拉克亂局得到本土信任。美軍擊斃扎卡維,卻把伊拉克蓋達領導權送回本土人士身上,由於薩達姆政權的遜尼派感覺受歧視,成了伊拉克武裝力量主力,不少零星遜尼派襲擊都以阿拉伯蓋達之名進行,包括上周在摩蘇爾殺死7名伊拉克國防軍。伊拉克蓋達另一個新發展是培養了不少「孫組織」去和其他勢力合作,例如目前活躍的「納赫什班軍」(Men of the Army of al-Naqshbandia Order, JRTN)就既有自己的獨特生命力(源自蘇菲教派),又受伊拉克蓋達支持﹔布魯金斯中東研究中心主任Kenneth Pollack認為JRTN會逐步取代正牌蓋達,因為它不直接承擔責任,伊拉克蓋達則樂於領功,成了分工合作的默契。只要遜尼派不滿新政權,就會以形形色色的名目反抗﹔拉登對伊拉克的影響力從來有限,他的死卻令伊拉克蓋達品牌再被注視,JRTN一類孫組織會更願意借其惡名做「實事」。
  7. 阿富汗塔利班全盤普什圖化
  阿富汗塔利班並非蓋達支部,只是拉登的傳統盟友,不是開宗明義的恐怖組織,而是阿富汗、巴基斯坦普什圖族的部落聯盟。在布殊時代,一句「非友即敵」把塔利班打為蓋達同伙,令好些美國外交人員大為後悔,因為塔利班的普什圖基礎穩固,是不可能靠武力取締的。奧巴馬上台後,出現塔利班和美國和解的可能,例如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的塔利班分子曾在2009年主動提出和解停火,只是不被理會而已。拉登死後,希拉里呼籲塔利班「認清美國不能戰勝的事實」,暗示對方是時候談判和解﹔缺少了拉登對塔利班的精神感召,塔利班高層確實可能慢慢和美國達成默契,這是反恐學者Vanda Felbab-Brown的分析。問題是目前阿富汗的卡爾扎伊政權十分腐敗,相信塔利班會用邊打邊談的策略,以卡爾扎伊下台換取不與美國為敵的承諾,乃至在美國撤軍後一舉復辟。
  8. 「阿拉伯半島蓋達」的也門機遇
  雖然一般相信蓋達二號人物扎瓦希里會成為接班人,但近年美國已把也門教長奧拉基(Anwar al-Awlaki)列為新興恐怖大亨,並把他領導的以沙特和也門為根據地的「阿拉伯半島蓋達」(AQAP)視為最嚴峻的威脅。美國對奧拉基恐懼,除了源自去年AQAP幾乎成功炸航機,更因為奧拉基有美國護照,曾就讀多間美國名校,知己知彼。扎瓦希里的致命缺陷是籌款能力不強,但AQAP與不少沙特富豪相熟,更容易繼承拉登的沙特網絡。目前也門是中東波高危國家,總統薩利赫的下台已成定局,筆者剛在華盛頓訪問熟悉也門的美國和平研究所學者Steven Heydemann,他認為任何新也門領袖都會宣示與美國的距離以回應民眾,這會成為AQAP擴張的契機。事實上,也門雖然統一了20年,但南北兩部分歧依舊明顯,不少部落領袖同情拉登,武裝分子則以南北邊界為根據地,這都令AQAP可能以蓋達正統自居,利用拉登神話為發展機遇。
  9. 巴基斯坦虔誠軍的核子任務
  維基解密流傳一則情報,聲稱蓋達擁有一枚核彈,可能在拉登被殺後攻擊歐洲。這類情報頗為可疑,就是有恐怖組織持有核彈也大概不是蓋達,而應是蓋達的盟友巴基斯坦虔誠軍(Lashkar-e Taiba, LeT)。虔誠軍是南亞最活躍的恐怖組織,代表作是2008年的印度孟買火車爆炸和月後的連環爆炸,力爭克什米爾脫離印度回歸穆斯林﹔它在克什米爾的基地,被相信在塔利班下台後訓練了一些蓋達新人。虔誠軍盛傳有巴基斯坦軍方派系暗中支持,領袖Hafiz Muhammad Saeed早在9.11後聲稱「支持者」擁有兩枚核彈﹔上述印度連橫爆炸的疑犯,也有以印度原子能研究所為目標。拉登的死進一步激化巴基斯坦的反美思潮,以及雙方軍方的互不信任,這會有利虔誠軍維持疑似擁有核武的煙幕。
  10. 東突之謎
  9.11後,美國國務院把疆獨組織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運動(ETIM)列為恐怖組織,中國視為外交勝利。ETIM的案例比上述蓋達支部或盟友更政治化,筆者曾訪問世界維吾爾大會副主席Omer Kanat,他堅持ETIM是中國製造的謊言,目的是「把疆獨和平運動妖魔化」。北京自然對此嚴加駁斥,透露ETIM接受蓋達支援,經常以ETIM的威脅作為加強國安的前提,認為疆獨分子在恐怖襲擊中國之餘還要妖魔化中國。妖魔化也好、反妖魔化也好,拉登之死無疑是高危時期。
  (二之二)
  【雾里看花】    讚拉登反美鬥士 六成內地網民傷心    美國人為恐怖分子頭目、阿爾蓋達領袖拉登被擊斃振臂歡呼之時,中國內地網民竟然大嘆可惜。根據鳳凰網一項的網民調查顯示,截至昨晚逾25萬人投票發表對拉登之死的感想,近六成逾15萬網民對此表示傷心,「因為一名反美鬥士倒下了」。在新浪微博等社交網站,也有大量網民對拉登之死表示失望。     「沉痛悼念拉登同志」    鳳凰網昨日在拉登被擊斃後,舉辦「你如何看待美軍擊斃拉登?」的民調。在如何評價拉登的問題中,六成網友選擇「雖然他是反美鬥士,但傷及無辜的恐怖活動讓人無法接受」。談及對拉登之死的個人感覺時,有近六成網友選擇了「傷心,因為一名反美鬥士倒下了」。    近年民間反美情緒上升    而在社交網站新浪微博,也有甚多網民對拉登之死表示可惜。網民「後知後覺de_Franco」寫道:「沉痛悼念拉登同志!……他不去享受榮華富貴,美酒佳肴,卻為自己的信仰對抗美國,奮鬥一生!」著名左派網站烏有之鄉更發文指出美國擊斃拉登後,就有更多的精力介入朝鮮半島、南海、台海等亞太區域問題,威脅中國安全。新華網、中新網和人民網都把拉登之死新聞放在網站顯要位置。    近年來,內地民間反美情緒再有上升跡象,去年以來,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稱日美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島、美韓黃海演習等事件發生,更刺激強硬情緒。網上對拉登事件的評論中,「美帝國主義」一詞俯拾皆是。    (明報記者報道 )      
  一个虚拟人物,在利用价值所剩无几,战略格局作大调整之前,最后再狠狠利用一把,美国编剧确实玩得转~  但某些中国人,你在高潮什么呢?
  作者:ID魏晋清流 回复日期: 09:11:22  回复
    【分析点评十段论】      『明報專訊』由精神領袖到烈士﹕拉登被殺對蓋達發展的十點啟示 (上)    作者:ID魏晋清流 回复日期: 09:25:37  回复
    【國政專家 時局快論】      沈旭暉專欄『咫尺地球』﹕奧巴馬做到的,布殊做不到?    =====================================================================    青年才俊的国政时论无缘与网友共享。纵论恐怖魔头的文章也触电,呜呼!    
  但某些中国人,你在高潮什么呢?    ====================================================================    看A片有反应啊,三哥,您难道没有体会?    反正我喜欢金发碧眼的AV明星,专业、刺激、到位,您呢?别说您反三俗哦~
  喔,虚拟奸尸你也爱看哪?好口胃,小心被喷一脸~
  【港左开颜】    (PS:资深港左 刘政协 梦熊先生,曾为赵海哥振臂一呼,有鉴于此,也不能漏了他老人家的一篇时事专栏。)    『東方日報-指點江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劉夢熊)    美軍突襲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附近一處住宅,一舉擊斃惡貫滿盈的阿蓋德恐怖主義組織頭子拉登。消息傳來,人心大快,大快人心!    俗語:「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拉登策劃「九一一」恐怖襲擊造成三千餘美國平民喪生慘劇迄今剛好十年,美國在巴基斯坦協助下,擊斃罪魁禍首拉登,正應了古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    恐怖分子不分青紅皂白,濫殺無辜,造成平民生命財產損失,嚴重破壞社會安寧和秩序,是非正義所為,屬於反人類罪行,拉登之死,死有餘辜,罪有應得!拉登的覆滅也向全世界從事恐怖活動的匪類發出警告:犯下反人類罪行,不論藏匿何處,不論躲到何時,終究逃不出正義的懲罰,包括疆獨在內的恐怖主義團夥不要以身試法!    必須指出,貧窮和社會不公是恐怖主義產生的社會溫床。各國政府必須致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通過制度建設讓民眾公平地分享社會財富,讓人民過上幸福而有尊嚴的生活,並透過教育和文化薰陶,令人人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如此,方能從根本上剷除恐怖主義土壤。    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一、二號經濟火車頭,對世界和平發展負有特別責任。而反恐乃是中美國際合作的重要領域,中美兩國都不同程度受到恐怖組織的危害,有必要以拉登斃命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反恐合作,鞏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關係!    
  喔,虚拟【奸尸】你也爱看哪?好口胃,小心被喷一脸~    ====================================================================    喲,三哥狠诚恳哈!不打自招,好这一口,请自便喔。  
  【报告文學作品系列】    『白宮群英 監殺拉登』(日)    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在巴基斯坦擒殺恐怖大亨拉登,美國總統奧巴馬和逾十名國安官員在白宮戰況室( Situation Room),透過衞星傳送視像全程監察擒殺拉登的實況。看着螢幕、聽着戰況,奧巴馬和白宮群英目不轉睛,屏息靜氣,更緊張得用手掩嘴。    上周五下令採取擒殺拉登行動後,奧巴馬只能信任軍方能夠完成任務。美軍出動黑鷹和支努干( Chinook)直升機,於美國時間周日下午 4時、巴基斯坦時間周一凌晨 1時開始行動,摸黑飛抵拉登藏身的豪宅。豈料行動甫開始已出亂子,拉登的守衞發射火箭榴彈,一架黑鷹墜毀。這一刻,奧巴馬心跳彷彿停頓了,愁眉深鎖。    『奧巴馬: We got him』    黑鷹墜毀,行動卻沒叫停。海豹突擊隊員在三層高的豪宅搜索,屋內一片死寂,搜到三樓睡房時,發現有人,屋內一名女子高呼了拉登的名字,暴露了他的身份。拉登反抗,不肯束手就擒,突擊隊員於是開槍,女子立即擋在他身前,中槍倒地。突擊隊員最後近距離向拉登轟了兩槍,一槍打爆了他的頭,一槍打在他胸口。  好不容易熬過約 40分鐘,終於聽到行動指揮官報告「杰羅尼莫( Geronimo) EKIA」。杰羅尼莫是美軍給拉登的代號, EKIA代表 Enemy Killed In Action,即敵人在行動中被殺。  實況室這時仍然鴉雀無聲,直至最後證實所有美軍安全撤走,奧巴馬才如釋重負,轉過身來說了一句「我們殺了他」( We got him)。     『海豹突擊隊狙殺行動』    1〉突擊隊員先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密集演練,再飛到巴基斯坦德爾貝拉加茲空軍基地候命,前天凌晨飛抵位於阿伯塔巴德的拉登大宅,獵殺拉登    2〉四架美軍直升機摸黑飛抵阿伯塔巴德市拉登豪宅上空    3〉拉登守衞從天台發射火箭榴彈,擊中一架美軍黑鷹直升機    4〉約 24名海豹突擊隊員從支努干( Chinook)直升機游繩跳落豪宅    5〉突擊隊員衝入屋內,殺死拉登兩名信差    6〉突擊隊衝入拉登睡房,拉登手持 AK47步槍反抗,突擊隊員開槍,一女子為他擋子彈。突擊隊員再開槍,射中拉登左眼上方,打爆頭骨後,再在他胸口補一槍,把他擊斃    7〉 40分鐘後任務完結,突擊隊員用直升機運走拉登屍體    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美國《聖迭戈聯合論壇報》         
  【报告文學作品系列】    『細節描述選段』:    行動延遲一日 待多雲出擊    從身體語言,都可見白宮群英在監殺拉登的過程中,都緊張萬分。在場的總統國土安全反恐助理布倫南( John Brennan)之後承認:「那可能是在場人士一生中最憂心忡忡的時刻,簡直度秒如日,總統非常擔心士兵的安危。」  這次歷史性行動,由中央情報局( CIA)局長帕內塔( Leon Panetta)在維珍尼亞州的中情局總部指揮。行動原定早一晚展開,但因拉登藏身的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 Islamabad)以北小鎮阿伯塔巴德( Abbottabad)天色清朗,不宜行動,於是延遲一日,待多雲時軍機不易被察覺才出擊。  巴基斯坦時間周一凌晨 1時,四架美軍直升機,包括兩架黑鷹和兩架支努干( Chinook)載着逾 100名海豹突擊隊隊員,由巴基斯坦西北部一個空軍基地飛至阿伯塔巴德。天色黑,直升機更關了燈,但當拉登豪宅守衞在天台發現美軍來襲,立即發射火箭榴彈轟擊。  大事不妙了,一架黑鷹墜毀,奧巴馬的心直往下沉,深恐 1993年一架黑鷹在索馬里被擊落造成 18名美軍身死的噩夢要重現了。幸好,今次機上所有士兵都安然無恙。行動繼續下去,雙方爆發槍戰,附近居民聽到槍火聲,紛紛走出屋外,在場懂普什圖語的 CIA特工馬上指令他們返回屋內,關上門。     女子呼拉登名字 暴露身份    另一方面,大約 24名配備夜視鏡、 M4卡賓步槍( M4 carbine rifle)的突擊隊員,在 15米高空從支努干游繩落在豪宅範圍內。豪宅三層高,屋內一片死寂,突擊隊員逐層樓逐間房搜,終於在頂樓睡房發現有人。  房內一名女子高呼了拉登的名字,暴露了他的身份,一名能操阿拉伯語的突擊隊隊員叫他放低手持的 AK47步槍,希望生擒他,但遭反抗,突擊隊員於是開槍,那名女子立即擋在他身前擋子彈,頹然中槍倒地。  拉登就在面前,突擊隊員馬上向他左眼上方轟了一槍,打爆了他的頭顱,然後再向他胸口補一槍,確保他已死。這時,帕內塔透過視像會議向奧巴馬滙報說:「我們收到杰羅尼莫( Geronimo)的影片。」杰羅尼莫是美軍給予拉登的代號。幾分鐘後,他再說:「杰羅尼莫 EKIA。」 EKIA代表 Enemy Killed In Action。這時,戰況室這刻仍一片沉寂,直至奧巴馬轉過身來,說了一句「我們殺了他!」白宮群英都如釋重負。  海豹突擊隊只花了 40分鐘就在不損一兵一卒下完成任務,除了殺死拉登,還轟斃拉登一名兒子、另兩名男子和那名女人盾。布倫南原來指拉登強拉妻子做人盾給他擋子彈,但美國後來澄清另有其人,相信她是自願為拉登犧牲的,而登拉妻子僅受了傷。而巴基斯坦官員透露,拉登豪宅內共了住了 19人,拉登被殺時有 17至 18人在屋內,而拉登一名 12歲女兒目擊父親被槍殺。  為了行動絲毫不差,海豹突擊隊於上月 7日至 13日在阿富汗巴格拉姆( Bagram)空軍基地進行了密集演練, CIA更根據搜集所得的情報在基地複製了拉登的豪宅,令突擊隊員能清楚了解屋內間隔,快、狠、準完成任務。    美國《紐約時報》/英國《每日郵報》    
  『有關黑帥的花邊一則』    拍板殺拉登 72小時 奧巴馬玩棟篤笑 打高球  (日)    上周五至周日,奧巴馬經歷了總統任內最不尋常的 72小時。在這 72小時,他由拍板狙擊拉登到在白宮戰況室監殺拉登期間,曾多次出席公開活動,表現冷靜甚至大玩棟篤笑,對擒殺拉登的決定,不動聲色得足以拿奧斯卡金像獎。    全程不露聲色    奧巴馬徹夜考慮過軍方、情報機構和外交團隊的意見,上周五早上 8時作出總統任內最重大的其中一個決定:出動直升機狙殺拉登。發下命令,他就離開了白宮。  他先到阿拉巴馬州探訪龍捲風災的災民;之後飛到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本是觀看穿梭機「奮進號」( Endeavour)最後一次升空,但升空因技術問題延期;晚上又到了一間大學的畢業禮演講。連串活動後,他才返回華府,但全程不露聲色。  翌日晚上,他出席白宮記者協會年度晚宴表演棟篤笑,竟還能拿地產大亨特朗普質疑他出生地一事開玩笑。諧星 Seth Meyers拿拉登仍然在逃來說笑,他更是開懷大笑。  到了周日,奧巴馬早上如常去打高爾夫球,平時他會打 18個洞,但這次他只打了九個洞,下午 2時左右一臉嚴肅返回白宮。記者見他踏着高球鞋直入橢圓形辦公室而非如常返回起居室都感到奇怪,現在才恍然大悟那時擒殺拉登行動要開始了。(美聯社)     
  【是是非非陰謀論】    海葬拉登片段將曝光 奧巴馬擬公開死狀照 平息陰謀論  (日)    美國經過十年追捕,終於殺死恐怖大亨拉登,隨即在不出 12小時內,出動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 USS Carl Vinson),由軍人讀出由操阿拉伯語的人繙譯的回教禱文後,將已潔淨、用白布包裹的拉登屍體,投入北阿拉伯海。但海葬觸犯回教禁忌,有激進回教教士炮轟美國存心羞辱回教徒;也有陰謀論指,死不見屍,難以證明拉登已死。為平息爭議,最新消息是美國總統奧巴馬相信已決定公開至少一張拉登被子彈打爆頭的照片和為他海葬的錄影帶。    據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海軍海豹突擊隊於美東時間周日下午 4時展開擒殺拉登行動,未到 5時完成任務,之後隨即將拉登屍體運到卡爾文森號。大約八小時後,即於周一凌晨 1時 10分開始,準備海葬儀式,包括為拉登屍體潔淨,用白布包裹,繫上重物,直至凌晨 2時完成。之後,一名軍人讀出一份事先準備好、由阿拉伯語人士繙譯的回教禱文,讀完後拉登屍體隨即被放入北阿拉伯海中。  美國以為極速海葬拉登,既尊重了回教徒死後 24小時就要下葬的傳統,又免去拉登安息地會變成回教激進分子朝聖地的後顧之憂。但不少回教教士對美國海葬拉登屍體做法不滿。  黎巴嫩激進回教教士穆罕默德狠批,海葬拉登完全違反回教法規,狠批美國蓄意羞辱回教。據回教律法,惟有死在海上、屍體無法於短時間內運上陸地的人才可海葬,而且屍體要盡快、最好是日落前,由男性回教徒負責潔淨、裹好及說禱詞,放入土製容器或將重物繫在腳上,然後將頭部朝向回教聖地麥加,在遠離食肉海洋生物的地方將屍體放入海中。    「應以無名之墓土葬」    阿聯酋杜拜的回教法典最高說明官庫拜西就指,以拉登喪生的情況看,不應該海葬。伊拉克回教教士賈納比更指:「假如死者家人拒接收遺體,很簡單,可找個無人小島,挖一個坑並禱告就行。將回教徒遺體扔落海,幾可是一種罪行,可能觸怒一些回教徒。」埃及回教事務分析家兼律師扎耶特則說,美國應以無名之墓土葬拉登,美國擔心拉登墓地變成激進分子朝聖地根本多餘。  海葬安排也激起陰謀論,有人質疑美國為甚麼不將拉登屍體防腐並展出,以證明他確實喪命,尤其是美國早有前科──美軍 2003年殺死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兩名兒子後,將兩人屍體防腐,保留了 11天,更向傳媒展示過,之後才發放落葬。    拉登頭顱爆裂 死狀可怖    但今次白宮審慎得多,前天表示仍在考慮是否發放有關照片,除了因為拉登頭顱爆裂,死狀可怖外,也擔心得罪回教世界。但昨日最新消息是奧巴馬已決定發放至少一張拉登死狀相片和他的海葬儀式錄影帶。美國情報官員也相信拉登錄製了「遺言」錄音或影帶,促追隨者繼續與美國聖戰。英國《每日郵報》/美國《紐約每日新聞》    海葬陰謀論    .匆匆海葬,無人可證屍體確是拉登,拉登大有可能仍活着,或者已死了幾年  .不符美國手法, 2003年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兩子的屍體被防腐保留 11天,並向傳媒展示  .反對派指奧巴馬為了連任而偽造功績         四重驗證 確認屍體 目視 證人 容貌辨識 DNA  (日)    追蹤十年,美國宣稱已擒殺拉登,由於未發放屍體相,陰謀論者始終不信消息。但美國聲言,經過三重檢驗,確認被擊殺的人是拉登。  據多名要求匿名的國防及情報官員透露,擒殺拉登的海豹突擊隊員,除了以目視辨認樣貌,也確認目標人物有 6呎 4吋至 6呎 6吋( 1.93至 1.98米),跟情報中拉登的身高脗合,加上現場有一名曾被誤以為拉登妻的女子稱呼他為「 Osama bin Laden」,所以決定開火。  擊殺目標人物後,美國再以兩重檢驗確認身份。首先是容貌辨識,由中央情報局( CIA)相貌辨識專家用多幀確定是拉登本人的照片,與屍體樣貌對比, 95%確定應是拉登。    比對拉登姊 DNA    更科學的做法,是進行脫氧核糖核酸( DNA)鑑定, CIA在 911恐襲後,一直致力搜尋拉登兄弟姊妹和親人的基因樣本,幾年前終於找到他一名姊姊患腦癌在波士頓一間醫院病逝,聯邦調查局( FBI)立即申請法庭手令取屍存起腦部,並以身體組織及血液提取了 DNA資料。礙於對比對象只是手足,因此嚴格來說,專家只有 99.9%確定死者是拉登本人,但錯殺可能性微乎其微。  中央社/美聯社/英國《每日郵報》           
  【特殊紀念】    打紅叉 拉登做《時代》封面  (日)    美國《時代》周刊明日(周四)出版特刊,將以拉登肖像打紅色大交叉做封面。    這是希特拉 1945年自殺身亡、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 2003年倒台和阿蓋德頭目扎卡維 2006年被美軍炸死後,第四個肖像被打紅叉的封面人物。(法新社)   
  大片还是好莱坞的够劲!    Made in U.S.A.   _______Wonderful!      ================================THE END=============================  
  呵呵,美国这A片导演的是不错,铺垫,叙述,高潮,然后奥黑出面发表宣言。    呵呵,说是尊重穆斯林习俗,可是如果真tmd尊重穆斯林,又为何会有拉登?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继忠 海外文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