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状况及其发展走向

首页 && 泰尔观点 && 市场观察
我国社交型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所 朱乾龙
&&来源:泰尔网
  随着互联网由1.0向2.0的演进和不断纵深,社交网络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访问量、访问率和在线时长逐年攀升,经济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正逐渐成为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之后互联网新的王者。作为互联网2.0时代的新贵,社交网络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交应用日益丰富、平台效应不断放大,逐渐演变出一波“社交化”大潮,社交化通过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不断渗透,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
  作为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交化也掀起了一股社交型经济浪潮。社交型经济是互联网2.0时代典型的以关系价值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同互联网1.0时代的以个体价值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有质的不同。社交型经济是一种植根于社交关系的价值模式,由社交关系驱动,以人为本,依靠社区自发力量和用户自主创造,注重集体智慧和协同作用。
  在这次浪潮中,我国社交网络紧跟时代脉搏、积极求新求变。我国的社交网络通过构筑关系图谱、聚合各类资源信息,已由单一的社交平台发展为涵盖电子商务、企业营销与展示、在线广告、在线招聘、在线消费与娱乐、在线交流互动等在内的综合型生产生活化平台,正在成为承载经济社会行为的巨大信息资源库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伴随着各色各样社交化商业模式的涌现,我国社交型经济正悄然兴起。
  当前,我国社交型经济还处于萌芽阶段,各种社交化商业模式也处于摸索阶段,社交型生产、社交型营销、社交型交易、社交型消费共同塑造着我国社交型经济的基本图景。其中,社交型生产、社交型营销、社交型电子商务组成了拉动我国社交型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首先,社交型生产由浅入深、由虚拟转向实体。社交型生产主要指生产行为的社交化,即通过在线社区将消费者转化为生产者,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创新和生产中来,充分利用维基效应,把需求方规模经济转化为供给方规模经济,进而通过需求方规模经济与供给方规模经济的棘轮驱动而实现网络效应的正反馈。目前,这是国内外社交网站基本的发展逻辑,即用户创造内容(UGC)。正是用户参与生产的社交型生产缔造了社交网络和互联网2.0时代网络虚拟经济的繁荣。与此同时,社交型生产也逐渐被实体企业所重视,实体企业通过构建在线社区,吸引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来。如,佐丹奴的网上商城于2007年就开始了Threadless(美国曾经非常有名的衬衫设计网站)的尝试,让用户参与到服装的设计中。凡客等新兴企业也在积极尝试这种模式。
  其次,社交型营销如火如荼,成为广告营销的主战场。社交型营销指营销行为的社交化,即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开展营销活动,贴近用户、拉近距离、精准推送、个性抓取。社交网络将互联网以个体价值为基准的价值模式解构,并以关系价值为基准的价值模式重构互联网,逐渐建立起人与内容、人与人、人与网络的结构化、立体化的新型价值链。基于用户的主动连接、喜爱、分享、签到等自主行为,深入挖掘用户的行为和偏好,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广告服务,并帮助企业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和分享,创造营销长尾。社交网络正逐渐取代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成为新的广告营销平台。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互联网综合门户市场规模增速开始放缓,网络社区广告规模却呈高速增长态势,而搜索尽管仍是国内互联网网站流量排名的头把交椅,但增速也正在放缓,社交网络的流量占比却在显著提升。国内社交网站正在积极布局社交型营销,人人网、开心网、朋友网都相继开通了企业公共主页,微博开通了企业账户,新型LBS业务也正成为移动社交营销的主战场。
  再者,社交型电子商务异彩纷呈,成为引领我国社交型经济的头驾马车。社交型电子商务主要指交易的社交化和消费的社交化,在国内呈现出三种发展形态,分别是电子商务的社交化、社交电子商务化和新型形态(如:团购、Local BIZ、O2O等)。当前,我国社交型电子商务呈现出快速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电商企业纷纷布局社交网络,打造社区电子商务,其中包括淘宝的淘江湖、凡客的凡客达人,京东、当当等B2C企业也在积极探索社区电子商务,之外,传统电商也不断在网站上增加用户点评、分享、邀请等社交功能;社交网站也相继尝试电子商务,通过开放平台吸引传统企业入驻、同电子商务企业合作、添加商务功能等手段打造社区电子商务,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网等都相继布局;团购、Local BIZ、O2O等新兴电商模式更是引领了社交型电子商务的新浪潮,市场规模在不断攀升,新型商务模式与SNS、电商、消费服务等结合过程中,迸发出全新的多维互动环境认知,深刻影响着网络生态和消费形态,通过盘活本地化商业资源,为电子商务和生活消费服务带来了新的生机。
  未来,三种社交型经济业态将不断成长,带领我国社交型经济继续增长并走向繁荣。但仍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社交型经济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还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模式。尽管涌现出了多种社交型经济模式,但都处于初级阶段,大多还只是种尝试或摸索,虚拟多于实体,仍未能创造真正的价值。成熟、清晰的商业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和沉淀。目前的商业模式多注重眼球和市场份额,多依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驱动,多非理性而少理性,繁荣景象也如镜中水月,稍有偏差,便化为幻影。团购的由盛而衰正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二是,相关配套环境还不健全。文化与消费环境还有待树立,尽管社交网络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国内社交文化与消费的环境仍不完善,多数用户的社交文化、社交消费观念还未树立,截止2011年6月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1.73亿,相对于4.8亿的网民规模还存在极大的差距;诚信、隐私安全等问题还很突出,需要不断构筑商业诚信体系、保障用户隐私和安全;IT与物流等基础设施还很薄弱,IT与物流目前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投融资环境亟需完善,目前国内投融资环境仍不完善,投资一元化、两极分化问题突出,投资逐利大于培育。
  当前,我国的社交型经济虚拟成分大于实体成分,增长基础并不稳固,只有围绕价值本源才能实现真实增长。社交型经济建立在人与人社交关系的基础上,无论社交化的触角怎么延伸,社交关系永远是社交型经济的内核。因此,只有盯住内核,打造能够真正粘住用户的有价值的社交关系图谱才能兴商业、兴经济,才能不断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市场的相互渗透和深入融合,以社交化带动商业繁荣、经济发展,使社交化互联网真正成为信息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
  未知永远大于已知,还有很多围绕“社交型经济”的新商业模式正在或将要出现,在这个价值链上,或许经过大浪淘沙,成熟的商业模式、清晰的发展路径将逐渐定格下来;又或许永远不会定格,更新、更多的创新模式、创新路径不断涌现。无论如何,只要从价值本源出发,我国社交型经济必将大放异彩。
  作者简介
朱乾龙,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工程师,经济学博士。
泰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泰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泰尔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泰尔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泰尔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科学研究和传播交流更多资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信箱:
 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革命已经发展多年,特别是在最近十几年里...
2014年全球智能终端高速增长浪潮有所回落,今年一季度,全球...
Copyright&2008-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证080582 京公网安备51号各国经济概况史地理--浅谈我国会展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经济概况史可编辑下载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各国经济概况史地理--浅谈我国会展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
1、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一届中央领导确立后,中国社会政治生活耳目一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共产党的建设,共产党的总体素质和执政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将更进一步得到稳固,这就为政局和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政府体制改革将得到彻底推进,政府和市场作用将科学明确,市场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一个科学的政府体制将现在中央领导第二届任期内得到实现。现在推进的简政放权只是政府改革的序幕和前奏,政府权力更多地交给市场,政府的职责更多地由市场分担,政府廉政建设、官员责任的加大将使机构更加精简,人员更加减少,从而也带动整个社会就业观念等转变,届时人们将会看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政府,看到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看到更为精简、更为廉洁的政府,政府公务人员不再是人们追逐的热门职业,只是作为一种普通的职业选择。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政企将彻底分开,市场经济主体将有充分的自由和发展。
第三、对全体人民福利的关注进而惠及残疾人,政府、社会及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扶持力度将与日俱增,各项法规、政策将日趋完善。作为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福利企业将得到特殊的关注和扶持,未来在残疾人事业领域的发展空间将无限宽广。
2、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1)、随着城镇化、地区差异化的缩小、国内消费的升级、国外市场的开拓,中国经济依然有巨大的增长动力,因而使中国经济可以保持较长一个时期的高速增长,至少应该看到新的黄金十年。在这样的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背景下,应该有更多的市场机会,尤其是与百姓消费密切相关、增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或产品,应该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的调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各类结构更加适应中国国情,更加适应中国社会市场需求,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科学技术作用更加强大,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流,在整个社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会有无穷无尽的机会和空间。
3、中国市场的多面性、多层次性和差异性,使得中国各类产业发展呈现多层次性和地区差异性,总的趋势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甚至是在原有第三产业基础之上的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健康产业、各类服务产业以及随着市场发展和细分派生出来的服务于特殊群体的产业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会。且中国市场的巨大容量和地区差距,使得中国的产业发展空间无比广阔。
4、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政府对垄断经济的打破、对小微企业的支持鼓励,民营经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将得到快速的发展,整个社会经济会呈现更多生机与活力,将更加公平和公正,更多人有实现创业、创富的梦想与机会,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增加,必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5、随着改革和开放的向纵深领域拓展,会有更多的国外资源为中国利用,也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将使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不仅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也将越过长城,跨出国门,风靡世界,中国的自信心将使中国的产品更有市场,更有机会。
6、国有企业改革将彻底完成,政企将彻底分开,现代企业制度将最终确立,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一同为中国经济做出贡献,同时,国家将对某些特殊企业予以大力支持,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发展,均衡发展。
已投稿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新趋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67页¥18.0030页免费12页免费1页¥0.502页¥2.007页¥3.003页¥1.007页免费6页免费4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6页免费5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新趋势|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浅谈我国乳品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3:36:00 中国食品科技网
浅谈我国乳制品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对于自身营养的追求有了很大的要求。虽然我国的乳制品行业的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发展极为迅速,产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发展。我国的乳制品工业正面临着增长方式的改变,市场化规范化的发展要求,因此乳制品必须高质量发展。本综述从我国乳制品行业的现状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以及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乳制品工业;现状;对策;发展趋势
中国乳制品工业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奶类生产量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迅速增加,远远高于1%的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乳制品产量和总产值在最近的10年内增长了10倍以上,已逐渐吸引了世界的眼光,但同时,中国人均奶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都还十分悬殊。令人鼓舞的是,近两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乳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政策,中国乳制品行业正面临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源头抓起,从整个乳业产业链抓起,以现代的营销观念,迎接新一轮高品质发展周期的到来。
乳制品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可以看出乳制品的原料最终还是由产奶牛羊提供,要获得良好的乳制品原料就必须保证产奶奶牛羊的健康养殖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政策支持,实施优势产业布局,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和生产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08年,全国奶牛存栏达到1233.5万头,是2000年的2.5倍;奶类产量3781.5万吨,是2000年的4.1倍。我国奶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成为奶类生产大国。 2008年,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等13个优势省(区、市)奶牛存栏占全国84.3%,与2000年基本持平;牛奶产量占全国88.3%,比200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优势区域内部布局也进一步优化,涌现了一大批奶牛养殖大县。 2008年,全国存栏2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36%,比2003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奶牛单产水平达到4800公斤,比2000年提高了40%。挤奶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底达到66%。
2乳制品生产
随着中国乳业的迅速发展,产品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已成为技术装备先进、产品品种较为齐全、初具规模的现代化食品制造业。乳制品加工业飞速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全年中国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07,422,59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4%;全年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04,141,63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5%;全年实现累计利润总额5,501,60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4%。月,中国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7,968,59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15%;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8,000,024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8%;实现累计利润总额891,51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4%。2008年,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达到791家,比2000年增加414家;实现工业产值1555.8亿元,是2000年的8倍;前10家大型骨干企业乳制品工业产值占全行业的47.5%。乳制品产量持续增加,产品种类丰富多样。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产量1810.6万吨,其中液态乳产量1525.2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7.7倍和11.2倍。目前,市场上巴氏杀菌乳、超高温灭菌乳、酸乳、乳粉、干酪、奶油、炼乳等产品种类齐全,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2010年前11个月,全国乳制品产量继续保持增长,累计产量19541万t ,同比增长10.6%。其中液体乳产量1670.2万t 。同比增长1O.1%。其中11月份,全国乳制品产量189.2万t。同比增长14%; &其中液体乳产量162.7万t,同比增长14.3%;固体乳制品产量26.5万t,同比增长7.72%。奶粉前11个月累计产量125.6 万t,同比增长12.2%;其中11月份产量12,5万t,同比增长22.5%。DAC 认为,2010年11月全国乳制品生产较快增长得益于消费者乳品消费信心的全面恢复,年底消费旺盛导致的需求增长直接拉动了生产的较快增长。
3乳品贮藏与运输
乳制品,在越接近而不低于它们的冻结点的温度下贮存,保质期越长。如全脂奶粉,相对湿度60%,温度为40℃时,贮藏期可达10个月。各种乳制品贮藏保鲜都必须要冷藏,而冷藏前首先要冷却(前处理),目的是:尽快将食品的温度下降至接近食品的冰点及时抑制和减缓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和生化反应的速度,保持食品良好品质与鲜度,延长食品保质期,适于乳品冷却的方法是空气冷却法:利用低温空气流过食品表面,使食品温度下降,低温杀菌。而不同的乳制品需要的保藏条件也是不一样的。由乳制成成品后要经过冷藏、配送和零售三个阶段才能出库进入流通。各环节保藏条件如下:冷藏:低于5℃恒定温度下,一般要求在冷库中存放48h以上。配送:温度〈10℃,尽量避免颠簸和摇晃,以免产品质构遭受破坏和过多的乳清析出。销售:乳品存放在冷藏陈列柜中,温度〈10℃,买后如不即刻食用,应放入冰柜中冷藏,不能放在冰箱中的冷冻室内贮藏,因为冻结后酸乳中的水分和脂肪会发生分离。
4乳制品消费现状
中国乳品消费在逐步扩大,但目前成规模的消费市场还远没有形成。中国许多人还没有喝牛奶、食用乳制品的习惯,尤其是农村市场还远没有打开,还有相当部分的人因经济条件所限消费不起,消费习惯的培养还需要一个过程。乳企须研究中国乳业发展的规律,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加强乳业发展的计划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庭的膳食结构得到普遍改善,对乳制品的消费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但由于我国农村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习惯于传统食品等原因,目前除牧区自产自销以外,奶制品消费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城镇居民。所以我国目前乳制品消费呈现如下点:人均奶制品消费量很低。全国人均消费奶类13.5千克,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达到24.8千克,农村居民人均消费2千克。农村居民的奶制品消费趋势呈现绝对量较低,而增长速度较快。考虑到中国农村的巨大人口数量,只要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未来的消费潜力很大。目前奶制品消费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消费品种为液体奶、奶粉和酸奶,对于奶酪、黄油和炼乳的消费量很少。这种现象一方面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另一方面是人们缺乏有关奶酪、黄油和炼乳的知识。如果加以宣传和指导,对这些产品的消费需求就会显著增长。
5乳制品发展趋势
5.1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乳制品消费
尽管我国奶和奶制品的潜在市场很大,但是,目前的人均消费水平很低,奶和奶制品在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较低。有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奶和奶制品的主要消费者城镇居民中.奶和奶制品的消费支出只占消费总支出的5%;占食品支出的。因此。我国乳业的发展必须把开拓市场,扩大城乡居民奶和奶制品的消费作为重要的战略措施。
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近年来,食用乳制品的人数愈来愈多,乳制品的消费量也逐年提高。但是目前国内消费者对消费乳制品的重要性认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对乳制品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有待于进一步转变,因此,企业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开展鲜乳及乳品营养价值和科学功效的知识宣传,积极引导乳品消费。重点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引导合理膳食结构的调整。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使消费者认识到乳制品是一种最佳的有益健康的营养食品。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建立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偏好,使乳制品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营养食品,从而扩大整体乳制品的市场需求。
不断建立完善销售网络。乳制品作为一种日用消费食品,消费者频繁购买,注重购买的便利性,企业应采取密集分销策略,加大分销网点的密度,尽可能方便消费者购买。同时缩短渠道长度,利用超市、购物中心、连锁零售、专卖店特许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发挥其在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中的作用,建立起灵活、畅通、快速、稳固的销售网络。
确保和开拓乳制品消费基地。根据群体的消费需求,以不同群体对象为主体,确保和开拓消费基地是必要的,如"学生奶"的消费基地开展之后,消费量大且相当稳固;部队营房的潜在消费量巨大:此外,快餐店等饮食业:铁路、航空系统;医院、托儿所、幼儿园、老年公寓等都是应该开拓的消费基地。
5.2加快奶业科技步伐,提高原料乳及乳制品质量
市场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购买乳制品时,最为看好乳制品的质量因素,确保产品质量,是建立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偏好的基础。
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优质奶源做主"将引发中国乳业竞争新一轮大洗牌,要想出好奶,多出奶,必须重视奶源基地建设,包括区域布局、奶牛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机械挤奶、冷链运输等方面。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奶农应齐心协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良种良法相配套。
一是转变生产方式,推进奶牛规模化养殖。实现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生产方式有:发展大户家庭牧场;乳品企业自己兴办规模化奶牛场,目前蒙牛、伊利都在建设自己的奶牛养殖场;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二是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实现集约化。其关键是扩大"两良"覆盖率:要提高良种覆盖率。
首先要采用高质量的冻精改良奶牛,其次要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l)等基础性工作。要提高"良法"覆盖率。首先要调整饲料结构,重点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增加优质牧草、全株青贮玉米的种植,提高其在饲料中的比重。其次,要大力推广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此外,建立奶牛主要疫病早期预报和防治技术以及常见病的快速诊断技术,开发奶牛主要疫病的新型环保型基因工程疫苗。
总之,要将奶业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集成,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构建安全、高效、优质的标准化生与经营基地。
5.3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乳制品附加值产品结构调整。
我国乳品工业起步较晚,产品结构单一。要改变以奶粉为主的产品格局,产品上要大力发展液体奶的生产如酸奶、巴氏消毒奶、超高温灭菌奶和乳酸菌饮料等。特别是以新鲜为主要特点的杀菌奶、超长保质期奶(ESL奶)、酸奶、果蔬汁乳、营养强化乳等产品。奶粉要适当增加全脂奶粉生产,大部分作为食品工业的优质原料,但要增加功能性奶粉、配方奶粉生产。
我国乳品机械也要适应乳品生产结构的调整进行调整和更新,增加设备品种,开发多效蒸发器,降低能耗,开发高温短时杀菌和超高温瞬时杀菌设备,提高分离机械技术水平,提高消毒乳、低脂奶、风味奶、酸奶、奶油、干酪的成套设备水平。
随着中国乳业的迅速发展,产品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已成为技术装备先进、产品品种较为齐全、初具规模的现代化食品制造业,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乳制品消费市场会不断扩大并趋于成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乳制品消费最大的潜在市场。
参考文献:
[1]孔宝华,张丽萍.乳品加工技术[M].北京:轻工出版社,2004(7):11-13.
[2]李启明.论中国乳品企业新产品开发方向[J].中国乳业,2007(4):26,28,30.
[3]贾萧.功能乳制品添加剂:添加剂市场新宠[J].中国乳业 ,2007 (4):2. &
[4]李建国,安永福主编.奶牛标准化生产技术.中国农大出版社.2003
[5]沈月新主编.食品保鲜贮藏手册.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6]邓舜扬主编.食品保鲜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7]郑永华主编.食品贮藏保鲜.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相关搜索: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评论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苹果能预防癌症 多吃苹果好处多
提高免疫力的食疗方法
10款养生粥 男人必喝的壮阳粥
吃什么补血 推荐快速补血气的食物
寒冬腊月 如何饮食养生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栏目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万达广场B6-1302 邮编:350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